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国产凌凌漆》吧,这部影片拿到了当年票房的季军,共计37,523,850港币,同时李力持也帮助周星驰,又一次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但是,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虽然看星爷的影片令人捧腹,但是影帝似乎总是与他擦肩。
对于公安的丑化有一定的偏见,私欲,贪婪,扭曲等。不过,袁咏仪是个特例,她以李香兰之女的形象忍受着胁迫,压抑着内心。直到她遇到了周星驰。杀猪十年,星爷终于可以报效国家,却意外陷入了圈套。虽然有007的风度,但他还是充满违和感。那一段看A片取子弹固然经典,但是滴血的白玫瑰才是胜算
三四年没有看了,今天翻出来看,还是那么震撼,甚至感触更加深刻。毕竟这年过去,跟高中时候看片的我已经很不一样了。以前的我,虽然已经察觉到这部片子的与众不同,但更多是被笑料吸引,而现在我更加体会到黑色幽默里的复杂味道,我会大笑不止,却隐隐难过。周星驰的演技,已经是出神入化了。
我心中的英雄就是这个样子,寒酸的底层没有任何铺排就荒诞滑稽地出场了,他被当成傻瓜笑话,以来就吹,刀神,歌神,箱神,看见女孩子就说要送花给人家。理所当然被别人当成了一无是处的傻瓜看,这么爱自夸,是做作吗?错,这叫真正的不做作,只不过这世人已经习惯了高手就要佯装低调,所以当一个人毫不掩饰坦诚自己能力的时候,被看做了傻瓜。
真把别人看傻瓜的,却最后证明了自己是傻瓜。最紧要关头用神一样的刀法拯救了生命,而之前还被当成刀都抓不稳的吹牛大王,那个反差太强烈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太明显了。他唱起歌来也真的很好听很动人,正如台词那样,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沧桑而又潇洒的神情。一身白西装,一只寂寞的烟,那不是一个帅字可以形容,那首歌也变得特别动人了呢。我也如同片里的袁咏仪一样,看得一愣一愣的,她肯定在想,这男的唱起歌来,真不像个坏人。
这个片子把黑色幽默用到了极致,很多地方令人拍案叫绝,然而笑过之后,是沉重。真正的英雄跑去卖猪肉了,坏人都跑去当官了,上层黑的跟什么一样。他再为国争光,再民族英雄,一个人能够也改变社会的现实吗?最后,英雄还是跑回去卖猪肉了。司令的话,句句见血,“不会,中国那条绝对不会”,这句话太绝了,看来香港对大陆官方风格还挺了解的。里边对解放军的描写是凶残黑暗可怕的形象,冷面杀人不眨眼的镜头令人阵阵发凉。黑色幽默幽默出了黑,上层建筑的黑,社会的黑。
让我最感动的是他冒枪林弹雨跑去摘白玫瑰的画面,你看他跟你嬉皮笑脸,以为是在开玩笑。喜欢什么花,我送你啊?没气好气回的一句白玫瑰却被他放在了心上,他不是开玩笑。真情假意,虚虚实实,到最后原来那个爱开玩笑的人句句是真。
其实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变,只不过不到非常时刻,展现不出他英雄的一面。
看着像个傻瓜,其实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侠客,重情重义,真实自我,更重要的是那份淡薄名利的潇洒,与世无争的大气,可以用黑色幽默来面对生活的寒酸与落魄。身怀绝技,甘于做自己那个小小猪肉贩。
陈宝莲出场的那一段也相当惊艳。
解构致敬恶搞经典,无厘头cult神作。周星驰喜剧后现代特征初显,而王晶仍在原地踏步。杀猪刀上的“民族英雄 小平赠”,回归前夕的两岸关系侧写,比现在的合拍片融合更好。功能错乱的手电筒大哥大吹风机剃须刀,飞刀钉在墙上的苍蝇,张学友的李香兰,粘在下嘴唇的烟,看A片凿骨取弹,结尾的肉摊震…
星爷唱李香兰真销魂
我现在才知道达文西就是达芬奇...
为什么那么人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因为他电影始终在歌颂一件事,那就是天真。
“唔好再叫我文西,叫我达文西!”“系嘅,文西!知道啦,文西!”
#重看#向氏出品,张学友《李香兰》,恰甚嚣尘上时重温,非常应景;彼时香港电影尚未北上,充满各种讽谑,已经不止指桑骂槐,执法人员之丑陋及内讧,五星红旗讽刺性的特写,简直已经指到鼻尖;模仿虽多,混搭得有趣,大爆血浆、奇怪大招,重口喜剧。
是瞎子、有关系、会轻功都不如塞个红包管用。
李香兰很好听。
我就是本地最红的!
那首歌太好听了……那根烟太绝了……
以前看的时候并不觉得怎样好看,唯一记得的也只剩那首《李香兰》了(毕竟这歌放得实在突兀),当然现在看来也还是那样,如此高分还真让人意外,毕竟是处女作,许多地方还是不成熟,虽然恶搞了不少电影,可它的笑料无厘头得几乎不好笑,各种爆血浆倒有种cult片的味道,至于你们说的讽刺,这都算讽刺了么
它看起是一只吹風機,其實它就是一只吹風機……
周星驰无厘头表演的巅峰之作,其中众多台词与镜头为星迷所津津乐道
忘不了那个“一百元”…… - -b
陈宝莲短暂荒诞的一生中最闪耀的瞬间。
星爷最好的电影之一
好反动的周星星片,难怪从小到大都没看到电视台播过
最佳周氏電影之一
恶稿007也就星爷能拍出这个范儿来,真是脑洞无限大呀。
一直都在笑~~"我就是本地最紅的"(唱李香蘭也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