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那些女人......
是爱情?是政治?不,那是疯狂!
古老欧洲、征战时代、贵族女人、爱情悲剧、传记题材,已经包含了太多足以吸引观众的特征与关键。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为爱疯狂!
相似的影片还有几部:
《疯女胡安娜》(Mad Love),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8495/;
《马尔戈王后》(La reine Margot),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0802/;
《叶卡捷琳娜女皇》(Katharina Die Grosse),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43648/;
《年轻的维多利亚》(The Young Victoria),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33340/;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67197/。
片中的女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一系列共性:强权地位却毫无自由,聪明绝顶但极端固执,魅力摄人又何其孤傲。也许,正是这些,注定了她们的悲剧。或许正因能量太高,她们最终只好毁于自己的烈火中......
在统治上,她们因强于男人而被排挤甚至压制,这无疑又激起她们本能的反抗与憎恶;而在感情上,怀疑、背叛,加之无法逃避的现实,又造成其永久的心灵伤害。
她们是一类特殊的女人,政治、宗教、战争、婚姻,使她们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尤其艰难,没有一件事是单纯的。她们是挣扎在爱情边缘,被幸福驱逐的女人,难怪会“疯狂”......
愿上帝怜悯这些孤独的灵魂吧......
2 ) 爱即是地狱
仇恨是丰沃的土壤,灌溉出最妖冶的爱之花
世间一切恨的起源都是来自爱,这是本能,也是上帝对人最无害的玩笑。
在没有爱情的时候人都是平静的,像是影片中的巴托里一样,没有爱情的时候抱持着自己的财富与家人共享,就算做了寡妇也无所谓,带着爱自己的孩子,柏拉图情感不染肉欲的同性爱人自在的生活,虽有忧愁但无大虑。
一旦碰触了情爱的滋味,像是被点燃的烟火腾空而起,自己也刹不住车,只得任其蔓延下去,一切自尊自爱都成了口头上提点他人的工具,于自己无半分实际用处。
爱中如果生就了怨恨,反而是种另类的升华。
当她以为自己被抛弃时,从小被灌输的勇士的自尊心沸腾开来,综述一切归咎于年轻不再美貌不存的过错——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输过的女人,特别是战士之家的女人来说,一切过错都是可以弥补的,被消灭的,不复存在的,自己是绝对不可以输的,就算付出一切,也要让他后悔让他付出代价。
鲜血这种东西与爱情比起来微不足道,但却常常沦为悲剧爱情戏的配角。或许对于爱来说,它才是爱最恰当的情人。血缘是一种神秘的传递,高贵还是低贱都可以凭借它来奠定一个人的地位,就算中世纪时期乱糟糟的男女情史造就了无数私生子也毫不妨碍所谓高贵的蔑视与谄媚。
成了巴托里假象中维持美貌最好的工具也并不意外,维持她美好外在的其实是她的自信心,被爱情打压到底却被鲜血谎言撑起的自信使她的美貌复燃。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千百年来无数事实证明,爱即是地狱,无暇的献祭使无底的地狱之门开启,无数痴人说梦都葬送在忘川河底,成为朵朵白莲曼莎珠华的供养品。
情爱与血液一样,随时会干竭,随时也能被充盈,随时被断送,随时也会死灰复燃。
影片中说道,女人比男人有更聪明的头脑,却往往被无知的情爱所迷惑而葬送。这是女人的悲哀。
从古到今,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君王还是臣下甚至是农夫,无一不认为女人是祸水,纣王的妲己,天皇的玉藻前,温莎伯爵的不爱江山爱美人。包括上帝也会认为女人是万恶之源,纠结起蛇来毁灭他的理想国伊甸园。
如果女人是原罪,那男人就是原罪的开始,谁让他们抛弃了lilith割舍了一条肋骨造就了自己理想的新女人,可这新女人却让他们背负了被主人怨怼的错。可是再向上者追根溯源,那谁又是开始时犯错的那一位呢?
因为她输了所以抹杀掉她所做的一切正面的历史,因为她被击败了所以否认掉她为爱所作的一切努力。
因为她输了所以被随意评说,这就是下者的悲哀。
为了爱,沉入地狱也甘愿,这是身为女人的悲哀。
Love was the dagger that stabbed me in the back.
If you are not a myth,obsorb my sins and keep me young.
3 ) 不要再给纯洁的爱情栽赃了
这部片子是一个好友推荐的惊悚片,之前也看过一些介绍,以为会有一些骇人的嗜血情景,自己胆子又比较小,所以等了好久才来看,做好了一切随时切换窗口,关小声音的准备。但是显然是多余了,没有太多惊悚的场景,倒像是一部沉闷的人物传记。影片比较平实,和我们普遍了解的欧洲上层社会一样,沉闷,腐朽,压抑。但是制作确实很精良,女主角衣服并不多,但是尽显高贵气质。
片子无疑将伯爵夫人最终的堕落残忍归罪于对她来说那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爱情。这不过是伯爵对这个可怜寡妇的陷害罢了。正如伯爵夫人所说,所有人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对无辜生灵的谋杀上的,只不过她在明处,即使她杀人嗜血是真的,其他伯爵杀人数量和残忍程度也许远远大于伯爵夫人。尽管她聪明一世,却最终敌不过男权社会对她的排挤。她就是过于精明强干了,没有了丈夫在前面的抵挡,要么按照世俗的规矩嫁给只是在金钱上或权势上需要她的随便一个什么权势,要么就只有死路一条,只因为她的聪明,强干,傲慢,高贵,手里还握着国王都还不起的借条,这就是古今中外女强人共同的宿命。
尽管剧中伊斯特凡自始自终一直在说自己爱着女伯爵,但是我持保留态度。他对伯爵夫人是真的爱情吗,明知道父亲反对他们的结合也可能耍出各种手段来,他应该更清楚父亲的为人和手段吧,竟然不采取任何措施防范,听任父亲的安排,相信父亲编造的各种谣言。直到被派去逮捕伯爵夫人才再一次重逢。这只是误会?性格的懦弱?我真怀疑他对伯爵夫人的感情到底是出于什么。这不是一个真正情人应该做的。
最终伊斯特凡的父亲的计谋成功了,他提醒国王如果伯爵夫人有罪,那么国王的欠债就能一笔勾销,又去挑拨伯爵夫人的孩子尽快瓜分伯爵夫人的财产,而最后最大的赢家却是他自己,成为朝廷的最权贵大臣。而他的儿子却作秀似的,一直在说爱她,一直爱她,但是亲爱的那真不是爱情,别再给纯洁的爱情泼脏水了。
4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暧昧的假设
"The truth has been sealed behind the great walls and time will soon bury it all."
这是the countess片尾的话,男主角在最后抛出了对这个世界的疑问,"there is nothing that you can be certain of",但历史并不是这样撰写的。历史给每个事件都下了明确的定义,非此即彼,正义,邪恶,爱,恨,一切都被冠以明确的,毫不含糊的解释,好像冥冥之中有高高在上的主在创造或引发这些事件时,早已为它们烙上了不可改变的名牌。女伯爵在死之前选择不再相信万能的主,主对她来说只是男人们以自己形象创造的东西,为的是好让他们统治所有的一切,鸟,狮子和女人。她希望她是个男人,这样她就可以在战场上屠杀上千人,抢夺土地,烧死巫师,她会成为英雄。我想她的意思是说,她为了保存自己的美丽去追寻一生的真爱而屠杀了上百个少女,与在战场上为抢夺土地杀死成千上万的百姓的男人并无区别,而她却要接受审判,她却要毫无尊严地被关在黑屋里独自死亡,而那些男人们则获得统治的权利。她嘲笑上帝的荒谬,觉得它只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秘密,因为人们总是问题太多,而答案太少。给出一个没有人见过而又是无所不知的存在于无形中的东西,是让人们再安心不过的选择,因为有任何疑问,都可以以它的名义,说出是它的安排,就可以了。创造出上帝,只是为了给我们的无知和恐惧找到一堆沙堆,让人们能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去。
人从一出生,便踏上了对未知土地的征程。灵魂被装在肉体里,似乎就应该相信,这是天生一对。但有时,这待在壳子里的东西,并那么安分,它的需求和壳子的需求有时甚至背道而驰。它时而理性,时而却被一股非理性的力量所支配,而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做的决定,你道不清原因,只能说“我当时就是想要这样做”。女伯爵和名声不好的男人在一起,她也并不能给出准确的理由,她并不爱他,甚至厌恶他,她心里还深爱着另一个年轻人,但她仍决定和这个男人在一起。也许不能说是她决定了什么,而是,她被“决定”选中了,被这股非理性的力量支配了。这和许多时候我们清醒地做一些与心愿相悖的事情一样。与这操控着我们,但我们又不能明白的力量相比,我们知道的,可以掌握的实在少得可怜。
你每天起床开始听听力,看报纸,然后去上课,记笔记,下午开始做题,晚上继续听听力,写作文。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考好试。为什么要考好试?考好了才能申到好的学校。为什么要申到好的学校?为了好的教育。为什么要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什么是前途?前途就是找到好的工作可以干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的事。什么是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的事?能给社会带来好的改变的事。怎么能确定这个事就能带来好的改变?总有一个评判标准。这个标准谁来定?社会定吧。这个社会又指的是谁?……
为什么要参加各种活动?为了认识更多的人。为什么要认识更多的人?为了扩大我的交友圈。为什么要扩大交友圈?为了我以后的事业发展。你以后想干什么?想在报社干。在报社干有意思么?有。哪儿?可以把中国的事情让外国人知道。你写的都是你想写的吗?不是,编译中国媒体的。那有何意义?至少把事情说出去。说的是事实吗?不一定。那不就是说不痛不痒的话吗?是的。那符合你对职业的想象吗?不符合。为何要继续干下去?因为每份职业都会有它的限制。你能接受多大的限制?不要太死就行。这样妥协是为了什么?为了生存。生存为了什么?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又为了什么?……
如果对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轨道做出以上连串的逼问,你会发现生活并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就算你严刑拷打,它也沉默不语。每件事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没有一个唯一肯定的答案。
我们试图为我们每个行动都找到一个确切的理由,似乎不这么做便失去了行动的动力。我们好像每天都能悟出一些道理,但不明不暗还没想清楚,还没深刻到成为自己明天的准则,个人的声音便很快地被这个轰隆隆的工业化城市的声音淹没。
“科学的飞速发展很快将人类推入专业领域的条条隧道之中。人们掌握的知识越深,就变得越盲目,变得既无法看清世界的整体,又无法看清自身,就这样掉进了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用一个漂亮的、几乎神奇的叫法所称的‘对存在的遗忘’那样一种状态中。人原先被笛卡尔上升到了‘大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的地位,结果却成了一些超越他、赛过他、占有他的力量(科技力量、政治力量、历史力量)的掌中物。对于这些力量来说,人具体的存在,他的‘生活世界’,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意义:人被隐去了,早被遗忘了。”
换而言之,每一个人都是未来路上毫无经验的新手。在摩登时代,工业商业政治极其繁荣的时候,个人感到的迷茫痛苦是现代工业抹去他存在意义的证明。没有唯一意义可寻,没有终极意义可寻,没有理性可循,因为现实当下本身就是一个暧昧的假设。
5 ) 把你放在我心里
德国片,讲的一位十七世纪的匈牙利女伯爵的一生。她的出生和死亡时间和莎士比亚非常接近。从出生开始,她在贵族的家庭中学会了高贵与冷漠,接着结婚、生育几个孩子,象一位贵妇人一样生活,直到她的丈夫去世,她尊严的连一滴不合时宜的眼泪都没有流,冷漠、强硬、高贵。然后,她遇到了一位21岁的爱人,他们相爱,高调地结合,让世人皆知,在爱情中她温柔而妩媚。接下来象许多悲剧一样,他的父亲阻止这场爱情,情人被迫分散,他开始痛苦地远离,她开始发疯地怀疑。她曾经悄悄铰下他的头发,这时她割开自己靠近心脏的肌肤,把那头发放进皮肤里,然后忍着巨大的痛苦再把皮肤缝合。这一切都因为爱,她试图把他放进心里。因为年纪渐长,她越发自卑,女人的自卑体现在对容貌的极端不自信。端坐于镜前,她苍凉地以为发现了爱情消逝的症结。伯爵夫人开始使用各种离奇古怪方法企图永远保留青春的容貌,最后她甚至开始使用处女的鲜血,她开始杀人。但是显然,她并没有杀很多人,在她情人的父亲手里阴谋死去的很多少女被算在了陷入爱情与困顿的伯爵夫人名下。每次用处女的鲜血擦拭脸庞,她就幻觉自己又年轻了一些,这幻觉让她在悲凉无爱的岁月中可以自欺欺人、度过残年。这是女人终极的欲望,不仅仅为了爱情,也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战争。她残忍而绝望、痛苦而脆弱,一直保持着她的高贵与尊严。可是她输了。最终,她的所有行为被发觉,并被控诉。查证她杀死少女的人居然是她早年的情人。当他再次返回她的城堡时,她对他的爱依旧鲜活和炽烈,她明明知道他是来控诉她、押解她、审判她的,可是她还是爱的那么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在一个最后的夜晚结束后,他离开她的眠床,她听着他的脚步声,一点点走向她的深渊,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摆脱这沉重的命运。她受到了严厉的审判,被囚禁在高塔里度过残年。审判时,她的情人目光迷离,而她单纯而坚定。辩护词她说的非常精彩,这个时候她依旧显示了一位贵族的身份与从容,人们可以掠夺她的土地,法律可以控制她的自由,时间可以消耗她的青春,但是,她的尊严任何人都无法夺走。在审判的时候,她表现出最为巨大的伤痛与绝望的爱情,在那个时刻里,她极其动人。被关在高塔里时,她甚至连头都没回,侧影庄严高贵的印在石壁上。伯爵夫人在塔里,被光线照出的侧影,让我有一个瞬间觉得,她还年轻,她还不老。最后,她在塔中自杀而死。她那个情人,经过她的坟墓时,确切地知道,她依然爱着他,而他也明白,自己也爱着她。这有点类似于席勒的剧本《玛丽·斯图亚特》,玛丽在上断头台前,依旧爱着那个情人莱斯特,并且,她致死都保持了她的高贵与尊严。她在为自己申辩时,说了最后的、也是最为动人的几句话:“我希望自己能上绞刑台,不是为了你,我没有找到自己的爱,真爱。这样想不是很奇怪,我今天站在这里,签这个死亡文件,那么多情人不能在一起……”这是一部经典电影,在那阴森而坚实的城堡里、那些忧郁而辽阔的原野上、在伯爵夫人的深邃的眼神中,一切关于青春、爱情和命运的话题,悄然上演,就象她坟墓上,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伯爵夫人的故事,将渐渐被淹没,可又不会永远被淡忘。
6 ) 女人总是被爱情毁灭
又是因为爱情!
片子一开头就说,女人没有男人精明强干吗?当然不是,但她们多半被爱情蒙蔽了双眼,然后让才华浪费。
别让女权主义者们听到这句话,因为她们一定不会同意。
可是,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即使是如此聪明强大的女人,也在爱情面前失了仪态,可以不顾身份与小男人在人前热吻,可以主动邀约,可以为了他不吃不喝憔悴老去,可以为了他疯狂杀戮到如此地步。
那些信誓旦旦说着自己不会为爱情昏了头脑的女人啊,要么是你们还没有尝过爱情的滋味,要么是胆小鬼,从来未曾在爱情中付出过真情。
首尾的高傲女伯爵和中间的脑残怨妇气场不顺。
相当压抑悲伤的影片。德国片儿阿,说不出的感觉。不过Julie Delpy真的很牛逼,编,导,演,配乐全包了。
把爱人头发划个口埋在乳房里。
天啊,我要是从小被教育着看打人、摸死人、揪花、拔树、活埋鸡.......我长大了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东西——能变态已经很不错了!
你没有风情~你没有风情……没有……没有……
爱在处女血滴时……
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片中的台词很赞。
集SM,姐弟恋,拉拉,自残,凌虐为一体啊。julie delpy绝对的御姐范,那么有才这片子可惜了
Julie Delpy 捉襟见肘。不导也罢。
因为是JD的片子,多加2星。话说,这编剧实在太弱了……
朱莉都这么老了啊,这里她几乎没化妆,不过让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没有法国口音,丹尼尔的德国口音也很轻。。觉得她还是老老实实去拍文艺片吧,她不适合这种角色。ps:结尾处的台词很不错,把头发塞进肉里看得我胸口疼
香水与朗读者的结合体,可惜你不是本杰明巴顿
all about love
她对不起全世界,却独独对的起那个她爱的男人。
我也喜欢她~~~
吸血女王
女人相信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惊悚的事情。
口味重的快赶上电锯惊魂了。朱莉蝶儿,你行的!
就那样,总之你不会讨厌,欧洲气息的文艺片。
那口味重的呦~幸好我及时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