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的两部立意很像的片子。西蒙那部大制作,就8点几,这部制作宣传没这么厉害就只有6.5。也太诡异了吧!还有人在短评里说差了西蒙十万八千里。你哪只眼睛看出来的?真想撕逼。
我毫不避讳比起西蒙我更喜欢这片子。因为这部更真实。alex的挣扎也更加有共鸣。而且这对cp明显更加有化学反应和火花。西蒙最后的结局完全有点追求政治正确了好伐。而且同样是最后的吻戏,这部更带感。结尾还是油管各大播主出柜的影像。怎么看都立意更高。
缺点在于出柜的自我认知太过老旧,没有新意。但是也不至于打一星吧?打一星的不是故意踩是什么?
我觉得比lovesimon好诶…………loveSimon营造出来的社会环境也太真空了吧,而且有钱人家小孩毫无阻力的人生故事拍出来虽然可以无脑甜,但也猥琐的气人啊。至少本片里的男主是和家庭和自我都有摩擦矛盾的,遗憾的是有一些矛盾没有处理的很好,也没有和身份认同挂上钩,蜻蜓点水的感觉。
有些话我没说,不代表我心里没想说。只是觉得该换种方式爱你。
在看完秀的夜晚,我们沿着哈德逊河散步,我已忘记刚刚的演唱会的歌词和鸡翅的味道。远处的灯火阑珊,近处深蓝的河景,身旁的你的笑,这一切让我心中的疑惑更多。
在你面前跳着Dance this mess around,我能感觉到你的喜欢。如果能为喜欢的人跳舞,我知道我跳 的不好,可是如果你笑了,你喜欢,觉得可爱甚至可笑,就觉得值得,是good times!
买票告诉你有了多余的票,在唱片店的偶遇,尴尬的对话,小心试探却又心心相惜。
我很感激最后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可却是好的不确定。
是啊,见爱不怪也是爱。
今年动笔写的第一篇影评(当然也说不准也可能是唯一及最后一篇),以下内容皆为半夜12点手机打字。
4月初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后(其实有很多方向细节需要修改但我内心有些抗拒和恐惧情绪),偷懒了几天,一直在补看之前标记的同性长篇电影(估计可能会持续一个月)。直到当我看到这部《见爱不怪》后终于有兴趣打算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虽然可能这部并不是最近观看过程中最满意或者最有回味的电影。
写评论的动机可以说是因为近期压力比较大,也可能是的确有值得吐槽之处,当然也希望能和想看或看过的豆友分享。总之很*私人*。
我注意到很多评论都将这部与《爱你西蒙》作比较,比较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时间相差不大(据说是在看到后者的商业成功后网飞快速“仿制”的,所以设定上也有相似之处),当然其中大部分都觉得不如后者,否则分数也不会仅仅只有6.6分(豆瓣上普遍还是对同性电影分数比较宽容)。两者之间的制作和成本上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你也不能苛求前者在完成度或成熟性上与后者相比,所以比后者表现差很多也并不意外(事实上如果能赢得更多观众好评就真奇了)。
一般观众看这类校园小品可能更多关注男性演员们颜值,是否HE,有没有发糖——至少我从这两片子底下短评上看确实有类似趋势。这点上来说确实《见》比《爱》劣势很多,毕竟男主自己在电影中就吐槽过”不属于那种阿尔法男性气质”,即使配角们单纯从“好看”角度上也很难与另一部相比,而《爱》基本做到了好看与PC上的无可挑剔。而且《爱》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同性电影界(假设有这么一个不严谨的范围的话)的一个真空中的球形鸡的环境。在这个背景中基本不存在任何关于男主自身取向上的外部压力或者挑战,所有人看上去都只是在等男主最后的选择。男主自己也没有关于自我认同的内部压力或者危机,只是因为偶然事件的发生打乱了出柜方式和时机的考量,进而展开整个故事(关于这部分能会有一些偏差,因为只是我脑海中的印象)。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观众免去了代入感的大部分焦虑和压力,观影过程中只有单纯的参与其中的兴奋喜悦的情绪,作为青少年校园喜剧题材而言确实是成功的。但是我看完并非很开心,私人角度来讲,我同时也觉得这是电影失败之处。我给的评价比较低,并称之为我们这个时代的#lame movie#,商业上的巨大成就并不能遮盖所有的问题和瑕疵。除开普通观众之外,我确实很怀疑它之于lgbt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同性恋有没有达到那么”成功”的共鸣,至少于我而言没有(当然这可能也并非电影原本需求或目的)。
相比之下,这部《见》还是在喜剧基础上略有涉及男主自我认同上的挣扎和抉择。同辈压力,校园霸凌,自我否认,原生家庭(比如电影中艾略特被赶出来,还有对男女主双方父母的略写,我认为都挺好的,很多同性电影中父母不是完全回避式的缺位的就是极其开明的背景板,而我其实并不太赞同这些表现方式,因为无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出柜都和家庭有相当重要的关系),假女友啦,这些相信大部分人可能都曾体验过。男主作为一个比较敏感的学霸,面临学业上和感情上的双重压力,纠结,懦弱和惶恐的表现是挺正常的。当然这也不代表我就全然认同电影的所有套路设计,作为比较老套的破处喜剧,最后的转折之生硬似乎让很多观众都不爽。男主之犹豫和软弱以致于最后只能靠女主圣母和致幻青蛙来改变。女主在汽车旅馆中的反问相当有意思——”难道你连被谁吸引都不知道吗?”。我们只能假设可怜的男主从来都没打过飞机,也没做过春梦,也没有过梦遗。毕竟,“深柜”并不代表糊涂,有时就是太过清醒以致于过于恐惧所以所以表现得较为极端。而男主的状态显然是比较压抑且迷茫的,有些自欺欺人,但也并没有极端到那种地步。对于男主改变的“勇气”,或许只能归结于特别偶然(又喝醉又被打又中毒),总之缺乏说服力(或者像豆友指出的那样缺乏细节和铺垫)(因为如果归结于偶然情境无法支持后续进一步发展——当然我们也得记得这只是一部低成本青少年校园喜剧而已)。
所谓各花入各眼,基佬可能不满足于生硬的转变,直男可能看到被“掰弯”的糟糕故事(当然本质上仍然不是一回事儿),直女可能失望又一次在同性电影中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而遭无辜利用的还要不断助攻的工具人女性角色(很老套的处理,可能《爱》还做得更好些)。说起这个女主,不仅漂亮像加朵,在另一部同影《沙滩鼠》中也出演了类似角色,不过区别是成熟得多。如果比较《见》与《沙》的话,在描述类似面临身份认同挣扎的青少年心理状况上后者要出色的多,同时视听表现效果上前者也远远不如,当然他们本质上就不是一类电影。
啰里八嗦说了很多,但是我仍然觉得这是值得一看的同性电影,在这个青少年校园喜剧题材内。虽然可能各方面并不尽如人意,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有值得看的意义。
Alex Truelove,坚信会遇到对的女孩,他也确实遇到,兴趣相投,打遍“天下”舞会无敌手,主持着点击率超级高的“抖音”。
于是,好朋友变成情侣的戏码上演。只是,如何进入到Alex的破处之旅却困难重重。
在这个时候,Eliot出现了,他们一起聊理想,一起看演出,一起吐槽,只是,在要吻上的那一刻,Alex逃走。
毫无疑问,与Claire的计划没有成功,与Eliot的吻却变成了指责。
影片本身的情节不够厚实与丰富,青春期的爱情,只是,作为同性恋,Alex需要比比别人多一些勇气,年少时被贴上同性恋的标签烙在其潜意识中。
似乎离青春期那么远,再看这种青春荡漾的喜欢故事,没有那么强烈的代入感了,于是,影片也就平淡的划过,影片结尾的各式出柜故事视频反倒成了亮点。青春里的Truelove。
Really Like the part near the end when Alex and Claire talk in the car. Coming out is not going to be easy even today as long as people still feel the necessity to come out as gay or lesbian. Yes, it may come clear about being oneself. But gay or lesbian are people, people who have their loved ones. What if their loved ones don't think the way they do? Alex loves his girlfriend Claire as well as so many other friends and families. He's afraid of losing her as well as these so many others. Growing up knowing and feeling who you truly are is supposed to be a process that couldn't be more natural. But it's the education, the talk, the tradition, the many thoughts and 'this is what people do, what people always do, what most people do' that makes it unnatural.
Like by so many other LGBT+ movies, one warning that this film tries to give is that stop caring people's feeling as you think you are, but sometimes you are not; instead you are just drowning people's objective world with your subjective ideas.
评论全在踩爱你西蒙?但这部就是没那部好是事实啊
更喜欢女主和其他的配角。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不停的尴尬癌,细节描述的不好,全世界围绕男主转的玛丽苏剧情,男二很帅有点像萌动里的小攻。
「Are you into vagina or dick? → I'm attracted to the person.」
由Ben Stiller制片,整体喜剧效果不错,但当Love Simon已在探讨为何只有LGBT需要出柜这个形式,当欧洲拉美LGBT电影早已放眼社会大背景,这部电影却仍然老套的在探索着性向认同的话题,眼界与深度就自然很有限了,而且探索的过程依然是利用女性尤其是利用付出真心的女友,主创思维模式请跟上时代
十个Alex九个Gay还有一个没出柜
我觉得比lovesimon好诶…………loveSimon营造出来的社会环境也太真空了吧,而且有钱人家小孩毫无阻力的人生故事拍出来虽然可以无脑甜,但也猥琐的气人啊。至少本片里的男主是和家庭和自我都有摩擦矛盾的,遗憾的是有一些矛盾没有处理的很好,也没有和身份认同挂上钩,蜻蜓点水的感觉
西蒙的高分才是盛名难副,这部至少上7.5了吧!既然如此四星提到五星👌
喜欢的题材,角色都很亮眼。但是姓Turelove真的非常chick lit了;BF秒变BGFF女主心很大;小的时候看到男孩子洗澡自己就举旗杆,是直是弯心里真没点数?不管怎样,Netflix出这个题材的电影我是喜闻乐见的
这是一部接纳自身性取向的类型电影,但它过人之处在于非用力着眼于出柜行为中的“迷茫”、“女朋友”这些关键词上,而是用动情、有趣的生活片段填满整个过程,让观众感受于当下。有那么一些时候,我在这部电影里找到了还青春的并且迷恋青春lgbt电影的我。
竟然算是非常好了,且不全因為Antonio Marziale。請問Love Simon和Boy Erased跟這片比起來有任何gay representation嗎?
男二这种出柜了被赶出来才是赤裸裸的现实情况,为啥这部和《爱你西蒙》全都表现的像是出柜只是自己的纠结,出完了全世界都鲜花与掌声?
a movie for no brainers. its abt a nerd trying to lose his virginity to a girl who's way way way outta his league. 男主还姓truelove. lmao 还强行消费LGBT和Love, Simon.
我觉得我一定是冷门电影体质。之前cmbyn也没get到萌点。西蒙也是。这部倒是萌点满满。笑死我了。感觉非常的美国幽默,里面的人物更饱满。也更接近现实。西蒙太梦幻了,可能就让我get不到。男主的自我认识很水到渠成,很触我。里面有个亚裔女孩好好看。拉丁男配和她意外的搭。
she is so gorgeous!女一太美,男三太帅,男一太丑,是我看过最无聊的青少年基佬出柜电影。
其实idea很好,但是废戏太多了,电影质感和表演真的跟同期西蒙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不过三人组除了男主之外演的都很可爱,小哥真的让人感觉很有趣,可以说是为了他多加半颗星;小姐姐看到后期莫名想到初中某同学,情绪演的十分OK。相比之下主角的台词简直就是照着台本念的……还算值得一看吧。
确实跟【爱你,西蒙】有点像,但一对比,更让人讨厌这部电影处理“出柜”的方式,最后那个沉入泳池的镜头,用一场闪回直面自我,解释前面那些“美国派”式的破处戏,越想越有种吃了苍蝇的感觉,就算你能理解,但还是觉得难信服。有种Netflix用它们的大数据算法,强行消费同志校园青春片的感觉。
男二长得太像以前的朋友,让我无法入戏。前女友含泪把男孩子送到男主面前,alex也太被动和怯弱了吧🙄
insightful真不是这样,但能整出“a man crush on a gay guy”也就高中跟狐朋狗友一起了,把我都笑慈祥了。平整,有趣,即便主题垮的差强人意。gay自己的答案其实特简单,去一下海边,就有答案了,真的只要一眼看过去被什么吸引答案立刻明明白白。所谓挣扎,那份羞耻也不是害怕环境,更不是担心父母,最不怕歧视,gay本能的羞耻心是害怕找不到爱人,是害怕不能被人爱,其它的都是自洽的云山雾绕。两场尴尬的性爱是最大的败笔,编剧把对外面的答案解答为小时候的bully,跟前面缝隙太大,青春期的恋爱是没有性别的。 | Netflix original
虽然剧本很拖沓,完全可以简化成30分钟。但几个演员表现得超级精彩,一颦一笑都有戏,我个人觉得演员的出色表现(尤其是卷毛),使它比loveSimon有灵气许多。多加一星为了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