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6

HD中字版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迈克尔·刚本,大卫·勒格诺,埃拉丽卡·加拉切,吉姆·布劳德本特,杰拉丁·萨莫维尔,邦妮·怀特,朱丽·沃特斯,海伦娜·伯翰·卡特,海伦·麦克洛瑞,蒂莫西·斯波,艾伦·瑞克曼,奥利弗·菲尔普斯,詹姆斯·菲尔普斯,弗雷迪·史卓玛,杰西·卡芙,汤姆·费尔顿,阿尔弗雷德·伊诺奇,伊文娜·林奇,罗伯特·克诺斯,Louis Cordice,斯嘉丽·伯恩,杰米·威莱特,乔什·赫德曼,罗彼·考特拉尼,沃维克·戴维斯,大卫·布拉德利,马修·刘易斯,威廉姆·麦灵,安娜·谢弗,戴文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哈利波特6 剧照 NO.1哈利波特6 剧照 NO.2哈利波特6 剧照 NO.3哈利波特6 剧照 NO.4哈利波特6 剧照 NO.5哈利波特6 剧照 NO.6哈利波特6 剧照 NO.13哈利波特6 剧照 NO.14哈利波特6 剧照 NO.15哈利波特6 剧照 NO.16哈利波特6 剧照 NO.17哈利波特6 剧照 NO.18哈利波特6 剧照 NO.19哈利波特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哈利波特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一集中,食死徒开始肆无忌惮横行于麻瓜和魔法两个世界中,霍格沃茨内忧外患,危机重重。邓不利多(迈克尔·甘本 Michael Gambon 饰)带着哈利(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饰)辗转找到隐居多年的霍拉斯·斯拉格霍恩,请他出山接替斯内普(艾伦 ·里克曼 Alan Rickman 饰)担任魔药学的老师。霍拉斯曾经教授过无数优秀的学生,而汤姆·里德尔——伏地魔——正是他最出色的一名弟子。邓不利多深信霍拉斯保有伏地魔不死身的秘密,他希望哈利能够说服霍拉斯。  另一方面,德拉科·马尔福(汤姆·费尔顿 Tom Felton 饰)宣誓效忠伏地魔,他想方设法将食死徒引入霍格沃茨。而此时,罗恩(鲁伯特·格林特 Rupert Grint 饰)、赫敏(艾玛·沃特森 Emma Watson 饰)他们却还沉浸在青春的躁动中,全然不知黑暗正渐渐逼近……久别重逢小谢尔顿第五季甜蜜暴击我的爱对你说阿拉丁神灯乱斗夫妻乡村爱情进行曲下卡兰达尔之夜魔翡翠恐怖地窖摩亚男孩第三季东归英雄传樱桃卧底厨师唐门:美人江湖同颜小姐美国恐怖故事第十季酒人传奇红衣诡村之幻·谜空气净化器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Anne+ Season 1西塘河不良教育死神的假期犀牛爆裂少女骗局2009狂欢日缉凶纵横四海国语版杀人者的购物目录鬼庙我的表兄维尼娃娃奇缘枪声响起母亲的天空CHEAT~各位欺诈师请注意~胖虎日记遍地狼烟2011亡命悍将往这边看 向井君我们复婚吧地铁大爆炸暴徒准则纺织姑娘天台的月光

 长篇影评

 1 ) 那些少年明星们,也不过是年少

一如既往的看了首场,非首映。然后有所不同的是,这是惟一一次没有中途嘲笑情节,没有心怀不满,看完毫不吝啬的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没有饭否没有twitter,一路短信骚扰了N个人,最终群发了中肯的评价:看完了。音乐十分赞,大场面非常棒,有几个演员演的超传神,所有对爱情的处理都让人啼笑皆非,西方导演真是完全不懂怎么诠释青春爱情,导演改了不少地方而且应该没看下一部的剧本,有些地方细节处理的粗,翻译有点囧。重点是:电影院里的其他女人太囧了!频频尖声大笑……有那么好笑灭……看到现在,每一部的结尾都没处理好,结尾总是太忠于原著来电展望或是总结以至于让高潮过早来临然后留下一个索然无味的结尾……总体来说很不错,比预想好太多太多,下一部应该会拍的更好。值得一看。

我讨厌影评乐评,因为每个人看到的听到的感到的都是不同的,但这一次非常的的想把感触写下来,只是感触,不是评价。或许,是因为急切的想找人分享,或许,是想把这些感觉,讲出来,给没机会听到的人听。

--------------------------------

情节

实际上情结删改非常非常多,以至于一些重点都被匆匆的跳过了进而有些莫名其妙,或许这是所有改编电影难逃的噩运,一方面要极力压缩情结勾勒出脉络,为此而承受着书迷的各种抱怨;另一方面又要极力将故事讲清楚,让单纯只看电影的人不至于疑惑。既往的几部感觉很是失败,或许是拍多了驾轻就熟,或许是本身看的时候没有带着太大的偏见没有苛求。
看到有人抱怨说删改了大场面有遗憾。的确,但其实并不过分。也许没有书本身的的情结更令人赞叹,但自圆其说也是一种境界了。

作为一个书迷,对于脉络,满意的地方是:
对消失柜的诠释比原著花了更多的篇幅,且细致,这让完全没看过原著,甚至是看过原著都不明白的人对这个关键情节有了了解;
给了Malfoy更多的笔墨,并且,着力去表现了这个孤身一人的贵族少爷在黑暗势力下所承受的压力;
全片节奏OK。

不满意的地方则是:
可怜的Snape终于当上了黑魔法教授,竟然没有给他任何一个教室的镜头;
没有交代此时Malfoy的父亲已经被Vodmort惩罚,也因此让Malfoy的痛苦压抑和迷茫都变得有些矫情;
描写爱情的桥段占了太大的篇幅,并且不伦不类;对于感情来说,最能打动人的其实无非是细节和眼神,Harry对于Ginny的所有心事所有纠结,只字未提。当然,这可能是小演员们演技太浅薄无法驾驭,从开场对哈金的感情铺垫到最终的水到渠成,都太过于仓促和无力。

场面

霍格沃茨专列的场景一如既往的心旷神怡,加分;
贝拉毁掉大厅的玻璃,蜡烛全部熄灭的场景,到位而又别有深意,加分;
岩洞的外部景观很有气势,加分;
孤岛上的烈火跟“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魔法师”这个名头很match,加分;(可是我为什么莫名其妙的想到了那火其实应该是darkart的火呢……囧)
描写完赌气的Hermione安慰的Harry之后的华丽转向Malfoy的巧妙对比,加分;
凯蒂被黑魔法高高抛弃放声尖叫后又衰落在地,诡异空灵又歌特,妆容甚至略带恐怖,加分;


盥洗室Harry Malfoy的打斗太过于不实在,减分;
魁地奇的选秀场过分莫名其妙,减分;
赌气的Hermione用小鸟袭击Ron表现的并不是痛苦而是愤怒,减分;
孤岛上的阴尸过于僵硬,全盘copy魔戒且只是数量多,并没有挥之不去的拉扯感和阴森感,减分;
邓从高塔摔下去一点也不震撼,减分;
高空中的黑魔法标记除了黑漆漆的一团,完全不恐怖,减分;
邓的葬礼一带而过,这原本应该是个华丽动人的大场面,减分;
然后,那个凤凰,还真是,长的像大号的彩色喜鹊。。。

演技

在此盛赞一下演技派老演员们的演技,并对年轻一派的无限青春表示理解。
这些实力派的老将们或许是此片最大最大的看点了。

Bellatrix

最为惊艳的显然是Bellatrix ,Helena真是太帅太帅了,她很适合这个神经质的痴迷darkart的Death Eater ,无论是妆容或是举止,神态以及讲话的语气,十分到位,看着她你会觉得,Bellatrix 就是这样的;行为诡异,喜怒难辨,情绪夸张的欺负。她有带着小孩子的肆意和好奇,比如在蜘蛛尾巷一边听着Narcissa和Snape的对话一边情不自禁的好奇似的去碰触各种装饰,被Snap喝住之后沮丧的眼神;她有着敏感夸张的喜好,比如袭击陋居的时候跟那个狼人合作,尖叫,放声大笑,最终用一道烈火直逼陋居;你看到她开心,比如毫不犹豫的享受着摧毁的快感,她毁掉Hagrid的小屋,并且欢呼,尖叫,从中你感受到她对摧毁的沉迷,对破坏的热爱;你看到她失落,比如被Snape喝止,她索然无味的收回高高举起欢呼的双手,她沮丧的扁扁嘴巴像是在说,好吧,算了。你观察这些所有的细节,观察她的眼神,观察她的微笑,观察她直视过来的姿态,观察她微微扬起下巴的轻蔑表情,观察她所有的不屑一顾,你会觉得这是个真实的Death Eater,顶级的Death Eater,毋庸置疑受到宠爱的Death Eater,对于她,你甚至无法憎恨。因为即使散发着那么危险的味道,她还是如此的迷人。

Snape

然后是Snape,哦,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或许直到最后的大结局,在他们心中Snape显然是反角,被憎恨被诅咒。可是有那么多的人甚至在第一部第二部就成了Snape迷,这大概应该归功于Alan Rickman的出色表现。Alan的独特讲话方式让教授从一开始给自己打上了与众不同的烙印,似乎是从耳边缓缓浮起的声调带着软酥酥的触觉,正像是JK在原著中描写的那样,滑腻的留在你的耳朵里,附着在你的皮肤上,挥之不去让你无法自如。回想Alan以前的种种表现,我想从第一部到现在,他自己也爱上了这个角色,从单纯的反角,让人厌恶到其实原本有苦衷,又有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再到现在这个默默的忍受着一切承担这一切的守护者,Alan给Snape投入了太多的感情。所以我们看到Snape冷冰冰的阴阳怪气,我们看到Snape被戏弄之后的惊慌失措,我们看到Snape偶尔流露的小小顽皮(没有人会忘记火焰杯里可爱的Snape教授不紧不慢的挽起袖子然后略带戏谑的在Harry和Ron后脑上那个可以称之为“销魂”的一推吧,那个时候,全场的哈迷们其实是一同会心的微笑来着。),我们也看到,Snape毫不惊慌的帅气瞬间。于是这个Snape,让我们热爱,让我们痴迷,让我们惋惜。

Dumbledore:而Dumbledore,自从第二部Richard Harris死去之后,这个原本应该熠熠生辉的角色变得那么平庸,那么惊慌,那么让人厌恶。我讨厌Michael Gambon,他诠释的Dumbledore不优雅,不镇定,不无所不知,不无所不能。他毁了这个角色。

McGonagall:Minerva McGonagall一如既往的严谨和让人敬畏,又适时的流露出温情,我祈祷,她能顺利的演完最后一部HP,相信这并不是专属于我个人的祈祷。


说完老派,或许也应该说说这些小派。

第一个想说的是Tom(对于一个花痴正太控来说,这个顺序选择是多么的顺理成章啊),实际上,你没有被小小的Tom打动么?你不觉得小小的Tom选角既阴郁又惊艳么?特意去查了下,没找到小家伙的名字,不管是表情,或是眼神,举止和动作,小Tom都略带着阴郁和阴暗,有点瑟缩。这是个非常棒的具象化,甚至不亚于Malfy。
而略微年长的Tom,除了眼神妖艳如故,太过于娇纵,缺乏圆滑缺乏世故,也因此很难相信这个少年最终能够所向披靡不所不能。

Malfoy

这个现实生活中的Tom真是越来越让人惊叹了,这个反角儿的英俊小生势不可挡的长成了小演员阵营中最吸引眼球的一个,不仅形象也越来越契合JK对于Malfoy的设定,贵族气质也日臻完美。他穿着校服,金发一丝不乱,面孔苍白。这样的一个Malfoy,不正是JK笔下的那个娇纵少爷么。而在这一部里,他的演技同样让我惊叹。惟有他,只有他,成功的表现出了一个成长中的角色,他痛苦,喜悦,他一次一次的尝试,他形单影只的成熟孤独,他惶恐,他动摇,他一次一次的努力说服自己。于是不得不再次赞叹一下那个从失意的Hermione安慰的Harry到独自一人沉思的Malfoy的华丽转场,太帅了太帅了。只是那一刻我荒谬的觉得,从第一部到现在,成长最大的人物或许除了Harry就是Malfoy,然而Dan一陈不变的演技和表情让Malfoy的成长和蜕变是那么的夺目那么的明显。
或许从一开始JK想要塑造的是两个少年的成长,或许HP系列真的塑造成两个少年的成长会更有深度和意义深远。所以那篇翻译成《孤注一掷》的同人才会那么让人痴迷,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Luna&Jenny&Hermione

Luna是个好姑娘,Evanna Lynch也是个好姑娘。对于Luna这个神叨叨又诡异的疯姑娘其实是那么的淳朴又让人喜爱。Evanna的貌美让Luna更被人喜爱了,Evanna的可爱也让Luna更加生动。梦幻一般的Luna是剧中的一抹亮色,看到她,就会觉得开心。
于是更加对比出Ginny的选角失败。

失败的Ginny,莫名其妙的青春爱情,生硬的表演,唯一的亮点是陋居外的奔跑和焦躁。JK也不会描写青春爱情,导演也不会拍……
莫名其妙激动的Hermione,诡异的冲动。Hermione的戏越来越过,越来越过,我想这缘起于Emma日渐妖娆和性感,于是那个有些呆板的书呆子第一名无所不知小姐远去了,于是这个单纯的角色也无法驾驭了。

Ron&双胞胎

Rupert的演技越来越好,一向可以盖过Dan,迷情剂的表现可笑又让人理解,小小的诙谐和风趣不会抢掉其他人的风头,又让整个情节更加顺畅和富有感情。如果说铁三角的中心人物是Harry智慧是Hermione那么基石一定是Ron。
双胞胎略过,因为长太大了,于是距离可爱和可笑相去甚远,那些故作的幽默也渐渐变得蹩脚和生硬。

--------------------------------

有人说HBP的场面不够大,有人说完全没有魔法,有人说情节删改让人失望。可是,如果你是在期待魔戒一般的大场面大为什么又要寄希望于HP;你说没有魔法,那些所有的细节,飘浮的燃烧物体,摆动着的毒触手,活点地图,会动的贺卡,飞天扫帚,你都注意到了么?在一个已经顺理成章接受任何魔法的世界里,你很难会因为魔法眼前一亮吧。因为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屏幕里,屏幕外,魔法本身是呼吸一般自然的存在着。在已经倒数第二部的电影里,怎么能还在期待视觉上的魔法带来的震撼呢?如果直至第六部电影你还执着于此,JK会为此而失望的。

哦,忘记了Dan,Dan这部的表现乏善可陈。尤其是felix felicis那一段的表演傻乎乎的让人厌恶,felix felicis并不是让人失去判断力,felix felicis只是让人feel better,看来年幼的Dan,并没花费太多的力气去理解,并诠释。

无路如何Dan和Emma的星路已经一帆风顺,我想Rupert未来一定是个优秀的演技派,Tom也有无限可能。
对于焦躁的少年们还能说什么呢,期待他们能做的更好,期待他们能走的更远。

最后,感谢每一位老派的艺术家们,你们是这部戏里最让人惊艳和让人感动的存在。

青春的活力让人艳慕,而青春,也不过是青春,少年,也不过是年少。
岁月,其实才是最宝贵的礼物。

更新:2009.7.18
Jenny——>Ginny 经R小兔子提醒~
凤凰社——>火焰杯 经木木|Vka提醒~

 2 ) 我觉得豆瓣分儿太偏颇了。

华纳真有钱,为哈利波特7拍摄了一部长达两小时四十分钟的预告片,为了噱头,取名叫——哈利波特6。

虽然这么说,片子还是不错的。可能我是一挺宽厚和随性的影迷……|||没有豆瓣上小文艺们那么把自己的品味当回事儿。

真不明白为什么到了这,分儿才6.1。

哎,中国虚假繁荣的电影工业和盗版下载倒是培养了大批挑食到快得厌食症的影迷们。

 3 ) 满满都是爱+导演好腹黑

这电影的副标题就是亚细亚歌姬疗伤系情歌天后梁静茹的《满满都是爱》吧?
虽然昨天看了导演的访谈,说这部电影里爱情是亮点,不过我还是没想到居然亮得如此晴天霹雷。
接下来就让我那颗看完混血王子后非常混乱的大脑吐一点感想吧!
【爱爱爱】
罗恩显然找到了他的位置,一个喜剧型的角色,哦,他不再是三人组里的骑士了。。。他他他根本就是来搞笑的!所以在这一集里罗恩不再被忽略,台词不再被偏心的导演分给赫敏,只要罗恩出场,观众就连连笑场!更不用说他和他家拉文德那火辣辣的KISS SHOW了。。。
拉文德实在很像大婶这也许是因为作为第一男主角哈利的女朋友,金妮的演员外貌受到了某些哈迷的非议,所以导演决定了第二男主角的女朋友也不能好看到哪去。。。另外,罗恩中毒后赫敏和拉文德吵起来,脱口而出那句大花痴实在很形象生动
至于赫敏,她在这一集的表现告诉我们,高智商的女人也会吃醋的,并且很可怕o(╯□╰)o
最后说,哈利啥时候变得那么懂自己的感情了?竟然开场就有咖啡店小妞来约他(我不相信佩妮姨妈会给哈利零花钱让他去咖啡厅!),接着就凝望陋居里的金妮了(我不记得导演你在上集铺垫了哈利的感情变化)书里面不是一直非常别扭么?
【大反派】
大BOSS伏地魔没出场。
哦,不,他出场了,分别是11岁的汤姆·里德尔和16岁的汤姆·里德尔。俩演员长得太像了,连表情都是那么郁结而神经质。。。我觉得吧,比起我想象中的他实在是太不内敛了!我一下子岔神,想到了鲜嫩欲滴、水灵灵一类的词来(啊啊啊,我竟敢批评伏地魔大人。。。)
说到神经质,哎,贝拉小姐那是十分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完全颠覆了上一集里那种冷酷而疯狂的哥特派女王气质。也许疯狂和神经只是一线之隔,贝拉小姐不慎跨线了,她除了随随便便趴在别人肩膀上(哟,连S教授那油哈哈的头她都敢贴上去)用嘶嘶的声音说话(练蛇佬腔?)外,就是个纵火犯,还不停喊“我杀了小天狼星!”(导演你是嫌我们在凤凰社里还不够伤心么?)
纳西莎小姐基本上没啥好说的,我就是非常纠结她一头银丝中间那坨黑的到底是头发还是啥?要是头发她干嘛不全染黑算了?总之这个形象让我分神想起他儿子在第四集被假穆迪变成白鼬了。
德拉科·马尔福,我期待你有出彩的表现。。。。可惜导演搞砸了!
剩下的反派们基本上都是跑龙套的,鉴于食死徒和凤凰社在霍格沃茨的一场恶战被删得一干二净,狼人大爷格雷伯克连句像样的台词都没有(呃,他到底开过口吗?),比尔·韦斯莱狼口脱险不过我怀疑下一集他和芙蓉的婚礼也没了。
霍格沃茨之战被删后,我完全不能理解德拉科那么辛苦修消失柜难道就是为了让贝拉小姐他们夜游霍格沃茨并见证邓布利多之死???
【凤凰社】
基本上这部分可以跳过。
这部片子让人觉得伏地魔大人已是无人能及了,连赫敏都说老邓老了,凤凰社更是形同虚设!
唯一吓到我的就是,唐克斯突然对着卢平冒出一句“亲爱的”,哦买噶,原来你们已经在一起了!
【D.A.军】
D.A.也随着霍格沃茨之战被删了 无语
我很喜欢在书里哈利说,他知道为什么当赫敏召唤D.A.时只有纳威和卢娜响应——因为他们最喜欢D.A.,在活动停止以后还会不时拿出硬币希望D.A.重聚。
不过卢娜在这一集里还是很招人爱的!(*^__^*)
她就是这一集里我最爱的女角

而最爱男角则非霍拉斯教授莫属!
=====================================
昨天在讨论区里回复了一张搜集“最想看的被删情节”的帖子,后来仔细想想被导演删掉的情节,不由惊叹导演真腹黑!

【魔法部】
我非常想看麻瓜首相会见新任魔法部部长的情节。被导演删掉了。
不仅删了这一段,魔法部甚至在这一集里完全消失(除了莫名其妙的傲罗们)。虽然哈迷们也不咋DJ魔法部,不过好歹部长见见麻瓜首相,多少不让死去的麻瓜们显得那么无辜还惨被忽略。还有部里连小册子都懒得印了。。。。。╮(╯▽╰)╭完全是不作为!
【凤凰社】
除了卢平说了一句“每天都有凤凰社的人失踪”,观众完全不能了解凤凰社是干吗的。
哦,也许凤凰社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个每天都有会员失踪的俱乐部(躲猫猫俱乐部)?

这两处删改大概会让观众们觉得,伏地魔大人已经完全控制了巫师界了(再加上最后老邓死了),食死徒就是能随便杀人取乐!
《哈利波特》这部小说,一定不是要讲个人英雄主义的,但电影却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魂器】
邓布利多居然跟哈利说,魂器可以是anything。。。。⊙﹏⊙b
我记得书里,哈利问“魂器不是可以用任何物件?比如破罐子什么什么的”,老邓明明说,“哦不,你想到的是门钥匙!”接着揭示了伏地魔大人重要的弱点——恋物癖!收集狂!最爱四大创始人的遗物!
多么关键的一点,现在变成了anything。。。。。。。导演是打算叫哈利满世界翻破烂么?

说句题外话,当时电影院里有个小孩正在给同伴大声介绍魂器的知识,并准确指出其他魂器的样式。。。哈利,我好希望你听得到!
【陋居】
哦,NO,导演把第七部里凤凰社的总部给烧掉了!

对此大概只有一个解释说得过去了。。。。。导演他中了食死徒的夺魂咒!要不然,难道导演就是一个食死徒???所以下面的删改也说得过去了
【你为什么担心神秘人?你应该关心便秘仁——便秘的感觉折磨着国人】
韦斯莱玩笑商店的广告海报。每个读者大概都在这一句笑趴了吧?
不过对不起,你不能开黑魔王的玩笑!对他不恭!导演删了删了
此句乃韦斯莱兄弟的精神所在,他们就是有本事将一切愁云惨淡都当成一个玩笑,不是电影里开个魔法笑料店没心没肺赚钱那么简单。
【葬礼】
导演大概觉得,不能在黑魔王的死对头上浪费资源吧。
可怜我看着麦格教授举起魔杖后忍了满眼泪水打算等葬礼来宣泄。。。结果。。。又硬生生憋回去了 %>_<%

原来,腹黑才是电影精魂啊,满满都是爱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要是我没看过书,照着导演给的线索揣测下去,第七集里哈利输给伏地魔我也不会吃惊的....
不管怎样,哈利,祝你在第七部里顺顺利利翻到几个破烂魂器!

我竟然又看了一遍电影.......

=============
【本片最大悬念】
斯内普站在罗恩的病榻前见证拉文德和赫敏的醋海风云时,他有没有感到爱的刺痛?
O(∩_∩)O~

 4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平庸沉闷的视觉奇观片

作为一个看过6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观众,我觉得《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以下简称为“哈6”)是我看过的最沉闷和最无聊的一部“哈利波特”电影。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导演把青春成长、校园喜剧、推理悬疑、奇幻、动作等诸多类型中最糟糕的部分准确地挑选了出来,然后用这些东西堆砌出了这部沉闷的视觉奇观电影。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的那些视觉奇观场面,对于并非原著小说粉丝的观众来说,这两个半小时将会如同史诗般漫长。而对于原著小说的那些铁杆粉丝来说,他们恐怕更会出离愤怒──因为原著中最精彩的部分在电影中基本都是匆匆略过,而剩下的东西恐怕除了导演外没人能明白有什么意义。

把中文版有484页长的一本小说塞进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里,必然要做大幅度的删改。但是哈6这部电影最后采用了一种最保险也是最平庸的改编策略──那就是只做纯粹的减法。这种改编策略可能会让J·K·罗琳感到满意,但是对于大部分电影观众来说,这种可怕的改编方法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观影乐趣。

如果你不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书迷,那么你很有可能看不明白这两个半小时到底在讲什么故事;如果你是书迷,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被彻底激怒──因为无论导演怎么减,都会有人不满意。哈6原著小说作为最后大结局前的一部承前启后之作,虽然在剧情上有着先天缺陷,诸多故事线索和人物变化都是在为大结局在做铺垫,很难深入铺陈,但是哈6这部电影更是放大了这一缺陷,以至于在150分钟的故事里,各个事件之间都是彼此孤立地发展,最后都没有办法提炼出一个明显的主题。

本片全名叫做《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但是整部影片只在开头和结尾匆忙提到了“混血王子”这个概念,然后就一直在东拉西扯,少年伏地魔的霍格沃茨往事,马尔福的卧底生涯,魔法三人组的校园时光,邓不利多的降魔之旅,诸多故事线索支离破碎地搅和在一起,等观众彻底晕菜后,斯内普教授才在结尾时得意地爆出他就是混血王子这个惊天秘密。坚持到结尾的观众要么已经麻木,要么已经糊涂,谁会在乎斯内普教授这个面部神经麻痹症患者到底是谁呢?刻薄地说,斯内普教授完全就是为了交作业才在结尾时蹦出来糊弄一下观众,提醒大家一下这部电影叫“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混乱平庸的故事让哈6彻底沦为了一部依靠电脑特效场景来撑场面和时间的视觉奇观电影,没有这些视觉奇观的支持,哈6就是一部蹩脚的校园青春推理悬疑剧。但哈6作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第六部,它又无法在视觉奇观场面上给观众新鲜的刺激,无论是巫师在麻瓜世界的争斗,还是魁地奇球比赛,没有什么是观众之前从没见过的,因此在新鲜感上无疑会大打折扣。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视觉奇观只能是调味的佐料,如果食材本身出了问题,靠猛放芥末或辣椒是无法挽救一道菜的。



[闲扯两句]

就原著改编电影来说,其实哈6有很好的机会能够成为一部真正黑暗的电影。不知道是片方的意图还是编剧的局限,哈6并没有真正触及核心的故事价值──哈利波特和伏地魔之间的关系。

哈6的中文译名叫“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其实按照原书的故事,我以为“半血王子”可能更符合原书的意图。作为一个一半巫师一半麻瓜血统的天生英雄,哈利波特生来最大的敌人就是伏地魔(而他也是一半巫师一半麻瓜血统)。这种黑暗和光明之间的争斗,发展到第六部的时候,无疑已经足够黑暗了。但是在原著诸多的故事线索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还是“谁是半血王子”这个悬疑发展出来的故事线索。

围绕这条线索,哈利波特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需要发现伏地魔的过去,需要探索霍格沃茨的现在,光明和黑暗之间的争夺将会开始腐蚀他的内心,生而俱来的仇恨,以及迫在眉睫的危机,需要哈利波特发现和掌握自己的力量──毫无疑问,投向黑暗能够更快地掌握更大的力量。这就让哈利波特这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男主角开始涉及到了一个很终极的问题──我是谁?

有了这样的大前提,哈6应该是有机会成为一部类似《黑暗骑士》那样气质的电影。哈利波特发现了半血王子的线索,通过探寻半血王子的秘密,得知了伏地魔的霍格沃茨往事,以及伏地魔如何走上终极黑暗道路的秘密。这个过程,让哈利波特开始意识到,自己也有机会成为像伏地魔这样的人物,现在只看他自己的选择了。

而真正的半血王子斯内普教授,以及邓不利多教授则是帮助哈利波特做出正确选择的导师人物,通过他们的牺牲和自我牺牲,让哈利波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最后的自我毁灭道路(看过大结局的人应该知道,哈利波特最后能活下来完全是J·K·罗琳对读者的妥协)。哈6作为黑暗大结局之前的一部关键性铺陈之作,它的黑暗气质应该是全系列中最浓厚的,只可惜哈6这部电影实在太温吞水了。

 5 ) 我还在等猫头鹰的来信

我怀念2001-2002的时候

我高二到高三

那些看起来平淡的日子闪着光,就像在那些黄昏里我从教学楼的窗外看到的对面旧楼房,玻璃上反射着粉金色的光

课桌下、枕头下的哈利波特,淡绿色的书页,我们在课堂上传递的纸条,上面写,猫头鹰快递。

在哈6的时候,我不断回忆起这些细节,这些与一些人共同拥有的集体回忆,不知道有谁还记得。

电影拍得好不好,情节删得多不多,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我发现我已经少了点兴奋,那种以前看HP系列电影时候,关于“哦,原来魁地奇是这样的,黄油啤酒是这样的”那种兴奋。

看混血王子书的时候,我大四,那个时候快要考研,我一边漫不经心准备考研,一边看这本书。那时在图书馆借了本关于传播学的考试指定用书,就一边看一边在书旁边做注释,在扉页上,我留了个英文名字,并很神秘的觉得下一个拿到这本书的人,会从中受益匪浅,就像混血王子里一样。

上次回家的时候,翻到我们高中写的字条,一群对哈利波特着迷的人,选了各自的学院,我们把化学课叫做魔药课,数学课是占卜课,还为每个人分配了角色,杨帆同学似乎担任了黑魔法防御术老师。

吴penny同学绘声绘色的说,威克多尔·克鲁姆叫赫敏为“赫-米-恩”。

高三,快要高考的时候,那些老师管得不太严的课和晚自习里,我在书桌的前端堆了大量的书,然后埋在这些书中,用大本的绿色封面的《状元之路》小心翼翼的压住哈利波特,沉溺其中。

我活在那段私人的记忆中,甚至避免与不了解的人碰触与分享。

我在做完课间操回到教室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天,期待这是在霍格沃茨城堡,而我们是在从一个教室移动到另一个教室(读了大学之后才知道,拥有一个固定的教室其实多么好)

幻想自己是在霍格沃茨清丽的夏日之中,有大鱼在远处的湖面上迷一样的游动。

自此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8年,从高中到大学,到工作。

大学的时候和杜杜一起去学校的“电影院”看哈1的电影,狭小的电影院里,左边是一排有靠背的木头长椅,右边也是,我看到以活点地图为模版的片头,那种幻想终于成真的兴奋抑制不住。

看的是讲同一群人的书,看的讲同一群人的电影,他们不断成长长大,他们还在一起,而我们身边的人怎么就一个一个改变了呢?

在看冗长的哈6时,我忽然之间伤感得不得了。

这是一部没看过书大概看不懂的电影,因为哈6的书本身也是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剧情很难深入展开。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色彩很好,偶尔出现的鲜艳中国灯笼也让人莞尔。

赫敏让盘旋的鸟万弹齐发的样子,竟然有了点女神的味道,她真漂亮,我喜欢她。

在敬爱的邓布利多牺牲的时候,前尘往事涌上心头,这个精神支柱的倒下真是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啊,这与我心理的某部分有暗合,所以在一向冷静的麦格教授举起手中的魔杖指向天空发光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哭了。

从17岁到现在,我还在等待猫头鹰的来信,穿过阴暗的Tom酒吧,对角巷从跳跃散开的砖缝里一点点地展现在我面前。

 6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一个英国正太的残酷青春

作为一名中国麻瓜,我是看着丹尼尔•拉德克里夫演的《哈利•波特》长大(更确切的用词其实应该是“变老”)的;当然,这句话反过来说也许更加通透——丹尼尔•拉德克里夫是演着给我们看的《哈利•波特》长大的。从《魔法石》到《混血王子》,哈利还是那个波特,但八年转瞬即逝,昔日那个带着大框圆镜片的小屁孩已然成长为胸肌隆起、喉结凸现的英国青年。霍格沃茨的毕业生显然面临不了什么就业压力,于是乎,该恋爱的恋爱,该失恋的失恋,对角巷里全然不见金融危机,魔法事务部也没有党派竞争的政治压力——所以,J•K•罗琳要是不安排一个“你知道他是谁”,9又3/4站台通往的简直就是一个乌托邦。
还是那句话,我爱看电影,不爱看书,从《魔法石》到《混血王子》,或盗版碟,或大银幕,迄今为止推出的六部《哈利•波特》,我一部没拉。但是书都没有仔细看,仅仅浏览而已,不过我喜欢听故事,在和罗琳的书迷朋友聊天时常常请他们给我讲书里的故事,所以一来二去,书没看,故事脉络却是一清二楚。当然我算不得铁杆哈迷,所以看看热闹也就罢了,不过这次屁颠屁颠的看完《混血王子》后,突然生出一些感慨,下雨天打孩子,那就堆砌一下吧。

1.悬念设置
我不相信悬念设置不出色的电影能成为商业大片,但凡想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的导演,在影片的故事悬念上一定要做足功夫。其实罗琳的原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悬念的成功:往大了说,“你知道他是谁”和额头有疤的哈利构成了一个总悬念,贯穿七本小说八部电影,观众就想知道这事究竟怎么了断;而每一集的分悬念也很突出,基本上《哈利•波特和XXX》的那个XXX,就是该集的核心分悬念。相对来说,前面几集有点按套路打的意思,横竖是教黑魔法防御术的老师出花头——不过谁也不敢肯定这是不是罗琳使的绊,所以不看到最后一刻,你还真不知道又会出什么妖蛾子。
而从电影方面来说,我觉得《阿兹卡班的囚徒》在悬念设置上最为出色。该集电影实际上抖了两个大包袱:“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善恶立场和赫敏的时空回转器,除此之外,还有卢平教授的狼人身份(顺带讽刺了一把快乐男生罗哈特教授)、“虫尾巴”的老鼠变身以及哈利•波特见到守护神(他本以为见到了父亲)等小包袱。当然,“包袱”跟“悬念”在我看来也是两个概念,凡是读者/观众想知道但还没有知道的内容,就可以归结为悬念;而“包袱”(不是喜剧意义上的)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悬念解开方式,一旦大家看到后面恍然大悟:原来坏蛋是/不是他/她啊!这“包袱”就算抖得漂亮。照这个标准,《阿兹卡班的囚徒》在分悬念设置上应该是目前六部《哈利•波特》电影中最出色的。相较而言,《魔法石》可以算作是全系列的小试牛刀和世界观交待,《消失的密室》则把汤姆•里德尔的过往打造得扑朔迷离(到了《混血王子》影片中才交待出那个魂器的秘密),《阿兹卡班的囚徒》,则明显达到了一个高点——因此前面这三部《哈利•波特》在剧情设置上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三部电影我都是先看影片再去了解小说内容的,所以基本上把它们当成了推理电影来欣赏。哈利•波特就像是罗琳笔下的柯南,跟着他的行踪,一个个不解之谜逐渐铺陈开来。所以一部部看下来,也就有了更高的期待。
《火焰杯》是个转折点,在这一集电影里“你知道他是谁”第一次出现了若隐若现的形体(说句题外话,我认为挑选拉尔夫•法因斯出演此角是个极为英明的决策,他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英式贵族孤绝气质与角色配合得严丝合缝),然后总悬念便逐渐喧宾夺主了。不过《火焰杯》电影里还是把三强争霸赛做到了最大篇幅,在竞赛过程中又隐藏着小克劳奇的“包袱”,所以还是能当成推理片来欣赏的,虽然没有较之于《阿兹卡班的囚徒》更上一层楼,但起码也维持了原有水准,在大银幕上并不难看(只是那些魔法世界中的龙让我有点失望,既然做了特技,就应该做得更加出彩嘛)。
从《凤凰社》开始,《哈利•波特》系列影片逐渐有些乏味。跟前面四部比起来,整部影片流于特技展示,虽然截至目前为之这是“你知道他是谁”出场最多的戏分,不过热身赛总归没有总决赛打得好看,而且好段子都得留到最后才使不是?所以观众们只看到整容不成功的“你知道他是谁”跟道骨仙风的邓布利多拿着魔杖飙激光,基本上不碍哈利•波特什么事——反正我们的小正太是人魔共知的“The Chosen One”,死不了,那就绝对死不了。
我个人感觉,《凤凰社》陷入了《哈利•波特》的最低谷,所以我十分怀疑本来说好去年秋天就上映的《混血王子》拖到今夏的真实原因——估计WGA的闹事只是个幌子,华纳的高层逼着叶茨和史蒂夫•克罗夫斯可劲修改剧本才是内幕消息。不过比之《凤凰社》,《混血王子》强是强了一点,但换汤不换药,扣子下好了全是为了后续影片服务:邓布利多喝了点脏水,斯内普就用个阿瓦达索命咒取了校长性命,剧情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要是不了解后面的无间道安排,将《混血王子》纯粹看作一部独立的影片——说实话,我觉得掏钱去电影院根本不值得。
但我还是要去电影院看的——后面两集《死圣》肯定也会,这就是《哈利•波特》的独特魅力。都说悬念,其实《哈利•波特》系列已无任何悬念可言,特别是书出齐了以后。就算懒得看书去谷歌一下也就解决了;维基要是被封了,百度知道也完全够用。但是,这并不妨碍观众们冲着哈利•波特的大名在电影院里趋之若鹜——以前都是“猜得到这个过程,但猜不到这个结局”,现如今是“谁都猜得到这个结局,就是猜不到过程”——不过严格的说,连过程也猜得到。所以,在这个时代,悬念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成了悬念,对于铁杆哈迷来说,我想,去看一看好莱坞如何展现罗琳的生花妙笔才是真正的悬念,故事本身的悬念反而悄然退场了(所以,《哈利•波特》的影评可以放心大胆的写,不用考虑剧透的问题)。
不过还是要替大卫•叶茨说两句公道话,倒不是因为叶导演不会或者不想设置悬念,而是从此集开始,“你知道他是谁”已经正式粉墨登场,一切铺垫都要为了最后的总悬念、大包袱服务,大战之前总是风平浪静的,稍微淡薄点,似乎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于观众而言,我想叶茨的供货还是不能令绝大多数人满意的。从小说到影片,大量的细节要被删去,这着实考验编剧的功力。其实《凤凰社》这种秘密组织,在西方小说里屡见不鲜——丹•布朗就连着整了“郇山隐修会”和“光照派”两个,叶茨就算来不及向布朗哥求教,那多看几部有关“骷髅会”的影片学习学习,估计效果也能好点。
    其实,从叶茨接手开始,《哈利•波特》的叙事特征已然转换了:一方面是不折不扣的大片;可另一方面,也是标准的魔幻肥皂剧。

2.电影剧集
我以为,在主流电影中系列叙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架空时空的人物叙事,用巴赫金的理论读解,影片中的时空都是一个“飞地”,外界白驹过隙、沧海桑田,我们的主人公却是容颜不老、潇洒依旧。典型代表就是《007》系列,眨眼都快半个世纪了,你看詹姆斯•邦德还是青春永驻、头型镗亮,因为每集《007》之间不发生承接关系,007说是一个人,还不如说是一个logo,凡是符合其特征的男人都可以成为主角——然后随着社会时尚的律动继续律动罢了。另一类则是《哈利•波特》这样的,每一部剧情之间都有明显的连接,完全是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像《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终结者》等都是这一类,不过拍多了什么前后传、分支剧集,有时也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相对而言,《哈利•波特》则是最为严谨的,不仅故事起承转合如齿轮咬合般丝丝入扣,甚至连演员都没换——除了不幸离世的理察•哈里斯,从《魔法石》到《死圣》都是同样的演员班底。如此大的投资,如此长的周期,同一个故事,同一帮主要演员(我们清晰的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老去),在当代电影史上,《哈利•波特》显然是独一无二的。
其实这更像一部电视剧集,蛮符合美剧中的Miniseries类型特征的,只不过财大气粗的华纳公司将其做到了大银幕上,投资更大、特效也更炫而已。我隐约有种感觉,《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可能会引领一股全新的“电影剧集”的潮流,因为随着电视剧特别是美剧近年来的广泛传播,电影与电视剧集的距离已经越来越小,电视模仿电影已经够多了,如今“电视电影”的概念都已经妇孺皆知,那为什么电影就不能模仿电视?电视台拍电影是影视合流,制片公司按照电视剧的模式制作系列电影(“电影剧集”),不也是影视合流?《哈利•波特》做得很成功,今后如有合适的题材,我们也可以这样做(《24》小时也算是成功的小试牛刀吧)。别的不说,我觉得如果想把《红楼梦》成功的搬上大银幕,制作旷世的“电影剧集”几乎是不二选择。当然,话说回来,将来哪个美国电视网再把《哈利•波特》的版权买下来,忠于原著的再拍一版电视剧集也是蛮好的,毕竟电影里删的东西太多。当然,华纳也几乎做到极致了,为了把《死圣》交待清楚,生生的分成了两集,除了商业考虑外,估计也确实是为了防止剧情的仓促——须知《混血王子》时长已达153分钟,再拍下去真成了肥皂剧哒!
不过制片人大可放心,不管怎么拍,《哈利•波特》永远不缺观众。

3.邪典风骨
不缺观众,当然主要是不缺青少年观众。当然原因有很多,别的我就不说了,在这就提一点:浓厚的邪典风骨。
Alan Havis用“禁忌和僭越”来对邪典电影进行盖棺定论(参阅Cult Films: Taboo and Transgressi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7),这话一针见血。其实《哈利•波特》正是这么做的。你说他恐怖吧,有那么一点;你说他凶杀吧,当然也不少;你说他暴力吧,还是不少。但是你又不能说这不是一部儿童片——当然也有人这么说,只不过声音未成主流。《混血王子》由MPAA给出的分级是PG——PG也是《哈利•波特》的主流分级,此外《火焰杯》和《凤凰社》更成了PG-13,看来MPAA还是颇有些顾忌的(我估计《死圣》也会是PG-13,搞不好到R级也未可知)。《哈利•波特》自从“你知道他是谁”逐渐现身后,就愈发阴暗恐怖,随便举一例:《混血王子》里邓布利多带着哈利去取魂器,结果水塘里全是小怪物爬出,一时间爷俩困在孤岛上,那一幕甚至让我有了看山姆•雷米作品的恍惚。
所以,《哈利•波特》系列完全是行走在主流与邪典之间——而这种骑墙的态势本身就成了邪典的标志。
往深了挖一下,《哈利•波特》的邪典味似乎还可以从宗教文化背景那里忽悠一下。据说苏格兰人罗琳借《哈利•波特》有复兴凯尔特文化的野心(或者说潜意识),而这凯尔特文化自然是反(非)基督教的。事实上,七本八部《哈利•波特》看下来,你绝对看不到一丝一毫上帝存在的证据,食死徒们为非作歹,万能的主却悄然隐遁——又不是伊斯兰什叶派的伊玛目,玩什么消失啊?人魔斗法,打得乌烟瘴气,但是世间不见教堂的踪迹。事实上,即使描绘麻瓜的世界,影片也回避了教堂的影像——当然这么做也比教聪明,起码同时回避掉了丹•布朗的风险。所以说,《哈利•波特》有着浓厚的异端风味,而这种风味与邪典电影的特质完全是相通的(再发展下去,就真成了北欧的重金属了)。诞生在基督教世界里的《哈利•波特》,就是这样批着反基督的异端斗篷诞生的。在新保守主义回潮,主流宗教话语音量陡增的今天,暗暗的在电影院里体味一下僭越的小快感,《哈利•波特》显然是个极好的消遣模板。
想到这里,一定要问候一下英明神武的光电总菊。MPAA都下了限制状,俺们这边还是横竖不分级,而且大张旗鼓的把《哈利•波特》当成儿童片去宣传,怎一个牛B了得啊?!当然,你要说孩子们没电影看也是事实,《哈利•波特》虽有阴暗成分,如果教育得当,还是可以去糟粕得精华的。不管怎么说,罗琳阿姨的妙笔还在,比起装逼到爹妈都不认识的《寻找成龙》,《哈利•波特》好歹还能开发点孩子们的智力。而且坊间盛传朝廷过六十大寿,《建国大业》将排挤进口分帐大片独占仨月档期,在盗版小贩们弹冠相庆之前,孩子们能去电影院里看看《哈利•波特》的特技,也算别让他们在世博会前忘了中国还有电影院这回事。

4.成长隐喻
我从《哈利•波特》中读出了反种族主义、反极权主义的意蕴(罗琳阿姨是否真这么想在所不问),每当看到食死徒和凤凰社的对决,我就想起纳粹党拉杆子的历史和中山先生被迫创设秘密会社式的中华革命党的故事——不过这个等大结局了再感慨一下比较合适。
哈利•波特慢慢的长大了,张秋走了,金妮却发育得曲线曼妙。哈利其实是个弱者,论天赋不如赫敏(人家还是个“泥巴种”),论个头不如罗恩,论出身不如马尔福。武侠小说里弱弱的主人公往往是接了前辈的内力传输,或是无意间得到了一本武林秘笈,才迅速上位。哈利•波特啥也没有,他只有“你知道他是谁”对他的命定式选择(这里又有基督教命定论的影子)。
哈利是个英雄么?他是,又不是。托尔金说:“小人物创造历史,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哈利•波特倒正好应了这句话。不过对于魔头来说,茁壮、毫不犹豫的成长,这本身就是对丫最大的打击。
我们看着哈利•波特无奈的应对着他的残酷青春,那些恐怖的事情无法避免,那就让它到来好了。
谁的成长不是这样呢?

 短评

给五星,是为了怀念那个故事。至于电影拍得如何,没在意。

3分钟前
  • 潋 | Béatrice
  • 力荐

哈利长大以后的故事感觉没那么好看了

4分钟前
  • 番茄炒蛋不加蛋
  • 推荐

《混血王子》于我而言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唯一感觉又漫长又无聊的一部。—— 原来只打3颗星,不过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八部《哈利·波特》连映时和一群哈迷一起观影看得挺享受就多加1星了!虽然《哈6》的制作成本高达2.5亿美元,但片中惊险刺激的大特效场面却寥寥无几,开场的“伦敦大桥垮下来”和“邓布利多用魔法驱赶阴尸”是看起来比较费钱的其中两个段落。——《混血王子》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唯一获得奥斯卡奖最佳摄影提名的一部,影片的整体影调感觉比故事剧情本身还阴暗。-2021.08.12

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邓布利多居然死了

10分钟前
  • Chrno
  • 力荐

鄧教授說:年青真好,還可以感受愛情的刺痛。

13分钟前
  • 张恩勾
  • 还行

邓布利多要求斯内普答应杀死自己的时候,斯内普粗暴地问“为什么不让德拉科动手”。邓说,男孩的灵魂还没有被完全糟蹋,不想把他的灵魂弄得四分五裂。斯内普反问,那么我的灵魂呢,邓布利多?我的呢?我可以想象他脸上的神色。那时候我真是出奇的悲伤。

14分钟前
  • 冷岫烟
  • 力荐

这可能是前六部中唯一一部在电影院看的,而当时的我还不幸睡着了。但是回过头来看,在邓布利多死的那一刻,整个剧情还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死亡、挣扎、背叛、人性,有些时候你会失去内心笃信的一切东西,生活会变得灰暗无比。所谓黎明前的黑暗,也许就是这样的时刻。

1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严重无语加虐心的一部,谈恋爱占去半集。结尾邓布利多死了。斯内普自爆是混血王子以后嫣然一笑飘走。。什么玩意嘛!

20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还行

说实话有点失望,不过看在特技和卢娜的份儿上。。。

25分钟前
  • 大悦
  • 推荐

忘了打分!Hp系列比较喜欢的一部,虽然属于灰暗的剧情,但是穿着西装一脸冷酷又心有不甘的德拉科真的帅到抖腿。斯内普其实也挺可怜的哇。

29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黑暗的基调

32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在田老师家看的,哈利波特能不能拍个系列电视剧?就演霍格沃茨的日常生活那种,我能看十季。

34分钟前
  • 何丽丽
  • 还行

比较起来对这部没多大感觉

35分钟前
  • 无语望天
  • 推荐

说实话,一看到Helena Bonham Carter我就想起Fight Club。有多少人是真的冲着HP的剧情去的?至少一年又一年六部看下来,我觉得每部的剧情用几百个字就完全可以概括了——我是说,HP真的有什么剧情可言吗?

3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太伤了,我被这一部前所未有的伤到了。仿佛已经不再关乎故事核心,机关重重设置好让邓布利多的死变成了全片唯一的独角戏,也只有邓布利多的死能让整个系列开始真正的进入黑暗。前几部中所谓重生所谓取命都无关紧要,只有让光明熄灭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恐惧。

39分钟前
  • veryfamous山川
  • 力荐

当年居然没标记,今天补上。国庆的时候听闻一个朋友从来没看过《哈利波特》系列大为震惊,我说你就算不看书,电影也一定得看!然后他花了几天看完了全系列,好评不断,发来消息“我这几天的快乐都是哈利波特给的!”羡慕每一位还没看哈利波特的朋友,你们人生还有好棒的一个惊喜等你开启!

43分钟前
  • 杨迪
  • 力荐

2009.07.27 18:15

46分钟前
  • 叫我マグロ
  • 力荐

大家都在感受爱情的刺痛 只有马尔福在专心搞事业

49分钟前
  • 白金溶剂
  • 推荐

剪辑有点凌乱,还有就是光线有点暗。除此之外真的挑不出什么毛病了。惊觉标记日期是09年8-11,不知不觉,过了这么多年了啊。(2016-4-9)

50分钟前
  • 国王KING
  • 力荐

一句"Oh, to be young, and feel love's keen sting"(年轻真好,还可以感受爱的刺痛)真是胜过千言万语。

55分钟前
  • 一二三四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