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讲述的是大众公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迎合政策对于环保的要求,换称已经开发出一辆节能汽车。但事实上是在车上安装了某种防检测设备,实验室数据与大众数据不符。尽管大众最后回收了部分车辆以及赔偿了罚款,但是大众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确实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则丑闻只会被人们所遗忘🤷♂️
第二集讲述的是借贷公司的不平等条约,在合约当中误导借贷人,没有顾客能在合约当中看懂他们所表达的内容,因此大批量的借贷人在偿还完本金和利息后却发现银行卡依旧被扣款,于此才发现之前所缴纳的是该笔资金的“使用费”,而本金没有偿还。且款项是被第三方银行直接扣除,因此没有反应时间,且个人经历无法控告这种大公司精心建立的“合规”条约。尽管最后该借贷公司已被关停,但仍有部分主要涉事人没有被追查,且社会当中会不会依旧有类似的公司层出不穷?我们无从得知。
第三集讲述的是某大型医药公司,为了在交易市场上的市值大幅度提高,他们开始减少研发新药物的投入(仅有百分之二?的收益被重新投入到研发当中)。他们选择大量收购市场的单一疗效药物,在收购后垄断式的大幅度涨价,而病人们也被迫在该类药品中花费更多。最后该药品公司被停牌,但仍有部分主要涉事人没有被追查。
第四集讲述加拿大魁克县的枫糖浆被机构所垄断。枫糖浆的每桶价格甚至高于石油的价格。机构称在从前的自由市场交易,由于糖浆产出不固定,导致供需不等,市场混乱,某些高产季节供远大于需求,迫使人们割掉枫树,因为卖木材的收益甚至高于糖浆本身,尽管种植一颗能够生产糖浆的枫树需要十年。之后枫糖机构出现,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管控糖浆流入市场的数量来保证价格稳定。(联想到钻石高价泡沫)人民表示不满,因为如果自己在“黑市”当中交易会带来高额度收益。后有一桩大型糖浆盗窃案。参与盗窃的人员均被判刑,参与购买的人员接受罚款。最后的镜头给到机构主席:“想到未来是一片光明”,糖浆农民:“想到未来是一片黑暗”。这很讽刺……
作为一个Right,也算看的津津有味吧。多年以后,netflix如果还在,回头看看你们拍过的这部剧吧,仔细体会一下这一部所谓的纪录片中所包含的倾向性。 E01:记录的大众的造假,着重展示了其中检测部门的努力和被玩弄,最后一代而过欧盟的标准问题。欧盟向来也以标准严格著称吧,不禁有个疑问,大众是怎样在欧盟中蒙混过关的呢。如一条弹幕所讲,其实其中确实存在着欧盟的庇护和故意对欧盟外国家抬高壁垒的问题。互相的博弈吧,国际之间大额罚款屡见不鲜了,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任人解释吧。 E02:合同、格式条款中有义务以字体加粗等方式提示让对方明确,片中公司明显是在条款中模糊了这种说明。至于对出发点和目的的恶意揣测,你为什么当初又要使用呢,看明白条款的情况下用不用还是你的自由,自由交易。对孩子的做法这一点上更令人恶心吧,是不是还要连坐。 E03:最有意思的一集。一直信奉的老祖宗哈耶克不要了么。药品价格上涨,研发经费调整,公司模式调整,请问到底是哪一点有问题呢。到底是公司有问题,还是社会保障、市场制度和法律法规一直就存在问题和漏洞呢。各位空头们变成了这个市场对价值虚高公司的清道夫,反而站到了道德高点。且问,你们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你们从中获利了多少,在这过程中你们所有的手段都合规合法吗。 E04:汇丰出来挨打。道理是不是这样讲呢,大家来排个队。关于打击贩毒这件事上,DEA应该排在第一吧,汇丰最多排在第二,汇丰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等排在汇丰后面。为什么你们要找人出来挨打的时候,偏偏要从队伍中间找一个出来挨打呢,就因为他手里攥着的钱最多吗。 E05:神奇的一集,可能也是最没倾向的一集,个人感觉吧。翻译一下的话就是,老干妈厂里5吨辣椒被盗,盗窃者尚未查明。这种事居然要拍个纪录片,还要放到脏钱里面……勉强也算是吧,背后确实是存在联盟和部分人的冲突。但是这个联盟的钱和盗窃者的钱都不干净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联盟提升了个体的抗冲击能力,但是现在的联盟是不是变成了垄断的吸血鬼了呢。 E06:又把川普拎出来了。川普是一个大恶人,而且是一个sb,他有无数的黑历史,讲话不过脑子,欺骗了美国大众人民。看看是不是自相矛盾了,一个sb是怎么把绝大部分人都骗过去,然后带着这么多的黑历史成为了总统候选人,而没有被法律制裁的。另外一点,事实可能存在的是,Hillary可能很好,Hillary可能很差,川普可能很好,川普可能很差。为什么一边倒的是川普很差呢,其他方面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一个人都有两面,为什么这里有两个人,却只报道一面呢。 第一集还从弹幕中认识到更深层的欧盟和美国利益关系的问题,其他的弹幕,简直都快要让我质疑自己的价值观了。看最后一集的时候脑子里面突然蹦出来一个词,后禁酒令时代。douban几条长评还是挺让人欣慰的。Nazism可怕,Populism更加可怕。跟猴哥聊过。这纪录片拍的还是挺有意义的吧,鉴别一个人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个人的倾向吧。
forcode:《黑钱》制作水准极高!第一季第三集,空头药物,讲的是valeant凡利亚药品国际VRX的吸血故事,看完这个片子,你会理解美国药价和医保为何如此之贵!医药利益集团如果不受约束,会吸血到何种程度!
valeant的策略很简单,找到一些冷门病的垄断药,其他公司都不生产,买过来后五倍十倍甚至几十倍地涨价,原来药费几十块钱一个月,涨到一万多美元一个月,基本上普通美国中产家庭都负担不起药价了,一辈子劳动的所有收入,都被制药公司给搜刮走了,我感觉,这些病人存活于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制药公司创造利润,每日辛苦劳作,就是为了给制药公司交保护费,完全成了制药公司的奴隶!真正意义上的奴隶!
问题是,美国的医药利益集团,搞的这种现代奴隶制,完全合法!参议院质询也无法改变结果!药价还是降不下来!
比尔阿克曼,据说是顶尖聪明的babybuffet,也栽在这个公司上,亏了40亿美元!
从这一集中,我的体会是,再聪明的投资者,就算你再有钱,都不要过度重仓一家公司,更不要把仓位买到超过5%需要披露的程度,也不要介入经营,投资人就做财务投资好了,你不具备经营能力和行业专才的,万一公司管理层搞非法的事情,你可能因为股份太多而惹上麻烦,比尔阿克曼就被迫要去接受质询。作为一个纯粹财务投资者,才能与这个世界保持足够超脱的距离!
《黑钱》制作精良,每一集都给人震撼,看到资本主义的各种陷阱和残酷!
================
forcode:我甚至怀疑,《黑钱》是不是我国赞助拍摄的?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残酷?
全球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解决医疗利益集团绑架全民的顽疾,也无法解决负债消费的陷阱,甚至无法解决简简单单的毒品问题,甚至还要将某些软毒品合法化,吸食大麻难道不是吸食海洛因的前奏吗?
就算大麻没有成瘾性、危害不如香烟,也没有什么好处,没必要解禁又一个类似香烟的软毒品。我觉得,人太容易被操控、容易上瘾,不能给人尝试毒品的自由,那只会把人变成奴隶……
纯粹由资本控制的国家,照样有各种各样无法解决的顽疾、黑暗和残酷!
再加上上周看的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大开眼戒》,据说揭露的是美国上流社会秘密宗教社团的淫扒,导演库布里克在此片公映前离奇死亡。加上前几年美国富豪爱泼斯坦性奴岛事件曝光,印证了《大开眼戒》的真实性……
资本控制的国家,各种变相的奴隶制也并不少见!腐朽、堕落、残酷、黑暗!
================
forcode:《黑钱》不比《黑镜》差!第一季第四集,贩毒集团的银行,汇丰银行,为墨西哥毒贩和恐怖组织洗钱很多年,美国司法机构也有足够证据可以让该公司高管坐牢,却每一次都以罚款结束,这就好像你杀了人却只需要交点罚款就能过关一样荒谬!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汇丰银行这样的公司已经大而不能倒,成为了英国金融系统的支柱之一,一旦大动干戈,会削弱英国的财政稳定,英国政府向美国司法部门施压,阻止调查汇丰银行的洗钱问题。
另一方面,美国司法部的人实际上都来自各大律所,他们离开司法部之后,还是要回到律所赚钱的,如果真的彻底调查汇丰银行,那律所会丢掉汇丰银行这样的大客户,这些司法部的人就赚不到四五百万年薪了。
所以,你发现了没有?美国政界从普通的司法部官员来自律所、财政部官员来自高盛、总统接受企业界的资助,总统退休后可以给咨询机构做顾问,可以跟出版社签约赚千万级稿费演讲费……
美国政界摆明了就是商界的利益代表,赤裸裸的维护大公司利益的,被收买的。按照我国的标准,美国的政客都是公开在行贿受贿……
所以,为什么美国的毒品总是禁不彻底、愈演愈烈?
从根本上来讲,汇丰银行这样的大公司是毒品经济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在政界扶植了代理人,维护毒品利益集团的利益!
所以,并不是美国没能力彻底禁毒,压根就没真想禁毒,做做样子给选民看看罢了!
美国整个权力就是被各种资本家、利益集团把持控制的:毒品资本家(毒贩)、金融资本家(高利贷)、医药资本家(黑心药厂)、石油巨头(污染源)……
资本家控制权力,真的是人类的终极最佳模式吗?
未必!
================
forcode:为何不要投资不道德的公司?比如veleant这样的吸血制药公司,砍掉研发费用,不做创新,而是收购冷门病种的垄断药物,不断提价来获取暴利,这样做是合法的,但非常不道德。为何不应该投资这样的公司?除了出于道德良心的考虑之外,还因为这种引起公愤的公司,迟早会要被舆论攻击、引发政策制裁,最终利润是不可持续的……
================
forcode:下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请进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健康”,将返回下载链接。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上传到了百度网盘。在本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痛风”,返回的链接包含此文件。
================
本文首发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
未来新技术与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倾向性太过于明显了。最后一集说了一扒拉然而都不是川普违法赚黑钱的实锤。只是让人知道了这个人地产生意做得一般,但擅长包装自己。好歹第二季讲川普女婿地产生意现金流的由来还是实实在在的证据。
首先,在提到老川的业务不是每个都成功然而他只字不提失败的部分,实在是很下作。实际上公司有失败项目是很正常的现象,看的是成功的项目带来的利润是否能盖过亏损。另外,只强调负债,不明说同一个时期确切的资产数据以及杠杆比率,也是一个很下作的障眼法。并不为他洗白,只是以上论据并不严谨。同时,很少有哪家有良心公司会自己跳出来说,抱歉我的公司是一坨屎,要破产了别救我让我自生自灭。正常创业者的思路难道不该是想办法挽回吗??? 况且这片子自己也说他夸张的包装确实带来了利益,制作组真婊啊,你不也靠夸张这些有的没的所谓的论据做成纪录片给自己带来点击率吗。
其二,他的盲目自信,过度包装,拖欠尾款,推卸责任,等等,没得说肯定是恶劣行为,我也绝对不赞同这些行径。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按照制作组的逻辑,护肤品厂商都该下地狱,毕竟人家动不动就宣传年轻十岁,斑点全无,皱纹减少一大半呢。在这个肮脏的社会,一个百分之百英明睿智还清廉的人反而还当不了总统。
其三,一个商人本质业务水平不怎么样,但通过包装使自己重新获利,也算是一种非传统的能力。这难道不是变相的帮川普做宣传,他邪门本事还不错,商界范冰冰啊,还自带炒作技能,包装费都能省不少。
最后,这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验证川并非商业精英,从而推论他从政定是灾难。按这逻辑,里根是个没有名气的四流小演员,因此也是他当总统时美帝查无此国。制作组不可能不知道,政客皆是包装出来的,随便拉一个出来深究背后都是及其肮脏。哈里斯、拜登、克林顿这些民主党的脏东西光是台面上谷歌搜的到的丑事就一大堆了,要点脸吧。
若川普是左派的人,同样的故事,大概故事就被美化成:一个富裕家庭出身的男人 - 天之骄子,爱吹牛 - 有个性不做作,泰国生意失败 - 敢于尝试,到处挂自己名字 - 小机灵鬼,临近破产五次 - 千锤百炼终出深山。结论:期待跨入政坛大干一番。
并不是川粉,从不粉任何政客,他推卸责任给逝者、勾兑腐败方等的行为也让我无比反感,只是这一集实在是被制作组恶心到了。
从昨天开始,朋友圈就被假疫苗事件刷了屏。
这件事的起因是,上周,国家药监局发现长春长生公司一批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问题。
大家都知道,狂犬病发病的致死率是100%。
一旦被犬咬伤,第一时间应该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但如果狂犬病疫苗存在造假问题呢?
曾经,以及最近,就发生过多起注射狂犬病疫苗之后,仍然病发身亡的新闻。
在发现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之后,紧接着又发现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问题。
百白破疫苗,主要是为婴幼儿接种的,因此舆论哗然,「连孩子的疫苗都不肯放过」。
所有人都在愤怒——
钱挣了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害人?
25万支问题疫苗进入儿童体内,为什么只罚了300万?
这些愤怒更造成了全国性恐慌。
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注射问题疫苗,以致于放弃给孩子打疫苗。这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然而,这个世界的黑暗是你想象不到的。
除了假疫苗,还有更多的社会黑幕——
黑钱
Dirty Money
这是Netflix新出的纪录片,又一良心之作。
看过的人不多,豆瓣评分8.5,预计还会上涨。
《黑钱》,剧如其名,就是讲述各大企业的贪腐行为。
简言之,巨头企业是如何赚黑心钱的。
每一集对准一项尖锐的社会黑幕。
每个黑幕,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第一集,揭露大众汽车欺骗消费者,在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假。
第二集,讲述发薪日放贷企业,利用障眼法,赚取借贷人高额利息。
第三集,就讲述了药企售卖天价药的故事。
着重来聊聊第三集。
开篇就是一场听证会。
药企CEO将一款药品的价格,从每粒13.5美元提到了750美元。
尽管,媒体抨击这是「美国最令人痛恨的男人」,但是,这位CEO面对镜头,依然露出得意的笑容。
不过最终,他因为证券诈骗罪被捕。
然而,这个男人还只是个小虾米。
这集的主人公,则是威朗的CEO,迈克·皮尔森。
2008年,威朗是加州一家艰难运营的制药公司。
市值21亿美元。
当迈克·皮尔森开始接管威朗时,股价还不到15美元。
但是2015年,在最高点,股价达到了262美元。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赚钱的机会之一。
在外界看来,他的手段只有一个,疯狂并购。
然而,一些调查者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一般情况下,制药公司花费18%的收入,用于新药的研发。而威朗只用了3%。它找到了其他增长方式。
迈克认为,研究新药浪费钱,回报率低。
而资本更好的利用方式,是购买那些有认证产品的公司。
但是,威朗在收购这些公司之后,却大幅度提高价格。
在病人看来,这是致命的。
一位被采访者患有威尔森氏症,一种铜代谢障碍疾病。过去,她每个月花30美元买药,付钱吃药,日子继续。
尽管有病,还是能好好活着。
然而,突然有一天,她发现,每片药竟然涨到了200多美元,这样下去,一年就要花二十八万美元。
如果停药,她就会死。
如果继续吃药,她总有一天会买不到医疗保险。
如果自费买药,那不用多久就会拖垮整个家庭。
采访过程中,她坚持匿名。因为她害怕,一旦公司发现她医保花费过高,就会成为公司裁员的对象。
一旦失去现在的工作,以她的医疗保险状况,很难再找到新工作。
威朗公司将这款药品的每月价格,从650提升到21000美元,
请注意,与此同时,威朗的市值,从23亿增加到780亿。
在威朗给投资人的季度报表中,脚注里显示,「罕见药物销量增加」。
但是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怎么可能是销量增加,难道是得罕见病的人突然增加了吗?
其实是,他们大幅度提高了价格。
CEO操纵数据,让投资者产生错觉,产生虚假繁荣的假象。
2016年,希拉里盯上了威朗制药。
她当众念了封信,某位患者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在注射某品牌的药。
当时,每十针,180美元。
现在,同样十针,14700美元。
希拉里当众说,「这是掠夺性的价格,我们要确保它被阻止」。
这是个触发点。
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导致一个月内,威朗股票下跌了59%,损失了260亿美元市值。
在听证会上,参议员步步紧逼拷问,看得人十分过瘾。
买了其他公司后,你会维持药品原价?
你能找出一种威朗没有提价的药吗?说出一种就行。
CEO迈克·皮尔森说不出话。
这是一种商业模式,利用规则而无视道德的赚钱方式。
他们找到能垄断市场的药品,买下这家制药公司,完全抛弃研发部分,对药物不做任何改变,然后翻倍涨价。
当药品涨价时,制药公司就会说,有保险,可以免费。
但事实并非如此。
保险公司的钱是全民缴纳的,所以,每个美国人都在买单。
再说明白些,高昂的医疗费用,转嫁到了每个人头上。
而且,并不是威朗一家公司这样做,其他公司也是也一样。
比如胰岛素价格,十年翻了三倍多。
十五种癌症新药,每月花费超过一万。
肾上腺素价格,从08年来涨了四倍。
这些数据背后,人们发现,所有生物制药公司的利润增长,都来自药品价格增长。
针对威朗公司的听证会结束之后,纪录片采访了参议员,有一个提问让人绝望:
「威朗公司的行为,有多少是合法的,多少是非法的。」
回答让人绝望。
「我们没找到任何违法行为,这才是整件事可怕的地方。」
很多公司都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界。从道德层面来看,不少大企业都赚着「黑钱」。
就像第二集中的发薪日贷款公司。
所谓发薪日贷款,指的是一至两周的短期贷款,借款人承诺在自己发薪水后即偿还贷款——百度百科
这是一个围绕穷人发展起来的产业,仅仅是线上发薪日贷款,一年成交量就100亿美元。
全国发薪日贷款的平均利率,450%-500%。
尽管如此,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个逃不开的诱惑陷阱。
毕竟谁都有周转不开的时候,在网上轻松填好个人信息,就能借来几百块现金,到了下个发薪日,分期还款,简单愉快。
看上去是小额贷款,但因为借贷陷阱,雪球可能越滚越大。
2016年,一家发薪日贷款巨头斯考特塔克,面临联邦刑事罪起诉。
有人认为,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犯罪企业。
他收取的费用,是纽约黑手党贷款集团利息的两三倍。
但他自己却说,我只是个创业的生意人。他凭借发薪日贷款,至少赚了4亿美元。
先解释下发薪日贷款的规则。
假设你借了300块。另外还需要支付手续费,90块。
所以一共欠了390块。
两周后,你会发现账户被自动扣款90块。再两周,又扣了90。四周后,扣费超过了欠款总额。
这时你意识到不对劲,联系客服后,对方会告诉你,还款必须手动操作,因为你没能在第一次发薪日全额还清贷款,所以每隔两周,贷款就会不断更新。
所以,你的自动扣款,根本不是本金,而是手续费。
按照这个规则,300块贷款,能滚到975块。
公司内部的培训文件显示,所有员工都十分清楚这个规则。
他们只是不愿意事前将之告诉贷款者。
而贷款者看到的合同文件,则是另一番模样。
措辞令人困惑,句子冗长,还有很多与贷款无关的内容。任何一个理性消费者,都会感到困惑。
虽然这部纪录片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
比如第六集即最后一集,围绕川普展开,具体就不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暂且撇开政治倾向不谈,《黑钱》中每一集聚焦的巨头产业黑幕,都让人瞠目结舌。
看完,我们小老百姓简直惊掉了下巴,原来,钱是这么赚的。
特别是第三集,制药巨头威朗企业售卖天价药,拍得十分精彩刺激。
不敢想象,哪天要是拍一个中国版,那得有多轰动。
就像这位豆友说的,
医药领域值得调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国内的情况比美国更糟糕。
这次假疫苗事件的爆发,更能说明问题。
最近,《我不是药神》,刷爆了朋友圈。
因为它戳中了中国人的痛点:看病难,看病贵,谁能保证自己和家人一辈子不生病呢。
但是别忘了,真正的现实,远比影视作品更残酷。
第四集是在给汇丰打广告吧?
套路贷,医药垄断,HSBC ,川普这四集的题材比较不错。
第一集实在无感,第二集有趣的是当事人的出场,观众尽最大可能直面万恶的资本家,但我想估计他出场也能挣些钱还债吧。第三集最热血的是小姐姐最后说她还在等那支股票跌到0,第四集无感,第五集最垃圾,第六集看完大致能了解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人绝望。嗯,都是大而不能倒。
看过了Valean那一集讲医药的,之前也写过药价高涨的报道,医药领域值得调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国内的情况比美国更糟糕。
都是之前多多少少了解过的故事,但这类纪录片最大的意义是能采访到当事人。这个题材如果一直拍下去,免不了要被和谐。
最有趣的莫过最后一集,直接说特总是个大骗子。既然这样,那1~5集都只是渣渣了
就药厂那集拍的比较引人入胜,其他平平了。
Payday Loan和Trump这两集拍的最好
看完正片想骂人因为太贪,看完部分评论想骂人因为太蠢。希望这部的评分不会被事后诸葛亮们拉低。
最喜欢的是fast cash那一集。同时采访了federal DA和suspect两边。
看过低分的评论后汗颜,你们真的相信trump满口的胡言?
Scott Tucker 这集有相反观点所以个人觉得拍得最好,尤其是亚裔女儿的采访,朗读她写的诗(?)以及之后父亲一个教女有方的眼神让人非常难忘。希望多些了解有效利他主义的资本家,甘愿做消费经济里的西西弗斯真的太可怕了。
前4个故事还算不错,第5个莫名其妙,第6个感觉很违和但看得津津有味
第二集和第四集完美对应,窃钩者诛,窃国者侯。Scott Tucker 这种网络借贷和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无甚区别,只不过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已。
网飞又一神作。咱就不说资本家的嘴脸了,我要是能达到这些丑恶资本家十分之一的本事,我应该就不会花时间在这里写豆瓣影评了。咱也不说美国人的政治正确了,我要是能有这些揭露资本家丑恶嘴脸的媒体、ngo、平民十分之一的韧劲,我应该就不会用豆瓣影评这个渠道去抒发我的感受了。哎
几乎每一集都能在景德镇找出类似的案例,但景德镇却没有拍出如此一阵见血的作品。不知哪一点更悲哀呢?
从“环保汽车”的背后小九九到Valeant的浮报营收、锡纳罗亚贩毒集团和汇丰银行之间的千丝万缕到枫糖浆背后的“闹剧”...如果能够预先倾向纪录片所持有的立场,会对里面受访者的各种观点以及所表达的议题更加的理解明白;其实主要是冲着Trump集看的,结果讲得挺杂,就只是把《学徒》的重要性点出来了。
丑陋的真实。
巨大的财富背后必然伴随着巨大的罪恶,如今这个世界已经在巨富与赤贫的两极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所谓的中间者中产阶级也难逃穷人遭受的或隐或现的剥削。最后一集关于川普,通观全集也找不出什么G点,无非加强了对他成功商人的刻板印象与左派鸡蛋里挑骨头找渣的无能。至于唯一支持他的理由—恶人必要恶人磨,这也是活在这个时代的无政治权利和诸多自由的人的悲哀吧。悲观地来说资本主义最终只会吞噬数个世纪西方积累下来的古典政治美德,从而形成一种信息时代下的垄断金权政治,它们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最穷凶极恶的勾当逍遥法外。当贪婪成为唯一的指向标时,这个世界只会让心存美好的人越来越失望且怀疑—这个世界真的值得为之奋战吗?
我们没找到任何违法行为,这才是整件事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