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体会不了《乡村爱情》的人,也体会不了《百年孤独》】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爱情》(下称《乡爱》)这部剧的喜爱之情,最近我又有新发现,是关于赵玉田的。
玉田是《乡村爱情》里我顶喜欢的一个角色,因为他不像其他人那样,为了地位、事业、爱情等,把自己搞得那么累,玉田率真、自信、简单,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踏踏实实去做,还不贪心。
这种特质在第一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能因为父母的宠溺,婚前的玉田是一个集热情、顽皮、暴躁、任性、自信、正直、单纯于一身的男孩,他既不像谢永强那样迷茫与进退两难,也不像刘一水那样事业有成成熟稳重,更不像李大国那样油嘴滑舌蛮不讲理,可以说玉田是象牙山村几个青年中最自然健康的一个了。
但我喜欢玉田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玉田是象牙山村几大青年中最喜欢流行音乐的人,这样说不是空口来风,因为玉田有事没事儿总爱唱歌,去年重温《乡爱1》时他就给我留下了这个印象,昨天我干脆把30集《乡爱1》中所有关于玉田的片段单拎出来看了一遍,最终得到一个结论:玉田在剧中唱了12次歌,共9首。
分别是:
1 第一集20’30”处,玉田和刘英在外边玩了一天,回家进大门时哼唱了一句流行歌,没听清是什么,恳请大虾们听听看。
2 第二集33’50”处,准备去给刘英家拉粮食前玉田边修车边哼唱《老鼠爱大米》。这里补充一些信息,《乡爱1》2006年9月首播,开拍时间应该在2005年左右,《老鼠爱大米》2004年11月1日发行,2005年获得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网络歌曲奖”,可以说,玉田紧紧地抓住了流行音乐的潮流趋势。
3 第八集13’41”处,玉田腿好后去刘英家门口显摆,边跑边唱《咱当兵的人》(1994年创作)。
4 第十二集16’30”处,王老七和赵四聊天,说玉田实在去不上媳妇就把王小蒙嫁给他,被玉田听到。玉田心情大好,第二天边浇花边唱任贤齐的《浪花一朵朵》(2000年发行)。
5 第十四集15’00”处,玉田沉浸在娶小蒙的喜悦中,边浇花边唱阿牛的《爱我久久》(1999年11月发行),“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
6 第十七集18’05”处,玉田为娶小蒙假装腿还没好,在院子里边装瘸边唱尹相杰于文华对唱的《纤夫的爱》(1989年1月发行)。
7 第二十集28’38”处,《纤夫的爱》。
8 第二十集34’30“处,《纤夫的爱》。
9 第二十四集2’40”处,玉田最后一次去相亲前,专门跑到刘英家门口用《心雨》(1987年8月发行)的调调唱“相亲相亲相亲,最后一次相亲,因为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郎……”
在第七集,永强和香秀合唱过《心雨》,当时小梅一群同学来象牙山玩儿,大家一起在山上弹手风琴唱歌,当时永强把小蒙甩了正和村主任的闺女香秀处对象。
10 第二十七集15’40”处,前一天晚上玉田和刘英终于和好了,玉田第二天在花圃边浇花边唱黄品源的《小薇》(2002年11月发行)。
11 第二十八集7’20”处,玉田边浇花边唱林志颖的《野菊花》(1998年9月发行)。
12 第二十八集19’43”处,前一天和刘英串通好让刘英假装怀孕,迫使刘能同意他俩结婚,并且赞助玉田扩建花圃,第二天玉田唱着《小薇》挑水到花圃。
这就是玉田在总共30集的剧中唱过的歌,9首(点击「阅读原文」收取歌单),12次,平均不到3集唱一次。再没有别人这么频繁地唱歌了,谢大脚唱过3次二人转,李大国唱过一次《今儿个真高兴》,王长贵和李大国一起唱过一次《两只蝴蝶》,但和玉田唱歌频率之频繁和选曲之丰富比起来这些简直不值一提,玉田是当之无愧的象牙山村音乐担当。
不过,最近我也发现了一件颇为遗憾的事:玉田结婚以后就很少唱歌了。自从玉田和刘英结婚之后,我几乎再也没有见到过他边拎着洒水壶浇花边悠然自得地唱歌的画面了。
这和我经历的现实生活很像了,记得小时候我对音乐的喜好在周围人中一点都不特殊,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听音乐,每个人都有一个随身听,每个人都有一个歌词本,每个人都有一个喜欢的歌手,任贤齐、谢霆锋、刘德华、周杰伦……
但是,我这些喜欢听歌的同学,长大后基本上都不怎么听歌了,我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我在想,如果大家一直听歌的话,艺术家们就不会只去生产一些取悦中学生的作品了,整个华语乐坛的水准也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你觉得问题出在了哪里?
你现在听歌吗?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听歌的?
你为什么不听歌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叁拾(ID:sanshi-thirty-30)
不愧是经典,即使是多少年前的故事,现在看起来依然很有味道,句句台词都是接地气的,那种人情世故,是不分城里乡下的,也没有什么尔虞我诈,伤天害理的事情发生,都是很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还是能看出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让我能在这慢节奏的生活琐事中,理解人情世故,对我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傻女来说,就是个学习的机会.
谢大脚这个角色,我觉得有意思.她泼辣,斤斤计较,但是有时又很可爱.她其实是个非常坚强的女人,面对不幸福的婚姻,依然独立自我,面对村主任的追求,不卑不亢,不紧不慢,没有小女孩的黏腻.我喜欢.什么事情,慢慢来嘛.话讲得十分漂亮,照顾到自己和对方的面子,很厉害!
说起神剧,不知道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哪一部?
我今天想说的神剧,绝对是神剧。因为他拍了11部续集,至今没有一部国产电视剧可以超越这个数量。至于质量吗,豆瓣会告诉你……分数还真的不是很低,平均7.0以上。
2006年第一季播出期间,在央视平均收视率达到了11%左右,力压日后被摆上神坛的《武林外传》;2007年第二季在央视播出时,平均收视率达到了8.64%,不仅超越了《亮剑》,甚至有过单集收视率超《新闻联播》的壮举。
这部剧就是《乡村爱情》。
一说起《乡村爱情》,我首先想到的是片尾曲《谁是我的新郎》。果然,一部剧要想成为经典,必须要有好的歌曲匹配。因为时过境迁,我们可能会忘了剧情,但是忘不了那个旋律。
那个旋律,就是2006年9月,在央视一套首播的《乡村爱情》第一部,也是最经典的一部。
我记得小时候,要想看什么有质感的优质电视剧,就看中央一套的电视剧,绝对都是好作品。《乡村爱情》就是偶然一瞥而爱上的一部电视剧。
剧中,小小的桌子,简单的农家小菜,演员拿着大葱蘸一蘸大酱,咔嚓一咬,那感觉,就像故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其实,作为80后,我们的生活不算完全脱离农村生活。不管我们现在生活在哪里,工作是什么,童年里都有一段类似农村成长的经历。
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人,我们的成长就是一部国家快速发展的历史。所以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剧中的场景,或多或少都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
虽然我们向往着大城市里的西装革履,格子间里实现梦想;向往着坐在西餐厅里,吃着考究的正餐;也憧憬着住在海景房里,喝着红酒,春暖花开。但是我们心底始终都知道,《乡村爱情》里的生活,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又难以忘记的生活。
又或者,很多人,其实现在依然过着那里面的生活。
《乡村爱情》讲的不是故事,而是我们自己的人生。
《乡村爱情》不是偶像剧,而是我们的“群生汇”。
剧中几对年轻人的爱情,也让人觉得非常好玩。
首先是王小蒙与谢永强这一对。两人虽然互有好感,却因为家庭阻隔无法在一起。
永强的父亲谢广坤为了让儿子出人头地,想尽各种办法给儿子找工作,甚至为此还与村长的女儿香秀定了亲。
可是香秀喜欢的不是永强这个人,而是想借永强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所以永强当上小学教师后,“移情别恋”喜欢上了“城里人”李大国。
小蒙这样的优质女青年又怎会没人喜欢?一边是追她不舍的刘一水,一边是对她心存爱慕的赵玉田。
可是谢小梅为了刘一水放弃了城里的机会,赵玉田还牵动着刘英的芳心……
剧情里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也没有言情剧那样的温柔的男二、恶毒的女二,更没有什么大家想象中的浪漫场景。就这样磕磕绊绊,鸡飞狗跳,一切都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
永强和小蒙,香秀和大国,刘英和玉田,刘一水和小梅,甚至谢大脚和长贵都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乡村爱情》后面拍了很多部,我都不愿意再看了。虽然情怀还在,但很多最初的东西都不在了。
因为对于我来说,乡村爱情给我们还原的,就是爱情的本真。虽然我们羡慕偶像剧、言情剧、仙侠剧里生生死死、不离不弃的爱情,但我们拥有的,只是这样平平淡淡、真真诚诚、朴实无比的感情。
在一个小城,遇见一个让你心动的人,然后结婚,一起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虽然有诸多小事烦忧,虽然也有误会争吵,但是烟火气,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嘛!
小时候,我们都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冲破各种阻拦,任性地跟命中注定的他在一起;可长大后发现,哪里有什么命中注定。最好的爱情,不过是,他刚好出现在你决定爱他的那一刻。
小时候,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可是长大后才知道,婚姻的本质并不是爱情。
这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是爱情能解决的;但这世间,也没有什么什么是爱情解决不了的。
这一切,取决于你的心。
《乡村爱情》是没有爱情的,有的只是搭伙过日子的概念,所以只要年龄家世相当,有没有爱情是无所谓的。
以谢永强不是非王小蒙不娶,他和香秀也是可以凑合的;
所以香秀不是因为永强的独一无二而和他在一起,只要他不是公务员,连李大国都比不上;
所以赵玉田对刘英不是非你不可,一旦分手,就能马上去打王小蒙的主意。好在刘英也不是坚贞之类,几乎就臣服于刘能嫁给一个没露镜头的司机
第一次看乡村爱情,把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吧。这一集人物塑造的很成功,矛盾很突出,剧情也生动自然合理有趣。无形中也显示了农村特色,结局也比较正能量。
谢广坤脑瓜快机灵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有小算计却不坏,就是结尾给谢永强建果园不出钱支持还捣乱有点黑化。赵四比较本分。王老七也知恩图报,明事理。刘能好占便宜,死抠,卑鄙使坏没底线,全剧最烦他。王长贵勾搭有夫之妇,见影响仕途就撇清关系,伪君子形象。谢大脚乱勾搭男人,自己丈夫嫖娼还生气,在赵四刘能两家之间首鼠两端,典型的小人。李福厚脸皮。齐三泰私心较重,借着给村民办事吊着人家,虚伪的人。下一代人中谢永强没主意不扛事,面临抉择优柔寡断最后鸡飞蛋打,啥事都靠他爸给跑。王小蒙很励志,但是总是掺和赵玉田刘英的事招人烦。赵玉田心里放不下刘英却不面对,相亲还老给刘能发信号,关键时刻腿瘸导致总失败是矛盾的人。刘英被刘能控制没有主见,没必要评论。王香秀爱慕虚荣,尖酸刻薄。李大国心术不正,脑瓜好使。刘一水比较稳重实在。谢小梅过于任性不考虑别人。
在故事情节中显示出了乡村民风有:1家里都是男人说了算,妇女没有话语权2村里人爱慕虚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嫉妒心强,无原则谄媚贬低3村里人好传闲话,秘密藏不住。
人设基本已固定,这里面的人坏人居多,还有几个年轻人像废物,好人就是王老七赵四和刘一水三个。场景很难有扩展,村里本来就没什么高级话题。剧情很容易越拍越水,剧情发展需要尊重人设,建议不要超过2部就见好收尾,否则越拍越烂。
不管如何,本剧集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都无法拜托“赵本山”的标签。尽管赵大叔已经很善意的退居配角,让年青弟子们打前锋;尽管本剧确实完成了主旋律电视剧所有的要素,是正剧而非喜剧;尽管。。。
然而,赵本山的关注号召力无法阻挡,赵本山、范伟、刘流的爆笑三角对全剧的作用也绝非是锦上添花可以形容(尤其是第二部)。
但是,这里想夸的,还是本剧淳朴的东北乡土风格和近乎原生态的表演,如家常饭、身边事,滴滴甘露润物无声。单纯看叙事和拍摄技巧,此剧肯定不会入高人法眼,因为它平铺直叙、简单的出奇。但值得反思的,恰恰是技巧真的重要么?仅凭一个个淳朴鲜活的人物形象,就足以把我们打动。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不知所云的大片、古装片、神怪剧充斥荧屏时,本剧无疑让我们看到一些希望。
向本剧的创造者们致敬!
中华特产,绝无山寨!
农村爱情轻喜剧~~
范伟和老赵的戏份太少了,估计是为了捧新人把
永强有爹,其名为坤,坤之大,象牙山装不下…
乡村爱情F4:谢广坤,王老七,刘能,赵四。
当时以为是逗乐,后来同学告诉我,农村真这样。
十几年前在电视上见到觉得土,现如今在网络上看渣画质版看得津津有味。一直以为是一出喜剧,没想到表演、配乐完全是正剧的形式,故事和人物性格非常现实,甚至还有些悲剧色彩,但是喜剧桥段又能让我和爸妈笑的眼泪都掉出来。剧里的农村环境应该跟我的家乡20多年前的环境差不多,很怀念童年,这剧神作!
转眼,这部剧已經拍到第12部了,但最喜欢的,完整的看完了的,只有这一部。https://b23.tv/G91ozE
王小蒙长得好像之之啊!这一村人谈恋爱废了老大劲儿了
居然看完了……还真是东北版傲慢与偏见啊……
多牛逼啊
别说我低俗,生在东北,没办法不爱这个啊~~
由此可见赵本山的能耐大了去了。
好!绝对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基本上每个人物角色都能立得住,剧情稍有浮夸,但整体还是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接地气儿不低俗,故事完整不糊弄人。总结来说就是,故事真实,情感真诚。
烂片
真正的人情世故教科书,多少城市里的高逼格人群,连个农村老娘们儿的情商都比不上呢。年青一代里,男的都是大傻逼,谢永强、赵玉田个顶个的情智双低。以及,这里面居然还有李大国和香秀的壁咚戏份,艾玛老带劲了,说啥日本小清新啊~!
拍的真心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我还去了象牙山玩~挺小的村子。
东北人爱看的
东北版傲慢与偏见
那一年,题词的人是彭佩云,赵玉田唱的是老鼠爱大米,长贵还活着,香秀还妖媚得像狐狸精,赵四还没磕巴,李福还活着,谢大脚的超市还卖着卜卜星和大白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