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冲着喻恩泰去的,演技没问题,但是剧情真的很失望,这一年了我对这类型的电影宽容度真的很高,但是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真的赶不上一个编导本科生出来的东西,剧情总感觉似曾相识。很多尝试性的都很无语,一开始武汉封城都不知道,就算动车没信号,面试官总会说吧,要是我没记错疫情前几天武汉已经很严格了。真的太垃圾了。一星都不想给!
三个平凡人的故事,三段疫情时期的大爱温情…… 影片并未刻意针对新冠肺炎这一命题上升高度,而是下降到普罗大众的真实反应上,相比理论更容易触动心弦。 店老板的故事最有意思,不速之客、婚姻濒危、事业告急,三个背景交织下引发了诸多闹剧,例如50元一桶的泡面、村长挥刀拦路等都实际发生过。不过小男孩台词分配过多,有些刻意煽情,每当两个人一起抒发感慨时都有些许尴尬。 送货员借职务之便高价贩卖口罩,这个也是比较真实的。从不义之财到志愿者救助,弘扬了正能量。 机器人将一个人的梦想在方舱医院隔离期间展现出来,虽然有种科技感,却没有把那种紧张急促的氛围烘托出来,男主情感上有点薄弱。 对于凡人英雄这一主题,剧情上来说还是可以的。
明明是发生在19年末的事情,怎么看电影的时候还觉得历历在目仿佛昨天,感谢这么多千千万万努力奋斗的平凡人,才能让武汉涅槃重生迎来春暖花开,很真诚的电影,我打算跟父母再看一遍~推荐大家去看,谢谢每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们,是你们才可以让我们可以安心度过每一天,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大家生活都能越来越好!
当前虽然疫情时有反复,但因为抗疫的常态化、规范化,大家已经很淡定、很理性了,因此回头看2020年春节期间的武汉抗疫,也有了更多的视角。小屏幕有《最美逆行者》、《在一起》,大屏幕有全景传记性质的《中国医生》,没想到一部网剧《凡人英雄》倒让我笑中有泪的被感动了,动了写影评的心思。 这部低成本网剧有三个平行的故事,酒店老板达志诚跟飞机的人在囧途、刘火火与老曹的志愿者服务线、江小天的方仓医院线,其中飞机的资助者是刘火火,让这两条故事线有交汇。其中,达总二人负责搞笑展示疫情下的普通市民生活,火火负责思想接受教育宣传志愿者群体,小天负责直面疫情展示医护人员和病人群体,倒是各负其责,有条不紊。 与《中国医生》不同,这部剧就是从小人物视角看这场疫情下的武汉,就像小天的机器人视角一样,从低处仰视这个病毒与温情共存的世界,也许视角有限,但看得格外真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扰和无奈,被动无助地卷入其中,沮丧、贪婪、冷漠甚至是死亡,都经不住情势的裹挟,在全员有组织抗疫、医护人员的勇敢前行、大量志愿者的无私奉献面前,不堪一击。
达志诚这条线最丰富,感情最真挚,发展最合理,笑点最多,泪点也有。在飞机妈妈的电话讲述背景音下,才发现背后还有如此温情默默的一段故事。当爷俩儿爬上山顶俯瞰武汉,那一抹金色阳光下,两人大喊“爸爸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世界加油!”我真的心底一阵悸动,由衷地为当今的中国抗疫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为人性的光辉而感动。
中国能取得如今的抗疫成就,离不开党和政府层面的高效组织,离不开各级医护人员的奋勇担当,也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自律自觉和主动配合。唱着汉剧,拿着大刀在村口堵车的关二爷是众多严防死守小段子中的一个,好笑又欣慰无比。咱们老百姓执行政策起来,那是毫不含糊,为做到令行禁止那是各显神通,更不用说数百万人说居家隔离就隔离,说不聚集就不聚集,这不是一个简单地服从安排的“顺民思想”,而是服从大局,成就大家从我做起的自动自觉,从这点来说,没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配合,是不可能取得如此的抗疫成就的,一个“凡人英雄”的评价恰如其分!
喻恩泰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把小人物的颓废和爆发情绪演绎得很到位,就是那光头头套实在让我出戏,男演员剃个光头不算啥吧?据说他还是表演专业的硕士,这个职业精神度让我有点小失望。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江小天这条线有点游离,故事性也不强,到最后也没有与其它两条线串起来,船上的偶遇纯属强行安排。是不是现在时兴拼盘电影,我的要求有些老套了呢?
看完非常感慨。三条线很丰满,医院里的故事比较平,其他两条线都很精彩。最喜欢达叔叔和飞机的故事。小孩子的心愿很大很多但也很纯粹,疫情袭来,只想要奶奶健康、对他好的达叔叔事业顺利、疫情散去全世界健康快乐,曾几何时我们每一个人也有那样的时刻。大人的心愿又无奈又具体,深陷泥潭只顾得上独善其身。我们逐渐变成了这样的自己,但又不停在寻找曾经的那个孩子。
他们在山头喊出爸爸加油!中国加油!全世界加油!的时候,心里面也默默跟着喊起来。疫情、情感受挫、事业受阻、生老病死、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些或大或小的愿望,也要站在山头、站在江边、面向大海,大声给自己加油打气,温暖在人间,一切都会好的。
一星都不想给,本来一个大框架下的电影,讲的又是小人物的故事来映射大时代的,你的人物故事起码要贴近事实和生活吧,文学作品可以戏剧化,但是你这又想将搞笑和感动联系起来起码得起承转合吧,每个事件关键转折点都很突兀。 第一,父子组合:遇见一个孩子藏在自己后备箱还被警察抓到了,你还敢带他独自上路??不怕被判拐卖吗?一个孩子伶俐得实在过分了,在路上车已停运了,一个小孩子就自己找出路?太聪明了吧,司机那些看到了也不会报警之类的吗?为了剧情而剧情,搞笑点非常突兀。 第二,方舱医院:作为一个高学历的学生,导演可能就是想讲在生命危难中还坚持自己的学习呀,或者陶冶情操转移注意力之类的吧,但是!!!你这男演员演的就完全是不把病看在眼里了,赶机器人的进度到疯魔了吧!在隔离呀,医生忙的不可开交了,抓着要别人要手机来研究,医生小姐姐完全就是为这个男角色而立起来的,就作为这个男角色的开导角色,领路角色。
第三,志愿者:这个故事其实就不错了,人性刻画得很真实,善与恶其实就是一线之隔,在大是大非上要有正确的是非观。
总得来讲,故事太多,导演揉捏的不够好,太杂太乱,人物感情转变的复杂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为了结局来结局,没有让观众深入到这个感情里来。
虽然已经两年了,但是看到这么真实的一幕一幕,还是很能感同身受,医护人员真不容易,志愿者真不容易,一个濒临破产的酒店老板真不容易,一个找爸爸的孩子真不容易,我们都那么不容易,但是因为团结,我们一起挺过来了!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本地酒店小老板达志诚(喻恩泰 饰)正想尽一切办法出手亏本了大半年的酒店;研究生江小天(陈昊 饰)怀揣着自己多年研究心血智能机器人冒险来汉参加面试;有着赛车梦想的东北小伙儿刘火火(衣云鹤 饰)在武汉干着一份岌岌可危的闪送员工作。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三个人分别陷入了人生最大的困境。濒临破产、工作泡汤、不幸入院……道路虽难,人生倒也处处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惊喜和力量。三个人的受难记逐渐升级为一场顽强抵抗、乐观逗趣的全民抗疫大联盟战斗。故事以独特视角切入疫情选题,采用幽默诙谐的笔法,三线并进相互勾连的形式,谱写了一幅特殊时期的小人物群像,展现抗疫洪流中既平凡又温暖的人性之光。
结合疫情的背景,穿插了几个小故事。大点设置经不起推敲,一开始见到小孩,不是就应该给家长打电话了吗?怎么结尾才打,才揭露结局。另外,说小鸡苗是生命这个,我可有意见了哈。全世界一年消耗4000亿个鸡蛋🥚,每只母鸡一生只能生1000个🥚,这需要4亿母鸡。你想,一年之内消耗了4亿母鸡,那当时诞生的4亿公鸡去哪里了?都被流水线粉碎做成所谓的饲料了,当做猫粮狗粮猪粮等了。所以吃鸡蛋,这个产业就意味着对公鸡🐓的毁灭性影响。我也不属于什么环境保护,动物保护,宗教保护等组织,但是我吃素,除了不吃肉🥩,也不吃鱼,也不吃鸡蛋🥚。一切有生命的都不吃。
演员和故事没撑起来,但是还可以
当个小品看吧!最喜欢秀才那条线
拼凑,煽情,大BUG
就俞那部分可以
喻恩泰这条线最好,有点抗疫版《人在囧途》的意思,衣云鹤其次,打着志愿者名号高价倒卖口罩的人设蛮新鲜,当然也知道结尾还是得回归到正能量上。做机器人的研究生这条线太无聊了,演员也很生涩,拉低了整个片子的档次。疫情对各行各业影响都太大了,除了表彰医务工作者之外,我其实想看到更多关注平民老百姓的电影。前期搞笑后期感人温馨。全片还蛮不错的看着挺感人。
中规中矩的一部剧
主旋律片,非常中规中矩甚至有点刻意,各种剧情走向啥完全可以预测,一点意外都麽有,志愿者买卖口罩,研究生毕业答辩结果住进方舱医院,卖酒店路上莫名其妙捡个孩子,惊喜基本没有,太流于表面
全片都在煽情
喻恩泰这条线最好,有点抗疫版《人在囧途》的意思,衣云鹤其次,打着志愿者名号高价倒卖口罩的人设蛮新鲜,当然也知道结尾还是得回归到正能量上。做机器人的研究生这条线太无聊了,演员也很生涩,拉低了整个片子的档次。疫情对各行各业影响都太大了,除了表彰医务工作者之外,我其实想看到更多关注平民老百姓的电影。
中国电影的通病就是开局一团糟,但最后都会结局圆满。
打分高了,自欺欺人,不符合“实事求是”的中心思想;打分低了,怕被人骂汉奸,不爱国,只能不打分了。
又是一部关于疫情的电影。这次拍摄的故事不是关于医护人员的,而是普通人。但没什么可看度,也就喻恩泰的那部分还勉强能看看。陈芋米小姐姐笑起来真好看。
这个戏好多情节都胡编乱造,或者抄一点疫情期间的网络热议片段,为什么快两年了,疫情题材的影视创作依旧拉胯……能不能真诚点,还有武汉话讲不标准可以不讲。
可以忍受,毕竟任务。看的首映,怎么说呢,现在对这种任务型的电影宽容度很高,大家都要活,都不容易。和导演编剧无关,只是因为准备时间太短了,不可能出好东西
前期搞笑后期感人温馨。全片还蛮不错的看着挺感人
小人物战疫,有人在囧途既视感。
有点抗疫版《人在囧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