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两个晚上把《回到未来》三部曲重看了一遍。这套电影能让人想起很多别的电影,例如《星球大战》、《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等等。这些电影很难称之为不朽,但是他们影响了一代人,每当他们重新温习这些电影,依然会感到开心,会回忆起那个时代。一个用电影来造梦的时代,而这个梦确实非常美妙。
优秀的三部曲一般都有一个伟大的开始。《回到未来》也是如此。他开创性的设想,到今天依然影响着大量的穿越时空类电影。而诸如《黑洞频率》这类的电影,拙劣地模仿《回到未来》,却留下了远比《回到未来》多得多的漏洞。
《回到未来》的开始,起源于80年代初,导演Robert Zemeckis一次返家,他看到父亲的高中纪念册,发现父亲原来是高中时代的学生会主席。而Robert自己在读高中的时候,却连学生会主席是谁都没有关心过。于是他想,如果自己能够遇到年轻时候的父亲,会和他成为朋友吗?当他的这个点子到了另一个编剧Bob Gale那里时,这部电影就开始孕育了。
两个人都不打算用神话来讲这个故事,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了时间机器。最初的设想,时间机器是一个小房子,可以用卡车运走。他们确定下来的第一个情节就是马丁在55年发明摇滚乐,这也是这部电影中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情节。而关于寻找能源让时间机器返回未来也是很早就确定的情节。
由于要让马丁发明摇滚乐,所以必须要让他回到50年代中期,在50年代中期哪里去找这么大的能源呢?Robert和Bob想到了核爆。所以他们对电影公司说,我们需要XXXX钱,去拍核爆的外景。电影公司说,门都没有,你们只有X钱。
两个人没有办法,只有把外景取消,不要核爆了,把时间机器装在汽车上,所有的故事全部都限制在Hill Valley小镇上。
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改变,让《回到未来》变得更好,变得与众不同了。没有了大场面,《回到未来》就只能坚持自己的喜剧路线。所有的情节都在小镇上,就必须更多地关注小镇居民的性格。
剧本写了一年多,拍电影又用了一年多,终于,1985年,最好的时间机器电影《回到未来》问世了。
我手中的《回到未来》DVD是红龙的创意套装,其中集成了一条动画花絮字幕,大爆猛料,非常好玩。
例如,这条字幕中提到,Robert曾经想把时间机器做成冰箱的形状,但是最后放弃了,原因是害怕小孩子看了这电影后,把自己关在冰箱里。
电影本身也很好玩,这次看碟时注意到的一点,《回到未来》第三集中,博士失恋了,在酒吧买酒。旁边的路人过来劝他,说不过是一个女孩而已,别太在意了。博士说,“She is one of a million, one of a billion, one of a googleplex. She is my dream, and I lost her for all time.”
第三集是90年上映,而google是98年诞生的。所以,张嘴就能说出googleplex这种单词出来,不愧是博士啊。
看起来Robert是莱昂氏西部片的影迷。在第二集中,反派毕夫搂着两个美女泡在大澡盆里看《荒野大镖客》的最后一段,eastwood利用自制的防弹衣击败了大反派(顺便一提,在澡盆中看电影似乎是在模仿《疤脸人》。再顺便一提《荒野大镖客》是翻拍自黑泽明的《用心棒》。而用心棒用于击败大反派的秘密武器是自制的手里剑。)
在第三集中,马丁更是自称Clint Eastwood,穿起了Eastwood在镖客三部曲中的打扮,并且如同《荒野大镖客》一样,用自制防弹衣打败这一集中的反派疯狗。
象我一样的70年代人,应该会记得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那首歌的MTV中,有一段,张雨生踩着滑板被一帮人开着敞篷吉普追赶。张雨生在危机时刻,从滑板上跳上吉普车,从车中间趟过,然后跳上从车底滑出的滑板,一系列的动作干净利落又出人意料。
这一段情节,其实是抄自《回到未来》第一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当我高速穿行在东京的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隧道中时,不管是陆上的,海底的,些许昏暗的隧道中,每一轮桔红色交织着白色的光环在车窗两边高速一闪又向后飞奔而去,这一缕缕光线因为相对高速移动着而显得意外耀眼,因为接踵而至又显得充满希望,车子在这曼妙但又飞速逝去的气氛中轻盈向前无限奔跑,每当这时我都会恍惚想起“Back to the future”这部电影,假想车子光速行进的前方将会喀嚓一个大闪电,腾空一跃驶进一个古老的年代,或者呼咚一陷,掉进一个宇宙黑洞,闯入遥远未知岁月......
尽管之后我无一例外地正常驶出隧道,可这部电影从它诞生日起便赋予人们现实以梦想的彩色斑斓至今毫无逊色,科幻梦一定无数次令那个年代的人们激动无比。某日夜,我心血来潮翻出来这部电影一气呵成的看完,又一次感受到那个八十年代的科学思想悸动源于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憧憬与幻想,对于偷偷远去的爱情和亲情人们非但没有忘记反而不断努力亲身改变或者改善,我想这应该来自于人类对自我的认知与反省,这种出于感性的理性思考让情与理重新进行组合,回到未来这看似矛盾的思维似乎以此得到延伸发展......
“Back to the future”一部看完以后让人充满力量的电影。在这个宣扬个人微观情感至上的世界里需要一些带着科学色彩的人性关怀。
小时候看过但真没啥印象,终于找时间重刷,发现没留下印象是很讲道理的,我不可能喜欢这个故事。剧本工整,但太工整了,以致时代印记过于浓厚,非常讨厌里边处理女性和反派的方式,80年代的商业大片里已经有很厉害的女孩子和反派角色了,这个不行。被霸凌奴役一辈子的“好人”报复的方式是同态霸凌奴役回去,emmmmmmm
“你为什么叫我Calvin?”“你的内裤上不是写着Calvin Klein嘛。”笑死我了……这片子虽然有不少硬伤,剧情现在看来也有点老套,但仍然可称为经典!
就……很一般的故事啊,大概重要意义在于在那个时代的genre突破吧。叙述就是一般青春片的水平,1960s的电影就已经做得比这好太多了啊。另外主角大概是那个年代的小鲜肉,想想看他在傲骨贤妻里的样子,真为现在的流量小生30年后变成啥担心。
第一部是“老爸老妈的罗曼史”,在炫酷的科幻穿越外壳下讲的是“我帮老爸追老妈”的温馨故事。仅用32个特效镜头打造出一代科幻经典,1985美国年度票房冠军,2007年入列美国国会图书馆。
三部曲电影,最开始上映于1985年,可谓穿越时空类电影的鼻祖,很经典,也很好看。布朗博士在一次试验中发明的时光机器时,不料在实验过程中博士被歹徒杀害了,博士的好友马丁慌乱中架着时光机逃跑,回到了30年前的1955年。马丁在那个时代找到了30年前的布朗博士,一起计划如何返回未来。影片虽然没有什么大制作的特技,但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剧情都很到位,布朗博士的形象令人难忘。三部曲的时间是长了一点,但内容是贯穿的,可以一气呵成的看下去。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另类的励志片,宣扬的主题是,没有人的未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你为什么叫我Calvin?”“你的内裤上不是写着Calvin Klein嘛。”虽然在现在这个年代来看这部电影会发现不少硬伤,也因为太多电影的模仿以至于少了很多惊喜。但在那样的年代里这样的电影的出现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不可畏不经典。★★★★
尽管对时间旅行的相关概念的处理还是不够细致,但其实《回到未来》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想象关于成长的喜剧片,科幻则是一件绚丽的外衣,里面好多呼应的桥段,关于穿越的段子,平衡感真是奇佳。
特别的时间旅行,亲情爱情相交织,也造就了主人公的成长。
经典三部曲,一般续集都有狗尾续貂之嫌,但这套三部曲~~绝对堪称经典,而且中间穿插的各种空间时间理论通俗易懂~
好家伙,看马丁扮外星人逼自己的爸追自己的妈。笑死我了,哈哈哈。
从后来很多的片子中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影子~~
我是当作Rick and Morty的真人版看的。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娱乐电影!一部喜剧片能看得我热血沸腾,就差泪飙了!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可以载入教科书般的经典,永远不要错过这部人类电影历史上最伟大、积极、向上、幻想、搞笑的杰作!
开时光旅行之先河,80年代真适合怀旧...
惊叹85年能拍出这样有意思的电影,经典!但也没好到,像身边看过的朋友们所说:为之欣喜若狂的地步……
回到过去,改变未来
超赞的融合个人情感与科学理性的经典科幻喜剧片,毫不过时。ps:制片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人家85年就穿着Calvin Klein穿越了,我现在想买一件还得攒半天钱。泡老妈的情节确定不是向弗洛伊德致敬?弗洛伊德在好莱坞果然是烂大街。55年好像是个很让美国人怀念的时代,印象中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讲的也是那个年代的事情,年轻人那会儿可真高兴。
史上最佳植入广告,淡紫色的CK内裤!哈哈哈!从时间旅行的角度来说有点东西可能说不通,不过不影响整个故事很完整很欢乐啊,哈哈哈,有意思~~那个时候的电影,节奏真的很快啊
时空穿越鼻祖,无数后来者临摹效仿的教科书。每次看泽米吉斯的剧本,就像是菲尔德剧作法的满分答卷,开头过程结尾,如何抓矛盾性,埋细节,控制节奏,尤其是高潮处华丽流畅的双线设置,三十年后看来依旧激动人心。从社会学角度,本片亦可当作美国社会半世纪缩影。可叹,人生如白驹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