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镜头给人很强的代入感,作为观众,感觉好像在以第三者视角清醒的旁观着男主角、又随着镜头的摇晃觉得看到的其实是男主角视角下错乱的世界,这之间的界限极为模糊,让人徒生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恐惧感。
叙事精炼,通过几件非常小的事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病情的变化,没有过多戏剧性的情节(本以为会看到女儿得知父亲生病后的反应,结果完全没提,直接跳过到后面女儿已完全接受他病情情况下给他买了新的手机)。故事进程如此之快,快到让人觉得这个病恶化速度难以控制,在时间流逝中尽显无力感。阿尔兹海默症就像一种在走路吃饭睡觉等等一点一滴过程中极慢速死亡的病症,每一秒钟都有一滴灵魂离开了肉体,当忘记一切时,这个人还算不算是原来那个他呢?
影片在男主角病情的中段结束,没有再往更恶化的情况描述下去,仿佛又回到开始时医生说的那句话“我进(医生)这行的资历还很浅,不过有些事情我能肯定:死亡是人类的宿命,衰老也是人类的宿命,人类一定会生病,人体除了最初的十几年外,接下来只会开始走下坡,不过我们并非什么事都不能做,也许将来会开发出新药,不过我现在知道我能做的,我只想要尽力而为,所以我希望你也能尽力而为,千万不要放弃。” 所以我们知道,男主角夫妇二人一定在努力过好后面人生中的每一天。
无论健康还是疾病,好好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竭尽全力过好每一天。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在人们的一生中,失去的总是毫无来由地备显珍贵与美好,过往的记忆也是很多人活着的精神支柱。而当一个人失去所有往日回忆又会怎样呢?
对此,电影《明日的记忆》便将这种人生境况真实地展现了出来。片中男主事业有成,妻子高贵温柔,女儿也拥有幸福的归宿,但男主却在某天被确诊为早发性阿兹海默症。随着男主记忆力日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也慢慢下降。为此,他曾几度陷入崩溃绝望的边缘。
《明日的记忆》改编自著名小说家荻原浩的同名小说。该片上映后票房十分可观,并且在随后也斩获得了不少奖项。单就制作层面来看,本片无论是叙事技巧还是摄影上都表现平平,从头至尾并没有太多深刻的记忆点,但它却凭借流淌其中细腻且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影迷。
总的来说,本片依旧是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细腻的情感表达,平淡却真实的镜头语言,看似冗长琐碎,却总在最后时刻让观众的情感防线在瞬间决堤。同时,影片也通过男主佐伯的痛苦遭遇,透露出了日本国家的婚姻生活图景与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这也因此让本片呈现出清晰可辨的日影风格。
当然,影片的看点也并不止于它的情感表达。在片中,演员渡边谦贡献了令人十分信服的表演。
比如佐伯在医院被确诊的片段,他在了解自己的病情后,神情先是僵住了一般,随后眉头紧促,紧接着在医生平静的语调下,他心中的愤怒渐渐溢于言表。这些极富层次的表情,都为他夺门而出的镜头积聚了相当的情感力量。
当佐伯离开公司部门同事为他送别时,只在短短的几秒里,他那百感交集的心情便被充分展现了出来。当其中一个下属对佐伯说出鼓励的话语时,他本想体面地道别,但心中无法抑制的悲伤却让眼泪再次掉落下来。这里的每一帧画面,渡边谦都生动且精确地将男主的复杂内心表现了出来。
随着病情的加重,他的记忆力衰退症状愈发严重,神情变得呆滞,对妻子枝实子的依赖越来越强,被抛弃的不安、猜忌心与愧疚感也由此滋生。为了摆脱这种折磨与痛苦,佐伯决定主动入住养老院。
在片末,当佐伯从与枝实子初识的深山中走出时,恰好碰到迎面而来的妻子。但他对眼前人却感到十分陌生,在迷茫地看了一眼枝实子后,他像面对陌生人般从枝实子的身旁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那一刻妻子把他叫住,佐伯更是满脸疑惑。良久,他打量了枝实子一番,最终仍未能想起眼前人就是妻子。接下来佐伯十分客气礼貌地回应着枝实子,俩人返回车站的路上,依稀可见他眉头紧锁,努力回想着自己的名字并再次向枝实子介绍了自己。
这一片段,渡边谦所演绎出的迷茫、困惑、沮丧、无助,都令人在不知不觉间深陷其中,一种辛酸与悲情感也不断从荧幕间流溢出来。而渡边谦之所以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一个阿兹海默症患者的生活情状与所面对的精神困境,也许与他个人曾经长期与病魔搏斗的经历不无关系吧。
相比起演员的表现来说,导演堤幸彦对于此片的功与过似乎都不怎么明显,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都略显中庸。然而,不得不承认,虽然本片并无太多拍摄技巧,但细腻的镜头与自然流畅的叙事,都与本片的内容主题相当契合,而影片最终所表达出的情感以及所蕴含的人生意味杀伤力都非同一般。
当然,好的剧本也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电影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也少不了剧情精妙的设计。片中佐伯患病后的职场境遇,新生儿的降生,四季的快速流转,疏离的父女关系,夫妻间早已变质的感情以及枝实子在婚姻中的隐忍与牺牲,都为电影的终极主题做了恰到好处的铺垫与补充,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元的解读空间。
因而,尽管电影讲述的是一个阿兹海默症患者所经历的折磨与痛苦,但其中留给观众的记忆流失、人情冷暖、背叛、新生、失去、衰老等相关的人生况味,都远比患病男主所表现出的困顿和痛楚更为深入人心。
另外,于201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依然爱丽丝》,也是一部讲述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剧情片。它在故事框架上与《明日的记忆》有其相似之处,同样以患者角度拍摄,通过描述患者平淡而琐碎的生活点滴来刻画主题。但相比之下,《明日的记忆》在视觉呈现或者整体艺术效果上,流露着一种特有的东方意境之美,对于生命里的各种境况更有着诗意的表达,因此也更能让国内观众代入其中。
在渡边谦最后一次离开公司时,所有人包括那位告密的后辈都来和他说再见,依次拥抱告别,当水川哽咽着把写有姓名的照片递给他,让他不要忘了我们,想不起来时就看看照片。。。一位为了公司奋斗大半辈子的渡边以这种方式离开公司,水川的自然表演一直很打动人心❤️这段每次看都让人心里一紧,泪水不自觉流下来,好演员成就好电影,真的是这样,用心的一部电影
又是关于老年痴呆的片子。渡边谦演得很好,最后在青山绿水间遗忘了自己的妻子,无尽哀伤。
看得好难过啊。痴呆症真可怕,无论对得病的人还是照料他的家人都是种漫长而折磨的煎熬。你看着记忆一点点消失,先是对不上人脸和名字、迷失于曾经熟悉的物理空间、接着忘记物品的使用方法,直到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期间狂躁易怒,伤人也自伤。除了死亡,唯一的解脱只能是等记忆彻底消失...太可怕了
老年痴呆 柳暗花未明
老。生病。死亡..全部都是宿命..除了最初的十几年..之后就是毁灭..缓慢的毁灭..或者突如其来的爆炸....
这种题材很容易打动人,也很容易流于俗套。还好有度边谦的表演可以看。
中年版初恋五十次,樋口可南子可真是女神一样的存在呀
这导演估计是拍电视剧的。
感人。
同样题材,比away from her好。虽然不太喜欢渡边谦的表演。
百度后发现阿兹海默无法预防,完完全全的是命中注定,恐慌!老天保佑我全家都不要得这个病。
催泪,细腻。医学上需要的产品设计师匮乏
夫妻倆初聞噩耗抱頭痛哭是我最中意的橋段...因爲夠軟弱,夠真實......渡邊謙你好嘢
央视的配音很老火。。。但是片子本身很不错,哭着把它看完。
明日的记忆里,早已没有你的存在,可是你依旧爱着这个再也不能唤起你的名字,不能给予你同样温暖的我。爱,有时候真的是什么都不是。请你因着我爱你而走开吧,也不需要带着我们的记忆。我会渐渐遗忘,然后死去,不悲不喜。
导演制造的“切身感”让我觉得自己也离老年痴呆不远了。。
虽然只给了四星,但结尾部分确实哭得稀里哗啦,因为我已经是阿兹海默症的早期了。
555
悲歌
细腻,让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这份真实,看似平淡却能深深的打动每一个人。或许有那么一天,生命并未停止但脑中的记忆却不再累积添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变成陌生的风景。或许不会怕死,但会不会害怕活下去呢?★★★★
真实感绵绵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