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一部悬疑犯罪片,却融入了很多个社会面和价值观,令人有所感、有所思。
一个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和缩影,亲情又是维系家庭的粘合剂,教育更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滋养品。养不教父母过,母亲自私和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父亲逃避责任、懦弱退让的性格弱点,让他们的家庭陷入了危机,自食其果,放眼看来,这样的家庭不是一个两个,应当警醒。个人还觉得,前原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很注重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却忽视了他懦弱的性格弱点,这也是他在与妻子一起生活后蜕变的根源,但凡和妻子有争执或不同意见,哪怕明知是犯法,都可以被说服,不能坚守底线。
若仅是因家庭教育不当引发犯罪恶果的情节,多有叹息和社会无力感,并不能精彩和深刻。全剧的高光时刻在于加贺警官一次又一次让前原有机会承认错误、遵从内心的虔诚忏悔,获得救赎,也满足了他母亲想要挽救儿子的愿望。加贺说,“所谓刑警,并不是解开真相就天下大吉,不仅仅要抓住犯人,还要拯救案件相关者的心灵。” 这是让人心里泛着温暖的文字。
再升华一部,加贺没有在父亲临终前陪在他身边,不是没有孝心,而是尊重父亲的选择。如何对待家人,爱就先要学会尊重。下棋太妙了,不见其人,但见其心、其意,写的很玄妙,倒像是中国道家思想里的“无与有”的相生相成。
大爱无声。
爸爸为了掩盖儿子的罪行,将罪行嫁祸给自己老年痴呆的母亲。怎知母亲是假装老年痴呆,知道儿子要嫁祸自己,各种旁敲侧击,想唤醒他,但她的儿子都没能领悟,一错再错。这个家庭的变态,让人看了心寒,看过东野奎吾的很多作品。
人真的都是自私的,总是觉得父母的爱理所应当,却不懂得回报。父母总是把最无私的爱给孩子,也不在乎回报。爱的缺失造成一个家庭教育的悲哀,却也是这缺失的大爱在最后关头完成了对这个家庭灵魂的救赎。
小说还原度很高,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的东野。
感人至深,令人动容泪下。这世上怎么会有母亲给自己儿子设陷阱呢? 沉默弱懦的父亲和无原则溺爱的母亲,儿子遭受了校园暴力,父亲不正视而是强逼着他自己去反击,变相逃避问题,这样家庭影响下诞生了心理变态的儿子。可身为中年顶梁柱的父亲又谈何容易,成天忙工作还要顾及家庭,家庭里还有平衡母亲和老婆的关系,谁又能体谅他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离家里近一站,心情就愈发沉重)
一个无原则溺爱儿子的母亲有多恐怖,让其肆意妄为最后变成了杀人犯。最后的最后,还想让老太太顶包,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另一方面,也验证了那句,世上没有母亲给自己儿子设陷阱的。
影片的最后30分钟让人泪崩,老太太拐杖上的那块名牌是儿子小时候送给她的,回忆时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瞬间泪下。当你历经种种,你还可曾记得最初的自己?可世上一切都会变,唯有母亲的爱不变,母爱多么伟大啊!
最后加贺让他看着老太太的眼睛说,没能保护到您最后,唉,真的绷不住了。小时候拼命要保护那块牌子给母亲,现在竟然要把母亲亲手栽赃送进监狱,你这是要保护你母亲吗?
老太太到最后都在相信儿子,才把自己的手染上口红,好让儿子收手,可最后最坏的结果还是发生了。
总结:什么都会变,唯一母亲的爱永不会变。
读过原著,心中的愤懑之气无法纾解,就像原子弹在体内爆炸却没有宣泄口。这些在我看来几乎都是无解的存在。
无解一:霓虹国的校园暴力充斥学生中间,不是被暴力就是施暴者,根本不存在旁观者,因为今天你旁观,明天你就会成为被胁迫的施暴者或是被欺压的被暴力者。而影片的直接罪犯前原直巳,就是一个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他不去向老师学校反映,因为肯定是无效,或者被同学欺负更严重;他也反抗不了,谁都不可能是叶问,被“圈踢”时一个打十个。他唯一求助过父母,而只担心工作的父亲前原昭夫,单纯片面要求他坚强,向男子汉,而不给出方法,就如同“神风敢死队”一样,去死就行了。所以,他的性格扭曲为去侵害更弱小者,在他们身上补回自己的尊严。这种恶性循环在日本成了无解的。也成了本部作品本片的最大的死结,也是悲剧的缘起。
无解二:夫妻不平等的地位。日本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在几乎所有日本作品中都有详细的描写,甚至于2、3个人的电影中无数人妻啊、办公室啊都是以此为题材的发挥。这就埋下了夫妻双方祸根,还有大男子主义、工作压力大等叠加,本来能交流的事情因分工不同而成为迈不过去的坎。妻子所有心思都放在家庭,因为这里是她的战场和“示范田”,不允许别人指手画脚,用影片里女主人前原八重子的台词来说,前原昭夫从来不关心家里,他没有资格来举报犯了杀人犯的儿子。而这句话也直接戳中了丈夫的内心,忽视子女教育,忽视夫妻交流,一切恶果就要自己品尝。
无解三,婆媳化不开的仇。这是所有家庭的矛盾,很多时候无法解决,因为一边是养育自己的血亲,一边是彼此吸引的爱人,两方斗争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无法调和与解决,有的只是妥协或者老死不相往来。本片中的媳妇前原八重子和婆婆前原政惠一开始矛盾并不深,都是秉持这自己的理念而勉强相处。两个妈妈都在心里想,为了儿子,我忍。而忍让不能解决问题,最后肯定是出现爆破点。本片的爆破点就是母亲的阿兹海默症。人老了,肯定各种疾病缠身;片中的婆婆前原政惠还和死去的老公一样都是患有阿兹海默症。本来要照顾母亲的儿子,把这个担子扔给了本就不想干的媳妇,而媳妇和婆婆不同的价值观、金钱观让这个担子越来越重,最后,在孙子前原直巳的犯罪面前压断了!
这么多无法解开的结,让这部剧充满了痛苦和纠结,试问每个人带入各自所处的角色,都会是一地鸡毛。每个人都深陷其中痛苦挣扎,不能原谅别人,也不能与自己和解。让一个本来可以幸福的家四分五裂,亲情沦丧。这出悲剧警示所有人,也拷问所有人。
党事情发生,丈夫想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报警。一心问了儿子的母亲,魔怔般不放手。儿子因为人格发育失败而追求另类的解脱,这种发泄让世界从根子上愈加黑暗。两个家庭就在校园悲剧的预谋下失去一切幸福。而老年母亲甘愿牺牲,又心存不平的伏笔,在新参者加贺恭一郎的步步紧逼、抽丝剥茧下给了观众心灵的重击。影片的表现没有书中振聋发聩,情感累积远没有书中压倒骆驼的稻草一般惊心动魄。这一点《嫌疑犯X的献身》结尾处的那声嘶吼,《新参者:祈祷落幕时》结尾女儿含着泪水扼死父亲的痛苦,可以说是把东野圭吾小说中关于犯罪心理的集中引爆,表现到了极致。
作为家庭伦理小说远大于推理小说,东野对人性的挖掘才是读者和观众最大的收获。
一部非典型的悬疑电影,真凶早已在电影开始就明示,而作案原因也只在电影结尾一笔代过,从电影的着墨处来看,更像是一部伦理剧!
在儿媳的苦苦央求下,儿子决定掩盖孙子杀人的真相,而让已经“痴呆”的奶奶来顶罪...
在每个母亲的心中,可能多多少少对自己的孩子都会有些偏爱,但这种偏爱一定要有警戒的尺度!今天他打人,你不对他管教,也许明天他就会杀人了!而错上加错的让奶奶来顶罪,只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样的古训不止在中国适用!
很难想像当老太太听说,自己的儿子要让自己去顶罪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落和绝望...
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儿子将母亲背上山洞等死,但是却发现母亲在一直向地上撒大米,原来是为了怕儿子下山迷路!
没能力教育孩子就别生出来害人了
黑木明纱请放过加贺吧……
黑木明纱,请你不要再出现了好吗!
感想:1,如果是班普是妇女之友,那么加贺就是街道办大妈;2,黑木明纱是我的嫁❤;3,田中丽奈也是我的嫁❤;4,阿部宽更是我的嫁❤(喂你够了吗!
两个大叔飙戏
大叔骗眼泪好讨厌>"<
呃,催情戏
就无比痛恨直巳和八重子。一个变态废物点心,一个毫无是非道德观溺爱儿子的无能母亲。
选角的胜利。看了小说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再看片子,仍然觉得人心可怖。还做不好称职的子女,就不要轻易为人父母。从溺爱子女到谋悖母亲,一家人的悲剧之源看来只在一念之间,其实早就在历年的错失当中了。
深厚的亲情,大概只有在看东野圭吾的推理作品才能让我如此动容…
老演员就是演得好~ 内个小孩儿他妈太纵容孩子了 = = 这样的家长教出来的小孩怎能不长歪?!
母亲的良苦用心啊... 娶了媳妇忘了娘的都去切腹吧!
案件有点儿简单,加贺恭一郎与父亲的关系也能猜到。知道了松宫修平的手表和青山亚美的墨水笔的来历。
没看过小说,不过真觉得新参者这系列不错的说。虽然这SP的重点是亲情吧。P.S:为了儿子让养育自己母亲去死的人自己先死一死如何。不过,黑木这角色存在的必要到底是啥,还有去扫墓这一点感觉是有点多余……
诚意SP
冲着直已这样的小孩满大街欠抽加一星,原著党再加一星
红色的手指,深藏的母爱。病房的将棋,对弈的父子。
大逆不道!
看得好憋屈,那对夫妇上不敬母下不养儿真是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去了= =
1.看着看着以为是电视剧呢;2.日本人一贯的说教方式;3.都快成类型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