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If I stay
我在美国的时候就被这部电影的名字给吸引了
但是因为语言问题 我没能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回来终于等到了有下载 和我想象的有点不同
但是不至于落差很大 还不错的一部电影
用插叙的手法 从出车祸开始 不断插进很多回忆
她的家人都去世了 但是电影最后一秒 她存活了下来
if i stay, what will happen?
noboday knows what will happen next
life is full of possiblities, happiness or sadness,
they are all the reasons make life colorful and meaningful.
if i stay, if i could stay, i wish i coud.
2 ) 足够真实,才足够感人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关于爱情,“如果命运有好有坏,我最好的命运就握在你手里。——我亦然。”出自一部言情小说,是我对影片中爱情的最直观感受。这是我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可称为“刚刚好”的爱情。它的发生,它的发展,它的结果,它的未来,一切都合乎情理,没有过分的矫情,没有混乱的误会,就是简单的喜欢,简单的守护,简单的矛盾,简单的分手,简单的重合——是爱情最简单最纯粹的样子。这又是让人最憧憬的爱情:女孩受到“男神”的青睐,和自己佩服的学长在一起;他们感受彼此的生活,接受自己不感冒的事情,为对方做出改变,也丰富了自己的认知;他们彼此欣赏,成全对方的成长,即使不舍即使烦恼,仍然为对方着想。这样的爱情,即使分开,也是非常珍贵的回忆。
关于理想,主人公米娅和亚当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一直在努力。米娅,是最最普通人的缩写:她认真地生活,执着于大提琴练习并乐在其中。这让我很有感触。我5岁开始学钢琴,但六年的水平还比不过我朋友练三年的水平,因为练琴时极不专心,还会偷看小说,永远都是我妈说“你要从几点弹到几点”,而我永远不是充分地练习。可能是我没有执着于此,但回首前半生,我也没有在什么事情上过多的执着,或者说专心。所以,她又是不普通的:她也怀疑自己,也不自信,用她的话说她并不是somebody,但是她却在坚持。所以,很多选择其实是很简单的,止步不前永远不会有所作为,而在自己真正能够享受的事情上,拼命努力和坚持,不论它是否赚钱是否带来声誉,这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选择,这是最触动我的一个感想,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最想传达的:很多时候,我害怕失败,害怕面对未知的结局,但现在才知道,最让人佩服的,是你知道了一切——知道睁眼就会成为孤儿,知道昔日的家庭已灰飞烟灭,知道自己曾经最最珍惜的全部都没了;但仍然选择接受,选择醒过来!
关于最受感动的片段,是米娅昏迷的时候她祖父的独白。其中,祖父说到一句话:牺牲,就是我们为所爱之人做的事情。我现在觉得,这句话或许是影片的主旨,因为不论米娅的父亲,祖父,还是男主亚当,他们都践行了这句话。这同时,也让我想到了父母的牺牲:在妻子怀孕的时候转托公司,回家陪伴她;为了家庭放弃在外地的晋升机会,回到原来的城市……这些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做出的一次次取舍,无法被人评头论足,因为它们足够伟大。同时,她的祖父还说,因为所有人都离去了,即使他希望米娅坚持活下来,但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即使她选择离开,也没关系。这我看到的时候心里滑过了很多东西,现在却又拾不起来——这种感受很美妙,每次你都有思绪万千,但不能娓娓道来,然后才能被反复感动着。
3 ) cello and guitar
因为看过西语版本的小说兴致勃勃跑来看了翻拍的电影,可能是因为已经仔细阅读了原著,看电影时居然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像是沿着一条breadcrumb一点点拾掇着原著里的情节。
总体来说,可能画面注定没有文字与生俱来的细腻感,再加上时间限制,电影里的心理活动相比起原著里丝丝入扣的描写明显平淡许多。然而原著里突出的情节在电影里都得到了很好的还原,比如年轻时代朋克风的爸爸妈妈,热爱iggy pop的泰迪小弟,摇滚风的亚当和大提琴家米娅。正如米娅自己说的,是大提琴造就了自己,虽然让她觉得与家庭成员毫不一致,但是也让她感受到了爸爸无私的爱,为了米娅极高的天赋,他选择放弃了乐队。正如他说,有时候,牺牲是必要的。
最后米娅还是在挣扎中醒来,或许是爷爷的释然,或许是好友的鼓励,又或许是亚当的挽留和吉他,总之,醒来后的生活确实是大变样,不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是吗?
最后表白男主,青涩的脸庞简直是少女心扑通,玩音乐果真是大大的魅力加分项。
4 ) 一念之间看懂了生死
说起这部电影我真的要说超杀女能如此安静,这转型真的有点吓了一跳,表现很出色,而且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专门学习了大提琴真的是很用心的演员。
电影其实没有什么大的看头,最大的噱头在前文也已经说过了。抛开生死设定就是纯纯的纯爱青春片,故事一切显得那么平淡,那么简单。利用生死和女主人公的情感起伏来推动电影的发展主,人公的领悟与主人公死后魂魄不散的回忆想结合一点点的前进慢慢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然后就没有然后来。
电影的画面唯美整体给人的感觉很清新,很干净,就连出车祸的场景中也是如此。故事台词和场景设计给人感觉到爱情的那种单纯地味道,故事推动的发展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有种感觉这样的类似的内容就在我的身边带一些共鸣感,值得去试一试。
电影是一部音乐很用心的电影,不多赘述,直接找原声听就好,民谣,平静,欢快,简答,音乐给我的感觉。
一句话说感受:妹子看看吧!
5 ) Teenager stories are silly, but touching.
We, grown-ups, seems to be stubbornly convinced that young adult stories are stupid, and only teenagers themselves will be silly enough to fall in love with this kind of "so-called" romantic novels.
For that we already knew the transitory characteristic of love. We understand it, crystal clear,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that their love story might not even live through the winter, they are not going to survive the long distance after high school, not to mention that the post-traumatic stress our heroine must deal with as long as she wake up after the car accident(, though this is the story in its sequel 'Where She Went'). We know that, time itself might bring an en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young man and this young woman.
But, is it not the most beautiful part of every teenager love story, or of puberty? What make those young children, those teenager boys and girls so attracting is that they take their pure love, their approaching departure, their breakup as this important that their hearts are tortured by whips for thousands of times. The pain is all that matters, that hurts, that suffocates, and they think they will never get through this. They struggle, they quarrel, they cry, they reconcile with each other, as love and pain remains the only theme of their adolescence.
They do not know now, but they will understand it one day, that all these love and pain, joy and suffering will become a memory with bitter sweets or even a memory with no colour, a memory that brings back no sensation. However, this never counteract the real experience they are right now undergoing. All these hurts, all these emotions, all these tears are once so real, that almost break their hearts or already broke them. They live in drama, not because they are affected, but their lives are filled with dramatic conflicts.
Not until the puberty ends, along with the death of drama, will these whole true life-play come to a termination.
Then, teenage love, which is so void but sincere, dies alongside with it.
6 ) 只有爱永远不会离开
车祸发生的太早,观众和一家人的情感尚未完全建立,再加上毫发无损的Chloë Grace Moretz好好的站在那里,所以心痛的代入感不强烈。
Mia的抢救,用再多术语,说得再严重都没用,因为她就在那里,毫无痛苦。只是焦急得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其实这是一个幸运的女孩,有最好的亲情,最好的友情,以及最好的爱情,却遭遇到灭门的灾难,原本是最好的复杂情绪引发情感共鸣的契机,可惜没有达成。
传统难免保守,叛逆多少偏激。Mia父母,一个是摇滚少年,一个是叛逆少女。居然分分钟变成居家楷模。从不认为自己的牺牲是牺牲,是因为是用它换取了更想要的东西。爸爸卖掉爵士鼓,买了大提琴,是因为有些人的快乐,比他自己的快乐更能让他快乐;有些人的幸福,比他自己的幸福更能让他幸福。
爱情永远是青少年电影的主角,但本片中亲情绝对占了上风,即便Adam相当完美。爱情永远不会像亲情一样无偿付出,单向付出是爱情的杀手。两人都有梦想,也都知道对方的梦想。梦想是让他们强大的原因,也是他们会相互吸引的原因,但最后成为了他们必须分开的原因。
Mia最后选择回归人世,而不是撒手人寰,是电影的需要。影片在她睁眼一刻戛然而止。是因为无法想象之后能如何继续?失去全部家人的Mia,会不会继续求学?面对成为孤儿又外出求学的Mia,Adam会不会放弃乐队相随?十年后一个蜚声国际的爱乐乐团首席大提琴手,和一个人到中年除了弹吉他什么都不会的家庭妇男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金秋送爽,水货大片,杨幂主演……评分这么高是在逗我?
科洛在这部片里的时候还没有胖到让人受不了,但已经开始发胖,但脸还是美的不行,特别是拉提琴时的侧脸美到爆。男主演的演技也很不错,有时候对戏时候感觉男主演的演技比科洛还好。
预算:1100万首周末票房:1567万北美票房:5047万全球票房:7887万上映日期:14.08.22上映周数:11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3157北美最高排名:3
当所有亲人瞬间惨遭不测时,你是否还有勇气独自存活于世?这部片以独特的方式来表述了这个艰难的选择
好一部迎金秋庆开学的青春大片.........
从这个片子看与星错的差距。
摇滚家族大提琴妹,true love is a bitch,亲情比爱情要感人啊,故事不差,拍得好平庸,作为一个摇滚背景的片子音乐也不够味,但看到Hit Girl演乖乖女确实难得
此情可待为招魂
剪辑,女主很好,剧本就……
“选择一个没有亲爱的父母可爱的弟弟活着,还是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死去。”这选择很伟大不是吗?插叙插得不够好,音乐很赞,父母啊弟弟啊爷爷啊闺蜜啊都棒透了,他们那么棒,活在没有他们的世界有多难!对我来说光是想想就难哭了……
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女主车祸昏迷灵魂出窍,串起了和家人男友过去的所有回忆,只是两条线没有衔接好。
翻拍的不错
谢天谢地你活了 拉大提琴的小女孩 音乐八错
还行吧,青春电影
故事本身并没有多高明, 但所传达的甜蜜,纠结,悲伤都是如此真实的感同身受, 所以给四星..
及格。女主长的很像徐若瑄,男主的颜也够,两人还是很配的,有些东西如果做减法来看的话,去掉音乐,去掉幽灵,剩下的爱情与亲情其实都挺让人羡慕的,车祸发生的很突然把整个片子带去了另一个纬度。整个的回溯剪法还算顺但并不算好。有些地方有些刻意,结尾有种导演导不下去的感觉。
有泪点 线比较乱但很合口味 可惜重点不对 家人才应该是主心骨 我是说真正的家人 小女神长大了 但是他妈的那么多吻戏我怎么忍 本来四星 因为过多吻戏减一星 故事的本体还是不错的 我主要喜欢的还是这个片子里面镜头的运动 各种舒服 节奏也不错 不过小女神你真的会拉大提琴?你不是花瓶怎么能忍?!
没有渣男渣女二,好久没有这种青春片了,爱人or梦想,即视感满满
維也納飛台灣的飛機上看的。希望我也能找到這種愛。
应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