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的火热也正说明美国人都很喜欢美剧式的纪录片,到处都是自由主义的狂热幻象,但其实可以更深沉一点……
01 Joe不是普通人
内容:不同的饲养大型猫科动物的人joe、carole(被作为靶子的圣母形象)、博伽梵,声称自己的正义与社会价值(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亲密关系、不能用笼子圈养的保护关系、猫作为好伙伴)
——批判性的镜头,把相似的行为剪辑在一起,以及一些关键信息的镜头推拉运动
02 个人崇拜(个人邪教)
内容:三个人突破社会常规的一面,利用大猫建立的权力关系:博士作为“神”的多妻关系(服从、改名字、隆胸、搭配衣服),joe的开放式关系(不是为了养虎的目的)以及对生活无望员工的“施与”(在生活足够绝望时,加入joe成为他们更好的选择),卡罗尔大猫救助的志愿者等级制——薪水很低或者没有报酬,将养老虎作为生活(对劳动的反思,心甘情愿的被规训)
——在片尾暗示卡罗尔杀害了他的丈夫 a trigger for the next episode
03 秘密
内容:围绕卡罗尔丈夫失踪案件的叙述
——提供了一些线索和动向;人们对于案件真相的猜测,篇幅多偏重卡罗尔,前面比较susceptive,后表现出了一点对卡罗尔的同理心;joe对卡罗尔的敌视
——叙事节奏:正反方陈词时批判性的信息密集输出,让观众在双方阵营中来回摇摆、被拉锯;而最后落在了no evidence之上,以carole的升格镜头来表达一种后真相的叹息和无力感,同时也有对carole的共情(我对这些人没有什么好说的)
——系列片主线?从养虎的行为扩大到一些私人关系和人物性格、道德的关注,挖掘人的道德多面性
04 玩火自焚
内容:joe经历的fight——Joe和Carole的媒体舆论战争、版权诉讼案;joe工作室纵火案,节目组暗示这是joe的作秀(标题也在暗示);joe陷入财务危机后,jeff将动物园归入名下
——记忆点:开头Joe在监狱里的口信,让观众的注意力再次回到how the story went on
——叙事上,这集信息比较政治性、时间线长,多重转折让人有点接受疲劳,在整个系列里属于过渡集
05 让美国再次变得奇幻
内容:Joe参加政治竞选;Jon的离开,Travis的去世(葬礼上的表演、travis的墓碑);joe逐渐不对劲
——戏剧叙事和消解,当观众沉溺于一些充满戏剧的感性情节时,用一些严肃的政治性话语对其进行消解。
1)一个能带来感动的万能句式:“当他的xxx走后,他彻底变了”,对死性难改的深信,提供了对生活断裂的悲痛的共情基础;
2) 当人们认为joe的“本质”是疯狂后,一些证明的人性之善的痕迹就会作为“缺失”而更具有矛盾冲击,而joe用在伴侣travis的葬礼上用amusing的表演来表达怀念,恰恰却是人们寻找的痕迹。 在一贯的疯狂中,观众察觉到了被极力掩盖的真实,从而沉溺于掩盖的行为本身(表演)的强烈美学意义,用伪装式的表演来掩盖一些东西的时候,人们就会对被掩盖之物(伤痛情绪——人性)的真实和表象(欢乐)的虚假确信无疑,完成了理解认知结构的嵌套,换句话说,相比于人物标签和同一性,人们的认知结构满足于表象和易于寻得的缺失,人们不会沉迷入缺失中,而是更享受这样的层次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在读者了解到妻子去世的前提之下,会比直接表达的思念更富感染力,而当“我在他的葬礼上表演”是在悲切悼念的前提下做出的,会比直接道出悼念词更加具有感染力与戏剧性。
3)而影片之后用一种严肃的讨论来质疑、揣测、消解感性的延续,指出这是单纯的作秀、没有什么永恒的情感,观众于是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暴躁地认为一切都是谎言,影片的离间效果也就达到了:对人的暂时深信以及彻底怀疑。
(个人会认为这样对观众富有操控性的影片,达成了效果,但似乎有些不太人文,从隐形的批判性上帝视角对待每一个被拍摄对象,用戏剧结构渲染事实,对镜头权力有点滥用了)
06 高尚行为
内容:jeff掌控动物园;Joe的逃跑和买凶杀人事件,联邦介入,与joe狼狈为奸的人都投向联邦政府寻求无罪庇护
—— 批判的视角来看待一切被拍摄对象,看到每个人为自己的利益而言说(但他们又确实参与了这场闹剧,“醒悟”的举动让整个场面更加可悲了一点)
07 倒台
内容:Joe被指控犯下包括买凶杀人、枪杀大猫等19项罪名,没有一人为其辩护,joe对野生动物贩卖的行内人反咬一口,最后joe被判22年监禁;
——最后一集前半段是悲凉的闹剧,后半段有点莫名其妙,叙事内核从没有一个“好人”、没有一个赢家突然转向了法律至上的象征秩序、野生动物保护的倡议,很突然地收束住了观者的思考空间,转折太生硬,观者并没有从不信任的批判视角里出来,而看整个系列这似乎就是自相矛盾的处理,前6集都抛弃了法律伦理的大他者,而是营造了非常自洽的实然世界,虽然批判一切,但混沌也能够成为一个intriguing的内核。
08 虎王和我
上映后人物采访,延续个人立场,比如那个被咬掉胳膊的人其实更偏向joe
两个星期前,我们在“枪支、性爱、动物,《养虎为患》的导演料到了这部纪录片能成爆款”这篇推送中(点击蓝色标题直达文章)为大家推荐了疫情期间风靡美国的Netflix纪录片系列《养虎为患》,片中神奇怪诞的各色人物和令人瞠目结舌的魔幻剧情在新冠横行之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逃避的空间。
在文章末尾,译者们也总结了一些针对这部系列较为冷静的分析及批评。其中一条,便是关于动物保护主题的失焦。这篇新的影评,试图向大众解释《养虎为患》做错了些什么。
作者:Rachel Nuwer
美国境内圈养在人们后院、私人动物园和卡车停靠点的老虎,比全世界所有野生老虎数量都要多。这种状况是由约瑟夫·马尔多纳多·帕希奇(Joseph Maldonado-Passage)这样的人造成的,他是Netflix爆款纪录片系列里的明星,被大众熟知的名字是“乔野生”(Joe Exotic)。
在他被逮捕和判刑前,乔野生是繁殖和买卖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的大户。他快速大量地繁殖虎仔,供游客拍照、玩乐来赚钱。而当虎仔们长大、不再安全时,他通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处理掉它们。有些被卖给私人买家,有些被送去其他路边私人动物园用来继续繁殖,而有些则凭空消失了。
“我把这种叫做繁殖丢弃循环,”密西根州立大学法学院的动物保护法律诊所主任卡尼·安妮·纳赛尔(Carney Anne Nasser)说。她表示虎仔繁殖和商业用途“造成了美国的老虎危机”,而广泛存在的动物虐待和联邦政府管控的缺失加深了这一危机。
不少《养虎为患》的采访对象表示,这个项目被介绍给他们时,说是会揭露美国大猫的私人拥有问题,并且和很多动物保护主题的纪录片一脉相承。
有些人甚至透露说,该系列的联合导演及联合制片人埃里克·古德(Eric Goode)和蕾贝卡·柴克林(Rebecca Chaiklin)宣称他们在做的是大猫版本的《黑鲸》。《黑鲸》是一部2013年获奖纪录片,推动了民间对海洋世界的广泛抵制。
然而《黑鲸》的制片人曼尼·奥特萨(Manny Oteyza)却说:“《养虎为患》不是大猫版的《黑鲸》。”
纳赛尔博士指出,影响大猫的各种问题反而在《养虎为患》“肥皂剧式的夸张剧情”里不见踪影。
《养虎为患》讲述了乔野生的成功之路,他从路边动物园小人物变成全国最大的老虎繁殖户;也讲述了他之后一落千丈,堕为罪犯。他被卡罗尔·巴斯金(Carole Baskin)起诉后,便沉迷于毁掉她,并谋划将她杀死。巴斯金是大猫保护积极分子和“大猫救援”的主人,“大猫救援”是一家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官方认可动物庇护所。
评论家们担心《养虎为患》会加强老虎私有权的吸引力,赋予乔野生民间英雄的人设,而阻碍试图结束大猫虐待及私有化的努力。
“我们会看见更多人和虎仔自拍合影,更多人想要虎宝宝。”俄亥俄州代顿市的一位退休警官兼野生动物专家蒂姆·哈里森(Tim Harrison)说。他拒绝了《养虎为患》的采访,因为那部剧在他“听起来可能会变成一场畸形秀”。
周三,一位记者采访特朗普总统时,问他是否考虑赦免乔野生。特朗普回答他不熟悉这个案件,但会“去看看”。
卡尔·阿曼(Karl Ammann)是一位纪录片电影人,他的作品多聚焦于揭露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古德和柴克林邀请他接受采访时,向他介绍说这部纪录片是展现野生老虎困境的一个机会。但他表示最终的成片没有任何清晰的动物保护要义。阿曼说:“完全无视这些重要的内容真的很可惜。”
古德、柴克林及Netflix的代表都拒绝了我的采访。
关于动物和环境的纪录片能吸引观众注意大自然、推动正面改变,所以大多收到称赞。
纽约野生动物电影节(New York Wild Film Festival)的创始人和执行主席南希·罗森塔尔(Nancy Rosenthal)提道:“《黑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那部纪录片上映后,海洋世界的股票跌落,随后在2016年,公司宣布终结其虎鲸繁殖项目与鲸鱼表演。
而另一些纪录片则带来与其目的相反的效果。奥斯卡获奖电影,2009年的《海豚湾》讲述了日本太地村每年捕杀海豚的故事,引起了全球性的愤怒。
但探索《海豚湾》余后风波的纪录片《鲸世寓言》的导演佐佐木芽生则表示,《海豚湾》也引发了日本国内对该片的抵制,反而加强了人们对太地村渔民的辩护与支持。
她说:“当有人跑来告诉你说,‘嘿,吃那些动物是错误的’,这会引起人们的情绪。日本所有民众,就连那些不关心捕鲸的人,也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
《养虎为患》的批评者们担心这部系列引起的讨论,特别是关于极不寻常的角色们的讨论,也会造成类似的效果。
主人公乔野生,因为17项野生动物罪行(包括贩运濒危物种及非法杀戮5只老虎等)和两项雇人谋杀罪行,正在监狱服22年的狱刑。
在审判他的法庭上,联邦政府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其罪行,包括一份45分钟的录音。录音里他与卧底FBI探员讨论了他安排谋杀巴斯金女士的计划。
俄克拉荷马州西区的联邦检察官蒂莫西·唐宁(Timothy Downing)表示:“司法部自始至终坚定,庭审记录、证据和审判证词完全支持陪审团的裁决是正确的。” 但是社交媒体的反应凸显了大部分人看完这部系列后,对乔野生的理解多是同情。
在推特和其他社交媒体上,诸如 “释放乔野生”和“正义还给乔”之类的话题一直在流行,这也表明许多观众认为他被诬陷了策划谋杀罪名。导演古德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乔野生因为《养虎为患》的反响而欣喜若狂。
曾与联邦调查局合作,收集证据用于起诉乔野生的詹姆斯·加里森(James Garretson)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支持一个将动物关在笼子里,然后再开枪打死它们的人。人们现在就像疯了一样。”
纪录片创作者史蒂文·坎特尔(Steven Cantor)表示,出于娱乐和故事讲述需要,有些纪录片导演能接受稍微偏离现实,或者主动去影响参与者的行为、言语或外在。 他说:“一个作品叫 ‘纪录片’,并不意味着其中所有内容都必须是100%真实的。你可以加强某些故事,这不算欺骗。”
但是《养虎为患》的批评者们坚持认为,导演古德和柴克林做得太过了。有时他们会将人物说的话或者拍摄的镜头断章取义、放在与现实情况不符的语境里,将不准确的信息当作事实呈现,以及故意混淆时间线。
这些问题尤其体现在系列是如何刻画另一位主人公巴斯金的。她是乔野生的目标受害人,正在和其他倡议者们努力通过一部两党支持的法案,以禁止大猫幼崽商业用途和逐步淘汰老虎的私人拥有权。这个法案现在处于众议院评估中。
巴斯金说,自纪录片上线以来,她被各种关注包围,其中很多都是辱骂性言论和死亡威胁。乔野生的粉丝们已经创建了12项Facebook活动,威胁要冲入她的动物庇护所。
人们对巴斯金的一些厌恶情绪可能来自创作者在呈现故事时做的选择。例如,她和其他批评者们声称,片子里素材的剪辑方式暗示她照顾的动物们被关在狭小、肮脏的笼子里的。实际上,她的庇护所里最小的围栏面积也有1200平方英尺(译者注:约111平方米)。全球动物保护区联合会(Global Federation of Animal Sanctuaries)认为这个面积对于住在其中的动物来说是人道的。
迈克尔·韦伯(Michael Webber)是《起居室里的大象》的导演,那也是一部关于私人拥有野生动物的纪录片。他表示《养虎为患》里的一些剪辑,使巴斯金和她的动物庇护所看起来和乔野生的动物园“一样糟糕”,这正是乔野生十多年以来一直试图对外灌输的。
韦伯说:“他们呈现了一种假象,仿佛巴斯金这样拥有合法庇护所的人与乔野生没有任何区别,但这完全违背事实。”
法庭证词还显示,古德和柴克林给乔野生和其他参与者支付了费用。《黑鲸》的制片人奥特萨表示,真人秀创作者会定期补偿参与者,但纪录片创作者传统上来说是不会付费给参与者的。
柴克林告诉《洛杉矶时报》,她和古德只支付了人生故事改编费用、档案和个人录像使用费用,以及拍摄地点的许可费用,并没有花钱让人接受采访。
她说:“原则上,我们绝不为了采访付费。”
但是,这部系列中六位接受采访的人物,包括主要人物约翰·芬利(John Finlay)和詹姆斯·加里森(James Garretson),都声称他们被支付了数百至数千美元的现金。
乔野生以前的朋友杰夫·约翰逊运营着一个受欢迎的乔野生看守者群体。他说古德“很直接地告诉我他需要我给他发一些短信,一些照片之类,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付钱给我。”
《养虎为患》是正在快速改变的影视行业的产物,纪录片和虚构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纪录片、娱乐、真人秀,这一切都混在一起。”纽约大学新闻与纪录片专业的主任,同为纪录片创作者的玛西亚·洛克(Marcia Rock)解释。因为一些网络流媒体提供的财政鼓励,“制片人们被引诱着朝那个方向发展。”
《养虎为患》这类影视节目的成功可能会鼓励更多项目去模糊纪录片和真人秀的边界。有些影视工作者担心这种趋势会造成的社会后果。
纪录片制片人和编剧葛伦·齐珀(GlenZipper)说:“我相信电影和电视是现有的,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如果创作者给观众传递的是虚假的事实,特别是事关重要议题的虚假信息,这种操作最终会导致危险的后果。”
原文链接://www.nytimes.com/2020/04/09/science/tiger-king-joe-exotic-conservation.html
推荐阅读:《Netflix的纪录片战略》
译者:王三羊、Sunny
编辑:张汩
1,爽是爽。但是作为标榜事实,观点却有倾向,有点忽悠人。最后的倾向,还是在为娱乐和收视买单。之前的《海豚湾》更是,我也很喜欢海豚,但是那些骂来骂去的人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是渔民的话该怎么办。
2,有人说讲的其实是特朗普和希拉里。人性上挺像,手段上应该差远了。
3,总是标榜自己无辜的基本都是欠缺思考的,没人的手是干净的。说joe可以被原谅的人,可以假设自己是一只老虎,看看自己还会不会这样想。
4,老虎是老虎,人是人,吃亏的总是弱者。
5,想起一个著名经济学家在印度教当地人打疫苗的事情,过程及其艰难。正确的公益比赚钱要复杂的多,从长远来看,更多时候所谓的公益是安慰自己和伤害了弱者,或是披着公益外衣谋私利。要组建一个公益组织,想长远的真切的帮助一个群体,得设计出顺应人性和打破原有市场的规律的方法,产生新的技术,构建新的体制等。要知道这很难。
这两天看完了整部docuseries,更加印证了我之前的想法。我跟大家一样,觉得Joe很傻很天真,很大程度上是被身边的人陷害入狱,最后除了经理,大家都testify against him. 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可以romanticize他这个人,他天天拿枪恐吓Carole是真的,他杀老虎是真的,连他自己在片尾也说他觉得被他困住十几年的猩猩很惨,可是他为了盈利还是继续让他们在笼子里呆着。然而大家好像都把重点搞错了。因为其他人把刀子捅了九寸,Joe只捅了五寸,所以Joe是好人这个说法不合逻辑。这也是我觉得电影的narrative太偏心Joe。国外网友还搞了个投票说支持Joe,让Trump把他赦免,我也是醉了。
----------------------------------------------------------------------------------------------------------------------------------------
与其说这是一部讲关于big cat的纪录片,不如说是讲养老虎这几个人私生活的纪录片。我相信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是带着猎奇的心态,看看这群养老虎的人是多疯狂。
Turns out, they are crazier than we thought.
Joe Exotic是openly gay,有两个老公。他非常痛恨Carole和动物保护协会,哪天兴起会拿一个假人当成Carole来用枪击和爆炸,还说如果动物保护协会的人来拍摄或者抢走他的老虎,他会把这里变成Waco (一个cult组织和政府对峙最后死了80多人的惨案)。他员工休息在一排mobile home,里面全是蟑螂老鼠,水龙头没水,空调只有一个能用。他的员工说是都是misfit,可Joe收留他们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刚出狱,无路可走,只能投靠他,因此也能在工作上不停剥削他们。
Doc (of mystical science, wikipedia说是中医lol) 有一群“老婆”兼员工,没征求意见就让妹子去隆胸,一周不停干活只赚100块。
Carole是所谓的动物保护者,可她的动物园同时也是收钱,并且她的员工都是分等级的志愿者。她的衣服,家里摆设全是同款豹纹。随着对Joe的采访,导演发现了她和第三任前夫Don的失踪有不可告人的关联,并且Don身边的人也印证了这样的想法 -- Carole为了继承Don的百万家产而杀害他并把他拿去喂老虎。
现在我只看到第四集,片里说了这么多这些人的私人恩怨,无非就是想说,看似站在正义一方的人,其实也在干着一样肮脏的活,只不过打着保护动物的旗号,把大家都骗过去了。
可是我觉得这些并不足以说明Joe,Carole和动物的关系。如果想证明Carole也是虐待动物,把他们关在铁网里,为什么不说明,Carole关一只老虎的铁网比Joe的大多少?是不是差不多大?他们照顾老虎的方式是怎么一样或者不一样,从起床到晚上都是怎么度过的?如果Doc像他说的没有杀过老虎,那导演组驻扎在那里一两个月是不是会有所发现?如果有什么镜头他们不让拍摄,播出这些片段是不是就证明了他们在某个环节藏着什么。
从我个人角度,我只是觉得如果你想说他们都只是为了养动物产生的利益而不顾动物本身,这一堆私生活的事情并不是重点,只能算得上让人根据这些侧面了解去在道德层面上去评判和猜测这些人对动物虐待杀戮做了什么。很多一手的线索,不知道是没采访到还是没播出,观众都没办法接收到。
如果是这样的话,Netflix跟这些养老虎的人有什么区别呢,背景是说这群养老虎的人怎么不保护动物,可是整部片子却聚焦到这些人的exotic life,而他们怎么对待老虎却极少提到。这些Redneck放在中西部估计不少(看那些反对gun control一个两个拿着几把枪出来抗议的人),而这几个人因为养老虎而被纪录片作为卖点来说。
如果真的是讲这些养虎人,这些生活在conservative州的人的生活,我更多的是想看到对这些主角生活轨迹以及变化的描写,更好奇他人生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扭曲。譬如第一集几句带过的家庭背景。Joe的父母是homophobia,当他出柜父母接受不了而他想自杀。Wikipedia还说他之前已经在警察局当上chief officer. 多了这些家庭context,更能让观众知道,原来他对枪,老虎的喜欢,都是想向masculinity的主流靠近。
在guardinan上找到一篇说得挺好的文章:Hunting, meth and big cats: Tiger King's rarely seen version of southern queerness
感觉今年电影小年 纪录片大年 尤其这部更是精彩到新高度!
吐血预定年度最热爆款《养虎为患》,不愧五年素材集成网飞又一次盆满钵满
眼见非真实世界 反转则全员恶人 ,带感
嬉皮慈善家和愚昧红脖子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少有让我想一夜不睡通宵看完的纪录片🤩 缘 妙不可言
如何写推荐都没办法讲明白这么多元素在一个真实纪录片里,就俩字“好看!
片子剪辑具有迷惑和导向性,但是没有中立视角又怎么了?
反正事实都是相对的 这年头有什么真相?我根本不较真儿
喜欢在影视剧里洞察人性的观影者 保证你每一秒都不浪费!
大家快去支持啊!
记得去年刚刚lockdown的时候收到当时全球老大的邮件疯狂推荐,我还觉得“看着这么狂野风的海报,拍的能是个什么鬼电视剧”。复盘一下:
1)之前误解了,本片其实是有史以来最火的纪录片,不是电视剧。所有footage是怎么得到的、背后制作的团队我还没太了解过,但实在觉得这个选材太妙了,能拿到这些素材太了不起了。纪录片中露过脸的Tiger King Joe Exotic本人雇的reality show producer Rick虽然自己的项目难产,但还是独具慧眼的,因为发掘了这个题材和Joe这个人物。
2)私有动物园和动物救助者的sanctuary两者没有区别,两方的激烈斗争只是基于各自的ego,就像Saff说的那样,“这场斗争的结局是到头来一只动物都没有帮助到。”
3)Joe Exotic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喜欢"young and dumb"的年轻男孩,是一个在保守红州的红脖农民基佬。他对老虎无比钟爱,可这种钟爱在他享受到开私人动物园的巨大利益后变质了。他因为园区面积不够把健康的年轻老虎开枪打死,想要雇凶杀了那个和他对着干的动物保护组织的女人。他无比自恋狂妄,竞选总统、州长,把自己的大头照印在安全套上派发作为造势手段,最大的心愿是要红遍全世界,在镜头前充满表现欲。又无比单纯愚蠢,被商业伙伴背后捅了一刀,被送上联邦法庭判了22年。所有人都说他绝对无法忍受漫长的囚禁生活,会死在监狱里。而当他失去一切的时候,他日夜盼望的红遍全世界,讽刺地通过一部讲述他的纪录片实现了。到最后审判时,法庭上没有一个人站在他那一边,他的前夫、商业伙伴都成为当庭指控他的证人。而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讲完以后,只有一个小人物还记得,事实上Joe的另一面是他坚持了近10年给150多个无家可归或揭不开锅的人做感恩节大餐。
4)最后番外里Joel McHale常问的问题:你觉得动物园里的动物更可怕还是人更可怕?所有人,哪怕被老虎咬断手的Saff和咬断腿的Reinke都说:人更可怕。动物不会像人那样尔虞我诈、轻信背叛。
5)这个私人动物园主与动物保护组织之间的博弈,和这个小众巨型猫科动物爱好者的圈子的故事,如此irrelevant, wild, exotic and chaotic,真的和副标题说的一样,是murder, mayhem, and madness,却又如此addictive, fascinating and weirdly relevant,看之前是绝对想不到的,不知道为啥让我想起了绝命毒师。
6)你以为你是老虎之王,可以凌驾于世俗律法之上,吸毒打枪养老虎当乡村歌手娶两个老公,活得逍遥自在。最后你还不是吃了书读太少的亏,被小人陷害,打官司,扯这些曾经最不屑一顾的法律词汇,被社会制定的规则所限制,活成了你豢养的那些在笼子里灵魂死去的动物。Joe Exotic是如此,Don Lewis是如此,Dr. Antle也是如此。反而是那些顺应规则、利用规则、欺骗规则、一心一意为自己牟利的人(aka Carole Baskin,James Garretson,Jeff Lowe),成了这盘棋的赢家。这盘棋里没有好人坏人,因为能影响棋局走向的都不是什么好人,但确实有赢家输家。人们向往的结局是善恶有报、因果轮回,可惜现实常常无法印证这个信念。
那些说美国没有自己的culture的人,这tm就是american culture啊。世界上任何一个别的地儿都养不出这些奇葩。
真的是insane absurd mind-blowing 看到Joe的MV就真的OMGGG头痛... Privately owned by Joe Exotic的前夫#1后来turn his back on him 飞叶子过量的前夫#2在别人面前爆头...全剧唯独觉得两名残疾的员工和那个campaign manager有empathy 其他人都是crazy 太魔幻了
一开始是猎奇片,讲疯狂的美国养老虎的乡巴佬。后来发现是人性片。Carol 是伪君子,Joe是疯子加蠢货,Jeff是奸诈小人,Doc是邪恶教主,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动物。求求大家不要再进行鼓励野生动物家养的行为了,比如去私人动物园,近距离摸老虎和拍照。野生动物就让他们属于野外,好吗。
一部会让你讨厌“动物保护者”的片子(全员恶人系列)
比电视剧还drama的剧情 居然是真的 !前面采访的人后面就死了,走了,没手了,神奇的剪辑。joe让我想到saul 都挺喜欢拍广告/mv的 而且很drama 。看了下joe的ins大家都在说free joe,感觉片子还是很有导向性的,看完觉得joe蠢且单纯直接,剩下的几位都坏到骨子里
oklahoma 红脖多夫同性恋枪粉 exotic 动物园长(主角原话大意),这人设确实够猎奇,不看这片子都不知道同一个国度中部小镇里还有这样的一种人生和这么一个圈子。剧情也是前回百转,跟动保机构和网红撕逼,精选州长,圣母网红自身杀夫悬案,引狼入室,多夫感情纠缠, FBI 卧底两面派…真是大开眼界。
在美国住了快14年,恐怕从netlix纪录片出现我才开始真正认识这个地方。魔幻到马尔克斯都服。
牛逼 那個bitch 100%殺了她前夫 我覺得整部裡最壞是她 其次是那個邪教班養了一堆女友的男人 最慘是Joe所有人都testify against他
关注卡罗那个bigcat很多年了,除了早年繁育和剥削志愿者其他没啥大毛病,杀ex这事我不care,那人也不是啥好东西,她的救助理念在这帮人里是最好的,收养无法放归的残障和太老的大猫。jeff最坏,博士最恶心,Joe是个可悲愚昧的红脖。如果影视化风骚律师团队或者科恩兄弟或者马丁·麦克唐纳最适合接。
熬过第一集,后面的一波九折简直防不胜防,听人言观人行却难辨其德,感觉正义无处安放。从始至终两个死敌都义正辞严,男方经营大猫繁育业,女方经营大猫庇护所,大猫数量悬殊但都关在铁笼子里需要全天候饲养,双方都卖门票女方卖得贵些且募集善款,男方雇佣廉价劳工,女方招募免费义工,双方斗得你死我活,男方买凶杀人已锒铛入狱,女方前夫离奇失踪依然悬案,故事没讲完,人斗人已经很奇观。片子的主角大猫想说什么? 则无人能懂。
弹幕一直在调侃、奚落这个男人,好多人在说“活该”,看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和carol、薄伽梵相比,Jo是真的喜欢和动物在一起、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只不过他的经济基础不允许他随心所欲,他的能力满足不了他的雄心,他的心智也无法担当这份自由的责任。他需要成熟、理智、真正关心他的伙伴,才能把危险的激情化作生活的动力;然而他身边一个这样的人也没有。身边的人不是无奈地站在他身后就是各怀鬼胎地不断怂恿推动,他万劫不复是早晚的事。看这个片就像看某些重案庭审一样,一个听不懂法官问题的不识字的杀人犯,几个咄咄逼人的律师和按部就班的检察官,法律和道德根本没有着力点,无论怎么陈词怎么宣判,都改写不了这样的人间悲剧。
其实是Trump和Clintons纪录片
你以为是在讲动物但其实是在讲人 人比动物可复杂多了
真他妈传奇人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服了。//刺激,惊险,马尔克斯都不敢这么写,真一波八百折,看到第五集了,终于明白为哈trump还能当选。就是有那么一群我们也许永远也接触不到的人,活在一个我们想象不来的世界。//看完了,其实是一个悲剧人物的戏剧一生。
4.5,居然没有一个正面角色,开个动物园居然还能搞成邪教……joe又恶心又可怜,他就是一个被利用的小丑。big cat rescue那女的简直让人恶心……正如最后总结,没有人赢,动物在这里面最可怜。
最大的问题是拖沓,时长至少可以压一半。其实相对好出风头、自作聪明的主角,片中出现的每个大佬(卡罗、杰夫·劳、安特尔博士,还有阴魂不散的PETA)都比他邪恶得多,他最大的罪名与其说是贩卖动物、雇凶杀人,不如说是自我中心,自大到了自毁。
就都是怪人呗,对网飞的剪辑方式反感
Is it just me or Carole每次接受采访说着说着突然笑起来的时候真的很creepy??.......
That’s what you get when you don’t have a black friend
每一集都是???还能这样???就没有一个好人,包括Carole,有评论说伪君子和真小人的区别,Joe就是个沙雕,他们说的希拉里对川普真的是一毛一样。整个故事和大猫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所有人都在利用这些动物为自己谋取利益。昨天看到新闻说因为这个纪录片爆红警方想要重启调查carole丈夫失踪的案子,还有jeff以及博士....毒品,一夫多妻,邪教,同性恋,谋杀,雇凶杀人,失踪,卧底,反水,自杀,太骚了,每一个点都是爆点,生活永远比电视剧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