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HD
导演:应云卫,刘琼
主演:周信芳,李玉茹,刘斌昆,童芷苓,霍新涛,汪志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56
简介:该片根据上海京剧院艺术室文学组整理本改编。明)朝嘉靖年间,同科进士毛朋、田伦、顾读、刘题,在双塔寺海誓山盟:今后出任为官,决不贪赃枉法。几年后,河南上蔡县出了命案:田伦的姐姐田氏与丈夫姚庭椿,合谋毒死小叔姚庭梅,反诬指弟媳杨素贞谋杀亲夫,趁势将杨素贞赶出家门,卖给杨春为妻。杨春知道素贞的冤情,深表同情,与杨素贞结..详细 >
四进士倒是没一个好东西,包括茅棚
可惜太像话剧,麒麟童的唱段从影片23分钟才开始,近结尾处较密集(周先生初次上堂的身段神采和大段念白非常精彩,不过跟《斩经堂》里一样,特写还是对眼啊)。“盗书”一场本来在舞台上甚精彩,电影实景化空间只得略去一些虚拟表演程式。影片开头连环画片加韵白交待故事方式很有趣。美术布景色彩很妙。
干爹是好,还得干妈先给力呢,这老两口子的戏真是足啊!
这真是宋世杰老头的样子。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欢喜。
麒派代表剧目了!老爷子念白真好。(麒派念白真好
人物。
令人叫绝
麒派的做功真的是比唱功强,表演性十足,举手投足都是戏。。。剧本将宋士杰这个人物写的很真实,有点狡黠有点世故更有一腔热血还带点小可爱,是个有意思的角色。。。
没有在经典的电影了
两个大神联袂演出,珍贵的影像资料,麒麟童先生没得说,童奶奶的扮相我愣是没看出来,以前都是灵动活泼的花旦没想到这次演了妈妈,哈哈哈哈。上海京剧院真是群星璀璨
有一处非常生动的人物刻画,宋士杰和杨春初见时的一系列言行很有趣可爱,还有公堂对顾读时“不多不多,三百两”,有趣有趣。
B站有配字幕版 BV1Qb411g7Nq 。京白几乎就是京腔白话,韵白就很难听懂,幸好有好心人逐句配字幕。老生、青衣都是韵白,花旦、小花脸多是京白,互相对话音调各异,杨素贞初遇宋士杰那段,万氏中间传话就像是翻译一般。故事前奏很复杂,即便通过旁白和匆匆几幕画面略述,记住人名都很困难。这样处理只是为了突出以宋士杰为核心人物进行演出。还是沿袭自折子戏的传统。
A-. 周信芳个人秀。
1.从这一部剧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有多少冤案,善恶之间全凭为官者一张嘴,没现代的视频、指纹、DNA等无可辩驳的证据,只是拿着一张誊写的信件,既可否认,也可承认,这之间全是官者一念之间。古代时候,遇一清官世代之福,遇一贪官,暗无天日。2.京剧确实有味道,尤其是周信芳那双明亮决然的眼睛,全是戏。
全方位的展现麒派艺术的一出戏。
*
京剧名是《四进士》,粤剧名是《审死官》,故事是同一蓝本。电影属于舞台纪录片,唱词通俗、对白隽永、段段戏肉,跟看大戏一个样。周信芳塑造的退休师爷大智若愚,体现出麒派唱念做打的妙趣。对了,不知为何香港叫宋世杰,内地叫宋士杰呢?
循着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找来的,汪老说《四进士》是一出写实的京剧,宋世杰这一人物不过分拔高,贴近真实,十分有趣,诚不欺我!
汪曾祺对这部戏赞不绝口,因为是京剧中文学性与人物性格尤其丰富的一部,果然比较精彩。拍成电影似乎少了一些情节,比如毛朋查看作案现场的内容。表演真的出色,唱段不多,剧情紧凑,很多台词放在今天说也毫不为过。。。
建国后两大戏曲片基地上海与北京,两相比较,上海显然更中意棚景,北京则注重舞台,而且上海百花齐放,越剧、黄梅戏都有名作。从主创而言,上海很多导演都是建国前就在上海出名的导演,放到本片就是导演应云卫和编剧桑弧,名导改拍戏曲片,很多程度是建国后对政治的无可把控,《武训传》的影响过大,很多导演便放弃了擅长的,转投不涉及政治的戏曲片,但这一避难地并不安全,后续的《海瑞罢官》也彻底将戏曲片投入了意识形态领域。因其经历不同,所以《宋世杰》在电影语言上有着明显早期电影的技法,移动镜头、变焦和转场无不早期经典电影的路子,这点比北京的戏曲片要好出不少。对于京剧本身,桑弧这个老麟派粉丝显然更爱麒麟童的念白,大段的念白远远盖过了唱段,唱段则以原板、慢板为主,动作处理上全景选取极为正确,周信芳的做派本身就是看点之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四进士倒是没一个好东西,包括茅棚
可惜太像话剧,麒麟童的唱段从影片23分钟才开始,近结尾处较密集(周先生初次上堂的身段神采和大段念白非常精彩,不过跟《斩经堂》里一样,特写还是对眼啊)。“盗书”一场本来在舞台上甚精彩,电影实景化空间只得略去一些虚拟表演程式。影片开头连环画片加韵白交待故事方式很有趣。美术布景色彩很妙。
干爹是好,还得干妈先给力呢,这老两口子的戏真是足啊!
这真是宋世杰老头的样子。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欢喜。
麒派代表剧目了!老爷子念白真好。(麒派念白真好
人物。
令人叫绝
麒派的做功真的是比唱功强,表演性十足,举手投足都是戏。。。剧本将宋士杰这个人物写的很真实,有点狡黠有点世故更有一腔热血还带点小可爱,是个有意思的角色。。。
没有在经典的电影了
两个大神联袂演出,珍贵的影像资料,麒麟童先生没得说,童奶奶的扮相我愣是没看出来,以前都是灵动活泼的花旦没想到这次演了妈妈,哈哈哈哈。上海京剧院真是群星璀璨
有一处非常生动的人物刻画,宋士杰和杨春初见时的一系列言行很有趣可爱,还有公堂对顾读时“不多不多,三百两”,有趣有趣。
B站有配字幕版 BV1Qb411g7Nq 。京白几乎就是京腔白话,韵白就很难听懂,幸好有好心人逐句配字幕。老生、青衣都是韵白,花旦、小花脸多是京白,互相对话音调各异,杨素贞初遇宋士杰那段,万氏中间传话就像是翻译一般。故事前奏很复杂,即便通过旁白和匆匆几幕画面略述,记住人名都很困难。这样处理只是为了突出以宋士杰为核心人物进行演出。还是沿袭自折子戏的传统。
A-. 周信芳个人秀。
1.从这一部剧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有多少冤案,善恶之间全凭为官者一张嘴,没现代的视频、指纹、DNA等无可辩驳的证据,只是拿着一张誊写的信件,既可否认,也可承认,这之间全是官者一念之间。古代时候,遇一清官世代之福,遇一贪官,暗无天日。2.京剧确实有味道,尤其是周信芳那双明亮决然的眼睛,全是戏。
全方位的展现麒派艺术的一出戏。
*
京剧名是《四进士》,粤剧名是《审死官》,故事是同一蓝本。电影属于舞台纪录片,唱词通俗、对白隽永、段段戏肉,跟看大戏一个样。周信芳塑造的退休师爷大智若愚,体现出麒派唱念做打的妙趣。对了,不知为何香港叫宋世杰,内地叫宋士杰呢?
循着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找来的,汪老说《四进士》是一出写实的京剧,宋世杰这一人物不过分拔高,贴近真实,十分有趣,诚不欺我!
汪曾祺对这部戏赞不绝口,因为是京剧中文学性与人物性格尤其丰富的一部,果然比较精彩。拍成电影似乎少了一些情节,比如毛朋查看作案现场的内容。表演真的出色,唱段不多,剧情紧凑,很多台词放在今天说也毫不为过。。。
建国后两大戏曲片基地上海与北京,两相比较,上海显然更中意棚景,北京则注重舞台,而且上海百花齐放,越剧、黄梅戏都有名作。从主创而言,上海很多导演都是建国前就在上海出名的导演,放到本片就是导演应云卫和编剧桑弧,名导改拍戏曲片,很多程度是建国后对政治的无可把控,《武训传》的影响过大,很多导演便放弃了擅长的,转投不涉及政治的戏曲片,但这一避难地并不安全,后续的《海瑞罢官》也彻底将戏曲片投入了意识形态领域。因其经历不同,所以《宋世杰》在电影语言上有着明显早期电影的技法,移动镜头、变焦和转场无不早期经典电影的路子,这点比北京的戏曲片要好出不少。对于京剧本身,桑弧这个老麟派粉丝显然更爱麒麟童的念白,大段的念白远远盖过了唱段,唱段则以原板、慢板为主,动作处理上全景选取极为正确,周信芳的做派本身就是看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