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念旧的人,老友记一直有几集没有看,因为我觉得没有演完,那六个人就不会谢幕。毛骗也是最后一季我没有看完,不愿意看到曲终人散。
记得还是在火车上看完的杀不死,虽然也很精彩但觉得没有了毛骗那种反转再反转,烧脑在烧脑的感觉。我知道背负着观众们的期待是很难的事情,这个团队出道即是巅峰,在该怎么超越呢?一部非常保镖过后感觉还没有从前那味,不描写小人物,不接地气。
这部电影一口气看完就觉得毛骗那味有点回来了,描写小人物,逻辑缜密,每一个镜头都有他的含义,该搞笑的时候搞笑,煽情之后还是搞笑实属不易。唯一的缺点我觉得是配乐稍微差了一点,演员的演技也得继续打磨,不过邵带妹这贫嘴锻炼的可以了。
4星,推荐大家去看看。
剧情看着像是两杆大烟枪,几方势力互相纠缠,阴差阳错汇聚在一起,发生了一系列荒诞的故事,虽说有些小故事设定得一波三折,有一些反差的桥段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但动机禁不起考量和推敲,剧长大约两个小时,结局是个大团圆,小宝和邵庄都得到了救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故事刚开始,楼上的小宝与楼下的邵庄由于作息规律不一致而互相下绊子,一天小宝要约投资人玛丽谈投资他开蛋糕店的事,通话期间手机不小心跌入马桶开不了机,楼上邻居都敲了一圈无人搭理,只好求助于楼下“相爱相杀”的邵庄,刚好邵庄遭遇马文龙讨债,于是两冤家碰头,故事开始了。
小宝急着去见会见玛丽,借了邵庄的手机,插得小宝的手机卡,出租车上邵庄却碰坏了小宝准备送老总的手办,于是邵庄拉着小宝回自己妈家拿替代品,可碰到推销保健品的郝仁,为了骗钱认邵庄的妈妈作干妈,邵庄为了妈妈不让骗,拿走了妈妈准备买保健品的几万块钱和存折银行卡,于是买假药的郝仁和追债的马文龙开始追邵庄拿钱。
小宝今晚原本是先去给老板庆生,再去见投资人玛丽,结果和邵庄在一起后,遭遇多方人马追踪,让他不得不与邵庄一起跑路,阴差阳错把做的蛋糕送给了过生日的老总,再不能送给投资人以此谈投资的事了,恰好有人把蛋糕掉包了,于是两人和马文龙谈判,想换回蛋糕去补救今晚的相约,一通折腾两人情感终于爆发了,两人互相指责、吵架,最后分道扬镳。
吵架那段处理很好,两个人各说各的,两排字幕,互不干扰,我想这段一定拍了很多条吧,表面是在骂对方可其实是在说自己,句句扎心,感情的大爆发,一时的发泄。
邵庄跟踪郝仁发现制造假冒保健品的工厂,被发现囚禁起来,大学学习无线电的邵庄在慌忙中组装了一个电台手机,呼叫了所有的出租车司机,小宝联合出租车司机们、马文龙去拦车救人,百辆出租车一起出现的镜头简直碉堡了,最后郝仁被抓,小宝与邵庄获得了释怀和救赎,小宝完成开蛋糕店的梦想,邵庄放下手机重考大学,合家欢的大结局。
李洪绸的团队成立于河北传媒,拍的故事呢也都是河北的故事,从大学时期的《毛骗》、《麻辣隔壁》开始救赎他们的粉丝了,我一直觉得李洪绸团队的编剧能力是很强的,剧组一直没钱,但拍出的东西却吊打市场上几亿的影片,这是一群有理想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拍摄的条件、设备尽管落后,但内容却是上乘,什么是好的内容,好的内容就是没有逻辑上的硬伤,不要侮辱观众的智商,本剧中邵庄看家里监控,以及保健品的故事应该是有意想走温情路线,但着墨少了,包括小宝为什么不信任朋友这个理由也苍白一些,我们都看懂了,但缺少对人物关系的深入的描写,缺乏看似和主线无关的介绍,那人物情感最终的爆发就失去了根基,很难为后面剧情的发生提供支撑,只搭起了一个空架子,中空外直,里面不充实,当故事不够大,架子又搭得大时,人物就成了核心,因为对于当事人而言,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都是自己生活的全部,所以当故事不够完满时,不要以故事讲人物,要以人物讲故事,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花架子的感觉。
最后,不能不说这个熟悉的演员,出租车司机我包哥,还有饰演玛丽的安宁,安宁越来越好看了,打架爆发的冬冬,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我包哥,“真牛逼,还能加两个蛋”,这是包哥火出圈的一句话,而且一向喜欢以包哥为代表的简单直接的角色做喜剧点的剧组,这次专门组建了看似狠辣却讲究的大哥、市侩胆小却是以一当十的隐藏高手锁匠、分析风马牛不相及却百发百中的狗头军师的搞笑天团,本该跟主线剧情风马牛不相及的势力插入整条叙事线搅啊搅,可使用起来仍让人感到惊喜。
上映之前就一直在关注动态,结果偏偏在上映日有一堆活要干,然后就开始耽搁。终于在上个周末休息时,才单为这部片子买了会员,把全家叫在一起好好的欣赏了一遍。(我的会员全是为优映开的,我妈也成功被我带上了优映粉的道路。)
《冤家》一开篇就营造了浓浓的喜剧色彩,两个人互斗的场景虽然掺了不少狗血,但却给两人的当下关系一个明确的交代。
怎么讲呢,总感觉两个人互斗得是基于两人以前就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干得出来的,若不曾相识,就算打得头破血流,也不会成为冤家,也无论如何不会因为借手机和躲避同学追债而被迫成为难兄难弟的。
当小宝和哨子穿上一条裤子开始,我就突然想起了《杀不死》,这个人物设定多少有点像《杀不死》,一个本本份份柔柔弱弱,一个不学无术大大咧咧,两个性格上明显有反差的角色绑到一起,总会碰出不少火花。但是,看完《杀不死》再看《冤家》,多少是有些疲劳的,两个人能干出来的事,大多在意料之中了!说《冤家》就是《杀不死》的电影版,我觉得并不过分。
剧情不展开聊了,这是优映为数不多的喜剧元素大于悬疑元素的片子。只不过,当喜剧片看,笑点少了点,当悬疑来看,又不够悬疑!说这两点不是要否定这部片子,本子的质量是相当不错的,优映团队创作的东西我从不担心本子质量,绝不会是烂片,只是在评分拔高的层面上,可以更精进一些!
车导亲自带导上阵增强片子的喜剧色彩,可以说,这部片子的喜剧元素大多都是车导团提供的,哨子的搞喜戏份相对《杀不死》给拉低了不少,导致两大主角都在做正向交互引导,不得不把搞笑的任务甩给了车导!
车导完成的很好,他的个性很鲜明,他团队每个成员的个性也很鲜明,车导和冬冬成了最大的搞笑份子,在表演上打底就是奔着无厘头喜剧去的。而小辉虽然表演上没那么夸张,但是在剧情上给设计了很多包袱,作为狗头军师,看似智障的推理,却总能瞎猫碰上死耗子,恰了巧了么这不是,贡献了不少笑点!那两个小弟,戏份贼少,委屈一下,不提了!
而辰昊,有那么一点出戏,出戏的原因不是他演的不好,而是《毛骗》和《杀不死》的角色营造的太好了,导致他往那一站,就觉得他是个狠人,是的,不光是坏人,还是狠人!在《冤家》里,总有盼望他那严肃的表情下面会有狠活出现,结果,只是一个坏人,多少有点拉低了期望值!
本片我最想提的一个失误,就是没设立女主角。当下电影,就算是战争片都会放进去一两个女角色来丰富剧情,这部片子居然没有,安宁就是出来打了个酱油,这么个大美女不多安排戏份,着实有点可惜!
不用怀疑,就是可惜!你可以说安宁在其他剧里面有大量戏份,那也推脱不了这部剧设置女角戏份少之又少的事实!女角,不只是颜值呀,是丰富戏的内核呀!
再说包哥,包哥应该是另外一大喜剧元素,但是本片没用好,从以前的演技派包NB到这个面无表情的好人的落差,多少有点适应不了。我一直觉得,人物戏份可以不多,但一定要精,哪怕两句台词都能塑造很鲜活的个性存在,在这一点上,编剧可以更成功一点,向开心麻花看齐。
最后说说周培岩吧,表现可圈可点呀,虽然影片上能看得出来有台词删减,但是依然是个活灵活现的2B领导的范儿呀,客串了这么搞的一个角色,为啥主演里面不把名字给人家写进去嘞?
最最后要说的是,优映一直在进步,缺点是缺点,我看是缺点,但你看也许就不是缺点了,而优点一直是大家公认的:人家做片子,是真本着作品出发的,真为质量而付出取舍的,当下依然不忘初心的做电影,你说有多珍贵?
千金不换!!!
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都愿单纯为优映开会员的原因,虽然开个会员没多少钱,但你得这么想,我并没有为看其他网大而开过任何一个会员呀!如果优映能把电影做到院线,买票去支持那也是必须的必呀!
支持优映!(时间紧张,写的有点仓促,大家将就着看吧)
熬夜看完了《冤家》,一个字:值。
我承认,我是一名《毛骗》粉丝,剧中每一位《毛骗》演员的出场,都能让我兴奋不已。尤其是包哥出场的时候,我差点欢呼起来。当然剧组也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包哥承包了结局的大高潮。
抛开《毛骗》的光环,《冤家》依然算是一部优秀的大电影。剧本可以说是原地踏步,但是,你要知道,对于优映来说,原地踏步绝对是一个褒义词。制作水平和成本肉眼可见的增长,最后满城的出租车围堵保健品骗子的场面还是很壮观的,不亚于《唐探》的那一场三轮车追逐戏。
五星好评送上,希望优映能继续带给我们更多优质电影。
几路人马阴差阳错互相交纵的戏剧冲突形式,有点宁浩的意思。虽说找死敌借手机这一点的确不太好理解,但其他的剧情推进,基本上符合逻辑。
尤其是两人在路边吵架一场戏。双男主的戏有不少都有两人意气相争的时候,但要不是为了制造冲突推动情节,要不就是因为误会而非事实,所以在论据论证论点的时候多少都有些无病呻吟、牵强附会。但本片两个男主,一个小心眼到儿时的一次小事耿耿于怀至今,一个是不负责任只顾自己贪玩荒废人生。这场争吵,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无可辩驳、一语中的。因此最后副歌部分和声到废物的时候,还真会让人点头称是。
邱天的发小因为一个自己并没有太多过错的事情,内疚了这么多年,并想方设法找到邱天想要助他开店。在邱天剧烈反应后,还跟着他保下蛋糕,带去参赛。这就更显邱天小气。
龙哥一路追击梁冠智,但从梁冠智的口中知道,他一直在龙哥的网吧上网,玩游戏氪金找龙哥借钱——他说是氪金借钱,所以八成当时龙哥根本就没要他网费——从一百二百到三百五百,一直积攒到九万八。一个多好的朋友才会让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借钱积攒到这个程度。而找他还钱也是在网吧经营不下去关门之后,如果网吧经营的赚钱,估计龙哥也就不要了。
龙哥这人虽然又粗鲁又笨,但着实可爱。砸人车时候丝毫不怵,一副黑社会架势,但人家一说出来道理,他一理亏,立刻蔫了,扭头就跑。在拿到一晚上心心念念的梁冠智的钱袋后,发现存折果然是他妈的,就还给对方。甚至再上车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给出租车司机修车,然后去医院看人家。
斤斤计较的人有一个大度的发小,蛮不讲理的人有一个鲁直的同学。再加上两个男主开篇的敌对关系。可以说本片是全面对立走向全面和解,还真是大团圆啊。
影片很多小细节铺垫的很好,大多数你看时并不会注意的情节,在两人对骂的时候都成为素材,让论据更充分。
最后,母亲黏奖杯的一幕很动人。
单说《冤家》这片,其实没意思,制作水平多少比《毛骗》时代进步了一些,但依然是网大质素。故事也普通,过程很爆米花,结尾很大团圆。
不是烂片,电影中时时可见巧思,是团队用心的证明,但也没有《毛骗》《杀不死》时那种粗粝天然的惊艳,反有一种流水线作品的熟极而淡淡疲倦。我理解应该是优映团队从草台班子向工厂阶段转型必经的阶段。希望他们早日渡过转型,做大做强。
去看这片子,当然主要是情怀滤镜,也不只是因为《毛骗》,邵庄和杨羽等没有正经学过表演的演员在一部一部贫穷片子里磨炼出的生活流演技,是很有几分动人的,既不是学院派的雕琢,更不是鲜肉派的咋呼,而是真实,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表情和眼神,我们能懂。
还有就是他们的故事,永远发生在石家庄,电影里不断出现的熟悉地名和风景,也令我感到亲切。
说起石家庄这个地方,是有一点废土美学的,他被称作“Rock home town”绝不是因为气质先锋,而恰好是因为忧郁平庸。这是一座永远时髦不起来的城市,在雾霾笼罩下,显得大而荒凉。优映团队镜头下的石家庄,就跟他们的片子一样,土气、粗劣、穷酸,还有一点时代的迷茫,只靠一点不甘心坚持着。
其实也没啥好说的,反正只要他们还有下一部片,我还是会看。
《毛骗 第一季》↗《毛骗 第二季》↗《毛骗 终结篇》(个人观感逐步提升)↘《城市的边缘》↘《杀不死》↘《非常保镖》→《冤家宜解不宜结》(个人好感逐渐下降)。附注:你们竟敢在戏里打导演邢冬冬,不怕戏份被剪?好吧,后面被导演给揍了吧?
小成本国产犯罪类型片,还是可以相信毛骗团队的。3.5
不能当做电影,作为网大还凑合。故事完整,结构工整,整体四平八稳,没什么大毛病。故事来源于生活,很多细节处理的不错,但是质感差,演技生涩,总感觉在看张达明。结局过于完美,甚至有点“说教”意味。一个老赖折腾了债主一帮人一晚上,出了那么多事,最后连个赔偿和利息都没有,债主最后就拿到个借条还乐的屁颠颠的。钱是真不能借!
想玩《疯狂的赛车》和《两杆大烟枪》式的多线叙事,虽然每条线还都挺清晰,但单线的冲突和矛盾都不强,整体结合起来略弱。插科打诨的桥段,有些搞笑,也有一些很碎碎念。镜头调度表演还都是网剧的水平,电影感稍弱。比《城市的边缘》还有些逊色。原班人马,看的都是情怀吧。最后的高潮,一帮打造网剧神话的人还是让人唏嘘。即便水平一般,但还是吊打许多网大的。
毕竟是毛骗团队出品,作品完成度很高。不过出发点有点站不住,都能找冤家借手机了,就不能去附近卖场买一个?哪怕去楼下便利店随便买点啥,管店主借手机也更容易吧。
完全无法get到笑点,看到影评一片叫好,不明白了。。。
是《毛骗》剧组的风格,有《杀不死》那味儿了,多组人马被搅到一块,比之前《非常保镖》成熟,邵庄和杨羽挺适合这种没头脑与不高兴的人物关系,放在网大领域真的挺好了!
剧本一气呵成没有拖泥带水,过程也很欢乐,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惊喜吧。
邢冬冬,哈哈
后排不系安全带,罚款200包哥的角色太重要了冬冬发福有点严重
如坐针毡 如鲠在喉
龙哥还挺仗义......
略失望,全程后期配音。
比《非常保镖》好得多,紧凑不拖沓,反转自然合理,有笑点有泪点,镜头比以前的作品美了很多,人物塑造得很立体,结构很工整,虽然充满套路,说教感有点刻意,但加上一点情怀私心,五星吧。
后期一点点不是太给力。不过已经很好了。该有的笑点和反转都有
你可以永远相信包哥
小成本,电影小品化,这都是在夹缝中挣扎的“创作环境”。所以应该放下“挣快钱”的心态好好打磨剧本,片子里反映快递,服务员,保安,出租司机等服务群体的情节是比较接地气的~问题还是太碎片了,怎么看都是几个小品捏成的一个故事~还好,小品不太闷~
“毛骗”团队的网络电影,可以看。阴差阳错、无法回头、多方势力交汇的“一夜惊喜”故事模式,其实人物动机和角色关联度,都很弱的(中途再买个手机不得了?),但逻辑通顺,一些情节有些刻意还是有意思的,故事顺风顺水,角色弧光明显,也有很多小笑料。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的。作为网络电影。不浮夸,脚踏实地,这一点可取。邵庄越来越像张达明了。PS,毛骗和陈翔六点半两个团队的作品,我都有观看,网络电影里的清流
三路人马因为一盒蛋糕和一袋钱上演一出闹剧,最后因为假保健品公司把故事推向高潮,这故事有点《疯狂的石头》那味了。ktv里一群人抹蛋糕的荒诞场景、庄宝的吵架戏,优映真的还在进步。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彩蛋,比如杀不死、相对论乐队、城市的边缘,剧组的演员也很齐,优映粉过年了属于是。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