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期待这部很久了:首先卡司大爱,再加上题材也是很难得一见的女性群像职场戏,讲述创业。
但我现在看完前六集,不能说大失所望,但确实没达到我的预期 - 也可能预期太高了。
目前播出6集,好坏参半。(个人觉得最后分数会在6.5 - 7.5 之间,以目前走向,不应该上8)
--------
看完78集,我真的弃剧的心都有了,这剧情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字,这个卡司吗?我越来越觉得剧情像是她们恋爱然后顺带创了以下业,因为创业的部分让我真的觉得生活在10年前的台偶,而10年前的台偶是下坡路的开始!
优点:(卡司很强大,角色很分明)
缺点:(剧本真的很牵强!)
综上所述,也许是我太挑剔了,可是我真的好想看一部讲女性能力的现实创业/职场剧,而不是再回到曾经偶像剧的节奏。(不过这也比很多内地的同类型也好很多,所以自己会觉得在6.5-7.5之间,看后续剧情发展)
PS:我反应了好久才理清了 江直树 江裕树 江武树 之间的关系!!(还有江弯树😱)
谢谢这部剧让我成长,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东西,里边的每一个角色 所做出的一些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举动,我都能够理解,在我生病的这段时间有这么好的一部剧的陪伴,是无价之宝。我慢慢发现,自己可能真的属于这个世界上的少数人,很多人不能理解我,我只想要一直证明自己没有错,每一天都思虑过深活得很累。我在生活中也面临过每一个角色所遇到的所有鸟事。我时常对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不满,但是我又没办法改变别人,甚至连自己都管不住。我一度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或者是怀疑我究竟是不是真的有病。
谢谢吕莳媛老师改编的这部作品,里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对我将会成为终身受益的财富。谢谢制作人林心如,是因为你,我才有结识这部剧,谢谢台前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们,这部剧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 让我相信:一个人可以渴望爱情的存在,却不一定要拥有婚姻,就像陈意涵扮演的夏芷一样,这也是林心如所说的宁缺毋滥;让我懂得:如果你还爱一个人,但是在对方面前变得很卑微,也许你应该及时止损;告诉我:再好的朋友都不能主动去探寻别人的隐私,但是如果朋友愿意分享,一定要竭尽全力的去帮助他。大结局和开头其实都是编剧的匠心所在,开篇的黑色幽默恰恰证明了整个故事可能只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而结尾的美好又恰恰只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场梦。
我时常会怨恨去痛恨我周围的那些无知的人,其实我道理都懂,我也有自知之明,我非常清楚我每天都做了什么,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我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我做的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是没有目的的,而是我做的所有好事都是为了自己(帮助别人可以使我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或者让我安心,或者是为了我将来的长远的打算)。有时候真的是难得糊涂,最近了解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家排,但是我丝毫不相信他的神秘性,它只不过是利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让自己过去和解。这恰恰证明了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不知道我还要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与自己和解,但是我不会放弃和努力,就像创业er一样,面对鸟事,一笑置之,不是认输,而是成长。
如果有一天我也遇到了自己的MR,right,我得让他先把整部剧看完,如果看完之后他不是很喜欢,我们绝对不会结婚。不是开玩笑,我是认真的~因为我现在觉得。像同性恋这样的群体,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可以陪伴终身的人,退而求其次能够找到一个愿意陪我度过一年的人都很难。因为我们不会有孩子,孩子不会成为我们的牵挂,我们的感情仅仅就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联系,而异性恋者不一样,他们有孩子还有双方的家庭血缘,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
看完《创业》后,我也觉得我这辈子可能不会结婚了,也可能不会再恋爱了。不是因为我不渴望爱情,不渴望有一个知根知底的人的陪伴与爱护,只是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就像夏芷所言:一个人也可以很自由,两个人也可以很幸福。
感谢这部剧给我的所有启发 Go Go little bird Burn Burn little bird Win Win little bird[心] @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
上个月看了这部剧,一直拖到现在才写。创业的部分并未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就是一普通打工人,反倒是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刻画更能引发我的思考,所以决定写篇小作文,俗称观后感。
进入正题之前先讲一个全剧让我印象最深的笑点:剧中三女主之一夏芷的爸爸叫夏语天,妈妈叫郝晴朗。俩人多年前离婚,离婚后依然有所往来,但永远都是互相挤兑互相拆台。后来年过花甲的私厨老板夏语天爱上了他的员工—比他小二三十岁的崔台枫。郝晴朗也没闲着,最后一集中成了小奶狗编剧燕阳兆的女朋友。
看看这四个人的名字,夏语天和崔台枫、郝晴朗和燕阳兆,再配上夏语天用闽南语讲的那句“真是不好意思”,温馨又幽默的感觉荡漾心间。
歪楼完毕,言归正传。
剧中三女主之二林美季,自称老头杀手,阅男人无数(没有贬义),但偏偏被一个不务正业的诈骗犯大田田迷得晕头转向,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尽管夏芷帮她分析了她心上人的种种反常表现,她依然为他辩护,直到她亲耳听到她心爱的大田田称自己为“肥羊”,并策划了一个粗糙不堪的绑架案以骗取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她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都说当局者迷,夏芷虽然能一眼看穿大田田的诡计,但其实跟美季犯着同样的错误。她所谓的男友武树六年前一声不吭地离开,甚至连手机都不带就是为了不让夏芷联系他;而夏芷一直痴痴地等他,边流泪边告诉自己他还爱着自己、还会回来找自己。后来当夏芷几乎要忘记武树这个人时,他又突然出现并且很快求婚,夏芷甚至还在考虑要不要接受。看,人最难认清的果然是自己。幸运的是,夏芷最后清醒了,没有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第三个故事还是发生在《人世间》的周蓉身上。周蓉自小漂亮、聪明,爸妈哥弟都宠着,所以任性。上高中时孤身一人去了离家万里的贵州追寻她的偶像、她的爱情,连爸妈都没有告诉一声。婚后她的丈夫冯化成在文革期间被捕,妈妈承受不住打击突发脑溢血并成了植物人,在床上躺了两年多。周蓉也为自己自私的行为感到后悔和羞愧。又是一个为爱痴狂的故事。
上面三个例子看上去是爱情故事,但它们背后都展露着人性的同一面:为什么周围人苦口婆心地劝TA不要陷入某段感情,甚至连TA自己都动摇的时候,TA还是会选择继续这段感情?如果TA能预料到后来的种种痛苦,TA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周蓉给出了回答:
是啊,人都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规劝着过一种自己不想要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即便在众人眼里是幸福的,对身处其中的TA来说也是充满遗憾的。再者,人的判断和选择大多基于自身的观点和经历,对于只是道听途说、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很难有深刻体会,所以常常会不顾他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想法。年轻人天真烂漫,涉世未深,无法充分预料到漫漫人生路上可能出现的泥泞与荆棘;过来人阅历丰富,可再有智慧的长者也存在局限性,他们给出的种种建议未必适合年轻的一代以及各不相同的独立个体。
所以我作为旁观者,无论TA身处何种感情中(只要不是极端的情况),无论我跟TA的关系是什么,我会说出我的想法,同时尊重TA的选择,哪怕我不赞同这种选择。因为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走过之后才知其中滋味,才能领悟当年自己听得进、听不进的话,才能真正长大、成熟。
在各种媒体的渲染下,现代独立女性是又酷又飒的大女主,传统女性仿佛成了一个贬义词。但无论是哪种女性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当一个女人成为一个母亲后,她爱孩子是否应该胜过爱自己?如果更爱自己,她是否会被贴上自私的标签、成为大众讨伐的对象?
《鸟事》中的第三个女主小茑恐怕就要成为这样的“对象”:婚前,她的志向从来都不是相夫教子。婚后,她不得已生下小小茑,因为照顾孩子筋疲力尽,并且发现自己活得毫无价值,于是离婚、重返职场成为公司特助、随后辞职创业。不仅如此,她再次怀孕后坚决不要这个小孩,因为孩子会消耗母亲的时间、体力和斗志,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一个孩子上。
你会不会觉得她冷漠无情、不负责任?
你会不会觉得她怎么可以为了所谓的事业连孩子都不要?
可接着往下看,她也想拼命安抚哇哇大哭的孩子但又手足无措,因为多年不见的女儿突然出现而心绪大乱,她也责备自己不是个好妈妈。
家庭和事业到底该如何平衡,依然是个无解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人世间》里的周蓉身上。1978年恢复高考后,周蓉考上了北大,就把4、5岁大的女儿寄养在东北的弟弟弟媳家里,自己和丈夫一起在北京学习工作。即便后来回到了东北,也因为单位分的房子太小,无法把孩子接回到自己身边。看上去她是成功的职业女性,名校毕业,有副教授的头衔傍身,一路顺风顺水;可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跟女儿分居,孩子跟她不亲,而跟长期生活的舅舅舅母更亲(这一点比《鸟事》更符合常理。小小茑第一次见小茑就认为那是他妈,OMG)。她戏里的前夫冯化成和戏外的吃瓜群众都指责她,认为是她的“自我中心”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可是她没有为女儿付出、牺牲过吗?当然有。分娩当天丈夫回不来,自己动手剪掉孩子的脐带;为了给女儿买个会唱歌的娃娃,自己吃了一个月的馒头咸菜。周蓉确实自我中心,但也在用生命爱女儿。
《人世间》中还有一位传统女性的代表郑娟。善良朴实,没什么文化,一辈子为了家庭操劳。早年不幸,被人强奸生下了儿子楠楠,之后和周家老三周秉昆结婚。而渐渐长大的楠楠和她的表妹玥玥互有好感。在一家人都知道两个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后,玥玥的妈妈也就是周蓉找到郑娟,希望郑娟同意俩孩子在一起。
这既是为了拯救叛逆、消沉的玥玥,也是为了弥补她没有陪伴女儿长大的遗憾。她以为一心为他人的郑娟一定会答应,没想到自己被回绝了。难道郑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美好的爱情和人生?当然希望,但是:
无私如郑娟,也不会牺牲自己的尊严来成全亲生儿子的幸福。
回到最初的问题,一个母亲应不应该爱自己胜过爱孩子?我想说,更爱自己或更爱孩子都无可厚非,不必过度标榜独立女性,也不必对母亲进行道德绑架。除了周遭环境和舆论的影响,到底更爱谁是人性,也是个人的选择,只要每个母亲都不后悔。
2019年,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刷新了人们对台剧的认知。 21世纪前10年,大家靠台湾偶像剧认识台娱。而这两年,越来越多元的台剧让观众看到,台剧早已经超越了小清新、小言情,尝试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编剧吕莳媛,拿过金钟奖,她执笔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高分佳作。从新闻伦理到同性爱情,吕莳媛涉足的影视作品题材,总是在关注更广泛的社会话题,乃至被边缘化的社会人群。近年来,女性话题火爆,吕莳媛则带来了她的新作《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聚焦女性职场、女性创业。
国产职场剧这两年还挺多,有卖房子的《安家》,有暴露打工人心酸的《平凡的荣耀》。 但把聚光灯打到“女性+创业”这个子集的剧集,华语地区似乎寥寥无几。
《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出发点很好,聚焦女性职场困境。
第一集就抛出了巨大的灵魂拷问,你在工作中能找到自我价值吗?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NO!
大部分打工人都不敢在工作中奢求价值感与成就感。
不被领导职场PUA就感恩戴德了,要是每个月的工资还能让人多吃几顿海底捞,那996、007甚至拿命换钱,老板都觉得是理所当然。
于是,《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的三位女主公冶小茑(林心如饰)、夏芷(陈意涵饰)、林美季(简嫚书饰)认清事实后,决定不再打工,自主创业当老板。
风险虽高,但伴随而来的,是自由度更高、以及不用再受领导的白眼。
这三人当中,小茑出身最好、起点最高,她是集团总裁富二代,名校海归,精通多门语言。而且当了多年总裁特助,统筹能力和执行能力都是顶级的。
夏芷弱一些,是职场上常见的老实人。
虽然策划设计能力出色,但由于脾气太好,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依然是个基层员工。
至于林美季,则是个身材火辣、长相甜美的前台,是三人当中的门面担当。
甜甜嗲嗲一口台湾腔叫一声“孙葛格”,老板们被迷得找不着北。
为了给爸爸还债,美季11岁开始就独立打工赚钱。 除了正常上班,她还是个直播博主,开着一家网店,每月收入分成三等份,一份还债、一份家用、一份存起来。
“她创”的角色设置是用心的,三位女主,代表了职场中三类不同的女性。
但是,认真深究一下又会发现,这些角色都过于理想化,无法代表更多的普通女性。
家中有金矿、心中无惊慌的公冶小茑,如果创业不成功,还可以回去继承家产。
爸爸开着一家老字号小餐馆的夏芷,不想打工了,随时可以回家躺平。
看上去身世较惨的林美季,反而比较深刻立体。没有家庭可以依靠,没有其他退路,只能凭借美貌和世故的智慧拼出一条血路。
然而,普通女性的职场困境,目前的“她创”丝毫没有表现。
更致命的是,该剧虽然打着女性创业的名号,但从前8集看来,剧情关于创业路上的艰辛、女性创业的隐藏风险并没有什么着墨。
主角一上来就有了几百万原始资金,一出手就拿下了几千万的度假村改造项目。想要找银行融资,就有邱泽扮演的郑义男这个金融才俊出手相助。
关于创业,这部剧未免表现得太过轻巧。 随便起个小清新的品牌名字、喊喊美好生活相关口号,就想说明主角很努力,轻易忽悠到大佬投资入股。
在这一点上,“她创”犯了和大多数国产职场剧相同的错误。 既没有深入做市场调查,也无意展现真实职场的艰苦。 以台娱一贯的文艺幻想意淫创业,结果就是离题万里。
当然,即便说了这么多“她创”的坏话,它也还是具有可看性,毕竟主创纯熟的业务能力摆在这里。
虽然从剧中看不到创业的思路,但在家一边拖地一边看看台湾的优美风景、还有漂亮姐姐谈恋爱,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剧中最有意思的是林美季,换着花样穿小吊带、小短裙,露出甜甜的笑容,扭着婀娜身姿走过来,谁能不大喊一声:“春天来了!”
有女性观众说,受不了这个角色的台湾腔,无法接受她什么事情都可以撒娇。甚至是公冶小茑,一开始也看不惯林美季喜欢穿着性感的衣服对男性示好撒娇,她觉得这样很“廉价”。
然而,林美季这个角色饱受非议,恰恰折射了社会对女性的一种偏见。
她这样的女生,颜值高身材好,清楚自身的优势,也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 她乐意说好话迎合男性,借此来博取一些好感、获得一些好处,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得不承认,有时美貌确实是一张很好的通行证。看到好看的人、好看的事物,人类会更开心,也更乐意和美人相处。
在合法的前提下,一个女生吃点自己的美貌红利合情合理。
可是,她们却容易因此被人攻击。 笑得甜一点、穿得少一点、说话嗲一点,就会有人说“绿茶”、“花瓶”、“很cheap”……
美貌,是林美季的武器,却也成为了她的枷锁。
林美季真的除了美貌一无是处吗?
首先,美貌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
一个美人,她什么都不做安安静静站一个小时,都会有人停下来欣赏。
再者,林美季知道利用她的美貌去赚钱、去带货、去造福公司。 这种能力是附加在美貌之上的,当美人有了头脑,杀伤力更大。
这个社会有一部分人,很爱带着恶意去揣测美女。
一个美女升职加薪,会有人怀疑是不是被领导潜规则;一个美女清清白白什么都不做,又会有人蠢蠢欲动想去染指; 当一个美女明明白白跟大家说,“对,我就是利用自己的美貌获得好处”,还是会有人骂她“心机”。
以至于现在很多国产剧,只要写到美女角色,性格一律正直律己、天真无邪;谈恋爱就一定要从一而终,美女成了圣母玛利亚,实在太无趣。
林美季的惊喜,就在于她弥补了国产剧、华语剧的某类女性角色的空白。
她清爽可人地露胸露腿,干脆利落地勾引男人。
她把撒娇当成常态,却也有“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勇气。
当《撒娇女人最好命》在消费歧视“心机女”“绿茶女”时,“她创”帮这类女生撕掉标签,让她们勇敢做自己。
让我们正视荷尔蒙冲动,争取撒娇的权利,敢于示弱、敢于示好不是弱者的行为,反而是强者的担当。
当然,撒娇不只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可以卖萌。
只有我们摆脱偏见,淡化两性行为差异,不再规定女生应当如何、直男应当如何,明天才会更好。
正因如此,《她们创业那些事儿》值得一个表扬。它摘下了对美女的有色眼镜,打破了针对美女的道德枷锁。它告诉我们,只要合法、不伤害到他人,“恃靓行凶”不应该受到指责。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韭菜文娱(jcwenyu)
尬吹脑残台女的那些事儿的那些无知台🐸🐸🐸🐸,只有东南某省岛上的生物才会看的垃圾剧。尬吹脑残台女的那些事儿的那些无知台🐸🐸🐸🐸,只有东南某省岛上的生物才会看的垃圾剧。尬吹脑残台女的那些事儿的那些无知台🐸🐸🐸🐸,只有东南某省岛上的生物才会看的垃圾剧。尬吹脑残台女的那些事儿的那些无知台🐸🐸🐸🐸,只有东南某省岛上的生物才会看的垃圾剧。
以下内容无逻辑无主线,我也没看完全剧,一定有以偏概全的部分。就是根据我跟朋友的聊天整理了一下观点,仅供参考。你说我错的,你就是对的。
【编剧】1、第一集林心如都飞起来了,落到车顶弹三弹。我以为至少有个瘀伤吧。结果!人家自己爬下车去上班了。这是钢铁侠影棚吗?
人车大乱的情况下,没有人去掐林心如的人中,而去看陈意涵被穿低胸礼服的老板娘刁难却应变得很好。还对她心生了赞叹。看到这里我就想点X出去了。但我没有。
2、编剧的台词功力很欠火候,坏人都把坏放在言行上,客户的难搞都很表面,炫富也很表面。现实里客户的难搞都是藏起来的,客户大妈不会当面说这种难听话的,炫耀也不会这么直接。想要猥亵你和调教你的上级,并不会这么直接的对你动手动脚。真正的恶意都会有一层体面的皮。而且人的情绪要有一个铺垫到高潮的点。编剧对恶人的描写和恶意的爆发都太浅白了,这是童话书吗?看到这里我就想点X出去了。但我没有。
【导演】3、三个女主出场相遇,因为一场戏剧性的撞车而互相知道姓名。多么有张力的镜头!结果一个留学归来的特助骑自行车上班会飞,明明可以拍得更紧凑,也把这种戏剧冲突张力体现。结果这个镜头调度拍得毫无主次,混乱得让我想晕车。到最后我只记得老板娘那个白花花的胸。随便一个香港警匪片里面的撞车镜头,都比这个要强,有紧张,有叙事,不晕镜。
【剧本】4、说好的创业呢!第一集还在被欺负,搞感情!我要看她们搞钱才点进来的!我不要看感情,我要看扎扎实实的有逻辑的剧情看女性怎么突破职场瓶颈,怎么去挣钱!我看后面应该还有好久才到我想看的部分,但是我觉得编剧的功力写不出什么真正有阅历的创业风云来。都是人际上的那点拉扯就算了……
【人物】5、三个女主的性格设置得很互补,各有特色。但在镜头和剧本上的表现非常不成熟。
林心如出场稍显面瘫,人物刻画细节不用心。而且导演和编剧都很偷懒,喜欢用对话来给信息,而不是通过场景、道具和人物的表演。在第一集的中间我才对林心如这个人有一点点立体印象。如果我要刻画林心如,一开始就会从林心如的房间来描述她的生活方式、爱好、习惯,让你一下子就GET到她留学的背景、精英的思维和极简、环保的作风。不然很难解释一开场骑个单车的女人是整个集团最有能力和威望的特助……这种力量感毫无细节支撑啊。
美季的印象是走反差路线的。目前美季的表演和人物我是最喜欢的。一开始你觉得她拜金、老头杀头、世故,但后来会觉得她聪明伶俐情商高还仗义,第一集就完成了反差,所以目前来说是很有好感,只是接下来如果一直正面,就会无趣了。
最后花了最多时间给最苦情的陈意涵女主,我完全没有代入感。主打职场和创业,剧本打磨得如此粗糙就算了,在人物上也走煽情路线,就很有点老油条的嫌疑。我个人并不喜欢那种任人拿捏的女主,时时无助时时等待被援助。这种人设就是来博同情的。如果导演真的懂女性,应该要更多从女性内心如何应对困境来叙事,在困境里找出路,找方法,动用逻辑,这样就算外界来了一个力量帮助自己,自己也能积极地接好。并能总结经验,完成成长。所以这种人设,结合她职场和感情双惨,一直一副没有办法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姿态,我觉得看下去对人生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6、那个登山的男人,大学的时候就长得这么老!有什么好等!
豆瓣上很多职场类的小说,都写得比这个剧本真实、有逻辑。拍成短剧,都更有借鉴性。因为是女主剧,而且谈的是创业,我肯定是有所期待的。但很遗憾,这部剧是男导演拍的。我更希望看到女性的作品,因为这肯定有无法替代的部分。希望能有更多女性视角的议题和内容出现在公共视野,引起讨论和关注。这总是好的。但不要忽视其中,价值观引导和解决事情的思路提供的部分,保持独立思考。
很多时候,电视剧看的就是一种滤镜,寻求情感的共鸣。大家各自找糖吃,俗称:一千个哈姆雷特嘛。所以就,2星半,加半星给美季,哈哈哈哈哈哈。
邱泽居然真的是演技派
不像内地的职场剧那么狗血。
3個女主都中意✌️
出场真的。浮夸。我刚在想,什么样的冲击力能让我自行车座上直接弹上轿车顶。。不像愤怒的小鸟,像愤怒的青蛙。。。。
因为台湾腔给1星的,我只能说你们肤浅!
三个女主没有一个是恋爱脑,就连一心追爱的美季也不恋爱脑,看她们搞事业,社畜无比羡慕,编剧的职场情节好写实,没有为主角开主角光环,公冶小茑这个全能女性,也会有她的性格缺点,看她和美季斗嘴,总能让人合不拢嘴,夏芷的职场委屈,每个打工人应该都经历过,还有全剧不管酱油还是主角,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角色功能,演员演技没有一个拉胯,正义男的上司,还有夏芷的上司,全是职场常见型领导,同事间的寒暄台词不要太真实,这剧有点接地气哈哈
林心如被车撞飞到车顶上竟然毫发无损还和别人唠嗑起来,BGM响起“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尬到头皮发麻。所以这剧的定位是喜剧?
三位女主,一个是集团总裁富二代,一个是小餐馆老板独生女,一个是身材火辣性感博主,这样的高级配置,创业成功太简单了。而且,看完6集下来,发现与创业真的没什么关系,本质上还是个轻松谈恋爱的都市生活剧。看看台湾风景,欣赏美女撒娇就可以了。简嫚书不错,非常适合带货。
挺失望的,低于预期,开头浮夸撞车就把我送走了,但基于对吕莳媛的信任,又忍完了一集,最后才发现原来吕莳媛是“总编剧”,带着好多编剧组写的,怪不得……都市剧最难做,职场戏更是难上加难,没有点人生阅历,还真不敢动这个笔,太容易露怯了。目前看下来职场戏其实很常规,并没有什么新意,只能靠出位的人物拉动观众,三主演里咖位最小的简嫚书演的小作精林美季却反而最出彩,这样的人物,太真实,太可爱,够极致。但个人不会再有时间花在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剧上了,它不差,70分吧,可吕莳媛是写过95分的《与恶》的人啊……
难道没人觉得郑义男和小茑很合适吗,做事沉稳有思考,还能常常一起商量对策。
莫名其妙的爱情就是她们创业路上的那些鸟事
终于看到一部电视剧情敌之间不是女性之间互使阴招,而是可以一起喝酒有啥说啥。创业也不是过家家,该遇到的困难也不会变少。还有打破大胸无脑的偏见,美季元气可爱又真诚!(ps:爱奇艺最后一集剪得怎么回事啊,感觉没结束就全剧终了)
这才是职场女性好吗,国产剧滚过来学习一下,人物刻画的太鲜活了,剧情也好现实,另外林美季的衣服都好好看喔,社交也是一种能力。
Ep06弃。借着创业的壳,内里还是情情爱爱的那点鸟事。
虽然有点狗血,但三位女性的个性描绘得非常清晰,很少看到台湾的女性励志成长剧,还是很有新鲜感的。
很吃Jenny和郑义男他俩!!!
太戏剧太狗血了,作为女性都市题材可看度还不如三十而已,太多情节都过于俗套浮于表面
故事太轻易太幼稚了。铺垫不够,转折也突兀。完全get不到龙玠和夏芷迅速发展的感情。。。
台剧版 三十而已mix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三女主中社畜被领导压榨剥削pua堪称人间真实,冷面女强人人狠话不多,娇俏小前台八面玲珑,邱泽演个备胎学弟可信度实在是太低
吕蒔媛的基本功还在,细节和台词都拿捏得很好。但整体设定和调性太让人“一眼望到头”了,看完前四集就觉得,还是那种都市女性“下饭剧”,做到了内地做不到的高配置而已。和可以彻底引爆舆论探讨的《与恶》《谁先》,完全还是两个层级的创作。简嫚书演的林美季,超夸张的台湾腔,挺出挑的一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