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很美,看似高深,实着一盘散沙,看的过程中好厉害,看完不知所云,人物之间也出现的莫名其妙,各种臆想先人思想为其行为做上解释,看似有道理,不能细究,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不咋地就是不咋地,你比电视剧好,不能代表是个好的纪录片,纯属芒果台自娱自乐,还忽悠了一堆自认为高深的皇帝穿这新衣!
这种质感很难想象是纪录片,电影级的画面,专业的演技,不同于以往纪录片的缓慢节奏让人容易看不下去,这部纪录片让我一下就进去情节,让我这种不喜欢看历史的人都一下入迷,看得出来确实是精心打造,难怪要花5年时间去做,现在这种赚快钱的时代,做出这种纪录片十分难得,湖南卫视虽然经常放些狗血剧,但是总会时不时做出精品给人惊喜
正在看第1集,孔子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多么惬意又浪漫,但是50多岁的老人,十几年的奔波跋涉,期间多少颠沛,多少艰辛!有时他们甚至形同乞丐,衣食无着。想象这样一群人,踽踽独行在旷野当中,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多么狼狈!是啊,这是一幅多么狼狈的图画,然而,这又是一幅多么浪漫的图景!
他们走出的是即将影响整个东亚的道路,他们正在创造的是历史,他们正在塑造的是一个民族的个性。
这是极致的浪漫,这是人性所能展现的极致的光芒,我,热泪盈眶。
普通人往往会匍匐在生活脚下,甚至将脸埋在尘埃之中,而心存浪漫又心怀坚定的人,才会高扬头颅。也许他们仍然走不出生活的困境,但是却能开拓出高标的精神。
中国人强调死的意义,因为死并不代表着完结,它有可能带来另一种形式的永生。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死,要看他如何生。而孔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生的高标,他的生命不随着他的肉体消亡而消逝,反而获得了永生,他和他的弟子们用自己看似狼狈的失败的身影铸就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光,直至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砥砺着这个民族,奋然前行。
哲学上经常说,我们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向何处去。在文化上,我们同样也需要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孔子,知道儒家文化的来源,这样才不会在西方文化大举侵扰之时产生文化自卑心理,也才会真正明白“文化自信”这个热词背后2000年的文化积淀,才会读懂这个词背后沉甸甸的分量,这个词汇也才能真正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湖南卫视的纪录片《中国》的第一季,我看了四遍,每次看完都有想流泪的感觉。我个人非常迷恋先秦时期的文化,向往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惨烈竞争。实事求是地说,即便两千多年过去了,当时许多的思想、战争经验、执政方针对于今天仍旧有借鉴意义,而我们这一辈在一些领域也没有完全超越我们的先人,甚至在某些时刻对于某些事件的态度上,我们还出现了一种思想上的退化!
这其中最令我惊异的人就是墨翟!他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同时也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目夷是名,他姓子,子姓是殷商王朝的国姓,宋国第一任国君是微子启,他是纣王的哥哥。建立宋国是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乱后分割商王朝遗产的必然手段,但是其形式却是尊崇三恪之制的产物,建国的过程是周王朝宣扬仁政的表现。
但是宋国的地缘情况非常糟糕,这个国家身处四战之地,且位于春秋中后期两个王者晋国和楚国之间,投靠晋国,出国来攻,投靠楚国,晋国来攻,墨翟的先人目夷虽然能力很强,在决定宋楚两国的国运之战:泓水之战中也屡献良策,却都没有被迂腐的宋襄公所采纳,最终楚军安然渡过泓水,孱弱的宋军根本无力招架人多势众的楚军,宋襄公不但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军力,自己也身受重伤,第二年就病死了。从此宋国在之后很长时间里都是楚国抗衡晋国的前哨据点,长期处于动荡和消耗之中的宋国,其衰败和灭亡也变得不可逆转了。
墨翟出生之前,因为目夷及其后代被贬,史书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一支的记述,等到墨翟出生的时候,家族已经将子姓改为了墨姓。任谁也想不到,墨翟的出生深刻改变了天下,他的前半生,开创了中国本土基础科学的先河。网民中甚至有这么一种有趣的论调:如果当年独尊儒术改为独尊墨家,那可能在宋朝,我们的民族就可以完成太空冒险,
但是墨翟最为人称道的故事,却和他惊人的科学成就没有任何关系。公元前440年,楚国因为没有收到宋国的礼物而准备攻击宋国,得到消息的墨翟孤身前往楚国劝阻楚惠王罢兵。事隔千年,我们无从知道墨翟去往郢都的动机,说为了故国的安宁也好,说为了自己的和平理想也好,设身处地想象一下,没有超凡的勇气和智慧,谁敢走上这条前途莫测的旅程?
墨翟的对手是有“匠神”之称的公输般,那个时候他已经为楚国造出了攻城利器云梯,而宋国都城商丘的城墙,在《史记》中的记载,据说只有大约三米的高度。宋国根本无力抵抗楚国的进攻。这场看似没有悬念的战争,墨翟究竟该怎么去化解呢?出人意料地,我们后人在史书上看到了两位震烁古今的巨人,玩起了类似沙盘推演的博弈!
公输般在推演的过程中输给了墨翟,于是出言威胁:“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翟坦然面对:“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公输般在威胁墨翟,只要我现在杀了你,你的策略就无从施展了,墨翟的回答是,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但是没用了,我的门徒已经赶往商丘,他们会用我的策略对抗楚军。陷入僵局的楚惠王最后决定罢兵,墨翟和宋国期盼的和平终于实现了!
宋国没有请墨翟帮忙,但是他仍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郢都斡旋,最终成功平息了战事,墨翟的动力来自于他的理想,他一生都在提倡“非攻”,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特别是大国侵略小国的战争,这些就是他兼爱的伟大思想。不过这个故事最意味深长的所在却是一切归于平静之后:解决战祸的墨翟在归途中途经宋国,恰逢大雨,他想躲在城门下的甬道里避雨,却被看守的军士赶了出来,没有人知道这个在大雨中被淋湿的人刚刚挽救了宋国,这种和整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学说思想,莫名落寞,又莫名辉煌!
2000多年过去了,这个世界的战火似乎没有停歇过,战争的形式正在变化着,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在变化着。可能墨翟的那套理论,确实过于理想,在现实中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墨翟兼爱的思想是伟大的。当自诩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在网络上口无遮拦一边倒地支持一场类似于楚国征讨宋国的战争的时候,我们与墨翟之间的差距,又何止千里!
只愿这世间没有战争!
一家之言,难以概全,抛砖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讨论!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因为版权问题需要删除原图,请第一时间通过私信联系本人,我也将尽力配合一切维护原作者版权的行动!
总体来看不如河西走廊,导演不是河西走廊导演,是河西走廊制片人。
看不下去了,弃坑,建议看中国通史这种干货满满的百级科普纪录片,中国社科院监制的,很多历史老师都曾经用来当作教学资料放映过。这个纪录片中国内容贫乏的我当作打发时间的视频都嫌慢。场景、配乐等等都不错,微博上面不少人截的美图也很好看。但对于纪录片来说,这就是锦上添花的内容,剧情拉垮决定了整个片子直接让人看不下去了。这个片子的内容量在我看过的不同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纪录片里面排倒数,倒数,倒数!我想看4k高清影像我可以自己去b站找一堆!正常说话都不会这么拖拖拉拉的十分钟的内容量水到四十分钟!
目前第一集感觉还不错,前五分钟脑补的故事情节太多了,什么孔子如何回头之类的太多了,古代的文言文就几行字讲了很简略的故事,结果你脑补一堆故事细节放在纪录片还用旁白详详细细讲出来,你这不是误人子弟吗?非常不合适。你找演员拍视频为了视频效果演员必须加入大量的动作细节很正常,但你旁白把这些脑补当作科普讲出来是不是歪曲史实了?尤其是纪录片和影视剧不一样,后者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前者有一定科普作用的,不少人看了之后会当真的。不过后面好多了,立意还不错,尤其是结局的时候。剧情暂时不如河西走廊,但是画面和立意还不错。
第二集,老毛病了,编剧脑补了太多的剧情,纪录片这样是立不住的,过于空泛了,部分地方言之无物,没有讲出来什么。部分内容是众所周知的不需要那样详细讲,初中历史课本都比这个内容多。这是纪录片不是儿童科普片。庄周的比孟子的好一点,但是庄周剧情长度比不上孟子的长,所以总的来看不如第一集。部分镜头太惊悚了,比如结尾那个持灯男孩的脸部特写……是鬼吹灯吗?最后也没有让人惊艳的立意挽留我的观感。
第三集,还是老毛病了,荀子和韩非李斯的故事讲的拖拖拉拉的,提供的内容很少,结果拖拉了四十多分钟,告辞了。一集近一个小时,我坚持了近三个小时,太劝退了,实在是过于简单无聊了。我刷个淘宝喵运会还给红包呢,这乏味空洞充满臆想细节的内容可以带给我什么?
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立意过大的同时内容贫乏,你要么立足中国像《中国通史》一样扎扎实实拍一百级这样超乎寻常的长度,要么像《河西走廊》一样聚焦一处可以拍的集数少一点,这放在毕业论文里面就是第一步选题就出了问题,题目过大撑不起来,后面更是不用看了,得直接被导师骂死。
主要是这片子里讲的百家争鸣部分实在是太基础的知识了,初中可是义务教育历史中考啊,百家争鸣也是考试重点啊,中考都背了几轮。估计大家在当年上初中的时候历史老师肯定要求背诵过很多遍的百家争鸣了。百家争鸣内容量很高,那么多学派那么多人,但是这片子讲述的部分感觉还没有初中历史课本多,几页纸的内容拖拖沓沓讲了多少集了,而且这一集只提了几个人,还没有课本讲的全面,和《中国通史》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个纪录片,实质讲述的是中国文化的变迁,从“变”和“迁”两方面交替相进。
“变”的方面来说,几个时间节点都把握到了。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司马迁说周公五百年后是孔子,孔子五百年后的今天,这个王者是谁,肯定是我啊。事实证明,司马迁想多了。
孔子之后五百年是董仲舒。记录片从洛阳城外孔子问道老子开始,掀开了诸子百家的篇章。儒家在这个时期仓惶狼狈,孔子,孟子,荀子三代大儒想入世不可得。直到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开端,创立了一种以儒学为核心的全新思想体系,解答了儒家五百年来入世艰难的问题。
董仲舒之后五百年是达摩,中国文化的儒释道格局就此奠定。达摩之后五百年是周敦颐,奠定了程朱理学的基本范畴,中国文化的内核迎来一次巨大改变。周敦颐之后五百年是王阳明,阳明心学是再一次的文化巨变。嗯,到新中国建立的现代,差不多又是五百年。
除了儒释道这个意识形态,另一条“变”的路线,是大一统思想,中国的大一统思想是怎么形成的,主讲的是法家与秦皇,儒术与汉武。这里要注意的是,董仲舒的儒术,和孔孟的儒家,其实已经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了,包括程朱理学,阳明心学也同样是不同的意识形态,相同的是都托庇在儒家的皮下。
至于重点提到的墨子,还不太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单独提出来,如果最后把兼爱的思想,和新时代为什么会接受马列联系到一起,那就超神了。
从目前来看讲的很宏观,细节的交锋着墨不多,汉初的黄老之治兴盛,两晋的清谈思潮泛滥,儒家思想发展的同时,道家思想也在发展。从秦朝最严苛的法家,到汉初最宽松的道家,再到最中庸的儒家,这个变化讲的不够清晰。
“迁”的方面来说,时间节点也把握的不错。班超制霸西域,导致的文化西扩;王导衣冠南渡,导致的文化南移,拓跋宏移风易俗,导致的文化北复;阿倍仲麻吕遣唐留学,导致的文化东传……虽然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文化上的结果,都属于“迁”的范畴。依然讲的宏观,不够透彻。
整个看下来,可以说基情满满。老子和孔子思辨,墨子和鲁班谈兵,庄子和惠子相爱相杀,李斯和韩非同门恩仇,班超三十七人男团,王与司马共天下……,甚至作为同一时代的庄子和孟子,没有发现他俩的基情,解说的口气遗憾满满,颇为搞笑。其实孔子五百年前的周公,他和姜子牙也值得一讲,姜子牙被诸子百家认为本家人物,号称百家宗师。姜子牙的齐,周公的鲁,齐鲁大地的源头呢。
总之故事性极佳,值得一看。
拍的像《三字经》,有点低幼。。但无法不爱中华文明。。或许是为了面向广一些吧,文案用的是文艺体,不是学术体。(另作为娱乐界的翘楚,卫视里的先锋,芒果似乎也总是在娱乐里藏了些情怀。比较厉害的是时代情绪踩点大都快而准)
我觉得文本挺好的,适合休闲娱乐听一下。
1.看过第一版ppt,看过最后一版成片。2.成片是在电影屏幕,8K电视,苹果电脑三个屏幕上同时观看的,体验差别极大。3.树很漂亮,景很大气,6.5K和全画幅很震撼,值得换个电视。
芒果这次真的可以,演员、摄影和服装质感都不错,比黄金档播的什么震撼大剧史诗大剧良心多了
画面很好看,有美感有质感。配音有些意外,之前没看过女声配音的纪录片,周涛的这种配音风格意料之外的喜欢,有讲述者的感情和旁观者的冷静,期待下一集。
估计这纪录片是准备从春秋讲到大唐,不错,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出现,文化自信就是大国自信。解说词、情景化表演、摄影等,都很好。不愧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芒果台,很棒!
纪录片《中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质感也很不错,静下心来观看,仿佛自己就是处于那个环境之中!
摄影是罗攀,按电影来拍的,画面极其考究。全程搬演,感觉叫专题片更合适。从思想文化切入,细数风流人物,讲述中国何以为中国,挺好。
看了一集,孔子是很伟大,但如何能代表整个春秋?单一的儒家,如何撑得起“中国”二字?
从屏幕上看就能感觉到满满的制作诚意,每一处都能截图当背景的画质、周涛老师深邃而又有力的旁白等等,可以让人更深处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评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我国的大一统王朝无一例外采用外儒内法的策略,没有这个外儒,还早结束封建王朝?你现在估么着和欧洲一样,小国邦联好吗,你所说的所谓思想固化之类的东西那都是朱熹的东西了,而强调思想解放天理即人欲的王阳明,恰恰也一样是儒家的圣贤,真就一点哲学不读就开始装杯呗?也是豆瓣饭圈母🐶化了,也不能指望母🐶们能耐心读读书
画面和配音都很喜欢,但是为什么演员表的人就几个比较有名的,其他演技好的戏骨演员不配有名字吗??周涛主配音还是放在最后……
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生不逢时还偏偏一腔热血在我看来都是理想主义者(没有贬义)相反老子 庄子就洒脱些 过得也自在话说我万万没想到 秦国篇竟然提到喜国家宝藏第一季的时候我太爱"云梦睡虎地秦简"了班超一家子都好厉害👏🏻司马睿还是不够睿智与其在意眼前的这点无权无势困境不如养精蓄锐 等待实机王导是个好知己好臣子我一直以为佛教与生俱来的戒律就是荤酒不食结果是引入我国后被萧衍用皇权强制执行的😦苏绰发明的"朱出墨入"记录方式沿用至今👏🏻杨坚推创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杨坚独孤伽罗是不是史上最恩爱的帝后如果要穿越 必选大唐盛世
现在湖南卫视是走精品路线了吗?这个纪录片,好听的配音,好看的风景,最让我惊讶的是,还有意象的表达。印象最深刻的是,通过竹简的掉落,表述当时孔丘的震惊。看了第一集,有张有弛,值得推荐
太吃升格这一套了,画面好美好仙,喜欢
不好看,历史是要有观点的,如果仅仅是“美”,观众看了以后不能引发思考和共鸣,而是沉醉在“大国自信”中无法自拔的话,和市面上的恋爱脑国产剧比也不能高出许多
导演:周艳,撰稿:邓建永,顾问:沙武田,摄影:罗攀,旁白:周涛,配乐:梅林茂、徐鲤,实地取景,名角客串…………芒果高层大概是看了《河西走廊》觉得太好,这次干脆无限钞能力,这配置堪称纪录片顶配。就是吧,这主题太宏大了,单讲思想史恐怕不太够。
娱乐至死玩不过湖南台,严肃文学也玩不过湖南台
意象美得空洞,文本膚淺得可怕
看了第一集,蛮不错的。制作精美,有电影的质感。扣一星给内容,作为一个普及的纪录片,门槛蛮低的。很多地方没有深入,导致我边看看,就边去搜搜资料。而且虽然叫春秋战国,但其实只讲了孔子而已。不如叫人物志,估计就边也差不多吧。本来以为起码也会讲讲春秋各国啥的。对于真的想学到什么一些东西的人而言,内容有些空洞啦。就只是大致上的介绍,也没有对孔子思想上的一些理解层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