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宁写于2011年12月16日)
有深刻寓意的影片大多是通过不断详尽地再现典型事件本身、剖析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弊端、解读人性的弱点与阴暗面,以试图带给观众一些有益的提示和思虑,并通过光影化的思辨,力求寻找到通往更美好平和生活的路途。
而写实类影片也往往是很多无法替自己言说的弱势群体的有力代言,德国影片《当我们离开时(Die Fremde)》根据真实发生过的恶性暴力事件改编,通过这部影片,观众仿佛看到土耳其裔女性生活现状的艰难和苦痛,而当忍耐到极限,反抗一旦觉醒时,她们不仅会遭遇四面楚歌,还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更令人感到无望的是,如此这般生命的代价,却是大家族的集体决议,这让这部影片在凝重之外,还带着几分撕心裂肺的沉痛。
该片导演菲奥·阿拉达戈曾表示,自己有责任把这种生活的真实一面拍出来。她做到了,此番,这位女导演将精准的笔头和冷静的镜头对准了穆斯林女性所生存的环境,即便遭遇家暴,也得默默承受,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的,一旦逃离既定的轨道,即便需要娘家的帮助与庇护,于老旧的传统和所形成的社区氛围而言,这都是碍眼的,不能被接受的,于家庭利益而言,亦然。因为这会使家族蒙羞,让家族成员举步维艰,在这种大环境下,再美好的亲情也难经得起考验。
在德国有不少的土耳其裔,他们在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西方发达国家里,依旧遵循着自己的传统,即便某些约定俗成缺乏人性与理性,与现代进步背道而驰,他们的主流依旧会遵循,并果断维护,且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而跳出这个框框的人或事,才是他们感到不妥的,不仅不妥,而且必须除之。
众口铄金在如今的地球也不是什么古老的稀奇事,人一旦被所处的圈子非议排挤,便预示着他将无法全身而退。片中嫁到伊斯坦布尔的Umay(西贝尔·凯基莉饰演)年仅25岁,已是5岁孩子Cem的母亲,为了儿子的未来,她决心离开只会用拳头和老二对待她的暴力丈夫。当她带着孩子回到位于德国的娘家时,起初的天伦温情很快便被她所说的实情“撕毁”,大弟立刻暴跳如雷,而此后发生的一切让Umay完全陷入到无助的境地,她在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起初亲密的妹妹因婚约差点被姐姐这个污点毁掉而痛恨她,Umay一手带大的小弟也在父兄的暴力式“调教”下、周遭态势的严峻变化下渐渐改变了态度。
Umay出现在妹妹婚礼上的戏是全片的重点之一,它表现了一个家庭对一个柔弱无助女性的无情。父母的漠然,妹妹的厌恶,小弟的驱逐,大弟的大打出手,都让Umay对父亲诚挚道出的“血浓于水”成了一个可笑的传说。
在德籍土耳其裔导演费斯·阿金的影片《在人生的另一边》中饰演耶特一角的诺塞尔·柯丝,出演了片中Umay打工餐馆的老板。柯丝仅仅用几个面部表情就表明这是一个善良而有阅历的老板,她深知土耳其裔家庭的特点,她冷静地告诉还对与娘家和解抱有幻想的Umay,在社区和Umay之间,父母只会选择社区。言外之意,Umay是孤立无援的,她等待父母手足回头的想法从根上就是幼稚而错误的,在男权族权高于一切的传统穆斯林家庭中,Umay的选择无疑是在挑战传统和权威,勇敢的她、很爱儿子的她选择了一条注定要被族人“判定”为死罪的路。
片尾,病床上父亲的道歉比小弟所持的手枪和大弟所持的匕首更显得残忍,他老人家一句“对不起”便是对努力生活中的长女的人生交代。纯真孩童的血来得突然,也来得触目惊心,当一个原本可以不存在的悲剧发生时,人们会追究反思,只是这个追究反思也会走得很艰辛,有时候,在有些地方,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1366441_d.html“而那个被Umay提到的叔叔,他终于在片子结尾出现了,落魄的村庄、低矮的房屋、昏暗的光线、蜷缩在沙发上的一个身体,仅此而已。”——摘自豆瓣置顶影评
这电影最有意思的部分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豆瓣影评。
如果情节真如此设置的话,电影想表达的意义就很让人费解了。也难怪,中国观众若没听说过“荣誉谋杀”(Honor killing) 的话,影片最后一段隐晦含蓄的情节,会让人摸不着头绪的。因而,冒出上文这样似乎很合理却没有逻辑关系的解读也是情有可原了。
电影中,Umay的父亲不远万里回到故里见那位住在破落寒舍里的“叔叔”,他们之间谈了什么,电影没交代。父亲回家后,召集兄弟们在客厅议事,女人除外,电影给了每个人一个特写,父亲、俩兄弟,三人表情极为严肃和沉重,似乎刚听说了什么特别严重的消息。父亲心脏病突发,Umay去医院向临终父亲道别,父亲说“原谅我,孩子……原谅我,孩子”。没想到从医院走出后,Umay最疼爱的小弟弟已经准备好一只手枪等着她了。好在亲情战胜了“理智”,弟弟扔下手枪逃走了。观众刚舒了口气,紧接着,大点的那个弟弟赶了上来,手握一把尖刀毫不迟疑地刺向了自己的亲姐姐。
通过以上这一系列委婉含蓄的情节,电影向观众暗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Umay被判了荣誉谋杀。“荣誉谋杀”虽然听上去新鲜,却并非伊斯兰教国家独有。封建礼教束缚过的中国就曾发生过,女儿未出嫁,而未婚夫已亡,为了获得一个所谓的“贞洁名声”、“烈女头衔”,父亲把自己的女儿关在房里任其活活饿死的事,其无人性的惨烈程度更胜于此。
说到荣誉谋杀,通常是指为了挽回家族荣誉,由家族成员共同或少数重要成员做出决定,指派某一家族成员对另一损害“家族荣誉”的家族成员执行死刑的一种社会习俗。比如,我们熟知的大义灭亲。普遍以法制立国的现代社会已用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私刑是被禁止的,荣誉谋杀虽不合法,却难以在某些地区绝迹。其凶手多为男性,而受害者则大多为女性,被害的原因与失贞、不检点相关,如果女性被强奸、被怀疑不忠、行为出位、提出离婚等理由,都可能被家族以私刑处死。这种陋习不仅发生在土耳其、阿富汗的伊斯兰教的保守地区,印度、意大利等国家也有。不过,似乎土耳其电影更青睐这样的题材,电影《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也反映了同样的社会问题。
电影中的Umay也是一位荣誉谋杀的受害者,她父亲千里迢迢去面见的“叔叔”并不是一位住在寒舍的失败者,相反,他应该是家族一位颇有权威的族长级人物。父亲回家后带给两个弟弟的可怕消息,正是他向Umay父亲宣布的,即由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处死Umay。前面提到的那段,Umay父亲羞愧地对女儿说的“原谅我,孩子”并不是他的临终前的潘然悔悟,相反,联系前后情节,已能看出他早就知道两个弟弟会等在医院外对女儿下手,也不打算做任何事去阻止这一切。Umay走出医院,弟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枪对准姐姐的行为,即能说明谋杀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加上后来大弟弟冲过来补的那一刀,都能表明这一切行为都是有准备、有预谋的谋杀。
文化隔阂是电影被误读的原因之一,而电影缺乏表现家族荣誉与亲情两难的缺陷更加剧了这种误读。在电影开头部分,Umay刚回家那段,观众还能看到到这个家庭在亲情上的流露,后面的情节则很少有所表现。不仅如此,电影着力表现Umay试图修复亲情关系的努力,和家人对她的冷漠和决绝的对比,更使Umay的家人表现的更像是毫无感情的一群冷血动物。电影缺乏表现这个家庭对亲情与理智的两难抉择,让观众只关注到事件本身,而忽视了“荣誉谋杀”这一社会陋习的普遍存在,电影的深刻性被大打了折扣,是这部电影最让人遗憾之处。比较之下,虽然这部电影够沉重,我还是更青睐《伊斯坦布尔的幸福》对这种题材的处理。
随附一则新闻,是一起发生在2005年德国柏林的“荣誉谋杀”案件,可以看出,这部电影是根据这则新闻改编的:
今年2月7日,晚上9点,在柏林市中心腾姆帕霍夫区的一个汽车站,一名女子头部中弹3粒死亡。一周后,她的3个兄弟被捕。警方称,这3个兄弟是合谋作案,一个负责搞枪,第二个负责望风,第三个下手开枪。
9月14日,法庭对此案的审理刚开始,3兄弟中19岁的小弟弟让律师宣读他的一份陈述,在这份陈述中,他承认是他杀死了他的姐姐哈同.叙吕库。他说,他姐姐放荡的生活方式损害了家庭的荣誉,只有她的死亡才能让荣誉重新返回家庭。而他的两个哥哥也宣布,他们跟此案毫无关系。
按他的说法,枪是他花了800欧元在动物园火车站(西柏林的主要火车站)从一个俄罗斯人那里买来的。他说,此事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他对他的哥哥们也不满,认为作为年长的兄弟,修复家庭荣誉本来是他们的事。
哈同.叙吕库小姐是在德国长大的。1998年,她在土耳其被迫跟她的堂兄结婚。在她的儿子出生前,她来到柏林,再也不愿回土耳其去。她离开了父母的住处,自己单独生活。今年23岁的她,已经基本结束了电工的职业学习,但她始终拒绝搬回父母那儿去。她突破了家庭,过自己的日子,这种行为违反了伊斯兰的宗教传统思维。
哈同跟家庭的关系非常紧张,3个兄弟中,有两人已经多年跟她没有任何联系。据说,她们之间经常发生争吵,暴力行为,甚至强奸。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1711274,00.html
太过用力,反而做作
痛在撕心裂肺处
什么血浓于水,不过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被迫离开,只能留下悲、恨、悔。
只是为了叙述而叙述,而不去做追宗溯源的尝试,那就毫无力度可言
还不错,剧情很棒,演员演的也不错
世俗的压迫,女性地位的低下。庆幸自己能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和地方。其实最可悲的应该是母亲这个角色,被压迫而不知反抗,且成为压迫者的帮凶。无辜的小孩子成为愚昧的牺牲品。世俗逼迫你顺从,不顺从就丢工作,找不到朋友、结婚对象、甚至灭掉你,而你顺从就使这种灭绝人性的世俗延续!恶性循环
她穿了一身红裙去参加妹妹的大婚,换来一顿暴打;她准备一盒果酥回娘家庆贺斋月,只得到父亲的拒绝。不请自来,她牵着儿子的小手尚还不起血浓于水的亲情债;不知廉耻,她背上的伤痕化成咒符将她钉死在耻辱柱。荣誉谋杀制造人性怪圈,真实远比戏剧冷血。永远别轻视陌生的善意,也永远别高估亲情的浓度。
男权与父权高度集中暴力家庭的悲剧,受害者往往是最无辜的那一个。娓娓道来,很有感觉。女主角很有味道。
四星半。看到一半忍不住为乌玛伊落泪,她不像那里的男人用拳头赢得尊严,她用不屈不挠的坚持,以孱弱的肩膀对抗着几乎整个男权社会的压迫。结尾处,那种残酷升级到顶峰戛然而止。看似荒唐的剧情,却让带着强烈的真实感,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的残酷性,让这种荒唐显得合情合理。她还会离开,带着坚定出走
摄影风格与节奏把控颇有女性气质(不愧是女导演作品),柔缓,内敛,疏离,压抑苦情与沉静婉约兼具。布光细腻,大量运用大光圈与长焦、移焦,夜晚后景中的光晕极为迷人,配乐情愫暗涌。西贝尔·凯基莉演得很有层次感,强硬决绝与软弱依恋并存,16分处身着一袭黑衣的她在餐桌上的那个眼神,坚毅到让人敬畏。可惜剧本问题不少:大半时间冲突都是小打小闹,安排得也比较刻意(女主在婚礼当天突然出现,行为前因后果都经不起细推敲),缺乏足够铺垫与逐步升级的过程,最后猝然爆发/反转,过于戏剧化。家人内心斗争几无描摹,关键的荣誉谋杀则完全没有明确提及,更遑论深入探讨,人物突变与情节急转牵强,善解人意十全十美的男友也如同工具人般扁平。如此表面、生硬和浅薄的剧作,实在是浪费了好演员与优秀的摄影。PS:与[勇往直前]相似场景不少。(7.0/10)
I don't like this girl.
完整度很高的佳作,只是这种土耳其的民风和亲情更多的是让不了解那个世界的人咋舌。★★★★
真是让人心疼,被嫌弃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影片传达的意思:要对女人好些,尤其是身为丈夫
让我再一次认识了在德的土耳其穆斯林社会的恐怖之处。德国人所言的他们的无法融入性是确实的,也是永远的。宗教决定精神,精神决定生活方式。一个人热爱自由却与自己必须所处的社会背离,终将是悲剧。
3.5. 还是更喜欢Sibel Kekilli在“Gegen die Wand-2004”里的演绎,这里有点过火。所谓的血浓于水也只不过是流几滴眼泪的事情。
摧残心灵。编剧心好狠,看到三分之二故事调子突然上扬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结果最后果然就在Umay撕裂心肺的呐喊中悲剧收场了。当原本应该亲密无间的亲人把你当成避之不及的瘟疫,这恐怕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了。Umay被当成了一个不道德的女人,但这仅仅是因为她想要追求内心的自由,这真的有错吗?
这是怎样一个恐怖的民族,道德、良心、亲情,在所谓名誉面前都脆弱得经不得推敲,当我们离开时,总要留下点什么的,留下的是你所信任的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堪。
看完生气到几近发狂。只因她是一个带儿子逃离家暴的女性,就让家人蒙羞,甚至到了要杀她灭口的地步?这不是家人,是恶魔。上帝也不再是信仰,是邪教。Umay的家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专制的父亲,无能的母亲,暴力的哥哥,盲从的弟弟,还有无脑的妹妹。有时旁观暴力者比施暴者可恨千百倍,因为正是一个个沉默旁观者的纵容滋养了暴力,而更可悲的是身处其中而不自知。所谓的血缘或亲情关系在平日也许牢不可破,但当其因观念相悖而导致关系破裂之时,会变得尤为残忍。如果下定决定为自己而活,就永远不要再回头,因为亲情在舆论面前会变得一文不值,就像餐厅女老板说的一样,当父母必须在舆论和女儿之中选其一时,他们绝对不会选择后者。当施暴者流下伪善的鳄鱼眼泪,当信仰成为了杀害无辜至亲的借口,请告诉上帝:go fuck yourself.
很像穆斯林的葬礼。伊斯兰文化的愚昧和非人性,男权阴影之下女人如浮草般的命运。
虽然电影批判的是伊斯兰文化的愚昧和非人性,男权阴影之下女人如浮草般的命运。其实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惯风俗和古老禁忌都在无声的杀害着那些身在其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