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恋爱世纪:二十年前的恋爱桥段是否还能打动我们
跨年之后,小睡片刻被电话吵醒,然后就睡不着了。只能找出1997年的经典日剧《恋爱世纪》,感觉每年闲下来的时候重温一部木村拓哉的drama成了习惯,2016看了《悠长假期》,2017看了《恋爱世纪》,豆瓣上的标注初看都是十年前了。
难得B站上的资源有略不渣的画质,除了看清木村拓哉每个偷笑、挑眉、斜睨、失落的表情之外,还能看到1997年的很多符号。
那时候工作场所也没有禁烟,木村一思考,烟卷就叼在唇边了。中型规模广告公司的上班族等级似乎没有现在那么森严,可能因为经济还没有崩盘,工作场合的气氛还算是轻松融洽,没有后来那么多勾心斗角的职场戏,上司也不黑,对后辈提携之心溢于言表,但也不会像现在日剧里直接就说教一通,更多还是给他机会,在工作中成长。客户总是难缠的,陪酒陪笑,提案之后等结果,相比之下还算是公平。写字楼里,除了正式场合必须西装、套裙,还是可以偶尔穿一穿格子衬衫、牛角扣大衣、麻花花纹的毛衣一类的。
男女主都有了手机,但是木村用的是带天线的,松隆子用的是翻盖手机。那一年有了大头贴,撒狗粮之外,还可以防烂桃花,据说也是在这剧之后,大头贴才广泛进入中国。OL的收入不错,都可以有一室户的公寓,腕表和Laptop虽然有赞助,但设定也算合理,不可能超越人物的收入水平太多,订婚戒指是Tiffany,圣诞节舍得花很多钱来拖一整棵圣诞树。赶不上地铁,可以去酒店开房,带卡拉ok那种,价格应该比出租车回家便宜。
都市化进程里有无数这样的故事。弹幕里刷与《东爱》故事相似,大概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
松隆子的角色是一个从长野来东京的OL。木村好像也是从小地方来东京上班。两个人心里都有相似的烦恼,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男生要在事业上找到发力点,女生想在爱情上得到肯定。在遇到彼此之前,女孩上班之余会去学魔术,但是恋爱之后,除了对方,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别人的一举一动,伤心、猜疑、嫉妒甚至是崩溃、落跑。她也讨厌那个总是为哲平哭泣的自己。木村最初对女主的感情也是因为她轻松愉快,和在事业上的细心帮助。后来在工作中逐渐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从而不得不去跟人沟通,就像是同事说的,“变得无聊了”。
ex在这部剧里,更多代表着过去的自己,留恋那时候的美好,更多是因为学生时代自己更顺利,更开心,当他拥有了全新的自己,ex再也不是借口了。
男女主除了一堆ex的阻挠之外,这么墨迹的原因,大概就是内心对于责任的不同看法,那时候还是恋爱下一步就应该结婚,单身指数没有爆表的年代。木村还在担心怎么负担两个人的未来。这个深层的担忧,可能是《恋爱世纪》虽然多角关系略狗血,过了二十年还很耐看的原因之一。放在现在的都市,排除其他人的因素,两个人建立深层关系,最先要解决的还是内心的接受度的问题。
纯爱戏是什么时候逐渐失去市场的,因为人们渐渐认识到社会的复杂,还是观众们变得重口味、越来越难以满足了呢,还是人们不再愿为爱情浪费那么多时间,生存的压力远大于得到或失去那些心情上的起伏。没有看过韩剧,不知道现在韩剧迷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爱情,但是国内的爱情片实在太无聊了,人物根本没有性格。
思考题:如果要写一个以90-93年为背景的恋爱故事,需要考虑什么时代元素,怎么去配置?
如果写一个当下的恋爱故事,除了人物纠葛,要表现内心的、性格的、时代的哪些因素。
2 ) 俊美的少男少女不做作地谈恋爱,怎样都好看。
很久没有完整看完一部日剧了,上一次停留在《Last friend》,看完同时也把编剧骂惨了,如果不是男女主太美型,实在无法坚持下去。
心中最好的日剧一直留给《东爱》,原以为只是恰在情窦初开时看了这部所以印象深刻,后来在完全脱离少女趣味的时候再看,还是喜欢。
最近因为不再拒绝木村拓哉,于是把他的老剧一部部翻出来看。《华丽一族》还不错,但断断续续地看了一年,至今未看完。倒是在此之后看的《恋爱世纪》,只看了一集之后就急于寻找清晰片源(目前在线已无清晰片源),然后一口气给看完了。
1997年的老日剧,时隔16年第一次看,让我找回了最初对日剧的期待,果然90年代才是日剧的黄金时代。
故事并不新颖,剧情和《东爱》很像,男人忘不掉初恋,女人爱得毫无保留。可是,就是这样的剧情,我仍然觉得比现在的月9剧更好看,不是因为怀旧,只是忽然发现,让俊美的少男少女不做作地谈恋爱,怎样都是好看的呀!
当年,嫩的可以掐出水的木村360度无死角,他只要负责微笑、害羞、好色就好了。松隆子也是,肉嘟嘟的脸,皮肤极好,撇嘴的样子让人特别想捏。
这样视觉满分的男女主角,就算为了再鸡毛蒜皮的事情斗嘴,你也愿意看啊。
不过,这也不是好看的关键,因为现在并不缺视觉满分的少男少女。缺的是,让他们简单地真诚地谈恋爱。其实我们并不想看你设置太多聒噪的幽默、无法自圆其说的悬念以及故弄玄虚地惊吓,你把这些养眼的男女主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写有趣饱满就可以了。
我觉得观众的诉求挺简单的,不知道是现在俊美的少男少女真的变少了,还是编剧们真心觉得观众都喜欢做作的故事。
3 ) 恋爱遗留在上世纪
第一次写LG的评论,是8,9年前,那个刚刚学会上网的时候,那个早已经消失不见的木村拓哉网站。记得我写的还被评为“精彩评论”。还因此认识了第一个网友,后来还知道居然是校友,很小的世界,年少的我们。
9年前买的VCD,至今还非常清晰,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不枉我当初花了很多零用钱在音像店徘徊了N次之后把它买了回来。
于是N年之后这套VCD依然摆放在我的书柜上,粉红色温馨的封套,上面是很年轻的木村拓哉和松隆子。
从学生时代到工作,这9年之间有许多个“偶尔”,我会重温LG。我完全想不到这些“偶尔”的理由,偶尔的烦躁?偶尔的孤独?偶尔的迷惑?我不知道,只是最近有很多个看旧日剧的晚上。
有很多人说LG比不上《长假》,《美丽人生》以及其他木村的戏,有人说LG是东爱的翻版——对此我大大的反对,认为LG是东爱翻版的人,你们既没看懂东爱,也没看懂LG。但如果要现在详细写,那太长,改天吧,再写一篇,关于我认为的东爱和LG的区别。
至于LG,有木村+松隆子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加上恰到好处的浪漫温馨和笑点,加上精巧的配乐,加上某些初时看为普通但在长久的日后却会在某一刻带来感慨的台词……我不想说LG有多完美,只想说LG是多么让我喜爱和怀念。
说说理子,很多人说这戏是女追男。其实我认为理子比许多人想象中要单纯许多。我的理解是:她的目的并不是“追”,和《恶作剧之吻》中的琴子那种坚持不懈几乎忘记自尊的“追”不一样,和《东爱》中莉香强烈奔放地表达爱不一样。那些女追男的电视剧中奋不顾身的女子,多多少少有种勉强别人接受的意思,男主角在接受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带那一分半分的无奈。
理子,在冰冷的雨夜等候哲平,表演魔术给他看,在他受感动而抱住她的时候被激怒的推开。因为她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因为一时感动抱住。她只想让他快乐。在下班的路上反复呼唤他的名字,待他转过头来又说“没事”,让他以为她只是在捉弄他,却没有发现她欲言又止的眼神。找到了绝版的杂志,鼓起勇气在大屏幕上表白,谁知他又错过了时间……但她还是在等他,等到十点,她没有告诉他:我刚才是怎样打算,又等了你多久……她只是默默把书递给他,说看到你那可怜样子才去找的,这是我自己情愿的,你怎样想也没所谓。然后接着其实已经打算要离开了。到了后来,分手,明明说了再见,知道他假日还要加班,做好了便当悄悄送到他的办公桌上。更不用说那衣服上的唇印,温泉中的许愿,鼓励的小纸条……太可爱的女子。
哲平对理子,一开始的时候如此的不耐烦,那是在理子还没有对他产生爱的时候。任性的家伙,哲平这样想。她在公司捉弄他,吵吵闹恼,剪断他的头发,说他的作品难看……但她并非一个讨厌鬼,她和他一样善良,一样受过感情的伤害,一样在东京粉红色天空下寻找自己的未来……慢慢觉察到她的心意了,自己还是有点放不下初恋情人,但当她莫名其妙的失约,房间外面有男人的鞋子,故意逃避他,他就开始在意了。拉住她,叫她解释,故意让她留下和自己加班,疑惑她干嘛说谎……在表白之前两个人那样辗转反侧的剧情如果是另外两个演员来演也许我就不屑一顾了,但是这两个人,这样的剧情偏偏在那样的时刻牵动着我的心,不知道为什么。
恋爱并不完美。有人认为哲平既然爱理子就不应该亲吻早苗,曾经看过一段很妙的评论,有一句话说哲平亲吻早苗的那一刻,就是他内心终于真正放下初恋的一刻。不然他不会马上转身追理子。在他心中,悲伤跑走的那一个比眼泪汪汪在他眼前表白的这一个重要。在车站等候归来的理子,在寒冷的街上为她围上围巾,毫不犹豫的说我喜欢的是你,却在理子问他可否整个脑海里百分之百只想她一个人的时候,半开玩笑的说:那是奢望吧!没有情深款款海枯石烂的许诺,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我们不完美,不可能轻易应许给予一份没有伤害,完美无暇的爱情,但在彼此的心目中你于我,我于你,都重要之至,因此我们携手走下去一起成长。
顺带一提,LG的特别篇,怎么会有人认为那是在说他们两人后来离婚呢??简直天大的误会。。自己仔细看特别版吧,开头是松隆子以“自己”的身份来到摄影棚回忆拍摄的过程,然后木村来了,两人一边交谈一边看电视。放完精华片段之后木村就先走了,一边走一边还播放SMAP的歌呢!!怎么被说成是男女主角分手后回忆往事呢??都是一些不喜欢LG的木村迷给黑的。。在此大平反!!哲平和理子当然会一直在一起的啊!
至于特别篇中木村说的那句【那个时候(指拍戏的时候)我真的有喜欢你哦……』至今还是让很多人YY很久的。
前面说过我已经很久没写LG的评论了,LG也已经是很久之前的戏了。1997年,上世纪。2000年,新世纪一到,木村就急不可耐的结婚生子去了。到了2008年,松隆子也嫁了个大她十几岁的丈夫。到了现在依然许多人在郁闷。。我早就在郁闷了,2000年知道木村结婚的那天。不过郁闷过后,我们也长大了。
所以我才说,梦幻的恋爱,遗留在上世纪。
4 ) 水晶苹果真的不知道有什么用.
想当年,
<恋爱世纪>捧红了水晶苹果,
所有爱浪漫的女生都狂热地追求这个.
但其实在戏里,
这个苹果事实连穿针引线的道具也不算.
好了,这些都是题外话.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想有久违的感动,
于是想翻一些经典日剧来看,
一想就想到了这一部.
木村是日剧之王,
这个名称也不失为过.
加上与松隆子的搭配,
那些轰动是现在任一部日剧都比不上.
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剧,
却触动了万千少女的心.
久违的木村不羁的形象,
虽然已经演了这么多,
甚至多到有些厌恶了,
但还是会心动一下.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
日剧在走下坡路了.
这是真的,我也很伤心.
当年有一个说法,
日剧一年有十部经典,
韩剧十年有一部经典.
可是现在,我真的对日剧提不起兴趣了.
"你,讨厌地中海嘛?"
"讨厌."
"那么有肚腩的中年人呢?"
"不要."
"你,可以一直在我身边看着我变成地中海有肚腩的阿伯嘛?
同时间,你也,长出皱纹,胸也平了.变成阿婆我也一直守护在你身边."
"这代表结婚么?"
"答对了."
看到这里,我也想哭了.
我是一个受不了甜言蜜语的人.
5 ) True love never runs smooth
今天看完日剧《恋爱世纪》,呵呵,有点老的日剧了。
可能之前看过百度吧里的评论,所以有点先入为主了,不如《东京爱情故事》和《悠长假期》更让人印象深刻。
看《东爱》的时候,觉得现实的爱情就是这样吧,总会不尽如人意,有点悲伤。
看《悠长假期》,眼里,心里都是满满的情谊,也许都没有说什么话,可是就是那样的感情呀!美好的爱情,让人振奋不已。
可是《恋爱世纪》呢,可能因为时间太久的原因,美好的故事总有俗套的感觉,同样是HAPPY ENDING,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是情节吗?情节不能说不好,但是被人家引用太多还是本来就没有什么呢?那是因为结局吗?这个故事本身更在乎的是过程吧。
相爱的人因为太在乎对方,失去自我。当我们清醒的时候,当我们看清自己和这段感情的时候,如果我们还要在一起,那就结婚吧。
那句“True love never runs smooth”的思想主线贯穿始终。这是我看到的日剧的特点。
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好的日剧。木村在里面真的很帅,他那时候才20几岁吧。美丽的松隆子很可爱。很多人喜欢木村+松隆子的组合。呵呵,我也喜欢。更喜欢帅气的男主角和漂亮可爱的女主角的组合才对。
《恋爱世纪》让我知道,莎士比亚的那句经典:
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
真诚的爱情之路永不会是平坦的。
6 ) 就像谈了一个世纪的恋爱
就像谈了一个世纪的恋爱
这是一部很简单的爱情剧,但在这平凡的剧情下,反映的事是其实男女主角很曲折的心路历程。短短十一集的长度,哲平和理子就已经分合了好几次,牵涉了两段三角恋,还有哲平几番起伏的事业线,其实信息容量真的挺大。哲平于理子的在一起,时而甜蜜,时而吵架,又会因种种误会而彼此伤害,分手了好几次,但每次分手后都会意识到对方才是自己无法放手的真爱而又重新在一起。很多很多的细节,虽然在看的时候觉得很平常,但是回想起来却特别深刻。
我记得,理子看到早苗为哲平做的饭团后,从来不自己做饭的理子破天荒的做了饭团让哲平吃,结果被哲平吐槽饭团长的像棒球不单止,饭团还被营业部的同事吃光了;
我记得,理子主动留下跟哲平加班,陪他喝啤酒看夜景,之后在栏杆上走单杠被哲平抱住怦然心动的表情;
我记得,两个人每次在夜总会分开,第二天都会向对方吹嘘自己跟别人做到天亮,可是其实两人都是什么都没做;
我记得,理子为哲平表演魔术不但饿了一夜,最后还在雨中跑回家感冒了,可是哲平只是为她做了一碗粥,她吃的时候表情幸福的像拥有了全世界一样;
我记得,当哲平宣布他和理子在交往的时候,紧张的居然要说成我有香港脚来为自己壮胆;我记得,当哲平看到理子为他准备的便当和大衣时,疯了一样的去追那载着理子离开的大巴;
我记得,当哲平知道理子要相亲时,直接赶了去长野去阻止,虽然那时理子已经和他分开了,然后在临走的一天跟理子说,希望她能看着他变成地中海,啤酒肚的中年人,自己则一直看着理子慢慢长出皱纹,变成老太婆,然后在他们成为公公婆婆的时候,再来山上看流星……
还有很多很多的情节,在看的我,也是或喜或悲,不能自已。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剧情真的很假,但是假如感情足够真的话,剧情再假,观众也会选择性的忽略吧。
等到大结局的时候,我真得觉得,他们就像谈了一个世纪的恋爱一样。难怪木村在特别篇的结尾会感叹,这样的恋爱真的很辛苦呢,可是看他的表情,分明就是沉浸在幸福的回忆的样子。
回忆就像一座迷宫,唯有爱才能找到出路
片中两兄弟的感情纠葛归根到底都是他们对过去无法释怀,哲平是对初恋的不舍,庄一郎则是为自己以前为事业背叛爱情而自责。导致的结果就是哲平一直对早苗藕断丝连,庄一郎再见奈美后会由同情演变成出轨。但是到最后所幸他们都明白了自己现在最爱的是谁,终于不再彷徨,能跟过去say goodbye了。所以庄一郎能够斩断于奈美的关系,下定决心就算失去一切都要和早苗在一起。而哲平最终也能够对早苗说,他现在爱的是理子,虽然她有很多缺点,甚至有时很讨厌,但是若是没了她,他就不再是自己了。
完美的爱情,其实也是由不完美的个体组成的
片中两段happy ending的爱情,其实男女主角都并非完美,所以他们都历经了痛苦的分离,但是走到最后,他们都成长了,最终抓住了幸福。有谁能说这不是完美的爱情呢?就像在片中出现在哲平家冰箱和山上那个水晶苹果广告说的,True love never runs smooth(真爱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而反过来说,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还能在一起的爱情,更显得弥足珍贵吧。到最后,两个女主角的离开都是因为自责不够完美不够坚强,但其实有谁是能完美的呢?假如她们一直抱着这个执念不放,就没有完美的结局了没有谁的心是不会动摇的,可是只要我们现在是爱着对方的,不就足够了吗?(庄一郎对水源)一个人坚强不起来的话,就算了吧,我们两个人坚强起来吧 (哲平对理子)不再执着个人的完美,而是包容对方的不足,共同地分享快乐和分担痛苦,这也许就是love generation里面完美爱情的定义吧。
看了N遍之后发现,我最喜欢的不是哲平,而是理子。
他们俩没结婚简直是天公不作美啊
大屏幕上留言的浪漫,呵呵
True love never runs smooth~ 有点儿东爱和长假的合体的意思
看完了,说实话,除了粉红之外真是男贱女作,也就这两位演不招人烦了吧。(长得好既是正义
喜欢和讨厌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相信呢?我不相信喜欢上我的人,因为我连自己都无法相信。true love never runs smooth.我不是理子,因为我没有哲平。
东爱的大致框架,但走向和东爱不同。男主情商比完治高,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女主委曲求全,一次又一次原谅男主,没有莉香那么刚烈。年轻时的松隆子真是有灵气,大神也是帅的一塌糊涂。那个年代的音乐,制作都透出一种难以言语的超浪漫感,比现在的电视剧有味道多了。
都市男女恋爱中最真实最细微的彷徨和恐惧,现在多出点这种古风日剧多好啊。
前半部真是纯爱巅峰作品了,大神和松隆子的CP真是越看越喜欢,只是后面高开低走,后半部平的相当无趣味(难道因为大神立场表白的太早?)
木村大神和小松太配了!!!!!!!!!!!!!!!!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24岁的木村拓哉、20岁的松隆子光洁俊美的脸孔更加无懈可击的吗?
木村配松隆子!有哪一部是不好看的呢!!!
就还不错的,感觉那时候青年男女既认真工作、又满怀憧憬地谈着恋爱,那种社会氛围飞快地逝去了(可能当时也就是一种尾声),所以看后来的纯爱剧,都是先制造一个概念,但恋爱谈得都很无力
给这么多星完全是因为把这个剧看成是另一个时空里的东爱,最后,莉香得到幸福了。
我觉得东爱是在讲一个人恋爱时能有多勇敢,长假是在讲面对困境时爱情能给人多大的力量,恋爱世纪是在讲爱情,讲两个不完美的人,怎样在爱里成长,最后获得幸福~最后理子在广告牌上写字是她知道哲平会来,哲平吐槽那里看不到流星是告诉理子他去了…
九十年代末的日剧实在是好好看啊//角色从头至尾的摇摆 虽然努力工作但更努力恋爱 凭着二十几岁的年纪使劲任性 也得亏是木村拓哉和松隆子 才会这么可爱//“大家总是把恋爱幻想得很美丽 要一起去什么地方要一起做什么事情 专注着二人世界而不往别处看 最理想的状态是都以同样的心情凝望对方 但实际上 吵架误会 彼此伤害互相迁就 仍然不想轻易结束才是更真实的恋爱”//跟着木村老师学习撩人小技巧//我宁愿最后是另一个东爱故事
大愛木松CP,彌補了悠長假期的遺憾。一到六集都好甜特别是第五集的广场告白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少女心又被唤醒了。后面几集乱洒狗血无聊得很,是另一个平行空间但结局圆满的《东京爱情故事》。木村和松隆子真是太般配,喜欢这对欢喜冤家在一起斗嘴吵闹。以前的都市职场爱情剧拍得符合时代现状,台词出色
看完剧中的美好,在对比现实,无论多挣扎不该在一起的因缘是无法在一起的,不管多逃避,命中注定的因缘肯定会见面。剧情要多淡有多淡,人物关系也很简单,全靠一寸一寸的细节慢慢往前推,这种戏最难写,都是从脑汁和生活里榨出来的,每一个打动人的瞬间都是你我曾经历曾感受过的这样的日剧现在还有嘛?
怎么莫名其妙就happy end了?这结局也太超展开了吧。最终话大部分时间原地踏步,最后两分钟解决问题……怎么会这样拍电视剧!不过松隆子真的好萌,好想带回家。虽然我深知他们结婚之后男方查出了艾滋病,他们的女儿也被两个中二少年杀害了,松隆子为此黑化,先是在牛奶里投病毒,后来……
不习惯松隆子像小南附体硬拗活泼,也烦倔强的口是心非,但这就是20多岁女孩子的通病啊。有人说9集后拖沓了,我却觉得很好,前面漫长的铺垫都是要让你明白“爱很容易,但信任被摧毁很难重建”。爱情果然是需要主动的把自己的影子硬塞到另一个人脑中,而在手机上贴大头贴真是特别有用的护身符!20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