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死君:去年最火的台湾LGBT电影是什么?想必很多影迷的答案都会锁定邱泽主演的《谁先爱上他的》。
不过,“花园”第十六期,我们要为大家送上的是另一部话题之作,蔡宓洁导演的《海吉拉》。有人说,这是他看过的最小清新的双性人电影。
作者| River
台湾电影中,青春校园三角恋题材并不少见;已成青春经典的《蓝色大门》便是耳熟能详的一部。
影片《海吉拉》的设定就跟《蓝色大门》差不多。女主角刘宛婷留着齐刘海,外表甜美可爱,说话声音软糯。她的闺蜜希真暗恋的对象文棠生,喜欢上了女主宛婷。在希真的让步下,宛婷和棠生开始交往。
然而,与《蓝色大门》有所不同的是,在套路化的剧情之后,《海吉拉》却突然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路子。刘宛婷在某次意外后被发现自己是双性人。女性生殖器官严重受损的TA不得已接受了手术,从此成为一个“男生”。
自此,影片转为讲述一个双性人的故事。其实,片名“海吉拉”本身就预示着电影的剧情。“海吉拉”是指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出生时没有性别特征的双性人,由于出生时无法判断男女,只能由父母为他们决定性别,等长大再由生理表现出来的做抉择。在印度,这类双性人还被誉为圣洁的标志。但是性别错乱的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
影片《海吉拉》算得上一个异类。在其它LGBT电影敲锣打鼓奔向探讨性取向本身,或与其他类型片结合,或开始探讨异装癖、变性人的时候,《海吉拉》却颇为罕见地把目光伸向了性别议题下的双性人话题。对于没接触过这一题材的观众来说,着实耳目一新。
其实早在2007年,阿根廷电影《双性传奇》就以双性人为主角,讲述了主角的性别认同挣扎。这个题材着实不好掌控,因为同时涉及性别认同和性取向问题,比单纯的男同或女同多蒙上了一层性别认同的纱。
如果性取向是以钟情的对象是同性还是异性为标准,那么就必须涉及我们自身的性别。对于雌雄同体的双性人来说,首要问题就变成了性别认同。性别认同为男生,还是女生,还是两个性别,这对双性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社会对于性别有自己的一套认知评判标准。长发裙子,喜欢化妆逛街,这是女生。短发长裤,喜欢汽车足球,这是男生。逾越这个界限者便成了“女汉子”、“娘娘腔”。双性人要“顺应”社会,就要“确定”自己的性别。于是,不少双性人在出生后,就被父母决定,做手术摘除其中的一个性器官,成为单一性别者。
如果说《双性传奇》的主角还能选择成为男性、女性,或者保持现状,那么《海吉拉》中的主角刘宛婷则没有那么幸运。TA没有任何选择。为了活下去,TA只能成为男生。
从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女生变成了一个男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刘宛婷的悲惨还远不在于此。先不说TA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是男生还是女生,首先TA就是以一个女生身份结交的男朋友文棠生。
经历了小女生的情窦初开、心动害羞,初恋的甜蜜美好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便要出国做手术。辗转手术和经受痛苦后,却只能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
当一个双性人在被迫选择成为男生后,对于新身份的适应,对于别人的目光,对于曾经的男友和闺蜜,都大有文章可做。然而,导演并没有处理宛婷的身份认同问题,就开始着眼于 “喜欢这个人,还是喜欢这个性别”的问题。
宛婷以男生刘廷的身份出现,男友棠生是否还会喜欢自己呢?他喜欢的是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性别?希真仍然是好闺蜜,但是对自己身体的变化还是有不适应之处,有了男女之别的意识,甚至对自己有好感。我该怎么办?这都是导演着重表现出来的。
有《双性传奇》珠玉在前,《海吉拉》算不上一部好电影。导演对这一题材处理得也不是很好。因为她太“贪心”,什么都要讲一下。80多分钟的时间里,双性人,青春校园,三角恋,BL,GL,但最后好像什么都没有讲。假借双性之名,探讨情情爱爱问题,本质上没有挣脱性取向的束缚,没有把目光放远到性别认同。
看完影片后,除了宛婷分别被闺蜜和男朋友睡了外,又有几个人愕然:这实际上是一部讲述双性人的电影呢?
最后,宛婷站上天台,闭着眼,张开双臂,默念“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相信爱能带灵魂重生,让幸与不幸的我,成为被神祝福的使者”,也是让人一头雾水。
我想,导演实际上是想表达,爱不分性别。然而,这个开放式结局,这个“重生”,到底是接受了新身份?还是不能接受新身份,要跳楼自尽?看似是升华了主题,但更像是为扣题凑字数而勉强为之。可惜了这一题材。
值得一说的是,男主角的选角实在是太加分了。许光汉颜值高,演技好,白T恤,笑容阳光。把恋爱的甜蜜、得知真相的错愕、冷静过后的心疼谅解、对于宛婷新性别从不适应到接受,都演绎得很好。奔着男主角,都可以去看一下这部影片了。
总的来说,这不算一部好电影。但是能够把双性人这一题材,以青春片的套路来处理,没有大尺度画面,对于观众倒是比较友好的。
这几年,台湾的LGBT电影在题材上似乎越走越远,去年就有一部讲述异装癖、变性群体的《阿莉芙》。
而本片中宛婷的台词“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似乎也概括了《海吉拉》和《阿莉芙》这两部台湾影片的真正问题所在:要拥抱灵魂,首先就要向观众呈现出这些群体的灵魂,而不是躯壳之别。
栏目| 花园;作者| River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不知道“海吉拉”的意思,也没浏览影片提要的情况下,看本片还是有一定冲击感的。
前30分钟满满的都是校园爱情戏的套路,不管是谈情还是斗气,充斥着各种娇羞、青涩和维持在纯洁范围内的躁动荷尔蒙。
就在传统三角恋大幕即将拉开时,本片直接跳出世俗的框架,不仅把故事颠覆了,相信也把许多观众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颠覆了。
在一场意外事故中,宛婷被发现雌雄同体,她的子宫卵巢受损,这意味着她从此只能选择去做一个男人。
她,就这样,变成了,他。
接下来的50分钟,都在讲宛婷、希真和棠生的心路历程。我个人觉得,给这部分的时间少了,应该至少再给20分钟,不然即使片中人物彼此接受了,我们观众的心理还无法跟着这么快转变。更何况片中的人物也未见得真心接受了命运,接受了现实。
本片算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在我看来,宛婷是选择跳楼结束了她的生命。她在得知自己身体的特殊性后,就表达了“还不如去死”的想法。她由于对世间的眷恋,对希真和棠生的想念,她不仅决定“变性”(也可以说是定性)活下来,而且回到了闺蜜与恋人的身边。可是自然的造化,让曾经合情合理的一切显得是那么的不自然。结局的安排,让故事更加错综复杂。
对男友一直纵容的希真在男女感情上伤心透底,回头发现还是宛婷对她最好,于是趁醉酒和已成为男儿身的宛婷有了男欢女爱。棠生在逐渐接受宛婷新身份的过程中纠结斗争,然后选择跟随心灵,漠视世俗,和宛婷也有了肌肤之亲。
这样的状况让本来打算面对现实从此作为男人活下去的宛婷彻底崩溃了。
我个人猜测,她雨夜和棠生第一次啪啪啪未果却在酒吧和希真啪啪啪,隔天去到棠生家,她那句“棠生,我有一件事情要跟你说”的下文,应该是要对她和棠生的感情来个了断的,应该是决定从此以男人的身份和希真生活下去。可是,棠生一句“我爱你”,让她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她也爱棠生啊,可是她现在是男人,怎么办才好?
生理也许可以转变,生理的疼痛也许会慢慢愈合,可心理的煎熬如何摆脱?纠结的情爱如何置放?得不到答案,也看不到希望,宛婷只有选择用死了结这一切。
其实,她真的可以在“变性”后远走高飞开启新的生活。
伤痛过后,只有忘掉过去,他才能面对未来。
女朋友变性了这样的动因本来可以发展出一个非常好看引人深思的故事,我以为可以看到一个超越蓝色大门之上的电影,但可惜并没有。
影片在结构篇幅上最大的问题是头重脚轻,开头拉拉杂杂讲了一堆并不必要的戏,比如好闺蜜喜欢上同一个男生然后其中一人退出什么的,我还以为女主变性后闺蜜会自然上位但好像也并没有,还有女主被霸凌、三人约会闺蜜审查男友这些就更不必要或者说可以用另外一种更紧贴主题的方式进行。后半程从女主事故变性开始故事推进得又太快,非常关键的人物转变没有好好铺垫就一笔带过了,女主是怎么接受自己的新身份的?她对男主的爱和变性之间的矛盾是怎么想清楚的?男主怎么想了一晚就想通了?
然后在人物塑造上,闺蜜作为一个配角却因为性格鲜明一直在抢戏,抢着表白,在三人约会中占主导等等,而在推进男女主相认的过程中什么忙都没帮上,一句“你去问她”就完成任务了?与之相对的是关键女主的人物弧线非常不清晰,在一部讨论爱与性别的电影中,变性人本人是怎么建立自我认知的这块被一个三年后就直接省去了,三年后回来看女主好像还是很迷茫,只知道喜欢男主,然后就把这个问题抛给男主了。男主是唯一一个在这部电影里面思路清楚的,喜欢就是喜欢,变成男人还是喜欢,可惜这个思维活动也被省略了。
早前有一部同样讲双性人的日剧,一个想做男生却变成女生,一个想做女生却变成男生,他们面临的问题更细节一些,喉结、胡须、体毛、上厕所,但也更现实,经历这一些才让两人接纳自己的新身份更真实。
最后要吐槽的一点,究竟是怎样严重的事故令女主不得不切除子宫和卵巢?表面上看只是割伤而已,而且就算全切除了只要女主仍然想做女生也不用非得做手术装JB吧,还有那个只出现背影的妈真的是亲妈吗从小养大的女儿说变儿子就变儿子了……可能只是导演需要女主“不可避免”地变性。其实按照女主这样的情况建议再变一次性,结尾那个灵魂还是躯壳的问题女主自己才更应该做主吧。
刘宛婷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被人骚扰,逃脱不得,幸得一名男生路见不平。但见他单眉细眼,貌白神清,刘宛婷与他并肩同坐,公交车窗外的阳光洒落在他们,青春正好。 回到学校,好友何希真拉着刘宛婷去跟喜欢的男生表白,却被刘宛婷发现那人就是伸以援手之人,名唤文棠生。刘宛婷与文棠生两厢有情,何希真气不过,最终也不忍心失去好友,就爽快放手,君子成人之美。 刘宛婷频繁和文棠生约会,去拍照、买星星发夹、挂项链。星夜下,刘宛婷家门的吻,轻柔的好似一场梦,一叠画片似的点缀着刘宛婷的天空。 倘若故事发生到这里,就是纯情甘甜的校园恋曲了,可是,故事才发展到了三分之一,所以,变故陡生。 天有不测风云,刘宛婷和何希真一次玩闹,两个人同时遭遇不测。结果是何希真出院,刘宛婷移民。 时光捻指,故人相见。 刘宛婷已经从一个娇小可爱的女生变成了瘦弱白净的男生,原来,她的身上出现了双重性征。在那次事故之后,她的身体收到损害,她只能以男生的身份继续生活,化名为刘廷出现在何希真和文棠生的周围。 只是今日之人非昨日之人,今日之事又焉能重复昨日之事。刘宛婷的性别改变,让她和何希真、文棠生的关系在不自然之中进行重组。 在刘宛婷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何希真另外寻觅了喜欢的人,作为男友,而那男人负心薄情,以闺密为名出轨其他女生,何希真每一次都在说是她的错,实质已经被男友伤透了心。至于文棠生,他在收到刘宛婷通过何希真转送的星星发卡和一封信之后保持单身状态,始终怀有刘宛婷能够回来的信念。可孰能料到女友已经不复从前的样子。 何希真在重逢之后还是在称呼刘宛婷的昵称“宛”,却于清晨看向刘宛婷的身体反应,默然地抽离了手,那时的刘宛婷变成了刘廷。文棠生还是会护着刘宛婷,两个人亲密一如既往,一句“很辛苦吧”“辛苦了”,像是催泪剂似的惹得刘宛婷潸然泪下,却于轻吻后触摸到刘宛婷的身体,惊慌地倒退了两步,无措地看着她,那时的刘宛婷变成了刘廷。 刘宛婷和何希真分别从恋人处受到了伤害,去喝酒。何希真的脑海里闪过当日与刘宛婷一起嬉笑的时光,于是,水到渠成,男欢女爱。 翌日,刘宛婷在文棠生家的楼梯等着他。 “我爱你。” “我也爱你。” 站在天台上的刘宛婷展开了双手,像是张开了一双翅膀。适时,风烟俱净,玉宇澄清。 她独白道: 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 想象爱能带来灵魂重生, 让幸与不幸的我成为被神祝福的使者。 宛若俳句一般,轻声诉说着心底的愿望,她是坚守着能够回到好友和恋人身边的想法,才度过了重重难过的。 但是,她好像把一切都搞砸了。而这错误,原也不是她所导致的。 神明是喜欢拨弄人的,人世间,不能所有的都整齐划一,因此,才会有不一样。曾有人说,美不是规则,美是凌乱。 把一个特别的人放人群中,就成了异类,就成了“玫瑰少年”。 故事在刘宛婷的独白结束后画上句号。 最初的她能回来,就只是“贪点依赖、贪点爱”,觉得远远地看着文棠生就好了,但是,人的欲望何曾能安心地存放在天花板之下,都是要冲破。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因为最后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个结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在心里希望,在电影结束之后的那个平行世界里,刘廷和文棠生在一起了,而真真也找到了爱自己的男朋友。
在许光汉出演的另外一部电视剧《想见你》里面,王诠胜是一位男同,后来因为同学们异样的眼光,选择溺水结束自己的生命。影片最后有一句话:希望有一天,不管喜欢谁,都可以变得不再奇怪。
我也希望这一天可以早一点到达。
其实LGBT群体,即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早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首先是在国外,最近国内也开始涉及,有人关注是一件好事,希望大家可以对他们多一些理解。
真真和刘婉婷是非常要好的闺蜜,但是我觉得她们直接却少了一点给对方的空间感。在我认为,不论是关系再好的朋友和恋人都要给对方留有一些空间。
叔本华有一个“豪猪法则”很出名: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他们的刺毛开始互相攻击,于是不得不分开。可是寒冷又使他们聚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发生了经过几番聚散最后他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空间。
希望有一天,不管喜欢谁,都可以变得不再奇怪。🌈
昨夜熬夜看完《海吉拉》,在黑暗中享受宛婷、棠生以及希真所构筑的纯爱氛围,作出关于性、性别、爱情的思考。
希真和宛婷为闺蜜,棠生和宛婷为恋人。宛婷是一名“海吉拉”——也即第三性别者,“ 印度人称海吉拉为“神的使者”、“神的新娘”,而实际上,在一般印度人眼里,不男不女的海吉拉等同贱民。他们是印度最受轻视、最孤立的群体,被排斥在社会的边缘,生活在阴暗的世界里,遵循着自己的习惯和规矩,与普通人保持着距离。”宛婷意外坠楼,子宫、卵巢受损,只等放弃女性的生理性别,以男性的身份生活,朋友、恋人不能相认,自我认同遭遇危机。
几年后宛婷归来,三人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希真对宛婷暧昧模糊的感情因宛婷男性身份而发生转折,她从前喜欢对方而不自知,友谊变成爱情。棠生犹豫过后接受了男生的刘廷。宛婷既是男生,又是女生,性取向也变得模糊不清,爱情的领域骤然扩大,“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相信爱能带着灵魂重生,让幸与不幸的我,成为被祝福的使者”。
想起去年抄自龚姝微博的几段话: 我说,要是全世界的男的都是gay就好了,世界会变得美一点,同时所有人的余地都扩大了。
他说:那你呢?
我说:我是gay还是拉都行,反正我本来就不男不女,爱男也爱女。
塞车还在继续,他手握方向盘,就那样侧着脸对我说:我也是gay或拉都行,我是什么主要取决于你是什么。
“那等下吃什么?”我一下把话题打断了,因为在我被感动(被感动的点总会特怪)的时候总是特别不自在。我意识到我和他,我们压根不是男人和女人,我们不想就这么简单地被割离出身份,也可以说是正是因为男人和女人的分化太复杂,我们才情愿将男女概念整个地从自己的生命中剥除出去,退化为简单的“人”。
我爱他,因为他是个完整的人;他爱我,这使我成为完整的人。这就是一个简单明了的二步证明推论,爱就是很科学的。
李银河在《性的问题》一书最后提出展望,希望未来某一天,我们可以超越性别——男女的划分,以及超越性取向——异性恋、同性恋的对立,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去爱、去生活,这是新世纪的曙光。
睡完闺蜜睡前男友,真的神一般的剧情…
和越界一个风格,毕竟一个导演。主角演技都不太行啊,“闺蜜变男人睡了我怎么办?”“女朋友变男人怎么办?”在线等好急。
很好看啊 虽然细节不能深究 但是能把意思讲清楚也很不错啦 镜头颜色纯纯的学生恋爱都很美 男主角是什么宝藏男孩啊???宛婷的声音真的太软了你说什么我都答应你!真真这个傻孩子 其实你一直都喜欢她却不自知 不是你的问题 你是个很好的女孩!
海吉拉斯,印度传统宗教中“神的使者”,独立于世没有性别(也有说是阴阳人),但当下这个群体面临着颇为复杂的社会现状;这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展现的完全就是朱迪斯.巴特勒曾经指出的:无论是sex(生理性别)还是gender(社会性别)都是社会文化的建构,因此它是难以真正穷尽解剖学意义上的身体的,即根据生殖器所决定的“男性”与“女性”这两个范畴本身就是社会主流的建构产物,因为在这中间还会存在许多灰色部分,许多文化中其实都有这类群体;而当我们描述感觉和爱情时,我们爱上的是“性别”还是“这个人”?如果你迷恋的人有一天换了性别,爱是否还会延续?性别这个枷锁如果打破,会出现怎样新的情感模式、人际关系和社会模式?而那个遭到尼采、福柯和巴特勒所质疑的主体“我”,是否真的能在述行中被颠覆或创造出新的可能?
许光汉也太好看了吧。。期待他大火的那一天
台湾同胞真的是拍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小清新的感觉 妈的 居然会看的心动 如果换成日本人拍就是变态了吧!
许光汉怎么可以那么好看
谁告诉我这电影很虐的啊,害我一直察言观色小心提防,生怕这一口是糖下一口是屎。依旧是台湾导演拿手的小清新式青春片,特殊人群的元素戳中萌点加分不少,BG+BL+GL全齐活了。我好没出息,直接被棠生在宛婷留有伤疤的小腹上落下的那轻柔一吻给逼出眼泪。
死在小清新的半死不活的调性里
是自我认知和性少数群体的台本,但确实有点儿BG向,而且比较像在说真爱掰弯论——我可以克服一切,甚至取向,只要所爱是你。怎么说呢,看在意什么了。作为腐女加深情狗血爱好者看这种梗还蛮爽的,但是现实来说,性向天生论才是平权运动的基础吧,所以立意其实是在倒退的,并不是题材小众拍出来的东西就进步就先锋。吐槽一下结尾,这种老爱弄开放式结局,但真的不如给个明白,毕竟想说的已经说完了,打个句号利落的结束就好,省略号真的太矫情~ps宝岛小清新柔光滤镜好评,以及许光汉真的帅哎,身材也好有料!青涩风和学长风都完全hold住,果然是宝藏男孩啊。
想要拥抱灵魂的不多,只想在躯壳之上的不少。
性别认知上,我觉得这还是BG。BTW许光汉也太帅了叭!
变性后找男生来演或许会更好!
这种片子有拍的必要吗?
男主太会kiss了,非常欲
电影没讲好但是我有许光汉就够了 这话真的是精辟 这部电影节奏很奇怪奈何镜头拍的实在太美 吻戏拍的也太动人了吧 背后拥吻 一字锁骨的少年 那句很辛苦吧电影拉到高潮 我的妈是多少幸运集结才能遇到这种海盐味波子汽水少年阿!!!
狗尾续貂了,一边骂着这是什么鬼结局啊,一边夸着许光汉好帅啊,帅也不能是吻戏多的理由啊!!!
冲着许光汉看的,演技真的很细腻,前面半个小时台式小清新的学生恋爱,很甜很可爱。男主经过一番挣扎还能接受女主,这就是真爱吧。闺蜜的美好形象在喝醉之后完全崩塌。。友情变质的感觉看着不太好…最后开放式结局略显仓促
「海吉拉其实是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出生时没有性别特征的双性人,由于在出生时无法判断男女,只能由父母在出生时为他们决定性别,等到长大再由生理表现出来的来抉择,在印度这种双性人还被誉为圣洁的标志。但是,这种性别错乱的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开场的三角恋形式很像蓝色大门。电影的前半段甜到炸,后半段的虐总有些感觉是在例行公事。多年之前,还是女孩子的宛偷吃了真的草莓蛋糕 真吻了宛说:「那我把草莓还给你呀。」多年以后,变成男孩子的宛 站到真的面前和她打招呼:「何希真,射手座,O型,最讨厌巧克力。」如果说这是爱,应该也不为过吧。
这是一部听起来很刺激,看起来小清新,前半程让你嗑糖,后半程喂你吃shi,结尾还能让你在阳台点根烟思考爱情真谛与人生的神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