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与卡明斯基》的导演的其他片子我没有看过,然而看完这一部电影,似乎能够感觉到导演的淡然和幽默,当然还有对电影视听技巧表达的娴熟,节奏的把握,总之,整部电影行云流水,观看之后有吐故纳新的感觉。
影片用简单的角色对位设置,表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普世哲理。
主要讲述了穷困潦倒却直爽善良的男记者为了钱财和名气,说动上司批准自己采访著名的年迈画家卡明斯基,记者来到卡明斯基的住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通过一些日子的观察和交往,他发现卡明斯基怪里怪气又高傲自大,同时周围的人又把他封锁起来并且用各种话语搪塞卡明斯基。通过对卡明斯基周围人的谈话,记者决心要去找卡明斯基的初恋女友采访,因为这里肯定有巨大的事情爆料,于是,他想办法支开了卡明斯基家里的人们,带着卡明斯基逃走。然而,一路上并不顺畅,卡明斯基似乎对所有的事都满不在乎,记者总灰头土脸,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越来越同情这个双眼失明的倔强老头。最后,他们来到目的地,然而老去的女友什么都不记得。最后他们逃出卡明斯基女儿的掌控,在灰海散步,影片也随之结束。
表面上看电影是普遍的对立两个人物的故事:身份、地位、年轻、目标、心态等等的反差让电影时刻充满戏剧性,然而影片并没有拿这样的戏剧性当创作主旨,每次只是点到为止,恰如其分的娱乐舒缓一下观众的心理节奏。而影片真正表达的就是:虽然怪异和孤独,心是淡然,不去强求,无事不明。(纯属个人主观看法)
影片是一部良好的大众电影,适合12岁以上的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讲述出一个沉重孤独的人物主体故事,表达出影片的特定哲理思想,依我看,主要是以下几点的作用。
一,记者视角和内心独白的讲述,结合记者超现实的自由联想,声画对位的精彩运用,使影片喜剧效果显著,观影天马行空。
声画对位的自由切换
这样的独白,声画对位,使影片叙事流畅,叙事内容扩展,更使观众了解片中人物性格。
二,影片的分段式讲述,使自由联想不至于凌乱,有条不紊的讲述故事,也更使观众对每段情节的内容和思想领会。
影片的每一个段落都简洁明了,并且都是以绘画形式呈现,符合片中人物卡明斯基画家的身份。段落的名字也是故事的开始——发展——结束的标志。
三,对话访谈、纪录片反映、加上影片本身的叙事讲述,使卡明斯基这个人物更加形象化明朗化,使观众更加了解人物,体会人物思想。
到这里,通过纪录片和新闻报道的方式简介卡明斯基的一生,使观众初步了解这个画家的巨大成就和名气,从而引出记者的出场,简介对以后情节中卡明斯基的处境形成反差,使观众更加清晰认知人物。
卡明斯基的几个年迈的朋友的对话访谈,然而他们对卡明斯基很少提及,很多提及自己的当年风采,使观众认识到人生的荒诞和对卡明斯基现在孤独困境。
四,两个人物性格的鲜明塑造。
从中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是孤傲的人,有些脾性相投。
两人后期的互相影响的转变,尤其是记者。
四,对画家卡明斯基的名气的巨大却孤独被囚禁的身份困境的表达,记者追名逐利却被感染铭悟的表达,两者结合对人生处境的哲理表达。
影片的结尾也很好,美术爱好者一定会喜欢
影片以简单的人物,简单故事,简单的手法,讲述简单的道理
一个郁郁不得志,既没有事业更没有爱情的作家和一个画家的故事。画面很美,每一帧的颜色的都非常的漂亮。讲了很多东西最美的风景已然错过,最后要做的是放弃。电影里虚构的画家开头便在新闻中备受瞩目,后面却也不过如此,毕加索的好朋友,谁谁的弟子,却没有人记得他的化作,人都是健忘的。故事不算出挑,但是油画过场真的太美了。
本文原载于澎湃·有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有增添。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24650上海电影节刚刚结束,看了十几部电影,所看的第一部电影《嘿玛 嘿玛》是三世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作品,当人们戴上面具之后,身份的消失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改变。这部电影又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一部电影,《我与卡明斯基》。
德国导演沃尔夫冈·贝克继《再见列宁》之后的又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男主依然是丹尼尔·布鲁赫,相比于14年前《再见列宁》里的样子,他已经老了很多。
一直对“两人电影”很感兴趣,毫无关系两个人因为某种原因相遇,矛盾,相知,融合,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比如《曾经》里的男女,在彼此人生中的低谷阶段相遇,男生弹着吉他女生钢琴伴奏,四目相对什么都不用说明,一起唱歌,产生情愫,到了告别时,即使有强烈的情感,也只是放在心里或者寄情于歌曲。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触不可及》里的富翁与黑人陪护小伙儿,两个人都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缺失却又渴望的东西,富翁最后鼓起勇气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小伙儿不再游手好闲,最终获得了事业和家庭的成功。
《我与卡明斯基》也是这样一部“两人电影”,但相比于其他电影里所表现的“收获”,这部电影却是在讲“放下”,更显然的是,从片中出现的画家、演员、作家名字的频率来看,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艺片,同时又禅意悠然。
电影的开场很巧妙的以一个梦开始,既让观众了解到画家曼努埃尔·卡明斯基有多么牛逼:他是毕加索的好友,享年89岁,现代古典主义最后的代表人物;还是伍迪·艾伦在真人秀里猜中的大画家,评论家歌颂他,收藏家追捧他。
同时也看到了电影另一个主人公塞巴斯蒂安·策尔纳的勃勃野心,做梦都在想自己作为卡明斯基传记的撰写者,因他的去世而名利双收。梦里都在想着老爷子快点死,虽然叫醒他的并不是梦里身旁的主持人,而是一个列车员。
电影就在这种怪诞又有趣的氛围里开始了。
电影本身就像是一幅幅风景油画,卡明斯基隐居在瑞士,跟着男主人公也一路感受瑞士的风光旖旎。
“当文化的夕阳开始低落,侏儒也能投出长长的影子。”
世人都知道即将离世的艺术家的价值,卡明斯基是个未开发的宝藏,马蒂斯是他的老师,毕加索是他的朋友。只有一件事,他得死,等他一死,全套机制就开始运转,艺术杂志撰稿,收藏家竞拍,投资人买入,博物馆长互相觊觎。
策尔纳的野心昭然若揭。
策尔纳应付在瑞士乡村里着见到的每一个人,对客房前台的女士说着自己最喜欢乡村生活了,城里的生活真让人感到厌倦,中二的策尔纳只能收获前台大姐一个默默的眼神。
很快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片土地没有任何值得傲娇的本钱,因为所有的人好像都不约而同地,不甩他。
人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之上,但其实每个人看到的风景,所经历的事情,所获得的感受又是那么不同,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策尔纳此时大约不能理解也不想理解。
电影像小说一样分章节进行,一共八章,每个转场从现实场景过度到油画或者水墨画的过程, 赏心悦目。
当策尔纳遇到卡明斯基的时候,已经接近全盲的卡明斯基有着敏锐的捕捉力,他的第一个问题尖锐而直接,“你几岁,你为什么做这个?”
策尔纳回答,“这工作很有趣,可以学到很多。我就没想过做别的。”
也许在那个时候卡明斯基已经感受到了策尔纳内心的冲突和不快乐。初来乍到的雨夜,策尔纳和卡明斯基的家人、朋友吃饭,很显然大家都不喜欢这个说话没有分寸的家伙。
吃了闭门羹的策尔纳在回去的路上不幸滑到,想要给卡明斯基写传记自己也能名垂艺术史的野心遭到了挫折。
回到宾馆,女友的分手电话让他的心情更加雪上加霜。即使女友说了分手,他依然想回避,假装没这件事发生,此时已经能看出策尔纳内心的软弱。
策尔纳似乎想更加紧的抓住卡明斯基这跟救命稻草。他去采访每一个跟卡明斯基有过交集的人,艺术家、评论家,这些人看起来古怪又有趣。他发现每个人口中的卡明斯基似乎都不一样,但最终的落脚点都只是在于,他是一个盲人画家。
真实的卡明斯基到底是怎么样的?
策尔纳此时只是盲目的录下一段又一段录音,提取他认为有料的素材。直到一个人的名字出现:特雷泽·莱辛。
策尔纳找到了攻克卡明斯基的密钥。他“绑架”了卡明斯基,带着他去寻找年轻时的女朋友,特雷泽。
路上,他们的车被偷了,策尔纳气急败坏。 “我的手稿都在里面,我的打字机,我的未来。”在策尔纳看来要死要活的事情,卡明斯基只是陪伴着他,听着他说话,时不时激烈的摇头,或者哈哈大笑,又或者说一些只有他这个年纪的人才能透彻领悟的话。
“实际上我们不在这,也不在那,衰老是一件荒谬的事情,我们存在着但我们也不在,如同鬼魂。”
“年轻艺术家是种很奇怪的东西,因野心和贪婪进入半疯的状态。”
“想当年我的第一次画展很失败,但我知道,我的时代会来的。野心就像儿科病,消灭它了,你就更强壮了。”
卡明斯基心中十分了然策尔纳的野心,他知道是这样的心让策尔纳痛苦,这样的心也一定曾经困扰过卡明斯基,他给策尔纳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农民的儿子想成为他的弟子,却被拒绝了,因此他一路跟随着大师,缄默不言,卑躬屈膝,好多年,风雨无阻,却徒劳无获,终于有一天,徒弟万念俱灰。
他拦住菩提达摩的去路,喊道:“师父,我什么都没有了。”
师父只说了三个字,“扔掉它。” 他由此大彻大悟。
(电影里这段对白是用中文说的)
策尔纳说这话我会引用的,卡明斯基说“您不该引用这句话,策尔纳,您该记住这句话。重要的东西都是在跳跃中获得的。”
策尔纳还在困惑。
策尔纳带着卡明斯基见到了特雷泽,她和再婚的老伴一起,每天守着电视度日,已经因为老年痴呆无法记起从前的事情,但从只言片语之中还是能看出特雷泽对卡明斯基的牵挂与怨恨。
特雷泽由杰拉丁·卓别林饰演,喜剧泰斗卓别林和第四任夫人欧娜的女儿,即使已经70岁也埋不掉她的美丽。
卡明斯基对年轻时的错误束手无策,见过曾经心中的缪斯却也只能默然离去。策尔纳看见了卡明斯基的落寞的背影,这一刻他意识到没有人能理解他,他的女儿,他的朋友,他的合作伙伴,所有的人都关注着他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盲人画家身份,他的名气。策尔纳之前还盘算着用它的死来名利双收。
这一刻策尔纳开始醒来。
卡明斯基的女儿找到了策尔纳,准备带走卡明斯基,此时策尔纳知道了原来还有另外一位更为资深的传记作者早已谈好写传记的事宜,女儿说,“我可以把晚年的部分留给你”,策尔纳当然知道,没有什么晚年的部分。
在卡明斯基的要求下,策尔纳与卡明斯基来到海边。他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回想与卡明斯基的所有经历,突然间他开始扔掉自己之前关于卡明斯基的一切,手稿、录音。
《嘿玛 嘿玛》的导演宗萨蒋扬仁波切曾经说过,“强迫一个天真无邪的人去接受某种思想都是不好的。宗教是灵性的事情,他们必须自己去追寻。我们不能强迫喂食他们。如果这样做的话,不管宗教的精髓是什么,就会失去。我总是喜欢一个人为了追求真理跋山涉水、飘洋过海的这种故事,这是好的。可是如果宗教是强迫销售给你的话,这是很令人怀疑的。”
《我与卡明斯基》就是这样一个跋山涉水、漂洋过海的故事。菩提达摩与徒弟也可以对应卡明斯基与策尔纳,这部“两人电影”里,他们在暗地里其实也存在一种精神层面的师徒关系,卡明斯基是策尔纳的“根本上师”。
已经“准备回家”的卡明斯基早已抛却了这一世所获得的名利与荣耀,甚至是画作,在他看来,画画就是绘画本身,其他的都不重要。
片中有一段是卡明斯基拿着策尔纳的手画画,“策尔纳,你画画吗?”
“不画了,以前试过又放弃了,因为没被大学录取,或许是个错误。”
“不,肯定不是。别在意,生命中的大部分都是浪费。”
卡明斯基试图让策尔纳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策尔纳被自己画出的画作惊艳了。
策尔纳带着他的野心来到卡明斯基的乡村,故事的结尾,他扔掉了他的野心。人们总是在做事,想事,想做更多的事,想得到,想得到更多,但是停下来的时候,其实一定会有一些什么别的东西光临。
一个做着成名梦的废物男人和一个快死掉的艺术家。可能是因为从主要演员到导演的性别缘故,整部影片的视角充斥劣质男性视角。把低端男人爱白日梦的事实用戏谑的手法记录了下来。除去这些,开头那一段死亡介绍剪得不错,快速切换的新闻报道与纪录片,以及各国语言的念白,加之卡明斯基和历史名人的交往故事,在开端很好的树立起一个虚构的现代派画家的形象,好像他真实的存在过,可惜凤头接了根猪大肠。
私心绝对要5星:)
Es dauerte lange bis zum ersten guten Bild. -Das werde ich zitieren. -Nein, Sie sollen es nicht zitieren, Zöllner, Sie sollen es sich merken. 看到这儿突然就泪目了,准备去找原著看。
有些意外的好看,不是传记片,但是处理的很像传记电影,然后用绘画的方式来转场,挺有趣的。
作家就得是这种颓废妆容么?不讨喜。音乐很好听。
油画的动态处理很惊艳,但叙事太散抓不住重点。
3.5, 再見列寧搭檔再次合作! 從藝術題材出發的諷刺小品,公路電影元素,穿插油畫特效很棒。老畫家是虛構人物(可能是用Kandinsky當基底?) 丹尼爾演自大投機的三流評論家挺可愛。最好笑的吐槽是"哇~夏卡爾的真跡耶""拜託夏卡爾真跡比複製畫還多"
片子的节奏很好地诠释了这句台词:重要的东西都是在跳跃中获得的。
这么讲故事实在不习惯呀,总体其实蛮闷的。片尾好棒!
原著就已经非常不出彩了,没想到仍然没给电影提供半点机会。
哈哈妙得很
其实老头交给年轻人一份传承,人类世界就是欺诈的艺术空间
画的元素用的很棒
论记者的职业修养/想起分析张爱玲生活垃圾的记者/年轻人的雕虫小计在漫长人生面前其实很无力/重见旧爱确实是毁掉旧梦的最佳方式
德法人的思维都很跳跃。
挺轻松幽默的,反讽也到位。看到个短评说“老画家是虚构人物(可能是用Kandinsky当基底?) ”那不能够,康定斯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奠基人之一,跟片里这位完全不搭界,不能因为名字里都有个斯基,就觉得可能是... : )
“再见列宁”导演和主演组合,似是而非的虚构人物冒险。镜头和画面活泼跳跃,抖了很多细节和小幽默。就是剧本有点别扭,感觉局部比整体更好看,亮点都碎片化了~
片头片尾很精彩
走近传说,却看不破传奇,因为人生本就太多神秘。影片在真实艺术史背景下虚构了画家卡明斯基,却借由探寻他一生的谜题展现出了一个人真实的孤独和衰老和整个世界真实的神秘和无解,轻松诙谐语调下潜藏着某种深沉和无力。亮点不少但贯通感稍欠,本片对于现代艺术的插入运用精到巧妙,画作转场效果惊艳。
挺好玩的一部片子,丹尼尔·布鲁赫一脸懵逼的样纸真的太萌了!
一部wolfgang赤裸裸的炫耀品味高度的片子,片尾直接做成了艺术史的普及,本是俗套的落魄作家与年迈大师的上路故事,想到哪写到哪的剧作却因为通篇的艺术感而变得极具魅力。章节之间的转场都漂亮的让人鸡皮疙瘩。德尼拉旺的出现太惊喜了。布鲁赫正式进驻我男神前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