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着五郎大快朵颐,真心感觉对自己的胃亏欠太多。首先羡慕五郎强大的消化系统,随时随地的饥饿感和暴饮暴食还身体健康的福气。其次羡慕日本对食材的把关,时常再想,假设五郎在中国吃一季的话,最好的结果应该是三高,最坏的结果直接凉了!!毕竟现在我们对食物品控的底线…有底线吗?期待第八季战鼓继续响起
稀疏无常而乏味,是快餐时代人们予以吃饭的特点。外卖重油重辣,短暂的激起了平凡生活的涟漪,过分刻意的调味料在舌尖上肆意横行,味蕾似是不堪其扰,以至于重口的调味料都不能再带来分毫刺激。兼着此时,用餐的仪式感也在逐渐消泯,运输途上的颠簸似乎将人对食物的最后一丝敬意打散,等待食物的只有风卷残云式的洗劫摄入。影像的力量并非千钧,而是在迂回处触动一刹,打开手机点进视频,知晓一个人也能好好吃饭。
这个片子的影像风格或将被误认为是一部纪录片,于电视剧刻板模式下的结构叙事不近类似,愈加体现的是一种对于自然生活时光流淌状态下的亲切记录。食物只需经历厨师对于食材的加工,勿需镜头以特写或后期倚仗特效的方式去传递此间“天然去雕饰”的美好。更多以本片主人公五郎所给出的种种反应,与屏幕前的观众共情,小确幸蔓延间就是一次细致的别样鼓励。看到五郎在街巷穿行,不会与印象中熙攘的日本割裂,两者并行间,鼓动着渴求闲适的心,这份律动也褪去了快节奏强加的麻木。时光匆匆如白驹,大的遗憾为人生添佐味,是追忆年华似水怅惘后的释然;小的美满则为不负人生,是直指前路坦荡际的底气。
知微见著,纳豆的拉丝自咬下就不可更改,微微晃动的手腕是下意识且得体的解决方法,唇齿间的滑携着豆香散荡又泄开,吃到兴处,“战歌”式的背景音乐响起,咀嚼间便是幸福随味觉涌动起落,繁复的交锋过后,收尾旗帜的鼓动是最后一口披萨边揽上鲜红酱汁慰留的洁白盘底,也是人对美食的一份投诚;有序轻放放下餐具,便是期待止戈后的再次交锋。
食物以一种宝贵生存资料的符号化形象盘踞于历史,随着发展它不再宝贵,伴着发达它逐渐式微。然,主人公五郎仍能用至今存在的习惯折射出食物地位,一句“我开动了。”是对于食物的仪式,也是一份文化的传递。《窗边的小豆豆》中主人公小豆豆在享用“山之味”、“海之味”前便要先学会那句“我开动了。”美食本身能够传递文化,但餐前仪式给这种带有经年累月的沧桑感习惯带来了舒适过渡晕染。
一闪而过的瞬间常是细密的契合,用餐的食客在接过老板细心包装的外带后说出了现代化给予美食的馈赠——数字化的网络平台让无法与店铺不期而遇的食客慕风味而来,也说明不似五郎一样对探寻美食有独到之处的人们仍能享受此般妙曼际遇。
今年2月末一个人到日本旅行,当时有朋友建议,既然你那么喜欢看《孤独的美食家》,可以找剧中的店,一家家吃个遍。但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按图索骥的话不就和这部剧背离了吗?
抵达东京,从成田机场坐大巴到银座,再转地铁到浅草的胶囊旅馆放下行李。十点多了,还没吃晚饭,我晃晃悠悠在旅馆周边闲逛,还在营业的店有不少。
在异国的第一个晚上,我选择了一家让人感到亲切、热闹的平民餐馆。与无精打采、愁云永昼的东京地铁相比,这家小餐馆让人感觉空气都是欢跃的。
因为不懂日语,我盲点了一份茶泡饭、一块炸虾饼和一杯果汁。毫无疑问,饥肠辘辘的我品尝到了绝佳美味。
还有一次在京都,去源光庵的路上,不小心提前了一个站下公交车,阴差阳错进了一间家庭餐馆。推开门看见一对老年夫妇安躺在榻榻米上看电视,还以为误闯进别人的房子。
我点了面条和甘酒。餐馆主人夫妇是亲切和蔼的老头子和老奶奶,他们跟我说这甘酒是不含酒精的,我问那是用什么原料做的。由于语言不通,他们解释了好久,手机也用上都不管用,中途我想过放弃,不过固执的老头子坚持把它解释清楚了,双方释然一笑。
一个人旅行的乐趣,在于可以享受随心所欲的状态。
回到正题,聊聊《孤独的美食家》。
喜欢爵士乐的人大多喜欢这个剧,喜欢这个剧的人大多懂得享受孤独。
当谈及“孤独”这个词,不可避免使人想到“自由”,因为爵士乐贯穿《孤独的美食家》每一集,jazz代表孤高而又包容的自由精神和即兴的生活态度。
孤独的美食家其实有三个。
就剧本身而言,当然是男主——井之头五郎,一个无忧无虑的自由职业者(进口商品个体经营者),唯一的烦恼,大概是“此刻我的身体最想吃的是什么?”然而,社会上大多数成年人的烦恼多如牛毛,工作、恋爱、家庭、孩子……像自己到底最想吃什么这类问题根本排不上号。
据漫画原作,五郎没有自己的店铺,没有结婚,也没有女朋友,最感兴趣的是美食;他上午外出工作,中午觅食,下午回家睡觉(?)。主流文化都在鞭策人们不断奋斗然后取得更多,而《孤独的美食家》低欲望的生活意外地吸引读者,归根结蒂,这部漫画只能诞生在阶级固化的日本的低欲望的土壤。
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不愿意约束别人,也不想受到社会机器的约束,这就是井之头五郎。
自由地生活,自由地工作,自由地散步,自由地思考,在享受食物的时候享用最大程度的自由,这是孤独的美食家。
五郎寻找美食的散步和爵士乐的演奏不相径庭,即兴。心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地,甚至还没想到要吃什么,无法预测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时候结束。某刻,jazz乐响起,五郎开始随心所欲地散步,店面风格、描述食物的文字、食物香味、来往的客人……都能成为他的灵感,这种即兴漫游往往会带来惊喜。
舞,舞,舞,遵循内心的感觉,踩着肚子咕咕的鼓点,达到终极美味的彼岸。
进店之后,心无旁骛地思考菜单,观察周围的人,感受店里的氛围,上菜之后琢磨如何大快朵颐:丈量炸猪排的尺寸、考虑进食的顺序、搭配的酱汁……就像打仗一样。
吃东西时各种琐细的感想和微妙的联想构成的心理活动正是这部剧的精彩之处。
而这些心理活动实际上来源于漫画背后的作者,第二个“孤独的美食家”。能将自己的心境具象化为一部漫画,可以说达到了第二个孤独的境界——把玩孤独。
第三个“孤独的美食家”,在电视剧世界的另外一侧,看着屏幕里的中年大叔不思进取、唠唠叨叨、混吃等死,重复着无聊的剧情。孤独地看着别人孤独地活着,沉浸在随心所欲的状态中,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说的就是你!
一直在追,感觉看到大叔和食物搏斗会会心一笑。。。可是,越来越孤独,看到了大叔自己吃饭自己生活,也看到自己,同感快乐中的孤独。中年,尴尬的年龄,不知道大叔的背景设置是什么。。可是,作为一个老北漂,除了同事没有朋友,出了单位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外出的美食确实幸福,可是,加班归来,满心凄凉
第1集 埼玉县上尾市 本町的炸猪肩里脊套餐
地点:埼玉县上尾市本町3-11-13
店名:奇迹食堂
食物:奇迹套餐 炸猪肩里脊 (16cm*10cm*2cm,叔居然真的掏出尺子量了一下),又加点了奇迹炸猪排100g (没有裹面衣的那种)
事件:听说这次去见的客户有点麻烦,本来觉得特别容易就看上了一个长得像蘑菇的灯,一点不麻烦,后来发现对方的目的其实是推销和服。 吃完炸猪排客户打来电话说决定要再买两个蘑菇灯,觉得奇迹食堂果然是奇迹呢。
经典台词:叔现在咀嚼的是化为肉形的幸福
第2集 东京都世田谷区 经堂的一人自助
地点:东京都世田谷区宫坂1-9-5
店名:Masshina messhina
食物:1500/90分钟。
· 第一轮:中华冷面沙拉,奶汁烤通心粉,希腊鳕鱼子沙拉,盐烤青芦笋;盐烤青花鱼,涮猪肉;配菜组合:味噌茄子,煮炸豆腐丸子,腌白菜,金平牛蒡丝(咖喱味);杂粮饭。
· 第二轮:Maffe(咖喱一样的东西),煎蛋卷,西兰花沙拉。
· 第三轮:毛豆豆腐配芥末盐,盐米糠黄瓜拌番茄,野姜拌秋葵,炸豆腐丸子,味噌汤,杂粮饭。
· 最后上了奶油焗饭,叔好想吃,但是已经结账了不好意思,眼巴巴地看了半天。
事件:客户是给儿子装婚房的老爸。出来不认识路,客户画了张简图,找车站的路上突然饿了。在小区里看到了个一人自助,进去发现是家常几内亚菜。中间还歪歪了一下老板娘。
经典台词:话说,和擅长做饭的人组成家庭,每天都能吃到这样的。
第3集 东京都港区南麻布的墨西哥奶酪焗辣香肠和墨西哥酸浆南瓜子酱鸡肉
地点:东京都港区南麻布4-5-65
店名:Salsita
食物:厚玉米饼,尤卡塔风鸡肉酸橙汤,西葫芦布丁,墨西哥奶酪焗辣香肠, 墨西哥玉米饼(Tortilla),柠檬气泡水,吃完了不饱,又加了墨西哥酸浆南瓜子酱鸡肉。
事件:给国际幼儿园的孩子们准备monthly party gifts,熊孩子们在旁边嗷嗷饿了,嗷嗷千层面,叔就也饿了。
经典台词:死诸葛走生仲达(形容西葫芦布丁凉了也很好吃)。
第4集 群马县甘乐郡下仁田町的汤面和猪肉寿喜锅
地点:群马县甘乐郡下仁田町下仁田362
店名:一番(饺子和汤面);哥伦比亚寿喜锅(猪肉寿喜锅)
食物:饺子和汤面,猪肉寿喜锅
事件:来到一条非常古早味的街,上工前忍不住先吃了个汤面和煎饺,煎饺是现点现包的。客户是一楼开店,二楼开咖啡馆兼画廊的,叔负责咖啡馆的室内装潢,完了本来想直接回去,在车站睡过了三趟车,醒了就饿了。吃完更不想动了,干脆去泡温泉吧。
经典台词:少年们啊,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寿喜锅里香菇的意义。
第5集 东京都荒川区三河岛的红与绿麻婆豆腐
地点:东京都荒川区西日暮里1-4-12
店名:麻婆豆腐专门店 真实一路
食物:白茶,葱姜拌榨菜,馄饨滋养汤,鲜虾紫苏叶春卷,猪里脊时蔬卷,绿麻婆豆腐,五位一体麻婆豆腐,正式杏仁豆腐。(还有黑,白,和熏制麻婆豆腐)
事件:工作是负责商业街上糖果零食店的装潢,老板娘送了一大袋泡菜,还推荐了一个韩国食材专卖店,叔又买了一大包泡菜。出来就饿了。
经典台词:如果说麻婆豆腐是热情的国王,杏仁豆腐便是在其背后温柔支持的王后。
第6集 千叶县浦安市的炖纯黑银鳕鱼套餐
地点:千叶县浦安市北栄4-16-5
店名:罗旬
食物:炖银鳕鱼套餐,配生鱼片(金枪鱼,乌贼),金枪鱼碎,腌萝卜,米饭(吃完又加了两碗,第三碗米饭开始收费,但依然配着汁吃了第三碗);冲绳产的黑海藻。
事件:宠物旅馆的装潢,生意飞速敲定,叔就饿了。
第7集 东京都墨田区东向岛的纳豆披萨和辣意面
地点:东京都墨田区东向岛
店名:
食物:纳豆披萨,辣意面
事件:客户给了个地址是芝加哥的blog的照片想让叔照着找,叔以为是要找照片里的妹子,原来是要找妹子身后的柜子。客户超喜欢这种有古韵的东西。
经典台词:
第8集 东京都中野区百店小店街的南蛮鸡和土鸡鸡腿串
地点:东京都中野区中野5-53-10
店名:炭火Yakitori 泪桥
食物:开胃菜:酱拌芝士牛油果和醋拌鸡皮,芝麻拌鸡胸黄瓜,南蛮鸡,味噌猪五花串,烤青花鱼串,大麦饭,鸡骨汤,土鸡鸡腿串两串,乌龙茶
事件:客户把时间记错了,以为是4点,其实是14点,结果叔着急忙慌的到了客户还在吃拉面,只能先让叔到处逛逛。业务谈的倒是异常的顺利,客户二话没说3万块的戒指就买了200个,叔都惊呆了。出来美美哒吃了一顿。吃完接到电话下周要去韩国。
经典台词:青花鱼这家伙,总是给叔惊喜。好家伙,让我们一直友爱下去吧。
南蛮鸡的小拳拳之力真令人恐惧,防御不及。
作为塔塔酱的爱好者,就算倒在拳击台上也在所不惜。(叔是有多爱吃塔塔酱,可乐饼也是狂爱塔塔酱的)
第9集 韩国全州市的纳豆大酱汤和自助拌饭
地点:韩国全州市
店名:xxxxx(韩文,看不懂)
食物:辣味噌炒猪肉,炸鱼肉饼,各种拌饭食材和米饭,纳豆大酱汤(店家建议把这玩意儿加到拌饭里一起拌),锅巴汤。
事件:客户给找了个美女当向导。逛的叔都饿了,好想吃啊,美女还特别passionate,一直逛停不下来。终于妹子要去整理材料了,叔赶紧跑走吃饭去了。叔也看不懂菜单,拣了个最便宜的点,结果上了一大桌子。
经典台词:既然多少领教了未曾谋面的对手的本领,就得来第二轮吧。
第10集 首尔市的带骨猪肋排和小食组
地点:首尔龙山区普光洞70-19
店名:Tyontyoumusuppuru
食物:在地摊儿吃了辣炒年糕,天妇罗(乌贼,海苔粉丝卷,红薯),关东煮汤;小食组(9种小菜[三种泡菜:韭菜+葱+白菜,苹果沙拉,辣腌梭子蟹,炒粉丝,韩式拌蕨菜,韩式拌豆芽,凉拌海苔,]+大酱汤+生菜),带骨猪肋排,牛肋肉薄片,配杏鲍菇和洋葱。
事件:一大早就开始吃地摊儿,完了回公司看到人家在吃员工餐,又饿了。客户说要去釜山不能陪叔一起吃饭,叔一脸高兴自己去吃烤肉了。
经典台词:叔兴奋地想像狗狗一样绕店跑三圈!不行,叔不是狗狗,要有人样,冷静等待。
真是强有力的肉,接了叔望眼欲穿的一招,是饱腹系的最高峰。
嘴巴在嬉闹,喉咙在欢叫,胃里在狂跳。
叔现在是首尔的黑豹,嗷呜呜呜呜呜!(这集叔吃得有点飘:D)
第11集 千叶县千叶市的特制蒜蓉汤和黄油烤生鲑鱼
地点:千叶县千叶市美浜区幸町1-18-1
店名:惠比寿屋
食物:特制蒜蓉汤,蒜蓉吐司,黄油烤生鲑鱼,蟹肉烩饭,home made布丁,冰咖啡。
事件:客户是个印度餐馆老板,印度和日本的混血,叔满脑子想着人家的关西腔和惦记着香喷喷的咖喱味儿,想蹭顿饭吃结果人家还没开业完全没吃的,叔一听没饭吃抓着采购清单就跑出来觅食了。
经典台词:因惠比寿屋这毫不做作一本正经的美味,叔不自觉地露出了惠比寿的微笑。
第12集 东京都中央区八丁堀的韭菜鸡蛋饭和干烧虾仁
地点:东京都中央区八丁堀3-2-4
店名:中华shibuya
食物:韭菜炒鸡蛋,干烧虾仁,白米饭,虾肉吐司,中式汤,叉烧面。
事件:去见一个老客户,是个酒吧老板(此处作者又调皮了,来客串了一把酒吧客人)。客户想把酒吧里所有的杯子都换一遍,叔又赚了一大笔。出来听到路人打电话说荞麦面天妇罗之类的,就受不了了去觅食了。
经典台词:未尝韭菜蛋,怎可与人言。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作为一部美食剧,把吃拍得好看,拍出意境,是本分。
《孤独的美食家 第七季》井之头五郎(以下简称叔)依然带领我们吃遍日本的大街小巷,甚至吃到了海外。
开篇埼玉县尾上市本町的炸猪肩里脊,我们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油炸里脊的香味,感受到入口的酥脆和嫩劲的猪肉......
东京都港区南麻布的厚玉米饼、尤卡坦风鸡肉酸橙汤,光外貌就让人欲罢不能。
大杂烩控们无法拒绝的猪肉寿喜锅,咕嘟嘟,咕嘟嘟,叔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我们也快要舔屏了......
还有神奇的红绿麻婆豆腐,把辣分成等级,专注麻婆豆腐一百年。绿麻婆豆腐我从来没吃过,真想穿越进屏幕品尝一下呀!
绿麻婆豆腐撒了不少蔬菜,颜色清淡,口味可不清新,照样辣得叔直流泪。
而东京都墨田区的纳豆披萨和火腿蛋披萨双拼,流黄、猪肉、纳豆藕断丝连,满满一口吃到嘴里,有猪肉的厚度,流黄的口感,纳豆的粘腻......
叔亲身示范给我们看,这是怎样一级棒的口感。
看到了吧?叔吃饭的时候总是能达到“天地万物退却,唯有美食与我共存”的境界。他著名的吃饭三部曲是这样的:
菜端上来时,叔必定要先细细观赏一番。
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慢慢地放入嘴里,细嚼慢咽。
中间要尝试不同的搭配,比如开篇吃炸猪肩里脊,五块炸里脊,五种调味,网友:叔真会吃!
最后,叔必定要不顾一切地大快朵颐,抛弃一切风度,彻底进入“唯美食与我共存”的忘我境界。
这最后的饕餮终于让我们忍耐到极限,通常资深粉们都会自觉点好外卖,和叔隔屏同步享美食,尤其在深夜。
结果,叔没胖,我们胖了一圈......
叔的吃饭三部曲占到每一集的一半,剩下一半,叔基本都在找餐馆和挖空心思点菜。
每一集的开头都一样,上门销售杂货的叔出差到了一个地方,办完公事后在街头,瞬间,叔,饿,了!
叔的饿很有特点,每次都是站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抬头望天,苦瓜脸,镜头由近及远,营造出荒川旷野唯有叔孤零零一人的凄凉感。
一路小跑跑过几条街道,终于遇到了想去的餐馆,叔却碰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点菜。
吃顿饭可真不容易,叔得先把菜单浏览一遍,再用排除法决定最想点的菜。
可即便如此,叔还是时常陷入困境,目测叔跟我一样有选择困难症。
叔点完菜不小心看到别人的菜,惊觉不错,往往会追加一份。
酒足饭饱之后,叔必定要由衷地对店家说一声:“多谢款待。”这样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
叔对待吃饭这件事的认真态度和享受美食的忘我境界,让看叔吃饭的我们感到由衷的满足,像是自己吃了一样。
叔甚至有一套自己的仪式,但最打动人的,还是饭桌上无人打扰,独自一人享受一桌美食的畅快。
常年独自一人出差在外,在陌生的城市、小镇,没有人认识你,也不需要应酬,你尽可以吃自己喜欢的美食,不需要顾及他人的喜好,甚至可以忽略掉店中的人来人往,专心大快朵颐。
此乃人生一大乐事啊!
这样的叔寂寞么?一点也不。
恰恰相反,叔享受着孤独,在孤独中,叔更加专注地品味生活。
其实《孤独的美食家》每集开头便解释了这种“孤独”: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那一瞬间,他随心所欲,重获自由,不为他人打扰,无需顾忌,大快朵颐,这种高冷的行为正是所谓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
这其实是一种珍贵的独处。
现代社会太多纷纷扰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往往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不必要、无意义的事情上,比如众人哄闹的唱歌、打牌等浅层娱乐,比如没完没了的应酬,充斥着吹牛的饭局......
很多人忙忙碌碌一整天,心却是失落的。
有多少人是真心喜欢这些娱乐节目和饭局?不过是为了生存而疲于应付罢了,简直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
如此看来,叔的独处真是让人羡慕啊~
人最终还是要面对自己,撕去浮华表象,内心的满目疮痍如何修补?或美食,或读书,或做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治愈”吧。
而美食剧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孤独的美食家》能连续七季长盛不衰,正是因为剧组深谙生活之道啊。
依然可爱❤(最后一集突然和酒吧老板变得基基的怎么肥四
总演吃饭演技也很难突破,所以这一季五郎的表情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看这剧能让人感到幸福
中国有着比日本多的美食。却拍不出这样的片子。可悲呀
出于私人感情,才看完两集就忍不住打五星。每个星期都在期待被五郎极具感染力且享受的吃相和美食诱惑治愈,一脸懵(萌)逼和尴尬最逗,加上幽默和温馨的点缀,造福人类半小时。在操蛋的生活里只剩食欲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也是摆脱烦恼和痛苦最便捷快速的方法,即便是肚子撑到爆,也能看到吞口水。
吃了美食怎会孤独,从一块金灿灿的猪排开始的新一季美食之旅!
居然去韩国。。。
哎。。。
继续一般,好在有韩国篇拉动一下气氛
我能说看每集结尾的“白吃作者”吃饭更有食欲吗?松重丰因为拍摄需要不能喝酒,然而这样的美食必须配一大杯啤酒才过瘾啊!
五郎从一块16*10*4.5的炸猪排出发,开始了新一季美食的诱惑
哈哈韩国那两集太搞了。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也曾想过,像五郎这样,辛苦工作赚点小钱,闲暇之余,找个无人知的地方,大快朵颐,仿佛只有那一刻才真正活过。吃饭,始终是一个人的事,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过也挺好的。8.6
可能是这一季吃中餐吃太多了,美味可信度大打折扣!
为韩国两集扣一星。
一部不分男女老幼随时可嗑的美食A片又来啦
五郎还是吃肉的时候最香,各种蘸料吃炸猪排,滋滋作响的韩式烧烤,胃口多大就能装多大的幸福感。
减肥期间的晚上千万不要看,太有食欲了,泪奔……
希望叔一直吃到白发苍苍
感受到了叔的魅力,挺好看的。
无条件为我叔打满所有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