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美国总统护卫队中的一名特工因为和第一夫人有私情,没有通过特勤组为抓捕内奸组织的测谎仪测试。被误以为是和恐怖组织勾结要刺杀总统的内奸。他利用自己特工的高素质逃脱抓捕,并自证清白,最后还帮助特工们解救了被恐怖组织追杀的总统。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同和尊重。当然,这个过程中,他与第一夫人的私情也被人知道,他不得不离开这份工作。
这部影片许多年前就看过了,当时看得马马虎虎,加之外国人名比较难记,对他们的相貌,我就更是个脸盲了。所以没太看懂。现在重看这部影片,看得更仔细一些。由此发现,老外拍电影,果然不是盖的。
首先,是题材选取的大胆。明星特工和第一夫人有染,而且总统出行护卫的一些细节,包括写一名私生活不检点的英雄,总统被扣绿帽,这尺度,恐怕也就只有在美国这种奇葩的国度,作者或编剧才敢想敢写了。试想这要是在我们这里,恐怕没有那个编剧敢写,写了也通不过审核。所以这里还是多局限于家长里短,婆婆媳妇小姑,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
其次,是细节处理很到位。可惜,作为一名中国观众看外国片,只看一遍,恐怕只能挂一漏万。例如彼得在广场上约见自己的线人沃尔特时,后者嘴里念叨着出版公司的彩票中奖信息。而后来,彼得蒙冤,从特勤组脱逃后,要自证清白,要找到沃尔特,就是伪装成出版公司的职员,找到他的母亲,假称她儿子获得了百万大奖,诱使这母亲给她儿子打电话,从而截获他儿子信息,找到他的所在地的。
第三,影片的主线是彼得和第一夫人有染,彼得被人盯上、拍照,被引诱到罪犯接头常去的咖啡馆,彼得被怀疑,然后逃脱,去自证清白,去返回头搭救总统。可是,它也写特工查理被杀,写那位线人,写新手特工吉尔,通过写查理被刺杀,使刺杀总统阴谋更让人触目惊心,也让线人沃尔特出场,而后来又通过他的妻子南希,也就让彼得有机会找到恐怖分子的藏身处,推动了情节发展。至于漂亮的实习女特工,作为特工里奇的跟班,一方面确实发挥了她懂多种语言,计算机技术精湛的优势,另一方面,却也避免了特工队伍清一色男士的单调,也使观影体验感要丰富多样一些。
记得前些年我们拍了一部《中南海保镖》,那好像是李连杰主演的,以拳脚功夫加枪战来推进主题,但保护的人却极无聊。而这部老美的电影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尽其职务,不折不扣地保护着应保的对象,片中侦破与枪战交替,美女同美景共现,那一份友情冲击着在肩的重任,加上一些私情,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老外是挺能玩虚的,关键一类总是在黑暗中进行,看得眼睛吃力,不过这却大大地节约的制作费用,不需要的场景就让它隐在暗中了吧。
911后当反恐主题成为这个世界的大气候,美国的总统越来越成为各类恐怖组织的重矢之的,于是好莱坞便紧贴时代脉搏,频繁利用这一素材拍摄同类型影片。同样的素材在好莱坞职业编剧手中可以翻炒出各种花样,令观众们乐衷于这不停翻新的炒冷饭,这便是职业影视编剧们技巧的高超和熟练。新鲜出炉的《一级戒备》放在所有反恐主题的影片中不能算是糟糕,也必须承认这部商业电影仍具有相当的可看性,但它存在最明显的问题是影片在纯熟的编剧技巧引导下陷于流俗,没有新意,没有特点,最终使影片丧失应该具备的风格而显得面目模糊。
影片正如大多数商业悬疑片一样,从故事一开始便布下一连串的疑点,让主人公皮特陷入到设计好的陷井中,然后不得不在逃亡中寻找真相洗清冤屈。事实上面对这样的情节发展,观众绝对会感到似曾相识,没错,你可以在《亡命天涯》和《火线追击》中找到相似点。虽然这样公式化的俗套剧情不免让人失望,不过它还算紧凑的情节发展仍旧能够吸引住观众们的视线,在追寻真相好奇心的趋使下,部分观众仍旧会被这种故事吸引,尽管大家明白影片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影片多少显得不愠不火,因为整个影片的过程缺少高潮,虽能吸引观众但也是相当浅表的。在这部看似有些中庸的影片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软肋,特工的皮特与第一夫人之间的桃色事件实在是缺少说服力,这样的情节设计纯粹是为了前因后果的圆满而勉强设计的,一个工作了几十年的老特工居然没有起码的自制力和道德,犯下这种过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而且在影片的结尾处居然将这段情感如此草草收场实在是糟糕,明显有种编不下去的感觉。退一步讲,如果在白宫真的发生这样的桃色新闻,又怎么能够如此轻描淡写,这种新闻绝对会比刺杀总统的新闻更具爆炸性,而影片却只是为了情节推进而勉强设计,最后留下了不小的硬伤,同时也让总统、第一夫人这些人物显得很薄弱,完全成了摆设,如果看过剧集《24小时》中的总统,你会明白电影中的同类人物实在很失败。
在影片故事的发展中,虽然象所有悬念影片一样环环相扣,主人公皮特也是在险象环生中奔逃,但却似乎对我们的肾上腺产生不了刺激。因为在整个追捕与逃脱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往反复用过的老旧套路,毫无新鲜感可言,观众早就对此产生了免疫力。影片对特工的一些技术少有展现,除了玩过一回反跟踪和截取电话号码,几乎没什么可以拿出手的好东西,相比较《碟影重重》中玩的花样实在是小儿科了些。
而作为敌对方的恐怖分子的背景动机介绍得很不清楚,搞得好象美国总统就是作为被刺杀而存在的,没理由的必须死。而作为正面一方的彼得与布里肯奇之间的对立也似乎缺少依据,彼得和第一夫人的婚外情怎么会传成和布里肯奇老婆的,让两个多年的老友断交,又是影片情节的硬伤。总而言之在硬伤多多的情况下戏剧性的冲突都显不出力量,看起来让人觉得什么都别扭,包括潜藏的内奸没有参加测谎都编出来,整个就把保卫总统的特工组搞得一地散乱,真是为了讲故事什么都编出来了。
影片的演员阵容很有意思,两位得过奥斯卡奖的老牌演员对阵两位电视剧集红星,这样的明星阵容从多方面迎合了各层次观众的口味。但仔细分析,事实上这部影片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坛当打巨星,虽然迈克•道格拉斯曾贵为奥斯卡影帝但他事实已淡出银幕很久,更多时候是处于幕后,而当年的金发美女金•贝辛格如今也已年华逝去。基弗•萨瑟兰和伊娃•隆哥丽亚虽然凭借剧集《24小时》和《绝望的主妇》红得发紧,但他们的事业也局限于电视领域,正如萨瑟兰虽出演电影不少,但大都出任配角,跨界走红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说影片《一级戒备》的规模只能算是好莱坞的中级制作。当老迈的道格拉斯以六十二岁高龄继续勇武地影片中搏杀时,萨瑟兰这位《24小时》中走出来的美国英雄只能充当绿叶而没有用武之地,而娇小性感的伊娃在影片中一开始的出场便说明了她花瓶的效用。说到底这样的角色设定对这两位电视剧红星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一切都还是围绕着又是制片人又是主演的迈克•道格拉斯。
文:眉间尺
北京青年报
广陵散人的瓜子壳
http://spaces.msn.com/majix1978/昨晚去看了<一级戒备>.
本来是很期待即将上演的《达芬奇密码》,去影院看看什么时候上映的。然后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海报,说真话,当时就是冲着萨瑟兰,这位主演《24小时》的明星去的。因为号称这部电影是《24》小时,这个精彩连续剧的电影版。
片子开头,节奏非常慢。不过还好有个混血美女,以及白宫漂亮的内景。
然后,破天荒的,竟然给美国总统戴了顶绿帽子,这实在是匪夷所思,也让人觉得颇为有趣。
后面的情节则显得非常老套,而且谜局设置的不够充分。
这部片子,整体来看,适合周二半价时去看,可以打发100分钟的无聊时光,同时满足一下八卦爱好。
电影的精彩之处就是:
首先,美国总统被戴绿帽子,即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八卦心理,又让大家抒发了一下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个人觉得这个片子,北朝鲜一定要引进,然后做为反面教材宣传。看看美国这个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这个国家腐化堕落到了极点,就连总统都被戴绿帽子。
其次,可以欣赏白宫内部颇为漂亮的内景,尤其是第一夫人的居室。
再次,穿名牌西装,戴个墨镜,在搞个耳机,很酷。
再再次,一部电影有了大牌明星,必然就要给他多分戏份。如果是他的忠实影迷会大呼过瘾,如果是去观赏影片的,就请带上臭鸡蛋。因为道格拉斯的戏份太多了,还拖慢了整个节奏。
最后,如果你是个懒人,不愿意动脑筋猜剧情,但是又不喜欢太弱智的美国商业大片,那么这部片子是绝佳的选择。因为情节还是有的,你基本会被导演牵着鼻子悬念一把。靠着紧张的音乐和紧凑的剪辑,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如果你是个勤劳的人,爱推理,那么这部电影就别看了,没意思的。
广陵散人的瓜子壳
http://spaces.msn.com/majix1978/
2007年3月12日
老道的道格拉斯 24小时的男主 疯狂主妇 白宫的偷情记录 反恐
Kiefer Sutherland和Michael Douglas似乎更适合饰演对方的角色 呵呵
太老就别再跑了⋯⋯
电影里偷情都偷的那么理直气壮,也难怪现在小三们都觉得自己是弱者。另外那个家人被威胁的叛徒的家人就黑不提白不提了?人家临死前还抓着男猪的脚求助说自己家人,结果还被小三男猪一脚踢开,这电影太TM恶心人了
枪要打得准
还是不错,好看的片子
皇上不急太监急 足有2小时那么长 足够让特工先生把技能树秀一整遍 道格拉斯老矣
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只有两个疑问:1. 道格拉斯是什么时候穿上防弹衣的?(别告诉我他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就已经穿好了,因为知道过一会儿有人要来抓他了)。2. 他又是什么时候把防弹衣脱掉的?
Yep, Special Agent have a sex with Mrs.President...
从头紧张到尾,但依然比较平庸,为嘛呢?
6.5分。我真怀疑这片子前半段和后半段是两部片子拼接起来的了。前半段知道有暗杀企图后的层层涉嫌,各种保卫,各种设计,看得很有些味道,但后半段突然就看不懂了。且不说不死小强之前还恨得Michael Douglas入骨,怎么突然转性了,就连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暗杀总统都没讲?这拍得是什么啊?
美国
反恐真是特色国情啊。
场景很真,剧情太假
杰克啊咋就成不了第一主角
冲着EVA看的,不错
因为基弗萨瑟兰,我老有种这是24H电影版的错觉...
真没意思
果然是大陆院线最爱引进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