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无数遍,但是仍然不断有评论(不只在豆瓣上,甚至包括英国人)用“贵族”来描述煤老板,可是Lister家不是贵族啊好不好!Peers是有头衔的!她们家只是landed gentry! 中文大概叫乡绅!而且还不是很有钱的那种,所以煤老板为了挖煤才得去傍富婆。。。
还有就是,剧中故事根本就不发生在维多利亚年间好吗!维多利亚1837年才继位(煤老板也在日记中记载了女王的加冕典礼),已经是煤老板生命的最后几年(而且她39年就又跑出去浪了,直到挂掉)。1832-34年间的英国国王是William IV,不过因为他在位时间太短(1830-1837),没有一个“威廉时代”,所以继续称这段时间为Georgian era也不算错。从1714年Queen Anne驾崩到1830年William IV登基之前,英国的四个汉诺威国王都叫乔治。那些动不动就“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是不是觉得英国19世纪只有一个君主。。。
最后,拜托别再贴那块已经被撤下的blue plaque的照片了,现在Goodramgate的Holy Trinity Church上挂的牌子是这样的:
沃克小姐爱上李斯特,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情感都含有某种判断,比如,A爱B,意味着A认为B是值得接纳进自己生活的人。)因为李斯特是沃克小姐人生中遇到的真正尊重她,也许是唯一尊重她的人。
李斯特第一次去沃克家,谈到肯尼医生,就对沃克说:选什么医生是你的决定,并且只是你的决定。
也许这是沃克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这种坚决的口气告诉她,她的生活怎么过是她的决定。
重要的是,李斯特这样说不是为了把沃克从其亲戚朋友的掌控中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不是为了施加给沃克影响以支配和操纵沃克的人生。
这一点最透彻不过地提现在第四集,Ainsworth牧师出现并向沃克求婚后,李斯特要求沃克把作出是否接受自己求婚的决定提前。“You are going to have to make a decision... Instead of giving me your yes or no on the third of April, I'd like it first thing Monday morning.” 然后沃克问李斯特:“Do you think I should marry him?” 这么大的事问别人怎么看,而且也正因为是人生大事,所以一定要问问别人怎么看。
如果这时李斯特利用自己的机智善辩,给沃克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力,她自然会处在一个极有利的地位上。但是她没有这么做。她说:“That! Only you can decide something like that.” 尽管这时李斯特面临一个艰难的局面,痛苦地面对有可能失去沃克的局面,她仍然尊重沃克自己的意志和选择,告诉沃克这是你的决定,并且只有你能来做这个决定。
当我反复回顾这个剧里李斯特和沃克相处的情景时,我发现这个情节是非常迷人的。真正的爱一定包含了对对方的平等的尊重。尊重就是给她自由,请她来做决定。
我不利用我对你的影响力来操纵你,我不利用我的智巧机辩来影响你,我不为了得到你来控制你。我让你来做决定。如果你还从来没有用自己的意志做过决定,那么,这一次请开始做这样的决定。因为,只有可以被拒绝的爱,在得到它时,才是珍贵的。只有可以被放弃的关系,在得到维系时,才是有价值的。只有在面对会被拒绝和放弃的风险和伤害时,我们才可以说是真正地付出了,我们这时给对方的爱才可以说是给出了自己的某种非常珍贵的东西。
所以,在历经重重风波,沃克小姐远遁苏格兰,两个人都一度认为彼此的情感是无望了……这一切之后,沃克小姐又回来了。她最终和李斯特在一起,这时才是超越了一时的目眩神迷和热烈激情之后的真正抉择。我想李斯特配得到这样的对待,因为她给了对方放弃的自由。这才是爱。即便在今天的世界上也未必多见。不是一时欢好和短暂的迷恋,李斯特不仅要一个正式的承诺、庄严的缔约,她还要一种真正深刻的爱。
因为,真爱包含了自由。
我想我可以理解李斯特煤老板为何如此急迫地向沃克小姐提出结婚,当你目送你的一位又一位亲密关系缔结者最终都牵着别人的手共同进退后,应该能让很多姬佬都有共鸣。
自己付出的感情,曾经一起描绘的未来,有过的甜蜜,虽然这些不会一直延续,但也许还是抱有那么一点点希望这是独属于那一刻的两个人。
她始终在逃避的是什么?失望。
说好两个人搀扶走下去的路,你却牵起别人的手。这就是李斯特想要settle down的。虽然现在在我看来已经完全将婚姻本质看清解构,明白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教堂、鲜花、亲人祝福,而是对自己内心选择的确定。
而女性,女人们,真的不需要纠结到底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独一无二的亲密关系,不需要套用婚姻模式去找到一种归属。爱情甚至根本不足以描述这种伟大的关系,那是一种我相信自己是最了解、也最希望你能获得幸福的笃定,是在经历了无数共同度过的时刻后承载最新鲜最真实的和你的记忆,是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将自己的身后托付的信任,一种不论说或不说都能明白对方意图的默契。
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的,爱。
脸盲没救了吗
好气哟
这两个人的脸明显不一样好吧
喜欢miss walker的可以去刷布莱切利四人组啊 【安利
看不懂脸看不懂英文名
中文翻译名也能看出人不一样了吧
还让我凑140个字
这不是剧评哈
眼看着小变态在另一个剧里枯萎
大家可不可以拿出点粉丝的热情
为什么还不到140字
我写纸也没这么痛苦过
==============分割线============
貌似很多人都陆续修改了或删掉了短评
这样挺好的
不会给更多的人造成脸盲误解
李斯特的故事非常吸引人。当然了,一个显然的原因是,这是真人真事。看到两百年前有人这样勇敢地生活过,既不屈服于社会的制度和压力,也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追求,谁能不感动呢?
至少,我被李斯特深深打动了。第一季的剧集结束了,但还是没有一天不想起李斯特,不想起沃克小姐,不想起——或者——想象,她们在两百年前的英国是怎样特立独行、无所畏惧地过出了一个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三集里李斯特刚为和沃克的感情进展感到欣喜,立刻有人寄去匿名信,刻意中伤她的名誉,试图伤害她和沃克的关系。我试着把自己放在李斯特的处境中,我无论如何做不到她的镇定果决。我的心情和自我判断一定会受到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我会自问是不是自己做错了而社会是对的,我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方向偏颇了而构成了世界大多数的别人是正确的……但是李斯特没有,她的内心始终稳定强大。她是怎么做到的?仅此一点就值得让我敬佩她。
她的一生都渴望得到一个人生伴侣,彼此对对方有认真严肃的承诺,在教堂里在上帝的面前缔结契约。她一路碰壁,就好像从来没有顺利过。是的许多人都在议论甚至不无羡慕地谈论她的情人众多、魅力无穷,但是我们看到她内心最深的渴望从来是被拒绝的——被Mariana拒绝、被Vere拒绝、被早期的沃克拒绝。她也痛苦,她也痛哭,她一次又一次地痛苦和痛哭,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向下一目标又信心十足地出发了。而我呢?我不用自问我在这种处境中会如何,我连日常生活中一点小小的拒绝和不如意都感到难以忍受。
我经常想到,她想要的不过是一个人生伴侣而已。如果她是一个男子,这大概就会是最容易不过的一件事。但是她不是。无论是在哈利法克斯、在约克郡、在英国甚至在欧洲,如果她是他,这个愿望会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吧。但是她不是。对别人来说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在她怎么就这么难?如果她的日记里充满了苦楚、抱怨和恼怒,我觉得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可是没有。她在日记里说,她总是看着事情好的一面,她觉得自己更孤单了,可是也更快乐了,“I must wait and see what heaven vouchsafes.” (30th March, 1833)无论遭遇多少失败和伤害,对未来始终怀抱着坚定的信念,从来不惧新的经验的到来,相信上帝为你安排了所有可能命运中最好的那个——这不是简单的乐观的心性,我宁愿说,这是非同寻常的一种勇敢的品质。
这种品质深深打动并且吸引我。
也许我们都不太可能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中遇上一个李斯特一般的人。这种勇敢的灵魂是整个人类中都非常稀少的。她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命中注定要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开历史的先河,为后世竖立一个典范和标杆。但是我想我们都在某个方面被她影响和激励了,从而,在我们个人生活中的某个时刻,我们希望像她那样以无畏的精神面对世界和自己的内心,在这个星球的某处也许也留下无法磨灭的某个痕迹……
在等更新的一周时间里会不时地翻出前几集再看,两位女主的对手戏演的真好,把握住了感情一步步加深,至今天更新的第六集时的难舍难分。沃克小姐目前只有感情这一条线,表现的也更充分,痴心,钟情,依恋,以及在道德枷锁里无法释怀的痛苦,让人心疼。同样心疼李斯特小姐,在分别的前夜那份可能对谁都没有诉说过的挣扎,抗争的心声。泪目。
李斯特的确适合沃克小姐。她完全懂她,识她,看到她善良单纯的品质,知道她的困境,既不强求也不吝真情。李斯特小姐的个性更坚强,思想健康,办事可靠,这些都已经被周遭的人了解。即便是不容她 的人也深知她不能被小瞧。心胸宽广的人更是由衷的喜欢跟赞美她。无论老幼。李斯特的家庭环境也更善意些,婶婶,父亲以及妹妹都对她的恋情起伏理解,也真心希望她能够安定下来,幸福的安定下来。整个李斯特家族也不愧是有历史的家族,这个家庭整体独立,他们对人有自己明确的喜好,这些也都是李斯特小姐的有力后盾。
可怜的沃克小姐则没有这些支持,不仅父母早亡,哥哥早逝,唯一的姐姐也远嫁他乡。剩下的人亲戚都只是惦记着她的钱,或者都是不能了解她体谅她的人。沃克小姐当然不笨,她只是孤独无人暖心,她需要李斯特小姐这样的强者支持,呵护。
Sophie表演走心了。二次求婚这场戏里,没有大的动作,没有多的语言,一句I have lost you,已足够让人心痛,面对求婚的戒指,想接又不能,只能抱着头痛哭,足够让人心疼。这是部关于李斯特的剧,作为感情线上搭戏的演员sophie很好的把握了爱情每一步里的心态,细节,尤记初吻时小确幸的微吐舌头,演得很好了。
历史上的沃克小姐选择了李斯特小姐,真是个明智的选择。
等第七集。
光明正大去教堂悄咪咪进行只有上帝和双方才知道的结婚仪式好感人
古装百合版“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Anne/Ann)
Ann Walker,全宇宙最温柔美丽的sugar mama。
剧中最打动我的一个情节,并不是安妮因失恋失声痛哭,亦或是她在生意场上的游刃有余,而是她在深夜对友人说那时,朋友劝告她嫁给一个男人,这样,就可以轻松拥有一切。而安妮回答她:我只想跟爱我的人一起生活, 我只想跟同样爱我的人共度良宵, 一个随时都可以无话不谈的人。与她而言,人生的意义便在于遵从本心。她本人,也一生都在践行这一点。友人说她恐怕一辈子都找不到这样的恋人,但事实证明,安妮·李斯特拥有了安·沃克。或许安妮的接近是别有用心,但在未来的剧情中,我想能够我们看到她被安的真挚与勇气打动,真诚地与对方携手走过一生。
多金有才華的“高富帥”女人 有誰不愛??Anne×Walker 🔒Doctor Foster女主和女配都演姬姥了 電影版看了幾遍希望劇版不會讓我失望
出生于两百多年前的李斯特,完成了我们至今仍然无法轻易做到的事情。感谢自律的李斯特,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日记,让后来的我们得以了解她的生活,感受她的勇敢和幸福,并从中获得力量。如果说哪些人对我影响最大,李斯特无疑会排在前五名。
论我为何能够在权游烂尾阴影中快速走出――一本400w字的《有矿老司姬李斯特的撩妹手册》
做个快乐潇洒的姬佬,你需要家里有矿。看完只觉愉快愉快愉快
《福斯特医生》的两位(小三和原配)竟然(终于)都各自百合了!一个是《杀死伊芙》中冷血变态又逗比的女杀手,一个是《绅士杰克》中自由奔放又富有的女地主,此等独立自主姬情四射的女性角色比囿于渣男与爱的人设有魅力多了。
什么傲慢偏见小妇人,不如大女主爽文来得畅快。不美好的女主是那么美好。
撩妹还是福斯特医生会撩
看到女主走路就知道今天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榜头名肯定是她,哈哈哈
看了看所有人的评论 大概就是为什么进度慢 然后女主瞎撩 自恋之类的 还有女配也真的就是小白兔历史上女主就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请不明白真实历史背景的人好好了解后再下定论 不是因为觉得剧拍的不好而给低分 而是因为女主和女配的定位不符合你的想象而给低分 蟹蟹
如果过度渲染重复的戏剧冲突,审美会很快疲劳
看了两集,内容很平,造型是帅帅的。一直用很快的鼓点节奏和加速的走路步伐来表达Anne Lister的男性化有点疲累,用很多她处理家族事业的事情来表现她的能干也蛮无聊的,就是像一个当代女强人tom boy,所以故事有点散架,爱情也不算细腻,然后前女友们是一个比一个丑.....看完了之后依旧这个感受,可惜了。Ann的角色演得更好一点。
这个女人比任何绅士都绅士
大力改编之后,这故事变成:凡是有点钱的单身,总得娶位太太。如果不改编呢,Lister此生挚爱是Belcombe,Belcombe的爸爸1813年开了家精神病院,第二年关了Lister的初恋Raine后来又关了Walker。大夫的女儿不能撩,这才是举世公认的真理吧。
浪费素材
唐顿庄园后再次喜提喜欢的古装英剧一枚
海报还以为是Rose Byrne……你看到的是一个聪颖的暗色系女汉面临个人和社会困境的奋勇生活日常,台词古雅时不时飚文学,第二集还开始对镜头说话,woman power的英国古典式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