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朴的复仇三部曲的时候,以前总觉得《我要复仇》太过冷峻,《亲切的金子》太过炫技,《老男孩》刚刚好,右恰巧是我喜欢的黑色电影,混杂着我所喜爱的B级风格,叙事上也非常过瘾,千回百转和一个开放的结局,总让人欲罢不能。
可是,到现在,我重新看的不是《老男孩》,而是《我要复仇》。
其中的原因,也许是我更喜欢安静一些的场景,也更能从沉闷中找出该有的乐趣来,看得多了,也接受了多线程的叙事结构,对幻想保有一丝希望,但人也更接近的生活了。所以,在天花乱坠的后两部曲中,唯有《我要复仇》,冷酷的隐忍了一切,压迫着了一切、
但,也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够朴赞郁了,该有的都有,深焦广角镜头(变形得类似于虚假透视了)总和平扁的特写相呼应,这可不仅仅是为创造冲突性剪辑风格有关,放在剧情中,这似乎更能昭示着个人的情绪和地域,和空间已经完全脱节了,至少,在看到标志性的楼道里,不会再有主角们的身影,匆匆过客,人去楼空,大概如此。
和人物有联系的,莫过于主角RYU一头绿色的头发,放置在暗绿色布光的工厂,基本没有任何不妥,很融洽的融合在一起,当然,对于RYU来说,的确是这样,聋哑的他,在抄札的工厂,不用忍受普通人之忍受的。也许,在工厂内,只有他,才能把劣势化成优势。但当他被开除之时,一切假象被拆穿,工厂不会因为没有他而发生任何改变,而RYU在光芒的照耀下,一头油腻的绿色头发,显得异常的另类。这不是平等的交流关系,而是主仆关系,RYU也许没意识到,待在不属于他的领地里,总会出事。这是RYU的自找的么,我说是,将一切寄托于奇迹,总会为自己的无知犯事。
当然,电影的主题描述的应该是:“冤冤相报何时了”的老戏码,但剥开这个表象,是这样的么,也许,在我们深究这样这样的剧情是什么让我们感到残酷的事情,莫过于弱者与弱者的自相残杀,或者说,原本的罪孽不在于人的本身,而是被赋予的,是被谁赋予的,谁也说不清。即使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由自己的理由的,每个人似乎都被逼的只剩下一个选择,可是你选择了,勇敢的迈向这一步,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不管是RYU,还是东劲,嗜血的复仇总会反噬自己本身,遭到报应。所以说,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普通的复仇的过程,而是复仇的动机,朴把观众前置在一个了解所有时间像命运的齿轮开始慢慢转动的境地里,眼睁睁的看到弱者缓缓滚进绞肉机里,有谁胜利了,剩下的都是一片“五马分尸”后的肉末。如同东晋,第一次观看解剖的震撼照成了第二次观看的麻木,人本如此,又何必费尽苦心的去拯救。这里不需要任何的英雄,不管是谁,都会心甘情愿的掏空自身,交给虚空。
朴赞郁在本片中有明显的痕迹致敬林奇老爷子的《双峰》,河道杀人,塑料裹尸,心理分析,大特写人物痛苦的表情,怪异的肢体动作,脑瘫病人,这些都是林奇老爷子电影里应有的元素,在《我要复仇》中,让朴玩了一个遍(他也承认自己的偶像就是林奇),但是,朴给这些元素加入了属于自己独有的色彩,起码合情合理。抽离的镜头和直白的虐待场景,字幕卡的运用来展示RYU的主观性,趋向于剪影的二维镜头在不断的缩小放大中给人以冲击感,还有等等的技法在电影里一展无遗,这些只要仔细挖掘,都能溯本其源,我要说的是,朴在这里不管如何把玩,如何梳理人物和场景的关系,人,依旧是朴所塑造的韩国人,地域,仍旧是韩国不知名的某个城,没有因此发生意思的质变,我想,对比同样进行本土化变形的黑色电影《白日焰火》,差异就在这里。在《白日焰火》里,简单的说,他把整个框架给扭曲了,从此再也没变回来,上下文的断裂感,让人感到扭曲无比,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说完,《我要复仇》是不是朴的“杀手三部曲”里所评价最高的,我看是,赢就赢在他风格的冷峻,一位导演稳稳的收着拍电影,总比彰显风格招摇过市的晃动要难,正如暗喻在通常情况下,要比明喻难上许多,意境也高出许多一般。正如一代宗师里所言:剑不在于杀,而在于藏。
《我要复仇》:从cult之路走往大众
□ 文/火神纪
贫困交迫,很多时候显得如此无奈。
而我们想要的,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平等而公平的对待罢了。
索之不得。悲悯的绝望;继续绝望。
最后这一切也许都将成了一场华丽的暗地行动。
——火神纪。题记。
《残酷的迷离色调》
雨夜,适合写缠绵的情诗,适合看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也适合看绯侧凄凉的悲情电影。或许,是不是也适合看朴赞郁的复仇切割呢。
朴赞郁是一个太残酷的导演,在看完他的那部《cut》之后我就一直这样认为。无妄地屠杀,密室,无人,没有前行的道路和回望的身后,在那部《cut》里所挣扎着的是人性本身最无奈的扭动,以及对一切美好的破坏欲望。之后,所有一切看似美好的东西似乎都体无完肤地被剖离了现实,我们所能知晓的一切,都在他的镜头里泛发着阴秽的恶臭。
除了残酷的朴赞郁之外,谁能狠得起心来破坏这一切呢。当我们还揣怀着美好的希冀,当我们还揣怀着天真的渴望。朴赞郁善于用一种出人意表的角度来观摩这个世界,然后用镜头把他的视角放大到我们的银幕里。看他的电影,很多时候我们会跟着他一起绝望,失魂落魄地一起对那些美好的东西失望。
这部电影是我仰望了太久之后才开始想到去记录下来的一部电影。连续地看了他的几部电影之后,我们会突然很容易接受他的这种连贯而流畅的镜头语言,也会很容易迷失在他那充满黑色寓言的童话里。
构建。在他的电影里总会用那种很夺目的色调反差来告诉我们:其实鲜血的颜色很鲜艳,其实有些道理很粗糙却能说服人,其实有些事情的真相很可怕,其实有些人们的欲望很强烈,其实有些忍耐力到了极限之后会发生质变。等等。
鲜红。刻意的鲜红和周围的暗淡色调会形成很强烈地反差,继而更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我对他的这种镜头印象深刻,很触目惊心,却不至于感觉到残暴。
《朴赞郁和三池崇史》
看他的电影和三池崇史的电影有种很明显的差异。他的电影在对血腥的渲染用的是一种极力的美化,而三池崇史对血腥的渲染用的却是一种极力的写实。同样的都是关于血腥的镜头,在三池崇史的镜头里,一切鲜红,一切的色调暗淡,三池崇史总是很随意地营造着一个支离破碎却古怪诡异的迷离世界;而朴赞郁对于镜头的描绘却用了韩国人特有的细腻和圆滑去描绘,色调节器的反差很强,而不像三池崇史那样统一,于是,因为极度的反差而让镜头变得极具杀伤力的视觉冲突之后,我反而变得平和而且不再那么暴躁易怒了。
三池崇史的血腥有种让人糜烂的阴暗,而朴赞郁的血腥却更容易让人坠入。并非朴赞郁的血腥不阴暗,而更多的时候,他的血腥带有种疲惫而懦弱的声调,高喊着的却是一种高亢的悲凉。
没有杀伤力的阿一,总会变得比所有的人更可怕。没有爆口的垣原,可以把嘴巴张开得更大。三池崇史的血腥至少在他的范围之内必须那样一直糜烂下去,无须道理。可是朴赞郁的血腥,似乎更多的时候在人的内心深处,用一种被压制后的反弹力来证明,那些所谓的残酷存在的正当理由。
《cult的大众之路》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切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不可能被人理解,不可能看得清晰,不可能存在。或者说,在朴赞郁的说理中这一切的存在,似乎必须都是有理有据的。
寻找一切可能而且都存在的依据,朴赞郁总是在如此徒劳地反复证实。用他的黑色镜头来证明这一切的所有缘由,试图让人们相信残暴的真实存在,也许,这就是他的电影了。
这部电影是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第一部。如果与之后来的作品《cut》相比,也许就显得有点直白了,然而这并不能使他的这部电影变得肤浅。这部电影所存在的理性梳理以及在人性上的种种骤变的探寻让这部电影区别于其它的B级片而显得更具悲情色彩。与其说这是一部带有个人色彩的cult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人性悲剧电影。
剧情上的饱满和人性转折上的合理性,给了这部电影区别于其它cult电影的最精美的诠释。这也许也是朴赞郁的电影总能创造票房神话并且总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的原因吧。
cult。也许应该少一些淋漓尽致的个性表达而多一些理性上的思索。朴赞郁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cult的小众人群和大众品味的距离。如何让血腥味更容易让人接受,在cult路途上的朴赞郁的试验性扎挣显然是颇有成效的。
《贫困民众的悲悯之声》
朴赞郁的确很残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会有些不忍和隐痛,可是因为无力去反抗他那灌输式地表达,于是,那种不忍和隐痛就显得越发明显了。
一个又聋又哑染着一头绿色头发的男青年,在一家工厂里极其吵杂的车间里做着繁重的体力工作。与他相依为命的姐姐病重,而他们的家庭环境并不好,住在一个破旧但收拾得整洁的房子里。
偶尔他会给电台写信,然后和姐姐相依偎在一起听着电台女播音员读着他写给姐姐的信。他听不到,于是他的脸上会有腼腆而羞涩的笑;她听得到,于是她总会因为自己作为一个病怏怏的累赘而落泪,为一个不肯放弃自己的弟弟感动而落泪。
那是一种非常安静的生活写照。远景里的夕阳会喧染着美好和希望,一切似乎都很美。因为不管怎么样,两个人不离不弃,他也曾经说过,对他来说,这些财产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我曾想,如果他够努力,其实他也一直在努力。上天总会悲悯那些贫困而努力的世人,他会赚到他应得的钱,他会等到一个适合他姐姐的肾脏,然后陪着姐姐去做手术,之后两个人就可以过上纵然贫困但却幸福而安静的生活了。
只是,这样的假设在朴赞郁的这部电影里永远不可能实现。一切残酷却现实,让我们无力反驳的事情接二连三地降临在这个并不安逸的家庭里。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剧情和人物的设置里,我除了给他们同情、祈盼之外,也许,我并没有其它的任何去伤害他们的欲望。就算也许这些都将会发生,可是因为祈盼,朴赞郁的镜头就显得非常冷酷而且刻毒了。
被骗。绑架。死去。一切,也许仅仅只是不得已的现实罢了。就算他在挣扎,可是他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想过着安静生活的贫困民众罢了。他想好好地活着,也想他所爱的人也一样好好地活着。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他走上了极端。
是贫困的现实和无情的社会氛围把他逼上了绝路的。我当然知道,现实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并不如我们想像中那么美好。可是,我宁愿妄耗着我美好的愿望而抱着祈盼地看着这个社会和无情的现实,因为那样我们至少不至于去绝望。可是,在朴赞郁的镜头里,这一切都被他用一种最残酷的写实给彻底打碎了。
更残酷的是,他所做的这一切,仅仅只是最残酷的现实。于是,我们根本无力去挽回我们已经破灭的希望。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我可以看到的是那种黑暗风格的写实背后对贫困大众的悲悯之心。也许可以说,这部电影所做出来的效果越残酷,朴赞郁的那种同情的悲悯之心也越明显。
可是,贫困大众的悲悯之声就这样被淹没在现实阴暗的冷色调里,这也许是我所不能接受了。
也许。仅仅只是因为,我还抱着虚妄而美好的梦想。而这一切,在朴赞郁的黑色镜头里,一切零碎。
《不起眼但我迷恋的一个段落镜头》
这部电影上人心寒的也许并非是那些血腥而残酷的镜头。而是镜头背后散发着寒颤的理性哲理思索和那些我们根本无力反对的现实说教。
撕心裂肺的疼痛以及悲号式的哭喊,在别人听起来却很像是性事中发出来的高亢的叫床声。
一墙之隔。这边是四个男人趴在墙上听着隔壁女人淫秽的叫床声,手上不停地套弄着自己的性器自慰。
一墙之隔。那边是一个因为病痛而满地上打滚哭喊着的女人。还有一个在前景里吃着面条的安静的男人。
对电影里的人来说,这一切似乎无可厚非并无半点不妥。
对他们来说;声音的高亢以及他们朝气蓬勃的身体和年青暧昧的想像力,这仅仅只是一场华丽性事的偷窥罢了。
对她来说;病痛,哭喊,满地上打滚,仅仅只是她弱不禁风的身体最正常的生理反应罢了。对他来说;除了选择麻木的淡漠之外,他还能做点别的什么吗。
然而对我们这些坐在屏幕前的人们来说,跟着镜头来看这一切,有种无比的嘲讽味道。
当我们看到那四个年青的孩子趴在墙上自慰,以及听着他们所听到的那些“性感”的女声呻吟和他们隔壁那些打翻东西睥声音,那些身体和木板碰撞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心里所看到的一切其实跟他们别无二致。我们会很武断地判定那,就是一场华丽的性事。我们会跟着他们一起意淫,一起想入非非地浮想连翩。
然而镜头向左。我们开始无地自容地浇灭我们所有的欲望,然后不安地开始在镜头前扭动。那是一种愧疚。
朴赞郁似乎非常擅长用类似的反差给我们制造窘镜。
那种悲凉的理性思维基本上把我们压抑得透不过气。于是我们就只能跟着他的高低起伏一起,感受他的那种冰凉的黑暗哲理。我们根本无力反抗他带给我们的种种,于是,从残酷到悲凉。
有人说,朴赞郁懂的东西太多,这正是他的长处也恰恰正是他的短处。他对屏幕前的人们心理的拿捏绝对是高人一等的,可是正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被在镜头后的他给看穿了,我们会有种被剥光了的感觉。那种感觉,在迷恋他的电影之余,有时候,我会开始憎恨他。
《经典的黑色电影》
爱并恨着。对于朴赞郁的复杂感知,是不是也代表着我对这个世界无奈而悲怆的感知呢。
爱是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存在着我们所期盼的一切;存在着我们,以及一切。恨是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的还有那所有我们不想要的甚至憎恨却确切存在的阴秽的一切。
朴赞郁在寻找的是一个他所能认同的平衡。我呢,在看完他的电影之后,原有的那个平衡的标准已经被他彻底地颠覆了。我是应该去迷信,或者应该去舍弃。
这部电影里一共缠绕着三个复仇故事、一个亲情故事、一个爱情故事以及一个有关绑架的故事。
这是一部看起来似乎有点错综复杂的电影,然而,朴赞郁用他那特有的细腻和残酷,以及他那冰凉而阴暗的方式讲述着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总能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将发生。
黑色电影似乎总是一个被我所追捧的符号。然而,甚少有黑色电影能拍得像这部电影这样让我信服,从理性上让人信服,就算在感性上我半点也不想去认同,可是,这部电影至少走到了黑色电影的某个高度。不是来迎合像我这样的黑色电影爱好者,反而用它特有的方式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而且迫使我们去接受它。
这是这部电影最过人的地方。在看电影的时候不管我如何去扯心扯肺地悲哀,可是,我没有办法去反驳它所展现给我的一切。光怪陆离的一切,其实在人性和社会氛围下很自然地发生,也许,也就因此,我们不得不去承认它所讲述的所有。
这是一部很经典的黑色电影。并不是说这部电影把黑色电影做到了极致,而是因为,这部电影所用的表达方式让人折服,而就算我并不想让它折服,我依旧没有办法去反驳它有关于黑色哲理的表述。
阴秽的一切真实存在。这是我们所无力否认的。于是,与其欲盖弥张地掩埋;不如让它翻晒到阳光下,让我们对那所有的一切看得更清晰些吧。
这也许也是黑色电影的意义所在。有人曾说过,为什么要把电影拍得那么阴暗呢,多一些积极的题材,多一些明亮色调的美好,其实不也挺好。于是我被责备成那种审美扭曲的孩子,有人曾说,因为我这样的影评人存在而感觉到悲哀。
这里面除了个人的喜好问题之外,也许,还有关于阴秽一切的认知。阴秽的一切既然存在,为什么我们没有勇气去承认它们的存在,为什么我们没有勇气地观摩它们,而非得把它们掩埋在阳光的暗角处呢。对我来说,那些虚妄的明媚也许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有选择的能力,我们有喜好的权力,我们可以从那些阴秽的一切里剖离出阴暗的人性以及闪光的人性,这也许就足够了。
对于黑色调的恶臭味道,我也许迷恋,可是这不该是作为一个影评人的悲哀,只是我对极致的迷恋罢了。明媚至极致,我也会喜欢;而所谓的阴秽,既然做,为什么不做得更极致些呢。
黑色电影所告诉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明媚处的阴暗角落,这有何不可呢。经典的黑色电影让我们认知,让我们逃离,让我们最终回归于明媚,这才是真正的黑色电影。
作为一个个体,我可以去迷恋我所有想迷恋的一切。而作为一个影评的个体,我所要做的,是表明了所有的我的自我认知,这也就足够了。如果说,所有的人们都在表述着同样的东西,所有的人们都在喜欢同样的东西以及逃避同样的东西,那么,作为影评的个体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恰如其分地完成了它所要完成的东西。很多的东西都很阴秽,而这所有的阴秽,都存在。我们无力反驳,这就是一切,以及这个肮脏的世界。
认识它。以及试图去改变它。或者我们根本无力去改变它。那至少必须承认它。这就够了。期盼里,我们的世界是否依旧美好,这只在于自我的定力和选择罢了。
《末》
这是一部挺老的电影了。可是至今看来,那种汹涌而来的猛扑依旧让我只能束手就擒。那些黑色的剧情我不想再去赘述了。且行且祈盼吧。
无妄。也就无求。无求。也就无欲。无欲则刚。当所有我们迷恋的一切都在逝去了之后,我们所能做的,是不是就抛开了所有的欲望而开始变得刚强。
也许,仅仅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2007-04-06;丁亥年甲辰月庚午日。观音诞。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
■译名:《我要复仇》
■导演:朴赞郁(Chan-wook Park)
■主演:宋康昊(Song Kang ho) / 申河均(Ha-kyun Shin) / 裴斗娜(Du-na Bae)
■类型:动作 / 剧情
■片长:导演剪接版121 min
■国家:韩国
■语言:韩语 / 韩国手语
■发行:Bright Angel Distribution
■上映:2002年3月29日
像很多导演一样,朴赞郁也并非影视专业出身。出人意料的是,他毕业于西江大学的哲学系。这个看似与电影毫不相关的专业,却使得朴赞郁日后执导的的作品散发出不一样的哲学观,成为了朴氏电影风格独特的一面。
朴导的导演之路对于影迷来说堪称励志传奇。难以想象以暴力美学电影著称的朴赞郁却有着极度温和的性格,他认为自己适合写文章,所以高中毕业后他选择攻读哲学专业。但是兴趣爱好决定他必将走进电影世界,大学期间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西江电影联合会”,朴赞郁的观影量大得惊人,是不折不扣的狂热影迷,早期在电影界混得不如意的日子他就靠写影评和主持脱口秀节目养家糊口,后来他的影评集受到热捧,被称为“电影观影圣经”。我总觉得,只有影迷才最懂得影迷要的是什么样的电影,昆汀如此,朴赞郁也如此,他们都是在数以万记的碟片中成长起来的导演,他们有自己的观影体验,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蒙太奇才最吸引观众。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热爱香港动作电影,喜欢吴宇森、张彻。原来“暴力美学”真的是一脉相传!
朴赞郁的导演之路并不顺利。大学期间、大学毕业,他都在剧组当助理导演,学习怎么制作电影。他的第一部小成本B级作品《月亮是太阳的梦想》以恶评如潮告终,坚持自我,描写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和迥异的风格成了他电影路上的阻碍。低迷的导演之路并没有击倒他,他还是一直创作剧本,奔走推销他的拍摄计划,但是没有人投钱给他。1999年,是朴赞郁的转折之年,世纪末的他终于交上了好运。一次,在他给某公司推荐自己剧本的时候,正好遇到他们为《共同警备区JSA》寻找导演,虽然拍商业片有违朴赞郁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朴赞郁依然抓住了这难得的机会。这次商业化的妥协却给朴赞郁带来出乎意料的成绩,《共同警备区JSA》在观影人次和口碑上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此朴赞郁名声鹊起,成为韩国响当当的一线导演。
有了底气和资本,朴赞郁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开启属于自己的电影世界,后来“复仇三部曲”在世界影坛取得的成绩足以证明他的极具个性化的电影理念的成功。从2002年开始,朴赞郁以几乎一年一部的速度制作了《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三部以复仇为主题的的电影,也就是“复仇三部曲”,朴赞郁从此蜚声国际,他凭借着复仇系列在各大电影节相继获得各种表彰,也受到了国外影迷的喜爱。其中《老男孩》最为成功,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这部邪典佳作显然成了世界影坛的一部重要作品。
黑暗社会的构建
传统意义的黑色电影产生于美国好莱坞的20世界30年代,黑色电影的主要基调是幻灭、绝望、悲观、罪恶、堕落、偏执,展现人性中的黑暗与偏执一面。黑色电影的影像风格受德国表现主义和法国是以现实主义的影像,影片中多以浓重的阴影和强烈的照明反差为画面特征,主人公的道德观暧昧不清,常常是被命运和生活抛弃的灰色人物。经典的黑色电影有《马耳他之鹰》《双重赔偿》等。当代的韩国电影无论在主题、人物还是在影像风格上都形成了独特的黑色风格,其中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中复仇、人性阴暗面和欲望的黑色主题,以及灰色的人物设置,还有朴氏暴力美学的影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麦基在《故事》一书中写到:“我们去看电影,从而进入一个令人痴迷的新世界,去设身处地地体验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同于我们但其内心却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另外一个人的生活,去生活在一个虚构的现实,从而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所以“虚构的现实”的设置至关重要。佩服日韩电影的氛围设置,尤其是暗黑系的犯罪电影。电影里总是能营造阴沉氛围,让你相信那就是主角们设身处地的真实环境,而不至于脱戏。不同于纪录片,电影本来的背景就是我们真实生活的环境,所以容易入戏。而这类黑暗的社会则需要电影制作者充分考虑场景、布景、美术和演员表演去塑造,增加了一重困难。而日韩电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不管是日本东野奎吾改编电影,还是韩国朴赞郁、奉俊昊的电影,都让观众忘记自身所处的生活中,而融入到电影设置的黑色氛围里。
《我要复仇》作为“复仇三部曲”的开篇之作,血腥暴力程度就让人心惊胆颤了,严重的挑战了观众的承受力。影片故事由一个失聪人士Ryu引出,Ryu的姐姐得了绝症,要靠换肾才有生的希望,Ryu为了照顾姐姐所以请假,却遭到工厂的解雇,无奈之下Ryu只好到黑市希望能用自己的肾脏换取与姐姐能配型成功的肾脏,却遭到地下黑市的诈骗,自己醒来后被裸身遗弃,一个肾也没了。Ryu无路可走,所以和女友商量绑架工厂老板东劲的女儿。姐姐知道了Ryu因为自己才让弟弟失业,觉得是弟弟的累赘,自杀生亡。悲伤欲绝的Ryu将姐姐埋在他们说好的小河边,而绑架回来的小女孩不慎落入河中淹死。看到可爱女儿惨象的工厂老板,形容枯槁,了无生趣,决定复仇。与此同时,Ryu也展开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他杀死了肾脏交易黑市的老板娘和他儿子,并在她面前吃掉了她儿子的肾脏。回到家中时,却发现女友已被害死。两个极度痛苦都要复仇的人终于相见,Ryu被东劲抓住,并在女儿惨死的地方处决了Ryu。东劲也难逃厄运,被追杀而来的地下党用刀子刺死,原来Ryu女友真的是地下党成员,她说的会有人替她报仇是真的。电影结束,所有的主角都以死亡告终,其中的酷刑和鲜血无不刺激观众的神经,我在观影过程中就大腿哆嗦了,可见其残忍程度。一场毫无希望的悲剧,复仇最终也没得到救赎,心灵的创痛却在复仇途中慢慢加深,可是明知道是痛苦,却还是停不住手。这就是对社会的控诉。当正义无法伸张,当弱势群体得不到帮助,就会酿成社会的悲剧。
《老男孩》为朴赞郁赢来了众多的声誉,而此片也确实有过人之处。除了那个惊艳全球影迷的榔头大战的长镜头,还有伦理道德与爱情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此片采用了悬疑的手法,吴大秀为什么被关?关了十五年之后又为什么被放出来?我们跟着这盘局的设计者李石真的报复心思,跟着吴大秀一起寻找答案,而得到的答案却是如此惊世骇俗。原来中学时代的吴大秀撞见了李石真与姐姐的乱伦画面,而且不小心说漏了嘴,导致李石真姐姐寻短见投河自尽。仇恨在心的李石真,精心布局,在吴大秀生下了女儿后绑架了他十五年,然后安排他与女儿的乱伦,如此报复,耸人听闻。畸恋在本片中得到了最大的放大,引发的震撼和讨论也层出不穷,朴赞郁又一次用他的悲剧征服了世界。“笑,人人陪笑;哭,独自垂泪”这就是这个表面光鲜,内里腐朽的社会。“即使我是禽兽,难道就没有资格生存下去吗?”这是对社会的最大拷问。禽兽从何而来,在这个世界里如何生活,摆在面前的两个问题如此揪心,以至于你都不忍心回答。
“复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亲切的金子》找来了李英爱主演,电影和李英爱的气质相得益彰,以至于想到李英爱我不会想起大长今而是想起金子。通过前面两部作品的机电,朴赞郁对于复仇题材更加手到擒来,以至于招致影评人对于他电影拍摄过于炫技的批评。这部《亲切的金子》却是十分风格化,朴导对于故事的走向控制驾轻就熟,一气呵成。为保女儿性命,被逼冤枉而锒铛入狱的金子,从一开始就想好了复仇大计。她是如此的亲切而乐于助人,以至于牢友都称她为“亲切的金子”,出狱后他得到了牢友的帮助,顺利的找到了专门杀害儿童却逃之夭夭的白老师,并且找到了他杀人时录下的视频证据,抓住白老师后,他把受害者父母请来一起杀死了白老师。最后的高潮戏份十分值得推敲,父母在面对杀害自己孩子的凶手,是将他绳之以法送到警局还是自己处理,送诸法律不一定能消灭父母心中的怒火,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道德与私欲的斗争都应该引起思考。
“复仇三部曲”用底层人还原了社会的黑暗一面,对《我要复仇》里的一幕印象深刻,孤苦无依的姐弟住在破烂的出租屋里,因为生病痛苦不堪的姐姐呻吟不止,隔壁的几个男青年却将声音作为手淫的催化剂。一墙之隔,却是痛苦与欢乐的完全分化。当然用如此极端的手法表现社会有失偏颇,但底层人的艰难生活却在世上随处可见,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的警醒作用不容忽视。
犯罪,悬疑
朴赞郁曾经说过,自己是看完希区柯克的《迷魂记》迷魂记才开始写剧本的。可见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对朴赞郁的深刻影响,“复仇三部曲”有着明显的悬疑色彩。另外,作为复仇片,影片里肯定少不了犯罪元素。
要制造悬疑,影片往往会打乱平滑的顺序模式,采用倒叙、插叙等错乱的时间顺序。“复仇三部曲”运用了很多零碎的画面剪接,交代事件的始末,这种叙事手法不但能交代前段未清楚的气氛,更能表达出影片中主角心理上的不安。这种表现方式十分精妙,故事的主线不但没有出现混乱,还显出层次感。故事讲述道中后段时,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一切都在掌握当中,此时此刻观众已经被故事的张力吸引,非常入戏。
《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比《我要复仇》在悬疑制造方面更为突出。《老男孩》中吴大秀突然被抓至密室里一关就是十五年,十五年里又悉心照顾不至于让他生病或死亡,十五年后又毫无预兆的被放了出来,观众很容易就被悬念所吸引跟进下面的剧情,然而剧情是一环扣一环,吴大秀复仇的过程中屡次化险为夷,并且得到了某个人的暗中帮助,这一切都是待解的疑问。等到一切水落石出,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布局者的阴谋,布局者操纵吴大秀一步一步接近事情的真相,而观众总有忽略的地方,比如说我们万分没想到,与吴大秀坠入情网的女孩是吴大秀女儿,而这也是布局者的阴谋,看到这里观众大呼过瘾,这就是悬疑的魅力。《亲切的金子》中金子被捕入狱的真正原因,金子到底亲切还是凶恶,一开始都引起了观众的好奇,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又开始好奇白老师的作案方式以及金子的复仇方式,悬念的设置引领电影的节奏,同样牵引着观众的一窥究竟的神经。朴赞郁继承了希区柯克式的悬疑,但更多的是自己的风格,黑色的基调,暴力美学的加入使得朴氏悬疑更具视觉进攻性。
三部曲关于罪犯的描述区别与传统电影的形象塑造方式,影片主人公的道德观往往暧昧不清,你无法从他们的行为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我要复仇》中聋哑的Ryu为了给姐姐治病不惜割掉自己的肾脏,但却因为困窘的境况不得不去绑架工厂老板的女儿;工厂老板也是对员工有同情心的,但是女儿的惨死逼得他不得不走上血腥的复仇之路。《老男孩》的幕后操纵者李石真是因为与亲姐姐相爱,得不到认同导致姐姐自杀生亡,而心生报复心理。《亲切的金子》中金子为了报复白老师而不惜一切杀戮手段只是为了自我救赎。朴赞郁电影中的犯罪人物有着复杂的思想,我们既对他们的犯罪事实感到心惊胆颤,却也怜悯他们的人生际遇。也许朴赞郁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人性善恶从来就不好区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主人公都只为寻找一个真相,而不惜一切代价飞蛾扑火,只为得到那最后的宁静。
古希腊悲剧,宗教色彩
朴赞郁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带有古希腊悲剧色彩,这与他哲学专业以及他爱好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有关,他说自己影片中所塑造的其实就是在莎士比亚或者古希腊悲剧中和恐惧斗争的人类角色。《老男孩》中吴大秀割舌头的那出戏就是受《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捅瞎自己双眼的启发,吴大秀发现自己与女儿乱伦之后减掉了自己的舌头。除此之外,《我要复仇》中Ryu割脚失血死亡,Ryu女友被电击死,工厂老板被乱刀刺死带有强烈的悲剧意味。
《亲切的金子》除了是一部复仇电影外,也是一部充满宗教气息的电影。从金子的圣母造型到牧师角色的介入,影片一直试图借助宗教的力量传达救赎意味。朴导说他是希望复仇者能在复仇的的行为里,找到拯救自己的灵魂,从而得到救赎。金子虽然信教,有信仰。但是积压在她心里的复仇的欲火始终占据着上风,所以宗教在她复仇之前注定不能救赎她的生命,只有完成了她的复仇大计她的生命才会得以救赎。幸运的是金子的女儿让这场复仇变得有意义,能够与女儿再次生活也是金子救赎自己的另一种方式。而将白老师杀死,也就象征着自己上半生的终结,下半生可以与女儿开始新生活。
颜色运用
朴赞郁很懂颜色的运用。“复仇三部曲”除了影片鲜明的黑色风格,零星还点缀着几点其他的颜色,这就是是其他颜色突兀的得以显示,其中颜色的象征意味也就更浓。
《我要复仇》中Ryu有一头绿色头发,黄绿色一般指怀旧,另外绿色也象征着和平与友善。我们不能否认Ryu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然而命运却似乎再跟他开玩笑,先天的失聪不说,后边因为听力问题也导致了小女孩坠河而没得到及时的救助而溺亡,一系列的悲剧从此产生。影片结局每个人物都走向了死亡,但他们不过是掩饰故事真相的替罪羊。影片伊始我们便得知,Ryu绑架东劲的小女儿是迫于无奈的,甚至这起绑票还承载着对另一个生命的拯救,还预示了一丝希望的火种。可惜造物弄人,Kyu的姐姐不愿再拖累弟弟而割腕自尽,东劲的小女儿意外地溺水身亡。这些都是Kyu始料不及、懊悔无比的。东劲小女儿的死,几乎就是上天对Ryu的愚弄,对他失聪残疾的嘲弄。
朴赞郁在《亲切的金子》的颜色运用更为纯熟。金子在出狱前后的打扮上有很大的区别,出狱前朴素显得温婉,出狱后金子画着妖艳的浓妆,红色的眼影,穿上冷艳高贵的红色高跟鞋,扮相变得诡异神秘。这种扮相的改变,说明了金子开始了她的复仇大计,同时也反映了她心理的变化,复仇的强大信念已经完全攻占了她的心,她似乎变成了无坚不摧的女战士。还有,金子出狱时打碎了迎接她的豆腐,白色的豆腐象征着纯洁的活下去,而此时金子毅然的砸碎了它。与此相反的是,在杀死了白老师时,漫天飞舞的白色雪夜里女儿带着纯白的蛋糕追着金子,金子一头扎进了蛋糕里,金子内心的苦楚以及对纯白生活的向往可见一斑。
复古的复仇工具
作为新世纪才诞生的三部曲作品,朴赞郁在电影里使用的复仇工具却极其的简单复古,最高级的作案工具就是一把自制手枪。
《我要复仇》中Ryu用刀杀死了黑市的老板娘和他儿子,工厂老板用电击的方法谋害了Ryu的女友,用电击晕了Ryu,用割刀挑断了Ryu的脚筋,最后工厂老板被乱刀刺死。《老男孩》中最经典的武器就是那把锤子,吴大秀用那把锤子完成了对地的砍杀和自我保护,得知自己乱伦后用剪刀剪掉了自己的舌头。《亲切的金子》的复仇用的是一把自制的手枪,以及最后一群人对白老师施暴的铁铲和棍子。
朴赞郁对高科技的工具并不感兴趣,他总是挖掘出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工具在杀戮中的功用,这暗示了黑暗存在与平日里平常人里,同时也对应了朴赞郁电影里底层人士。
亲情至上
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可以少了爱情,但唯独不可或缺的是亲情。
《我要复仇》绿发青年Ryu,这个又聋又哑的残疾青年,如此的身份设定阻塞了他与观众的交流沟通。而语言的丧失更架设了他生活圈中的障碍,于是他自然而然地被工厂老板压榨,被贩卖器官团伙骗去了肾脏和仅有的零星积蓄。身为弱势群体的他,姐姐是他存活的唯一希望。于是姐姐的死,必然萌生了他万念俱灰的复仇。《亲切的金子》中金子为了保护女儿被逼入狱,出狱后也是为了寻找被送走的女儿,完成复仇后,女儿成了金子活下去的唯一动力。《老男孩》里的亲情揉进了其他的东西,李石真与姐姐乱伦被发现导致姐姐自杀,李石真迁怒于说漏嘴的吴大秀,让吴大秀也尝尽了乱伦的痛楚。
三部电影的复仇动因都是因为亲情,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亲人保护欲隐藏在人内心深处,这充分说明人是群居动物,当有人试图破坏这种群居性时,就会奋起反击。亲情缺失引起复仇,重获亲情得以救赎,通过复仇者以主题,朴导将亲情刻画的尤为深刻。
除了上述的一些想法,“复仇三部曲”的剪辑,长镜头等也值得细细品味,在此我就不再详述了。
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在韩国国内取得了轰动效应,革新了韩国电影的老套路,采用了创新的叙事方式,对韩国电影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莱坞购买了三部曲的版权,改编工作都在进行当中。朴赞郁也必将因为“复仇三部曲”留名世界电影史。
所有可以大做效果的场面统统忽略(除了杀那三个买卖肾的——其实这场也很轻描淡写),过滤后剩余的就是生活的平淡,正是这样的举重若轻才让张力更凸显,让平淡更能打动人。这样的好处一个是节约拍摄成本,二是让演员演技得以极大的发挥,当然,这必须导演足够地强。
金基德式的意象表达(行为艺术),李沧东式的核心命题(宿命轮回)。罪的源头是善,终点是亡。
仇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深渊
朴赞郁有女儿情节。
C+ / 文本做加法影像做减法的一次,像是朴赞郁版的《燃烧》。前1/3对底层生活空间的描绘极为冷峻而高效。但宋康昊这个空壳人物加入主线后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即便镜头的存在感不断后撤,人物的复杂层次也依然是靠巧合强堆,无论社会批判还是情绪呈现都极其干瘪。对比李沧东高下立判。
居然有人说他不会用镜头?我太喜欢他的镜头了!看来复仇三部曲里我比较不喜欢的是亲切的金子⋯⋯
除了被宋康昊对女儿的爱感动之外本片其它地方太阴暗了,能不能别老是把暴力当做艺术美?
人以为是被自己的仇恨驱动,其实只是在被他人的仇恨摆布着。
朴赞郁片子中最爱,也是他的片子中唯一一部让人无话可说、戏写的心服口服的片子,从人物和剧情设定到剧情推进结构,拧成一股绳戏剧力量强大,充满劲道。
多线程的层次化叙事进程,彼此交织的线索与剪辑,不动声色的场景构图与影像,一波接一波的黑色讽刺与政治批判,电影从设计到执行都能用完美形容,在步步惊心时刻意外中实现水到渠成。这是大师级的作品。其中紧握尸体冰冷的手的特写是我看过的最动人的爱情镜头。
这不就是属于朴赞郁的《燃烧》吗?虽说是一个复仇故事,但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畸形社会之下,环境造成人伦悲剧的故事。主角都是好人,但是主角们都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这不光光是一句命运弄人可以去解释的,两位男主角都在寻找自己痛苦的因,但是完成复仇的一刻却发现自己只不过一拳击在了棉花上,真正的悲剧源头无法被撼动。
互为复仇作为“复仇三部曲"的开始篇是,更像是结束篇。
表演可以再收着点,节奏应该再紧着点。
节奏缓慢,剧情混杂,线索紊乱,头绪纷繁。个人觉得是三部曲里最不好看的一部。不过,裴斗娜很有趣~~
主角来回切换,情节的走向出人意料。太多戾气,太多不公,仿佛只有同态复仇才是唯一出路。朴赞郁的美学残忍而精致,细处叫人过目难忘。开始有点枝枝蔓蔓,但熬过30分钟就是一部好片。
我怎么现在才看这片儿呢。。。朴赞郁是一把最锋利的手术刀和最精密的扫描仪。。。
朴赞郁"复仇三部曲"之首。1.没有《老男孩》那么精妙花哨的形式,简练直白,将暴虐血腥进行到底;2.节奏稍拖沓,好在构图和用镜极唯美:三段不同景别阶梯三人剪影,俯仰拍,颠倒的主观镜头;3.声画分离与转场有多处惊艳;4.4人倚墙SY,警察假人;5.我知道你是好人,但不得不杀你。(8.5/10)
我也要被宋康昊舔耳朵。
根本就是“无人生还”。虽然是复仇三部曲第一部,看的顺序却是最后一部,荒诞人生的命运交织。
真是极度恐怖的运镜,这还叫不会运镜。出租屋里四个流浪汉男蜷缩成一排听隔壁呻吟的女声打飞机,镜头平移,是一个得绝症的女人躺在地垫上疼到打滚。再向前移,她弟弟悠悠哉哉坐在那吃泡面。还有ryu绑架老板——小女孩递给他姐姐的“信”,ryu的动作和动画片里的小动物来回转换。朴赞郁的风格太令我惊愕了......电梯中的牵手,水边石葬的妻子,被火化的棺材,水底被切开的脚踝,女儿的项链,还有那位畸形的路人,真的,这些神级的视角已经足够恐怖了。但更恐怖的是,这部电影几乎可以说是没用一丁点配乐......爱比死更冷。复仇无法拯救爱人,这是他们一开始都知道的事。
【B-】复仇三部曲最不喜欢的一个,故事其实有点弱而且有点蛋疼,靠着朴赞郁的风格在撑,而风格过度又更加损害了故事本身。裴斗娜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