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看到无数张笑脸一转眼就变成的躺在地上的尸体,看到被俘后的德军与英军和谐相处,甚至打成一团,他们相互沟通,很显然无论是谁都觉得这场战争毫无意义。"我同情他们,也同情我自己""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是敌人,而是并肩战斗的伙伴"
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是同心的,我们共同的敌人是中国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士兵没有错,错的只是政府,只是那个时代,士兵只是强权下的工具罢了。
战争很残酷,但是更残酷的是无数的士兵牺牲的毫无意义,那么多煎熬痛苦恐惧坚持,最后means nothing。把影片最后一段老兵们战争结束回家后说的话摘录下来:
“人们根本就不讨论那场战争,他们对发生了什么完全不感兴趣,他们对战争也完全没有概念。” “所以我们这几百万人也不配到一句‘非常感谢’,你到野外泥地里滚了一圈回来,连礼教都丢了,还奢求什么感谢是吧!” “我们和平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你可以和战友倾诉,他们都理解。但和普通人,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他们无法理解那个和自己一起踢足球的好朋友就在自己身旁死去的那种感受。” “普通人只知道我们回来一身的泥和虱子,但他们无法想象,坐在战壕里等炮弹落下的那种心理折磨。” “人们无法理解战争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他们可能把战争看做是一段连续的骑兵冲锋吧。” “刚开始战争还算合理,人们在马背上比比剑,但后来就发展出了可怕的东西,人们意识不到军事装备的威力!在战场上人的生命分文不值。我们没有人是英雄。” “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一部分是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害怕别人察觉到自己的恐惧,还有就是对人性的信仰,战友之间的信任,不能让彼此都失望。” “历史终会证明,这场战争不值得。” “唯一真正惹毛我的一件事,那时我复员了,走进一家商店,店员是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他说:‘你最近都去哪啦?上夜班吗?’”
战争,是很容易出深度的电影主题。
关于二战的电影,汗牛充栋,《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以及巴塞君刚跟大家聊过,上周末上映的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等等等等。
然而,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却屈指可数,《神奇女侠》可能算一部?
不过这周影院上映了一部关于一战的电影。而且有点特别,《他们已不再变老》。
如果说李安的《双子杀手》,是用技术开拓对电影未来的想象,那彼得·杰克逊的这部《他们已不再变老》,就是用技术回望历史的缝隙。
600个小时的访谈录音,100个小时的影像资料。
没有绝对的主角,也不见撼动娱乐圈的明星大咖,“彼得大帝”硬是在故纸堆里翻出了一个关于一战的故事。
尽管摄影技术尚未完备,但满是噪点的黑白胶片确实给这场战争留下了最生动的记录。
1
一切,开始于一群青年人的热血。
“当时我们在和德国人踢足球比赛……后来我们讨论决定继续和对方踢球,毕竟宣战是明天起才生效的。”
就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将青年们与战争联结起来,在那个血气方刚的群体心目中,战争与政治、国别甚至生活都无关,不过是一次关于勇气的试炼。
这恰好也是战争动员与广播宣传的最终目的。
为了复现这一段历史,彼得·杰克逊动用了很多征兵海报,那些美好的图像与热情的口号,试图让参军者相信——英雄的称号在向自己招手。
为了实现这个关于英雄的梦想,大家很有默契地集体“变成”参军年龄,顺利成为军队中最底层的新兵蛋子。
战争一打响,退伍老兵就被召回军营成为教官,他们要用血的教训告诉新人:服从命令是军营的最高神圣。
于是,青年们学习了很多新的事实:
没有不合适的鞋,只有不合适的脚。
一分钟内让十发子弹命中目标是基本技能。
只有将尖刀准确地刺向敌人,你才能活下去。
可是,六个月的训练疲惫枯燥,和战场的距离太远,“活下去”三个字实在是虚无缥缈。
终于,奔赴前线的命令到达了。
即便前线退下来的老兵说一切都“糟透了”,这群奔赴战场的新人仍旧士气不减,他们不在意目的地是哪里,只要能上前线打德国人,就算达成了一半的目标。
2
随着士兵们走入战壕,电影也终于被技术手段修复成了彩色。
可究竟什么才是战争的底色?
绿色?
放着一堆杂物的战壕,士兵们穿着绿色的军装,或站岗放哨、或维护坑道、或轮班休息。
嘈杂之中散乱的绿色,明明穿在人身上,却不如无人区倔强的小草充满生机。
红色?
因为物资缺乏,只能用油桶运水,红色的油桶上记录着士兵们的生命线。
敌我双方相互防范的铁丝网上,挂着不知名的尸体,原本鲜红的血液已经凝固变黑。
与腐烂尸体同床的士兵们,不仅要躲避子弹的扫射,杂乱战壕里潜藏着鼠疫和坏蛆,为此烂掉的“红手红脚”,不得不直接砍掉。
肉色?
以战壕为家的士兵们彼此没有隐私,毕竟生死存亡最容易稀释道德与界限了。
但是,比赤裸相见更直接的是,大家得坐在同一根木杆上解决大号,一旦有人摔下去,就只能“亲兄弟,粪坑见”了。
说到底,因为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战争根本无法用一种色彩来定义。
大概,彼得·杰克逊为这些珍贵资料重新上色的意图也在于此。
既然新技术能让锁在黑白世界里的故事重现生机,为什么不试一下?
当然,这种创作本身也存在争议——对史料的艺术再加工,是不是触动了真实的界限?
从技术本身出发,一战期间的黑白影像没有收音功能。
制作团队所做的,就是在丰富的物料里捋出一条故事线,通过剪辑将士兵们的口述音频与图像对应起来。
换句话说,观众们在荧幕上看到人,根本不是说话者本身。
为了让声画同步更有针对性,对于有对话场景的视频段落,还专门找唇语专家进行语言识别,另行配音。
至于枪炮环境音,更是读秒式对应。
复原声音已经如此不容易,那给一帧又一帧的历史视频重新上色,简直是一场损耗惨重的持久战。
问题在于,当下的色彩选择,能够负担起历史的重量吗?
彩色,影像更亲切,却也离历史更遥远了些。
在电影类别上,《他们已不再变老》被划入“纪录片”,可重新编排、声画不同的操作似乎又背离了传统纪录片的制作形态,也让它和历史真实的关系显得暧昧起来。
究竟是用历史来丰富艺术,还是用艺术来重读历史?
也许,在关于士兵屎尿屁的一系列故事之后,电影给出了相对正确的答案。
3
如果说战争逼迫士兵们看着发小的脑袋被崩开也能无动于衷,那坦克则带来了恐怖的深渊。
只有写下遗嘱,才能去和这个钢铁大家伙决一死战。
“我从没听到过那么大的炮火声……空气热得像地狱炼火……”
用什么词来形容这里的情势最恰当呢?
屠杀。
人性,本来就是最难以预测的,更何况此刻战场上是一群杀红了眼的士兵:
“那种麻痹人的喧嚣,会使人反常,不管这个人曾经有多么善良,所有的感官只剩下没有含义的生理反应……”
终于,电影开篇构建的“英雄梦”在“坦克大战”的高潮中崩坏,只剩下真实而长远的震撼。
文明的外衣被一颗颗子弹戳破,在人与机器本就不公平的对抗背后,是一个种族要对另一个种族毫不留情的消灭。
无论电影开篇用了多少士兵的生活细节来解构战争,一个有人文关怀的导演拍战争,必然会回落到反战情绪。
上一秒自信的士兵在对着观众微笑,下一秒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反复出现的蒙太奇根本不是在传递快乐,反而是在凝视那份最深远的绝望。
战争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利益的争夺。
而士兵们仇视的,不过是本国宣传过程中塑造出来的、想象中的敌人。
一旦这种抽象的愤怒对象被拆解为具体的人,就很容易发生动摇,恰如这段英国士兵对德军战俘的描述:
“那个德国士兵,通常是个很好的人,我想他真的是一个理发师或者商店老板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制服里。”
这样深切的同理心,不仅留存在战争刚刚结束,也成为每个幸存者日后生活的信条。
因为,最终没有人成为英雄,返乡的士兵甚至成为了被唾弃的人。
随着战争结束,失去“士兵”这个工作,不仅得不到家人朋友的理解,而且也无法与他人因为这段特殊经历共情。
在战争里,有些人的痛苦很短暂,只在等死的一瞬间。
可在战争结束后,有些人的痛苦太长久,甚至用尽一生的时间也得不到应有的疗愈。
从战前动员、备战、上战场、战争结束回家,《他们已不再变老》铺陈了最朴素的时间线,最终呈现的,是用艺术看历史的一种方式,但请记住,电影只能投射历史,不能改写历史。
在光影的世界里,他们已不再变老,我们也不必当真。
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他们不明所以地失去了生命,最终等不到变老,而我们则必须牢记,每一场血流奔涌的屠杀背后,都是无比惨痛的生死教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最近上映的片子里,这是我个人最想推荐的一部。
这是一部战争纪录片,但和一般纪录片不一样的是,这部片子把百年前的黑白影像做了全彩修复。
制作团队还听了一战老兵几百个小时的采访录音,并把这些录音按时间顺序梳理出来,和修复过的影像一起播放。
会让你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一战战壕里,那些老兵魂魄归来,和你讲述他们当年战争里的日常生活。
要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打捞那些能击中人心的故事和画面,是一个无比繁琐巨大的工程。但导演彼得·杰克逊,居然带着团队完成了。真的非常了不起。
这和他个人的一战情结也有关系。他祖父威廉‧杰克森参与过一战,五十岁时就早早去世了。他对祖父的一战经历很感兴趣,在还没有制作这个片子之前,他自己也搜集了很多关于一战的材料。
这部片子和一般的战争电影完全不一样。因为它里面每个细节都是真的。它会拉着你以微距镜头去看战争。
片子有无数生动的细节,这些细节本身就构成了对战争最大的控诉,它会打破你所有关于战争那种英雄主义的幻想,会让你看到臭气熏天、尸体散落的真实战场。
比如,战壕里要喝水,往往是从弹坑里舀水喝,但弹坑常有死尸。有士兵就会因为喝的水有问题而痢疾;
比如,战壕没有厕所,只能挖条沟,上面架个横杆,同时会有七八个人坐在上面拉屎。完全没有隐私可言,也没有卫生纸,大家只能用手擦屁股。
这还不算惨的。有时候,你会听到惨叫。那是横杠断了,横档上面的四个人就都掉进粪池里面。上面的人,需要把步枪伸向他们,让可怜的落汤鸡们拉着步枪爬出来。
整个前线都弥漫着一股尸体腐败的臭味。有士兵说“那是死亡的味道,如果你闻过死老鼠,就像那种味道,只是臭上百倍。一切事物都沾上了这种味道,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尝到。”
老鼠靠着吃尸体,变得又大又肥。
战壕里还有毒气,如果你没有及时在毒气来袭时,戴好防毒面罩,你的眼睛可能会瞎掉。
还有寒冷。士兵们知道一个词叫“壕沟脚”指的是因为脚泡在冰冷的污水里,长了坏疽,
只能送出前线,把脚锯掉……
这一切是这么的痛苦,而更可怕的是,造成这种痛苦的战争,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
有英国士兵回忆说,自己最初参与战争,是把这看成一种任务。对于德国军人来说也是如此。
俘虏过德国兵的英国军人说,“德国士兵一般来说是好人,可能是理发师或是店老板之类的。只是和我们一样都穿上了制服。”
“他们是正直的居家男人,是孩子的依靠。”
“他们似乎对我们没有恶意,像我们一样,他们只是奉命行事。我们在聊天时都认为这场战争毫无意义,为何会发生?”
对啊,为何会发生?
你看着看着,心里会被战争带来的巨大荒谬感占据。很多15、16岁的英国小孩子为了参军,谎报年龄,他们很多人死在了自己参加的初次战役中。
他们的一生还没有展开过,就结束了。而在他们的对面,那些德国士兵,也是一样啊,很多也都是未成年的少年。
在战争结束时,那些士兵的反应也很真实“我们觉得好像失业了,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接下来该怎么办?”
而当这些人回到日常生活,他们迎来的不是感激,而是遗忘和忽略。
有士兵说"人们从不谈论战争,多数人完全不感兴趣。没有人会因为我们(由于参战)变得浑身泥泞、缺少良好礼仪,而表现出‘非常感谢’的态度。”他们无法理解和我一起入伍的朋友,却在你身旁死去的感受。那些你曾认识,一起玩球的人,支离破碎、浑身发黑,直至被人埋葬。”
战争让这些士兵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野兽。有英国士兵回忆说,他见到18岁的战友面对已经举手投降的德国军人,依然毫不迟疑地扣下扳机。
而当战争结束,文明社会又不愿意再接纳这些被战争异化的“野兽”。
老兵们回忆这场战争,会说“天哪,千万别再打仗了!”老兵们也有思考为什么会有战争,有个军人说:“我看不出战争的理由,只知道非常可怕。”
这让我想到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说过的那句“Older men declare war. But it is the youth that must fight and die.”(“老头们宣布开战, 但是战斗和死亡的都是年轻人”)
片中老兵说:“最终历史会证明,这一切毫无意义。”希望反战会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一直以来,第一次世界大战遥远得仿佛好像只是历史课本里的一段话: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在塞拉热窝遭到暗杀,就此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由于我们国家没有直接参与一战,和二战比起来,一战在我国的知名度低得可怜。但其实一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以毫不保留的说,一战直接改变了现代的世界格局。一战过后,英国虽胜,但国家经济一蹶不振,从此日不落帝国落于美国后。德国战败背负巨额欠款,直接导致了希特勒的当权和二战的发生。一战过后,底层人民的革命意识觉醒,开始逐步推翻各国腐朽的皇室。法国急需劳动力,周恩来、邓小平等人赴法勤工俭学,为日后中国的崛起埋下星星火种。
执导了史诗巨作《指环王》的新西兰人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帝国战争博物馆希望他能拍一部关于一战的片子,要求是需要用到博物馆的战争史料,大约是两万三千个小时的影像资料,还有三万三千个老兵录音。但同时还要有原创性,不能流于流水账。
历时四年,PJ完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没有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而是从西线英国士兵的角度,讲述了这段历史。因此这个片子,比起政治历史,更偏向于人文经历。全片一个半小时,所有的画面都是史料,没有尴尬的现代演员的演绎,没有无聊的历史学家采访,一切都是一百年前原汁原味的。背景讲述者都是一战时期的老兵,讲述那些年只在回忆里鲜活的故事。最最酷的是,PJ和他的团队通过现代科技给古老的影像资料上色,调整速度,那些在快进般的模糊史料里的古人,突然间鲜活起来,隔着屏幕也能真切感觉到他们的天真,他们的恐惧,他们的苦中作乐。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战的爆发是突然的,这边还在和德国人踢足球赛,突然传来消息,英国对德国宣战了。但是国家的动员却是有力的,各种标语让年轻的小伙子们热血沸腾,“日后你的孩子问你,爸爸,你在伟大的战争里做了什么?”“为英格兰而战,不要成为下一个比利时”。征兵的要求是18-35岁,但是热血的少年们谎报年龄也要参战,有老兵回忆说,那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还没等我上战场呢,战争就结束了。英国口音和美国口音比起来,有种呆板的可爱,在影片中更显的得少年们不知世事。
他们穿上了最好的(可能是唯一的)西服光荣地去参加征兵,却被统一没收了全套行头换上了并不合体的土黄色军装和沉重的军靴。经过短暂的令人兴奋的军训过后,他们便开拔进入了比利时战场。一周比一周走得快,走得时间长。越往前走,听见炮火声越来越近了。路上遇见前线下来的士兵,年轻的士兵们兴奋地问前面怎么样了,士兵表情麻木,说:“糟透了,伙计。”
很快,他们便直面了战争的残酷,荒芜破败的无人区,缠着密密麻麻的铁丝网,网上挂着死人。潮湿的壕沟里,有大群吃死尸吃得胖胖的老鼠,有无尽的虱子,天冷的时候靴子和沟里的水冻在一起,冻疮都是轻的,严重的则需要截肢。上一秒钟还在聊天,下一秒钟聊天对象的头就像个打碎的鸡蛋一样在眼前爆开。战壕里不能睡地上,因为有水,直接在壕壁上挖洞躺在里面睡。没有上厕所的地方,只能挖出一条沟,上面放个板子,板子上可以坐四个人,都光着屁股拉屎。拉屎的时候由于在壕沟外,还要提心吊胆怕德军扔个炸弹过来。有一段在壕沟里的录像,明显看见娃娃脸士兵脸上的无限恐惧,PJ说这是在一场很惨烈的战役之前录的,这个录像里的所有人基本都战死了,这是他们死前30分钟的影像。
战事不严峻的时候,士兵们也会聚在一起苦中作乐。吹口琴的,吹苏格兰风笛的,逮着青蛙玩的,互相喂食物的,拿着瓶子当吉他弹的。半大小子们在一起,再艰苦的环境里也能找出无穷乐趣来,影片中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咧着嘴笑着的。那个年代电影刚刚普及,面对摄像师,每个路过的人都天真又羞涩地盯着看,很难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还有人不知道摄像和摄影的区别,站在哪里呆呆地尴尬地笑着等着照片完成(那个时候照相需要摆pose十秒以上才能成像)。这些看着镜头的一张张面孔,一双双眼睛,经过了一百年的时光,注视着我们,突然有种跟古人交流的超自然感。
战争打了四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都累了,当年的少年已经成为营养不良,胡子拉碴的男人,见过德军的俘虏才发现他们也是普通人。PJ的讲述非常中立,在电影里德军很勇敢,也很固执,但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可能在战争开始前是理发店的,酒店服务生。被俘虏的德国人表情也是恐惧,呆呆地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了眼前英国士兵的一个表情就等来杀身之祸。
等到这些士兵都回乡了的时候,才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接待英雄的荣耀,而是周围人的不理解,还有失业潮。这场欧洲皇室之间的角力,带给普通民众的,只是伤痛和贫穷。上大学时,白发苍苍的德国教授给我们讲,他小时候村子里的人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他那个时候还以为正常的就是那样,人都是那样的,都是要缺胳膊少腿的,后来才明白那有多么的不正常。
影片结束后,PJ出来讲解了他和团队制作电影的过程,读唇语,配音,找资料,调色,如此庞大细致的工程,也之后PJ这样追求追求超现实的导演才能达成。最后的片尾曲是一首一战时候的老歌《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调子朗朗上口非常有节奏感,应该是士兵们行进的时候编出来得以传唱的,讲的是法国战壕里的英国士兵们和一个法国老女人苦中作乐的事。这个片尾曲还有一个小插曲,电影快拍完了PJ才想起来用这个曲子,回英国找人录已经来不及了,他用新西兰人模仿英国口音又觉得不像,破坏电影整体感。最后他打电话到英国大使馆,找来大使馆里最会唱歌的几个人,于是这几个高矮胖瘦不一的外交官,在口哨和苏格兰风笛的伴奏中,用英音摇摇晃晃地唱了这样一首歌。效果出奇地好,仿佛就是几个临时凑在一起的英国士兵,一边行进一边唱着这样一支粗俗的歌曲,不知道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一战作为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战争之一,有一千万士兵阵亡,其他受伤病困扰而早逝的更是数不胜数。PJ在最后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部片子能让人们问问自己的祖父母们对于那段时光的记忆,因为他们的父辈们可能和他们讲过这段历史。而再过几年,当我们的祖父母去世了,这段历史真的就变得遥远了。感谢PJ以一种谦卑的匠人精神,将这段落满灰尘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些年轻的士兵们有的人埋骨异乡,有的人的孩子都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们因为这部影片而永远鲜活。
附上《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的简化版歌词(歌曲本身重复的段落太多了),往往这种欢乐的口水歌,因为是百年前的,反而有一种黑暗哥特的意味在里面。另一首相似的歌是《编玫瑰花环》,是一首欧洲黑死病时期的黑暗童谣。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已经有四十年没被吻过了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我们的士兵打破了她四十年的魔咒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你不需要认识她很久,就会明白士兵们为什么为她疯狂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是镇子上最努力的女孩,她躺着赚钱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十法郎卖出一个吻,柔软多汁像桃子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女士你有个好女儿,给士兵们洗内裤
我不在乎我变成什么,所以我加入了步兵团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我上了她的床,她确实好玩,摆动她的屁股,像个机关枪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我在小姐的床单底下,快活得没法描述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抛了个媚眼说“Oui,oui,让我看看你能对我做什么“
他们说他们设计了这场战争,他们说他们设计了这场战争,可是我们在行进个什么劲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已经四十年没有被吻过了
军官们得到所有的牛排,而我们只得到肚子痛
你可能会忘记毒气和炮弹,你可能会忘记呻吟和呼喊,但是你不会忘记那些小姐们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好多结了婚的人,也都想回到法国呢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只要擦去鼻涕,擦干眼泪,我们很快就能回家了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我对她一件钟情,我的床单湿了一个晚上
你可能会忘记毒气和炮弹,你可能会忘记呻吟和呼喊,但是你不会忘记那些小姐们
你可能会忘记毒气和炮弹,你可能会忘记呻吟和呼喊,但是你不会忘记那些小姐们
2019年11月11日,除了是光棍节、双十一狂欢节,还是一战结束101周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去看一部特殊的电影,挺好!
——《他们已不再变老》。
彼得·杰克逊执导的战争纪录片。
与以往战争纪录片不同的是,制作团队通过现代技术,将百年前的影像重新修复、上色,并且加入声效,然后再展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里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英国士兵和被俘虏的德国士兵谈笑风生。
有人说,战争就是普通人被政治家、野心家裹挟,不断丧命的一场巨大游戏。
不否认!
但并不是所有战争都能像一战这样,敌我双方上了战场是仇人,下了战场又亲如兄弟。
比如在越战中,北越的士兵和美国大兵能和平共处吗?
二战中,日本士兵能善待被俘的美国大兵吗?
归根到底,发生了那样的事,和这场战争的性质有很大关系!
既然这是战争纪录片,那就从纪录的角度聊聊一战,并且盘点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些迷惑行为。
一战之迷惑行为:开始。
虽然历史课本里详细地讲述了一战正式爆发之前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
比如: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实事求是的说,只要有国家存在,矛盾就会有,一直到今天也一样。
但值得大动干戈、兵戎相见吗?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枪杀。
随后,欧洲几乎所有大国加入战争。
在这之前,没有人会预料到会有战争的发生。
电影《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就有这样的讲述,一战爆发的消息传来时,英德两国的战士还在踢球。
一场正常的大战来临前,应该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如,日本侵华、德国扩张、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等。
首先是舆论攻击,其次经济封锁,最后宣战。
这些应有的程序,一战只占了最后一项——直接宣战。
所以,你能想象,前一天,大家很有可能是在伦敦、巴黎、柏林相识的朋友;下一秒,就要在战场上厮杀了。
一句话总结,一战就是几个国家领袖之间的不和而引发的战争。
一战之迷惑行为:结束。
一战开始的迷惑,结束的也迷惑。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型战争都有转折点。
一战是个例外。
前脚美国参战,眼看同盟国要处于不利地位,但很快俄国发生革命,退出协约国。
双方在1918年时,依旧不相上下,还在僵持。
虽然同盟国许多国家先后投降,但都是些小喽啰,德国仍然有抗衡协约国的实力。
可就在这时,德国自己内部瓦解了,基尔水兵起义。
德国宣布投降时,本土并没有受到一点伤害,是在外国的土地上受降的。
这在古今战争中实属罕见。
一战之迷惑行为:伤亡人数。
一战是古今中外,士兵伤亡比例最大的战争。
二战的伤亡人数自然最多,这毋庸置疑。
因为其中平民伤亡很多,另外二战的波及面要比一战大得多。
但如果只是就战场上的伤亡来讲,一战多于二战。
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134万人。在一天的时间内,英军就阵亡6万士兵。
凡尔登绞肉机,死亡人数超过25万,50多万人受伤。
这种伤亡程度,真的是骇人听闻。
为什么一战会死那么多人呢?
这与一战发生的时代有关,刚好处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之间。
在战术上,是传统骑兵步兵冲击的打法;可在技术上,大炮、坦克、毒气弹先后登场。
所以,可怜的士兵就成了为后来战争趟路的炮灰了!
一战之迷惑行为:一起过圣诞节。
“谈笑风生”算什么?
你能想象战争期间,德国人、法国人、苏格兰人在平安夜一起过圣诞节是什么情形吗?
去看看电影《圣诞快乐》就知道了!
但这不仅仅是电影的剧情,在一战期间,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这也证实了这次战争只是政治家的骚操作,而双方的百姓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一战之迷惑行为:战事推动缓慢。
一战开始时双方对峙线和最后结束时双方的对峙线,变化并不大。
就拿索姆河战役来讲。
双方打了一百多天,伤亡一百多万人,在战役末尾英军仅仅推进了7英里。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欧洲列强都在科技上旗鼓相当,你有坦克,我也有坦克,你有毒气,我也有毒气。
这个时候,就是拼人力和意志力的时候了!
一战之迷惑行为:战后处理。
一战的战后处理可以说是一团糟。
法国为了复仇,恨不得将德国从地图上抹去,正是这种极端的做法,才给后来的二战埋下了伏笔。
德国水兵大概没想到战后协约国会那样对待他们,如果知道是那种结果,他们估计会打到只剩最后一颗子弹吧!
欧洲国家的战后处理大多是停战签约,胜利的一方对待失败的一方不会赶尽杀绝。
即使当年的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也没有将法国肢解,只是将拿破仑本人流放。
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理,尤其是法国,实在令人不解。
《他们已不再变老》,对战争的反思自然是首位的。
好莱坞战争电影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反战,但反战的程度与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是有关系的。
反战最猛的是越战,因为那就是一场对别国的侵略战争;
其次是一战,谈不上正义与否,一场世界争霸战争;
最后是二战,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我在想,我们拍不出来有反战思想的电影,是否和这个也有关系呢?
相关链接:
完全由老兵的口述历史,辅以重新上色配音的影像,Peter Jackson成功还原了一战西线战场的种种细节。而士兵们战役前的合影与战场上的尸体交叉剪辑更是今年最震撼的movie moment之一
主要依靠技術
成为敌军俘虏倒仿佛解脱,宣读胜利公告却无人欢呼。站立睡觉仍能进入梦乡,发霉饼干不会导致腹泻。战争幻想的破灭,不是虱子老鼠坏疽沼泽,不是敌人的坦克和自己的炮弹,也不是对死亡残疾的恐惧。而是焕然一新从兵营里走出,柜台后那个家伙问你去哪了。原来战争的幽默,在于你并非英雄,而它毫无意义。
以年轻士兵的角度看这场战争,莫名其妙的开始,老老实实去前线,还有些浪漫的英雄感,然后是折磨人的战壕,血腥的战场,几年后忽然又莫名其妙结束。当年人们都说那是一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但事实上却是现代战争的开端
没想到是3D版的纪录片,形式很是新颖。有几点印象深刻:一个是片子从英国士兵的视角来讲述的一战,而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写了德奥视角的一战,有个共同心理是那时候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打仗类似于欢乐趴,都觉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祖国一定胜利;一个是参军大部分只有十来岁,在国内彷徨无出路,反倒是在战争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一个是战争结束后,回到老家,无人关心你在战争中的经历,心中满是失落感和屈辱感。战争,毫无意义。
历史从不是黑白的,黑白的只是我们用以纪录的机器;当黑白被还原出色彩,机器强加的距离感也就消失了。昨天刚好谈到我为什么不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讲一二战的,因为这些影片中的大场面战场戏总是充满模糊面孔,它或者他们离我的经验太遥远,我极少为片中人物或境遇真正打动。但这部极深地打动了我,除开技术性“噱头”,它的反战角度也非常柔软,选取的史料不只是新闻式的,更多时候档案影像们就像是一支支家庭录影,配以口述史中的种种细节,它呈现的内容变得私人而亲密——它好像没有主角、没有姓名,但每张脸却比任何剧情片中的虚构人物更鲜活。画面中,苹果李子果酱、满地的罂粟花和阵亡士兵的血液,都是大红的。
修复得相当完美,着色部分很有默片感,“他们已不再变老”,摄影机前不无稚气的笑容与战场上的尸横遍野被剪辑得异常有冲击力;另加的旁白采用当年老兵视角,还原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何艰难求生,如何在生理和心理双重煎熬下克服对恐惧本身的恐惧,如何切实地、以血肉之驱感受何谓死亡气息弥漫,甚而拥有剧情片的跌宕与沉浸,开启修复新模式。从开始怀有的拳拳之心,直至麻木完全丧失目标,经历的种种心理摧残,难与未亲历者启口,成为和平时代“多余的人”,另添一份残酷悲壮与寂寞凄凉。
#LFF全球首映,百年前的黑白资料转换成彩色宽幅画面时太震撼了,还是3D的!算非传统纪录片,应该是从语音信息窜成从参军,训练,登陆到厮杀,再归来的过程,之后从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影像资料中寻找匹配画面,进行非传统修复,恢复画质后再把平面转3D,加上颜色,进行配音配乐。导演让资料不再停留在博物馆,以这种方式带来真实沉浸的体验,让更多的人感受战争的荒诞和残酷。how useless is the war?想起今年跟母亲的十位下乡朋友们聚餐的场景,当时充满对往事回忆的对话非常有意思,第二次聚餐时还专门录了音,很遗憾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无数类似经历很可能要在历史中消失了。。。不像这些参与一战的孩子,一百年后以这种方式与后代重见,在影像中永久存在。
双十一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不是猫狗的商业游戏,他是一战停战日,纪念那些逝去的和活下来的无辜的人。
他们是谁?一群15到19岁不等的年轻人,参加一战的英国新兵蛋子。上战场前跃跃欲试,感觉跟组队吃鸡游戏那样。战役打响,感觉自己变成了无意义的行尸走肉,跳蚤、老鼠、无头尸,炮弹、毒气、坦克。战争过后,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没到预期中的五星水准,但仍是一部“不去电影院会后悔”的佳作。影像自诞生后,它的历史就与20世纪的历史是捆绑在一起的,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两次战争。二战是被最多言说的,毕竟当时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纪录片运动,有太多的资料;一战则是被遮蔽的,少人提及,如同片中那些归故土后的士兵,其实就是成为“失语者”。于是,和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的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命题、最值得讨论的部分,其实并不在于它对黑白无声影像进行“REMAKE”,造成沉浸感——而是来自“后来的我们”,对历史如何进行呈现,才能把一个个破碎的“游魂”聚拢又离散,在抽象与具象间反复跳跃,最终抵达某种意义上的“间离的真实”。这部纪录片的概念与完成路径,是一次“影像策展”,虽然在效果上有点通俗(本质上是精致),不够决绝与生猛,但也足够优秀了。
一战结束百年纪录片界真是下了血本,不过评论里又是不知道胡说霸道的,还“无人问津的博物馆”....一战真心是欧洲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好么,14年一战开始百年各国特展多到炸,告诉你什么叫人头攒动
没想到彼得·杰克森居然做了这么一部Compilation Film!回到影像本身,坚定不移地相信摄影机对历史的见证功能,用电影为逝者举行的祭礼。一方面用电影展现人们在战争中的疯狂和死亡,一方面用电影展开抵抗,让历史中无名的逝者在胶片中永生。
“那些德国士兵,通常是个很好的人,我想他真的是个理发师或商店老板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军装里”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半小时后,画幕逐渐放大从黑白变彩色,震呆了,就像活生生把你拖进战场,3D版更是加重这种带入感。纪录片对于战争场面的真实感,是任何电影都无法描绘的:恶臭狭小但有生活气息的战壕、短暂休息的苦中作乐、大炮发射时附近房屋震掉的瓦片、进攻前的黄色段子和大段时间的思考、我不怕死但害怕断手或者断脚、只要越过战壕就不害怕了…“前线是世界上最荒凉和恐怖的地方” 炮火结束后英德士兵们互相钦佩和尊重,谈笑风生,从最开始对战争的浪漫幻想,到最后“还有多少人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每个人都不知道战争为何而来。“你们能活过这场战争,你就能活过一切”
你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就是没参加过战争。战争永远不会终结自己。战争唯一能终结的只有生命。
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特别放映。在反战之前,需要知道战争为何物,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对战争事无巨细的还原。虽然有话痨之嫌,但彼得·杰克逊的工匠手法太牛了,感觉纪录片这种体裁都被颠覆了。要是所有百年老胶片都这么修复,等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
观影体验非常特别而震撼。不单是战争的残酷呈现,由于使用当年的影片,里面的人物对摄影机很敏感,总是在凝视你,并且他们总是笑着。这尤其令人心碎。那天看维尼熊作者的传记片,也是提到一战归来老兵们发现人们不愿意谈论它,《魔戒》最后佛罗多他们回到夏尔,也是没有人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有兴趣。都是战后伤痕啊。
原来真实的战场这么可怕,这就是地狱吧。没想到还能看到这种彩色的一战战场,彼得大帝又给我们展示了电影的魔法,鲜活彩色的影像比任何文字都生动可怕,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