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无人区》好看吗?《无人区》最后的结局究竟是怎么样的?某位网友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他在影评中评价《无人区》是“华语电影中少见的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他称“结局看了两个版本,早掐掉的那个版本相当好”。
虽然是完成于2010年的电影,但《无人区》在业内外的关注度一直不低,因为内容原因而进行了补拍和修改,在沉寂了3年多之后,这部公路警匪片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影片将揭开今年贺岁档大幕,凭借宁浩几部前作《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积累的较好口碑,以及本片几年来积累的关注度,再加上两位主演徐峥和黄渤今非昔比的票房号召力,《无人区》有望成为今年贺岁档的一匹黑马。
《无人区》由徐峥和黄渤主演,全程在新疆取景,讲述徐峥饰演的律师赴新疆一座边远城市为一名盗猎者辩护,结果在回来的路上反被追杀。途中还遭遇了舞女、走私贩、盗贼、警察各色人等,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
《无人区》是导演宁浩的第五部长片作品,这也是他的一部转型的野心之作。之前他凭借《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奠定商业地位,《无人区》是宁浩从喜剧路线转向现实主义的作品,虽然影片没有完全排除喜剧元素,但宁浩更愿意让这部作品给观众带来思考和震撼。
《无人区》豆瓣影评
1、说实话,这个预告片我看了很多遍。 激荡的配乐,暴力的画面,特别是多布杰那张笑啥鬼魅的笑容简直酷毙了。 毫不夸张地说我曾经从这部预告中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未来。 但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通不过,还有个专家专门写了篇檄文来讨伐本电影的不是。 现在看到了“因为内容原因而进行了补拍和修改”,老子完全对本片及中国电影失望了!
2、几乎快1年之前,在中影一次小范围看片上有幸看到本片,没别的,就是好看,牛逼。
3、托某童鞋的福,有幸看到此片,华语电影中少见的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结局看了两个版本,早掐掉的那个版本相当好
4、每一部都在进步中,《无人区》相比“疯狂”少了炫技,与其说是西部片(其实只有一段骑马的段落有西部精神)不如说是公路犯罪片,多布杰的角色很类似黄海中的绵老大,其实整部片都很像黄海中人性的恶,一路上十个转折料做得足,结尾像洒纸钱一样的发泄,还有陶虹最后突兀地蹦出个光明,片子着实很难上
5、中国电影最高荣誉奖——禁映,看看那些电影获此荣誉吧,活着,霸王别姬,鬼子来了,你就可以知道这部片子的牛逼碉堡之处!
易举地告诉了我们答案:“公路片通常指,电影的叙事发展是以一段旅程为背景。 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或者与别人的,与自我心灵的交流。”
公路片源于好莱坞,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罗列出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好莱坞公路电影,而随着电影的发展,公路片也早已不局限于好莱坞。然而国产电影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公路片这种类型片上,国产电影却亟待成长。
那天晚上杨小树在机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忽然涌起一种久违的预感,我说我有三个字要对你说:别玩火。我俩都沉默了一会儿,我说我觉得这三个字好像十年前对你说过。她说那十年前改变结果了吗。我说,没有。她说那么现在也不会改变。然后她问,你呢,你现在的想法呢。我说我还是心里只有一个人只爱一个人。她在对面叹了一口气,然后说,我比较喜欢以前的你。
生日快乐,宝贝,去找找纸巾准备好哭。她最后说。
《无人区》的好处在于,导演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用最简单粗暴的拍摄手法只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道理,那就是,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
当然在正常社会里,这个原则未必成立,你会跟你乱吼的老板翻脸吗,必然不会,因为正常社会里有秩序有阶层还有不成文的潜规则,但是宁浩用简单粗暴的原理架构了一个无人区的真空,从徐峥几乎仗势欺人的开走了那辆红色的广本进入这个真空之后,所有的身份标签被彻底归零,每个看起来生存在这个空间里的人第一次有了看似平等的可能,然而这个黑暗的设定,其实只是黑暗的开始。
所以在徐峥第一次还是运用在文明社会里体面的阶层优越感吐了口香糖在地上让开大车的兄弟捡起来却挨打并被尿了驾驶座的时候,你不知道后面还会怎样黑暗。
在加300块的油却要花1200去看场所谓的捆绑销售的表演时候,你觉得讽刺的真带劲也就这么黑暗了吧。
在徐峥从大猎人手上救下了余男,而余男把打火机塞进废弃口救了徐峥一命的时候,你觉得黑暗不过是自己行为的照应。
所以在徐峥又为了回去救余男甚至于差点又弄死一个警察的时候,我觉得广电总局的剪刀手是真的有水平,他说了能够几乎概括整个影片的最光明的一句话:没有一个正面形象。
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这才是真实的人性,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不是无私而是自私,谁对我好,我就肝脑涂地甚至损害别人也不顾的捍卫他。谁欺侮我,我就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也要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的回给他。
就是因果。
在这个最简单粗暴的真空体系里,因果是这个黑暗游戏唯一的原则。
并且它还揭露了一个更深刻的真理,那就是,你相信什么,你就会死于自己的相信。
徐峥是一个律师,他信奉的原则是证据,尽管他明明知道真相。所以他在无人区里以为自己撞死了黄渤之后非要毁尸灭迹,而其实无人区里随便死个人根本无迹可寻。为了毁灭证据这一点他反反复复的出入夜巴黎从而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悲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死于自己信仰的所谓证据。
黄渤是一个智力偏低的盗猎人,所以他在死而复生之后纠结的并非是猎物,而是为什么他设计好了看起来极其高明的拦车伎俩,徐峥为什么不停车还要撞他?他耿耿于怀的是对自己智力的确信。所以他才会拿着枪嚣张的对那个傻儿子喊,你打我啊打我啊你个傻子,然后非常cult的死在傻子的锤头之下。
最最最典型的还是小卖部的老板娘,在坚信人人都有见不得光的秘密的确信之下,这个贪婪的女人乐此不疲的敲诈着过往的每一个人,所以在大猎人临走之前说你是一个聪明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猜到下一个镜头就是他开着车连房子带人的撞死了她,可是身边的小伙伴好爽的说了一句,他要是不撞死她我都想弄死她啊。
所以,无人区里几乎全部灭团,唯一生还的是一个失足妇女,在影片的前115分钟里她没有说过任何一句真话,因为她什么都不相信。
据说四年前的结局版本是,徐峥和大猎人同归于尽,余男活了下来望着满天的人民币,可是,她无处可去。
还有比这更深的夜里吗。
我无法掩饰的喜爱这部在我看来黑暗至极的电影,它的后遗症是我跟我的小伙伴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都沉浸在模仿影片的对白和手势表演之上,我们都觉得它们几乎适用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片段,我们都知道当下并不是最好的时代,可是能有人这样执拗的把它拍出来并最终能上映出来,我猜想那些其实更黑的夜里,也许会有扑朔迷离的惊喜。
其实,越懂黑暗的人,才越相信光明。
杨小树说她比较喜欢以前的我。以前的我是什么样子?经常喊我上自习的男生请我吃烧烤,点了一盘芋头大多数都烤糊了,那个男孩就一个一个挑出糊了的放到自己盘里,把好的夹给我,然后我就心动了。发现男朋友劈腿于是分手,我恶狠狠的说以后我们要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有一天我犯贱忍不住回头找你,就算我再可怜就算你对我还有感情,都请你不要理我,这就当你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心思透明,刚烈决绝,这就是以前的我的样子。
没有人会一直不变。所以即便我明知道余男最后走出了无人区竟然没有说谎并且还获得了一份教师的体面工作是一个突兀又愚蠢的结局,可是,再想一想,觉得竟也不错,你可以永远的活在你熟悉的那个体系里,即便是黑暗没有光明,它也有你不用割肉剔骨就擅长信仰的秩序。但是你也可以克服自己的局限和束缚走出那个无人区,然后和这个世界上跟你一样千辛万苦走出来的人在一起,常驻光明里。
也许和十年前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的原因,只是你还是只相信当年的确信。
编辑删除 《无人区》:你的,大大的坏
文/杀手里昂Leon
《无人区》被搁浅了四年时间,这四年的时间里在三位主创人员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宁浩在这个空档拍摄了《黄金大劫案》,上映之后毁誉参半;徐峥也独立执导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泰囧》,成为目前国产电影票房的记录保持者;黄渤在各种类型题材电影中如鱼得水,成为国内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实力派演员。虽然这四年时间里《无人区》从没在江湖上露脸,但是江湖上却一直都流行着关于它的传说,观众一直没有将它忘记。
2010年,广电总局一位电影审查会委员公开发表自己对于《无人区》的看法,认为片中的人物可以杀人越货,可以敲诈勒索,可以逍遥法外,可以为所欲为,在这部影片中没有英雄,净剩了大坏蛋了,违背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对于这段评价我不能完全苟同。的确,《无人区》这部电影是反英雄的,片中没有英雄形象,个个都是良心大大的坏。然而,这位总局的审片委员只是看到了这部片子的表象却没有洞悉到这部片子的内核,他所说的大坏蛋实质上就是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动物性,这种在极端状态下刺激出来的动物本能是最贴近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啊。
《无人区》的创作源泉可以追溯到宁浩2005年拍摄的《绿草地》。《绿草地》是一部发生在内蒙古边境处人们生活的影片,宁浩想如果拍摄一个现代都市人远离手机、远离网络、远离汽车到一个无人区所引发的一段冒险故事应该挺有意思。宁浩实际上是想探讨人在蛮荒状态下动物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博弈。
影片一开头通过几组空镜头全景式的呈现出茫茫的戈壁荒漠,杳无人烟。天空中翱翔的鹰隼,地上静待的猎物,以及潜伏在荒漠中的猎手,构成了一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再加上关于“两只猴子”寓言故事的画外音仿佛让观众一下子进入了赵忠祥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中,暗示了在这无人区便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动物世界。
为了表现这个动物世界中的动物性,导演大量采用了一种低机位视角,将摄影机紧贴着地面模仿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宁浩称之为“狗视点”。在这些“狗视点”的注视下,在无人区生存的人们便将人类身上的动物性展露无遗,展现出一种“动物凶猛”的生存本能。据说,黄渤饰演的杀手为了表现出身上的“杀气”,导演宁浩把他扔到屠宰场里去体验生活,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浑身都散发出一股“杀气”。所以,我们看到银幕上黄渤饰演的杀手冷血无情,残酷暴戾,颠覆了之前银幕上的喜剧角色,头上爆出的条条青筋便让观众感受到了一股寒气袭来。
很有意思的是,片中徐峥饰演的潘肖,他的职业是一名律师,律师给人的印象是主持正义,保持理性,这个职业最具有社会性特征。所以,当一个最具社会性的人来到一个最具动物性的无人区时,便产生了社会性与动物性之间的角力对抗。在本片中,导演宁浩放弃了他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中所采用的多线索交叉叙事,而是采取了传统的直线性叙事,以潘肖这一人物为中心,通过公路片的类型模式将无人区中的各色人物巧妙的贯穿起来,围绕着人类社会性与动物性之间的矛盾展开,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构成了一条强烈的戏剧冲突线索。从大都市来的律师潘肖身上携带着一种社会属性,虽然整日算计,为了名利想争报纸头条,但是本质上还秉持着“人性本善”的做人信条。当他来到无人区时,他见识到了这个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一切都围绕着金钱、权利与欲望而展开,任何关于文明社会中应该恪守的道德、伦理、信条在这里都失去了效力。人性本恶在这里占据着人们做人的基本信条,成为人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支撑。所以,在无人区里,潘肖一层一层的慢慢剥蚀掉附着在身上的社会性,渐渐将隐藏在最深层的动物性显露出来。当他无意撞倒杀手时,他一心想着毁尸灭迹;当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险情时,他犹如一条丧家之犬利用各种动物本能来脱离险境,化险为夷。在动物世界里,唯有动物本能才能救自己。
宁浩的这部《无人区》是一部反英雄、反常规、反宏大的带有反叛精神的电影。粗颗粒质感的画面也为整部影片的风格增加了几分粗粝与肃杀。影片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法律几乎延伸不到的无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法律几乎是处于缺席状态的,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影片开头盗猎团伙老大因贩鹰被抓,却因证据不足而释放,法庭等同虚设,犯罪分子依然逍遥法外,反过来却成为这个无人区世界秩序的主宰者。警察在片中总共短暂的出现过三次,基本游离于整个影片的叙事之外,对于影片的剧情发展不产生作用,警察不再是维护正义的英雄化身,却成为整个故事的一个旁观者。在影片结尾潘肖与舞女陷入绝境时,我特别担心这时候“神兵天降”,警察开着警车在最后关键时刻呼啸而来,上演“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戏码。好在导演宁浩并没有将之落入窠臼,而是继续采取“以暴制暴”的毁灭式手段将反英雄、反常规、反宏大的精神走到底。其实,这有点类似于科恩兄弟的西部片《老无所依》,当法律失去效力,英雄老去的时候,暴力便成为这个世界的主要颜色。
影片中的暴力无所不在,在表现这些暴力元素时,导演宁浩很多时候采用了一种类似于昆汀式的“突如其来”暴力法,在展现暴力场面时事先不给观众打招呼,在观众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将暴力元素表现出来,带来暴力的同时,更给观众造成一种惊吓,暗示无人区世界生存之残酷。比如,盗猎团伙老大开着车忽然闯进了银幕穿透了房屋;黄渤饰演的杀手毫无征兆的便被一个智力障碍人用锤子敲破了脑袋...影片中这些种种“突如其来”的暴力无不透射着整部影片的黑色荒诞意味。
事实证明,宁浩依然是国内导演中极少数能够熟练掌控商业类型规律及会讲故事的导演。他将对于商业类型片的融会贯通及借鉴模仿能力同样运用到了这部电影中来,我们可以在这部作品中看到宁浩和多位电影大师之间的对话关系,比如,莱昂内西部片中将人物脸部特写与大全景进行剪接组合、低机位近似于儿童视角(本片中是动物视角)、人物特写时展示的乌黑油腻的肮脏面容;科恩兄弟中人物命运的不可捉摸性、事件的失控性以及整个故事透射出来的黑色荒诞意味;昆汀电影中对于“突如其来”的暴力元素的展示等等。
《无人区》四年的搁浅,不知道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不过,从影片中关于“两只猴子”的寓言故事以及与整部影片风格极不搭调的温暖结尾可以略微窥探到导演宁浩在这部片子中所做的妥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仍能欣喜的看到导演宁浩在这部片中所做的大胆尝试,不管是对于西部公路片这一商业类型的勇于尝试,还是对于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底线的大胆触碰,他都没有辜负观众这四年的等待。
如果《无人区》在当年顺利上映,或许后来的《黄金大劫案》在观众面前呈现出来的是另外一种面貌,也或许,就根本不存在《黄金大劫案》这部电影,谁知道呢,只有天注定吧!
不喜,甚至略有失望。整片的节奏迟缓,又没有用力在各个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上,有些一闪而过的匆忙感。至于传说中改动的结局,让人不明不白。再看看韩国的《恐怖直播》,真是难为电影人了。
泰囧大战新疆版吴秀波
不是喜剧,是一部严肃的犯罪片。“无人区”是个恶的集结地,是欲望与贪念的黑洞。只有穷山恶水刁民,这样的片确实很难过审。在大环境下,内地的犯罪题材能拍成这样确实很难得了。可惜故事仅是几组人马的不同组合与偶遇,是预想中的巧合,缺少兴奋的转折。画外音也没意思。多布杰亮眼 。7分
近四年的願望終於實現,影片也不負我的期待。線性敘事,三方角力,一環套一環的細節推進,不夠寧浩卻又非常寧浩,用無人區極致的人性惡,升華“放下自私回歸人性”的主題,如果影片去掉那一個應該是補拍的結局,會更像一部科恩兄弟作品。影片不是沒有瑕疵,但在剪刀手之下,已經至臻完美。
差一点,就大师。
第一次觉得在电影院看西部片是多么辽阔
实际应该四星,但人家这么多年都等了,我上个五星咋了?今年我的年度华语类型片排名第二,仅次于《毒战》。对了,赵葆华傻逼。
原来中国也有这么好看的直击人性的西部片!必将成为经典!徐铮的演技屌爆了!
一部有着强烈风格的电影,看时“紧张”,看后“过瘾”,这已经是我所能描述的仅剩的两个词语了。另外,明天,无人区要上头条了吧。
打着禁片的旗号,其实内容平庸,人性根本没讲明白,求导演公布第一版本结局……
巴赞说:“西部片是神话”。那么,《无人区》是个神经。它只是变相复制西部片的视觉图谱,却未能解决中国特有的语境意涵。委实难以在地头蛇和潜规则丛生的土地上挖掘除暴安良和英雄救美的宝藏,英雄主义在片中像青春期小男孩过家家。至于黑色幽默,大漠飞马算吗?这一情节真是蠢得可笑。
看了网友的重剪版,改变并不大,不过挺有意思。
一口唾沫引发的血案
什么中国的“老无所依”啊,硬邦邦的一点灵气都没有,黑色幽默是靠脑补吗?“大哥你不要这样子好不好”(余男)...
棒一个字 棒!这才是宁浩
巧合,与过分巧合;刻意,与过分刻意;模仿,与过分模仿;死不了,与过分死不了;
节奏太慢 看完虽觉深刻 脑细胞死太多了
徐峥偷走了黄渤的头发。
估计短期内是见不到这个片子了……可惜了……听身边好几个朋友说起此片,都认为是2009年国产电影的最佳。(2009年—2013年)即使4年之后,《无人区》都是年度最佳国产片之一。本片确实是宁浩目前最佳作品,国产电影这四年也真是不争气啊!本片4星半,结尾稍可惜(我已自动将审查加上的结尾去除了)
《老无所依》既视感!电影院观众都是抱着看《疯狂石头》《泰囧》去的吧,黄渤第一个镜头还没站稳大家就哈哈哈哈哈咯吱个不停,一路断断续续笑了半小时,后面发现不对劲,再笑就不好意思、也对不起剧情了,于是结束时,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呵呵两句,散了场……电影还是不错的,锁定个人2013华语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