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想说霓虹真好,马路边都没有贴小广告和包小姐名片,一张都没有。以下是我要说的废话。
以为就是个正常羞羞剧,蕾丝《下辈子好好过》那种,但是前面确实相当浮夸,没想到后面把一个人生命中段的遭遇和体验拍得百转千回。导演好能抓东雅社会里女性的困境,《恋之运》居然也是她导的,可能我还是属于那种关心现实社会的人,加上《恋爱的母亲们》最近看的日剧都来自另一种性别,至今都没机会体验的视角,原来好多事情女性是那么想的,真长见识。
东雅各国共性是政治时间太长久但是近现代化却非常年轻,全球代工、网络时代、少子化,消费社会,全民地产绑架,这些东西导致的问题是个人空间、时间被切割被挤压,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不再是以前部落、村落、家族、市集,工业化过程改变了时间的观念还改变了人的组织模式,但是这一切一切变化带给人衣食住行的改变,比如机动车代替步行,中式西式快餐,人本身对时间、空间的感受也跟百年前差别很大。
但是人还是人,2021年的人跟史前人类之间甚至谈不上进步还是退步,只能说适应环境的能力仍然还在。有些东西比如色欲、食欲,烟酒茶瘾品依赖,人有回忆,会敏感,会伤感,会痛苦,会抑郁,会孤独,会追求灵魂体验.这些东西可以看成是人类进化过程里的纪念品或者副产品,这些看来没啥用的东西才产生出来什么微笑的“蒙娜丽莎”,什么包皮过长的“大卫“,才催生了迁徙、贸易、现代序幕的全球化,才有世界各大宗教,人们相互妥协约定才诞生法律、政治、社会体质、r权,国际格局。
而且一些东西是没法用量化衡量,既没法学习、改造,也不能服药,也不能续,就是人的一种短暂微妙却无穷无尽的情绪。但是在政治时间太久近现代化却过分年轻的东雅,国家-家庭是一体化的,一进一退都在其中。所以上海人广相亲角,《蜗居》,“异化”“物化”对自己家亲人用起来手到擒来,对社会弱势群体用起来方便快捷,加上宏大历史观的宰制,很多人很多男人观念就是先天正义的天然存在的。
除了开头确实有点浮夸做作之外,这剧里待人接物相处之道就应该当作新常态app实操手册下发人人谦虚学习认真领会,不单单是男性其实挺多号称老司机的女性详细一说什么技术实操也是一知半解压根儿就没认真体验过。东雅三国有一到两国至少是进入那种物质丰富人们能追求有闲阶级的生活,人家娜拉出走都上高速,都精耕细作了,还有一国在那傻老婆等苶汉子刀耕火种呢。
愿东雅三国的男性女性无论喜欢男的女的,都能细致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相见时难别亦难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叶叶一声声空阶嗨到天明,一点热情的汗水激动的泪水都能折射出整个世界的多彩,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女主约的好像恋爱了,每天都可以只看看他不做什么的男人在app的世界里不多,大多的男人都是没有什么耐心的吧,每天说着情话,这么看着自己,想想也是让人陶醉其中,女人本来就是喜欢甜言蜜语的生物,虽然那些蜜话一点用也没有。
身材好,约了一次还不跑的男人也是难得,可惜,女主的姨妈太不准了,刚约了没几次就不准了。女主小心试探的问,可以生下来不?(说真的,我要是男的也肯定不要生,首先认识不久,其次男主年轻,还没玩够,第三感情基础不牢靠)结果,男的跑了。
这时女主的朋友们,怀孕了,自杀了。她觉得对自己产生了无比的否认感,本来女主也是比较传统的,虽然用约app也是新手上路,显示出稚嫩和对爱情的期待和家庭稳定的向往,这些东西app怎么有呢?只有年轻的身体,激情的动作,如流星一般闪烁的一夜。
女主却要将这些都结合起来,她找错地方了。其实不结婚也有好处,她不用遇到渣男,不会被家暴,不用忍受别人。坏处,就是比较容易空,而空的时候容易孤单。
等待第六集。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开头有一幕镜头,大概是女主角感慨在纽约总是能邂逅形形色色的男子,紧接着是一串镜头,从女主视角看各种各样男,目光流连,暗流涌动。这似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每一个大都市,都更容易发生“男人遇到女人(Boy Meets Girl)”的故事。
东京,也不例外。
就像女主角千秋被“流放”到穷乡僻壤的闺蜜理香撕心裂肺感慨的那样:啊,东京——
有那——么多男人供人挑选啊。
所有浪漫故事都脱离不开Boy Meets Girl的模式(或是Boy Meets Boy,或是Girl Meets Girl)。《38岁离婚单身女尝试相亲APP的成果日记》这部电视剧也可以视作万变不离其宗,相亲APP也只是加速男女邂逅的催化剂。
可是,人为什么一定要恋爱呢。和自己父母的关系都未必能处理好,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再甄选出一个陌生人,选择和他陷入一段亲密关系呢。
这真是一个不好下手的问题,如果一定要在这篇剧评里面说的话,那就……
首先分类讨论:恋爱,分为以结婚为目的,与不以结婚为目的。
如果恋爱以结婚为目的,那么就很容易回答上面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恋爱呢?为了结婚啊。
如果恋爱不以结婚为目的,那么才是大问题。
电视剧中,千秋说自己一次次约会是因为害怕寂寞,尽管她也有编辑、好友的陪伴(顺便感慨,原来演主妇朋友的是佐藤蓝子,完全看不出湘原琴子的痕迹啊天呐)。可见,这又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女人,大多爱在男人身上找存在感。
可能归根结底是“性”的问题?就像《当哈利遇上莎莉》里面两个人讨论男女之间存不存在纯友谊,Harry Burns一上来就咄咄逼人:不可能,因为存在性的问题,所以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纯友谊——DOI的念头是无法被避免的。
虽然这样子会引发一些女性的不满:是玩具不干净还是不够爽……一定要找男人吗?
那么抛开“性”的因素,我想,能被一个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喜欢,甚至莫名加以宠爱,大概确实有其奇异幸福的一面?
那么“情侣”或“床伴”或“性伴侣”这种亲密关系是否重要?这就很beyond my ken了……不过仅就这部电视剧而言,表现得是很重要的。甚至我怀疑剧情安排闺蜜自杀是不是也有体现缺失亲密关系对人的影响,是否编辑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在小地方,远离朋友,缺乏帅哥,所以生活无聊沉闷,再加上某根稻草压垮爆发,卒。
我不评价这样的清节安排是否高明或巧妙。仅就我个人而言,这个剧情很屎。
本来就莫名处于躁狂阶段,受月经影响疯狂摄入碳水化合物,甚至走火入魔偷吃了舍友的小饼干大核桃还有遗留月饼(甚至只啃了一口就被难吃得呕出来了)。
边吃午饭边看完Ep5,我感觉整个人都要被年龄焦虑绑架了。
加之和妈妈因为生育问题吵了一架,一个人在宿舍里就用很搞笑的方式哭了起来。
持续摄入碳水,去看我最喜欢的Tay Tawan的综艺,用尽办法让自己暂时高兴起来。看完最后一集。好嘛,年龄焦虑的话也没什么好焦虑的,最后一集还热血沸腾浇鸡汤:38岁之后也还是会有值得庆祝的事情哦!(我:不敢苟同;这因人而异吧,我有的时候怀疑自己是否8岁之后就再也没有值得庆祝的事情。)
最终话里,夫、子双全的贤妻搬到郊区开启(做牛做马)育儿生活,单身女还是留在都市继续一轮又一轮邂逅(meet)。男人不是你生命中的全部,但这不意味着男人不能成为你生活的调剂品,以便你能再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也许这就是这部电视剧想要传达的message……?
PS:主人公们作为38岁+女性的状态也太好了吧,如果我到了那个年龄也能在外貌穿搭上达到这个水准的话,我申请明天就满38
PPS:写完这篇就睡了,暴饮暴食好伤身,还把我弄得困到不行……明明还有很多作业要写……
日剧啊,真的有套路又有突破,在社会性人性探讨中不断进步~前两三集呢像是app的广告软文,毕竟帅哥的质量也太好了,虽然最后还是落脚在性上,但如果女主享受其中也不为不可~但四五集女主闺蜜的自杀,让我在想啊,这部剧实际上是反套路吗?在捧杀app?女主痛苦的演绎实在太棒,最后的走向是深夜的崩溃?但!最后十几分钟,又让我大跌眼镜,女主又又又用回了app. 和新的小哥开始~啊,为何如此?因为人生就是如此,人生是欲望的综合,没有满足就很痛苦,满足又会很无聊。或许女主最终的体验,在于人生实在寂寞,无能为力不能抵抗,好深夜,其实这个结局比删除app更真实吧。作为没有用过app的母胎单身,很能体会到年轻男人比年长男人更美腻的心情,但,其实,不管用不用app,人生在世最终要的是坚强,以及可以搞钱的事业啊。女主为啥放弃app的策划啊,我期待她下一季就是当海王,然后用这些男人们滋养自己的事业啊,这样肉体和钱都有,多好啊。最后,感谢我单身和非单身的女性朋友们,我一定会好好过。
把女主的年龄设定在38岁,其实很微妙。
没有那么多少女的天真,多了几分轻熟的感觉。
不管是在交友app中找温暖,找py,还是期待甜甜的恋爱,
有那么一个人终将出现陪你走过一段时光,这个画面想想都很美好。
然而现实就是,交友软件不管打着各种旗号,声音陪伴,唱歌交友,跟随灵魂找到你,亦或是各种漂流瓶
最后的最后,这都能变成了商家套现,用户约约约的神器,
都是一群狼友......互相满足自己的需求工具罢了
然而也不能否认,有些美好的爱情就是从交友app上来的,
而且这样的相遇有时还很美好。
所以,分人吧,利用好交友app,懂得分辩好人和狼人,保护好自己
相信吸引力法则,爱情💓回来的吧。
.......................................我是瘦瘦的分割线.....................................
以上乱七八遭写的没个中心😂(我第一次写剧评),针对这个剧,针对第五集,如果剧风一直是女主一直约约约,见到各种有趣的男人,当个喜剧看也不错。然而,第五集开始讨论一些深沉的话题,例如围绕着理香的孤独和自我否定,女主想要的现实中的长久的幸福和短暂的缠绵激情,当然女主不可能在这集挂掉。
结局是女主通过交友app找到了伴侣来个大圆满结局,还是仍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更倾向后者。(看看我的预测准不准,嘻嘻嘻)
不要弃剧啊,集美们~我们一起看看女主姐姐的这段经历~,还是很有意思的呀。
没想到,开始是抱着看消遣小品的心情,看到最后两集竟然泪流不止。
有一瞬间想起了更年轻时候的愿望:我特别期待可以体会那种大鸣大放的感情,痛快的大笑,抑或痛快的大哭。在我的感情经历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我是那样渴望被凌厉的感情所支配,让我除了被强烈的感情支配,别无他法。
现如今到了三十岁,回味一下这前半生,那种浓烈的痛苦体味过了,那种小火慢熬的痛苦体味过了,那种找不到形容词支配的心境体味过了,那种生活里一眼望去全都是烦心事也没有人在后面支撑你的日子也体味过了。
所以,在闺蜜死之后,女主说她的寂寞谁能懂呢,那种心境我真的是似曾相识。女人,如果生活圈子里没有一些support group,真的会很难熬,就像我现在,与世隔绝,似乎渐渐与自己的心也隔绝了起来。越长大,越发现,人活着往前走,同行的人越来越少,再慢慢看清楚之后,发现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那条路上,都是孤独的往前走。你如果问我活着的信念来自哪?我会说来自生命本身,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生命本身会是精彩的,即使38岁,单身,要相信,你的生命会带给只属于你的精彩。
前半部yp软件一生推,后半部一生黑。有些很甜,人生新体验。有些真的是变态强j。闺蜜走了之后的自责内疚疑惑,演技挺好。只是没想到最终还是没删掉软件。但似乎可以理解。另外一个好朋友也搬离东京了。删掉软件一整天都没人讲话。当代都市人,还是太孤独了,太孤独了。
一旦输给寂寞,那就完了。
不算喜剧,也没看到女主的成长。
特别好看。终于有人把社交软件奇遇拍出来了
“别奢望他人能填补自己的寂寞。”
原来女主是anego里头的早乙女,感觉比那部剧里更好看更有魅力啊。就是不懂为什么执着于在交友软件上找不为约炮的男的,那不是等于在稻田里找高粱嘛
题材很新鲜,但除去这个表面之外,也没有再深入的内容了
离婚女版的《下辈子我再好好做》吗 笑死 这不就是半年前的我。唯一不同是25岁的我还不如38岁女主保养得好
5、6集女主的哭戏太有感染力了,可惜最后的结尾垮了。
大女主的时代来了啊 太好笑了
38岁离婚的女人,后宫男人随便挑选.?!..
Ep02弃。一脸虎狼之相的山口纱弥加演老白兔真的是违和,另外,居然还有好久不见的初代袁湘琴。
帅哥浓度好高。
不太确定这个剧的message是什么。
我愿称之为《骗炮渣男语录及行为图鉴》 | 以为最后会升华到“人生就是孤独的”这种 结果好家伙 到最后还是要靠app靠男人排解寂寞 直接全崩👋🏻自己忙着yp没注意到闺蜜变化最后闺蜜自杀 我只想说: 姐妹永远比男人重要👋🏻
还行,仿佛看到了我的未来,哭
我真的窒息 最讨厌女人的果然还是女人 一看到评论里 38岁怎么还装可爱啊 38岁择偶标准还这么高啊 38岁不生小孩脸还这么垮 38岁怎么还咋咋呼呼 38岁怎么还和20几岁似的 真的希望这些女人38岁的时候找个坑把自己埋进去入土...
这才是深夜剧应该做的内容,真东京男子图鉴。你为什么要拿六个套套这种台词也太绝妙了。
看了一集,并没有体会到她约会的快乐,尴尬倒是体会到了
很真实。。。但是都是帅哥这个太假了……照骗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