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HD

主演:汉纳·范·弗利特,Jouman Fattal,Thorn Roos de Vries

类型:电影地区:荷兰语言:荷兰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Anne+ 剧照 NO.1Anne+ 剧照 NO.2Anne+ 剧照 NO.3Anne+ 剧照 NO.4Anne+ 剧照 NO.5Anne+ 剧照 NO.6Anne+ 剧照 NO.13Anne+ 剧照 NO.14Anne+ 剧照 NO.15Anne+ 剧照 NO.16Anne+ 剧照 NO.17Anne+ 剧照 NO.18Anne+ 剧照 NO.19Anne+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三颗星都给剧情

看了四集 想知道安妮的设定是神经质还是有人格障碍 鸡毛蒜皮的事也能歇斯底里 来例假能喊成那样 和虫/草/花说话我尚能安慰自己在看戏剧 直到跟钟说话 说她精神没有问题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脾气那么差 做事又那么疯 我还以为在孤儿院她能跟那几个女的打起来 结果还是老套路 人物性格前后很矛盾啊

 2 ) 我是安妮

看到安妮就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和她太像了,想象力天天爆棚,喜欢一个人编故事,喜欢大自然,脾气暴,敏感,对男生凶对女生义气,口口声声对romance不感兴趣还是会暗恋男生,然后又对人家爱理不理的。
有的人可能觉得安妮有诸多不讨喜的特点,但那种单单乐观向上善良坚韧谦逊温柔对谁脾气都好的小天使完全是平面化的构想,现实中哪有这样的小孩。安妮是个很丰满的人物,小演员演得也很好,感谢编剧让我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3 ) 善良的人们在一起,所以更加动人

这部剧有很多很多打动我的情节。

第一集Matthew 听到马蹄声抬头看见Marilla 把应该离开的Anne带回家以为自己看错,不可思议又发自内心松了一口气的笑容!真是善良的人呀。

第三集Anne和大家说自己在过去收养的家庭的故事却被大家质疑是不检点的女孩,Matthew却在心疼她之前的经历对Marilla说“A girl at her tender age, she ought not to know such things.”Marrilla也站出来维护Anne,太酷了。

第五集Matthew偷偷为Anne定做新裙子后默默观察Anne的反应,看到她开心又惊喜忍不住露出的笑容,还有一家三口衣着齐整亲密地挽着手驾车去教堂,真好啊,他们真的是一家人了呀。

第六集Miss Barry听到Anne说她想做一个新娘,却不想成为谁的妻子的回答“First, you can get married any time in your life if you choose to do so. And two, if you choose a career, you can buy a white dress yourself, have it made to order, and wear it whenever you want.”“I’m a proponent for making one’s own way in the world.”还有Anne受到启发说出的“I’m going to be the heroine in my own story.”至今仍然受用。

第七集Gilbert与Anne告别那个眼神!好喜欢Gilbert呀!

 4 ) 编导啊,您还是老老实实回去拍您的绝命毒师吧

看到 Netflix 出了这部剧以后,兴奋的又回去看了一遍原著,然后累积了两季才翻开看。但是看到第一季第四集 “pet the mouse” 那里,我是怎么也看不下去了。

这部剧的服化、道具、取景和某些角色的选角上无疑是真的棒。比如说女主,瘦、白、丑、红发、灰眼睛、麻杆身材等都是十分贴合原著的。爱德华小岛的取景也是让人大饱眼福。但是除此以外,这部剧实在是没有一点我想夸赞的。尤其是剧情的改编,让我感觉吃了苍蝇一样,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这部剧的编剧,据说曾经编写过四部 Breaking Bad 《绝命毒师》。 在一次与加拿大电台 CBC (也是拍这部剧的合作伙伴之一) 的访谈中她说:

So it’s like I sort of open up the spine of the book, reach in between the lines of the pages, and chart some new territory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走火入魔了,所以整个改编后的剧情,暗黑的过了头。比如,这部剧的前四集(我只能看到这里)中不停出现 “pet the mouse” 梗,这里的 mouse 指的是男性生殖器官, pet the mouse 此处意为“性交”。Anne 不光知道这个表达,还在学校里吃午餐的时候侃侃而谈她听到的 “pet the mouse" 行为中女性所发出的不同呻吟。不光如此,编剧好像还貌似 “无意” 的,把 Anne 在孤儿院里受到霸凌时的道具安排成一只 mouse 老鼠?! 除此以外,Anne 在上一个寄样家庭中被鞭笞的时候,她和施暴者的姿势也是非常的具有 “性” 的意味 —— Anne 跪趴在一个砍掉的树墩上,寄养家庭的父亲单膝跪地,在她背后用腰带抽打她的臀部... 等都让我看的十分不舒服。我并不是对 “性” 这件事情大惊小怪,有不少儿童文学作品都曾经或在 “性” 的边缘试探,并且通过试探,把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不失优雅和美的描述了出来。而这部剧的改编,则是带着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暗黑、冰冷基调。编剧似乎在极力推翻原著所想要表达的:生活虽然有各种“转弯” (也就是原文中所说的 bend ),但是持有乐观、韧性、亲友并知足常乐的话,也是能过上美好生活的。

毕竟读者们也不是傻子啊。任谁有一点(按照 Anne 的话来说) scope of imagination 都应该能想象到,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颠簸流离的生活有多么的凄苦。书中也并不是没有隐晦的提到,之前的寄宿家庭中并不是什么神仙快乐日子。甚至包括马瑞拉,在前大半本书中,也是十分的难以取悦,以至于我认为,在作者蒙哥马利的童年生活中,也曾经存在着这样一位严厉、保守、虔诚、不苟言笑的长辈。这位长辈可能一直不喜欢蒙哥马利,而她在用这本书的方式,软化她的记忆,抚平她曾经因为不讨她喜欢而留下的不快乐。因为在书中,她不止一次的描写到,Anne 并不知道,严厉的马瑞拉其实已经内心柔软并且十分的喜爱 Anne —— 没有一定的童年未解心结,也不至于这样一遍遍的告诉自己,其实她是爱你的,她只是不会轻易表达出来而已。这些我们都懂,但是编剧可能觉得不把伤口割到见骨,观众们就会忘记这里有伤口一样。

编剧不光给 Anne 安排了 PTSD , 还把她绚丽的文学天赋改编成是受虐后的 defense mechanism 防御机制? 我可去你的吧! 我们的 Anne 可不是一个和现实失调、失联的受害者啊!不仅如此剧中还安排了 Anne 在村里聚会上和在学校中都受到了歧视和霸凌。又肥又圆的最好朋友戴安娜,在剧中变成了早熟的方脸老管事婆子一样到处和稀泥。在第四集警告 Anne 不可以染指别的女孩看上的男孩,和女孩们一起吃午餐那里,我差点以为我看的是 Mean girls 《贱女孩》...

当然这部剧让我不爽的不只是这里,包括但不限于男主 Gilbert 的选角失败,老马修骑马奔驰去寻找回孤儿院的 Anne 时被撞头、卖怀表,Anne 在树林中被一个大男孩威胁、差点被打,马修到后来还因为难以忍受心脏问题想要饮弹自尽?!!这都一套他妈神马??

虽然这部剧的评分蛮高的,我觉得有部分原因是它是 Netflix 出的。现在仿佛有种 “潮流”:只要是Netflix 出的剧,都是好看的、特别的、有立意的... ... 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和评论认为,这部剧太过成熟、暗黑。The New Yorker 上有篇文章直接 diss 道 How not to Adapt Anne of Green Gables (Sarah Larson, May 11 2017),指明了这部剧简直就是一部 “如何错误改编《绿屋的安妮》” 这篇文章中作者有句话我觉得说的挺好:

A realistic but warmhearted “Anne” could have been made, with these actors and these aesthetics, if its creator had had faith in Montgomery’s narrative and had more clearly seen the power of what’s already there.
但凡编剧对蒙哥马利的原著有多一点的信心,并且能真正读懂里面所蕴含的力量的话;再加上这部剧的选角和服化道具,我们说不定能看到一个从书里走出来的 “绿屋的安妮” 了。

可惜了。

 5 ) 绿山墙的安妮那蓬勃的生命力的几大法宝

文/曼佳

很久以前看过小说《绿山墙的安妮》,记住了那个红头发满脸雀斑的可爱女孩,时隔多年以后,偶尔在人人视频上看到《小小安妮》,原来就是那本我喜欢的著作的改编电视剧版,赶紧看了起来,一看还是那么上头,这种英剧里面常见的乡村风景,绿地开阔辽远,树林浪漫梦幻,农户的小楼古典精致,反正环境就是让人觉得美。何况以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为故事背景的这个地方,更是添加了白雪皑皑、蓝色的大海、巍峨的峭壁等等特别的风景,使得那些空镜头也很让人心旷神怡。真的,在呱噪和灰尘漫天的城市里生活久了,对这样的美景真的是全无抵抗能力。

但是当然还是安妮这个觉得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因为这个女孩太与众不同了,不仅仅她有与众不同的胡萝卜颜色的红头发。她一直强调自己的名字是Anne,是后面加那个不发音但是有E的Anne,所以这部剧的英文名其实翻译过来是“加了E的安妮”。绿山墙这个农庄的未婚已老的姐弟两从孤儿院领养了女孩安妮,在此之前,这个红头发的女孩曾经辗转在很多人家做帮工,在帮佣户和孤儿院之间来回转送,受尽了折磨和屈辱。所以当她一来到这个自然环境像仙境一样的爱德华王子岛的小村庄,她立即爱上了这里。虽然领养的两姐弟觉得领错了想把她退回去,她终于想尽办法让自己留了下来。

这部120年前的经典作品至今还受到人们的喜欢,因为作品里塑造了一个十分特别让人很难忘记的角色安妮,经过改变后的电视剧也加了很多内容,同样在观剧的过程中让人觉得思绪良多。

第一季的故事讲的是1896年的故事,那是120多年前,但是,今天的人们来看,依然鲜活如当下。何为经典,就是永不过时。

一、精神胜利法是逃离苦难获得能量的一种有效工具

因为红头发和满脸雀斑且十分瘦弱,外加上她十分喜欢说话总是自言自语甚至幻象一些故事情节并讲述出来,安妮在孤儿院被认为很讨厌很怪异,不仅仅里面的管事们刻意打压她,也被孤儿院其他姑娘们合伙凌辱,当然在她稍微长大以后被送出来做帮佣的时候遭雇主谩骂毒打的次数更加不少见。这种环境下安妮学会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将自己想象成一个落难的公主,现在被困在地牢中,要杀死周围的恶龙,才能获得新生。在无数个黑暗的孤单的夜晚,在无数个被欺凌后的痛苦时刻,她都幻想自己是那个公主,既然是公主,受难只是暂时的,她的高贵让她不会轻易屈服,她也幻想中有朝一日她的国王或者王子会解救出她这个公主。

甚至在被领养到达了绿山墙以后,她数次闯祸了害怕自己可能会被送回孤儿院,甚至因为在学校里被欺辱了她无处发泄,她都依然对着柜子里的那个影像自言自语,仿佛那里有一个自己的朋友一直在陪伴和鼓励着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闯过难关。靠着想象自己是公主,想象有一个看不见的朋友一直陪在身边,安妮度过了她人生中许许多多的黑暗到极点的时光。

现在回头来看,这种身在此处,思维在另外一处的方法,也就是现实和感觉不一致的时候的处理方方,也许和我们所熟悉的精神胜利法很像,许子东教授在评析鲁迅的《阿Q正传》说到精神胜利法,是情和理不分,这有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变化一个思考的角度。比如说瓶子里只有半瓶水,你可以说“瓶子里只有半瓶水了”,但是你也可以说“瓶子里还有半瓶水”,后者的说法会让你觉得更加安慰。其实这个层次这是精神胜利法的入门阶段,是基础。许子东教授觉得人人都会,我觉得其实也不是人人都会的,因为找到另外一个角度还是需要一些能力的,有些人永远只看到一个角度,永远被困在那里。

2、第二层次:虚构事实,再变化角度,以求心理安慰。比如阿Q和人吵架时,就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儿子打老子啊”想到这层,阿Q就心满意足了。当然我们在现实中虚构的不仅仅只是这种内容。

3、第三层次:用自虐的方式虚构事实,再变化角度,获得心理安慰。比如阿Q被人抢了钱,还被人打了一顿,于是他抬起右手打了自己几个巴掌,虽然脸颊火辣辣的疼,他感觉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于是这么想后,他心满意足地躺下了。

第一层次的精神胜利法,我们有些时候会觉得很智慧,如说离婚失业疾病死亡等这些通常意义上的低谷发生的时候,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安慰自己很重要。离婚失业也许是告别错误的机会寻找正确的可能,疾病死亡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既然人生现在已经LOW到谷底接下来也许会否极泰来?也许事实未必就像希望的那么顺遂,但是换个角度想,看到了新的希望,也许当下的日子就没那么难过了。因为让人痛苦的其实并非全是现实,而是现实带来的对未来的不安或者痛苦的想象。方向不合适的想象会加深痛苦,而另外换一个角度的想象却可以减缓这种痛苦,从而让人获得一定的安慰。

第二层次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安妮用得最为熟练的,她在面对自己的人生困境的时候,被人侮辱、排挤、甚至毒打的时候,她总是一遍一遍在内心里对自己说,我只是暂时被困在这里的一个有名有姓的某公主而已。。。她甚至把公主的很多故事想得非常详尽,那些故事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安妮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地方在于,她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无论什么时候被踩到了脚底,她都靠自己的精神胜利法被打倒践踏后顽强地站起来,再被践踏,再站起来,就像小草,你觉得它很卑微,但是它永远可以在任何缝隙中生根,长出芽儿来。

安妮她的想象力救了自己也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为什么会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我觉得与她偷偷的阅读不无关系,她想尽办法阅读孤儿院她能偷到的书本,甚至只是各种印刷在纸上的文字,所以她才能有想象的材料。而她在每天念念叨叨的各种自言自语、甚至给人感觉现实和幻象不分的讲述故事的时候又锻炼了这样的一种能力。她陪伴了自己,也最终救了自己的命运。正是她的非常的想象力和话痨式的特别表达让绿山墙的内向而沉默寡言的男主人马修觉得这个女孩很特别很有趣想要留下她,她仿佛不像个在孤儿院呆了很久的沉闷压抑的孩子,那些常见的毛病她身上竟然没有,她反而像一个生活似乎无忧甚至快乐的想象力爆棚的女孩。

第三种的精神胜利法,因为自虐,听起来并不高级,但是我们,包括安妮也不是没有运用过的。比如安妮到达绿山墙时,感觉美好得不真实,她一路上掐自己的胳膊,掐出了很大一块淤青,觉得自己还会痛证明自己是在现实而不是在梦中。还有安妮开始在学校因为自己的话痨爱出风头加上孤儿出生被群体性地被排挤和侮辱,使得她不再想去上学,于是很长时段时间假装去上学了,但其实躲藏在树林里那个四面透风的寒冷的小屋里,想象自己脱离了一群恶龙的欺负而自由自在为所欲为而变得好受了起来。

总之,对于安妮,她在精神上很强大,生命力也顽强到让人惊讶,我看着这个100多年前的孩子,最卑贱的生命,在最凌辱的环境下,依然如此不屈不挠,那蓬勃的生命力让人叹服,也震撼。

二、被尊重被认可能力满格呈现而不是做小伏低

或者是想快速融入到那个集体中,安妮因为她的快言快语或者说口无遮拦,也有点爱现,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比如玩弄小老鼠之类的那些,不仅仅被同学们排挤,也被同学们的家长排斥,再一次对她的生存环境造成困难。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去上学,只能靠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但是这种精神制胜不是最终的法宝,它可以支撑你的精神不会彻底倒下,但是对于周围环境对你的看法,其实并无实质的改变,于是只有精神胜利法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作出一定的事情,让别人对你印象发生改观。

第一件事情是同班女同学家起火了,这个女同学其实也是排挤她的集体中的一个,她和镇上的邻居一起加入了扑火行列中。但是她发现房子的火越烧越旺,于是她拿起一些毛毯冲进了房子,冒着浓烟滚滚被呛死的危险关上了窗户和门并用毛毯堵上了门的缝隙,火势因为缺乏氧气的助攻果然小了下来,最终救火成功。而她的这个知识是在孤儿院无聊的时候看救火常识中学到的,这次用到并立下了大功。原来排挤她的镇子里的居民当然开始对她刮目相看,她也重新获得了同学们的一些认可,并开始收获那个女同学的友谊。

第二件事情是最好的好友戴安娜的妹妹生病了,高烧并咳嗽,而此时几乎所有的大人都到另外一个镇上看总理来访的活动去了,屋子里只剩下了自己这样大的孩子,而去喊医生也得几个小时以后才能到。安妮毫不慌张地用自己曾经在雇主家得到的经验给那个孩子物理降温,并用使之倒立的方式让那个孩子咳嗽出浓痰并获得顺畅的呼吸,从而挽救回来一条生命。也是这个事件让戴安娜的母亲重新答应了让安妮和自己交往,她依然是用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被欣赏被认可。

第三件事情是在班级里获得认可,安妮主动学习的能力那是毫无疑问的,再加上与生俱来的求知探索的能力,她的学习基本上是数一数二的,能和原来班级的第一名基尔伯特并驾齐驱。而最特别的是,这个基尔伯特没有因为这个女孩也很强而从内心嫉妒她抵触她,而反而产生更多的是欣赏和帮助,他看她的眼神明显有不同。其实对自己足够自信的话,真真的强者之间是惺惺相惜的而不是你死而活。

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够,也因为人总是群体性生活的,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每个孩子都希望能从别人的评价中定位自己,得到鼓励和正面的评价,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生活的信心等等。如果想融入到集体中,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有些孩子会采用讨好的做小伏低的方式,供别人使唤和践踏,从而获得自己的存在感,而另外一些人,比如安妮,她十分地倔强,在不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时候,绝对不低头认错,会一直强杠。当然这会让她在过程中的确遇到很多大麻烦。但是最终,如上面所说,她不是靠让自己卑微,因自己可怜获得同情而被接受,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创造出来的效果,让人家对她刮目相看,从而接受了她。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人都是慕强的,我们喜欢强大有能力有力量的人,不可能喜欢虚弱的笨拙的卑微的人,所以让自己变强大,才能真正地长久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这是这部剧不仅仅教给孩子们,也是教给我们所有人的。

三、作为倔强斗士面对校园霸凌要强烈反抗而不是一味顺从

校园霸凌真的是在任何地区和任何年代都是存在的啊,120年前的加拿大的小岛上存在,我们中国的今天任何一个校园都存在。也许持强凌弱就是人性之劣根,尤其在那些法律法规对某些年龄还限制不到的孩子们身上,更是有些肆无忌惮而很难被处理。教师们不想惹上麻烦,家长们都不是那么好对付,就剩下那些孩子,被扔在和动物丛林差不多的地方,被猎食,独立挣扎,那些被凌辱的有些通过反抗活过来了,有些永远在黑暗的深渊,用一辈子的时光来治愈他们的童年。

想起前不久看过的2021年比利时的新电影《童一个世界》,讲当代的一对兄妹在校园里的故事,哥哥莫名被高年级的孩子霸凌,被摁到马桶里喝水,被在操场上用足球猛砸,被一群孩子打得满脸淤青,然而他还不敢告诉父亲和老师,因为被老师看不到也管不了的角落,父亲没有出现的时间内,他只会被打得更惨。后来哥哥发现他可以暴打妹妹的同班男同学获得发泄,因为对方更弱小。于是哥哥把自己被高年级男生凌辱的那一套如法炮制地用到了妹妹的同学身上,从而获得一定的心理快感。。。

所有的校园凌辱都看了让人非常地愤怒和难过,因为凌辱的发生,你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所以就无法避免,任何原因都可能被凌辱,这种甚至来得毫无道理。就像安妮,因为她是孤儿,算是出生低贱,这给了那些同学最好的侮辱她的基础,他们给她起绰号叫她胡萝卜小雀斑穷鬼,肆无忌惮地嘲笑她的头发长相说她非常丑陋所以没人要等等,因为她小小年纪就在别人家帮佣过见过一些不该见的画面,他们便认为她道德败坏有伤风化低贱下流影响小镇风气,甚至因为她成绩很好反应敏捷被认为爱出风头扰乱课堂记录让人厌恶等等。。总之霸凌的原因千奇百怪,只要想霸凌你,莫须有的理由可以随便找到,尤其是那些跟风的孩子,担心自己不合群失去集体的保护,所以对强势领头的孩子唯命是从,成为霸凌力量的帮凶。除了精神上的凌辱,被殴打也是校园霸凌的主要行为之一,除了没有共情和思考能力以外,身体上发泄也成为有些孩子认为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基本霸凌别人的孩子,从上面说的电影和社会实情来看,基本也是一些在家里被父母在精神或者身体都被侮辱的那种,他们通过校园霸凌来复制自己的生存模式,或者作为反击社会的模式。所以,霸凌别人的孩子可恨又可悲,被霸凌的孩子更是可怜又可悲。

面对校园霸凌怎么办呢?既然上面说到霸凌其实是毫无理由,因为施暴者的年龄和发生的隐蔽性,很难被及时并合理地处理,所以被霸凌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地告知自己的父母,用父母来向学校和对方孩子父母施压,获得一定的威慑能力。而作为孩子,一味的忍让根本不可能让霸凌停止,勇敢地反抗,不管能不能得赢,要让对方害怕自己的那种反抗的勇气。从我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一些案例来看,被霸凌的时候,适当的相对抗的武力是避免不了的,那样反而能获得一线生机。有些孩子天生就是不折不扣的恶魔,欺软怕硬,屈服他们只会让他们更加变本加厉,而被霸凌的孩子选择抗争能多少威慑到对方一点。

电视剧中,安妮的养父母就做得很好,他们得知情况后,不是指责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没有做好而被霸凌,而是找到对方的父母严正提出自己的警告之类,让安妮也获得了心理上的强大支持,她知道自己反抗的时候是有支撑的,她是不怕的有底气的。这两者结合可能才是面对霸凌的正常的方式。

《小小安妮》第一季是讲的是从孤儿院到绿山墙的安妮,大概13-14岁,因为环境的变化和身份的变化,她的不断适应和成长的过程,因为安妮的有趣和勇敢使得这部剧让人看了很心动。而绿山墙的主人,姐姐玛丽特和弟弟马修,而在和安妮相处的过程中时时让人感动。因为他们第一次当父母而有所无所适从,但是他们终于找打了正确的方法,就是用爱来温暖这个孩子,也用自己曾经当孩子的体验来获得共情能力,同时不断接受新的思想与时俱进获得孩子的认同感,不懂的地方传统的方法尝试求助于那些有孩子的妈妈的经验。虽然他们自己是老派的,因为爱,他们欣然接受了安妮这股野生力量带来的蓬勃的生命感和新鲜感,这点很让所有的为人父母值得学习。爱孩子,就是努力理解他们合理的需要,尽其所能地给与他们所要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为了把对方教育成为另外一个自己,从而让孩子们的身心都远离父母,从而让父母最终从情感上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6 ) "懂事"的安妮不会是安妮

安妮这一系列书陪我走过了高中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我非常喜欢原著,也很期待这部新剧。新剧与原著有很多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仍是很好的一部剧。

看的过程中,我曾经因安妮的话痨,冲动等一些行为而感到"这安妮真不讨人喜欢",但看到玛丽拉和马修为安妮造成的混乱更多的感到心疼而不是生气时,我突然发现,我真是太愚蠢了。"这不是她的错"玛丽拉说道。为什么安妮如此话痨,如此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她为什么有那么多做公主的幻想,她的一切古怪不合群甚至恼人的地方,都源于她是个孤儿,她遭受到的歧视与伤害。她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是让自己减少孤独,她为了拥有家庭,拥有友谊可以牺牲一切,我真的心疼她。看她自言自语,与镜子里的自己成为朋友,幻想自己是个公主,看她为了得到朋友对吉尔波特发火,看到她敏感又冲动,她本不应该这样。

是的,如果她不是孤儿,没有雀斑和红发,凭着她的聪慧,她会"懂事",会乖巧,就像其他女孩一样"讨喜"甚至强得多,但她也就是个普通平凡的女孩了,她便不是安妮。电视剧大概是为了戏剧冲突强化了这些特质并添加了许多其他剧情,但这并不改变什么。可是,什么叫"懂事"?原来安妮还不够懂事吗?要怎样完美的主角才能赢得部分观众的喜爱?除却安妮的优点,她还得"安静如老鼠",逆来顺受?天哪,这实际吗?我不明白讨厌安妮的人是否明白蒙哥马利在写下这个女孩的时候想通过她告诉我们什么,安妮确实不完美,在她刚来绿山墙的时候可谓毛病多多,对她吹毛求疵的人请不要站在我们的角度评判别人好吗?我们大多数人,若经历了父母双亡,被送进孤儿院,因为与众不同因为天生的"古怪丑陋"而遭到排挤歧视,在雇主家遭受毒打辱骂,有多少人会比安妮"讨喜",恐怕我们连善良和保持热爱生活都做不到吧?蒙哥马利懂得这一点,她让安妮在后续的书中成长更多。安妮的"不讨喜"来的难道不可理解?不理解的人,只是同碧的母亲一样,不懂得设身处地,讲着平等却没有同情。

玛丽拉说"她从未有人管教,这不是她的错"孤儿安妮,有着这样遭遇的安妮,照样活泼热情,善良,热爱生活,我心疼她,也感谢玛丽拉与马修收养了她。感谢安妮,陪我走过那段时光,我也非常高兴能看到书中的爱德华王子岛能够以真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剧挺好的,演员们的演技也无消多说,很喜欢。

 短评

小雀斑和🥕头发 是你最美的样子

5分钟前
  • 燈DENG四声
  • 推荐

【2017.88】拍得超级美,镜头也很爱安妮。蒙哥玛利笔下小小的安妮,爱幻想、天真、善良、坚强,出口成章,总说一些奇奇怪怪的修辞,虽话很多,但却让人非常喜欢。第二季速来

6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很偶然 在某站上看了第一集 安妮选角太棒了 第一眼跟我想象中的安妮不太一样 但一集看下来越来越觉得她就是安妮!坚强、善良 对世界充满热情… 看着看着就回想起小说 都想重看一遍了

11分钟前
  • 喵喳喳
  • 力荐

红头发安妮系列小说比哈利波特系列带给我的东西更多,教会我很多很多东西,很庆幸自己在少年时代阅读过这样的著作。唯一遗憾的就是当初看的小说版本找不到成套的,想收藏起来却没办法。

16分钟前
  • 煎饼果子爱切糕
  • 力荐

第6.7集已經和原著小說差很大~不喜歡這個更改 小說的安妮比較討人喜愛 劇情也比較合理~以棄劇了!!動畫版比這個影集還要讚!!

21分钟前
  • Bennylee0910
  • 很差

小时候的最爱之一,红头发爱读书想象力丰富的安妮。这个选角很靠谱,做了一些现代化的改编。

25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直接叫绿山墙的安妮不是更好吗?

30分钟前
  • 红辣椒
  • 推荐

太喜欢这个女孩子了……根心中的安妮一样的感觉

33分钟前
  • 会发芽的、
  • 力荐

善良的人们啊

35分钟前
  • Justina
  • 推荐

My Anne Girl! 跟原著相比增加了很多内容,人物和故事走向也略有改动,但女主角完全是我想象中的Anne,超喜欢这个小姑娘。其他角色也很喜欢。小说相对理想化,剧集就改得比较现实甚至是有些残酷,不过编剧加入了一些女权的内容,非常好。

38分钟前
  • 小山生桂枝
  • 力荐

留了好多悬念给第二季,编剧改编相当大,相比小说的童年梦幻,剧集要黑暗冲突的多,不过在适应了前几集后,越来越好看了。取景美,片头美,爱德华王子岛赛高!

42分钟前
  • Leo Hepburn
  • 力荐

讲的是貌不惊人的小孤女,凭借自己的热情冷静和善良在小村被大家慢慢接受的过程。爱的人被田园风光乡村音乐和淳朴氛围吸引,不爱的人觉得家长里短没意思。我属于前者。看完突然理解了做公益时碰到过的出身穷困具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孩子并没有错。

45分钟前
  • 灵婀
  • 推荐

天啊,这要不继续拍下一季那我的Gilbert和Anne要怎么办!

49分钟前
  • 埃蘭迪爾
  • 力荐

花一下午时间看完了7集全部,小姑娘的演绎深得人心。但因为从第五集开始对小说的改编过于大,而伤害了主人公成长的完整性,她与吉尔伯特的情感走向也变得痕迹斑斑,这是遗憾。

50分钟前
  • Lcy
  • 推荐

太感动了太感动了太感动了,安妮是世间难得的一件宝物,她值得所有一切最好的。我想做安妮这样的姑娘,我太想了。

55分钟前
  • 木寸木寸
  • 力荐

不爱小唠叨,却爱她的精神。

56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没看过原著,很喜欢这个,据说是绝命毒师的编剧,被看过原著的人们批评为太“黑暗”。结尾一下子把心吊到了嗓子眼儿。虽然有个貌似无所不能的话痨女主,但顽固养母话旱养父以及帅准男友,打酱油的小帮手等人物,都很可爱。本剧可以延展出去的东西太多了,原作者写了无数续集,拍几季绝对没问题,跟。

60分钟前
  • 豆咪
  • 力荐

很喜欢这种乡村的布景,场景太美了,等老了之后真想去住在这样的地方。另外真真的感觉小女主长的很像英国女演员Rebecca Hall。

1小时前
  • 瘦到86斤
  • 力荐

编剧用力过猛,人设都改崩了,书里安妮虽然笨笨的,但是很讨喜,剧里太惹人厌了,我还是去看老版吧,剧给两星,多一星给原著。

1小时前
  • Jasmine
  • 还行

Anne的生命力和爆发力真是让人羡慕。

1小时前
  • 巴拉巴拉小飞象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