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成人的世界没有简单的事情
写爱情的电影实在很多,模式其实已经不重要,任何的模式肯定都会与前人雷同,要想有效果,只能在深度上面做文章。
我想这应该是一部爱情电影,可是这样的情节应该算是再普通不过的,根本没有必要搬上荧幕。可是编剧在电影的最后加上这样的一幕,再加上这样一首片尾曲,终于给了观众看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
阿华和阿宝都是很年轻的时候就成婚,这样的例子在当今社会确实很多,不过这确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隐患。两个都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过去的日子在感情上几乎没有发生过碰撞,一下从原先的爱情进入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代替了原先的花前月下亲亲我我,如何来适应生活的压力和这样的变化?感情没有过碰撞,没有经历太多的生活挫折,两个人都不能容忍对方让这段感情进入一粒沙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啊,太干净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有多难找?他们原先将感情想的太简单了,殊不知成人的世界,完全没有一件简单的事情。
两人终于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吵架,以至于分离。不过幸运的是,这对男女还是最后知道,最爱的还是对方,能够走回一起。
电影看到最后的一幕,我终于笑了,导演终于将他要说的道理在这个时候和盘托出。
爱,不是全部的占有,需要给对方自己的空间。我们往往总是在责怪别人的不忠和被判,难道自己就没有一时的思维出轨?陶子在歌里面唱:“人说恋爱就像放风筝。。。”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完全理解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和回忆,给对方一些空间,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感情生活继续下去,太迫切和霸道的爱只能给对方压力,当这样的压力大到无法承受的时候,那自己就必须承受对方离开的痛苦。
2 ) 如此的试爱,我不愿!
喜欢完美结局的我被结尾的峰回路转大跌眼镜。
华发着短信,宝给那个厕纸先生写信~
我还半愣了,这这这是怎么了?!
不是好了吗,不是一起去日本玩了吗?为什么还要如此收尾?
一直被童话故事灌输的我,想着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们在经历爱情与婚姻的考验后,小夫妻的日子回归平静,幸福满满)
可是可是,神圣的婚姻还是被亵渎了!
没错,导演的用意是让我们能清晰的解读爱情,婚姻里的真实。
可我不喜欢这样的真,不是不愿意去面对,只是一旦迎上了,
我眼里美好的世界就不在了。
每个电影里一定会有它经典,精彩的台词。独家试爱里我喜欢唐定那段:
现代人就是这样了,拍拖阿,生日阿,泡帅哥,泡妞,你甩我,我甩你,
全都是卡拉ok里经常发生的,所以个个以为有首主题曲摆在这里,拍拖来
唱,分手也来唱,复合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歌,所以你说
在这儿工作久了,有什么想不开的。
很精辟,很赞~
3 ) 既然还没到结局 他又怎会准你哭
本想捧着《络新妇之理》过完09年的,但读过京极堂的人都知道上来百来页的枯燥一般需要两三遍才能跨越。昨天读到70来页终究抵不住,在平日里豆瓣页面里勾出的想看电影里反复找寻,最后定在了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这个说法不知道准不准确,只是看到网上都这么称它,想想又都有方力申和邓丽欣主演便也随大流了。
明显的是这样一年一部的小制作电影之所以能拍下去除了导演的执念也必须建立在较好的口碑上。我之前一直怀疑这样的题材还能在香港导演的传统理念里拍出什么新意,因为实在是被拍烂得不止两三遍了。
先看的是《十分爱》,之所以跳过首部《独家试爱》原因在于宣传说《十分爱》里告诉你爱是必须存在相信,最终极的相信,是尽管所爱非人也仍然要信下去,那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后的支持和执着。说得多好啊!就像里面女主阿宝一样,你能说她相信爱情么,又能说她不相信爱情么?吊诡的就是这里,本就不缺乏追求者的她既能一次次玩转于多角关系中又一遍遍听着她老同学出轨的告白。同室的好友可以隐瞒着自己,多年的最好朋友可以误会自己一耳光了结关系,既然都这样了,何必对每个人都那么在乎呢?追求的人也不见得那么纯情,一个可以在酒店里手挽妙龄女子,去找另一个时却被他房里的可爱女生看个良久,既然都这样了,何必对谁谁谁都爱不离口呢?所以我亲爱的阿宝,自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你也不见得多么睿智,你也不是会被晴晴的几句常人都能说得出的大道理而感动得一塌糊涂么?你也不是没有看出小医生挽着的是别人朋友妻么?你终究还不是没分清嘴上口口声声不怨你只爱你的大力有几个好妹妹么?如果只是那些碎碎念就能讲清楚逻辑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就能让你稀里哗啦哭一阵然后使你放下本来冷酷的心和冷眼旁观的姿态的话,也就怪不得笑到最后的不是你了。因为还有个真理你没有参透——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障眼法。看见的,未必是真的。真的你未必能幸运的看见。《十分爱》里的阿宝是个可以谈谈情跳跳舞,逢场做戏的高手,但她也有弱点,待撕下她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面具后她一样是个弱女子,可以被感动可以被假到死的甜言蜜语捂得喘不过气来。浓抹的装扮虽然不适合真实世界里的邓丽欣,却可悲得成为了这部电影里阿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果说《十分爱》的结尾之处逆转到位的话,《我的最爱》的结尾多少显得有点突兀并且可以追求那种导演一直执着想表达的爱情观了。这里面的阿宝摇身一变成为了对什么都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可爱女生,但她却比《十分爱》里的阿宝敢于感情的投入,敢爱敢恨。她可以在多年一起打拼的男友因其好友背叛而心生报复之念,也可以在男友终获报应时挺身而出。阿宝的于心不忍和善良的天性无一不让我感到悲怆,我为她又和那个烂到底的男友重修于好嗤之以鼻,也为她的天真烂漫唏嘘不已。看到大半时,我有所幻想如果阿宝的个性里稍稍掺杂些阿蚊的硬朗作风该是多么地好。但渐渐便可发现,阿宝和阿蚊并不是对立的存在,尽管乍看之下阿宝只是一味地顺从,阿蚊却总是对男友发小姐脾气,但阿蚊的性格形成也是通过悲哀的渐变而来。她们俩口口声声开玩笑说我们一定不会喜欢上同一个男人,但结尾的那幕却深深打碎了阿蚊的硬朗形象与阿宝的痴痴守候。我的最爱到底在哪?无论你是什么个性作风,只要男人稍稍一变就能游刃有余穿梭其中。也许我们都在说对方是自己的最爱,可是于她而言是真爱,于他而言却是谎言。就拿阿蚊那个小男友来说,他一心维持的后备恋爱到头来换来的还是一句爱一个人是要讲时机的,我和你在错误的时机在一起。尽管听起来做作不已,可这就是现实,整个游戏到最后玩的只不过是简单的比大小,比谁投入得少。整场游戏的胜者还是那个老千阿强,他在他的有生之年守护住了阿宝,不管阿宝懂不懂,他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阿宝什么是爱情游戏;不管阿宝知不知,他还是设下了大套使得让阿宝陷入难堪的琪琪万劫不复。可是阿强的胜利却只是名义上的,他没有赢来实际的报酬。阿宝到了最后还是不知那位从国中就守护她的人是谁,阿强也同样不能给阿宝真正想要的那份爱。就像《十分爱》里阿宝选了大力没选小医生那样,这里的阿宝选了烂人一个的前男友而没对阿强道明白究竟爱他几分。也许两男的竞争中本身在开始就分出了胜负,那个被女人先爱上的人总是能一次次地笑傲江湖。
昨晚接近跨年之际看完的是三部里的首部《独家试爱》,比起后两部,这部表达多少有点含蓄并且看得出是有意地有所克制。不过这种克制却没有遮掩住导演在首年所能迸发出的积聚能量。让我影响最深的是里面阿宝好友的一句感叹——现在人就是这样,拍拖啊,分手啊,泡帅哥,追美女,你甩我我甩你的,这些都是经常在卡拉OK店里发生的。所以呢,各个都以为有一首主题曲放在这里,拍拖来唱,分手也来唱,复合了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所以说还有什么想不开的?我是说我想开的不是唱K,我是想开了拍拖。我在打上这句时还能记得说的人眼光闪烁,一脸无奈的表情。也许是第一部可创造性太多了,导演并没有像后两作那样故意融入多人复杂的关系,而是以很通俗的城市小夫妻都会可能发生的婚外暧昧来诠释主题。要说偏爱,其实我个人很喜欢邓丽欣在这里面的扮相和角色定位,她也着实演得很自我很放得开。故事的寓意很容易解读,正如很多人评论的那样,有过裂缝的感情就很难再作修补。尽管令阿宝丈夫出轨的Josephine最后道明丈夫爱得始终是阿宝本人而非她,可阿宝丈夫最后能有多少浪子回头也很难说清楚。也许他再怎么爱阿宝却仍不忘与他人暧昧。不过阿宝通过这段感情波折也学来了怎么“较好地”面对婚后生活。彼此在一定范围之外的也许并不是可以背叛对方的诸多理由,也可能是多多少少需要自己守候住的最后底线。
不自负地说,在看之前由于知晓了些影片最后的逆转再加上看得颇多的悬疑推理,所以在看的时候很多情节都在预期之内。影片的英文名实质上更能接近影片想表达的诸多观点,不过细看中文名也能多少发现导演的用途所在。从最初的试爱到中间的十分爱最后达到最爱。但叶导这样岂不是自我反驳么?您要宣扬的本就是爱就是谎言,爱就是被伤害,爱就是在爱与被爱之间痛苦挣扎,那么何必试爱,何要十分爱,何来最爱?您在每部结尾处的处理没有给我们一个大团圆的终成正果的感召,却处处让看片的我们感到体无完肤。难道您想告诉我们的是电影没有结尾么?三部里的阿宝各自的生活还要继续,试爱的阿宝可能和丈夫之间还会因隔阂各自出轨;十分爱的阿宝终可能数清男友的妹妹有几个;最爱的阿宝在看清烂男友之后情归何处?是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结局,我亲爱的阿宝姑娘,既然叶导没有让故事说完,他又怎会准你一哭了事。
4 ) 背叛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
这部片子如果没有那个安排,那么这只是一部很普通的片子了。
夫妻经历了背叛、分居、冷静又复合之后,生活又好像回答原来的样子,可是,
导演聪明地安排了最后一幕,方力申在收到曾经吴佩慈的短信之后,学聪明了,知道要把可能会引起不必要麻烦的暧昧短信删掉,而邓丽欣也继续和另一个男子保持暧昧关系,个人认为,最后这一幕是整部片最出彩的一段,没有这一幕,这部片就会愈发俗套得不能再俗套了。
背叛是什么呢?
心灵的出轨还是身体的出轨?
短暂的暧昧还是完全背弃?
善意的隐瞒还是恶意的欺骗?
我们讨厌背叛却常常背叛别人吧?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背叛。
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谁属于谁。
而在感情世界里,背叛是无处不在的,就算不是这个人,也会有另一个人让你出轨。不相信这个规则的人,迷信爱情里有永远的专一的人,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累一些。
什么是背叛,本来就不是一件可以衡量的事。
背叛不能避免,只能选择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或者掩盖。当然,前者会更好,因为所谓掩盖了的伤害,还是有一天会腐烂发炎的。
生活那么索然无味,对于感情又是那么不可知而且难以把握,
所以有时出轨未尝就是那么糟糕的事。只是看你怎么去把握了。
以前我不会懂,现在我懂了。因为人到最后还是最爱自己的,
既然这样也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5 ) 试爱
三毛说过:爱情的滋味,绝对值得你一试、二尝、三醉。
这个晚上,看了叶念琛的《独家试爱》。方力申和邓丽欣演的。一对人海中的平凡小夫妻。要问父母借钱付首期,要不断工作来供房子。会有诱惑,会有背叛。但婚姻被就是将瑕疵包裹住的珍珠,藏得住秘密,才会发光。
忽然想起来几年前有个人让我听的那首歌《好好恋爱》。从Kugoo上下了听。原来就是他们俩唱的。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人生中都有一首主题曲,谈恋爱也唱,分手也唱,唱来唱去,还是那几首歌。
——为什么那么早结婚?
——因为我爱我老公/老婆咯!
因为单纯的爱情而结婚的爱人们,也绝不会就这么单纯地走他们的婚姻之路。第三者、第四者,我想要坦白,却发现坦白比谎言更能伤人。
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我选择坦白;如果坦白也是一种伤害,我选择沉默。
恐怕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如果谁都不能接受将要面对的现实。人都是一样脆弱。
完了吧 如无意外
从今开始该好好恋爱
放下从前一段感情
才能追求将来 你就似没存在
完了吧 然而你不在
情况未像幻想般变改
告別从前总是不易
原来假如只得我在
我竟未能觅寻下一位挚爱
虽然,给我听这首歌的这个人已经不在身边,但属于我的“独家试爱”,我试过,就绝不后悔。
给那些仍旧陷于旧爱无法自拔的朋友们,情歌尽管唱,眼泪尽管流,但还是要向前看,寻觅你的下一位挚爱。
6 ) 俗套又如何
电影里,唐宁说:现代人就是这样了,拍拖阿,生日阿,泡帅哥,泡妞,你甩我,我甩你,全都是卡拉ok里经常发生的,所以个个以为有首主题曲摆在这里,拍拖来唱,分手也来唱,复合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歌,所以你说在这儿工作久了,有什么想不开的。我不是说想开了唱k,是说想开了拍拖。
看到评论都说,要不是电影最后一分钟,这个电影就太俗套了,其实shine一直不明白俗套的电影又怎么了,难道事情俗套一点不好么?非要原来相爱的俩个人最后心中有别人才算是有新意?
陈秀珠有这么多剧集出演,说明tvb还是恋旧的,就像83年射雕演杨康他妈那位,离开又回来,在tvb依然有剧集拍,还有最成功的“好姨”,咸鱼翻身的典范。陈秀珠,当年的玉女,她的任盈盈还是不错的,还有誓不低头也喜欢,虽然忘了她的角色叫什么了。04年的金枝玉孽和06年的火舞黄沙都有份出演,虽然不是主角,但是演技却不容置疑,估计如果继续演下去,若干年后的tvb星光千辉大奖会属于她的。不过美女迟暮总是让人伤心的事情。
真的看不出吴佩慈哪儿漂亮,个儿高,皮肤好是真的。
还是喜欢邓丽欣这样的,不过目前看来,没有大明星的架势,还得磨练。
总觉得方力申是公鸭嗓,现在听起来还不错,而且看的时间长了也不觉得他难看了。《得闲饮茶》也是他主演,有时间看看。
一直都喜欢香港的爱情小品,很有味道。这部电影是美亚制作的,所以出现了这么多tvb的人,唐宁阿,魏骏杰阿。。。
魏骏杰和方力申一比,果然老了,这可是当年的帅哥阿,可怜了我们的三元,估计是三元给他养得太好了,所以发福。
很难得第一部比第二部差的
吴佩慈怎么长得像个男人。
幼稚
现代人就是这样了,拍拖阿,生日阿,泡帅哥,泡妞,你甩我,我甩你,全都是卡拉ok里经常发生的,所以个个以为有首主题曲摆在这里,拍拖来唱,分手也来唱,复合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歌。
如此这般,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
“爱情是有期限的,你能钟意一个人多久?” 真相总是与事实相反,一心一意总是伴随三心两意。
叶sir,唔好咁现实啦
不够成熟的年纪 不够坚定的相守 不够坦诚的彼此——暧昧滋生的可乘之机 猜忌相生的充足养料 貌合神离的最终结局
我真难受
喜欢结局。
這個系列我都喜歡
惊悚!!!!!
我喜欢这结局。
叶念琛最好的电影
真心觉得一部比一部差
“你当我系手机电池啊?中意就带出街,唔中意就摆屋企插?”这句好好笑
亮点在结局
爱情小品
四星半。
“你最近的品味越来越差,吃腻了鱼翅,口淡转吃粉丝吗?”这辈子一定要用一次!(希望说的时候不要笑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