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找死的爱——再谈聪子之书影对照篇
“另外,在一个春雪纷飞的日子里,我在某尼姑庵深院的一个房间里,会见了一位美貌的尼姑掌门人。该掌门人患感冒,不时用紫色的法衣袖子遮挡着脸,她似乎很疲劳,少言寡语。这番幽艳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我的心。《春雪》后半部戏剧性的女主人公形象,很多地方仰仪于这位美貌的掌门人。”(三岛由纪夫《谈<春雪>》)
像我这样喜读《春雪》的小女子多半都先对男主角清显充满好感,后来再慢慢转移到女主角聪子身上去。是的,清显是美丽的,像所有美丽的男孩儿那样轮廓纤柔,骨骼清朗,眉目间流淌着泄漏不出的迷茫的眷顾,是“吐口痰也吐出一条彩虹”的隽秀人物。真是一见倾心。不过再见…就难说咧,那么怯的性格,还加上比林妹妹还孱弱的身子。聪子才是女孩子们的梦想,是灰姑娘白雪公主之外更易令我等倾慕渴望成为的理想女性。贵族出身,无比的美貌,无比的顽强,端庄,天真,果决,眼波流盼着少女与妇人之间一种微妙的湿漉漉的光彩。
三岛所描写的故事本身太过深得我心,爱情强大到足够跟世界对抗,一丁点龌龊和踟躇又足以彻底伤害贵族少年的“冷淡、透明而带有棱角”的水晶心。结局有柔韧到极致的绞杀力量,像一张越拉越紧的弓,亦步亦趋地等待着心弦崩断。
书的优点显见在三岛随时抽离脱身的文字。三岛写聪子,往往通过清显的双眼,看见聪子是危险的,聪子的美更多来自某种官能的侵略性,“恍如在温暖的巢中充满了狡猾的等待”,“所具有的优雅,甚至到了淫乱的地步。”即使在“赏雪”这一幕最优雅缱绻的场面中,也不忘提醒自己初吻是为了了解“类似拒绝、焦急、刻薄,这些都是同美无关的另一种性质的东西。”而在电影中,饰演聪子的竹内结子的美貌首先就不具备这种都高高在上的折堕感。她首先是睿智的,端庄的,有扶桑女子独有的风韵和眼波低徊的暗涌情愫,她的慧黠像小鹿眼睛一样狡猾而无害。如果《春雪》放到个二流水准的导演手中,聪子可能会成一个引导者,一个祸水,一个尤物;或者如果导演像关锦鹏拍《胭脂扣》那样对女主角充满了偏爱,那可能又是个国色天香的幽怨女子。但,导演蛮横才华阻止了平庸的可能性。为了保持《春雪》“艳寂”的底色,导演抛弃了原作者着意强调的“最高的优雅就是触犯禁忌”,把影片打磨成一部绝对以爱情本身为爱情的电影。伴随聪子出现的不断的雪、松叶、竹制的清幽建筑,明示暗示地削弱聪子的躁动和不安宁。如果说清显对聪子的爱时时充满了迟疑,而清显享受迟疑的话,那聪子对清显的大度就只能用她也享受来理解了,聪子享受的正是为了某一种不可知的事物献身,找死的快乐,或者可以理解为,她向往着为清显送命。
清显时时为他优雅哲学和敏感自尊而故意欺负聪子时,聪子展现出母性的柔驯,因为了解而包容的成熟女性的姿态。(可怜的清显又因此受伤了。)整个前半段聪子是清新的姐姐形象。骤变在与治典王成婚的御令下来,没有任何解释,强悍蛮横奋不顾身的烈女凭空登场了。聪子几乎是迫不及待就原谅了罪魁祸首清显,与他幽会,以待嫁宫妃之身怀上孩子,然后,咬牙隐忍地一个人睡上黯黄的手术台。这其间,清显不断寻找和确认爱情是否存在,聪子却是拿玩命的姿态用咬紧牙关的巨大快乐同整个宫廷抗衡,这力量之强大,几乎超出了爱情能够容忍的范围。——我们永远不会原谅把一件事物视为生命全部的痴人,乍看很感动,再住深一点,就是恐怖了。
影片的精华在开头,早慧的小小聪子趴在原木地板上同清显一起朗诵和歌,丰盈的鬓发漆黑浓密,同她相配的是浅粉花纹、嫩黄底色的精致和装,聪子的父亲说,将来我女儿一定会得嫁给这没用的小子。然后镜头缓缓拉开,露出摄影棚里面走来走去的工作人员。镜头往外切,另一组正在拍摄成年聪子的片段,樱花漫过摄像机落在演员身上。惊心动魄的“花絮”,完美地让观众受到震惊和伤害,完美地再现了三岛笔下因无望的爱而产生的畏惧与毁灭之心,用聪子的话说,即是“太爱了,早就打幸福的边上擦过去了。”
2 ) “我们太相爱了,早就打幸福的身边走过去了。”
这几天没事就把《春之雪》翻来重看,那些画面在我眼前重复出现,没有厌倦的意思。
清显和聪子,这两个角色被刻画的很完美。
聪子暗恋,清显却漫不经心;聪子想爱,清显却冷漠傲慢:聪子表白,清显却爱答不理;聪子在爱,清显却绝然又绝情。
这样的错位已然让聪子心碎,可是它却并不是狼狈的结局,反而,它只是一个马虎的开端。
清显,自负的表情下隐匿着巨大的自卑。一切已经画上句号时,他却横出一刀,生生地把句号割破。
他瞬间变得自信,那么信任自己的爱,不顾一切的接近聪子,只是这草率的自信此时却显得残忍。
它回答了聪子痴情的等待,却把她带入月修寺,除了忘却红尘别无选择。
它证实了清显迟到的直觉,却也让他身不由己,除了为爱而死毫无退路。
在唯美的画面里,在温婉的音乐中,纯爱不期而至。影片的结尾,《梦日记》里残翅的蝴蝶在风中微微颤动,而后蹁跹飞起,清显的旁白让这悲恋有了些许温暖的味道。原著里清显郁郁而死,哪怕三岛由纪夫让他轮回转世。影片没有在意这个镜头,没有死亡,只留梦境,竟有了化蝶的美好。
他们的爱恋犹如春雪姗姗来迟
这份爱始终有着让人难以捉摸的优雅
仿佛是站在时间罅隙中的一场相遇,
他们没有别离。
在三岛由纪夫的原著《春雪》里,清显说过:
“我们太相爱了,早就打幸福的身边走过去了。”
3 ) 失去原作意味的春雪
我一直认为聪子是极其冷酷理性的人,表面上看她为清显对禁忌爱的恣意妄为束缚,实际上她一直掌握着恋爱的主动权,以致至情至性之后彻底与世决绝,担当得起一个“聪”字。即便轮回数十载,到达天人五衰终点的她,八十高龄如同隔世之人,依旧美丽动人,永葆青春芳华。
相反清显表面冷淡,其实是儿童心性,不愿意屈服于高高在上的聪子。原作倾尽笔墨描绘清显超越凡人的美貌,他对学业家业漠不关心,对同学家仆甚至挚友本多故作清高,只对恋情怀有绝对的热情和执念,绝无二心追求极致的恋情正是清显神性的体现。天神的纯粹心注定为世俗不容,年纪轻轻便告别人世进入轮回。
清显追求恋情,阿勋追求忠义,月光公主追求肉欲,阿透由于代表理性和世俗的本多的干涉,已洞悉世事,虚与委蛇,至此天人呈五衰之相,纵使肉身仍在,神性行将就木。
可惜电影里的清显非但不清秀俊逸,反而变成健康小麦肤色的好青年,聪子过于柔弱,一点都不像坚毅果敢的大家闺秀。导演不过想拍个随随便便的大正贵族爱情物语,一旦抛去三岛定下的基调,也只剩下情节畸形、不明意味的知音肥皂剧了。
4 ) 爱
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呢
罗密欧和朱丽叶因为他们的家族是世仇而无法结合 梁山伯和祝英台也是有来自家庭和恶势力的阻碍 乃至古往今来的爱情悲剧 很多出自门第之见或是家庭压力 而在门第家庭之外 那对男女都是踊跃相爱的
在这出悲剧里 这对男女门户相当 青梅竹马 甚至双方的家长都有意结亲 他们的结合毫无障碍 本应琴瑟和鸣 却奏出了不祥的篇章 他非要作践她的好意 给她写恶劣的信 故意撮合她与他的同学 他的心意始终不明 一直到她被赐婚 他还将她写来求助的信一一焚毁
是因为年轻而生的稚涩吧 喜欢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面对幸福裹足不前 甚至不清楚自己要的幸福是什么 一定要等到一切无可挽回 要等到爱和幸福成为不可能的时候 欲望和激情才被激发出来 ‘如果我们之间正大光明 就不会做出如此大胆行径’ ‘你好过分 原来你是这么想的’
又或者这无关年轻 成熟理智之人面对感情一样失措 Friends里Ross和Rachel分分合合 Rachel几次把Ross从其他女人身边夺回 最严重的一次是跑去Ross婚礼上 害得他把新娘名字念错 一场姻缘泡汤 我们站在局外的人暗暗不解 早干嘛去了 为什么非要等到这种时刻呢 孰不知人是有时糊涂到连自己的心意都不明 非要逼到悬崖到无可再退才翻然而起
明白自己心意后的清显自私地掠夺着聪子的爱 置聪子名声自身前途和双方家族名誉于不顾 可是如果我们苛责清显的不仁 那我们岂不是也要去命令林黛玉 不要那么小心眼要懂得养生懂得讨好争取长命百岁与宝玉白头到老 每个人都陷在自己的悲剧里 这不仅关乎性情 也是宿命
但是清显的爱 到底是痛是哀是不善 而将之归结于宿命甚至付与轮回的 恐怕还是大和民族精神中的幽玄之善与残缺之美吧
归结于青春 归结于性情 归结于宿命甚至民族性 恐怕距离这悲剧最终的奥义 还是差了一层吧 这是个悲剧 只因为这是爱情
无法定义不可理喻的爱情 生之门死之眼的爱情 也是努力条分缕析努力make sense的我所无法领会的 爱情
5 ) 和电影没有大关系的扫盲普及
我发现我的职业病已经开始了。
我还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简直在玷污耽美!
哪个说的BL就是耽美?!说这种话的人就和说罐头黄桃加辣椒水是芒果的味道一样不负责任而且该把自己能丢多远就丢多远!
耽美最早是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
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发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
耽美一词即是由此而来的。耽美在日文中的发音为TANBI,本义为“唯美、浪漫之意”,耽美主义就是浪漫主义。
详细解释就是「包含一切美丽事物,能让人触动的,最无暇的美」。这个解释可以使这些虚妄的圈外人或者说同人女很快把握住耽美的要义。
这个词不知怎么就被日本的漫画界用在BL漫画上,结果引伸为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最后更发展为男同性恋漫画的代称之一。作为一种派系而言,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就在日本文学界盛行,算是浪漫主义的一个分支,包括日本文学巨匠三岛由纪夫在内的大批小说家都曾受过此影响。《春雪》才是纯爱耽美吧!那种男性之间的生殖器崇拜到底什么地方有美感了倒是说出来啊!三岛由纪夫我知道你是清白的。但是,60年代以后,这个词逐渐从原意中脱离,变成了漫画中一类派生产物的统称,那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BL」。
其实我也看BL啊,我的人生也很有爱啊,其实我都腐到了思考萧何千里追韩信,炎帝和黄帝到底要有怎样的关系我们才会被称为炎黄子孙。至少多一点文学常识吧?!要不要就只知道BL和H那么浅薄啊多少还是像个平均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的人啊。
所以。以后哪个再敢在我面前说耽美就是BL,不要怪我这个面浅话又不多的人变身发射诡异光线惩罚你。
6 ) 男主角是让这部电影崩坏的重要因素
很华丽,大正年代的流光溢彩无可挑剔,电影的威力展现无遗,表演也中规中矩。可惜只是这样表现三岛的电影是不够的。
里面演比丘尼就是我以前推荐过那个杀夫的若尾文子,当年的“熟”现在已经幽幽了。
梦日记我也想记过,可惜每次都记得特别混乱,作罢:)
男主角是让这部电影崩坏的重要因素,他的父亲,他的朋友都演的不错,本多君原来就是这个模样啊。不知道《天人五衰》如果拍成电影会如何呢,曾几何时我最喜欢的日本小说啊。
说起来我喜欢三岛什么呢,这个魔鬼:)
2006.5.12 网吧紫嘉宏
没读过原著,大学第一次看时也不懂,后来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加一颗星的感情分,人生就是这样,寻找到失去,希望到绝望。2021年来补记,我已经读过原著啦,竹内结子也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电影也许就是人生寂灭之时的那么一点声响吧。
“被岩石阻挡的河流,即使不得不在一时之间分叉,但最终还是会走到一起。”会吗?ps:可以媲美宝莱坞之恋了阶级权利的对抗,脆弱的爱在权利和家庭的威逼下走向终结。再ps这男人真是活脱受虐狂啊人家女生爱你的时候你装不在乎不喜欢,结果和别人订婚了又回心转意。下贱啊下贱!画面不错,墨迹的爱
男人作起来比女人还要作
春天了,却赶上那么大的一场雪......
松枝清显怎么那么幼稚不堪啊,倒是本多演的很棒。原来小时候是志田未来演的==
3星半,最后真实大硬伤,拖沓了。。。当某人生病倒下的时候,好朋友搂着的模样,听到几声不怀好意的腐女的笑声。16MM的影片虽然老旧,但是颜色依旧艳丽,在那样的环境里不和一个人恋爱有点太对不起自己了。只是这迟来的表白和才懂事的爱情,不禁要到底错失了多少?
李屏宾
原著更好
行定勋没有抓到三岛的精髓。
现在看妻夫木聪总会想起机器猫,闹得即使纯爱电影也无法入戏。作为典型的日式纯爱,影片奉行着压抑和唯美,人物行为克制,运镜也基本都是极缓慢的摇、移。虽然很喜欢竹内结子,但是她的和服装扮并不好看。这悲剧都是胡作出来的,汗。
挂历感颇强,形式感颇强。
《春雪》被拍成日系纯爱小清新片,实在不能忍。1.关键情节被篡改,2.清显那演员的气质完全不对,3.本多繁邦这个角色被类型化,4.清显忧郁清高的个性在此片里变成了冷漠。其实这片也不难看,只是从改变原著的角度来看很失败。
果然是行定勋 非常美 非常日本 非常击中我 因为我就是清显那种 自私 任性 自以为是 无法长大的人 我喜欢的是通过伤害来一再确信你有多喜欢我 我爱的是我不爱你时你却那么爱我 我想占有的永远是不属于我的 想掠夺的也总是得不到的
撇开三岛的原作不谈,是一部好电影。
剧情告诉人们的道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珍惜身边人啊,清显的大男子主义真是少见,也许有更深的道理吧,人们追寻的东西往往一直都在你身边,想来原著没有写的这么浅显,妻夫木聪演的很力不从心,竹内结子真的很美,很克制
三个致命弱点:1.对三岛原作的理解太浅浮; 2.竹内结子的气质和原结子等老一辈日本女星差距巨大; 3.妻夫木聪饰松枝清显,把清高忧郁解读为残忍冷漠了。 除了画面,本片一无是处。
写过影评了,懒的重复
爱还能有多纠结啊!
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