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平铺直述的影片,通过讲述一名韩国老师同司法系统的斗争,来揭露司法内部腐败,同时影片刻画的坚持真理、较真碰硬的男主形象十分成功,值得一看。
影片开始以老师行凶现场的紧张画面勾起观众兴致,但没有交代完整个过程即快速发展到开庭环节。中间律师的篇幅刻画还挺多,一度以为他是本片的一号,韩国男演员那种格式化的表演一度让人昏昏欲睡。而进入到和老师的合作阶段,几场在法庭和庭长唇枪舌剑的戏份立马让人来了兴趣,律师运用逻辑推理和老师熟练运用法律条款反击庭长的过程总让人觉得翻盘的可能就在眼前。但直到最后老师转到监狱的这种与本土化相去甚远的结尾,又让人觉得值得咂摸。看似是遵从故事原型,但这种“失败”的结局无疑更多是对“善恶终有报”的传统理念的一种嘲讽和对立。
可能因为是现实题材的缘故,影片的辅助手段非常一般,没有什么配乐,灯光走位也是中规中矩,但也正是因为此,观众能够置身于法庭中进行沉浸体验。带动观众情绪的除了老师精彩的演绎,里面如记者、律师,甚至身陷系统名誉保卫战的庭长们都从各自立场出发,在自己的职责内发挥了极致的作用。这里没有超人、没有英雄,没人力挽狂澜顺着正确的逻辑引领走向“正确”的结局。虽然没有赢过那只无形的手,但我觉得这也是影片最大的诚意,影片的真实性倒是没有辱没观众们的智商。
影片最为成功的地方私以为就是通篇的白描。就拿律师最后去法庭路上给妻子的电话来说,导演没有对这段拍成律师舍身取义的悲壮进行渲染,也没有对其妻子的高风亮节进行抒情,只有一个简单的电话,那头传来一句平淡的“我会照顾好孩子”,真的这就够了。此外片中记者们拿到律师发放的光盘并表示会在庭审出结果前播放专题节目,结果节目却被扣下,新闻编辑连一个理由都没给记者,对于如同观众来说,“不知道”确实是最佳的体验方式。
最后致敬下老生常谈的话题,韩国人的题材确实生猛,对自己家司法系统的家丑也是毫不避讳,大大方方展示出来。另外片中在指明该案件是一场涉及司法系统名誉之战的背景下,居然还真有不看系统脸色办案的律师,不晓得算不算是电影中才能出现的清流。
会观看此电影的主要原因是封面的一行字:轰动韩国的真实案例;近几年,韩国的电影很是敢拍、敢放。
在前些日子的小学生教材插画事件之后,观看此电影,心中不胜唏嘘。
审判长高傲的走进电梯时,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本片所要讲述的主题—权利。
看着一个个审判长辞职,是欣慰的,亦是愤怒的。欣慰来源于,他们知道被告是被污蔑的。愤怒来源于,他们不敢站出来,用法律给被告公平、公正的审判。
朴律师眼里的正义之光一点点的消失,一度想要放弃当律师,他拼尽全力用毕生所学去帮助劳动者声张正义,维护权益时,一次次地打压,他成为出场时日日酗酒的酒鬼。他的妻子出场次数唯一两次,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在他家,他妻子拿着法院的传票,告诉他,房子要被收回。第二次是在海边,她说:电视里的你有点帅。第三次,是判决前的一通电话,他说:今天在法庭上可能会被拘留;她的回答是:我知道了,我会照顾好孩子。换个角度想想,有几个女人能做到如此?我想,我做不到。为了别人,不惜毁掉自己的前途与自由。
金教授一直都是理智的,提前写好各种上述材料,太多案例,让他知道司法部门的常规操作,一直手捧法律,却一直被法律制裁,直到被犯人强奸,他的短暂的消沉,然后再次站起来,与司法部的独裁作斗争。
看了很多电影了,第一次真的写下了一点东西。韩国电影看的最多的就是这一类的片子了,充斥着社会现实,也不失为一种黑色幽默。还记得第一次看并且喜欢上韩国的这一类题材的那部片子,叫做《辩护人》,当时最后一个镜头真的是让我一个大男生都哭了好久,从此一发不可不可收拾,几乎把所有关于这类电影都看了。其实有时候想想,到了电影里的人物的那个处境,真的会很绝望吧,但说这部电影中的教授,毕竟还带有一些诙谐,也是有一点喜感的人物,也不像《辩护人》那么的色彩昏暗,无奈之中又有些许亮光。每次看到这种电影,真的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题外话,我今年高二,最后一届的文理分科,不出奇然的选择了文科,高中和初中是真的不一样,想想前年初三的我在政治历史课上依旧不相信老师而且还和同学们阔阔而谈一些故意去相信和教科书上不一样的野史的时候,然后经过高一一年的时光,或许也是经历了什么吧,也或许是哲学的来源是对于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然后就萌生出了想要从政的念头,可能也是因为奶奶告诉我小时候抓阄抓的是毛病和印章,呵呵。(没有骂人的意思。)然后也有相当律师说念头。想法太多了,没次看电影的时候都会突然蹦到脑海当中。刚刚开始学马哲,才真是的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哲真是的厉害,看似与现在具有阶级性的根本属性的国家这一统治者的工具相违背的共产社会遥不可及,可是谁也说不定,真正哲学的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或许真的会把未来的人类社会变成一个我或许都想象不到的样子。对,没错,我现在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纯真的信仰者,至少根据我目前的知识所形成的世界观,我认同并赞成马哲。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融入社会,去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更想我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前一段时期的宝马男事件又引出正当防卫与过失防卫的界限的明确与否,都是目前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句很俗很俗的话,“将来的社会是我们的”,一点都没错。如果数年之后,我真的步入仕途,希望我依旧会记得在这个高二开学第二周的周六下午刚刚回到家吃了两把鸡然后看了一部电影的晚上,一个十七岁的文科男生,又一次把他的理想所提起并又一次的深深扎入土中,如果我真的步入仕途,我真的希望我会记住这个纯洁又美好的愿望,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呵呵,万世纷纷啊。如果你真的看到了这里,那么陌生人,真的很感激你,这个沉醉的夜晚令人的思绪有些沉迷,说了些什么,似乎自己也看不太懂了诶。或许这个晚上,只是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在又经历了一个星期世事然后突然的感慨吧,呵呵。
真实事件改编,平铺直叙的现实路线,不像华盛顿的史密斯先生那样高潮迭起和理想主义,面对独裁法权基本就是死磕。吊儿郎当的助手,借力正义媒体套路常见,“韩国哪有专家,只有骗子”。司法不公、为下一代移民直戳天朝软肋。梁朝伟再老几年就安圣基那样,片尾曲很热血少年漫
越来越看韩国这种照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了呢
3.5. 法律跟数学一样,白纸黑字。对的当然要坚持,“纯真的信念与野蛮权力的斗争”,这份纯真和坚持跟肖申克是相似的。精神可嘉,不过略略觉得这么简单的案子Kalinda半天就能查出来了嘛!
好故事,可惜改得太平淡了
Dreyfus事件
《熔炉》后又一部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以坚持正义的公民对抗腐败肮脏的司法的韩国电影!安圣基老爷子又帅又强势!大段的法庭戏不仅毫不枯燥,反让我不忍暂停一口气看完!畅快!面对如此是非不分的审判,主角感慨道:在这样的国家养我们的孩子真悲哀!天朝人民泪流满面。目测天朝20年内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87 许多台词都可以广为流传。。。
倒模般的法庭戏,新意少少,只是,广老大们是否有胆引进这片给中国民众们开开眼呢?
安圣基真是个天才演员...
很简单的案子,也没有什么悬念。偏偏始终无法寻得真相,矛头鲜明的指向整个司法体系。与《熔炉》一样,借电影拷问社会。安圣基的角色非常吸引人,绝对的死硬理想主义,又撅又严谨,形象也好。即便如此黑暗仍要感慨人家的进步,起码可以据理力争且有这样的作品出来。我们却始终在泥泞中混着
就像老晃说的,诸如恐怖直播、辩护人、断箭这类影片,韩国电影人的牛逼之处不仅在于影片水平本身,还在于他们一直在拍摄这样的电影。。。
对韩国的司法制度依然无语,枪打出头鸟,敢和司法部叫板的人,就算能掀起社会各界关注狂潮,结果依然无法撼动!整部片子98%是在法庭上的戏,这样庄严肃穆的场合,上演的均是闹剧,谎言、伪证是作料。这样的片子人家能拍、能播,搁咱这,难!
相比起来,《圣诞玫瑰》拍得就跟渣一样。
没想到韩国片还有这样的高度,更没想到这是真实事件。好吧,司法腐败,是一张巨大的黑幕,笼罩着一切,我们,我们无话可说
好看。
我觉得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电影,这种事可能每天都在天朝发生,但我们根本发不出声音。给五星不是因为电影拍得多牛逼,而是因为电影之外的触痛。别总拿一次别离来说有审查也未必拍不出好电影,因审查而被阉割掉的血性和现实属性是中国电影败局中的关键一环。
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拍这样的电影?金教授我崇拜你!最后的镜头太帅了!
这类电影就是要给高星
很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法庭戏了,司法的腐败独裁,个人的渺小弱势,即使真相显而易见,律师和被告人义正言辞,法律依旧换不回公道。简单的剧情,从一开始被告人就摆明了无罪,好在法庭戏的咄咄逼人更深得人心,让正义重燃。很羡慕韩国电影人,可以拍这样的题材。★★★☆
非常精彩 今年看的最後一部電影 法庭戲真心精彩 最心酸那一段莫過於“我們移民吧 讓孩子們在這樣的國家長大真的是罪過啊” “移什麼民 我們國家現在很好啊” 有如《熔爐》般看完憤怒無比但又想拍手 今年的《辯護人》也是這樣的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