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父之名
剧中男主角克奎德(Adonis Creed)与对手杜拉格(Drago)对战的原因,皆是父亲。奎德应的与杜拉格的第一场比赛,转播主持人的开场白可以体现两人对战由立场至各自应战心理的立场,是如莎士比亚悲剧般的设置:两个在不同环境成长,接受不同训练和教育的男主角,在同一个擂台为同一个证明目。这个目的便是为父亲洗过去失败之辱。故比赛是两者为父亲正名而战。杜拉格是为之前败在奎德拍档洛奇(Rocky)之下的父亲,而奎德是受对方以其父亲因战而死的激将而战。
二、以国之名
奎德应战杜拉格的两场比赛,分别在美国和俄罗斯举办。两场比赛在转播中的内容无不以“主场优势”分析两人的气场。两国人民群众在各场的支持态度也截然不同。
第一场比赛美国为主场,杜拉克下的战帖是一种踢馆和挑衅的行为。杜拉克在美国主场的擂台备受倒彩,反之奎德却是光彩亮丽。乃至于其被打败,是虽败犹荣收场。第二场比赛为俄罗斯主场,奎德应杜拉克的再一次宣战。这一次的比赛对两者来讲同“为父亲名誉而战”的性质不同,衍生了回向个人热忱和家庭幸福的保持与发现。然而除了“父亲之名”的声音,两人的对战背后还有代表国家名声的身份。这一体现在杜拉格一方很明显:其父亲因为败在美国选手洛奇手上,倍受国家鄙弃,直到后来儿子的出色表现才让他重新受到重视。
三、拳头的律动
承上所讲国家作为主场优势,第一场比赛杜拉克的踢馆挑衅行为使美国人厌恶,所以在他出场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对他喝倒彩。奎德的出场却很气势,隆重地宣告主场优势。到了第二场比赛,杜拉格得到了俄罗斯人民观众的支持和期望,他出场两旁的火焰和火红的服装与第一场比赛中的奎德出场时候穿的颜色相同,比喻的是主场转移和个人自信的气场。
不过身为主角的奎德总不会是同杜拉格在第一场比赛一样的待遇,即使场内欢呼并不如对杜拉格的欢呼响亮,还是有妻子的歌声作气派的入场。(这一段的歌曲让我觉得很感动,此处可能应该加感叹号但是我想假装冷静。)而且歌词唱的内容和意涵,也直接的投射奎德当下要一雪前耻的心情。
这部电影的配乐和插曲与电影中的画面非常搭调,尤其在奎德训练或重点比赛时候的运动和挥拳,节奏感都十分强烈合拍。由于故事主角为美国黑人,电影中的插曲也几乎都是充满黑人曲风的音乐,使视觉与听觉的艺术感得到优质的呈现。
四、父子关系
第二场比赛是奎德与杜拉格之间的恩怨的句点。胜出者虽然是奎德,对于杜拉格来讲却不是“莎士比亚悲剧”般的收场。杜拉格从小便是为父亲的仇恨而得到训练,他是一个被推上擂台的复仇武器。父亲时常以“那一场比赛使我屈辱”、“那一场比赛造成了祖国对我的唾弃”和“那一场比赛夺走了你的母亲”灌输杜拉格,杜拉格身在母爱缺失的环境之中,父亲的关注和父亲所在乎的一切于是成了他甘愿成为武器的原因。
杜拉格的父亲在第二场比赛的最终回合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服输的他见儿子为自己强加于他的信念遍体鳞伤。杜拉格本不需要对父亲证明什么,也不需要帮助父亲清洗前耻,他本就不在乎国家和人民会如何看待他们父子。只是因为这是父亲的期待,而他对父亲关爱的渴望也许只能以这种方式取得,于是他做了。而他的父亲也在不曾见儿子失败和受伤的情境,意识到了儿子对父母关爱的渴求。他的投降之举便是对儿子的付出回应。
在奎德身上也有父子关系的处理。也是一般传奇故事常见的主题:拥有一个传奇般的父亲和师父,身为儿子和徒弟在以“谁的儿子”或“谁的徒弟”的阴影之中,要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还有父亲的失败悲剧是否需要儿子承担,要儿子为他夺回荣誉?第一场的比赛,奎德是“以父之名”出战。但是他明显对这个说明感到犹豫,他的师父洛基和他本身知道父亲在那一场造成悲剧的比赛,坚持进行比赛本就出自于父亲自己的意愿,而父亲也应该预知这会是结果之一。所以对方的挑衅,真正利用的并不是奎德对父亲之死的仇恨,而是奎德对自己“应该捍卫什么”(刚刚夺得拳王的封号或者父亲被对手打死的怨恨)的迷茫。第一场比赛的中介者在找到杜拉格父子的时候,正好是奎德夺得拳王名誉之时,他对杜拉格父子说:“现在是时候了。” 正是因为奎德身处人生胜利尖峰,还未稳定的地位和心情于是容易受到干扰。
第二场比赛的奎德则并不再“以父之名”或捍卫拳王封号的欲望出战,而是为了用捍卫拳王名誉作为维持爱好的心态出战。他成功守住的“拳王”地位,他在父亲坟前讲了:“这并不是为了您。” 虽然奎德的父亲并不在了,但是经过这两场比赛,同杜拉格父子相似,他们也经历了交流。杜拉格父子是父亲从儿子身上意识到了亲情,而奎德是从父亲当时的坚持领悟到了对竞技和爱好的热忱。那是父亲给他的启示,而不是父亲留下的“仇恨”和随意对他人挑战的理由。
PS:和爹地交流的过程和内容就是一个大反差。他即使讲了整个《洛奇》本传和外传的故事,我对这个系列故事除了这一部外传以外完全是空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拳击,略显原始的地表肉搏。
看来暴力野蛮,却是人类肉身力量的极致展示…
关于拳击手的故事有很多:
[斗士]、[勇士]、[铁拳男人]、[百万美元宝贝]…
每一部描绘拳击格斗的作品里似乎都有一段沉浮的人生,一个破裂的家庭,一颗不甘的雄心…
看似是肉体的博弈,讲的却是人生的道理。
其中最不可忘记的经典要数史泰龙的代表作 ——
洛奇系列
作为史泰龙生平代表作的[洛奇]讲述了一介草根拳手挑战拳王的励志故事,成为一代美国梦的最佳诠释。
而之后[洛奇]断断续续拍了6部!
从1976年到2006年,史泰龙和洛奇一样从年轻力壮拼搏到了日暮西山,人生需要一场完满的谢幕…
要安顿好老爷子的晚年,自然需要有新人来接班!
于是,又一部拳击手系列应运而生 ——
奎迪2:英雄再起
Creed II
2015年,[奎迪]第一部上映。
作为经典电影[洛奇]的重启,主角阿多尼斯·奎迪以拳王阿波罗·奎迪之子和洛奇·巴伯亚徒弟的身份登场…
奎迪承袭衣钵,洛奇言传身教。
尽管没赢得比赛,却靠毅力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从背负了父亲名头的小字辈到打出自己的风格,[奎迪]多多少少带着“年少励志”的主旋律标签…
而这部[奎迪2:英雄再起]则加入成败、名利、仇恨、责任等更多人物内在的矛盾,故事也更加起伏。
拳坛,也是另一种武侠江湖。
有成,有败,有情义,当然也有仇恨…
奎迪仇恨就是杀父之仇!
仇从何来呢?
在[洛奇]系列的第四部中,拳王阿波罗·奎迪因为战术失误被苏联拳手伊凡·德拉贡打死在拳台之上…
而洛奇为阿波罗复仇击败了德拉贡,使其身败名裂!
1985年[洛奇4]中洛奇为老奎迪报仇
三十年后,德拉贡带着儿子维克托登场!
维克托背负着为父亲雪耻的责任…
奎迪则背负着杀父之仇,终于能和仇家对决…
阿波罗·奎迪、伊凡·德拉贡和洛奇·巴伯亚,三位前拳王的恩怨促成了小奎迪和小德拉贡的较量。
洛奇和徒弟多阿多尼斯·奎迪·
伊凡和儿子维克托·德拉贡
而带着“杀父之仇”怒火,背负着新拳王名誉,千钧压顶的奎迪没能抵住挑衅而狼狈的败给了维克多:
三度脑震荡,多根肋骨断裂,鼻梁断裂,肾脏破裂…
甚至打的奎迪小便都尿血!
拳击这种地表的肉搏…
往往因原始的力量,而激发出最难以释怀的自尊。
一次败了,很可能一辈子就倒了!
而同样是失败,奎迪更败在仇人的手中,他的自尊所要承受的是比其他失败重千百倍的打击…
这才有了对“英雄再起”的期待。
[奎迪]系列作为[洛奇]系列的后续或是软重启,在故事和人物上都有了明确的转变:
洛奇是背景,奎迪是主线…
个人英雄故事已经让位给精神理念的传承!
在[神奇四侠]和[黑豹]中表现不俗的迈克尔·B·乔丹出演了这新一代拳坛偶像 —— 奎迪
而他的妻子比安卡则由泰沙·汤普森饰演,片中的比安卡是位流行歌手,甚至还为奎迪献歌…
整体上[奎迪]系列走出了洛奇的个人传奇,在人物和故事上都呈现出一种更为年轻化的流行质感…
而古典和Hip-Pop混合配乐BGM简直燃炸!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
表现拳击的片子,最不能少的就是拳击手对战:
拳拳到肉最是激动人心。
那种热血和兴奋劲儿,其他影片很难企及!
再配上从[洛奇]到[奎迪]的经典BMG,明明是坐在大银幕前看电影,却仿佛在燃烧我的卡路里…
和科幻片的酷炫特效满足视觉不同,拳击似乎能直接攻进你的身体系统,荷尔蒙和肾上腺都被打得狂飙…
第一部[奎迪]的拳击戏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拳击片最重要的就是燃啊!”
“最后一场拳赛完美诠释了虽败犹荣的洛奇精神”
“依然充满激情和鼓舞人心”
有人会说,不就是用打拳来博眼球么?
真人肉搏的刺激确实博眼球,但是一部好电影除了视觉卖点之外,所讲述故事也必须足够精彩…
所以[奎迪2]除了“武戏”精彩,“文戏”也大幅提升!
但和第一部中青涩奎迪初登拳坛不同。
这部“英雄再起”把已经名声在外的奎迪带入了人生新阶段,除了比赛的成败,他还要面对人生的选择:
比如打拳,要放下情绪、自负和得失心…
全世界都知道奎迪是新拳王!
而此时面对曾经的仇家出面挑衅,接受挑战就是中圈套,拒绝挑战又会遭人非议…
就像洛奇对他的劝告:
“你如今不能输了”
“而对方却没什么好输的”
头顶拳王光环、身背血海深仇的奎迪不仅压力巨大,还被得失心掣肘,而维克托毫无负担轻松登场…
被仇恨冲昏头脑,被名利束住手脚。
奎迪职业生涯里,遭遇了一次命运转折的惨痛教训!
和第一部中的虽败犹荣相反,虽然奎迪利用规则保住了拳王的称号,但却成了人们眼中的失败者…
武戏讲拳击赛场,文戏聊人生问题。
与打拳赛一样,生活需要毅力和坚持,也同样需要为问题和压力找到合理安放的方法…
赛场上,奎迪遇到强劲的对手。
生活里,奎迪要迎来孩子的降生,成为人父。
失败的他在家中恢复时,做起了奶爸。
任谁都能想象到,把一个柔软的婴儿交托给一个粗线条的拳击手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奎迪带着襁褓中的小女儿来到训练馆…
明知道女儿患有先天听力残疾,而他却在旁用力打沙袋,好像打的够响,女儿就能听见。
最后他崩溃大哭,转身抱住小小的女儿…
命运给他出的难题不止是赛场上的巅峰跌落,同样也给他的生活留下了难解的遗憾。
从背负了女儿的那刻起,奎迪才真正成长蜕变了!
过去的他是咽不下父亲之死的一口恶气,如今的他明白自己的拳击生涯并不是因仇恨而起…
台下师傅洛奇的期待。
母亲和妻子的祈祷。
以及保护女儿长大的责任和信念才是他奋斗的动力!
就像所有世界冠军的赛后心得:
巅峰决战从来比的都不是技术,而是心态!
相较于[奎迪]的轻松热血,[奎迪2]背负了更加意味深长的人生必修课,赛场上的,生活里的统统都有…
这才让奎迪的角色更加丰满!
也足以回击那些吐槽拳击题材单调无脑的评价。
[奎迪2]藏了几对父子的微妙情感:
洛奇家中贴着儿子罗伯特的照片,奎迪看着自己拳王老爸曾经的画像,反派德拉贡父子的成败起伏…
而对“父子”的表现,也是一种从洛奇到奎迪的延展。
这三段父子关系都潜藏了同样的伏笔:
洛奇的妻子早逝,和儿子罗伯特早已生疏多年,曾经为了自己的拳击追求而忽视家庭的他不知所措…
奎迪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死在了拳台上,他对父亲埋怨,对仇人又憎恨,内心始终矛盾。
洛奇教会奎迪成长,补上了父亲角色…
奎迪给予洛奇安慰,让他有勇气面对儿子罗伯特。
而关于“父子”最精彩的一笔要数德拉贡父子。
说德拉贡是反派?
不尽然…
从1985年的苏联到2018年的乌克兰,德拉贡从荣耀跌入无人问津的冰库,妻子也离他而去。
他把儿子维克托训练成了巨兽一般…
可无论是比赛还是生活,他从来没为儿子的人生思考过,维克托拥有的全都是父亲的个人恩怨。
直到最后维克托的崩溃…
和奎迪经历的失败一样,并不是技不如人,而他也没能跨过命运埋下的绊脚石,心态崩盘。
他的失败没有令人兴奋,反而让人唏嘘!
拳手,打到最后最容易混淆、遗忘的就是:
自己一路以来为何而战?
无论是洛奇当年不甘平庸的镇臂高呼高,还是奎迪肩扛着父亲的拳王遗志而弃文从武…
起点、动力不被欲望、名利扭曲,方能站到最后。
奎迪最终参透了拳台和人生的道理…
德拉贡父子也回到了家乡,调整心态,重新开始训练…
人生很长,成败很短!
谁人的生活都不应被短暂的成败所桎梏。
而激励了几代人的洛奇呢?
他在也终于在[奎迪2]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圆满结局…
(洛奇的结局,还得各位亲自看咯)
《CREED II》的剧情硬伤是——首场战斗失利的结果过于服务于戏剧性而犯下基本战术错误。
面对DRAGO这名俄罗斯巨汉或任何较自己更高量级选手(身高、臂展、抗打击程度),应采取更灵活的牵制策略,消耗其体力和意志力,伺机反击。这点奎迪自己没有察觉,就连代替教练也没有给与任何相关指示,显然素人以下。取而代之、剧情上用较弱的家族仇恨和前期挑衅这类老套的手段分散用户注意力,瑕不掩瑜。
莎士比亚元素调色,让主角从“走上正轨的野良犬”转变成了“戴皇冠的悲伤小王子”,不敢说这种煽情的作用是正是负,至少满足角色的基本成长线性,弱这样雕刻出来的奎迪,只能说明是个一捧就胀的毛孩,缺乏真实且当然不会被观众共情、喜欢。
事实上、相较第一部小奎迪的人格没有表现出任何长进,易怒、冲动、偏解劝言、对“ROCKY爸爸”过分依赖...除了身份从一匹狼到父亲的转变外,个人感觉其决策和突如其来的迷茫、甚至还没第一季那会儿成熟,看来ROCKY曾托福的“独立祈愿”还要花上一些篇幅才能实现,在这个意义上ROCKY的接力棒哪天完全交替给CREED,或许也意味着这系列也差不多可以毕业了吧。
没了第一部的长镜头,全靠剪辑的“拳术”观赏性削弱很明显,加上焦躁的煽情和阴郁,缺少前作的干爽畅快,始终还是没有打破好莱坞历代“第2部会差一些”的魔咒吧,但愿第3部能回归原生水准。
说实话奎迪两部曲整体看下来的感受还是在看史泰龙,壮士暮年,英气更胜,洛奇1-6到奎迪1-2越发觉得这个系列始于史泰龙更应该终于史泰龙。
洛奇就是史泰龙的人生,这个疯狂的世界,洛奇这个“疯狂”的人,给要放弃的人注射了一针强心剂,让活着的人更有勇气。
纵观这八部电影,永不放弃是核心精神,不论对手强弱,永远不要轻视挑战。
感谢史泰龙!!!
看之前看到一系列评论说剧情冗长老套,但作为一个女生,觉得挺好看的。无可否认全片描写情感的部分比较多,拳击过程也算是拳拳到肉吧,剧情走向看开头知结局系列,但并没有让我有昏昏欲睡的感觉(除了坐太前望屏幕实在太辛苦),细腻的情感刻画让这个拳王更有血有肉。女主好看有特色,从最近电影的选角来看,从星际特工的日日到黑豹他妹再到本次女主比安卡,长得日婆风格的黑人女演员真的越来越吃香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欧美音乐爱好者,看完电影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找原声了。里面的个基本都是rap,但内容基本励志奋斗,而不是惯有的黑人三件宝:跑车、美女、金链条。歌曲节奏动感上耳,歌词有意义,比g***i gang什么的rapper强多了。victor父子也算是悲催的反派类,为了复仇把儿子训练成无情感的拳击手,其实内心十分想要离开他们的生母的认同
本来抱着很大的期待,但是看到成片之后比较失望。
剧情太过于平淡,对于我这样一个拳击爱好者来说,不够燃,完全没有看《洛奇》系列那么激动。家庭的呵护和陪伴之下,重返巅峰,没有问题,但是和拳击搭在一起总是觉得不舒服,特别是前面有《洛奇》系列。也许,《奎迪》中主角设定为中产,本身就不是走励志路线的。
音乐上,洛奇经典的背景音乐,只在最后出现。《洛奇》粉觉得太少了。不过整部电影加入了很多HIP-POP音乐,特别是二番战小奎迪的出场,惊艳。和他爹一样,爱秀。
训练场景,不燃,以往都很燃的。而且,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针对性的提高(洛奇系列中,阿波罗作为洛奇的教练,带着他减重,加快脚步,后来打赢了比赛就很合理),为什么二番战就打赢了呢?难道是那个轮胎中的近战训练?这个是我们平时练拳的基本内容,没什么特别。所以为什么二番战赢了,技术上有什么提升,只是心态上的调整,太单薄!
最后最后最后,我最大的心结,德拉戈才的故事相比之下才最动人啊。拳击是穷人的运动,面对命运,除了挥动拳头,别无选择。洛奇系列中,伊凡是个机器,不太能引起我的同情,但是维克多在奎迪系列中,作为一个拳击手,真的才符合拳击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从小生活困苦,父亲苛刻的要求他练拳,生活在仇恨之中。终于有了报仇的机会,一番战,因为仇恨,犯规未能拿到拳王头衔,见到抛弃自己和父亲的母亲之后,心态失衡,拳台上再次输给了奎迪,但是终于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放下仇恨,重新训练,成为一个拳击手,多么有成长性的故事。台词我都给配好了,维克多在二番战之前,与父亲争吵,说道:我打拳不是为了证明我多么了不起,只是想让别人知道,我失去的,我一定要拿回来。
这个故事中,主角更有成长,也更符合拳击本身的精神。对于爱《百元之恋》的我来说,小人物和失败者的形象,才是最能打动我的。
最后想说,小奎迪的体型真的够不上重量级,健身练得不错!
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似乎是所有这类励志片的惯常套路,这便罢了,但是总是时不时给反派一些人格上的贬低设定就更俗套了。总之,这类片子足够燃就够了,即使很冗长。7
3.5 虽然仍旧够工整好看,且亦够含泪完全程,但和上一部比还是有很多问题。上一部是承上启下,而这一部却还在承,还在回溯、原地踏步。这不是《奎迪2》,这是《洛奇8》。更觉套路的是,前后两场拳赛的战前,几乎就是粗暴的正反来回复制一遍,经过野路子训练的一方就能赢。赛场段落镜头被切碎,既缺连贯感,也缺一段好的视听呈现。
非常套路了,几乎就是照着剧作书拍出来的。当然Drago父子再次被抛弃的时候还是挺动容的。站在拳台上拼命想证明什么的男人,其实最脆弱。
换了导演果然不行,整体而言和第一部差了整整一个重量级。尤其文戏,俗套就算了,全程靠直抒胸臆的台词表达人物心理推动剧情,真·美剧水准。拳击戏倒是依旧不错,然而比起第一部惊艳的一镜一场比赛还是显得太过平庸。总之看这部电影前一定要保证自己休息好了,不然来来回回能睡好几觉,在我看来这片至少该剪短半小时。
属于那种看了开头5分钟,后面剧情一马平川,完全尽在掌握的片子。拳击这个题材的片子如果像这样一味重复自己,抄袭自己,就没必要再拍下去了
略失望 前面看的我昏昏欲睡 所有文戏基本都是套路 这个系列还是要打起来才好看
承接《洛奇IV》的故事与《洛奇III》的精神,各种层面上的对抗到最后是为了彻底而全面的和解——既是与他人,更是同自己。
老Drago扔白毛巾的一刻,讓電影昇華了一個層次,人生有太多比勝負和主義更重要的東西。
7分。有意思的是,其实无论是洛奇系列,还是之后的两部奎迪,都是相同叙事结构与模式,或者说,大多数运动励志题材也都是这种模式。然而,我们却仍然会被感动。包括本片的最后一战,也是看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主旋律响起那一刻。这可能也是运动类影片的魅力吧。本片另一个点则是加入了很多家庭元素。另外,反派父子的变化与情感也有小感动。
虽然很套路和主流价值观,做为一名父亲,还是被里面的家庭戏打动了。ps:龙格尔父子这条线是意外惊喜,放弃比坚持更难。
和黑豹的剧情一模一样。《黑豹》中迈克尔·B·乔丹的爸爸被黑豹的爸爸打死了,所以迈克尔·B·乔丹去和黑豹打了两架,赢了一场,输了一场。《奎迪2》中迈克尔·B·乔丹的爸爸被维克托的爸爸打死了,所以迈克尔·B·乔丹去和维克托打了两架,赢了一场,输了一场。
比起奎迪更喜欢维克多,这个高大强壮的男人没有机会得到善师洛奇那样的训练,有的只是父亲冷漠残酷的磨砺,他没有所谓温馨的家庭在背后支撑,背后只有父亲曾经输给洛奇的耻辱,即使被击倒在地,也没能换来母亲的片刻停留,他是那种在角落里独自挥打沙包的男人,像极了每个独自在外漂泊的爷们。
可以说非常套路了,但套路之下又拍地足够燃,感情也很饱满。只是这碗美国主旋律鸡汤,看你愿不愿意喝罢了。
看的时候几度哽咽,这是年轻的奎迪一场寻找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的旅程,背负着家族名字的重量,励志而又充满自我救赎。挑战会随时出现,我们能做的只有拥有永不言败的信念以及时刻准备着。以父之名,成为新的传奇。
和第一部不一样 这部Rocky theme像是不要钱 几处致敬Rocky系列会心一笑 虽然看MBJ抡大锤搬轮胎两个小时我都会打五星 但是这部还是很顺畅的讲了所有人不光是Adonis各自的心魔和自我突破 最后Drago v. Creed II我看的狂流眼泪 后面的几个汉子在那鼓掌叫好 也就很合情合理了
年迈的洛奇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向百折不屈的奎迪,都是自己当年的影子。后辈完成的救赎和复仇,正是老辈曾释怀过的纠葛和羁绊。
前半程为了“再起”就得先跌下去,拳王为跌而跌宛如智障,后半程为了“再起”把反派俄罗斯从西伯利亚踩到南极,编剧太Low…
强烈建议拍龙格尔父子的传记电影
很喜欢这个系列的原因是它不是传记片那样如流水账的纪录一场顺利,然后急急地为角色们划分人生胜利组和可悲loser。无论是初为人父的Adonis,还是最后那个遭遇抛弃却因为信守父子承诺而尽量不放弃的Viktor,在这一刻他们都是拳台上值得尊重的人们。这一部略微拖沓,而且为了照顾其他角色,加了许多歌唱、家庭故事线,但最后一场的紧张和全影院都在默默捏紧拳头的“互动感”真的是满足的。【以及,天知道最后五分钟看到这个片子特意埋的“设计”和某人的惊喜出镜,作为那部剧的头号粉丝我有多么的激动、爪马和尖叫!!!!!】
实在是心疼俄罗斯反派父子,并不是因为臣妾已经说倦了的原因。而是就像史泰龙一开始反对男主接下战书时说的:你是世界冠军应有尽有,人家落水狗一无所有,孤注一掷的人是危险的。洛奇1虽败犹荣,而这个骄兵必败之后再磨练重夺荣耀的套路就太无新意了。话说着墨颇多的生聋哑女儿,米高梅重拾洛奇本身就时间拉的够长了,这是要等着十几年之后再拍个百万美元宝贝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