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整体平淡,却不是这类电影的缺点,而是本片缺少有力的场景,对比《夏日细语》逊色很多。
片中有个至关重要的情节,导演没有处理好,就是少女带着心思像往常一样在课上读诗时,却感受到了诗的沉重,哭了出来。我想就算是追究极简的布列松也不会如此草率地处理,只是通过老师与母亲的电话间接知道,显然也不存在导演有意这样处理是为了表达成人对孩子的漠不关心,因为她母亲困在破裂的婚姻中无心接电话,听到女儿的事情后立马就接,后面情节也给了女儿极大的照顾。结尾处有点类似说教的话语中,对着镜头凝视。观众看到的不是少女的眼睛,听到的也不是少女的声音,而是藏在少女身后的导演。
如果一句话不说,把少女和房子告别的细节拍出来,最后也不用刻意特写,凝视镜头,只是一个淡淡的侧面,再到中景远景,融入人群,消失,结束。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切习以为常,但观众会知道,一个少女的夏天结束了,成人的不易迎接着她。
十二岁的索朗琪穿着蓝色外套坐在街角咖啡屋,为了顺利点餐,她谎称自己16岁,她花了2.9欧点了一杯热可可,又花了1.2欧点了一杯咖啡,却始终没有等到约定的哥哥到来;容易脸红的索朗琪暗恋上了隔壁班同样穿着蓝色外套的卷发男生亚瑟,因为“他的钢琴真的弹得不怎么样,但是长得很帅”;和爸爸无话不谈的索朗琪,认为“男女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分歧”;和妈妈不是很亲的索朗琪认为母亲总是用戏剧探讨所谓的“形式婚姻”,而且“母亲总是不太在乎女儿是否幸福”;有着和外婆一样意大利名字的索朗琪,知道“光的传递其实也是需要时间的,即使是太阳死了,我们要过8分22秒才能知道”;喜欢哥哥从马德里带回的蓝色围巾的索朗琪,认为“小鸟喜欢振翅飞行是为了向妈妈讨要一点食物”;喜欢吃香蕉船的索朗琪觉得“所谓的血腥玛丽只不过是放了一点伏特加的番茄酱而已”;喜欢看海,不喜欢古迹的索朗琪在法文课上读保罗·魏伦的诗歌时掩面而泣,黯然神伤,因为“爸爸妈妈都不爱对方了”,她也别无选择的快速成长,小心翼翼地适应即将到来的生活~~
故事的发生地是法国。开头有城市协助拍摄鸣谢,可惜没太记住名字(反正不是那些知名城市)。字体基调很复古的海报上的风格——边缘有弧度的字体,明亮的配色。但就如宣传单评价的那样:“真诚隐忍而克制,于无声处展现不可挽回的撕裂感。”是有“小津安二郎”的意味。
叙事结构上并不复杂,从一个关键节点开始,由女主索朗日的反常开始回溯到导致其反常的不同节点。总体上来看是线性的,但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分散的片段,需要观众自己拼接出整条故事时间线。然后与开头的关键节点回合,再开始一段故事叙述。
情节也不复杂,算是成长小说里常见的:索朗日活泼开朗,内心却有不为人知的敏感,也许是独属于女性的。她有一个深沉严肃的哥哥罗曼,一个活跃于舞台上的演员母亲,一个开乐器行的父亲。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甚至开头度过了父母难得的20周年结婚纪念日。但随之而来的是丝绒布揭开,假象破碎。索朗日在各种蛛丝马迹间发现父母感情破裂、濒临离婚的迹象,而哥哥罗曼早已知道,但选择和父母一样对索朗日闭口不谈。故事中期哥哥也为家庭的这种氛围窒息,选择“提早去学校”而达到逃离目的。剩下索朗日一个人面对残破不堪的家庭,内心风暴四起,充满焦虑……
影片由女性电影人拍摄,几乎95%都在展现索朗日作为少女的隐秘内心和纤细情绪。前期索朗日一直是学生乖乖女的马尾造型,直到末尾她从姑妈家回来与“家”告别(父母离婚后卖掉了房子)才换了一头黑长直,和之前的马尾形象判若两人,气质上更加不羁但又显得犹豫不安。发现父母要离婚的她14岁,身边有因为父母离婚不得不与父亲和继母同住的好友莉莉。莉莉的遭遇让她对自己所发现的事实倍感恐惧,因此在极力维持家庭的秩序,至少是不希望父母就如此破裂。但她的可悲在于找不到人容纳她的不安与恐惧——莉莉的亲身经历在不断加强她对“父母离婚”的抗拒,哥哥罗曼的冷漠逃离让她失去了唯一可能的倾诉对象。一般来说,这种力挽狂澜模式失败后,角色走向黑化的可能极大。我也以为她要堕落,因为镜头不断给出她新认识的男伴和美术老师特写,配合她眼睛里的明亮与依赖,我一度以为她会在被“家庭”抛弃后另外选择一个替代对象来填补这种“被背叛”/“被抛弃”的空虚。这样的设置没什么问题,但就显得流于庸俗了。但后来的发展倒也没按照这个“俗”的思路(看来是我俗了)。一切都很平和,索朗日发现拯救无果也和哥哥一样选择了逃离。逃离之后她选择了去看心理医生,并接受了长期稳定的咨询,最终获得了重回“家”中告别那片即将成为“别人的家”的“废墟”的勇气。
她说:“我以前不知道生活这么艰难。但是我还是想要开始生活。”这对应到她之前与父亲安东尼的对话,安东尼告诉她:“成年人的世界可不是那么简单。”索朗日在试图阻止父母离婚的同时,接触到了无数的困惑,最大的困惑莫过于“对爱的困惑”。她在思考人需要多少爱,而爱又能维持多长时间?末尾索朗日之口说出的问题大概是每一段亲密关系里都存在但不被直视甚至不敢承认的问题:“妈妈,我知道你不能接受爸爸不爱你了,但你也发现你无法爱他了。你们不能够再相爱了。”也许心理咨询能够让她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但关于“爱”的困惑她或许还要继续在即将向她扑来的“生活”中去解谜。
一些细节也处理得不错。个人记忆点深刻的有:餐厅里她谎称自己的年龄16(实际14),点的餐从热巧克力到咖啡(食物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心理上倾向于对身份的认知,我以为可能会演变到酒精,但没有),扔掉了哥哥送的围巾(围巾在夜色中沉溺于水,也许是最后一点幻想的抛弃,也是希望的破灭,所以她要寻求咨询使自己不至于彻底堕落)。还有课堂上读魏尔伦的诗歌读到痛哭流涕(影片开头,也是后续情节汇合的转折点。魏尔伦的诗歌里反复凸显出“被抛弃感”——“一个孤儿似的”。恰好是对索朗日当时焦虑不安情绪爆炸的心声的有声传达。然后才有了老师的电话(不得不说老师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学生当堂朗诵诗歌哭得一塌糊涂,能够及时通知父母沟通以便了解问题),才有了父母短暂的“和睦”(逢场作戏),之后又被房地产中介的电话打破。经过两次撕裂感后,索朗日接受了命运(生活)。
有人讨论到了索朗日游荡街头的城市结构实际上是对其家庭结构/氛围的映射。这个没太联系起来,不过她那种游荡街头不想回家感受窒息的感觉我倒很能理解。
完了回味一下,其实很像《城南旧事》的感觉。生命里的花儿落了,没有谁会再是小孩子。英子也好,索朗日也好,还是其他人也好,都是在往复的“相遇-得到-失去”中,继续“生活”。
因为有这种相似感,所以此篇是为“高卢旧事”。
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本片是继《完美普通家庭》之后又一部将青春「叛变」期与中年「归附」危机用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展现出来的作品。这种物理学意义上的「共时性」主题本质是「灵肉分离」人与时间的失调,而过去、如今和之后《三者错位》同步的关键在于人如何「灵肉合一」找回自己。可惜,中产阶级充满「形式主义」美感和「浪漫主义」情调,濒死的婚姻生活刚刚进入「第二幕」就有了光速般的变化。我们注意到,女孩的母亲是一位喜剧化的悲剧性人物,有差异的重复扮演「同一」角色不仅让她失去了自己,同时,也让她和她的子女失去了伴侣。幸或不幸,无论是爸爸,还是哥哥,成人「气质之性者」们在遇到两者「同出异名」难题时总是第一时间选择逃避,探索科学而永恒的「男女」关系则成了一道有待《少女索朗日》领会的思考题。待续
很厉害,电影看似通俗却又不俗,几乎每位演员都如无声电影般传递了一切情感,并带动周遭的世界,序幕中静止的物体精妙地形成“小马德莲娜”效应,将时空拉长。
【4.5】一切都从小索朗日的眼睛中延伸,在通俗情节中抵达情感的纯粹,在人物们各种片刻的崩溃或逃离后终于呈现出巨大的撕裂,小索朗日的反应镜头被隔绝于真空,那是她此刻的世界。
目前的年度最佳。极度情节剧的表面下玄机丛生,大致可用两场戏概括电影:首先是序幕及其复现,序幕是凝练、紧致的,在情感基调尚未形成时调动观众,而当它再次出现时已散落成松动的日常。然后是最后的餐桌收官,在小索朗日的讲述、发问间,父母疲乏地应对,镜头高速流转于人物,此前由她内敛在情节中的精神空间随之外延。小索朗日在压力下急于成长,急于释放宣言,所言背后是巨大的空洞。
4.5 最后的家庭聚餐宛若神迹降临,那是一个足以让我们看到真实世界的瞬间。黯然失色的神情开始重新焕得光彩,被封锁的磅礴能量终于在此刻收束得到释放,像是猛然惊觉了困惑已久的真相所在,为我们呈现情绪底色的多变光景。小索朗日不再执着揭示不堪的欢语,不再驻留不舍分离的童年,不再寻求恒久不变的依靠,而是即将在不远处复辟的新生实现真实热烈的存在,生活的旋律总在完美缺口处缓缓响起,和那些带领人们走入天然纯真的少年剧一样,心理状态显露懵懂的过程像等待浮出水面的惊奇,电影组织素材的方式与我们年少时的感知密不可分,她(它)让观众不可避免地向现有世界投出质疑,回想起我们每次濒临爱之边缘的孤独般无助——这是独属于法式情节剧的神奇、来自过去的时间枷锁能够突破未知,年龄的限制仿佛不复存在,沉着坚定地朝着故事的终点走来。
随着牢靠的整体家庭关系细碎成与单独成员间的关系,闲适的日常突然变得紧绷,家庭内部不再维持同一个方向,反而带来了相互间力的拉扯。此种情形下,索朗日仍然试图将分散相斥的力顺到同一个方向,自然未能施行,最终只能以一种自身的转向迎接多向的变动。
268
家长是不是体会不到孩子没了家庭的那种切肤感受?
作业本上难解的习题、物理天文其中的奥义,都比不过意识到家庭的分离带来的冲击。借由索朗日的一双眼睛,我们凝视旧物,也凝视新的人生课题。终究是父亲给她说的那句话,孩子和大人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了……
重复强调的“布莱希特(戏剧手法)”用于全片,除部分夸张表演与大量配乐外,还有两次明显两次跳轴——哥哥目睹的长廊吵架(大量跳接),结尾女孩自我独白(侧面浅景深)——分别让观众和女孩都作为了局外人。而朝向希腊旅行的安哲式“流浪”拍法(黄衣、乐队、水流、抛物乃至时间过渡),同时带出近乎超现实的电子钢琴,回溯莫名登场的长发男孩:那个代表对固有的制度系统对抗的个体,也正如那个逐渐从现代科学游离至艺术美学(且是自发的)而成长着的索朗日——人生是无法精密测量的,科学终将成为过去。开头大量的静物仿佛都在暗示逃离,却似乎有东西永远停留在13岁,就像与哥哥信任断裂后丢下的围巾,只能停留在时间长河中。
离家是每一幕行动的起点,沿着不同的方向演进——回家、等候、出走、告别。反对语言,用对物的注视展现人物心情,几度心口不一,直到推镜定格后无法避视的眼神,终于柳暗花明。喜欢雨夜中游荡于城市的那场戏,配乐与环境音同时响起,那一刻女孩应该明白了:失去家,才是出走的意义。
复古风格
“生活很艰难,虽然没有人告诉过我,但是我现在要努力去活” 来自14岁的感言。家庭和美的幻想,仿佛只要不说出裂隙,就不会被颠覆。她最终得到了主导权,小鸟飞回,变成了人。
4.5
#27th SFF# Kinoscope。前入围2021Locarno主竞赛(然而洛迦诺在线并不能看哈哈哈)。13岁(中二!)少女面对父母离婚时“童年的消逝”,这算是电影学院学生短片最爱的题材……不过拍得真是复古。结尾段落拿捏得真是好。
少女的主观世界被以一种文学-宇宙学的方式被无限放大。如同19世纪的自然主义或象征主义的文学,实证科学以及神话意象总是与人物的内在认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而《小索朗日》也可以被称之为一种以太-影像,起源于科学实验课中,不可见的绿色光线在黑暗中显型,或是投影映射在索朗日的面孔之中作为一种褶皱材质,并在结尾的餐桌中得以爆发。而光由于运动速度在宇宙中形成的非均质正如同家庭中的情感变故(分居,卡维尔式道德喜剧的反面)在延迟之中被这个幼年的主体-宇宙所反射,对于年仅13岁的索朗日而言,它不仅仅是伍迪·艾伦或伯格曼的七年之痒,而是原始充盈的家庭宇宙学的崩塌,前两者巧妙地通过“子女不存在”避开了这一侧面。但影片不仅局限于情动-影像,也映射了欧洲的痛苦意识乃至行星级别的生态学,作为一种取代基督教意识的超越性。
父母恩爱的婚姻逐渐走向破灭,很真实地呈现了女孩在家庭关系破灭时的应激反应,破碎的家庭,破碎的自己,估计此后的一生都要为此疗伤。
84/100 非常简要的电影,家庭情节剧内部情感的权力结构从未显得复杂,一大原因是对索朗热主观性的观察面足够窄小。简单的镜头移动、定格,加上一些音乐性,部分场景显示了比较古典主义的情感力量。导演应该对戏剧也很有兴趣:布莱希特、契诃夫甚至小索朗热也可类比悲惨世界里的小珂赛特。
女兒與哥哥的關係最後約半小時的劇作呈現:哥哥計劃去做畢業旅行,妹妹想一起參與然後答應為他保守秘密不與父母說。轉頭女兒發現房子要賣了但她是家裡最後一個知道實情的人,哥哥早就知道了。在這一刻兄妹之間因為秘密建立起來「信任」就輕易被摧毀了。因為我為你保守了秘密,但我卻不知道你們的秘密。所以女兒最後把哥哥送的圍巾扔到海裏,在結尾的聚餐會,迫不及待說自己去希臘的旅行規劃,就是要一種刻意的割裂——我不跟隨父母,也不與哥哥一起去旅行,我有我自己的規劃和步調,是對你們不重視我拋棄我的回應/復仇。結尾zoom in的特寫,是一種帶有挑釁性質的回應,你看我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你們了。但背後藏著的悲哀是非常讓人難過的,因為這個「長大」是被迫的,是無奈的。反覆給到的鞋子的特寫,是對舊時光的迷戀,也是「前行」的標誌
7/10。濒临解散的家庭下少女的细腻情感,竟看出了杨德昌式的家庭螺纹。“我们要继续活下去”,这是女版《四百击》啊!喜欢看这类专注讲好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电影,视角一直是从女孩出发的,做到极大限度得让人感同身受,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