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HD国语版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58

 剧照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2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3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4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5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6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3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4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5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6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7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8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9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8年,我地下党组织在上海的电台被敌人破坏后,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孙道临)来到上海,白天他是一名商人,晚上则躲在阁楼间收发电报,为了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党组织同时安排纱厂女工何兰芬(袁霞)与他假扮成夫妻。两人在工作中产生真情,结为真夫妻。日军通过一系列手段发现 了阁楼间的电台,李侠被捕,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始终守口如瓶,致使日军以为他仅是为商业电台工作,将他释放。日军投降后,李侠夫妇又同国民党展开了斗争。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电台被国民党发现,李侠接到到紧急撤退的通知,但此时,他又收到两份极为重要的情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无所作为色欲情仇百万雄师下江南薪资带回家当铺大乱斗中国超人你我所见浪花细沙齐与祖欲海潮犯罪心理 第十一季街角少年第一季男人要自爱海底世界3D刺客逃亡不能犯规的游戏2021不一样的月光一世两梦闭眼第二季芝加哥烈焰第一季少年歌德之烦恼西藏发现遇见自己超能食神美少女彼方之歌骇故事之暗窗

 长篇影评

 1 ) 李白被捕密事

1949年8月27日,上海卢湾公安分局局长吴萍从接管的国民政府卢家湾警察分局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分局巡官史致礼等的“邀功报告”。

  “职于今日零时5分,得淞沪警备司令部电讯科员傅若鹏通报,有共产党秘密电台一座,已于前1小时內破获(略)惜主犯秦鸿钧一名在逃未获(略)经电示钧长,允派警15名协助,职即带警前往(略)一面派警四处封锁,一面亲率强元贵等警员入室搜查,抄获无线电及发报机一具,并秦鸿钧照片一张(略)后据屋面碎瓦追踪,在该屋外阳台里擒获一人,经核对照片系秦无讹。”

  同时,我公安人员又从缴获的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档案中查到两份重要证据:一份是上海市警察局奖惩评改会通报:“巡官史致礼、督士强元贵参加行动有功,各记功一次,其余14名警务队警士予以嘉奖。”另一份是淞沪警备司令部于1949年4月15日发出的签准复件:“协助本部破获谍台有功,颁发奖金金圆券伍万元。”

  史致礼、强元贵解放以后均被卢家湾公安局留用,平时表现得很听话老实。当晚,上海市公安局向史致礼宣布了逮捕令。

  经过审讯,虽确认史致礼等是奉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之命,协同捕捉秦鸿钧的。但是,破坏我秘密电台、主谋捕捉李白、张困斋烈士的元凶仍不清楚。公安机关决心进一步追查杀害李白等烈士的主要敌特分子,弄清李白、秦鸿钧秘密电台被破坏的情况。


  1950年3月30日.上海虹口公安分局接到上海货物税局沪北稽征所一则电话,“有一位中年男子,携带一批军用通讯器材前来纳税,状态极可疑。”分局领导碰头会分析情况后,分局长立即派了两名侦察员,前往稽征所。

  经过仔细盘查、分析和对当事人的教育,很快弄清了这个人的情况:此人原名李树林,化名为李成志。现在职业为经营无线电行生意,是一个履行过登记手续的国民党“在乡军人”。曾参加国民党“军统”达10年之久,1947年起在上海经营商报电台,1948年又介绍拉拢二厅上海电监科主任科员唐跨凤入伙。1949年秋,李、唐的非法电台被勒令停止活动。随后,李树林还与唐跨凤策划过参加军统潜伏谍报组织等阴谋。我公安人员还在李树林住处缴获收发报机等军用通讯器材一批。

  根据李树林的交代和揭发,上海市公安局和虹口公安分局立即分别传讯了唐跨凤和林杰。据唐、林供述:1947年国民党政府在向解放区全面进攻连遭惨败后,保密局、国防部二厅的间谍头目为了配合蒋介石的军事进攻,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党在各地秘密电台的侦测,于1948年4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央电讯监察科。其所属的二厅上海电监科的尉级侦察员徐鸣秋,隐瞒罪恶历史混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他曾参与整理过审讯李白烈士的所谓“口供材料”……


  正在这时,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接到一份检举信,检举解放军华东航空处干训大队教官徐某某有疑点,部队保卫部依据检举材料对徐进行了秘密审查,经与上海军管会提供的资料核对,确定徐某某就是徐鸣秋。他是伪装混入我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航空处干训大队的。

  经过审讯,徐鸣秋交待了破坏我两座秘密电台的主要凶犯是二厅上海电监科的中校督察叶丹秋。但解放后“不知道叶丹秋现在何处……”

  正当公安机关紧张地追查叶丹秋下落的时侯,上海市公安局又接到华东局统战部一封检举信,检举一个叫陈宇琛的人,“他解放前曾在二厅上海电监科任职,参与过破坏李白电台”。上海市公安局根据检举信提供的地址,即令虹口公安分局派专人于9月3日前往江苏省昆山县,将陈宇琛捉拿归案。

  陈宇琛交待:他在电监科时,就曾参与破坏我秘密电台的活动。而叶丹秋是破坏李白、秦鸿钧两座秘密电台的罪魁祸首,“叶丹秋在上海解放前一度曾回苏州市老家,解放后还和我有来往”。陈宇琛交待的材料与林杰、徐鸣秋的口供基本相符。

  从我公安机关掌握的大量资料分析,破坏我党两座秘密电台的主犯就是叶丹秋。

  叶丹秋是一个双手沾满我地下工作者鲜血的国民党军统间谍,是有着16年间谍生涯的军统分子。早在1947年,在华北“剿总”北平电监科任职期间,就伙同稽查处、北平市警察局刑警大队,利用号称能飞檐走壁的奸细“云里飞”(绰号)的密报,破坏我中共北平地下党设在北东街24号的秘密电台,该台的报务员、译电员多人被捕入狱。上海市公安局经过一番缜密的侦查部署,于1950年9月18日,在上海将叶丹秋擒获归案。

报务员叛变,向敌提供我秘密电台情报

  据叶丹秋交待,他正是根据叛徒李政宣提供的情报破坏我党秘密电台的。

  1948年11月,叶丹秋被国民党谍报机关调到上海任职,他根据李政宣所提供的“上海地下电台的工作时间、手法特征、掩护办法”等机密,协同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二厅上海电监科拟定了侦破我秘密电台的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步骤和方法。这一年的冬天,当他们测到一个认为可疑的信号后,叶丹秋立即上报国民党国防部二厅,二厅即调谍报人员马国勋前来协助流动测向,经过7天侦测,确定电台在江湾路淞沪警备司令部后面一个区域。12月29日夜,叶丹秋带领大批武装特工包围了该区域,挨家挨户搜查,终于查获李白同志的电台,李白同志被秘密逮捕。由此,叶丹秋得到国民党谍报机关的通报嘉奖。

  国民党上海谍报机关又从天津调来了电监科的王庆生等谍报员,以加强他们的侦测力量。

  一天夜里,王庆生等特工在卢家湾区侦测到我党地下电台的秘密信号,经过四五次反复流动测向,确定方位在打浦桥南新里附近。1949年3月17日夜里,当秦鸿钧正在紧张地发报与解放区联络时,国民党特工人员突然包围了他的住处,并将其逮捕。危急之中,秦鸿钧来不及设置暗警信号;第二天,秦鸿钧电台的领导人张困斋去秦处联络时被守候的特工当场抓住。

  李白、秦鸿钧、张困斋用自己的生命保守了党的机密,使敌特一无所获。1949年5月7日,就在上海即将解放时,国民党间谍头目毛森根据蒋介石的“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批示,将李白、秦鸿钧、张困斋等人押至浦东戚家庙秘密杀害。

  1951年1月,上海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叶丹秋死刑,立即执行。其他有关罪犯,亦分别被判处了徒刑。

摘自《档案春秋》2007年第11期 作者:姚华飞

 2 ) 真正的间谍过家家,一个是小家一个是大家

以前很不喜欢“党的喉舌”这类说法,太露骨。渐渐才知道本应如此,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延安宝塔送别,那振奋的精神气,超越时空。 姚对李侠所发电波的形容:这般点划清楚,犹如一汪清水。一汪清水,李侠正是如此,温润坚毅。

不能满分的是:第一次出狱的过程过于简略,显得敌人太儿戏——长得这么正派,严刑拷打也不招,还不受金钱诱惑——除了共党还有谁?其实是几个月的多方营救,动用的关系层级直逼汪精卫。

查阅资料治:李白一干烈士被害后20日,上海解放,现葬于龙华烈士陵园。据悉李克农/陈毅本准备推举李白出任新中国首任邮电部长,如此北邮将少一个雕像,多几句签语,可惜没如果。

地下工作者千千万,更多还是无名英雄,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谨录《无名英雄纪念碑铭》 : 夫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测,刚不能制,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志甚远,所怀甚大也。所怀者何?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殒后无名。

铭曰:呜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兮精魄,安兮英灵。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即名!

人有所忘,史有所轻。一统可期,民族将兴,肃之嘉石,沐手勒铭。噫我子孙,代代永旌。

《永不消逝的电波》,值得做全国所有邮电大类高校的开学第一课。

 3 ) 《永不消失的电波》

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李侠同志的爱国革命精神,在革命的道路上如何能够帮助到自己的队伍,他一步步的深入敌方阵营,获取有利的情报,但是不慎被敌人发现后被残忍的杀害!在被杀害的时候发出了最后的一条电波 揭露了敌人见不得光的丑恶嘴脸!

我顿时明白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因,电波不仅仅是用电台发出的情报信息,还是主人公李侠同志那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会因为他的肉体消失而消失,相反,他却激励着身后千千万万的爱国人士!这种精神会被永远传承下去永不消逝!!!

 4 ) 《永不消失的电波》

故事讲的是在抗战时期,共产党上海地下工作的李侠同志怎样一步步进入工作过程的讲述,在这期间与党员女工何兰芳同志假扮成夫妻,经历种种不幸被日本军事逮捕,以为他是国民党特务。将其释放。却阴差阳错成了重庆国民党人,他借此机会打入打入国民党情报内部,巧取了敌人很多的有利的情报。揭露了国民党的不为人知的丑陋嘴脸后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再发出最后的电报后被残忍杀害。

看完电影后,我顿时明白了《永不消失的电波》的原因,电波!不仅仅是用电台发出的信息,还是主人公李侠同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会随着他的肉体消失而消失,相反他却能激励着身后千千万万个的爱国人士,而这种精神也会一直传承下去永不消失!!!

 5 ) 永不消逝

电波消失的时候,伴随着李侠眼睛注视的,还有那一句:永别了,同志们。还有延安的一切,过往的岁月,战火以及那一面旗帜。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他毕生的信仰,他的家,他的国,他的血脉,他的所有。
    他第一次发电波时,背景就是延安的白塔。那个时候,我会想,原来革命里,也有这样一个温柔的塔。牛津的学子为了纪念他们曾经旖旎的大学岁月,写出了“如梦似幻的尖塔”。我们却在一个革命者的眼眸里,感受着那样执着的眷恋,那样执着的深情,那样执着的信仰,那般温柔的一个塔,不高不矮的立在延安,立在他那永不消逝的电波里。
    犹记得姚苇对李侠所发电波的形容:这般点划清楚,犹如一汪清水。连敌人都会这样形容,一汪清水,李侠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他第一次出场,他的新奇,便如黑白片里的骄阳一般坦然一般清澈;他再次出场便是老道的情报人员,但是那种温和里竟带着让人迷恋的清和,对着新来伙伴的尖锐,晨阳般的宽和;然后,便是狱中,重刑过后,没有多少折磨的痛苦印出来,有的只是夕阳般清倦的一张脸,清清淡淡的说着,我不知道,始终如一的说着,我是一个中国人;最后的最后,面对着死亡,那般清晰的发着电报,那般清楚的警告,那样那样清明的眼神,对着亲爱的战友说:永别了,同志们。
    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因为它讲了一个好故事。虽然它的镜头语言很烂,即使在镜头切换时已经尽可能的巧妙,比如火苗从老孙手里燃烧的纸到了柳妮娜的打火机,比如那一注水从倒在李侠脸上转到姚苇倒在酒杯里,比如那一个搓衣板上的衣服从无沫到有沫便已是无数光景流逝。但在从房间A到房间B的转换里,我们总是看到不折不扣的墙板,无时不刻的提醒我这是在片场演的一出戏。至于其他的镜头,嗯,几无可言。我也是在这时感到,小津安二郎的构图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样的黑白电影,那种静美,却属于一种极致。
    不过,这一切,都无妨它讲了一个好故事,虽然它讲的磕磕绊绊,但是它的真实,却是结结实实的触动着我。在这里,你看不到,一个共产党男爱上一个女子却发现她是军统女特的纠结情节(每次看到这种狗血剧情时,我真的很想问一句,你觉得这种概率有多大),因为它真实,所以只有一个姚苇,一个曾经热切崇拜过蒋介石,终又失望的军统特务,他世俗,他小人,他软弱 ,他在夹缝里觍颜求生,因为他已丧失信仰。他不坏,亲爱的,至少他的人性未曾泯灭。他在对利诱李侠不成,听到那“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时的明白。我常常想起,汪精卫,在投降后,演讲时仍然会讲:中国不会灭亡。蒋介石的摇摆不定,汪精卫的投降曲折,国民党内的争斗与腐败,信仰的泯灭,只求活着的亡国奴的可悲。他们不可恨,只是太过太过可悲了。
    因为走的太远,所以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所以说,李侠是多么多么幸福的一个人,他在那个年代里选择了共党,一个坚持抗日的党,一群温暖的战友。他把那些温暖也带给了兰芬,他看着这个女子,从稚气盲目的向往——觉得流血流泪才是做事,到沉稳的发电报,面对着他的拷打,心里再疼,也学会了说不知道,学会了默默洗衣度日,接他出狱听到其他人说“在里面和住旅馆一样”,只是给丈夫披上一件衣服。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男人是多么可爱啊,吹牛来安慰着自己的妻子,忘记了自己受的罪。兰芬就是一个真正党员的成长,这里没有多少香艳,没有多少风花雪月,只有岁月对人的点滴蹉跎。成长,只能由岁月带来。
    故事的开头,就是一个谍报人员的暴露,后来就是李侠的暴露,电波却始终如一的发着,直到迷惑敌人,直到出狱,直到终于又可以发电波,直到敌人就在面前,电波还在发着--永不消逝。就如日本人感慨的那样,共党的电波永远不完。那么简单的设备,那么简单的隐匿,敌人一抓就准。可以不完的原因只有一个,前赴后继而已,不停扑火的原因也只有一个,信念如一而已,更何况扑向的不是火,而是属于1945的光明,对于李侠,还有1949的天亮。
     所以,电波永不消逝。

 6 ) 永不褪色的电波

女导演王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执导了好几部现在看来“主旋律”的影片。但又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主旋律”,人物高大但也接地气,情节悲壮但更生活化,几许温暖,几许烟火,几许柔情,甚至几许浪漫。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名字就取得很浪漫。当年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片尾孙道临饰演的男主角李侠在空中发报,白云朵朵从他身前飘过。我们都知道他最后被捕了,一定牺牲了,但是导演不愿意直面拍摄他的死亡,用了这样一个柔情的方式来展现,来纪念。这次陪长辈们去看彩色修复版,最后到这里,蓝天白云突然就变回了黑白色——这也几乎是电影唯一的一处黑白,突然明白,这也是一种对李侠逝去纪念的展现手法。同样柔情。

彩色修复,从来不是单纯地上个色就可以的。

第一次看《永不消逝的电波》时还小,就记得孙道临一双炯炯有神坚毅的大眼睛,记得他的鞠躬尽瘁,记得他的宁死不屈。这次再看修复版,才发现导演对许多细节的刻画都很到位,比如李侠夜里偷偷去阁楼发报,为免惊动邻居,脱了鞋子光脚走上楼梯。女主何兰芬在李侠被捕后艰难洗衣裳,洗完一件绞干后,忍不住将手笼到嘴边呵气……都是很生活的。

王苹导演电影中的女性都自有其可爱的生命力,令人一见难忘,不是单薄的形象。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二妹子,《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春妮……我这次重看《永不消逝的电波》发现导演也给了袁霞饰演的何兰芬很多着墨,她绝不是英雄李侠的依附。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电影中详细描绘了她如何从一个工厂女工变身李太太,从不理解李侠的工作,到坚定地支持他协助他成为他最得力的革命伴侣。

我觉得两人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前面李侠刚来到上海,自己还没有成功转换身份。后面镜头一转,开始展现他以一个成熟的革命前辈教导何兰芬同志如何潜伏。一下很多不曾拍出来的,通过李侠此刻的成熟举动我们就都懂了。既展现了李侠他们工作的不易,也让我们对于李侠这个人物在现实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当然,也许这一切和彩色修复后何兰芬美丽的形象也有关,那从朴实女工装到鲜亮旗袍再到干练家庭妇女打扮的变化,将何兰芬这个人物一点一点丰富起来。

我对于这次彩色修复非常好奇,所以看了一些幕后故事。据说工作人员连剧中传递消息的《红楼梦》都特地找专家问过版本,后来发现线装书的特殊装订确实可以藏东西,可见当年拍摄之严谨。而这次着色更严谨,既考证了版本,又配合主角的衣服颜色,这才定下了蓝色。电影中每一帧每一种色彩都不是随意的,都是考究的。

对于一部经典黑白电影的修复,显然是希望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希望《永不消逝的电波》也能永不褪色。

 短评

1.《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素材由国家安全部一位了解李白生平的人士提供的,经黄钢艺术加工而成,因此影片片头字幕的编剧名字是一个化名。2.有人认为孙道临的气质只适合演大户人家的公子,不适合演八路军干部。而在解放前接触过地下工作者的王苹认为,孙道临的眼神有种让人琢磨不透的感觉,这是长时间做地下工作的人特有的眼神。3.扮演叛徒姚苇的王心刚长相正气,一直扮演的是正面人物,大家都担心他很难转型,建议找演反派人物比较有经验的演员来演,连王心刚本人都没有把握。王苹凭着自己的导演经验相信王心刚能够演好这个角色,鼓励他抓住这个机会开拓戏路。4.有人认为袁霞不会演戏,启用她太冒险。王苹认为何兰芬是一个朴素的上海女工,有点土气,参加地下工作后,身份变了可本质变不了,而袁霞的气质恰恰有点土,所以适合扮演何兰芬……-百度百科

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孙道临-李侠,密码专家。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延安颂

7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帅惨了

9分钟前
  • Erizalebeth
  • 力荐

2024.10.4 修复版点映场。老电影不愧是老电影,一句多余废话、一个注水镜头都没有,吊打市面上某些注水电影电视剧。孙道临堪称那个年代少男少女们的梦中情人,哪怕时隔多年,他身着长袍出场依然能让身边的中老年观众们倒吸一口凉气。现在的小鲜肉,别说演得不如孙道临,长得也不如孙道临,审美在倒退。

12分钟前
  • Odair
  • 力荐

我发现第三代导演有个特点,相比于第二代导演在建国后虚伪的歌功颂德,第三代导演虽说政治宣传色彩也很浓,但是有相当大的现实主义成分在里面。可见,他们对共产党才是真爱啊,哈哈。此片是一部当时难得的谍战片,也是孙道临演员生涯中一部为历史所铭记的电影。王苹导演的仍旧很细腻,相比于某些导演流水账式的叙事,脸谱化的叙事,王苹镜头下的人物是有层次的,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十分难得。李侠与兰芳建立革命友谊之后,又升华。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家三口,生活于市井之中,但却暗流涌动,时刻有着危机的降临。李侠牺牲了,可他的电台之音永垂不朽,为新中国的建立添砖加瓦。

13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李白同志,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18分钟前
  • 如也
  • 推荐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21分钟前
  • KID
  • 力荐

2021.10.07📍沈阳工人文化宫影城 那个年代不只有理想主义,还有组织给分配的对象。(电影院可真应景啊)

25分钟前
  • MIss_三三三
  • 力荐

因为故事里的中国过来看这部电影。何兰芬的扮演者袁霞说的那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真的震撼到我,从头到尾哭的不行。这部老影片黑白的,没有字幕,但是很有感觉。致敬革命先烈

29分钟前
  • noheartx
  • 力荐

小时候看过若干遍。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李侠那句“好好生活”。

33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力荐

有些许闪光点,不过人物塑造脸谱化,整体太“样板戏”了,同时也是毫无意义的上色修复。

36分钟前
  • 发条橙
  • 还行

我是看了刘涛和胡歌演的片段才知道这部电影的 感激那个时代的前辈们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所有

37分钟前
  • lucking star
  • 推荐

记得当时和同学说,这辣椒水、老虎凳不用上刑,往眼前一摆,我就全招了。真是敬佩当年的共产党人

38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镜头中有个人在影印毛主席讲话传单的时候,简直就是在表演hip-hop 。哈哈哈哈哈哈

41分钟前
  • 余获获
  • 较差

斯人已逝

43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力荐

滴滴滴,亲爱的同志们,永别了~

48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看了故事里的中国过来的,正如胡歌所说,烈士的一生就像一根火柴,一直潜伏在黑暗里,但恰恰是这根火柴,点亮了新中国的光明!向所有为国牺牲的先烈致敬!

51分钟前
  • 安妮
  • 推荐

尽管倾向于认为这次转制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借由机会能进行重温,依然是当下如此平淡的院线中的期盼- -《庐山恋》、《早春二月》、《冰山上的来客》…有机会吗?全场都是陪伴中老年观众来看的子女们,大家一言不发看完整片的感觉真好;如同那个完全不出落俗套的结局,都值得珍惜。孙道临和王心刚之外,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饰演“柳尼娜”的陆丽珠;彩色画面下的她那种独特的气质与形象或许更添说服力。翻到演员一段在电影之后的经历倍感唏嘘,也庆幸她度过了那样的浩劫。

56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孙道临真俊!貌似潘安……

59分钟前
  • 李哥
  • 推荐

57年在李克农一手推动下拍摄的。既颂扬了烈士又严守组织的秘密,保守了很多情节。

1小时前
  • Die Katz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