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在纽约

已完结

主演:姜文,严晓频,王姬,马晓晴,周丽华,高国华,刘晓莉,慎广兰,戴博,柯志凌,福莱德,邢凯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1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2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3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4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5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6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13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14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15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16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17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18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19北京人在纽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0年前后,移民美国成为许多国人的梦想,艺术家尤甚。 北京音乐家王起明(姜文)与妻子郭燕(严晓频)来到神往很久的美国不久,美好梦想即遭遇打击,几番挣扎终没做成艺术家的王起明消沉一段时间,成为商人,并在短短几年积累了可观财富。但陡然回头,他发现失、得实难计算:智慧与美貌并存的阿春(王姬)虽然成了他的红颜知己,郭燕却也跑去了他生意上的最大竞争对手David(Robert Daly)的身边。其后他的女儿宁宁(马晓晴)来到美国,完全无法理解他与郭燕的选择,更是将阿春视作仇敌,渐渐地,她开始以他与郭燕亦无法接受的美国式放纵来将他们报复。名校困局:走近印理工学院梦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燕子不再归来周公伏妖孤独的美食家除夕SP:京都・名古屋出差篇这是三里屯康复之路燃烧之旅雍女传迷醉青春斗牛士乌鼠机密档案带我去兜风我的不和我做的费洛蒙男友大马帮消失的夜晚盐田区长假面骑士亚马逊们第一季玛德莲堕落少女山地医生恐吓包裹低俗怪谈 第一季鬼吹灯之精绝古城2022局部第一季铁面人2011亲仇记百年往事还星爷一部电影血色沉香弗兰琪钢之炼金术师大脚怪大战僵尸包公出巡之威震金陵刺客复仇零号国境线我还是觉得不妥SP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六季街舞青春悠哉日常大王一双绣花鞋圣诞佳丽忠勇小状元

 长篇影评

 1 ) 郭燕和白秀梅

    继续北京人在纽约的观后感。没有出国经历,甚至跳槽的经历都没有过。看过了,只能写对剧情的认识,对人物的感觉,只能写自己的感受。别想写出啥高度深度冷静客观。
    最让自己纠结的人物是郭燕,其次是白秀梅。
    先说郭燕,剧中的有关郭燕的两句话印象深刻,一句是“我和王起明十几年夫妻,到这分了。我们招谁惹谁了。”一句是白秀梅对郭燕的评论“她太软弱了”。
    郭燕和王起明的分手让我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就会分手呢?而机场分手后紧接着的场景竟然就是郭燕和大卫的婚礼,这样的对比反差强烈刺激我的神经,在还想不太明白分手的原因时,郭燕又走进了大卫的怀抱,一点不做作的说,作为观众,到这里,我则是对郭燕充满了怨怒。意识和潜意识里都无法接受郭燕这样的成长。
    当然,剧情里有了足够的铺垫。来美国,生活没有着落,只能打工,王起明来到湘院楼刷盘子,郭燕到了大卫的制衣厂。郭燕所具有的中国传统女性的矜持、勤苦、任劳任怨,赢得大卫的好感,进而是对郭燕明确的表白、狂热的追求,虽然郭燕严正的表达了对丈夫王起明的忠诚,但美国人不管这套,认准了自己喜欢的,就无所顾忌的追求,没有中国的所谓道德的讲究,破坏别人家庭的良心罪责。大卫的追求完全是美国式的正大光明,对郭燕表白,找到王起明说清楚,让王起明离开郭燕。对郭燕不停的加薪升职,参与公司管理,找各种机会带郭燕外出,增加和郭燕单独在一起的机会。通过对郭燕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打动郭燕。作为一个到异国他乡衣食无着的女人,得到老板的爱意深厚的关切,不动心似乎也说不过去,虽然,她和王起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虽然,之后她和王起明又夫妻十几年,恩爱无间;虽然,他们共同来到异国他乡,希望坚持挺过风风雨雨;虽然,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十二岁的女儿,虽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虽然,但,外部环境的置换,让他们从小营造的三十几年的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爱,慢慢裂开了痕。能说郭燕对王起明的爱和王起明给予郭燕的爱不够强大不够坚韧,似乎不能又似乎能。不能是因为二人似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离开,返程,回国。但只是似乎,郭燕在犹豫担心,担心的是大卫会不会来送她最后一程。王起明也没有忘记和阿春的忘情告别。所谓的夫唱妇随,举案齐眉,是不是只有在孕育传统的土地上才能生长才能枝繁叶茂才能根深参天,而一旦离开这片传统,离开故土的营养,夫妇之爱,就显得那么苍白脆弱那么无助无力,一如郭燕和王起明这样有着深不可测的情感基础,一样是神马浮云。
    如果没有返程的机票,继续下去。郭燕会有怎么样的选择?一种是离开大卫和他的制衣厂,另寻出路。坚定对王起明的爱。但这不符合郭燕的性格,郭燕的性格,白秀梅的评价恰如其分“太软弱”,或者说,感情上太软弱。其实,当大卫在湘院楼和王起明见面,到郭燕的住处和王起明表明态度后,郭燕向王起明所标榜的决绝的态度和决心,已经是心虚的表现,不然,又何须多言呢。只有信任不足爱意不够才会信誓旦旦如何如何。好像说出了一定绝对的话,王起明才会放心下来,恰恰表明二人的关系已经不再像从前无猜无忌。而心虚,也是因为此时的郭燕对大卫由刚刚开始的戒备甚至一点点反感到了接受喜欢的程度,正如大卫自己对郭燕所说的“我正在得分”。这是一个让我倍感感伤的发展,为郭燕和王起明的婚姻出现裂痕,为郭燕不够坚定的爱情意愿,为大卫的步步紧逼渐渐得势。纯粹个人观看感受,心理上不能接受的正是郭燕的变化,当然,郭燕根本没有变化,她的心理、性格一直如是,软弱,容易被左右,缺少主见,依附性强。所以,情感慢慢倒向大卫也是情理之中。自己不能接受,也是个人情感上不能接受郭燕对婚姻的不忠,对王起明的离弃,虽然形式上郭燕没有但郭燕心理的变化王起明了如指掌。所以,从机场出来,王起明会毫不犹豫的与郭燕分道扬镳,各走各路。不管郭燕如何请求痛哭,王起明则毅然决然地把郭燕送进出租车,自己头也不回。王起明对阿春的态度不免暧昧,但他更不能忍受的是郭燕精神情爱的出轨,可能他认为,自己对婚姻的忠诚对爱情的忠诚要比郭燕做得足够好,所以他无法原谅郭燕,所以机场一幕是事情累积的必然的爆发,分手已经是不可避免,只是早晚的问题。还有,或许他认为郭燕离开他,可以在生活上脱离暂时的苦难,不必跟着他受苦。大卫对郭燕的追求是真实无虚的,而郭燕心理情感的转变是难以瞒住王起明的。郭燕离开自己的归宿,必然是大卫必然是衣食无忧,物质上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不必整日为生计打拼奔走了。再不然则是王起明对郭燕背叛的惩罚,这种惩罚是持续性的,分手只是开始。所以,当王起明把宁宁接来,宁宁入睡后,假扮夫妇的二人在客厅争吵。
    “就算我不该离开你,我也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你还要我怎么样?难道非要我跪在地上求你?求你宽恕我吗?”
    “你说你都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有意思吗,这么着?”
    “王起明,你变了,你是比过去有钱,也比过去有气派,可是你心眼变小了,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我后悔。让我后悔不该离开你。”
    “你可以不后悔,我没逼着你后悔。你看看这房子,你再看看这家具,你再想想女儿,要不是你当初那么愚蠢,这不是一个挺好的家吗?后悔”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的一切是怎么来的?要不是我两次背叛了大卫,你会有今天吗?”
    “哎呦,可笑,真可笑。”
    正如郭燕所说,王起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她后悔,后悔离开,后悔背叛,都是做给郭燕看的,都是对郭燕的惩罚。
    所以,没有回程机票的话,郭燕的选择也会不可避免的走向大卫,没有其他的假设的可能。
    对郭燕关注的另外一个人物就是阿春。每当王起明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的时候,阿春都会提起郭燕。王起明的发迹源于郭燕的愧疚,源于郭燕因愧疚而对大卫的背叛,给王起明介绍安东尼,告诉王起明大卫的商业机密。两次对大卫的背叛让大卫破产,让王起明发家。这就是在感情上摇摆的郭燕。一切源于她对感情的“太软弱”。迈出了第一步,就不可能永远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诸般波折之后,郭燕之于王起明,王起明之于郭燕,都已经不再是陌路、朋友、爱人、亲人所能解释的关系了。爱恨交织,恩怨情仇,万缕千丝,欲说还休。
    另外一个让我非常奇怪的人物是白秀梅。她是大卫的助理,少言寡语,务实能干,善良聪明。她对大卫一往情深,但她爱大卫的方式就是让他得到幸福,看大卫和郭燕的结合,而不是去追求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在大卫气急败坏责问是谁向王起明泄露了自己的机密的时候,白秀梅选择了自己承担责任,而没有说出郭燕,还告诉郭燕,大卫已经怀疑她,让她做好准备。当大卫算准了王起明会因为股市过热投资出现风险,而自己就可以趁机东山再起时,他再度邀请白秀梅来自己这边工作,白秀梅说,自己不会帮着别人出卖你,再次表明了自己对大卫的忠心。而当王起明陷入大卫设计的局就要走进去的时候,白秀梅又再次提醒王起明要弄清楚状况再投资,不要盲目。合理而有分寸。当她和恋爱对象国内来的一陈姓画家约会时,无意听到了陈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她没有表现出生气恼怒,而是平静接受,继续交往、直到结婚,结婚时,她向陈杰提出请朱丹来参加婚礼,明确告诉陈杰,这是自己的选择,无论陈杰和朱丹的过去如何,她都会和你陈杰结婚。那句话“你有才气,可想在美国立住脚太难了,我能做的就是帮你在美国弄到身份。”怎么听怎么感觉就是雷锋,心地善良,善良到婚姻都是在帮助别人的程度了。郭燕好像曾经问过她为什么要结婚,因为没有爱情。白秀梅的回答也很简单“因为他需要绿卡,我需要一个家”,似乎结婚无关爱情。
    白秀梅这样一个善良到一直都是默默助人到无我的人物让我简直无语。固然是善良的天性,还是因应异域的环境才会如此呢,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2 ) 看完了。

《北京人在纽约》终于看完了。心很沉。

哪个发达了的人未曾拼过命?问题是,过劳死是随机的。心高命薄的崩了,命大的活着。生活的选择是一场赌博。

王起明就得配阿春。

是纽约激发了王起明在国内被埋藏的赌性,而这赌性是郭燕不能理解也没有的。 刚来到纽约,看着曼哈顿繁华的夜景,初次激发王起明的野心,他兴奋地想象自己是个指挥家,陶醉地指挥起来,可以看到他操控的欲望。而郭燕只是静静地坐在那,一言不发。王起明初到纽约,想当爷的他和谁都有冲突,包括阿春。郭燕,和谁都没冲突。在王起明自己设计毛衣图案时,郭燕对他说,必须按着客户要求的图案来做。王说这是天才的作品,郭燕却觉得自己的丈夫不成熟——生活已肌寒交迫,王起明却在做梦。于是她改嫁给了David,那里有现成的别墅、车子、身份。只有和王起明流着同样血液的阿春看到了投资机会,也知道王的聪明加上个性会在纽约发财,帮了王一把。

王起明大叫着不想当孙子,就想当爷,郭燕劝他安份回去阿春的餐馆打工。王起明在最困难时向阿春提出辞职,阿春却说早把工钱准备好了。从一开始阿春就如此了解王起明,即使那时已经喜欢王,还是放他走,她懂他的不甘心。

郭燕在David破产后离开了他,就像她当初在王起明一无所有时离开王一样,她只选择眼前的东西。她最初离开王起明时,哭着对秀梅说:“我和王起明十几年夫妻,到这分了。我们招谁惹谁了!”她离开破产的David时,对姨妈说:“可惜我没这个命。”看到这明白,郭燕不是没享福的命,而是她不懂得她已经来到了纽约这个冒险家的天地,她不懂这里冒险家的心,也不敢与冒险家在一起。她看不到潜在的利益。

男人的征服欲和好奇心与小孩子并不二异。无理性地泼冷水、骂做梦、否认其自身能力没有任何好处。未成功时他会说你小瞧他,成功了不会记得你支持过他,成功的他此时却与另外的女人在一起,而与你在一起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听了你的话根本没有尝试过。索性如阿春般放手,只是客观地点列出利弊,让其自己选择,并不否认其能力,碰壁了自然会回来找你。男人未成功时觉得你相信他,成功后会感激你的好,失败后知道你提醒过他。

 3 ) 看了四遍

第一遍还小,边吃晚饭边看。
看到王启明坐在沙发上,阿春站着,低着头两个人吻着。王启明把阿春倒着抱过来,从沙发上吻到地上。一旁的爸妈竟然完全没有阻止我看。

第二遍看是大二的寒假,留在学校里复习aw。寝室楼里就我一个人,每天进进出出好像是自己的别墅一样。早上argu下午issue,晚上健身a片,再就是这部电视剧了。

出来前辞了工作,除了申请就是整天游泳打球,空虚的可怕。于是把这部剧又捡了起来,看了又看。

最近趁着期末的间隙,有一集没一集的看,算是第四遍了吧。可是竟然仍然有之前看时的心境,甚至能有回到小时候的感觉。


谈体会吧:
1. 王启明是个爷们儿;
2. 真想找个阿春一样的老婆;
3. 主题曲完美;
4. 生活不会太好,但至少不会再遭了。咱什么都不怕。

 4 ) 1993纽约,2016上海

这部片子出来的时候,我4岁,远远没有到出国的年龄。然而,23年后,人在上海,感觉几乎是可以套用人在上海的翻版。
公车_地铁来回地换在通勤的路上。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
不论原本你在家乡混得如何,在这里通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底层工作人员。拿着刚好可以支付房租和饮食的收入。
王启明那句:问我是资本家吗?这么说,当你们能进到这家公司成为雇员时,你们是不是很开心,相对于那些落选的人讲?这么一来,你们从没有被剥削的价值晋升到有权利被剥削,你们应该感到庆幸。
还有,不要对我抱有幻想,我就是个坏人。如果你们一开始就认清我就是个坏人,也可以安全放心,不存有主管幻想,我就是个坏人。
人要本分,这也是种美德。……”

也许,套用在我现在的领导身上,正好适合,“不管他对你笑得有多甜,他始终是你的老板。”秀梅指着David对郭燕说。
23年后,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上海。老板私下对我嘘寒问暖,生病介绍医院给你,下班顺路带你回家,但是,倒了炒你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关于爱情。

“在美国,骂总统还是上床,都可以很容易,难得是借钱。”
朋友和他女朋友,认识半年后结婚,然后,不到一年,俩人离婚了。
再看看上海,人们为了买房省利息,排着队去离婚……
“你跟我结婚是不是为了我的房子车子还有我的钱?”
“那你到底是爱我还是爱你钱?”
“钱。”

一家老小,原本其乐融融,夫妻甘苦共度十多年,共同育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
到了纽约,家庭分裂成原子化。——妻子嫁作他人,丈夫外有情人,女儿刚满18岁就结婚,还是嫁给一个比他老爸还大的白头发老爷子。
年轻有为又帅气活泼的美国男孩,以为遇上他可以相扶到老的中国美丽妻子,但结局确实,这妻子害得他家财散尽,公司破产。
“说到底,他不过像所有美国年轻男人一样,充满热情,聪明,反复无常。但只不过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成年人总想着相互了解。”
“你知道,除了你我心里不会再爱上别人。”

在这里,纽约,结局草草,谈不上喜剧或悲剧,每个人都孤独收场。每个人都为一次出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这个给了你无数诱惑和成长机会的城市机制,到底是好是坏?得与失之间,孰轻孰重?如果重头来过,是否有更好选择?也许,不论怎样选,都没有更好的选择。就像,不论怎样逃,都没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充其量不过是隔靴搔痒,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5 ) 北京就是纽约

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首播的时候,我12岁,读初中二年级。这部剧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阿春是个坏女人,第三者插足破坏了人家的感情,骚浪贱。被美帝腐坏堕落。
郭燕儿温婉贤淑,被始乱终弃,幸好遇到一个对她很好的美国人娶了她,在纽约当了阔太。
王启明是陈世美,出卖人格换得在纽约的人生。
宁宁到美国后疯了。
纽约是世界的中心。

前几天,我把21集《北京人在纽约》重看了一遍,下巴掉了无数次,起初不懂为什么我少女时代的记忆与剧情如此满拧,因为,今次发现的剧情其实是这样的:
阿春独立自强,有脸有胸有脑子有胆识,可以作为任何一个现代女性的典范,永远将命运握在自己手里,总之,一个大大的赞。重要是,她没有第三者插足。
原来郭燕儿不是被抛弃的,典型绿茶婊、小公举、傻叉。半推半就地跟王启明离了婚--迅速嫁给美国人--莫名其妙地跟王启明出卖了美国丈夫导致美国丈夫破产--不陪在破产的丈夫身边帮他度过困难而是以受害者姿态思考爱情离家出走--女儿到美国说恨她,她就完全不解决问题而是立刻跟自己姨妈去度假了--在自己姨妈家住着终日酗酒好像所有人都害她--说想通了要奋发图强开始读书然后就完全不管自己的女儿了--片尾说女儿不知所踪她就拍拍屁股回国当医生去了..............................WTF! Excuse me?????????????????
王启明也就是个典型中国北方直男,没啥好说的。
宁宁是新时代的阿春,在美国拥有了自己的青春完成了人之为人的成长,恋爱、读书、为非洲难民募款、去找自己的人生,超棒。
那时候的纽约也挺土的耶。

你看,这简直是两部电视剧。后来我终于明白,12岁读初中二年级的我,应该已经不会看不懂剧情了,只是,我的价值观变了。

如今,还是有人仅凭华服浓妆就判定一个女性骚浪贱,还是有人仅凭一个女性境遇的可怜就判定她是受害者,还是有人仅凭一个青年生活的出离主流价值观就判定ta有毛病不靠谱。当年的我,就是秉持这种价值观的人类。

多高兴,我成长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经历了宁宁,成长为阿春。可以像阿春那样说一句“在我这个年纪,我是无可挑剔的。”

纽约不再是世界中心,世界已经某种意义上讲“四分五裂”。科技与金融重新定义了一张世界版图,某种距离在缩短,另一种距离永远横亘在那里。生活方式上,如今的北京人与纽约人大概相似,80年代出国潮的北京人在纽约面临着什么,如今每个人在北京就面临着什么。

这里,充满各种机会和各种陷阱,有最牛逼的人和最漂浮不定的空气,你可以什么都不做混一辈子(就像剧终一直在纽约街头打油漆桶那个老黑兄弟一样),你也可以一夜暴富再一夜倾家荡产。在这个城市里,你可以成为一个绿茶婊,也可以成为一个仍然备受争议与责备的独立女性。全在你自己。在这个城市,你要注意你的对手也要防备着你的客户,你要小心你的律师,你要接纳感情的不确定和多样性......

这里,北京,就是纽约。

阿春不会嫁给王启明,然而她对王启明说“从前,我经常做噩梦,好像醒来你就会离开我。如今我不再害怕了,因为我们此生不会离开彼此。因为我们不再是热恋的情人,而成为没有秘密的朋友。”我不确定,是彼刻的纽约与如今的北京这种城市复杂度造就出这样的情感关系,还是这本就是人类情感复杂只是12岁的我理解不能。然而,于北京生活了十七年的我,对这样的剧设完完全全心领神会。只是,有一点,有必要说一下——

片中出现艾weiwei、冯小刚等当时文艺界炙手可热的新星大咖,而如今北京,仍然是这批大咖。

我想,也该换一拨人了。毕竟,“纽约”可不会让同一群人霸占着。

(ps. 彼刻的冯小刚活脱一个萧敬腾)

 6 ) 其实并不是北京人在不在纽约的问题

这部电视剧首播是在1993年9月,距今已经18年。

当时我才几岁呢?即便我不去具体探究,至少我还记得当时爸妈还没离婚。因为剧中一场非常经典的戏:

纽约喧嚣的大马路上,当王起明得知自己的女儿宁宁即将嫁给她之前高中男朋友的老爹时,惊愕的咆哮道:“你怎么回事儿?!这不是内什么斯蒂文他爸爸吗?!就是内狗日的!是他吗?!那你现在怎么回事儿?!你跟他儿子好你现在又要嫁他!!?!这是……你这叫乱伦了都要!!!!”宁宁烦躁鄙视的边摇头边说:“你这也太没文化了!我跟你上床,那才叫乱伦!!”

就是这段,我记得我爸当时看的直嘬牙花子,摸着他那个尖瘦的下巴壳子滋滋儿的干笑个不停。他说马晓晴这个演员选的太神了,除了她也没人能把宁宁演活,硬是把她老爹气的浑身冒青烟儿。可能正是因为跟爸爸相处的时日太有限,所以才能牢牢记住每一个片段跟细节,经常会突然的从箱子底下翻腾出来,换作他的思维方式再琢磨琢磨,这也是我自创的唯一一种尝试了解他的方法,还是挺有意思的。

先说说当年跟着大人看完之后,至今残存的印象。

首先是姜文,马晓晴,王姬这三位演员的名字从此烙在了我心中,尤其是这两位女演员:马晓晴的野蛮放肆让我害怕,当时她饰演的宁宁破处那段真他妈让年幼的我惊心动魄;以及王姬的性感风韵,这样的女人才能跟姜文配对儿!

其次则是两个镜头,一个是在剧中反复出现的街头的打鼓(塑料桶底子)人——他的每一次出现都代表着主人公王起明心中对本我的回忆与凝视,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打鼓人没有出现,也正是王起明跟郭燕说他当时虽然没有上飞机,但却已经把北京的那个他连带自尊跟羞耻心一起稍上飞机了,打包回北京了;一个是影片最后一段儿——王起明的朋友从北京来纽约投奔他,没曾想被老朋友撂在了地下室的门口就扬长而去。当然了只有观众才能哈哈哈大笑,这种“每个人都得从头来一遭”的人生轮回命题,仔细想想确实是彻头彻尾的黑色幽默。是的,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同时又是公平的。

最后则是刘欢执笔的片头、片尾曲,以及所有原声音乐。如此经典的影视剧配乐自然是给剧集加分的重要一笔,在时间的冲刷下,我们可以确定它甚至起到了保值的作用。在我印象中,国产电视剧作品的配乐能做到以上两点的,除了《北京人在纽约》,再就是《围城》。

……
未完待续。

 短评

很真实的反映出,出国热后的思考!

4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有一种情怀,叫做american dream。有一种生活,叫做在别处。有一种灵魂,叫做漂泊。有一个地方,叫做回不去的家乡。

9分钟前
  • 好多人我好害怕
  • 力荐

有钱人的天堂、没钱的人的地狱,不光纽约,北京也快了。

13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力荐

那时候的中国人还是有精气神和气质的。可能现在是最可怕的时代,看对女人审美的标准就可知。

15分钟前
  • 高光光
  • 推荐

吐血地发现:当年的我以幼齿的年纪观看了这么多部有着深刻时代内涵的电视剧,现在的我却死命拖着青春的尾巴不撒手倒回头去看了这么多部幼稚的电视剧。我的匪夷所思的电视剧之路啊~~~~~~~~~~~

18分钟前
  • 我的ABC
  • 力荐

当年也许很震动,现在看来已觉得是老生常谈。不过姜文和王姬还是让人物充满了生气,演郭燕的整个跟一游魂似地,毫无魅力。

23分钟前
  • 竹清影
  • 还行

现在才知道当初这部是姜文拍的啊,好小的时候跟着妈妈一起看的,现在觉得姜文超有范儿的~~

27分钟前
  • 南條艾草
  • 推荐

发现小时候真是看了无数国产电视剧啊。

28分钟前
  • スダミルク🥛
  • 力荐

现在想想,这基本就是一个封闭系统里的“在”。跟真实的,或者大部分的纽约,没啥关系。也完全可以说,北京人在哥伦布大农村,一样成立,但移民的心态倒是蛮真实的。

33分钟前
  • fwb
  • 还行

小时候的回忆。原来导演是冯小刚呀,有个认识的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他:站在中国主流思想的前端。一点没错。

36分钟前
  • 中本葱
  • 推荐

美国似乎没有多么大的变化,纽约还是纽约,看到圣诞时想起洛克菲勒中心那窄小的溜冰场,顿时就掉眼泪了。美国改变人太多了,也能理解姜文的不得已,最喜欢王姬,能忍能狠能善能恶。看90年代初国剧这么开放!多少亲热镜头今儿的电视剧里都没有!

39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呵呵。歌不错。姜文不错。

4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我认为最灵魂的一句话是燕子的姨妈在酒后点出来的:“我永远不是一个美国人,可是我也忘记了中国人的滋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在世界的眼里还是贫困国家,早期去海外淘金的华人归属感弱,时间久了,融不进异乡的文化,也忘记了本土的味道,是一种无根的漂泊,有风光,更多是心灵的艰辛。

46分钟前
  • duckey611
  • 力荐

http://www.letv.com/ptv/pplay/22360.html

48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可是你却依然是你

51分钟前
  • 张小活泼
  • 推荐

3岁时的电视剧,以前的审查制度宽松多了,粗口,性暗示,咬文嚼字都有一股范。美国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是战场。只有胜利者的才配说讨厌。郭燕是中国式的优秀女性,可是由于自身没有主导力,产生了一些悲剧。为一直打鼓的黑人点赞

54分钟前
  • 明月清风与你
  • 力荐

第一部反映在外国的中国人生活的作品,拍得很经典。

56分钟前
  • 冷翳
  • 力荐

郑晓龙领先这个时代近20年啊

59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力荐

以前的编剧水平太高,每一句台词都让人思考,每一个人物都有饱满的性格特征。人这种生物就是介于神与恶魔之间的。为了姜文而来,被郑晓龙和冯小刚圈粉。

1小时前
  • Messss
  • 推荐

粗拙到穿帮的《北京人在纽约》放置现在终于可以翻译成“异乡人在北京”了。塑造人物从来都不是冯小刚的强项,他最擅长的是刻画其深得真传的资本原则。将那些脸谱化的人扔进犹似天堂又似地狱的“纽约”并不是他领先了时代而是未来早已存在了历史当中。想当初冯小刚请姜文在戏里洗碗吃拳头,如今姜文正在戏外喊崔永元和冯小刚看《邪不压正》呢!

1小时前
  • Mut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