在一天又一天无聊的日子里,我曾经反复的思索过,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还缺少什么,我拥有了什么,什么是我所爱的,什么是我所畏惧的,什么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什么是我最害怕失去的。
人生是充满了无数歧途的单行道。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醒来,睁开双眼,双脚踏在地上,然后以无数种方式去面对这新的一天。这新的一天,是如此的平凡却又珍贵。因为任谁也知道,这一天或许只是昨天的延续,而这一天又或许突然变成人生的句点。在这一天里,跨越地球上的所有时区,所有国家,所用种族。在所有人生里,充满了愉悦、悲伤、对于新生命的渴望、对于苦难生活的无奈、对信仰的虔诚、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些或美好或压抑的人生都享有同样的可能性,那就是:活下去。
在无数人不同的人生中选取同样的一天,竟然可以拼凑出差不多完整的一个人生。在这个拼凑起来的人生里,我们总是能在幸福中看到悲伤的场景,在残破中看到绽放的希望。比如罹患癌症的母亲、比如记录阿富汗真实现状的新闻记者。我们看到泪水,出自无数种情感:思念远方丈夫的妻子、躺在病床上感恩的病人、前一秒还在乱跑乱跳的小男孩。我们看到艰辛的人生,来自不同的国度民族:擦鞋为生的小男孩、在迪拜工作的园丁、生活在船上的一家、在丛林中搭建简易棚子的一家人、十四口人挤在狭窄屋子里但仍信奉上帝的单身父亲。我们看到不同的爱恋:金婚的夫妇、新婚的夫妇、给奶奶电话的年轻同性恋男子、追求女生失败的男生、一起放飞孔明灯的情侣们。我们也看到杀戮、战争、暴力以及躁动的激情与惨痛:被屠杀的白牛、被割喉的羔羊、跳舞的美国大兵、对别人拳脚相向的人、失控的游行人群。在所有的这一切的一切里,都让我对于人类的情感与行为无比热爱,同时又无比憎恶。
对于人类的情感,也许正想对于我自己的情感。我感觉到迷茫、没有存在感,同时又心存希望,始终努力。也许对于人生尚未感觉到美好,那是因为没有见过人生真正的天堂,而也许对于人生尚未感觉到人生真正的地狱。
在人生的路上,我始终在彷徨中找寻,我或许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找寻,我只是默默地出发了,或者是不得不出发,在穿行于无数无聊岁月的日子里,我想完成一些宏大的梦想,但有时候却又感觉到束手无策。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所爱的人,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过什么对于我来说才是重要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在一个平凡无聊的一天中,认真专心的过我自己的人生,体会着其中的所有酸甜苦辣。
男人在长凳上举着半满的啤酒瓶,“去你的,今天是我这辈子最好的一天!”男人卷发,肥硕,戴耳机,“可今天是几号来着?”他看了看手中的苹果机,“老天,今天是7月24日。”
这辈子你最年轻的一天就是从你看着秒针越过12点的这一刻开始,于是你时刻期待着是不是会有美好降临。
可通常你会失望,日子过得如同你必须得起床尿尿一样必然又平凡,到了晚上,你发现全世界的人都和你一样,谁也没有比谁更好彩。
只能说,我们曾期待,想到就心酸。
1早安 晨之美
就像骑着单车围着透明的地球村一圈游一般刹那间看到了全世界人的起床和梦境。人们在早上离开温暖的被窝,7岁时的晨起第一尿;15岁的人生第一次剃胡须,白净的脸上满脸伤;油渐进锅里,三明治被咬了个难看的缺,送奶工送来清晨第一瓶牛奶。人们大多不会在早晨哭泣,每个人都满怀着晨之美的憧憬,对于未知,我们既害怕又欢喜。
小时候的早起,只有催促和不舍,口口心心念着那个烦躁的女人又在叫我起床,后来的早起,心情如同大雨后开窗迎面而来的泥土香味,是清新和愉悦,可如今若干年后,早起的心情又仿佛被猫爪刨过瓦楞纸壳,又软塌又暴躁。
不过再过若干年,时间又会让我们重新爱上早晨,那个每天夜晚四点起身的老妇人说,再也没有比凌晨三四点更美的时光了,今明的间隙如同一层薄纱,我经常在这个时候听到有人呼唤我的名字,让我充满希望。
午安 天气晴
这是印象深刻的两个片段,并不太好,却都是天气晴。
穿过中东某地区的墓地,是一个破败的房子,没有人吃午餐,艳阳高照,男人说这就是他的房子,一群孩子,衣衫褴褛,“我和孩子14个人住在这里,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水管 但是我们还不是活着啊。上帝创造了我们,便不会把我们抛弃。”
亚洲某地,一个六七岁的小擦鞋匠。男人们擦完皮鞋给他钱和糖果,男孩拨开放进嘴巴里,似乎不敢太得意,“我小时候,换过20个鞋底。”他靠着栏杆,“我呢,想要很多很多很多钱。我呢,最爱我的爸爸。”
太阳挂在天的正中央俯视它的孩子们,非洲女人们唱着歌抡着棒子打得面粉满天飞,忙碌的博士生开着车将汉堡喂近嘴里。阳光里面有无穷的正能量,在一顿午餐的催化下爆发。富人的兰博坚尼柠檬黄,被太阳晒得耀眼,一溜烟开走立马消失得像一只苍蝇,环球骑行的韩国人在尼泊尔的饭店里比较亚洲和欧洲苍蝇的大小,各位如同被放生的苍蝇一般,生活相似,脚步匆匆,失恋求婚,中午时分都是过客,谁都始终不宜久留。
影片的片尾曲非常好听,画面上有一只蜗牛一直在爬行,是你我都明白的再通俗不过的意象,歌词最后一句渐渐淡出:“生活,不过是周而复始。”
晚安 我爱你
晚上人们的情绪都习惯性开始失控,恐惧和害怕在夜晚的星空下尤为明目张胆。
女人对着一个人的晚餐嚎啕大哭;女人靠着厨房说,“我最怕时光飞逝,我还没有生儿育女,还没有人叫我妈咪”;女人躺在床上不知为何忧伤得眼泪哗哗流。我们期待了一天的奇迹,可什么都没发生,尽管明白奇迹这种东西,比世间任何承诺都来得不靠谱,可在夜晚放起漫天的孔明灯,我们依然向往最深沉的感情,向往枕头旁关于爱情的呢喃。
离这一天结束还剩四分钟,一个女孩有点惆怅地对着镜头独白:“悲催的是,我一天都在期待着能发生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好事情,使这一天令人回味,可是对我来说,这一天如往常一样平淡无奇。我就是个平凡女孩,过着平凡的人生,从未有过有趣的事情发生。不过呢,虽说没有壮举,可今天一天都好好努力过,这个晚上,电闪雷鸣的,也似乎是有那么点不同。”
而我自己的2010年7月24日是怎么过的,我翻了下万能的微博,找到了答案。我大概是在早上九点十点挣扎起床,和一群朋友分享了一场难得的假期,在一个水中央的房子里看风景,看一群水鸟飞过来打招呼、对着我的脸拉了一坨便便,然后于晚上在似乎是皎洁的月光下,等着有一个男人过来跟我说,晚安,我爱你呢。
活着这一天,便理应在爱里度过。
Life in a day/我有一个梦想
我必须承认,一直到真正准备看这部片子之前,我都是没有阅读剧情简介的。
几天前,我妈看到我更新了想看这部片子的状态以后,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大意是说:她仔细看了看这部片子的介绍,专门查了一下2010年7月 24日我发给她的短信,然后告诉我,那是我抵达南非的第三天。她说那一天,我见到了南非AIESEC NMMU的负责人Varonique,我告诉她,自己很欣赏Varo极度淡定地对待麦当劳里骚扰我们的流浪汉的样子。显然,字里行间,我对这个所谓艾滋病 流行率全世界第一的陌生国度,又紧张又兴奋。看到我妈的这条信息,我的大脑一激灵,立刻就想起那天发生的一切,好像那些记忆已经存储成了大脑中一段又一段 视频,因为这一条提醒的短信,而鲜活了过来。啊,原来那一天,对我来说是不寻常的一个日子。
好,现在用五分钟来回想一下。2010年7月24日,你在干什么?
你记得吗?
在你冥想的时候,在我剧透和发表感想之前,我先摘录一下来自豆瓣的相关影片介绍:
“两位奥斯卡金像级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联同全球最大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破天荒合作,并得全球网民掌镜,在2010年7月24日,以「爱」和「恐惧」为题,集体创 作了愈80,000段,共4,500小时的影片。”
作为一个混迹于新闻界的新闻民工,这段影片介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终于成功地渗透到了电影界。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你我共同参与的纪录片——演员可能是你,你,还有你。这本是一个概念简单,成本低 廉的尝试:只要你有任何拍摄工具,不管它是一部有摄像头的手机、简单的数码相机,还是高级的单反;不管你拍的是什么,只要它记录了你那一天部分的生活;你 就可以提交这段视频。最终,经过这些大导演们辛苦的剪辑,成为电影的一部分。
电影,作为一种一向昂贵的艺术表达方式,打着“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口号,终于在网络发达、视频分享成为潮流的今天,走向了“全民参与” (participatory)、回归生活的路线。我觉得这是社交网络时代进入高潮期之后,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为什么呢?有人会说,分享不是已经成为 一种平常的景象了吗?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是都能有机会去旅行,去见识与自己的小世界所不同的人事物了吗?为什么我还要花掉人生中的一个半小时,去看这样一部 缺少专业性、脚本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影?
很遗憾,首先,旅行不是从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显示你“开拓了眼界”和“增长了见识”。你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吗?你有没有不知不觉地 妖魔化他们?没有夸张,但是你只要随便做一下中国社交网络的调查,就能看到无数次“外国人如何如何”且没有给出任何原因的言论;当然,我也听到过美国人歧 视第三世界国家的饮食习惯;我还听到过北大男生拿同性恋开玩笑,好像他们是完全不同的生物……
你总觉得,“他们”和“我们”是不一样的。那种轻而易举就能拥有的优越感,可能是来自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的阶级,来自不同的现代化程度,来 自不同的语言。Life in a day这部电影可圈可点的地方,对我来说,不光是因为你可以看到平常轻易看不到的异国风情、人情事物,更主要的是,你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的公民们,他们 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比如,虽然大多数的中国人是无宗教信仰的公民(atheists),但是我看到阿富汗苦苦挣扎、没有水电的难民爸爸说:我相信上帝创造了我们,不是为了不管我们的(I believe God didn’t create us to abandon us)时候,还是忍不住动容; 你可以看到游历了190多个国家,在路上九年多的韩国人,一边说各个地区苍蝇大小不同,一边说到他想看到两个韩国统一的梦想;身在一个婚姻观向来保守的文明里,你可以看到世界那一头的纽约同性恋少年,给自己的外婆打电话,告诉她自己的性取向的直播;作为一个健康人,你可以看到身患癌症的美国母亲,她的小儿子喜欢玩的游戏,居然和我们的童年记忆惊人地相似……
所有的排外,排斥,歧视,沟通破裂,战争,大概一部分都是来源于这里:话还没有出口,你已经在拒绝去理解对方了。那一种情感上的漠视,用社会 学家Sam Richards的话来说, 就是因为我们很难做到“踏出自己的小世界而走到别人的小世界里去。(step outside of your little tiny world and step into the little tiny world of others)”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看他关于Empathy的TEDtalk视频:
http://www.ted.com/talks/sam_richards_a_radical_experiment_in_empathy.html)
时隔一年,我多希望我也曾拍摄下自己在2010年7月26日那一天的生活片段。如果你记得那一天发生了什么,恭喜你;不记得的话,也没有关系。希望life in a day给你一些小小的启示。
PS:
在国外,或者可以翻墙看youtube的同学可以直接去
http://www.youtube.com/lifeinaday?feature=etp-gs-lif-00 观看该片。
以上
回家前去家乐福采购了,回家塞进冰箱,这些天来都在工作,连同今天上午的长居,也是在连轴转,真的很想有休息的欲望。我一边吃饭一边看完了《浮生一天》这部由全世界各地的网友通过自己的摄影机记录下来2010年7月24日这平凡的一天的影像,通过youtube上传,让Scott两兄弟收集起来,剪辑成了这么一部视野宽广,意义深厚的电影。且不说因为youtube在国内被block而导致没有我们的画面,仅仅是看着这些内容各异、拍摄方式各异的画面,你就知道——生活才是最好的导演,生活的亲历者才是最好的演员,生活本身是最好的置景和美术。然而仅靠Scott两兄弟,无论他们如何经验丰富,经费丰富,也无法穷极自己的能力去撑起“世界”“生命”这样庞大的主题。然后他们通过网络,通过人们与生俱来并因为英特网2.0时代而激增的表达欲,收集到了这样保罗万象的素材,把他们的聪明才智集中在剪辑和整合之上。
最后这个在暴雨中躲在自己的小车子里的女生对着摄影机自拍说,她一直想要在这一天里面拍摄一些特别的东西,但是因为打工了整整一天,根本没有办法拍摄。她很急切地希望这一天由特别的事情发生,自己是个特别的人,不想要自己每一天都这么平凡过着,不想自己的一生就这么静静过去。她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然后她说,尽管,今天没有一件值得提起的事情发生,但是,她觉得,这个晚上,似乎有所不同。
大概是因为Scott兄弟发起的这个活动,选择了7月24日这一天,这个不是任何官方节庆的平凡的周六,让大家用摄影机记录自己的生活,让这个女孩感觉到了有所不同。的确,想象一些这一天,你的一举一动,一字一句,都被记录下来,就连你的呼吸,都被记录了下来,有声音,有画面,只要是麦克风和镜头所及,都被记录了下来,那么这一天,就和你目前在世上存在的过去每一天,都不一样。
大概我的日记也是如此。
以「爱」与「恐惧」为主题,一个跨越五大洋七大洲全球参与的集体创作,当然,这类型的纪录片,往往是背后的意义大于本身。只可惜平台建于youtube,少了一个叫中国的神奇国度。1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一天的生活,一生的画卷,看尽生活百态,感受生老病死,尽管琐碎,但这就是生活。★★★★
爱。死亡。新生。恐惧。幸福。失落。等待。贫穷。疾病。犯罪。狂欢。自然。生命。
最后小女孩讲得前半段是真话最后两句就伪了。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其实和你的生活没啥不同,最重要的是你平时根本就不想也不会关心别人的生活,这样的片子给大家提供了宣泄和博爱心泛滥的机会。就像爱的大游行一样,本来是讲爱的结果踩死人了。
知道哪些镜头会被奥斯卡金像级大导演选上吗?真实的,细微的,平民化的,最好有点突出,比如环游世界了,跳伞啥滴··· ··· 影像中的生活,就是你我。
真难看。这都算电影的话,新闻联播就是五星电视剧了。
众生浮世绘,平常一日;一沙一世界,一日一生。我以百分之百的诚意,推荐这部电影,它其实不是电影,它就是生活本身。最真实的感动,永远来自于最平凡的生活。这是上帝的杰作,远胜于人造的故事。
我彻底被最後那段片段的女孩感動了
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不平凡的,期待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能够降临在某一天的自己身上,然而当这种期待越来越无力,越来越疲乏的时候,我开始渐渐意识到,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角,那些平凡而又不出彩的日日夜夜,虽然没有预想的神奇和美妙,却足以点亮我的一生
还是那句话,最深的感动总是来自最平凡的生活,哪怕只是短短几秒的镜头,或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中间哭了好几次。看完最大的想法就是一定要环游世界!东村这家电影院真不错,还有student tuesday,另外怎么最近老领到海报\(≧▽≦)/
很喜欢那个擦鞋的小男孩,抱着那个one laptop per child的laptop说自己对wikipedia的热爱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当世界只剩下这床头灯,你那边是早晨已经出门。
http://video.sina.com.cn/v/b/59863368-1093625892.html
1,真心想吃素;2,再次证明中国存在于另一个神奇空间;3,过于无序的视频堆积拼贴;4,大开眼界;5,出柜的小给超级Cute...
一天又晃过了,期待发生点什么,但就像大多数日子一样,什么都没发生
从前我害怕你会得癌症,后来你得了。我怕你会复发,后来你复发了。我想,我没有什么好怕的了。泪奔……
如果有神的话,他每天看到的人生景象就如这电影一样吧。像这种片子,创意出来就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筛选和整合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我们如此相同、我们如此不同。生老病死、恐惧与爱,一天之内的种种,神奇的世界。当然,中国不属于世界
观影盘点期,看过补脚印
"我最怕你得癌症,但你得了,然后治疗后我又怕你复发,结果又复发了,所以,我现在没有什么怕的了。"
纪录片,挺平凡的,但这就是人生,不是吗?
人生苦短,你最怕什么?其实在一切发生之前,很多东西很可怕,但当一切发生了,一切也便如此了,别人能承受的、能经历的,你也可以。浮生一日,平淡无奇,死亡、暴力和眼泪抵挡不了爱的力量。一部美好的纪录片,兼具形式与叙事,温馨,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