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部电影有三个关键词:手铐、野狗和日全食。手铐,禁锢她的工具,野狗,她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日全食,则是她不堪回首的少儿时光。美女洁丝(卡拉·古奇诺饰)在苟延残喘之际,既要面对生死的终极考验,又要像野狗一直在咀嚼她噩梦般的现实及过往。难道她还有别的选择。影片紧扣人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这部由斯蒂芬·金小说改编并由其编剧,迈克弗拉·纳根执导的《杰罗德游戏》(2017),呈现了一个女人撕心裂肺又无人解救的特殊情境。对于她来说,能拯救她的,只有她头顶台上的一杯水。而那把手铐的钥匙则在离她遥不可及的柜子上。何谓悔不当初。问题是肠子悔青了,也没用。
这当然考验女演员卡拉古·奇诺的演技,这可能是她从影以来演绎的最为精妙的角色。想想,一个女人双手被铐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除了呼叫、泪水和懊悔。人,在绝望之时,只有绝望相伴,那种极度沮丧的情绪是无法言喻的。于是,另一个理性的“她”出现了,总是提醒她如何面对这流逝的时间,如何紧急求生。
这样一部看起来荒诞的电影,为何还能有吸引观众的眼球。这当然得益于斯蒂芬·金的手笔。其惊悚作品,到底有何魅力。有一个事实是,几乎他的每一部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其原著改编影视剧的比例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著名的有《肖申克的救赎》《闪灵》《危情十日》等片。
所谓《杰罗德游戏》,乃是洁丝面对夫妻间已触礁的婚姻,对一心想玩刺激的丈夫杰罗德(布鲁斯·格林伍德饰)说,不如我们玩点新鲜的。于是这家伙带着妻子从新奥尔良来到海边乡间的度假屋,准备一起好好度过这个激悦的周末。的确,如此僻静的地方,除了路上啃死兽的野狗,没有任何人。
野狗一旦嗅出肉腥味,就会跟着跑过来。好心的洁丝,给它一块牛排,杰罗德说那可是进口的神户牛排,好吧,这说明我妻子善良,我娶她没错。然后,便带妻子到屋里,准备他的情欲游戏。手铐是真的。带着忐忑的洁丝,真有点儿兴奋,看得出她着力想维护与丈夫的婚姻关系。
2
当杰罗德真的把她双手生生地铐住,这滋味并不好受。她根本无法动弹。她又不是罪犯。就是罪犯也不带这么铐的。她让他解开,斥责他几个月都没碰过她,现在却来玩这个鬼游戏。他笑嘻嘻地说,叫我“爹地”,谁也救不了你,这方圆几公里都没任何人,钥匙在那柜子上呢。她看到柜子上还有他吃的“伟哥”,看来他真想变态地大干一场。她愤怒了,一脚踢开了他。
没想到,杰罗德捂住胸口,一阵抽搐,倒毙了,滚到了床下。这事闹大了,关键,洁丝还被铐在床上,动弹不得。怎样的声嘶力竭,谁听得见呢。手机也拿不到,钥匙离的那么远。接下来,她喂食过的野狗进来了,它上来就咬了杰罗德的手臂。她喝叫它滚出去,但它就是不走,在门边晃荡。
被咬的杰罗德好像复活了,他的幽魂起来了,连珠炮地数落洁丝过往的不是,无非是说她对他不好,而她反驳说你在外面一直玩女人,对我不管不问。影片在27分钟后,她奋力挣脱了手铐,让我们以为是真的,却是另一个“她”,这个理性的“她”在指导她,必须取下头顶台上的水,否则离死就将不远。
她能喝上水,按“她”所说只能喝一点,再放上去。野狗就在她眼前,再也无所顾忌地撕咬着杰罗德。黑夜来临了,半夜一个丑陋的“死神”来过,杰罗德说如果明天白天你不能逃脱,夜里你就将被“死神”带走。
昏睡之中,她回想起12岁时,日全食那天,被混蛋父亲哄骗地抱着,她在看日全食,父亲却在意淫地打飞机。
事后,这位父亲还吓唬让她永远不要说这事,否则,他将跟她妈妈说。小小的洁丝怕得要命,保证永远会守住秘密,让父亲不要跟妈妈讲。夫妻糟糕的关系,父亲对于女儿的不良行为,母亲听之任之,皆如同日全食来临前的那一刻黑暗,深深影响了她的一生。她的确从没跟任何人说过。
但幽魂的杰罗德一直在嘲笑她。身为律师的杰罗德,生前对洁丝并不好。他高傲,自私,从不认错。夫妻之间如果没有尊重,欺骗与谎言就成了家常便饭,也就没有起码的沟通和信任。如同洁丝说过的,我除了听得见你的鼾声,从没听过你跟我说过一句温柔的话。可见他们夫妻间濒临枯死的婚姻关系。
3
第二天下午过后,已近晕厥的洁丝,觉得不能再等了。理性的“她”劝她不要用玻璃杯割手腕,那有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死。但被铐的她说,难道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没有,真的没有。再这样下去,野狗就会把她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就像它啃咬杰罗德那样。影片80分钟后,她奋力砸碎玻璃杯,用碎尖角狠狠地切割右边的手腕,血淋淋之中脱手而出。
如此,洁丝在经过简单冲水包扎后,便开车出去。途中,她昏倒,车撞在大树上,幸而被人发现。半年后,她在写信“我用戴着平滑烧伤手套的右手,经过三次表皮移植手术,仍未完全复原。”法医确诊杰罗德的确是因为心脏病突发死亡,她如愿得到大笔保险金赔偿。看得出,她在平静中变得自信好多。
幽魂杰罗德口中所谓的“死神”,其实,只是一个“墓园变态”丑陋的雷蒙·安德鲁伯特,他肢解过21具尸体,最终在阿拉巴马州被抓到。她特地参加了他的庭审会,面对着他,她质问为何没有肢解她。他说你不是真的,你只是月光的产物。她鄙视地说你比我想象的要小的多。她出来后,以从没有过的微笑沐浴着阳光,如同她说过的我们需要再次见到太阳。
洁丝与杰罗德有过11年不快的婚姻。她面对的是一个深藏幽暗于心的杰罗德,这直接导致了手铐禁锢的噩梦上演。如果说少儿时期的她不谙世事,混淆了亲情,恋父给她带来了如影随行的阴霾,那杰罗德最终被野狗嘶咬的“弑父”惨剧,就只能是说她人生“承前启后”的宿命。但影片最终还是给洁丝带来了希望的光亮。
看来人生无论是在哪个阶段,不管在少儿、成年还是老年,都要划定一个做事的边界。洁丝的父亲突破了父女关系的界限,给女儿带来深重的伤害,而杰罗德平时疏忽对于妻子的关爱,以及故意的冷淡,最后欲借情欲游戏好好玩一把,结果却玩大发了,这当然突破了性爱的边界。好在洁丝终而突破了所有的魔障,勇敢地从人生的桎梏中走了出来。
2017、10、10
看这部片很容易激发人的某些情绪,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无力。
这种无力可以体现为很多种外现形式,其中一种,就是嗤之以鼻:“这囚禁方法太不科学,明明可以——”
不。
听我说。
12岁的洁丝明明可以站起来离开她父亲勃起的部分。
可以告诉她妈妈,你丈夫是个变态。
可以离开这个家远走高飞。
可以不嫁给一个比她年纪大甚至和他父亲同一职业的杰罗德。
可以在杰罗德出轨第一时间离开他。
可以在杰罗德叫她们女人“维持阴道生命的机器”时抽他耳光。
可以在发现他用药时跟他谈谈无性婚姻是否应该继续。
可以拒绝这次旅行。
可是她最后还是穿上了全新的衬裙躺在了那张床上。生硬地换了好几种姿势等待她不举的丈夫来临幸。
直到目睹那个象征着权力,力量,主导的人变成一堆死肉被野狗撕扯。
杰丝是残缺的,这种残缺从那个日食日开始,一直存在于她的生活里。她被生父侵害,又被灌输了错误的理论,被生母视为威胁,她不知道怎么走进别人的生活(她敢吗?如果和谁变得太亲密,是不是会不小心说出那个秘密?),没有朋友,也不想做一个母亲。
她心中求生的一部分站出来告诉她,活下去,而她的残缺却无时不刻地告诉她:你会死。
她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罪恶中,被禁锢在那口黑井向外看,只能看到一轮血红的日全食。
她不知道如何对自己好,不知道怎么寻求正确的温暖,只是遵循着残缺的指示,不停逃避,委曲求全,视而不见。
然后你告诉我,她为什么不像神奇女侠或者黑寡妇那样,一秒漂亮地踢断枷锁,获得自由?
世界上没有神奇女侠和黑寡妇。
但是,有很多,很多的洁丝。
她们的日全食,还没有停止。
残缺的她们告诉自己,都是你的错,因为那条裙子实在是太短了。
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现实,我也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们的无力。
电影《杰罗德游戏》由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因此被划入了恐怖片类型。它拥有着极为诱人的故事梗概: 一对夫妻来到郊外的大别墅度假,丈夫决定在这里进行一次畅快淋漓的性爱游戏。结果因为事前服用了过量的伟哥导致心脏病发,当场死掉。而此刻,妻子双手被牢牢地拷在两侧床柱上,无法动弹。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从外面闯进来的黑狗将丈夫的尸体撕咬吞食…… 看到这个故事梗概,我已经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妻子如何自救?野狗会不会吃完丈夫跑来吃她?按照斯蒂芬·金小说的套路,她最后必定可以逃出来,即使想到这样的结局,依然非常渴望看到影片。 但是,观影结束后,我陷入了长久的怨愤——这么好的故事,居然拍成这个样子!继《人类清除计划》之后,它是第二个让我怒其不争的电影。影片塑造了一个观众在恐怖片中最怕看到的角色——十足的蠢货,她软弱,拖沓,精神脆弱,非常容易陷入疯癫。 它不是一个绝地求生的影片,女主角花了大量时间徒劳地呼救,继而陷入幻觉,在即将渴死的边缘,才恢复理智,想了个并不聪明的办法挣脱了手铐,逃了出去。 事实上,在电影的开始,这个女主角的出现就很不讨喜。她在路边看到啃食动物尸体的大型黑狗,善心泛滥。到了郊外的别墅后,第一件事是从冰箱里翻出一整块神户牛排,切给黑狗吃。被丈夫提醒“这一块牛排要200美金“时,马上变成惊慌失措的小兔子:”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是神户牛排!“这一圣母的举动被丈夫夸奖:”这才是我娶的女人,这么善良。“ 镜头里,那块牛排纹理清晰,柔韧绵密,就算不知道是神户牛排,也能看出来是块上好的肉!居然就这样厚切四大块,生喂了野狗。这种愚蠢的善良在我看来无异于恶心人——你不能说她坏,毕竟她是在喂饱动物的肚子,但你也夸不出来,因为她实在是太蠢了! 喂了生肉后,黑狗便记住了带血肉块的味道,之后的遁味而来,可以说都是女主在开头犯蠢引发的后果。 看到女主角这么蠢,还能被丈夫夸,观众很容易把他们想成新婚夫妇。男的非常老相,女的虽不年轻但很妩媚,或许是男人的二婚美艳妻子,所以受宠。男人在准备活动时还要吃伟哥,真是委屈了这么漂亮的女人……可是,很快我们就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浪漫。 女主被拷在了两侧床柱上,为了追求真实感,用的也不是情趣手铐,而是“真正的玩意儿“。试验了手铐的牢固程度后,男人展开了一场颇为尴尬的前戏——为了找到刺激感,男人玩的是性侵的戏码,一边循循善诱,一边让妻子叫他”爸爸“。 在亲密生活中,这种戏剧化的模式并不会引起庄重的反感,因为人在性爱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怪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把这些古怪压抑下去。对自己的伴侣表现出来,并且是在提前商量好的前提下,也仅仅是一种情趣。 可就在男主渐渐进入状态时,女主忽然翻脸,勒令遏止这种游戏,观众和丈夫都非常扫兴。先是喂野狗顶级牛排,然后说话不算话——来这个周围荒无人烟的别墅就是为了玩个尽兴,你还忽然不答应,真是个讨厌的女人呐!气愤加上服用过量伟哥的缘故,男主气死了。并且女主再一次发挥愚蠢的天赋,让男主的尸体掉在了地上,摔破了头,鲜血的气味引来了刚才的野狗。 一切都发生的非常突然,我们愚蠢的女主角先是彰显智力地在这个没有人的郊外大声呼救,徒劳地啼哭。而后便陷入了漫长的幻觉中,这场幻觉加回忆,贯穿了影片2/3的长度。这,才是影片真正开始的时候。 因为过度恐惧,女主角臆想出了丈夫和一个理性自我的分身,三人絮絮叨叨地对话解开了女主婚姻的真相,他们漫长的婚姻极不幸福,男人在此之前已经许久没有与她进行过房事。对于丈夫需要用伟哥维持体面,女主很早就知道,但却视而不见。对于丈夫持久而来的,对于女性的轻视(称女性为“维持阴道生命的系统“),她也装作不知道。这一切造就了如今貌合神离的婚姻。 幻觉过后,女主又陷入了回忆中。非常具有斯蒂芬·金风格的是女主之所以选择在婚姻生活中一再沉默,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关系。她曾被父亲性侵,并被威逼保守秘密。她极力去淡忘这件事,自以为已经放下,实则却深入到了日后所有的生活。她的母亲对丈夫与女儿的事情心知肚明,却为了保持婚姻的平衡隐忍下去,女主具有与母亲相同的性格特征,也因为性侵这件事,导致她在一开始无法接受丈夫另类的性爱游戏。 幻觉与回忆都完毕后,女主从昏沉中清醒过来,惊觉屋内有脚印,幡然醒悟应该干正事赶紧走要紧,不要再瞎想了!于是,她灵机一动,找到了一种非常贴合人物智力的方法——割腕。用鲜血当润滑剂挣脱了手铐,然后因为失血和饥饿,眩晕地开车逃离了这里。 影片漏洞非常多,但似乎都可以用“因为女主角是个笨蛋“来解释通。它忽视了人在极端状态下的求胜欲,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软蛋。抛开漏洞,令人气愤的实则是影片的安排,它倒是颇为贴切地还原了斯蒂芬·金罗里吧嗦的写作风格,但还原到电影里,这种节奏非常乏味。作为恐怖片,它仅仅在女主看到黑狗吃丈夫的时候做到了一些,之后,便是漫长的心理学探索;但是,作为心理类型电影,它的深度又完全不够,女孩被性侵后的生活被彻底颠覆的状态没有呈现出来。父亲的形象倒塌,母亲是无法依靠的人——这种状况下,一个少女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仅仅是哭哭啼啼地向父亲保证“不会对任何人说出去”? 看样子,导演想要制造一种心理恐怖片类型,可遗憾的是,这种哪方面都沾了一点,但什么都没做好的片子,最终还是被烦人的女主角彻底搞砸了。 公众号:读开花儿(readinginbloom)
在童年时,接触的任何一个人的举措都会影响其性格形成,铸成成长烙印。
围绕女主一生的噩梦,来自父亲对她的施虐(生理上的侵犯,心理上的形象跌堕),事后加上精神威胁,这个秘密她决定隐瞒一生。她的丈夫,似乎有些像她父亲呢。当她是一个守住秘密的小女孩,任由其凌辱,放任其偷腥....当她被铐在床上几小时后,她的无助感又拉回了那年夏天的场景,是她穿了太短的裙子,是她听从父亲的话,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错!
脑中分裂出的两个形象,一面让她保持冷静不要受到干扰,一面直逼她完整的回忆起那个秘密...她的精神面临崩溃。当夜幕降临时还有一个藏在“角落里的男人”,手里拿着首饰盒,这像是一个交易,交出首饰或死亡?
血液的凝结,使她即将昏迷,当她猛然想到血液的流动性,可能会增加润滑效果,她很快就会脱出桎梏...
在获得身体上营救后,“角落里的男人”再次出现,她毫不犹豫将手指上的戒指塞给了他,迅速地拿起车钥匙逃跑。她想好了,告别过去,折磨了她整个前半生的人都已经离去,而她可以主宰自己今后的生活!
当她走进法庭,对着被审问的“角落里的男人”说:You are so much smaller than I remember. 那一刻,她获得了心灵上彻底的救赎。
我们因为受先天所遇之人的各种影响,其影响最深的则会使成年的我们在以后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之人的特点。这些特点会跟着扩大,我们有时会很困顿,我的性格是如何造成的?偏偏深受影响还不自知,这也是现代人心理病的起因。我们不可能像女主一样,逼出旧梦与现实遭遇困境相结合,斩断过去,面向未来,最后顺利结束。毕竟人一出生就伴随着各种痛苦直到终结之时……
影片用荒唐恐怖的剧情设定,讲述了一位女性脱离险境与战胜心魔的故事。与众多密室电影不同的是,本片并没有将如何脱离险境,作为本片重点。而是用这个可口的点心,打开观众的胃口,随后却端出另一道菜。这种转变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喜欢看密室逃脱电影的观众,想看的更多可能是如何精彩巧妙的逃脱过程,而不是女主要么与“精分”中的自己对话,就是与“死神”做交易。这有点像是你点了一杯咖啡,服务生却给你的咖啡中加上了香菜一般, 但是,了解斯蒂芬·金的观众会明白,在他的小说中,很多都是以这种类型为主的。对某些现实中遭遇与焦虑予以具象化,开始时用绝境与“死神”制造惊悚效果。然后,再回归到现实,反应人们心灵最深处的恐惧梦魇,进而战胜它们。 回到影片,夫妻二人经过七年之痒,十年之痛的婚姻旅程,到了需要SM才能找到刺激的阶段,当丈夫想要扮演“父亲”角色时,妻子面色大变,这也是后段讲述她童年阴影的原因。喜欢SM的丈夫与当年猥亵自己的父亲一样,和蔼伟岸的形象在释放兽性时,荡然无存,女主从小就背负着,在她那个年龄不应该承受的恐慌与焦虑,就如同她为了婚姻,为了丈夫,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一样,失败的婚姻与悲惨童年,纠缠了她一辈子。所以在这种绝境中,内心深处的恐惧与焦虑,出现了经典的斯蒂芬·金式具象化,这种具象化也就是“精分”出的丈夫与自己,夫妻二人真实却从没有坦言的内心想法,像极了我们面对生活与工作,整天带着面具,而摘下面具的我们,会是什么样?但这种频繁的闪回,以及与自己幻象的“絮叨”,确实有些挑战观众的耐性,谁会在专心打游戏时,喜欢旁边有几个人当你的“指挥官”呢? 在影片结束时,女主算不上多么巧妙的方法脱险之后,直面自己做过交易的“死神”,而“死神”的面貌却在逐渐改变,从原来面貌到丈夫再到自己的父亲。当女主面带微笑的说出了“你竟如此渺小”之时,也彻底摧毁了自己的心魔,不再需要魔鬼与死神做暗示隐喻,而是直截了当的表明出自己的态度,一开始那些看似恐怖绝望的事物,到最后看起来也没那么惊心动魄了。作为商业恐怖片,没有过多的血腥场面,也没有用“jump scare”之类的吓人手法,这本身就很难能可贵了。导演坚持自己的风格,用很女性的视角,讲述了不失惊悚又有深度的故事。
看恐怖片十几年,各种类型,跟少有能让我看了会有“感觉”的恐怖片,这是为数不多的一个。
这次的“感觉”是紧张和恶心。尤其女主逃脱那部分。紧张到不自觉地坐起来看完的。
女主被手上的手铐铐在没有人烟的郊外别墅的床上,极小概率会被发现,还有野狗虎视眈眈,等待她的似乎只有死亡,只有褪掉这手铐,才能活下去。于是她努力,付出了很大的伤痛,做到了,活下去了。
心灵上的手铐呢?要想褪下去,一样,要经受难以承受的苦痛。心灵上的手铐并不会威胁你的生命,它只会让你难过,但是它困住你,一辈子。
可能因为我的心里也有这样一副手铐,让我常常辗转反侧,让我常常做出很多很多不应该的选择,就像女主,忍受丈夫的轻视,出轨。
我们都有救赎的机会,希望我也可以像女主一样,彻底走像阳光。
我们的想象和恐惧源于我们内心无法释怀的经历,老金如是说……对比原著已经精炼了不少,自我博弈的过程和各种人格的具象化,恶魔的化身和本体,非一般论调的惊悚形式,喜欢的必会乐在其中。
开始的悬念惊悚很厉害但是看完以后只剩下“哦”
其实如果自行脑补把这个片子缩短到30分钟,就会非常棒
自从女主从床上挣脱后回头又看见了床上的自己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部讲不出什么道道的烂片了。
siri,请帮我报警,全剧终。
看电影的时候,我媳妇看见那床头柜上放着的iphone,然后默默拿起自己的iphone,对着锁闭的屏幕说道,“hi Siri,请拨打xx电话”然后,Siri就尼玛自动拨打了。她扭头对我说,“完美解决╮(╯_╰)╭”。然后。。。后面的段落我就觉得没法往后看了。。
女主角的好演技加男主角六十了还傲人的身材。剧本适合做成舞台剧。女性自救的心灵戏,即使全程在一张床上,本质和gravity没有区别。
还是史蒂芬·金讲故事的熟悉命题,和《小丑回魂》一样,将主角的心魔具象化,将一个人不得不面对内心的恐惧,倒是不怎么恐怖,关键是心理惊悚,有很多女主角很主观的心理投射,看到最后竟然有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感觉,从一个人一张床到最后那一翻,简直一模一样,最后让故事变得很耐人寻味。7分
看完了,比期待的差了些,最后解决方案不惊悚货恐怖,但让人不适。另,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怎么她们的iPhone里面就没有Siri呢
算不上极好,却是到位的女性自救故事。两副手铐,一副桎梏双手一副过往纠缠。两个男人的阴影,父亲和丈夫都是她的苦难,直面和求得自己的生,才发现他们身型渺小。其中恐怖形象的含糊和设计其实不错,结尾的大悟却不必要
原来小时候看的武侠古装戏里面的男主角不小心吃了春药,不马上找个女人解决一下会暴毙身亡是真的啊...哈哈哈哈。
有点对不起这么久的期待,甚是无趣。教育人们不要随便玩手铐的反SM教育宣传片,全片就是女主一个人被困躺床上发癔症,各种追忆童年阴影各种感叹夫妻不和,又是幻视又是精神分裂,最后本我发作成功跑路了。没什么内容可言的故事,倒是把原作里老金的那种叨逼叨个没完的啰嗦风格还原出来了。不推荐。
他的手铐是沉默,他的手铐是舒适。我写下这封信寄给过去的自己,她曾经告诉我“你不需要感到抱歉,你只需要记得”。自己是唯一能理解的人,也是唯一重要的人。从恋父到弑父,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挣脱枷锁直面内心的恐惧之后,终于能够说出,You are so much smaller than I remember.年度top3女性电影
为什么不直接把身体扭过来 用脚踹断床头的木头 就算再强化过的床 那两根木头棍就算女人也能踹断的
并不够险的绝境求生只是引子,内心拉锯与创伤重溯才是正文,被具象化的人格博弈还算精彩,借手铐束缚喻精神枷锁,借乍现魔怪喻旧日梦魇,日食意象也与《热泪伤痕》形成互文,内核仍是斯蒂芬金作品多见的关于如何抚慰与直面伤痛,结尾释怀的段落有些赘余。迈克·弗拉纳根简直是近几年恐怖片导演劳模。
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一定要记得关窗锁门
应该是一个“哈哈哈这下玩大了”的故事,最后却成了“哈?玩这么多!”开头好结尾烂。
以困境逃生的外壳,包装女性抗争和觉醒的内核,没有《活埋》和《127小时》的独角戏功力,只好硬拉出本我和超我,三位一体打斗地主,还得配上童年闪回、想象中的死神和一只美国田园犬,跟期待中大相径庭。男人谈女性觉醒最可笑了,还是画四格漫画教你求生的理工男实在。搞SM,务必要先做应急预案。
非常精彩的象征主义,日蚀,手铐,戒指,怪物,鬼父,丈夫。解脱和自我切割的必须。精彩。
safe word:Hey S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