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DVD

主演:米基·马诺伊洛维奇,卡罗·柳别克,赫里斯托·穆塔夫奇埃夫,Ana Papadopulu

类型:电影地区:保加利亚,德国,斯洛文尼亚,匈牙利语言:保加利亚语,德语,意年份:200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2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3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4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5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6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3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4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5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6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7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8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9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世界转角遇见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年过半百却精神矍烁的老人(米基马诺洛维克 Miki Manojlovic 饰)出现在躺在医院因车祸而失去记忆的青年亚历山(卡罗柳别克 Carlo Ljubek 饰)在的身边,他自称是亚历山大的外公,来自保加利亚。他还带来了一张旧照片和一盒双陆棋,并且如数家珍的向亚历山大讲起他小时候的事情。一系列的亲昵行为并不能唤起亚历山大的记忆,反正让亚历山大极不自在。于是,老人能做的只是每天来医院陪亚历山大下棋,跳动的棋子似乎扣动了亚历山大心灵深处的某种东西,他对这个老人之间建立起初级的信任。为了唤起亚历山大的记忆,并且重新鼓起他积极生活的勇气,老人决定带亚历山大开始一段“回家”之旅。一辆协力车,一路的美景,亚历山大在老人的鼓励下在途中邂逅美丽的爱情、重新找回积极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并最近在意大利的收容所里找回往昔的记忆……   这部德国莱比锡文学首奖作家伊利亚托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寸丹心 1七月幽情地球大战蜘蛛唐顿庄园:2015圣诞特别篇仙女座报告杀戮时刻天竺山传奇谁的青春不叛逆人鱼小姐国语拿撒勒的耶稣

 长篇影评

 1 ) 每个年轻人,都需要一位百丹

小时候在电影频道看过一部电影《高楼边》,女主是个单亲家庭的高三学生,叛逆,恋师,偶遇朱旭老爷子扮演的一个老录音师,老爷子用比父亲更加包容的态度去倾听和理解小丫头,两人结成忘年交。
那部电影的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了,却一直忘不了老爷子说的一句话:
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对你有任何权利。包括,不爱你。
于是记住,爱是付出的动作,而不是索取。是否付出爱,是我的决定,我能否得到爱,取决于她。

后来看了一部美剧《伪装者》,男主Jarod,有事没事就要给曾经的老师和监护人Sydney打电话聊天,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追捕者与逃亡者,更不如说像父子。当Jarod处于伤痛与挫折中时,总可以得到Sydney的宽慰与理解。

再后来是《无间道》,当黄警督重重地落到车顶上,之前的一幕幕在陈永仁面前闪过,面试,派去卧底,见面交换情报,送生日礼物……《再见,警察》的音乐响起的那一刻,说这是三部曲最让人动容的桥段,也不为过。

在《阳光小美女》里面,那个满嘴脏话吸毒看色情杂志的不着调老爹,跑到刚被儿媳数落的儿子旁边,一本正经的说“理查德,嗯,不管发生了什么,你试着自己放手干事业,比大多数人强多了,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你肯冒险,有种,我为你骄傲”,然后父子的手握到一起,也是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镜头之一。

还有……
还有……
还有……

直到今天看了这部名字又俗又长的电影,看到长得像高尔基的米基大爷扮演的外公百丹,拉着外孙骑双人自行车翻山越岭,带着他一步步冲破自己的心结,找回失去的记忆。用一个曾经沧海的老人的睿智与狡黠,去帮助迷茫中的年轻人时,我决定写一些文字,记下这时,和以前那些时刻的感受:
每个年轻人,都需要一位百丹。
一位亦师亦友的长辈,父母也好,祖辈也好,老师也好,老板也好,也许更多情况下,这样的角色是由某个路人来扮演的。
这样一位能够让得意的年轻人冷静,沮丧的年轻人振作,迷茫中的年轻人找到方向,伤痛中的年轻人得到安慰,孤立无援的年轻人获得支持的,历经沧桑的,睿智的,老人。

年轻人看什么电视,我们出去走走,不走我就用拐杖打到你走!
年轻人吃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药,烧了,喝酒,这才是能帮助你脑袋呼吸的好东西!
年轻人,那边的小妞对你有意思,过去问她的名字,从哪来,快去,不然我带你过去。
我曾经跟你爸说过,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点运气,接下来看你的了,大师。

电影里面的年轻人,最终回到保加利亚的家乡小镇,走出车祸的阴影,找回了自己的记忆与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奇迹般的成为新的双陆棋王,继续上路,追逐自己的美丽爱情。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百丹,他的外公,前半生民主自由斗士,后半生小镇双陆棋王,一个狡黠的,老人。

电影里面的他,她,他们,都有自己的百丹,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我们呢,你呢?
你上次跟一个老人无拘无束的交谈是什么时候?
曾经有老人给过你难以忘怀的帮助与支持么?
如果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为什么?
是因为你身边不存在这样的老人,还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一位长者,就像影片开头的外孙,你是谁?我不认识你!走开!
最后一个问题,有一天,你老了的时候,愿意去做一个年轻人的百丹么?

 2 ) 《世界转角遇见爱》-生活啊生活!


    一场埋伏于棋子里的车祸,阻断了一代人回家的路,却重整了一条羁旅者回归自我的生命线。作者伊利亚托亚诺不愧为优秀的旅行作家,在他设计的旅程中,生死轮回、精神境界与人生哲理,竟也能像扎上翅膀的蝴蝶,在自然的花草丛中潇洒地飞舞。没有天崩地裂的悲情色彩,没有刻意渲染的哀毁骨立,只见剑鞘里若隐若现的政治冷光。除此,一片温和的光晕,感悟沿途的风景,生命恰似一程只能前行的旅途。

  而作为东欧小国保加利亚最有实力与潜质的导演柯曼达瑞夫,其执导的手法确是清新特别,赞叹结构上的用心,也印象深刻于叙事节奏上的张弛有度。逃亡与回乡,并行的双行线是那么赋有音律的动感,可以承载过去与未来、冷酷与瑰丽,这种关照读者内心感受所表现的汹涌与温柔,小心的像捕蝴蝶的孩童,想迅猛,又怕惊动,却意外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卷。

   幸免于车祸的亚历山大,他与外公百丹之间的人生一直用双陆棋连系着。他来到世间的那一刻,也是外公被封为小镇“新棋王”的光荣时刻。生日那天,外公送个小亚历山大象征“延续”的新棋盘,而这幸福真的就像照片里封存的时光,从此远离了这一家三代人。直到结局,长大后的亚历山大重新找回记忆,重新修补上破裂搁浅的亲情。而这全程的回忆与记叙,因为一盘棋子,改变了影片的整体风格,故事也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如果没有这最可爱的百丹外公,胶片会不会空洞寂寞地抑郁而终?我难以想象一个失忆的,已然成为孤儿的成年男子,如何找出“我是谁”的谜底?在康复中心的病房,坐在病床上,握着遥控器,看着电视屏幕,像深山里走出来的原始人重头再来?如果这样,不逼疯一个正常人,那才叫怪!

   记忆背叛你,仿若你被世界遗弃,或许你也曾想过,有一天冲没所有不堪的历史印迹。可是,想终归是容易的,一旦成真,却是自毁前的炼狱。百丹外公是个智者,他知道那意味着彻底毁灭,他不会任由命运再次践踏他的生活,失去女儿与女婿是他最深的内疚,再惋惜也无力追回,而为孙子赢回完整的生命显然成了他最后的使命,拿他的信仰来赌,赌转角处遇见上帝公正的慈爱。

   那场车祸拍得精巧,三张脸谱,就像三把遗失钥匙的锁。接着,一阵眩晕,车翻滚时,卷寿司卷儿一样,转角处留下了死亡与新生。生活喜欢作恶,十几年前,因政治迫害,举家偷渡出国的幸福家庭,经历过痛苦的逃亡生活,终究逃不过世俗的诅咒,在幸福的起始站宣告破灭。亚历山大的父母15年来一直分居生活,两个月前再相聚,全家商定回归故里,结果生命赐予每个人的特殊礼物提前到来。如果此时有神的双眼在注视这一切,那在百丹外公的心里,一定像那熟悉的双眼,他还会问上一句,“神啊!你为何用列宁般关爱的眼神注视我的孩子们?”

    对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切或许都是百丹的错,他不该以“自由人”的权益征求自由,也不该以主人翁的精神质疑苏联老大哥对保加利亚关怀备至的手足情,更不该用“为名誉而战”作为人生信条,可是,这算错吗?如果错,就错在人一生下就长了一颗会动的脑,会说话的嘴,会哭泣的眼。

   在意大利,一家三口难得放松心情,在广场上享受观光带来的快乐时,舒缓多情的背景音乐流泻出来,那小小的幸福对于观影的我,竟然也是大大的安慰。随之,小亚历山大走丢了,接着父母到处寻找他,结果三个人都消失在了彼此的视线了。那到底是亚历山大的梦境,还是真实的记忆片段?聚拢的恐惧感压在我的头顶上,我无法想象就此遗失家人的悲惨。而这样的感受,我还是第一次体验,本片作为心灵的捕手,实至名归。

   而在意大利收容所拍摄的场景,真像一本全彩页的历史画册。他们遇见“芝加哥”,他在等待美国的哥哥发来邀请函。又得到充满正义感,却不锋利的好心人多亚的帮助。至于来自阿拉伯、阿根廷、匈牙利等等其他国家的避难者,让我想起一次有关水灾的记忆。那时,我很小,所有人都被卡车拉到了安全的地点,好像是一所学校,教室里躺着睡觉的人,走廊上站满闲聊的人,那场景馄饨得只剩下人影与口型。但凭良心说,除了影片提及的每天都吃意大利面,我记忆中的影像总要比影片中的人感受到的温暖得多。

  外公与孙子,一同骑着协力车,穿行于蓝天绿地间,休憩时,躺在树荫下纳凉,那桃园般的画面久违得让人难过。钢筋水泥、车水马龙封住我的泪腺,眼眶里泛着光,却无泪可滴,即便是去郊外踏青,也找不回心海里那股纯净的溪流了。田野的风是清凉的,身后退去的路是欢快的,对于祖孙俩,追风回家的感觉也一定是最棒的。

  结尾,百丹外公独自坐火车回家,留下亚历山大骑车回归。看完后,我最先有的感觉是,笑!笑这“老头”的狡黠,更笑他聪明绝顶的智慧,就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慧。他知道他最亲爱的孙子找回了记忆,老人信任外孙的记忆,更信任外孙从未离开过的心,他知道亚历山大能像开弓的箭一样找到目的地,他也知道这是他真正放手,让孩子自由飞翔的最好时机。

  最后的鸳鸯成双很调皮,也有冲喜的效果,亚历山大找到了真爱,这也合情合理,既然找到了具体的“我”,加上另一半“抽象”意义上的“我”,锦上添花!

 3 ) 我承认,我看见沧桑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啊”。这是剧中主人公外公“百丹”的一句口头禅,大意就如他在面对骰子被掷出的不同点数时所说:无好无坏,只不过看你如何面对。掷出骰子的技巧或者各有天赋,但至少我们可以学着怎么去面对已经不能改变的骰子点数,从一部电影开始,从一次人生开始,至少那是别人的人生。
  很多人喜欢把电影比喻为纷繁复杂的人生百态,而本片就开始于主人公从母亲怀中呱呱坠地:“这是我温柔慈祥的母亲”。
  电影的第一句台词给整部电影描绘了温情的背景,无论主人公日后如何颠沛流离,但他回忆的起点却总是母亲“自溺在书海与音乐中”的“一如她手织的花毯,徐缓且耽美…”。恸哭有时,歌舞有时,幸好一切的回忆都有这样一个甜蜜的开始。
  主人公另外一个幸运则是拥有那位妙语如珠的外公,他的经历表面上不过是一个在咖啡馆里“脑子里只有棋”的普通老头,可是却在一次不经意之间,准确地说是在一场令主人公父亲坠入噩梦的过程中,让我们得知他那差不多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形容的往昔:一九五四年保加利亚的单车赛冠军;一九五六年十月匈牙利革命时,率领学生搞反动,甚至炸药去炸斯大林纪念碑;历尽百转千回之后,在老年失去女儿女婿的悲痛中,还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的外孙——我们的主人公带着一盆花和一瓶葡萄酒,共骑一辆协力车开始的唤回记忆之旅。当然,我们自始至终都明白被唤回的将不仅仅是主人公一个人的记忆。所以他可以骄傲面对外孙的抱怨不屑道:我的任务是舵手,更为重要。
  一个温柔的母亲,一个睿智的外公,但电影给我们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推动世界的原因之一或许是主人公外祖母津津乐道的“糖”,但更多的还是整部电影最为浓重的背景甚至可以说成为幽灵的一个词,一个现在已经已经变成历史的一个词来概括:冷战。
  重提这个词是多么地令人不寒而栗,但回溯这段历史我们似乎更该反省的不在那边在这边。在以冷战之名竖起的铁幕这边,也就是所谓自己的故乡这边,家园这边传来的森寒刺骨:“同志们,我国恸失一位挚友,苏联秘书长勃烈日涅夫同志过世了,我们己派吊唁电报致苏联大使馆,苏联与保加利亚…友谊仍永续长存”,在这种多么熟悉的语调后面是全场职工近似痴狂的“***万岁”,而我们想起的也许则是一九九一年苏联的解体的根源应该追溯到勃烈日涅夫执政时的经济停滞。所以我们也明白了主人公父亲为何仓皇离去,背井离乡是最为疯狂的孤注一掷,但此情此景,继续做一个良民饱受欺凌还是做一个难民搏出生天?
  电影中描写到难民的时候不可避免涉及到了另外一个国家,电影中主人公一家逃难的中转站——意大利的难民问题。实际上难民问题也的确一直是意大利这个国家的难言之隐:一方面,本国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造成意大利劳动力匮乏,意大利需要外来人口作为劳动力市场的补充;另一方面,由于在外来移民的接待、安置和管理问题上政策滞后,意大利国内滞留了大量非法移民,给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常常左右为难。由与处于地中海盆地和北部欧洲之间,意大利的天然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是不得不面对在前线移民。而又由于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难民地位公约》中的"不驱回"(non-refoulement)原则,所以虽然每一个从独裁铁幕逃出来的理由都有权相信不会再被驱逐回那些危险的地方,但那个“斯佛查长官,”还是可以以他们是“恶霸与人渣…民主国家不需要骚乱”为理由让他们“立刻给我滚离餐厅!在这等着腐烂吧”,所以无论是“芝加哥”还是主人公的父亲都知道还得继续往前走,走到没有力气为止。
  但电影高明的地方是并不仅仅裹足于对前东欧近似凝固的那种意识形态加以嘲讽,而是耐人寻味地在主人公父亲所谓的新年新希望“祝你我和萨西可在西德重新拥有“自由,富有、快乐”后面勾勒了本片原著小说中那个近乎残酷的拷问:“许多我的朋友以及亲戚都怀抱著希望奔向西方世界,然而这种希望,却如同他们混杂著外语和母语的说话方式一样,同时也搀拌著乡愁与困惑。留下或离开?我们该返乡,还是强迫自己去适应不同的文化?出生和终老的地方,究竟那一个才是你真正的家?”,“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也”,而问题是“梁园”好吗? 多年以后,电影中同为难民的“芝加哥”在和主人公邂逅之后大吐苦水:“你以为人在美国就不会死啊?命跟苍蝇一样,没看电视吗?好端端坐着吃汉堡喝饮料,就有人不爽,拿这么大的枪进来,然后扫射”;而同样在多年以后,主人公父亲一心投奔的德国在另一部电影《窃听风暴 Das Leben der Anderen》里被如此描绘:“这个新德国有什么好写的?没信念可依循”;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因为吃的不是人,是寂寞。
  主人公在归乡途中发现了自己幼年随着父母逃亡时藏在难民营里的小汽车,这就像《末代皇帝》结尾那个被溥仪从龙椅下摸出的蟋蟀罐,岁月可以消磨一切,但惟独记忆愈久弥醇。“活在成堆的吸尘器纸箱中?像老太婆一样成天怨天尤人?”的主人公回忆起终于来到西方的父母却早已失和,母亲以泪洗面,父亲不知所终,而十五年之后的回乡之旅却半路夭折,致使父母迅速和自己天人永隔,“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这次技巧在哪里?运气又在哪里?如果没有这场唤回记忆之旅的话,这一切便也会像往昔那么慢慢凝固,慢慢腐烂,慢慢让人习以为常。当然,人生没有如果。
  运气就在于一个漂亮的匈牙利女孩对他说:“我昨天见到你,又帅又忧郁,就盼着你来抱我…”运气就在于他开始明白:“或许失忆对我来说并不坏,如此一来,你就是我第一个女人,……也是唯一”我们似乎看见不远的将来又将有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我们开始慢慢明白主人公终于开始摆脱那些苦涩沉重的往昔,”活在此时此刻…活出自己”,“再玩,再输,再赢…”于是,电影便终于到了最后一句台词:
  “因为外公曾说过…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啊”。
  我们都曾经有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希望我们早日想起她,毕竟我们没有患上什么”回溯性失忆“,我们也不一定需要葡萄酒和协力车。我承认我看见沧桑,但更为重要的是我正从沧桑中匆匆走过。压在心头的往昔也好,压在心头的今天也罢,沧桑满目,鬓白如霜,但在在沧桑的拐角之处,都有什么呢?总会有些什么,否则又怎么能说“我承认,我看见沧桑”。

 4 ) 棋如人生

很庆幸没有与这部片子错失。

当有一天,我的生活无可避免地一团糟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有一个睿智的舵手,走在我的前头,给我指引方向。片中的是幸运的,尽管在萨希的外公到来之前,这个移民的孩子,基本上丧失所有,他所拥有的只有牢骚和报怨。

萨希的身份在自由的西德来说,确实有些尴尬,正如所有寻找政治庇护的人一样,对等新的国度,新的族群,是溶入还是选择自我封闭?中国人从上上个世纪就开始有向美国移民的,结果出现了很多个唐人街,对于很多华裔的美国人来说,唐人街的生活,就是美国的生活。萨希在西德,他的生活道路也大致如此,自我封闭,没有自信,工作也是毫无前途的两个语种的翻译。

十多年前,萨西的父母从没有自由的苏联的跟屁虫保加利亚逃到西德,梦想成真时,两人却在争吵中分居十五年,萨希跟随了他漂亮而又温柔的母亲,他失去了父爱。家庭失和的羞耻感又深深地折磨着母亲,萨希的生活,跟缺乏信心,愁云惨雾注定分不开了。几月前,父亲忽然回来,家庭合好如初,生活似乎有些起色,正当他们筹划回保加利亚的时候,一场车祸,萨希失去了父母,也失去了自己。

一个自信满满的家庭,彷徨而又热切地奔向自由,自由却又让他们的前途捉襟见衬,为什么生活的现实总是如此矛盾呢?

萨希的父母走了,有一天萨希在找回记忆的时候,发现父母走得并不安祥,愁云占据着他们的脸,顽固不肯退却。

失去了一切,包括他自己记忆的萨希,等待他的只有病床和药吗?

不,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很多人可以随便抛弃你,忽略你,甚至自己,也能以放弃自己,但记住,只要爱你的亲人,他们即使放弃世界,也不会放弃你。

萨希的外公,百丹老爷子和他的双陆棋,是这部电影的灵魂。百丹回来,这萨希命的拐角,尽管他拼命排斥。

电影中有两条平行的线,一条是萨希父母为自由奔向西德;一条是百丹老爷子和外甥从自由西德骑协力车重回新保加利亚。一条路是历史之路,叛逃并不轻松,有边界上的枪口,他们得到士兵的怜悯而逃脱;有意大利移局的刁难,百丹老爷子的双陆棋艺助他们偷渡成功;这条路灰暗而沉重,压抑而无奈。另一条路是希望之路,一老一小骑在协力车上,平整而欢快的路面,一条条小路任君选,从西德到意大利到保加利亚,一路畅通。天是蓝的,地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绿,白的山峰,欢乐的小镇。百丹老爷鼓励外甥去联想,打开心结;烧掉药品,粉碎萨希对外物的依赖;教他泡妞,在露天音乐会里寻找一夜的温柔。

这才是一条真正的解放之路,自由之路,希望之路。看到一个年轻人的心结在自然中慢慢打开,你会明白百丹为什么决定骑协力车而不是坐火车,这个智慧的老人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心结,还得自己解开。他一向各告诫他的女婿和外甥,不要抱怨运气,骰子在自己手中,掷出什么样的点数全由自己决定。

萨希的记忆是在10多年点意大利的难民安置点复苏的,在那里,他见到自己的童年,那个灰暗而又有朋友和阳光的童年。两个时代的自己开始揉合在一起,萨希需要选择,而百丹却明智地坐火车离开了,他明白,萨希的骰子最终要他自己掷下去。

“新保加利亚”,萨西骑在车上,在甜点外婆的家门前,按响了铃。

故事似乎要结事,但善良的导演并不满足于萨西的归来,的确,这会让人感觉是保加利亚的政治宣传片。

回家的萨希又回到童年的小酒馆,百丹教他双陆棋的小酒馆,一群熟悉的人,只是多了岁月的痕迹,一样的快乐,只是旁边再没有监视。百丹老爷子再次接受棋王的挑战,只是这次,对手是自己外甥。萨希奇迹般的取胜,百丹的开心就像一把荧光粉撒在他的身上,萨希终于告别过去,新的保加利亚,新的萨希。后来萨希再次回到西德,他遇到了给他一夜温柔的女人,故事终于结束。
 
历史总要给人开玩笑,在追逐自由的路上,一个家庭跑了一圈,却又回到原点。自由是一个表象,如果一个人迷失自己,再自由的国度,都只能卑微痛苦地活着,没有前程,没有希望。在专制压抑的环境中要想洁身自好却又是多么的不容易,百丹年轻时也是一个激进的青年,他为此,付出过代价。晚年隐瞒女儿一家叛逃他再次付出代价。压抑激情,把精力放在双陆棋上,掌控骰子正如掌控命运,他没有失去自我,反而用双陆棋,坚持传达他对后辈的爱。

爱如明灯,在儿女孙子世界拐角处,他一次次地点亮希望。

 

 5 ) 哦,我的小甜饼

其实并不能去苛责某个年代,某个出身,某个家庭环境所带给某个人的具体影响。无论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自己的过往和经历,快乐的或悲伤的都将带你找回真正的自己。即便昨日之事不可留,但一切其实都没消失湮灭。

片子记叙流畅,景色优美,找回自己的同时也是自我救赎后的新起点。在你爱的人想要放弃的时候,让人感动的往往地是在旁以极大的耐心和宽容,用认真的态度去帮助,让人重新站立的那个人。无论路途艰辛漫长,始终有你,始终有爱。

 6 ) 也看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因为迫害,
转出铁幕的世界.
因为思念,
想返回重建的世界,
即便迫害者摇身一变成了当权者.
但亲情,
使爱的记忆重新复苏,
不论痛苦还是幸福.

对白寓意深刻,剪切技艺精湛,
不知大陆何时才能拍出如此深度

 短评

片名和摄影都很小清新

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世界虽大 转角有爱啊

11分钟前
  • 咋呸
  • 力荐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可惜骗不到我。

1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外公的气质无以伦比。祖孙俩一起骑上协力车“回家”时让我感动。

21分钟前
  • 挥雨
  • 力荐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整个片子围绕“棋”与“骑”,双陆棋与骰子即是维系外祖父、父亲、儿子感情的完美物件,又是改变这个家庭生存现状的道具;而双人脚踏车即是外祖父和失忆了的外孙沟通的桥梁,又是导演为观众扑捉保加利亚公路美不胜收景致的载体。镜头最后倒退,生活依然向前

22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

又是一部暗藏反社会主义的电影,但是导演表达了更多:亲情/温暖/回归/找寻自我……那一段长长的回家之旅适合每一个长期飘荡在外的游子深切怀念

25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同志呀 为何用列宁般关爱的眼神看我?”我喜欢这外公

30分钟前
  • 鹿 卡
  • 推荐

出门看世界,放眼抒怀,才是人生乐趣。脱离宅男必修课。

35分钟前
  • 推荐

非常棒

38分钟前
  • 阿饭的夏天
  • 力荐

看这部电影学了下双陆棋

43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看不进去。

46分钟前
  • coreofonion
  • 还行

很想了解保加利亚这段历史.谁靠谱的给介绍一下,多谢了.

50分钟前
  • 响指
  • 力荐

外公~~~

55分钟前
  • Sally?imdb9?9
  • 力荐

世界虽大 转角有爱

58分钟前
  • 孙青椒
  • 推荐

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感情不实。所谓人生,得知道提炼哪些部分,才会打动人。不同的讲法,哪怕是同一个人生,听起来也会有优劣之分。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我会为了自由而逃么。。。

1小时前
  • roro520121
  • 推荐

“命运,好像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点运气” 希望有一天可以和爱的人一起踏着协力车去旅行!

1小时前
  • Orchid
  • 推荐

“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点运气”

1小时前
  • 豆友1485565
  • 推荐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多帅的外公!4.5

1小时前
  • nikki
  • 力荐

原谅我看片过程中不断在脑子里面回想大台湾的那部电视剧。。

1小时前
  • 宅拾叁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