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充满胶原蛋白的钟楚红女神和男神刘德华的经典之作,成奎安大傻还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邱礼涛担任摄影,给当时英殖民地港人演绎了一曲某主义国家内的自由圆舞曲。
越南某主义被统治JJ所利用,在这种不容置疑必须服从的意识形态下,某主义是至高无上的,更多的人只有如钟楚红在影片刚开始做的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谨言慎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冷酷无情,遮盖自己的天性,保全自己自己家人的安全。可当时的香港人永远不会懂得这些生存法则,我们的男主刘德华还像他在香港一样放荡不羁,随意泡妞,自然很容易的就撞到了枪口之上,被关进了劳改营。
之后就有些艺术夸张的成分了,男主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好几次,这在真正生活在某主义国家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不可多说 罗大佑的歌曲,为这个港人自我提前体验的故事画上了休止符。
该来的总会来的,谁也无法阻挡。。。
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回到香港的男主角阿祖,现在六七十岁了,他应该偶尔还是会想起当年同生共死的越南少女。
而那个越南少女阮红,却永远定格在少女了……
现在才有缘看到这部33年前的电影。早听过这个电影,一直以为是讲某个时代大陆的故事,结果是越南的故事,而罗大佑的《爱人同志》也不是主题曲(粤语版bgm有《飞车》(闽南话:火车)、片尾有《情深意更深》),应该片名源自《爱人同志》。那时候国语都是台湾配的,也主要针对台湾市场,罗大佑在台湾是封禁的,所以国语版片头片尾的曲子都替换掉了。
香港记者无意中在越南惹祸、越狱的故事,越南版《监狱风云》,但很明显,这里的越狱,不是简单的逃离法律惩罚,刻画了越南大量的黑暗,就是凸显为了自由。
但这自由,是不同的。
1、阮红弟弟。就是那个时代大学生的脸谱,被鼓动也好,一腔热血也好,喊的、追求的就是民主自由。不做过多延伸
2、男主角阿祖。前面香港的铺垫,已经说明男主角吊儿郎当、各种小毛病,所以在越南也各种惹祸。他要的自由,是不一样的。是上等地区人(英国护照、发达香港)被低端落后地区(混乱越南)囚禁的不甘屈辱。里面强调他是香港人、英国领事馆、让老板打电话等(包括后面广州直升机去边境——且不说现实能不能做到),始终无意中有高人一等的俯视心态,所以在拿到手续放了他之后,还敢冲胖军官扔衣服、踩他帽子等。
3、排长等战俘。先说个区别,跟主角聊身份的时候,国语版:我是中国大陆士兵,你们就好了,做几个月就出去,我们是要死在这里(大意);粤语原声: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死也要回到祖国!
在这里,台配国语改的台词,明显弱化了大傻哥坚毅决心。他们追求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代表了祖国、解放军的信念!囚禁五年,一次次的要越狱回到祖国。
4、阮红。她就是普通人,没有大道理大观念,她日常有正义感,但并不会想要反抗国家,或者拯救谁,想要救的,也只是一手带大的弟弟。军官男友不可靠,她一次次利用各种机会到监狱,想要自己找到弟弟,跟男主角接触也是为了打听消息。
不知道是红姑演技问题,还是导演有意,那包东西调出反越南报纸,显得是她弄的,就想要让他再进去。后面判三年她流泪等,又不像。这段模糊,没有多揣摩
结局是悲伤的,阮红问起香港怎么样,阿祖闪烁着说“不一定适合你”,“是啊,也不知道用什么身份去”,阿祖又躲了……虽然有着出生入死、同生共死,但回香港,男主还是选择原先的香港女朋友。
阮红一个人跨过界碑,走向越南方向,她没有路了、她弟弟也死了……
以电影里刻画的当时越南时局,她策动协助越狱动静那么大的,回去还能善了?她没法去香港,她也回不去政府当翻译,回去必然是枪毙的命运……
那个边界过去的越南少女的倩影,电影戛然而止,定格在这里,那个令人心疼的姑娘,生命基本也定格在那里了……
钟楚红太美好了,长相、身材都好,29岁还少女感十足。让我想起了《八两金》30+的张艾嘉也少女感
电影刻画了越南各种黑暗,没想到却是得到越南文化部、军方各部支持协拍,也是厉害。现在来看,也是保留了很多当年的画面。大傻哥难得没脸谱化角色,发挥得很不错。
但导演的水平、或者说香港导演普遍的格局问题,驾驭不住家国历史大背景。只能乱世取一小角。
导演有病,编剧脑残,一个人会被公司派去国外出差怎么会这么傻,华仔演的简直就是一个傻逼啊,首先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情况了下去和”客车“司机抢驾驶权,这不是一个正常人干的出来的,其次追上女主之后还东西居然不停车还,难道为了后面的剧情就要强行改变正常人的行为逻辑吗,又或者导演编剧水平就只有这么高!看到华仔上民进人士游行示威的高台就看不下去了,果然没让我失望,自己没做亏心事警察来了站一边就好了为什么别人拉你你就和别人一起跑?要是大街上别人拉着我就跑我肯定会挣脱,如果还拉的话反手就是个大嘴巴子,搞笑的是跑到店里民进人士杀店主华仔不制止居然还不跑,实在侮辱演员智商,最后好不容易靠女主解决了问题出来的时候居然又幺蛾子整,找个证件居然把一包文件搞得满天飞,脑子有病的导演你收到刀片了吗?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简直就是侮辱演员和观众的智商,不要以为别人都和你们这些写剧本的一样弱智,活该导演和编剧火不了,操蛋电影!!!!华仔的耻辱!!!
1989年香港导演黄泰来导演了这部《爱人同志》,由刘德华和钟楚红主演,现在重新翻看发现电影是很好的保存时光的方式,当年越南街头的景象,今天再看,感受着时光的变化与不变。我去越南胡志明市的时候,有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那里城市保留着法国殖民地时代的建筑所留下的风情,在他地标性的建筑里面,而同时又有着太多和我国相似的意识形态符号,甚至看当时展览的阅兵照片,不仔细那军装和上个世纪的中国军队很像。
以前看只觉得越南好黑暗,逃狱好劲爆,现在看就难以理解刘继祖的莽撞性格,是华仔电影里我最讨厌的人物设定了。
祸明明都是他自己闯出来的,第一次出狱简直搞笑,经过牢狱的毒打还没接受教训,没走出大门就踩帽子泄愤,之后的一系列更是自己作——被人拖着跑两条街愣是无法挣脱?撕开个文件袋至于搞成天女散花?而且报社是疯了吗,这么个定时炸弹让他带着都不说清楚?阮红也是够勇,能直接策划组织逃狱,但最后不去香港回越南送死吗?那个年代去香港的越南难民还少?《家在香港》里逃到香港的大陆少女回家也比这个能让人接受。
电影想表达的内容很明显,但不真实不合理的人物和剧情严重削弱了整部电影的可信度,比《投奔怒海》差远了。
不过电影有个好处就是记录下当时越南的影像,从没看过越南电影,对越南的印象全部来自《投奔怒海》《爱人同志》以及美国拍的越战电影。这部片子里阮红在桥头看押送犯人船只的那个景色好美。
看了下《爱人同志》,刘德华真衰啊,去越南出趟差手就被砍了。最震惊的是片尾字幕,一个极度丑化越共政府的电影居然得到了越南党政军队的全面支持!它们是被香港人忽悠了么……1989年拍的电影,片中钟楚红那个高喊“民主、自由”的弟弟真是太应景了。
靓红姑
很多年前看的。刘德华钟楚红演技是真的很不错。过目不忘。电影里的场景让我一度不敢去越南旅游。
美亚
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会成为专制主义独裁
现在才有缘看到这部33年前的电影。早听过这个电影,一直以为是讲某个时代大陆的故事,结果是越南的故事,而罗大佑的《爱人同志》不是主题曲(粤语版bgm有《飞车》、片尾有《情深意更深》),应该片名源自《爱人同志》。香港记者无意中在越南惹祸、越狱的故事,其中解释了越南少女、解放军战俘等。电影刻画了越南各种黑暗,没想到却是得到越南方面大力支持的实拍,也是厉害。现在来看,也是保留了很多当年的画面。大傻哥难得没脸谱化角色,发挥得很不错。而红姑太美好了,长相、身材都好,那个令人心疼的越南姑娘,倩影也是难以忘记
剧情过于公式化了。看了片尾感谢名单,越南官方居然支持了这一部到处暴露越南黑点的片子,而作为敌对国战俘的PLA成奎安同志是越狱的正面形象,尤其看到“以前的南越政府肯定没这么差”的台词让我感到简直不可思议……
一部严肃的电影却在情节上很敷衍,角色动机行为十分牵强,看片尾字幕可见得到了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其实是抹黑越南,尽管更透露着对边界这边的影射(拿阅兵画面和学生抗议对剪),但还是觉得有狡黠的地方。因为剧情的不严谨,显得像是贩卖政治热点和市民恐慌。而好的地方是制作,大概是我看过邱礼涛摄影最好的一部,红姑美翻,美术也很强代入。化妆可不少穿帮,水牢少年细皮嫩肉。拿港女作为冷漠资本主义都市的代表,淳朴的越南少女才是爱人同志。雨量没控制好,破坏了浪漫的气氛。成奎安演技胜过刘华。最后的大爆炸和火烧演员真惊到我,三十年前没有视效真是豁出命去
20年前的香港电影,喜欢越南政治擦边球的拍摄,这是个隐喻和扩张,香港的安逸使人有冲动去表现一个人性凶猛的红色政治国度。
红姑的扮相虽然土气但还是掩盖不了她本身的天生丽质,华仔演得很拼命,剧情整体还可以,这就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吧,可惜的是结局稍有些遗憾。
演员里真的有人叫tong zhi
越战中的中国战俘在国内似乎永远都是一个迷了。
爱人同志,再见,我要回我的祖国了。
我就想知道两件事,一是这电影是怎么得到越南政府支持的,另一个是那个叫阿Sam的帅哥是谁
政治意味比较浓重,片尾鸣谢越南ZF,实则确实暗讽红色政治。战俘营的残酷表现的尚可,一些细节处理可以再用心一些,比如水牢少年的皮肤,比如雨量的控制。港女和越女的对比,意味深长。
剧情太弱,背景太模式化,人物不丰满,红姑真美。完
题材还好,但是表现力不足,比投奔怒海差。
那时候没有电脑动画,刘德华满脸爬蚂蚁应该是真的吧?
当年能有这样的港片。很好。没有沦落为政治垃圾,也没有想煽却煽不起来的造作。超出预期的好。但你必须看到最后,必须看粤语原版,最好还了解些许时代背景……PS.原来罗大佑和钟楚红的声音原来也可以那么配的。。
红姑华仔粉丝力荐/情深义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