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电影第一遍的时候,其实我心里觉得有那么点不舒服。这个电影从小的时候的霍华德站在浴盆里由他的母亲告诉他外面正在闹瘟疫而他并不安全开始,由他最后在庆功宴上神经官能症再次发作因而到附近的一个阴暗狭小的厕所躲避见人结束。最后一个镜头他面对着镜子无法自控地不断喃喃自语,导致先前那种辉煌结局的气氛再次被阴沉不安的气氛所缭绕,联想到之前发病时他的焦虑、恐怖、强迫和幻觉,让人内心生出无限的戚戚感。
而且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只是把霍看成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来看,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目标导向者或者一个完美主义者,于是我无法理解他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我对这样一个人也无法感到欣赏:他不够理性,不知吸取教训;他反复无常,“战术”层面上完全没有章法;结局前那场和意欲陷害他的布议员在听证会上的辩论虽然据说几乎都是原封不动地套用当年霍华德·休斯的原话,我却还是觉得这里被导演渲染出了太过浓重的理想主义的氛围,反而没有真实感,所以我没有预想中的那么感动。
第二次看的时候,原本只是想重温一下那种同权势人物抗争的气氛和勇气,结果一不小心把这片子所要表现的霍华德·休斯看懂了。
他不是什么成功者,他只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梦想家。
小的时候霍华德出生在一个瘟疫横行的年代,他的异常紧张于此的母亲他的幼年给他灌输了太多对疾病和不洁的恐惧,以至于长大以后的霍华德显得非常洁癖并且经常有强迫行为,然而除此之外,我们看到的霍华德拥有的是另一种疯狂——对飞行的热爱。
成年后的他初次出镜,是一个看上去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刚刚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休斯钻井工具公司,不过他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地拍一部史诗级的战争电影来证明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是不明白他为什么想拍这部电影的,第一反应是他想成为好莱坞大亨,但是带着这样的想法看下去就会渐渐觉得:不对,霍的想法实在太多变了,又造飞机,又买航空公司,他究竟想干吗?于是我又习惯性地猜想,他是为了追求成就感,成为一个航空业的大亨。于是最后我带着这样的误解看完了第一遍电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番感想。
而其实认真看的话,在霍华德去椰子林夜总会向当时的好莱坞大亨们借摄影机失败后,他曾对他的媒体公关经理抱怨说:他必须靠这部电影一举成名,不然他就得滚回休斯顿一辈子做钻井工具。
这句话揭示了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霍华德只是要追求成就的话,他利用他父亲在钻井工具公司上积累下来的基础继续做大,会比他冒那么大风险去好莱坞拍电影要靠谱得多,所以他根本不是个一心追求成就的人!他对钻井工具的经营完全没有兴趣,他拍电影的目的是为了在好莱坞这个地方立足下来。而好莱坞是什么地方?造梦的地方。霍华德·休斯为什么要在好莱坞立足?为了他能够不受拘束地全力实现和体验他的关于飞行的梦想。
只可惜,浮躁如当时的我,对这些对话只是匆匆看过而没有加以注意,所以才会看不懂了。
而这样一个追逐梦想的人,几乎必然是感性的,虽然他做了许多看上去很像是理性者所为的事情。
电影中的霍华德为了拍成《地狱天使》似乎非常目标导向,不惜代价、无所畏惧,只是拼尽全力想把目标达成,但在此之后的驱动力却来源于他正在一步步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所持续带来的憧憬。当他看到《地狱天使》在首映式的大屏幕上放映时,他被他自己的作品感动得一塌糊涂,不仅流下眼泪,还拼命捏旁边女伴的手,这是看到梦想逐步实现的人的感情喷涌,而非追逐成就者会感到的强大感和优越感。
再有他的完美主义倾向,电影前半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要求订做一架为了将风阻减到最小要将机身上突出的铆钉全部磨平的飞机,检验了好几次都不满意,但到了这架飞机终于要试飞的时候,明明他有20多个试驾员,他的技术员劝他不要去冒这个险,他的一句“为什么我要让别人玩得开心?”彻底把之前的所有印象都抵消了,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从来都是审慎的。
当他驾驶着飞机翱翔于蓝天之上时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满足感,是彻底性的沉溺其中与之融为一体般的快乐,这一刻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一切。以至于他会忘记了关于油耗的警告,宁可多延长停留在飞行中的时间,直至最后不得不迫降在一块甜菜地里,幸而只受了点轻伤。
到了这一步完全可以看出,他所有的目标导向和完美主义的行为,全部都只是工具,是为了服务他的梦想而存在的,而当它们和他的梦想产生冲突时,完美主义和目标导向性从来只会自动让位。影片后半段的第二次坠机,同样是因为霍华德在飞行中停留太久,而这一次他没有那么幸运,紧急迫降失败,他身受重伤几乎送掉小命,而他的模样也被狗仔队拍到登到报纸上,造成他公司的股票大跌。你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不知吸取教训好了伤疤忘了疼,而他在飞行中体会到的快乐是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了解甚至无从想象的,这又进一步说明了他和所谓“理性者”的差别。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不看书,却一直关注工程学期刊上关于航天技术的最新研究;他买下环美航空,只是为了“别让他们妨碍我们造飞机”。还有一些能直接说明他的感性的事实,比如他能在和竞争对手的晚餐中告诉他们自己公司的未来策略;他在听证会上富有表演意识的辩论,开头就是“如果你不是这么逼人太甚,我也许还会乖乖接受侮辱”;他在要求报社记者撤下关于他前女友的丑闻时,在遭到拒绝时没有威胁说要把对方怎么怎么样,而是问他:“你有过外遇吗?你偷过东西或伤害过人吗?”这样的问话所带有的潜台词是:“我希望你能明白谁会有做错事的时候,我想你能体会被别人咬住一个错误不放是件多么难受的事情。”这是一种彻底的感性者的表达方式。
追逐梦想的人,是需要在自我欣赏中活下去的——我用这句话来解释霍华德对待女人的态度。
霍华德几乎一直被美女所环绕,无论是在他成名前、在他和凯瑟琳·赫本稳定恋爱关系后、还是他坠机摔断了九根肋骨走路都需要用拐杖之后。之前看了篇小女生写的影评,说是因为“他寂寞”所以流连花间云云,我看了哭笑不得。小霍绝对不是因为寂寞所以颓废地去糟践自己的,相反地,他对此享受得很。对他来说,身边有美女相伴是一种非常好的感觉,这种感觉很接近于他在飞行中体会到的梦想实现后对自身产生的强烈认同感。在她们身上,他投射出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自我。简单地讲,就是自恋。
他追求凯瑟琳·赫本时,驾驶着一架水上飞机从云端飞来,慢慢降落在被波涛拍打着的海滩之上,然后从飞机上用一个酷毙了的造型跳下来,走到她跟前,问:“听说你打高尔夫,想打个九洞吗?”——这怎么看怎么是一场有预谋的捕猎……
不过凯并没有直接被这阵势弄晕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大概也就不会进一步产生更深的感情了。霍是那种喜欢挑战的男人,后来的艾娃·加德纳也同样属于那种不容易制服的、给霍带来了挑战感的女人,而相比起来,那些很容易被他的甜言蜜语和慷慨的作派迷倒的小女人不会在他身边长久,故而也就不能在影片里占有足够的分量了。
凯瑟琳·赫本在和霍华德分手时说:“我们太像了。”而其实,他们俩最初相互吸引,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高度相似(除了凯没有神经官能症)。然而凯能欣赏霍身上比较怪异的部分,在他表现出对不洁的恐惧时能细腻地发现到这一点,最最重要的是:整部影片中,她是唯一能与霍共享关于飞行的快乐的女人。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被别人碰了盘子里的一颗豆子就能感觉不洁而将整盘食物弃之不顾的霍华德,曾经主动与之共享一瓶牛奶,这是后来的艾娃都没有的待遇。而当凯瑟琳带着他回家见父母那天,竟然能傻乎乎地容许自己的前夫也待在家里,以及导致两人最终闹僵的那一系列没有实质意义的相互顶牛,也真的是只有两个性格非常相似的人才会做出来的事情。
凯在彻底伤透心之后,说:“There are too much Howard·Hughes in Howard·Hughes.”中文翻译成:“他心里只有他自己。”虽然不能说翻得不好,但显然不如原文来得有回味了。而其实凯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两个人的自我都强大,如果保持在一个相互接纳的频率,就可以享受那种强烈的相互间的吸引力,但是一旦产生了问题,两个人却都觉得:“我不会给你你想要的东西,因为你没有先给我。”凯提出分手时,霍当着她的面说了一堆好象毫不在乎其实是在自我保护的狠话,之后伤心地把之前和凯在一起时穿过的衣物全部烧光。这种似乎要彻底切断与他人的联系的宣泄方式,实质上表达的是一种“一切都已经毁灭了”的绝望情绪。
真是悲剧。
而艾娃·加德纳则属于另一种类型,我认为她倒像是真正的目标导向者。当霍与凯尚在热恋时,是她主动接近霍,但又表现得不失分寸。当时过境迁,霍开始追求她时,她从未真正“沦陷”。我认为她是清晰地看到与霍华德接触将有助于自己的事业境遇,所以要保持这样一种恰当的距离。所以后来霍神经官能症发作将自己关在黑屋子里不出来的时候,凯回来找他,意图帮助他却发觉办不到的时候,眼泪流下来,几乎失控哭泣;而艾娃则能不顾霍的阻拦,半带强迫却又恰到好处地帮他刮干净胡子,换上合适的西装,帮助他克服对外界环境的恐惧,鼓励他说“你看上去好极了!”所以才有了片尾处重新振作起来的霍华德在听证会上激动人心的辩论和演说。
讲了这么多,分析的始终只是电影中的霍华德而已。
不过据说最初是因为饰演霍华德·休斯的莱昂纳多读了休斯的传记后深受感动、想要演绎这位传奇人物,如此才有的这部电影。而我在终于看懂这部电影后,同样深受感动,因此才写了此文。
电影《飞行家》中凯瑟琳·赫本和霍华德·休斯吵架,报出他一连串情妇的名字,最后说:“甚至还有贝蒂·戴维斯!”
哈哈!贝蒂·戴维斯一辈子在好莱坞被当作丑女,曾有人如此评价她:“这个有时有点乏味且不漂亮的小女孩神奇地变成了个伟大的艺术家。”想不到此话深得她心,还被她在采访中引用。据说当年她乘坐火车来到好莱坞闯荡,很惊讶没有人在车站接她。实际上,电影公司去车站迎接她的人觉得整个站台没有一个人像女演员而离开了。
她和霍华德·休斯之间确实有染,因为被她首任丈夫哈蒙·纳尔逊逮着了,偷拍了他们的约会。最后虽然休斯出资7.5万美元买下这卷录影带,但纳尔逊还是提出了离婚,那是1938年。
可是凯瑟琳·赫本又有什么资格讲贝蒂·戴维斯呢?她也不美。当年就曾有人指责她满脸雀斑缺乏女性魅力,只是赫本自信,骄傲,不服气地回应:“总有人对性感的理解跟你不一样!”
电影中她和霍华德·休斯在一起时正在和米高梅老板梅耶争取演《简爱》——对,就是前些日子宣布破产的米高梅。《飞行家》中正是它最辉煌的时候,一开始休斯拍《地狱天使》还去问梅耶借摄影机;就算女友赫本也要跟梅耶“交际”。后来这部舞台剧《简爱》确由赫本主演,在波士顿演出时,赫本住在丽池酒店,休斯也搬到同一个酒店来住下。这是他们爱情的开始……
和休斯在一起时,赫本正处在“票房毒药”的时期,甚至被影迷公然反对出演《乱世佳人》(赫本和贝蒂·戴维斯还真是运命相同,后者也曾被《乱世佳人》的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拒绝出演郝思嘉,并且人人都知道赫本获得过12次奥斯卡提名,而紧随其后的就是贝蒂,她获得过10次)。1938年,休斯为她买下了《费城故事》的电影版权,这部电影为她带来了事业上的转机。1940年电影上映,她和休斯已经分手了。
电影中另一个和休斯有染的女明星是艾娃·嘉德纳,虽然此女被好莱坞称作“全世界最美丽的脊椎动物”,但其实眉眼粗犷刚毅,并不是甜美娇憨的女星。
电影中有段她和休斯的“暴力”戏,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有一次,休斯发现艾娃和一个墨西哥斗牛士过夜,于是扇了艾娃两耳光,使她下巴脱臼。艾娃立刻回拳把休斯的两颗牙齿打落,并用一个铜摆设把他打晕。
由此可见,休斯喜欢的女星多是爽朗、干脆、英气、顽强、健壮、女生男相……
贝蒂·戴维斯很受同性恋者的欢迎,专栏作家吉姆·埃默森曾发出这样的疑惑:“她成为同性恋者名义上的领袖是因为她情节剧似的表演风格不能永远流行吗?还是因为她经历了那么多痛苦,比生命还伟大?可能两者皆有。”她曾被一个男同性恋者跟踪,还经常是男扮女装的演员如查尔斯·皮尔斯等人模仿的对象。
凯瑟琳·赫本是第一位在银幕上穿短裤的女演员,是第一个在银幕下把男装穿上身的好莱坞女性,也是第一个穿长裤出席奥斯卡的影后。她说:“我的身体中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15岁时留着男孩子的发型穿着短裤奔跑在康州哈特福德市的街道,并称呼自己为“吉米”,这种假小子般的桀骜不驯几乎贯穿了她的一生。
而艾娃·嘉德纳曾和作家海明威有过一段感情,一度经常出没于他位于古巴的维西亚庄园。古巴作家莱昂纳多·帕杜拉的小说《再见,海明威》里,侦探马里奥·康德受命去调查一宗四十年前发生在海明威在古巴的庄园里里的凶杀案,海明威博物馆的馆长胡安·特诺里奥神秘地对康德说:“……我肯定您也没见到艾娃·嘉德纳的内裤。”“黑色的。还镶着蕾丝。海明威用它来包他那把点22口径左轮手枪。”而另一个受到海明威青睐的好莱坞女星是有着同性恋倾向的玛琳·黛德丽。
《飞行家》中裘德·洛演的埃罗尔·弗林就是个“打酱油”的,出场不到3分钟。但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后来当休斯飞机失事住院,他居然也在,神情焦虑,镜头一扫而过。
因为在历史上,曾经有传言此人与霍华德·休斯有过同性恋关系。
另一位传言和休斯有同性恋关系的是男星加里·格兰特。还记得电影中休斯开着飞机从水上走向凯瑟琳·赫本么?那是1935年,赫本正在拍摄《塞莉娅.斯卡利特》,男主角正是加里·格兰特,他望了一眼飞机中下来的人说:“那是我的朋友霍华德·休斯。”是他介绍赫本与其认识,据说因此还收获了赫本的……白眼一枚。
格兰特还给休斯介绍过英格丽·褒曼——又是一位英气勃发的女星,还曾因身高太高在好莱坞找男演员配戏困难。不过她对休斯完全不感冒。虽然休斯曾经疯狂到为褒曼将飞往加利福尼亚的机票都买了下来,只为同她单独待在一个地方。结果在飞机上,褒曼大部分时间都在蒙头大睡。天亮时,休斯把褒曼叫醒,要同她一起观赏大峡谷壮观的边缘地带。褒曼看后淡定地说:“很感谢你,确实了不起。”
格兰特那时候常对褒曼说:“他想再见到你,简直想疯了。”结果被褒曼抢白:“我没兴趣再见到他。你为什么要管他的事?他自己不会打电话给我吗?”还是褒曼睿智,看出了他们的不正常。据说格兰特是休斯在好莱坞最好的朋友,好到可以一起静静坐着好几个小时不说一句话……
加里·格兰特的故事我以前八过的,虽然结过5次婚,但和男演员伦道夫·斯科特曾合住在一幢海滩上的房子里长达12年。两人共同接受媒体拍照,一起在早餐桌上开心地逗小狗玩耍,一块光着上身出现在起居室的阳台上……1960年,有人称目睹他们在一个公共停车场热吻。著名导演乔治·库克说:斯科特在朋友面前是承认他和格兰特的恋爱关系的。
对了,乔治·库克也曾被《乱世佳人》抛弃过,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看完《飞行大亨》,我很担心我喜爱的小李会不会因为用力过猛而患上什么心理疾病,瞅瞅他这几年演的片子吧,不是得了什么抑郁症就是得了什么幻想症,要么是神经官能症,要么就是各种潜意识表意识深层意识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神经病,相比较之下,盖茨比还算是好的,起码只是自卑过度。
奥斯卡的那些学院派的老头子们不喜欢这种用力过猛的年轻人,但是却丝毫不能影响小李用力过猛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影响。他额头深深的刻痕就是证据,看电影的时候,我数次想给他抹平了。他在演绎一个传奇的人物,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他自己?一个像冒险家一样的年轻人,总是激流勇进,不管别人说什么,依然故我。你可以说他是个疯子,但是疯子的世界无人能懂,也许对于霍华德来说,这就是他的爱好,而为此爱好付出一切,再正常不过。
西方心理学太发达,有的时候总有那么点矫枉过正的感觉。一个赤条条的男孩,因为母亲说外面不安全,所以就患上了洁癖。而压力过大,就会患上神经官能症。这些,在今天的我们来看,未免淡薄。总不能一切的怪癖都推给母亲吧。在我看来,对梦想有着偏执的飞行大亨,是因为头脑中只剩下了霍华德休斯而已。童年,就算对一个人有多么大的影响,真的就必须用这样的影响影响一生吗?这样显得成年之后的人生太多乏力,这不应该是一个成年人的正确世界观。
影片的末尾,霍华德在镜中看见了童年的自己,那个时候,他对母亲说,他要成为最有钱的人的,成为开飞机的人,成为巴拉巴拉的人,看起来他实现了,他的人生就像一幅蓝图,一早写好结局,就直奔那个结局去就得了。那么那些冒险的辉煌人生,该怎么评价呢?这似乎是个悖论,看来作为平庸之辈的我,永远也理解不了天才的人生架构。
比起那个精灵女王,我超喜欢布兰切特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也是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说话做事都很用力。她和霍华德简直就是天生一对,她自己也说,我们都有很多怪癖,怪胎就应该和怪胎在一起。可惜,太像的怪胎终究无法走那么远。我一厢情愿的认为,霍华德依旧爱着这个女人,当他听到她说“他是我的一切”的时候,心碎了一地,终于,他也没有打开那扇门。他太骄傲,就像她走了,他烧掉了一切和她在一起时候穿的衣服那样,对于霍华德来说,人生就是一件用力过猛的事情。依旧是我的一厢情愿,虽然赫本说她爱别人,我却认为,内心中,她还是有那么很重要的一部分,爱着这个男人的。他们就像是刺猬,用力相拥,然后互相伤害,即便离得很远,却也再也断不了内心的羁绊。人世大概也是如此,两个太相似的人,真的很难走远。因为,这样骄傲的人,怎么愿意家中长存一面清澈的镜子,满满的照出自己的丑陋和怪异呢?他们一样是强迫症一样洁癖。一样骄傲一样的唯我独尊,谁能为谁妥协呢?比起这对奇葩来说,艾娃是个清醒的人。她虽然也爱这个神经病,但是她更清楚走进他的生命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要根据现在的流行词汇来说,艾娃就是个“女汉子”啊,她打的霍华德脑袋出血这段,我不厚道的笑场了。这才是真的牛逼呢,后来,还是这个女人,在霍华德最灰暗最恐惧的日子里,给了他希望帮他重新建立起信心,鼓足勇气去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肮脏的,你得接受啊。
是啊,人两种,接受这个世界的,不接受这个世界的,接受的能够适应环境,不接受的想要改变环境,但是即便是伟大的人物,改变世界,也只能做到一定程度,这就是霍华德的极限。世界充满了细菌,也要照常的活下去,让无菌区见鬼去吧,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无菌区”。
飞行家喃喃自语:未来的翅膀。他最终还是病了,用力过猛的人生大抵如此,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想要表达的似乎还是没有表达出来。
爱小李,比起那个俊美的少年,我更爱现在这张大叔沧桑的脸。
莱昂纳多演得真好
强迫症、偏执狂、忧郁症,骄横跋扈;对肮脏的恐惧,洁癖狂,偷窥狂,花花公子,不可一世的飞行家;工作狂、十足的幻想者和完美主义者,莱昂纳多非常精彩的诠释了霍华德·休斯这样一个成功的但是内心十分脆弱孤寂的强人 。马丁对于人物精神病态的表达很是到位,可见其对弗洛伊德精神学说的准确诠释。8.2
小李子雄姿英发铸利剑,老马丁翱翔云端护蓝天。
小李的表演都不粗糙,也不精致。他精心挑选“疯狂”的角色,好像所有阴晴不定的表现都顺理成章,但掀开角色身上的“疯狂”,小李就像《康熙来了》里的陈汉典,绷得太紧要得太急,总让人出戏。(以上观点《泰坦尼克号》不适用)
斯科塞斯总是不经意地透露出自己影迷的本质:好莱坞黄金时代和欧洲新浪潮的影子随处可见,既有背景的叙述也有内心的描写;再加上霍华德·休斯本身就和好莱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算得上一部美国近代野史了。以上为优点,但即便如此片子拍得还是有点流水账,只是我真的无法抗拒老马那诱人的节奏感。
Cate Blanchett演点什么不行,非要演凯瑟琳.赫本,早没发现你长这么丑。
居然会有人认为这部片是励志片,这得多榆木脑子才能产生这种观感。它难道没看到霍华德休斯是天才中的天才吗?所以他吸引了不同寻常的杰出人才为他工作。福特,休斯,乔布斯,这些人多少都有偏执完美的倾向,多少都带有某种程度的童年阴影,为天才工作是杰出人才的夙愿,他凌驾于你的大脑,不得不服
未必是人生赢家,确是尽兴的人生玩家。★★★★
所谓的“疯子”和“天才”,就只是一线之差吧?
纯独角戏
传奇~
后知后觉了,一开始以为在看《大电影家》,不过这行进过程,跟华尔狼太像了点吧。中国梦和成功学无法在此君身上适用,哪怕是电影、飞行、女人、财富都无法概括其一生,应该叫做《大梦想家》或者《大冒险家》,一个自我嫌弃的完美主义者的一生
工整到无可挑剔,精致到不可多得。
好莱坞真该拍一部好莱坞群侠传,其实每个好莱坞大亨背后都是个传奇。这部片对莱昂纳多是个转折,从此从英俊小生一路往中年大叔的方向发展。其实将近三个小时的剧情有点散,休斯拍电影的部分,谈恋爱的部分,跟他后来与联美的斗争没多大关系。如果说仅仅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也稍显重复和冗长。
灿如星辰的灯火把海岸点亮,黑暗中的手在向前延伸臂膀隐没在周围.手指戳破的水流在金色的器皿中流动,香皂和孩童与母亲来玩拼写游戏.quarantine隔离一切霍乱肮脏的环境你知道在这个事物充杂的世界里年轻娇嫩的也是脆弱的不安全的.享受年轻的身躯所能带来的一切优越.雄心勃勃的成长着,再
配乐绝赞,摄影好美,配角大亮。故事讲得有点太透了,人物的性格反而显得不够干练通透,小李的表演嘛,哎,觉得和《胡佛》差不多。可见7年都没有进步。
强迫症,洁癖,偏执狂,这样的人是一只箭,目标明确,集中全部的能量去把自己推到极限,甚至没有极限。有时我会激赏他们,敬畏他们,但更多时候我愿意做一个人世的观光客,闲散游走,看看沿途的风景,无拘无束。是的,因此我将一事无成,而我情愿。
cate copy的人是赫本?怎么让我那么烦她呢
天才的人总是有那么多无法理顺的思考,我们在看着这个世界,而他在动手改变这一切。“the view of the future...”或许看到了太多的未来,才没法控制自己当下的生活吧。自己小李演技出神入化,节奏也不错(三小时并不觉得长)。那个时候的女演员,真是美艳不可方物啊。
他有多疯狂就有多脆弱。小李殿堂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