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功戏”,是香港重要的民俗传统。搭台唱戏不仅是给人听的,也是用给鬼神一起欣赏。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便是戏班里发生的鬼故事。
同样是神功题材,相比这部电影二十年前的那部著名的《撞到正》,和十几年后张家辉首部导演作品《盂兰神功》,这部电影是把人鬼温情做到极致的。影片末尾,高潮迭起:两个紫金飞在台上做戏,等来了二少爷的转世;两人做戏,送走了真紫金飞;老班主的灵魂回来后,交待一番后,安心上路。
虽然影片有着轻重不分的小瑕疵,比如感情戏被弱化,以及女主是二少爷转世一事没有交待清楚,但影片总体的感人效果相当好。
影片启用了年轻歌手作为主演,陈奕迅,容祖儿。此外,作为这个时期香港电影的习惯做法,请来的都是年轻偶像作为主演,用来吸引年轻观众。2000年后几年,港台的偶像经济大行其道,重演员,而不重故事,甚至为了某个演员去量身打造一个故事,只顾市场而不管艺术价值,是常有的事。而这部电影虽然启用的也大多是年轻演员,却依然能讲好一个感人的故事。陈奕迅和容祖儿的表演够有年轻的张力,很到位。再加上他们本身都是实力歌手,算不上是顶级的俊男靓女,身上也就不会带有偶像包袱,演戏便是认真演戏,而唱歌也就认真唱歌。
片尾,老班主听到女儿唱戏之后,安然上路。上路时摆出几个唱戏的造型,别有味道。后来搜索才得知客串老班主的是饰演电影已年过六十的粤剧大师文千岁。
回想《撞到正》中,除了钟镇涛外,几位主演:刘克宣、萧芳芳都是粤剧大师。两部电影里虽然由他们唱粤剧的桥段不多,但唱念做打、一颦一笑还是引人神醉。这是传统戏曲的魅力。
片中紫金飞常在唱,最后作为与人鬼共赏的压轴曲目来自经典粤剧《凤阁恩仇情未了》。这部戏讲的是离别。
一叶轻舟去,人隔万重山,
旦:鸟南飞,鸟南返,鸟儿比翼何日再归还,
生:哀我何孤单。
旦: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何处无离散,
今宵人惜别,相会梦魂间,我低语慰檀郎 轻拭流泪眼,
君莫嗟,君莫叹,终有日春风吹渡玉门关。
以前家中爱看京剧的是太爷太奶,他们是母亲的爷爷奶奶,而小时候家中常放CCTV12的京剧节目。到我的姥爷姥姥那一辈,欣赏京剧的就没有那么多了。戏曲在消逝,是因为欣赏戏曲的人在消逝。与戏台有关故事往往是讲时光匆匆。
喜欢老班主离去前对女儿讲的几句话,是人生如戏,不必执着的道理,摘录于此:
“其实人生就像一台戏,又开场,也有完场。有台柱,也有下拦(配角)。有的从头带到尾,也有人一场戏演完就走了。”
1874 就是在这里
谢霆锋虽是配角出演,但在里面真是帅得惊天地泣鬼神啊~这恐怕是他最美好的时候~
打算抽空再看一回,已经不太记得了。十三少。
哇哇
大家都在关注那对父子情 我却更在意谢容两人的无了缘。等一个人有多苦 几十年的岁月 皆因一场戏一次赌一块玉和一个眼神 甚至到底爱还是不爱也无从考究 也许就因为无终点才让人难忘 才有那么多坚持下去的“我可以” 最后不在了就是不在了 当她失望地撕掉【留座】 空荡荡的失望感像那张纸在夜空盘旋然后冷冰冰地坠落。PS 容祖儿唱的《楼台会》真好听。
造就了一首好歌的电影倒不一定好看。故事本来还可以,其实也没有很往胭脂扣上靠,但,容祖儿实在太丑了,粤剧装惊悚的无人能敌~~~~~
为了1874
一般的鬼片
你委屈的表情真是要多乖有多乖。
2008-9-27 20:11:24 7/6.3(39) Despite some unnecessary silliness in parts, this light-weight comedy has some quirky charm。。恩,就是这样
其实还不错啊~~有爱情故事的鬼片~~
1874真好听
妙趣又动人。同样是2002年的港片,倘若我在那时看到的第一部鬼味片是这部而不是阴影至深的Office有鬼,那该多好啊。
明明好看得要死
人生就像一台戏,有开场,也有完场。
第一次看是半夜12点,从臣骑脚踏车唱戏被吸引。
幼稚版的胭脂扣,美术上花了不少心思。
不是一点点的难看
小学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住宿生活,热闹的朋友,最没心没肺的时候,一群人窝在朋友家,以为是鬼片,却原来是爱情片。喜欢后面部分的发展,容祖儿和陈奕迅莫名的让人觉得很搭,很舒服。
陈奕迅和容祖儿都太不合适戏台妆了,这电影也融合了太多的元素显得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