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天跟什么最配搭?星空、焰火、冰镇汽水、肾上腺素,还得少不了悬疑剧。
20集的《庭外》,篇幅不长,但信息能量巨强,从目前播出的一半体量来看,已经超过大多数同类型题材剧带来的观感震撼度,后劲酣畅。
全剧由双单元组成,《盲区》和《落水者》。
前者“盲区”侧重悬疑,讲一件仅发生在16个小时内的悬疑探案,各路人马悉数登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又抽丝剥茧层层揭露真相,既十足烧脑,又荡气回肠。
后者“落水者”侧重律政,节奏明显优雅缓冲起来,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律政行业的重重危机与暗流涌动,完成救人与自救,起落与成长。
这样两个篇章构架了整部《庭外》。原本以为平均分配,各自10集,体量相等,势均力敌。——竟然完全不是:“盲区”6集;“落水者”14集。
这样看似“任性”的集数分配,是谁给剧集本身的勇气?看过就晓得了:是剧本身过硬的匠心精品制作质素,给了它这样的果敢、自信与笃定。
“盲区”6集的体量刚刚好,重心放在“案情”上,竞速破案飙升刺激,层层破局无限烧脑,看得过瘾;“落水者”笔墨用心在人物刻画上,角色生动深邃立体。
从“盲区”接档到“落水者”,《庭外》让我看到了国产剧领域里之前从未有过的,由悬疑剧到律政剧的过渡,一次非常精彩的“交棒”。
2
“过渡”,在《庭外》里呈现得特别漂亮。
“盲区”与“落水者”并不是割裂开来、独立存在的,两者紧密相连,互为映照。彼此是彼此在同一时空关系下的另一种正在平行生发的事件与真相。
“盲区”篇,主人公是夏雨饰演的法官鲁南,在“盲区”篇里既斗智又斗勇,他在破案过程中,得益于罗晋饰演的律师乔绍廷的联手帮助,揭开迷雾真相,后者戏份不多、角色却很有戏,也为下一篇章埋下线索与伏笔。
“落水者”篇,主人公则是罗晋饰演的律师乔绍廷隆重登场,在“落水者”篇里用详尽细致地笔墨讲述了他在律政界的起承转折、至暗时刻、绝地反击,从目前剧情来猜测,夏雨的角色应该也会在“落水者”篇里神来出现,我很期待。
所以,两个篇章(“盲区”与“落水者”),两种题型(悬疑剧与律政剧),两个男主角(夏雨与罗晋),他们不是来争戏点、来压制对方、来争奇斗艳的。
而是双男主相互成就,各自完成角色使命又渗透融合,更精彩地辅助了对方所在的篇章与段落,跨越至对方的时空将故事串联一体,精准登场,利落隐去。
并且在这样一部戏剧之中这样的一种过渡,借助的是人物关系之中的情感。
也就是扮演罗晋姐姐的一个角色乔绍言,她在“盲区”里是夏雨追寻的案件之中的关键人物及迷雾之一,“盲区”篇结束时,夏雨叮嘱罗晋有时间多联络家人,去和姐姐和好关系,将全剧落足到一个情感的联系点之上,也完成了圆融过渡。
3
我喜欢《庭外》两个篇章名的一语双关甚至一语三关。
先说“盲区”,含义可以是本义的,是环城公路上的前后车辆,后视镜的夹角盲区。
但它所要比喻的,是案件中的“盲区”,漱口水、雪花膏、戒指等关键道具,死刑复核、走私团伙、DNA排查等核心事件,真正凶手冉森接连放出的迷惑性烟雾弹、湿冷气息笼罩之下疑似内鬼的几个角色揣测、夏雨的拨云见日等主要情节诸如此类,都是这些案件之中的一个个千丝万缕的心之“盲区”。
而作为观者的我们,对于人心、人性、思维、观念不也同样存在盲区吗。
同样,“落水者”可以是其篇章开头,落水后尸体离奇消失的“落水者”。
“落水者”也可以是比喻罗晋饰演的律师角色,在起初那看不见的大手操纵和陷害之下身陷囹圄,成为犯罪嫌疑人,跌入律所纷争的一败涂地之境,成为“落水者”,在真相与谎言的游戏中感叹“该做好‘律师’,还是做‘好律师’”。
当下时代中的每一个你我,也要保持清醒洞明,不要成为“落水者”。
从这些层面上来品味《庭外》,“盲区”与“落水者”,太妙了。
4
我在看《庭外》时,讶异与惊叹于它诠释的故事亮点及营造出来的张力满满的悬疑、硬核博弈氛围,更是它对于人物,无论大小主次,都刻画得非常成功。
不到最后一刻,我似乎永远猜不到真正凶手是谁。每个角色都裹在迷雾之中,行为动机都值得咂磨,不仅善恶难辨,更难以触摸案件全貌,让你觉得他或她亦正亦邪,猜不到、猜不透,越是猜不明白,越是沉浸式观剧其中。
“盲区”里的冉森、江啸、吴涵、乔绍言、陈曼,身上似乎都有N个人格,都有其值得被怀疑的地方,让我在追剧的途中随着夏雨的角色一再视角转换,意犹未尽。
它将其中每个角色都首先还原成了“人”,有了真实的人的毛边与气味。
夏雨的角色是暖性的,有无穷活力,熟络、灵活,看似嬉笑怒骂,其实睿智沉稳,智勇双商在线;罗晋的角色是稍微带了一点冷感的,西装笔挺,一丝不乱,儒正、优游、自制克己,在最危险的时刻还能与女大佬镇定斡旋,游刃有余。
在他们身上,你首先看见他们是人,然后才是法官和律师。
没有主角光环,同样体现在“落水者”里,一上来就让罗晋的角色成为成为了犯罪嫌疑人,其他如萧臻、章政、薛冬等角色也在其后的剧情里扑朔难辨。
如果说,不整虚的,让案件回归案件本身,是《庭外》的一重叙事惊喜。
那带领普罗大众重新认识法官和律师,去懂得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会困惑,也会落难,也会感到阴霾,但最终还是组成了坚持原则、公正公义的一体两面,则是《庭外》的另一重人物惊喜。
不止是追求视觉效果的爽感和追剧时的心理沉浸,在律政悬疑剧里能看见有对人性的内在探讨、挖掘与表达,这多么难得。
5
讲真,《庭外》不是那种我惯常会第一选择去看的类型剧,但一看便“一集入魂”。
“盲区”悬疑满分,大桥车辆连环追尾、泥石流翻车警匪智斗、废弃工地雨夜杀人、连环案件套娃抽剥,“盲区”靠叙事推进带来了博弈燃感。
“落水者”律政元素高级,它带来的是律所各色人物的登场与交锋,无论是对峙者还是同行者,都不动声色地暗流涌动,“盲区”靠人物塑造立体带来了博弈冷感。
在同一部剧集(而且体量只有高能紧凑的20集)里,同时看到律政、悬疑双元素融为一体,人物、案件、剧情、细节无一不是精心雕琢塑造。《庭外》是近年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讲述司法工作者的剧集,在同类型剧里可称巅峰。
一冷一燃,一冰一火,是律政与悬疑,这两者一加一大于二的,冰与火的缠绵。
这个夏天看《庭外》,很满足。
一口气追了《庭外》三集,太和我胃口了,强烈安利给喜欢悬疑、破案推理的小伙伴去看,它的每一集都留下了很多大坑,而我也非常期待导演后续会怎样来填坑!
影片一开场,在一座大桥上发生了连续6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最诡异的是在发生6车相撞之后不久,又来了一辆黑色轿车硬生生的撞了上来……按理说在一条大直道,视线无遮挡的情况下不可能看不见前面的交通事故,而从黑色轿车上救出来的人也伤势特别严重,浑身是血耐人寻味……没有前因没有结果的一次交通事故给后续故事埋下了伏笔……
这段交通事故中,盲区的男主角鲁南出场了,在复核死刑案件的会议中被强制拉去接手一件9年前的杀人分尸案,故事也由此展开……
因为喜欢这种悬疑推理剧,所以我深知解谜的重要性,这里就不过多的做剧情介绍,希望小伙伴们自己来感受,不得不说前三集中,最让我紧张、感觉到刺激的还属第3集……双男主出场,鲁南和乔律之间的对手戏了,一明一暗,“点到为止”的暗语,互相信任的依托,都让人直呼过瘾!尤其是第三集结尾中那通拨打给姐姐的电话……更是让你不敢呼吸……导演实在太会拿捏节奏了!好了不多说了,小伙伴们快来追剧找答案吧。👌
现在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们说这个戏这里那里不对时,不真实时,就会被说这个就是一个影视作品,是艺术创作,可以夸张一些,真实就不没法看了;这个就是一个古装爱情,不可能贴史实;这个就是一个都市爱情,要有冲突;有一万个理由来指责发问的人,发问人要的真实性不是现实,而是剧作本身能够自洽的真实性!想要看到剧作本身打造出的真实感!想要看到有血有肉的人物!人不真实,人的反应不真实,人的性格不真实,那就会不生动不代入,看了剧但不了解角色作为“人”是什么样的,只是看到了一个故事的工具。
并且很多时候做剧,为了突出主人公的聪明而压低周围人的智商,某些部门做剧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代表人物无所不能,为了突出这一方的作用,而牺牲掉很多别的,其实可以共融共生,所有的事物如果不断被相互影响,相互刺激,相互制约,相互进步可能会更好看。
最近开播的律政悬疑系列剧《庭外》,一反我平日刷国产剧的放松常态。这是一部需要不断调用脑力、注意细节,才能看的剧——人物面临的危机不断游动,悬疑线的处理抽丝剥茧,异常复杂的案情、巨大的谜团和信息量、紧凑的节奏,都叫人不敢随意错过哪怕1分钟。因为万一错过了,就只能拉回进度条再跟着多理解一遍。
执导过《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张黎,写出过《白夜追凶》的指纹,没有令人失望。
《庭外》分成两个单元讲述,里面的案件是串联关系,每个都不是孤案。打头阵的“盲区篇”,以夏雨饰演的法官鲁南为主人公,讲了一起与当下的走私案纠缠的死刑复核案。九年前,南津发生了离奇的“碎尸惨案”,被害人刘凤君揣上10万块钱出门后与家人失联,之后被人发现了尸块。
要找到案件的关键人物,同时还要做好相关走私案的布控与抓捕行动,这整个过程加起来只有16个小时。鲁南争分夺秒,在一个个人物中穿梭,最终发现了事实的真相。罗晋演的律师乔绍廷在里面是男二号,要配合鲁南演一出“卧底大戏”,整个过程的惊险与智谋,足以显现出这个角色的高光。
接棒的“落水者篇”,则将主视角重新拉回到了乔绍廷身上,以他的经历为主线,牵涉出一个个悬疑案件。光是开场,剧集就抛出了落水案、拆迁案、抢劫案、性骚扰案、基金案,每起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围绕它们的支线,则是津港两个律所间的前尘往事和明争暗斗,信息量饱和到令人应接不暇。
相比乔绍廷在“盲区篇”里面对危机时的见招拆招,在“落水者篇”里,他活成了“人间悲剧”——作为“王博、雷小坤”案的辩护律师,他却在调查过程中卷入“邹亮被杀案”被羁押入狱。帮人打官司,打着打着就成了嫌疑犯;被关看守所一个多月后,案子丢了,律师资格没了,合伙人身份被剥夺,房东把锁给换了,就连银行卡都被冻结。
一个年入百万的金牌律师,突然过上了连停车费都交不起的日子,还要给曾经崇拜自己的新人萧臻当助理,落差实在悬殊。接下来的剧情里,想必乔绍廷会选择激流勇进,一心寻找真相,坚守法制的堤坝,走上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剧里暗藏玄机的,其实是乔绍廷身边各色人等的暗流涌动,每个人身上都充满了疑点。在“落水者篇”的故事版图里,津港律师界的知名律师们,构成了复杂的人物关系——旷北平、章政、洪图、韩东,乃至新人律师萧臻……围在乔绍廷周边的同行们,他们都足够精明。常常口出狂言的乔绍廷,反而是其中最直爽嘴快、天真善良的那一个,身边没有太多真正的朋友,多的是想要利用他的人。
当然,随着剧情往后发展,配角的人设肯定也会发生反转,人性永远是多面的。比如章政其实在暗中维护乔绍廷,又如薛冬一直在旷北平面前演戏。这种围绕人物展开他们多面性的剧本,扎实地聚焦于人物本身,塑造出的每个角色都拥有各自有理有据的逻辑链条。
此外,“落水者篇”与“盲区篇”在细节上的对应,其实也很有意思。
比如在“盲区篇”的第3集中,万茜演的女老板陈曼在怀疑乔绍廷时,说他曾因经手的案子,在看守所被拘留了一个月,怎么可能在这段期间顺势助力她之前的生意,帮忙运作江州的那批货。这在“盲区篇”中是一场对峙戏里的引爆点,而在“落水者篇”中则成为了主线的起点,在首集就被详细展开。
又如鲁南和乔绍廷之间认识的缘起。“盲区篇”里,鲁南之所以找到乔绍廷做卧底律师,就是因为他曾听师父提起过,代理死刑复核案还会有“这么刚”的家伙,实属少见。而在“落水者篇”里,我们则能看到另一种人物叙述——乔律直爽开炮的性格、一贯嚣张的架势,惹恼了他身边的几乎所有人,这是他的特色,也是他致命的弱点。
创作团队要在对应的细节上做到嵌套、融合,让观众发觉这种叙事结构的魅力,其实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就我刷剧的感受而言,编剧很信任观众,他们没有用简化的信息来“投喂”观众,大胆地采用大量篇幅去铺陈人物关系和案件信息,从而实现观众的高注意力投入。
据张黎的采访所言,“落水者篇”是《庭外》全剧的主干,“盲区篇”则是分支。后者吸引观众入局,前者则让观众真正意识到本剧最大的亮点和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在看剧时会发现,“盲区篇”的调性偏正统的悬疑,情节全程以案件作为驱动;而“落水者篇”是国内比较少见的专业律政职业剧,情节围绕着人物的职业特殊性展开。
两个篇章的链接,不仅是简单的时空拼合,同时也有线索的互相串联、类型的互相融合,构造出两种合而不同的剧作模式。
以往曾看过一些以律师为题材的国产职业剧,这类剧的问题往往是律政生态不够真实,律师被包装得过于精英化,那种离地三尺的“悬浮感”挥之不去。
《庭外》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指纹的剧作赋予了剧集以硬核的专业性,多次展现案件背后的社会议题,更是与现实的社会问题接轨。此外,罗晋与一众配角的演绎也足够写实,没有大开大合的浮夸表演,这符合张黎对于表演的审美。
目前,《庭外》的“落水者篇”有不少剧情没有揭晓,需要被解开的谜底也还有很多。期待它能填上前面设下的那些大坑,给出别样的答案。
韩彬在自己的咖啡厅给萧臻(焦俊艳饰)讲了这样一个关于乔绍廷(罗晋饰),章政(李光洁饰)和薛冬(李宗翰饰)的故事。
乔绍廷,章政和薛冬在大学时是室友,有一天他们心血来潮想要吃火锅,章政一直不肯动筷子,没有他心满意足的酱料,即使是火锅,章政也可以做到心如止水。
薛冬才不管那么多,有吃的,还有什么好讲究的,二话没说就开始大快朵颐。
乔绍廷看章政没动筷子,他就驱车2个小时,去帮章政拿酱料,结果他们这一顿火锅吃完,天早就已经亮了。
所以当他们3个人分别走进职场,成为独当一面的律师后。他们3个人也展现了完全不同的3种职场生涯。
事事尽善尽美的章政成为了津港最出名的律所德志所的主任,而他能坐上主任的位置依旧离不开乔绍廷的协助,就像大学时期乔绍廷会为了他能够吃上自己心满意足的酱料,绝没有半句怨言的往返4个小时。
乔绍廷不仅帮章政坐上了主任的位置,甚至还成为了德志所最锋利的矛,不断为德志所开疆拓土。
而事事尽善尽美的章政一直都在运筹帷幄,作为一个律所的老大他需要考虑和权衡的事情绝非乔绍廷所想。
矿北平对章政和乔绍廷联手赶走自己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一直有意针对德志所,章政一直都在斡旋各方利弊。
当他发现他根本阻止不了乔绍廷紧抓着矿北平不放后,他又不能明显地帮助乔绍廷,他并不想德志所与矿北平真的全面开战。
所以他安排了萧臻一个看上去似乎是局外的人来帮助乔绍廷,不过他也仅仅只是把萧臻当作一枚可以舍弃的棋子,战争是一定会有牺牲的,在自己兄弟和一个局外人面前,章政一定会率先保全兄弟。
毕竟酱料之情,毕竟主任之位都是乔绍廷将自己的真心毫不保留的掏给了他,所以即使他不能明显的表露自己的感激,但是兄弟他绝对会护,会救。
而尽善尽美的人内心其实是并没有什么怜悯之心的,即使是他拉萧臻入局,但弃车保帅时,章政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有一口吃的绝对不含糊的薛冬在矿北平被赶下主任之位后与其一起离开,成为了金馥所的“开国元勋”。毕竟矿北平的业界资源显然比章政和乔绍廷更好,矿北平还是自己的老师。利弊薛冬还是分得很清楚的,跟着谁能够吃得更饱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
不过薛冬并不是完全的忠于矿北平,可能是念着宿舍之情,他其实一直都有章政和乔绍廷有着联系,虽然乔绍廷因为矿北平的原因一直都对薛冬心生芥蒂。
不过薛冬还是非常喜爱自己的小学弟的,熬夜吃火锅的经历放在谁的身上都会让人毕生难忘。
但薛冬会一直暗中帮助章政和乔绍廷真的仅仅只是因为同学情吗?虽然薛冬贵为金馥所名义上的二把手,但其实金馥所的所有资源都掌握在矿北平的手里,他离开了矿北平其实什么都没有。
这对把吃的摆在第一位的薛冬来说其实是致命的一个问题,也许有一天他就什么吃的都没有了,虽然薛冬不在意自己是怎么得到的吃的,在矿北平面前基本上薛冬一个不字都不敢说。但是每个人都不会只想做单纯的小绵羊永远任人摆布,而且自己的兄弟也许还需要自己。
一般正常人谁会为了一口酱料而花4个小时在路上?而且还是为了别人的酱料!可见乔绍廷是有一种偏执的,不管是对于感情还是对于律师这个职业。
正是因为这种偏执,所以他才会伙同章政主导了将矿北平赶出德志所的决定,矿北平可能并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但是他的伪善却可以让他利用规则在名正言顺的情况下达成自己所有的目的。看似合情合理合法,却没有人性。
而对于自己认识不久的萧臻,他甚至会为了保全她而舍弃自己的律师生涯。他的偏执让他即使能力强也注定会在职业生涯中遇到非常多的阻力,这种阻力只需要他退一步其实就可以海阔天空,但是他超越职业素质的人性容不得他后退。
所以章政,薛冬和乔绍廷的职业生涯其实早就已经注定,这是他们的性格所决定的,他们本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但是他们曾一起熬夜吃火锅,他们曾一起走过数不尽难忘的岁月,所以他们道不同却不妨碍他们纠缠在一起。
我也是法律从业者,本片对于法律条文和庭审还原还是比较用心的,我是感觉您可能没有把剧看明白,或者其实没有用心去看,下面对您提的一系列问题我尝试解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第七集开端拿三个案子通过快节奏的剪辑来立乔律精英律师的人设,所以对于曹某抢劫案这是截取了乔通过辩护技巧想给曹尽量做罪轻辩护这一段,剧里是不可能反映整场庭审的,如果是庭审实录,您尽可以挑庭审的程序问题,但抱歉这是电视剧。
第二个问题:银行单据是邹亮伪造的,乔是不知情的,而且公安机关也没有证据证明乔杀了邹或者乔指示邹伪造单据,所以拘留37天把乔放了。
第三个问题:餐馆车祸的案子,乔是希望尽快让伤者拿到赔偿,不要纠缠在法律迷宫中苦苦等待,但他代理的是被告方,所以他利用了萧臻,引导萧臻做了违规接触对方损害自己当事人利益但解决了伤者赔偿的事,这个情节表现的是乔的复杂性和对公平正义的理解。至于您提到这几个程序问题,无论是伤残鉴定还是对保险公司的后续诉讼,其实本来就在乔的计划之内但被他排除了而已。
第四个问题:旷北平,不是顾北旷,旷不仅是律所主任,而且是法学大家,刑法泰斗之一,门生故旧满天下,你也是法律从业者,你觉得他能不能对律协施加影响力呢?
第五个问题:我也去看了一下第九集24分钟,您提到的应该是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您看得很仔细,应该是拿着放大镜看的,具状人写着王博肯定是错的,应该是道具的锅,犯了错误。
第六个问题:“萧臻怎么可以说出“被告人自己都没有上诉的案件,死刑复核阶段还有什么意义吗””,因为萧臻是个小白律师,第一次接死刑复核的案子,问这个问题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第七个问题:毒品案子,为什么鲁南不闻不问?第一,萧臻代理二审,还没到死刑复核阶段,鲁南怎么管?违规过问案件?再说了,就算到了死刑复核阶段,也不一定分给鲁南办啊,您这有点为了黑而黑了。
第八个问题:我去看了一下第十集,乔的本意是因为自己的律师证被暂扣,拿介绍信跟萧臻混进看守所会见,结果遇到萧臻的哥哥被揭穿,萧臻的台词:一个律师会见也是合规的。萧闯:确实是,但实践中各个看守所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本没提到会见必须两个律师,不知您这个结论从何而来?或者也是为了黑而黑?
第九个问题:询问笔录,刑事案件中不光有被告人,还有证人、鉴定人、评估人这些诉讼参与人,对于他们的询问当然要用询问笔录,而且您提到这么枝节的问题,一定是来回看了好多遍吧。
第十个问题:乔绍庭被打,来的是萧闯,萧闯是向阳支队的刑警,不是狱警,之前在看守所和鲁南的对手戏,是鲁南到看守所阅卷正好碰上萧,两人是老相识,聊了几句,刑警去看守所很正常啊,每周都得去几趟,是什么让你认为萧是狱警的?这个剧情前后都有交待啊。
第十一个问题:津港肯定是直辖市,所以有高级人民法院,而且有津港市中级人民法院,至于你说的直辖市都有几个中级人民法院,首先,有几个中院不是必要配置,而是因为案件量激增才增加中院编制,北京市在1992年前就只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和天津的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995年才成立,之前都是一个中院,所以津港市一个中院很正常。而且本身就是虚构的津港市,您还要设立几个中院是否是强人所难了?
至于您说的最最重要的问题,王博雷小坤案是否经过高院核准?首先,没有经过高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是不会启动死刑复核程序的,这个剧的一部分情节是表现死刑复核法官鲁南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的的调查取证复核,既然启动死刑复核程序必然是高院核准过的,只不过剧里没有表现出来,这是闲笔,众所周知的事实需要说吗?看剧的都是幼儿园小朋友吗?其次:鲁南来津港后,分别去了中院和高院阅卷,而且萧臻还在高院遇到了鲁南助理方媛,说明高院的程序肯定是走完的,不知道您从何处得出结论跳过了高院核准这个程序呢?
最后,您抛出了编剧指纹和他所谓前女友的纠纷,质疑白夜追凶的作者是指纹前女友,黑编剧指纹,这个才是您的真正目的吧?指纹和陈琼琼的案子我查了一下,目前还没有结果,我相信法院自会公正判决,您长篇大论的写了这么篇东西,动机其实很明确的来黑编剧,也是辛苦您了哈哈,写的不错,毛病挺多,下次不要再写了,再写也拿不到钱的,真的。
夏雨万茜罗晋张龄心,法庭内外题材,大小背后故事,情节还是挺扑朔迷离,有点反转的精彩引人入胜,很久没有看到内地拍的关于法庭线索的剧集,张龄心很喜欢的演员,上次看的记忆深刻还是我的前半生演的小姨子,这次是警长,反差很大,万茜的角色也狠角色,惹不起,期待后面的故事
还是看戏骨们演戏过瘾,体制内外,一个看起来是痞子混混的人也许从才是正义的一方,一个貌似道貌岸然的人也许是坏人的“保护伞”,坏人还是需要“混子”制,以及万茜的黑老大角色太带感了,细节打动人。
可以叫南津十六小时,有点意思,不把观众当傻子,开头的追尾事故一看就有猫腻,尤其最后那一辆车,后来女警察看监控的慌张劲头,然后九年前分尸案到了死刑复核阶段,但是证据不足一直拖着,死刑犯的法务拜托法官去找相关有嫌疑的李美琪(有点劳荣枝的影子),又牵出来她可能整容并且参与走私,于是两个人又开始跑码头找人,这第一集还没完,节奏可以了,我也是挺喜欢夏雨这玩世不恭的劲头的,但是当法务说那个女警隐瞒事情的时候,他那一个鹰般的眼神也实在太杀了,罗晋出场不多,偏温润。万茜是大反派么,观望后续。
一上来节奏就很快,主角密集的对话带来的信息量让人应接不暇,夏雨也很贴角色,这种机灵老练的人设让他演非常合适,他有很稳当的把节奏拿捏住
盲区还能看,虽然这个开外挂的全能法官有点扯淡,但基本还能当个爽剧看,最好看的居然是万茜和罗晋对手戏那一段。落水者太磨叽了,看了两集还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根本看不下去,弃了。
你现在什么都不肯跟我说了,换车都不跟我说!
《盲区》:开始以为挺好,之后觉得普通,然后出现漏洞,最后竟然尴尬
看似是犯罪剧,实则是男频爽剧。夏雨演的哪是法官啊,这明明是歪嘴龙王啊!
上来就改台词 连口型都对不上 看着也太割裂了吧 不用说又是过不了审呗? 建议以后演员的台词本先提交上去审一遍 再开始拍
乔政、李梦琪,冉森、田洋,这两对虽然遮遮掩掩,但肯定有欲说还休的故事。
实在没想到6集的短剧最后还是有点儿烂尾,本来节奏快是优点,但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这部剧设置的情景让观众很陌生,并不是传统的警察办案,而是拉进来了公检法系统的其他主角,让男主一个法官去做了不少看起来已经越权的事情,如果不是夏雨来演,可能根本撑不住角色,但即使有夏雨,只在回忆部分简单交代他曾经做过法警这一背景,也不足以说服观众他有高超的侦查推理技巧,而且《盲区》和《落水者》相互嵌套的模式,为了形成联系,硬加入罗晋忽悠万茜这条支线,可最终对实际案件没有太大影响,就显得有些废线。有点怀疑这两部是短篇小说改的,虽然在白夜宇宙里,可是细碎不好延展,指纹别忙着开新坑了,赶紧把《白夜追凶》填一填吧。
前五集都很精彩,最nice的是尊重观众智商。都没看出来陈漫是万茜演的,剧情快,完全可以再补上陈漫外传。但是最后一集好烂……女性角色突然降智,江啸降智,飙车的男主降智。尤其是人命关天还在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明明是刑侦剧忽然热血起来了?
好嘛今天突然发现《盲区》和《落水者》页面合二为一了,我说的“扣题”就不存在了…两部剧虽然有联系但是气质相当不同,不应该非要合并的。《盲区》很不错,进入《落水者》之后节奏突然变慢很多,爽感下降不少。总感觉会滑坡。//第6集再次扣题,得分!//呜呼第5集结尾剧情点题了~要忍住不剧透!//前3集不错,虽然不能说没有bug,但是氛围营造很好,演技也撑起来了。夏雨扮演这种经历复杂但行事跳脱的角色,真是游刃有余。
飙车好扯啊,明明车上还有一个病人。为什么要老是放一些陈曼很奇怪的画面
雷克萨斯能追得上野马?
「白夜追凶」的编剧,目前还ok,希望不要拉胯
我真的很喜欢这种短平快的节奏,六集一个案子我可以。但是,鲁平一个法官怎么干刑侦的活?这有点离谱了,法官代表着司法的公正,判案也应该是完全基于警察,检察官还有被告人三方提供的材料去判断。这种直接下海参与案件本身就很离谱。
欺负我记性不好呗?前面挖的坑都填上了吗?万茜档期那么紧吗?一个被捕归案的镜头都没有啊?夏雨开着啥车能追上玛莎拉蒂啊?主角之光啊。
嚯嚯嚯,剧荒来的《庭外》原来是个悬疑刑侦律政双单元剧(《庭外·盲区》+《庭外·落水者》),我对能不能讲明白深表怀疑,直到发现编剧大大是指纹(白夜追凶)放心了,他的本子可以磕一磕。今夜开看《盲区》,开场追尾肉眼能见有问题,前几集搜证,信息量有点多刚去倒个水回来就得倒回去看。又到了一年一度猜「保护伞」时节了,看谁都像坏人。夏雨锅锅在里面冷静理性老成热情,盲猜是INTP。
夏雨终于又能接到好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