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HD

主演:斯琴高娃,周润发,关文硕,卢燕,史可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普通话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2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3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4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5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6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3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4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5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6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7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8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9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电影标题中有“my aunt”的字样,电影一开场就是一个叛逆少年去上海见他格格不入的姨妈。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都会象象我一样,在心中勾勒这样一个框架,姨妈和侄儿都有性格缺点,两个人冲突几次,磨合几次,矛盾消除了,一老一少从此过上幸福生活。老俗套主旋律一个,上海家庭版《我俩儿》。

其实许鞍华并非没有拍过这样的电影,《上海假期》就有点这个意思。如果真的拍成这样,这就成了许鞍华三流作品。

然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并非这样,她的情节直转而下,迅速地把人物带入不如意地现实生活,进而直指人性中不为人知的那一面。

许鞍华最好的作品大概属于《投奔怒海》《女人四十》《男人四十》这几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是《女人四十》,因为这片子的观赏性最强。我觉得《男人四十》要更好一些,但是或许珠玉在前,而故事又比较正经,《男人四十》并不太受人注目。

然而无论《女人四十》还是《男人四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一些喜剧的桥段,虽然整体而言气质是哀伤的;他们都表现了一类人面临的生活困境,但是又并不局限于个体或者群体的体验,而将思索延展到更深层的人性层面上。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也是如此。

尽管电影中有些喜剧情节,例如姨妈去游泳的段落。然而将这个故事串连起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生活打击。而与《四十》不同的是,电影的结局,姨妈彻底地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跌入了她生命的最低谷。

姨妈的悲剧似乎是环境造成的。姨妈处处彰显着她与时代的格格不入,她的英式英语,她的霸王别姬,都已经无人喝彩,只能让她孤芳自赏,最后无可奈何花落去。

她最初把邻居称为瘪三,虽然透着小市民气,但那是可以被原谅的恶,和她后来对形势变化的无力感对比,更彰显她为现实环境所逼迫,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剧意味。

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么姨妈将会变成一个完全的悲情草根英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成了电影主题。这就成了许鞍华的二流作品。

但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还并不至于此。她要无情得多。她不仅揭示以姨妈为代表的老年人与现实的冲突,她更揭示了姨妈自己人性中的矛盾之处,从而把整个影片的视角从老年人群体放大到了更广阔的人性层面。

电影的过程中,就已经多次暗示了姨妈性格中的弱点。不只是她的小市民习气。还有她和潘知常的关系。他们两个只能互相欣赏,却无法相互信任。而这源于姨妈封闭的心。而肥猫飞飞之死,更明确地指向了生命中无法挽回的错误和那些错误所造成的伤痕。这些都是姨妈内在的部分,和现实环境其实并没有关系。

但是在电影的大部分过程中,姨妈内在这条线索都远远弱于残酷现实的这个线索。当四川女子杀死自己患病儿子的时候,现实的残酷性已经被推到了最顶峰。姨妈和每个旁观者都在自问,生命中重重苦难的意义何在?放弃理想是否会更好?

这之后,女儿刘大凡的来访是神来之笔。许鞍华在这里挥动利刃,迅速精准地切开了多年来的层层掩饰。现实的磨难突然被转回了对自己心灵的拷问。所谓的现实是什么?所谓的理想又是什么?现在的清高是什么?当年的背叛又是什么?

面具之后,一切的磨难都是来自人心。电影的结局似乎表示所有的理想全都被抹去了,剩下的只是在现实中苟活。

但其实也未必真的那么悲观。那轮温润如水的巨大月亮究竟代表了什么?这么近,那么远。就算无法触到,却也能轻轻抚摸每一个人伤痕累累的心灵。

许鞍华拍《男人四十》时,电影语言就比《女人四十》时要成熟了很多。《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这方面的质量也很不错。有好些镜头都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例如姨妈和宽宽走过菜市场的那一段。

电影的配乐是久石让做的。整个音乐如苦茶入口,百转千折,只让人想为之一哭。音乐非常精彩,和电影的内涵也很配,但是和电影的外壳相比,却太直白了一点,在很多时候有煽情的嫌疑。如果能用更平易的音乐,可能会更好一些。但是单拿出来听,还是很出色的。

许鞍华有几分点播演员的能力,虽然《半生缘》中的黎明和《玉观音》中的两个主角都让人很不满意(这两部电影在许鞍华的作品中也只能算是三流),但是《男人四十》中的张学友和梅艳芳可被调教得真好,完全是脱胎换骨。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第一个出场演员小孩宽宽的表现平平,女主角斯琴高娃还算不错,但不算突出,似乎还有点撑不起姨妈这么复杂的角色。周润发的表演也不算突破。倒是赵薇演得真不错。她的戏份虽然不多,但是这一部分挑起了整部戏的核心,就是我说的神来之笔。她这个角色也很讨巧,有发挥的空间,又对电影很重要,非常适合用来争夺最佳女配角一类的奖项。

IMDB得分6.7(82人投票),我打8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2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行騙的藝術

故事一開始,腳受傷的外甥站在火車站等待姨媽來接他,姨媽扯大嗓門在站內喊:「寬寬,寬寬……」及後發現外甥正靜靜地站在一旁,興奮得大叫。站在姨媽旁的一名老人家被嚇得心臟病發,倒在地上。

許鞍華導演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從姨媽的一句對白正式開始:「哎,你這人咋喇。」老人的病發,她忙不迭地澄清:「不關我的事,我根本沒有碰到他。」很真實的一個情節,沒有安全感的中國人,有事發生,首先確保自己不會被牽涉在內,至於對方是該先搶救,還是該先報警,是該找人幫忙,還是該馬上撤離現場?種種考慮都不及姨媽的反應來得真實:別的先別管,首先證明自己與事無關。

然後,故事開始。外甥寬寬來度假,和網友合作假扮被綁架騙姨媽錢,鬧上警局的姨媽得知事實真相,馬上一力承擔後果;外鄉人金永花流落街頭,姨媽好心收留,卻發現對方騙錢賺取女兒的醫藥費,姨媽趕對方出門,卻為她的女兒擔憂;遇上文質彬彬的潘知常,姨媽墮入愛河,卻被騙掉所有積蓄;最後,在姨媽口中遠在美國的女兒出現,原來她只是東北一名小廚師……

後現代是甚麼?編劇李檣說,後現代便是各種不同風格的東西拼貼在一起,既互相排斥,又互相接納的一種狀態。即排斥且接納,是一種矛盾的狀態,這種矛盾,正是姨媽的生活寫照。

可以說是有著精神潔癖的姨媽,看不過眼小食店弄污地方,不能容忍金永花為了醫藥費騙錢,瞧不起水太太的花俏,可是她同樣愛扮靚、滿口謊言,從謊稱女兒在美國騙倒一眾鄰居,到假扮沒錢及有病不讓外甥多花水電費,細眉細眼之處,姨媽有著與其他人同樣的習慣,但她卻堅稱英式英文是最好的,以自己的大學生身份為榮,甚至為了在大城市生活而拋夫棄女。

姨媽的矛盾,卻也是中國人的矛盾。影片一開場姨媽在火車站的表現,也正正是中國人的表現,不論發生甚麼事,只要是不好的事,都「與我無關」。然而姨媽卻不能放下自我的道德,她可以撒些無傷大雅的謊言,如謊稱女兒在美國,這是為了面子,且是不會傷害其他人,但面對水太太愛貓飛飛之死,她卻過不了良心的譴責。於是姨媽註定要被騙,且被騙至身無分文。

騙成為此片的重心,姨媽那些小謊不過是無傷大雅的玩笑,但金永花的騙,潘知常的騙,綜合起來,都是中國人在你我互騙的情況下,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或者,是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終於走至互騙的階段。

但戰鬥力與生命力似乎是相輔相成的,處於時刻被騙的環境中,反倒凸顯出人們頑強的生命力,相較起來,落後的東北顯得平靜,睡在醫院病床的姨媽看見無瑕的月亮,終於決定重返東北。只是貧窮的工業城市,沒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姨媽回到這個地方,整個人失去了光彩,就像不需要戰鬥的將軍,卸下了盔甲,但卻一下子蒼老了。(原載5月27日《文匯報‧百花周刊》)

 3 ) 绿窗人寂静,空负貌如花

  姨妈是个混在上海的略微不靠谱的小人物。有些文化,有些善良,有些小气,有些寂寞,有些疯狂,还有一些梦。

  姨妈一个人住在上海,养着十四只美丽的鸟,痛恨邻居家养的猫,喜欢跟别人吹嘘自己的女儿在美国。姨妈学过京剧,会画国画,念过大学,曾嫁过一个粗人,后离夫弃女,来到上海这个花花世界。

  凭着早年的经历,姨妈仍然残留着对精神层面的许多幻想。
  她把年轻时自己的虞姬扮相照片留在墙上最醒目的位置;她自恃着自己大学背景而对邻居水太太嗤之以鼻;她也希望凭借些许自豪的文化功底谋生——给富家孩子做英文家教,而且还要用有品味的英式英语;她在心里不爽的时候仍然不忘教训外地人讲文明;她穿着粉红色的练功服慢斯条理打太极;她也渴望融入京剧票友圈子中被兴趣相投者欣赏;甚至在被宽宽告知偷走自己一副画的时候,首先流露的,仍然是自己被人欣赏时的喜悦。

  总之,就是这样一个孔乙己似的姨妈,年龄摆在那里,她仍然抱着那么点,就是那么点仿佛年轻人才常有的浪漫的梦,不肯撒手。她唱道:“青春整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人寂静,空负貌如花。”她想象中的自己,就像她养的十四只鸟,美丽的鸟,每到夜晚,自由的煽动漂亮的羽毛,飞在自己的房间里,无人观赏,无人打扰。

   但是,姨妈有着现实一面也让我们看到。她会为开空调的电费叫真儿;她清楚的打点着宽宽到来后的消费帐单;她做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发财梦,义无反顾的拿出全部积蓄炒地皮;

  回到现实里,姨妈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发哥的出现,像是一个巨大的漂亮的肥皂泡,真实而彻底的把姨妈罩了进去,姨妈被她憧憬许久的泡影弄的如醉如痴,直到目送发哥远去的背影,才发现人财两空。

  姨妈看到那个及其不真实的大月亮时,一夜之间老了许多,神态却更加从容。钱财皆是身外物,走到最后,不过化作了草坪上的一片的墓地。

  故事中的老年人,有着这样几种结局。寂寞的水太太每天变换头发衣服的颜色,希望以此来使别人注意自己,她拥有了手机,渴望接到别人的来电。直至猫的离开,她那跟绷了很久的孤寂的心筋终于断了,很快撒手人寰。飞飞的外婆,也是个孤独的老人,只有个问题外孙女陪在身边,子女都远在外地,在老年痴呆多年之后被外孙女送进了养老院。

  姨妈决定离开。姨妈很清楚,她将会面对的,是粗俗的丈夫,破落的住宅,不靠谱的女儿,更加不靠谱的女儿对象,恶劣的天气,荒廖的东北。即便如此,她还是选择了离开,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大上海。夜幕下的上海,格外迷人。夜空一样的车水马龙,好像一个美丽的梦,还有梦一样的发哥,她把这一切都抛开,什么都不带走。

  回到家乡后,和任何一个普通家庭一样,姨妈为这个家辛苦的操持着家务,女儿和对象天天吵架,无能的丈夫则只管看着喜剧小品傻乐。看上去好像真的是糟糕无比。其实,也许没有糟糕到哪去。丈夫在傻乐的时候,我在想,也许他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到幸福了。

  一家人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我想,观众会莫名的欣慰吧。宽宽即将出国深造,女儿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做着出国梦,想去繁华的世界。就像她当年的母亲。

   故事到最后,姨妈和丈夫摆起了地摊儿,她表情淡然着吃着馒头就咸菜,这时候听到旁人收音机里传出来的京剧曲子,那声音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

   看完影片,已经是深夜。北京这个时候的夜,已经温暖无风。和上海的繁荣比起来,北京街道上干枯的树枝更容易让人冷却。走进一家茶餐厅,偶然听到邻座的女子在评价MLA的专辑,于是不自觉的冷语即出。忽然,有种好玩的感觉,就像看到了姨妈锁紧的眉头,念着水太太的名字

 4 ) 大珠小珠落瓷盘

记得06年初时列了06年期待的几个片目,其中就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不曾想一年过去才得窥真容。期待的原因只是因为许鞍华,这个有《投奔怒海》《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半生缘》《千言万语》等佳作等身的香港女导演,从来都有着对于生活细节的细腻捕捉,和对于历史现实的敏锐洞察。

外甥宽宽来上海姨妈家度假,这个保守、清高、吝啬、矜持的独居中年妇人的平静生活被打破,随之而来一系列生活变故。姨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对于人生的一点小小的理想却在纷繁复杂、孤清无依的生活中无情幻灭。

纷繁杂乱的生活中,原本可以构筑出一个丰满、立体的形象,但对于整体把握的缺乏,造成了形象的失控,这种失控一方面来自于斯琴高娃的表演,另一方面来自于情节的铺陈:姨妈本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小知识分子,但斯琴高娃本身的气质,却给角色带来了市井粗野的一面,而有些细节,例如睡觉打鼾、穿毛线衣游泳等等场景,除了引人发笑,实不知对于形象的建构有任何作用。斯琴高娃的表演虽然时有令人击掌之处,但总体上并没能建构出一个清晰完整的角色,甚而有时过于用力,使表演流于夸张,这也是斯琴高娃一贯以来表演上的缺陷。何为真正优秀的表演?何为收放自如?可以参见许鞍华前作《女人四十》中的萧芳芳。

影片中还有许多其他人在姨妈的生活中进进出出,为了女儿的白血病而碰瓷行骗的史可,终日抱着猫、花枝招展的邻居卢燕,在沦陷在生活的泥潭、粗口成章的闺女赵薇,还有被外婆领养长大、半边脸遭毁容的飞飞,这些人在姨妈的生活中进进出出,而正是这些人来人往最后造成了姨妈的惨淡收场(也许这种表面上惨淡的人生,表面上没那么光鲜,但却更有安全感、更让人踏实)。配角个个给出了精彩的表演,尤其是史可的表演,火花四溅,让人大开眼界,而赵薇的表演虽然仍旧那么不靠谱,但相较自身而言无疑是天大的突破。这些鲜活的角色构成了那些被主流社会所忽视的女性群像,一个个鲜活生动。但有时过于抢戏,有喧宾夺主的嫌疑,而且这些角色很多时候游离在影片主线之外,并未能与影片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像是影片长歪的枝丫。

影片结尾不免让人错愕,情人鸡飞蛋打,邻人魂归西天,女儿从天而降,姨妈的前情旧事终于揭开,给姨妈的生活状态提供了一个注解,好似悬疑故事,终于揭开了谜底。姨妈跟着女儿回到了曾经抛夫弃女的下放之地,开始了一种乏味寻常的草芥人生。影片毫不犹豫地撕开了人生的本来面目,还原了嬉闹生活背后血淋淋赤裸裸的本来面目,在这里许鞍华依旧保持了对于历史的严肃反思,和对于现实的深刻洞察。

但这样把影片突如其来的带入对于历史现实叙述当中的做法,使得影片就像是一个请君入瓮的圈套,那一切的嬉笑怒骂都只是为了影片最后的现实升华,这种刻意为之的做法并非从影片本身自然生发出的枝丫,非但没有拔高影片的立意,反而割裂了整部电影的情绪律动和情节逻辑,对于现实的嘲讽和批判在这种前后矛盾的叙述和悲喜剧的犹豫不决中被削弱。

影片中段,姨妈和潘知常穿上霸王虞姬的戏服,细踩碎步,轻甩水袖,乐颠颠美滋滋地从房间舞到走道,久石让的音乐梦幻中带悲凉,整个画面色调暖意浓浓,成为整部电影的华彩乐章。我理想中的影片结尾就应该是这样,一个类似于《女人四十》的结尾,这才符合整部影片的气质,缭乱绚丽,却有着人生无尽忧伤,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可惜许鞍华预支了如此动人场景,空留苦涩绵绵的人世沧桑。

许鞍华与编剧李樯、摄影余力为、剪辑廖庆松、录音杜笃之、配乐久石让等人合力嘈嘈切切错错杂杂弹奏了一曲,弹了出大珠小珠,只可惜珠子大小不同,成色各异,没能用一根合适的线仔细串连起来,因为要拿出来展示,大家催促得厉害,匆忙用一个普通瓷盘盛了端上来,尽管珠光宝气,却也乏善可陈。

 5 ) 好在,活过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终于登场,大喜大悲充斥着我观影的两个小时,其精彩程度也超过了我的预期。

姨妈是影片贯穿始终的绝对主角,斯琴高娃对角色的诠释非常精彩并恰到好处,小人物的矛盾性格自然彰显,初始惹人发笑,随着情节展开却让人心生怜意,如同看到自己身边亲友的遭遇。
电影开篇干脆,以宽宽的角度勾勒姨妈身处繁华都市的矛盾心态。她自命清高,自私,嫉妒膨胀,甚至有些斤斤计较。邻居水太太表面来看是姨妈的鲜明对比,可纵然她追赶潮流,绝不落伍,内心却和姨妈一样孤寂,一样与时代相左,同样无奈的将满怀的依赖寄托于宠物之上。
少女飞飞以及金永花的引出,在彰显姨妈性情之余,也给观者蒙上了另一种压抑着的悲哀。不得不提史可的表演,戏份虽少,但寥寥几个镜头的勾勒却把碰瓷耍赖的金永花身后隐藏的悲凄无奈表现得让人唏嘘不已,此为亮点之一。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潘知常粉墨登场,几句唱腔,正好拨动了姨妈心中的失意。周润发风流倜傥不减当年,把潘知常的油滑之气勾勒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青春整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人寂静,空负貌如花。”借用唱词,姨妈内心长期的寂寥与当时的激荡可见一斑。
两段戏曲的插入,十分巧妙,不但反衬出姨妈与时代的格格不入,并为影片增加了一抹奇妙美涣的色彩,又十分精准的将姨妈内心世界的作以明示。
猫咪之死算得上影片的急转,潘知常是不是骗走了姨妈的积蓄已经不重要,而床边的一夜相守是否是另一个垂暮之人悲哀的良心回转?
自此,姨妈的境遇急转直下,结束了短暂梦幻又似灾难一般的黄昏恋。而其他小人物的悲哀隐情也随之一并揭开。

由赵薇饰演的姨妈刘大凡形象之出现,是《姨妈》的另一个亮点。街头吵架一场戏,爆发力之强自然毋庸置疑,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他几处没有台词,只靠眼神表情彰显内心的镜头。鞍山饭店外抽烟的一场戏虽然没有一字台词却非常抢眼,所有的悲哀愤怒不平都化作烟圈被吸入呼出,叹息之后,生活继续,大厨的工作要继续,生活也要继续。而此般种种不免让人感叹赵薇演技的成熟蜕变。

如果与许鞍华导演的另一经典之作《女人四十》相比,也许是由于编剧李樯的加盟,再加上许导自身的变化,《姨妈》最难能可贵就是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描绘一个女人的经历和喜哀,与此同时跃上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宏观描绘社会景况,而由姨妈所扩散开来的观感和所遇之人又可以构成一个个独立的精彩小单元。从此而论,与《女人四十》并没有太多可比性。唯一遗憾即是过为分明的三段式结构过于分明,在衔接时稍显突兀。
编剧李樯的作品《孔雀》所述即是压抑状态下的不如意,如今再上阵,依然爱用象征。月亮的隐喻十分有趣。姨妈、宽宽、刘大凡都曾被月光所吸引,而他们是否也从月光中获取些许的希望?也许希望只是藏匿在心底,等待被召唤吧。
摄影的功力为《姨妈》增色不少,而久石让的音乐虽然足以渲染气氛,但有些片断与如此写实的风格相配稍嫌刻意了。
电影中每一桩悲剧式的结尾都巧妙的省去了对前因的交待演绎。姨妈的悲哀境遇也许就始于特殊年代造就的错位婚姻;而少女“七公主”的遭遇追根溯源是父母远赴新疆一去不归,也是时代的产物;潘知常虽是骗人骗财的大骗子,可谁有知道他的身后有没有一番血泪史?金永花、灰带鱼的境遇也是一样,都在时代的巨浪洪流中飘荡。其实身处其中,我们又有谁可以幸免于难?

好一出淋漓尽致悲喜剧!
鞍山,宽宽到来后的饭桌上,刘大凡粗鲁依然的喊着,不禁想笑,却突然感到悲哀,生活之中,我们总有不甘,改变的努力到最后往往却又无力。
电影看罢,不至绝望,也寻不到希望。
也许,生活中境遇之常态就是如此吧,或喜或悲,或希望或绝望,并无什么明确的暗示。
生活仍将继续,没有更好,也未必会更糟。姨妈在时代召唤下从上海到鞍山,又从鞍山离婚到上海本为寻找自己的所谓理想,却终于落得年老寂寥受骗受伤重回故里,一切不过回到并不美好的最初。怎样继续,全指仗当事人是否知足而乐得其所。

我们看喜剧,常常嫌太过肤浅一味讨笑,我们看悲剧,常常觉得悲痛悲哀难以释怀,但生活本身其实很难明确悲或喜。悲喜交集,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是我们的常有体验。
因此,看着电影,忍不住喷笑,也不自主的流泪,只因为,太过真实,真实到残忍。
终于还是瘸腿的宽宽走在雪地之中,身边是想帮忙却已经力不从心的姨妈,宽宽说“我也不瘸过”。
好在,一切都曾经拥有曾经经历,好在,活过。

 6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分析整理

一、何为“后现代”:拼贴、并置与不确定性

1、“后现代把世界作为破碎、充满偶然和边缘、“拼盘杂烩(pastiche)”等的集合体,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作品的意义也是不确定的。”

影片以外甥宽宽的视角交待姨妈的生活常态,通过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切换叙事,引入新兴少女飞飞,上演“绑架”风波,宽宽因此退场。然而,剧中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经历了花言巧语、劫财骗色的潘知常、度日维艰、“碰瓷”为生的金永花和飞扬跋扈又沮丧压抑的女儿刘大凡,宛如一幅以姨妈为中心的拼贴画,各色人物都成了她后现代生活的点缀与铺垫,线索看似松散,实则环环相扣,最后都回归主线,通过姨妈后现代的种种生活,刻画出人生百态与世事沧桑。

2、悲喜并置的叙事风格,许鞍华坦陈是“喜感很强的悲喜剧,像漫画一样”。黑色幽默式的市民生活风貌描绘,转而切入冷峻悲悯的小人物梦想落空的悲剧叙述,电影对现实脉动的准确把握使影片具有了“当代中国”的质感与沉重。

3、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意义观的核心,是后现代文化在否定和建构中提出的关于意义的主张,“‘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在缺少本质和本体论中心的情况下……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这一范畴具有多重衍生性的含义,诸如模糊性、间断性、多元论、散漫性、解合法化、反讽、断裂等等。正是不确定性揭示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品格。这是一种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消解,它永远处于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

编剧李樯从影片主题的视角来把握后现代:“人们感到过去所依赖的价值态度和观念体系全面崩溃,什么都对,什么又都不对,一切都变得不确定和模糊,生命的意义和思想深度同时消失,一切都被商业化,高雅和通俗泾渭不明,任何权威的话语都被认为是过时的,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混乱无序的梦境,不断被篡改和颠覆……姨妈是个群像角色,无论你现在处于社会中的哪个位置,甚至如年少的姨妈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总有一天你会老去,你的理想早已飘走,你自己也被社会所抛弃,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太过悲观,但是,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姨妈的衰亡过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逐渐发生了嬗变,传统的、确定无疑的东西逐渐被消解,一切都变得不确定,正如影片所宣扬的:“最悲哀的生活不过如此;最美好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生活的本真和意义变得不置可否,不再有确定的范式和内涵。

题目:上海市井浮世绘/啼笑浮世绘/繁华如梦 终将陨落/女性的悲歌/市井里弄,浮生若梦/月下浮华人世悲/一场终究要褪色的梦/长恨此身非我有,只叹世事不由人/芳华不再,悲情依旧

二、主题分析:

市井生活:

影片延续了许鞍华一贯的现实主义视角,对市井小人物生活与情感的细腻展现与刻画,传达出对这些群体的关注关怀。影片的前半部分通过姨妈的视角带出了一个上海市井生活的浮世绘呈现,展现了市井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的呈现。姨妈居住的上海里弄,喧闹的菜市场和小吃摊,邻里之间彼此提防又彼此窥探的日常生活,无不浸染着浓厚的市井生活的气息。对那些市井小人物而言,生活并不总是温情脉脉、诗意盎然 , 萧瑟、寒冷、沉重和压抑也是现实人生的一部分。不同于上海的那种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的现代大都市景观,而是用更平常的视角、平视的角度捕捉着现实中的人物状态与情感。

女性悲歌: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刻画了一群年龄不同、阶层各异的失意甚至失败的女人群像,直至她们都回归到男权社会笼罩的传统,显示了现实的一种不再反抗的、悲观的、无奈的女性主义立场。女性的精神追求和理想的破灭,肉体的衰老和破损,婚姻家庭中的出走与回归,表明了所谓的“后现代生活”其实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抑,导致她们最终必须回归,回到依附的地位,回到男权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体系中。

理想与现实:

电影没有以一种悲悯来俯视姨妈的生活,也不要求人们在看后作出所谓的对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而是以表现人的存在来传达一种对普遍人生的关怀与思考。电影所表现的是对待姨妈们选择的道路,既不觉得痛苦,也没有感到欣然,曾经的追求与浮华如梦,终将尘埃落定,世界又失去一个做梦人。展现出姨妈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逃离东北来到上海这座大都市,但却在种种现实的压迫之下(爱情与生活的双重失意)最终只能迫于现实,回归到了灰色的现实之中。

个体与时代:

正如导演所言:这部影片表达了她对“时代的困惑”——时代变了,都市变了,人生也随之起起落落。影片借助那些都市井人物和他们的日常生活,透视了现代人身心的双重困境 , 也由此描描幕了一幅现代都市市井人生的浮世绘。

现实困境:通过姨妈带出的一系列底层小人物,包括金永花、女儿、郭丰、前夫、飞飞等,都陷于残忍的现实困境之中。再加上姨妈的人物前史, 姨妈的种种行为, 她的落伍、她的老套、她与这个城市亲密而陌生的关系, 似乎都获得了更好的解释。但姨妈原本个体而圆满的形象忽然被附加上了深远宏大的背景, 她的呼喊、她的痛苦, 都带上了巨大的时代的回音和轰鸣。姨妈的悲剧,原来并不是纯粹的命运悲剧、个人悲剧、性格悲剧,归根到底还是时代带来的,姨妈是时代的典型人物, 她的命运是一代知识青年命运的缩影。

情感困境: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稀疏和艰难 , 正是日益封闭的现代都市生活的一大症结。姨妈当年抛夫弃女,如今无法与女儿、丈夫沟通;飞飞与外婆只能通过哨子交流,而代表家庭和亲情的父母在飞飞的脑海中只剩下遥远的记忆;刘大凡与对象激烈争吵后分道扬镰,姨妈和老潘同床异梦的露水情缘转瞬即逝。孤身一人的水太太,外表的妖烧和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的对比…… 片中的人物之间几乎都无法进行相互的交流,或者是一场骗局,邻里之间、母子之间、夫妻之间、情侣之间、和陌生人之间等,人与人之间陷入了信任的危机和交流的困境,这也是在现代化发展之下对人与人之间“不确定性”的体现。

三、人物:都市市井人生的形和相

姨妈:逐梦小人物,时代的追随者,游走于现实,但又困于现实。做着繁华梦的姨妈们”,她们的人生旅程无不暗藏着灰暗无奈,她们的归宿无不在自守认命中获得安宁。

时代的弄潮儿:大学毕业时响应时代召唤成为一名光荣知青,身体力行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的政策,与目不识丁的大老粗结婚,落实知青返城政策后,义无反顾地抛夫弃女回到上海。工作优异,年年先进。年逾六十,壮心不已,对爱情仍充满憧憬与向往,对财富更是求之若渴。我们可以看出,姨妈的每一个人生时期都是时代脚步的追随者,姨妈的每一步奋斗足迹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与时代息息相关紧密合拍。从开始在上海的高调张扬盛气凌人到返回鞍山后的沉默寡言低首不语,我们可以洞察到姨妈内心的火焰从熊熊烈火到奄奄一息的全过程。力争上游的姨妈也逐渐被时代巨流所吞噬和淹没,姨妈的人生遭际其实就是一曲理想主义者的现实悲歌。

老潘:爱情的幻影,理想式的爱情是诱惑也是危险。身份不明,没有背景,突如其来,闯入姨妈的生活,打破庸常,带来欲望与快乐,同时也夺走了物质积蓄。

水太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贵妇人,带有地域上的优越感。物质上的富足带来情感上的空虚,需要猫的陪伴和姨妈唠嗑。城市现代人年老的体现,物质充足,精神空虚,没有情感的寄托。

宽宽:新时代的弄潮儿,如同少女时期的姨妈,同时带有着自身的缺陷与烦恼。出国,面临一个更大的世界,世界是一个升级版的上海。

少女飞飞:底层边缘人,外来移居者,渴望依靠,但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无比艰辛,但怀揣着希望。

金永花:乡下人、外来务工者,悲惨且无力,底层人的耍小聪明、无奈、无法发声,沉默(被打、碰瓷、女儿病重、)。同情、无力、怜悯,时代所吞噬的人。

女儿:历史(过去)的伤痕:东北老工业区的萧条,被母亲抛弃,早早的进入社会,被现实裹挟,人生价值的迷失,只能去追随成为物质世界的附庸。

四、视听:

①色彩:前半部分展现市井生活的段落和姨妈的日常生活之中用到了饱和度较高的多种色彩,用以展现丰富的市井生活和人物的充满活力的状态;后半部分更多采用的是低饱和度的色彩,且较为色彩较为单调、暗淡,显示出人物的悲惨处境和悲凉心理。

②配乐:一类是京剧的唱腔,代表着一种理想、浪漫、情投意合的人声音乐,传递出幸福与甜蜜;另一类配乐(久石让配乐)是较为抒情化的深情的或是悲凉的配乐,是人物情感的深层传达,衬托出人物心理的情感。

③景别:大景别偏多,多为远全景,一方面展现的是市井生活的日常景观,街道、居民楼、菜市场等等,真实空间、真实生活的捕捉;另一方面,更多用远景来展现五光十色、炫目多彩的上海夜景,映衬着的是小人物内心的落寞、无奈与悲凉的处境。

④语言:个性化的语言,每个人物的语言都各不相同,上海话、东北话、英语、粤普、文言文古语等,一方面是对应着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在时代之下各类人的碰撞,多远文化的杂糅,也是多样现实的冲突,借用多种语言的运用,传达着导演对于人物与时代的思考。

五、场景

上海(东方明珠):代表着一种现代化的时代背景,理想生活与物质世界的代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物质富足的世界,一种理想世界的比喻。多用远景空镜头展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来展现出这座城市外在的繁华与靓丽。而在这高楼大厦之下的是市井小人物的带有着悲情的生活,情感上精神上的空虚,孤独,寂寞,逐渐被现实驱逐、抛弃乃至流放的悲凉生活处境。(偌大的伤害却容不下秒小卑微市井小人物。)

日常生活场景:都市市井人生的浮世绘生活展现,真实但也沉重。姨妈居住的上海里弄,喧闹的菜市场和小吃摊,邻里之间彼此提防又彼此窥探的日常生活,无不浸染着浓厚的市井生活的气息。同时对那些市井小人物而言,生活并不总是温情脉脉、诗意盎然 , 萧瑟、寒冷、沉重和压抑也是现实人生的一部分。

东北鞍山:灰暗沉重的现实,萧条没落的老工业区,凋敝的社会形态,工业文明被现代化的都市所取代,一个即将被新时代所遗忘、漠视、没落的旧工业社会。在此生活的人物,渴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但却始终无法被接受,最终导致了个体的悲剧,这同时也是一出处时代悲剧的呈现,时代与个人、现实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六、意象

月亮:

一方面隐喻着希望、梦想、心灵的抚慰;也意味着月圆月缺、人生无常的遗憾和惆怅。

片中两次出现的黄月亮。 第一次是在上海医院的病 房里 , 酣睡 中的姨妈一夜白头 , 她看到窗外那个巨大的月亮照亮了整个病房,一切恍然如梦,第二次是在鞍山姨妈的家里,宽宽一觉醒来,也看到了悬在窗外的月亮。那个光华四射的黄月亮,洒下的似乎是予人希望的光芒,它是对人们痛苦心灵的抚慰。但或许,它也意味着月圆月缺、人生无常的遗憾和惆怅。

电影中出现了两次写意风格的大月亮, 如此美好, 却又永 远无法接近。它正是内心那躲躲闪闪的梦想的具象, 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这样明亮的月亮, 可当它真的出现的时候, 照亮的却是弥漫着失落感的人生。躺在病床上的姨妈从睡梦中惊醒, 艰难地抬起身来遥望那巨大的仿佛要挤破窗框的月亮, 然后闭上眼睛, 重新睡去。超现实的图像辅助完成了一次富有诗意的、对梦想的告别仪式。

绿伞:

遮风挡雨的工具,代表着姨妈的自立与坚强,能够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地;同时绿色代表着希望、美好、梦想的生活,代表着姨妈内心对繁华似梦般的生活的渴求。

动物:水太太的猫,姨妈的鹦鹉,都是对人物自身性格与心理处境的隐喻。

水太太的猫,离不开猫的陪伴,是她唯一的陪伴,更点出了她内心的孤独心境,深处在现代化的上海闹市里,不愁物质的水太太,更多是一种精神与情感上的孤凄,失去猫的陪伴之后,只在平淡与孤寂中走向孤寂的人生终点;老潘不小心闷死猫,是他这种虚假、虚伪的情感骗子,情感上的伤害才是真正导致压倒人物的最后一根稻草;姨妈埋猫、烧猫,是对水太太的愧疚之心,也暗示了她的命运结局。

姨妈养的金鱼与鹦鹉,鹦鹉动不动说着“瘪三”,体现着的是姨妈的孤高性格,不满当下,但又无可奈何的怨言;笼中的鹦鹉也体现出姨妈被现实所围困、束缚,终究无法完成自我的理想与追求,笼中鸟的困境正是无数像姨妈这般的逐梦人的隐喻呈现;最后将鹦鹉送给飞飞的外婆,代表着的是姨妈对梦想生活的放下,回归平凡的现实生活的心理,同时也是对飞飞及外婆这一类底层边缘人的关怀。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骨架提炼

题目:上海市井浮世绘/啼笑浮世绘/市井众生相/繁华如梦,终将陨落/女性的悲歌/市井里弄,浮生若梦/月下浮华人世悲/一场终究要褪色的梦/长恨此身非我有,只叹世事不由人/繁华梦,一场空

开头:

“繁华落尽一场空,青山依旧笑春风。曲中闲断人散尽,浮身若梦暂其中。”这是姨妈叶如棠一生的写照,也是无数做着繁华梦的“姨妈们”的命运书写。《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通过黑色幽默式的市民生活风貌描绘,转而切入冷峻悲悯的小人物梦想落空的悲剧叙述,刻画出市井生活之下的人生百态与世事沧桑。影片借助那些都市市井人物和他们的日常生活,透视了现代人身心的双重困境 , 也由此描描幕了一幅现代都市市井人生的浮世绘。

叙事风格:

悲喜并置的叙事风格,在诙谐幽默的日常生活与悲苦交加的命运悲剧中,交织着快速变动社会中小人物梦想落空的沉重与悲悯。

人物:

①逐梦的人生迎来琐碎生活,小人物的“繁华梦”在现实的摧残之下,遍体鳞伤如梦方醒。

②你方唱罢我登场,都市市井人生的形和相轮番上演,宛如一幅以姨妈为中心的浮世绘,述说着市井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下的心酸与悲苦。

视听:

①由浓艳鲜活转为暗淡无光的色彩调配,小人物的悲情如同一场终究要褪色的梦,归于现实,引入尘烟。

②戏曲化的配乐唱出了市井生活的欢喜与诗意,须臾的繁华在曲调的变换中化作小人物的落寞与悲凉。

③远景俯拍之下,如同上帝视角般俯视着浮华世界下的芸芸众生相。

④多元文化的碰撞用别有设计的对白语言来烘托,彰显着宏观时代下的人物境遇与个体悲剧。

空间场景:

从浮华世界下的市井里弄到破败凋敝的原生地,通过空间场景的转换完成了对于人物无法逃脱的宿命的论证。

意象:

皎洁明亮的“月亮”洒下予人希望的光芒,照亮的却是弥漫着惆怅与遗憾的人生,这一超现实的图像辅助完成了一次富有诗意的、对梦想的告别仪式。

结尾:

长恨此身非我有,只叹世事不由人。影片的最后,姨妈重新又回到了最初逐梦的起点,兜兜转转、走走停停,终其一生也没能逃脱时代与宿命的造化弄人。曾经的追求与浮华如梦,终将尘埃落定,隐于尘烟。

 短评

王彩玲去上海浪了几十年最终还是得回小镇过她鄙视的粗糙生活。立春和姨妈基本都能总结出一点,没钱就别想过好只有一个人的生活,人傻就别当文艺狗。多少跟豆瓣主义形的意识形态有所冲突。各位享受孤独享受一个人的精彩的,还是天天买一注双色球吧。#心灵凉茶#

6分钟前
  • 严禁怀念
  • 还行

搜到这么个花絮:许鞍华本来打算给影片一个喜剧的结尾,却因为周润发不肯到鞍山补拍最后几个镜头,而被迫以现在的悲剧情节来结局。

8分钟前
  • 微观尽头
  • 力荐

至少关于上海的叙述结束前看了偶实在特难过了,市井、上海人、上海里的外地人和阿扎里、七十二家房客间的嚼舌根等等统统都烂在一个不靠谱编剧的意淫中。陕西路延安路附近萨地方来这种筒楼,大姨妈在那里摔一跤居然被送到外滩的医院里,汗趟趟滴,简直像在看粗糙的台湾偶像剧。艺术高于生活不等于野鸡路子,给5星的一定不会生活在上海。后现代生活哪里不能发生,非要上海?只能说矫情。久石让的音乐大气悠扬到莫名其妙。相信鞍山一定也不是电影里那样。所谓文艺片,太爱意淫,太不诚恳,又么想法,一个个都是不伦不类的十三点!!!

13分钟前
  • SSEN
  • 较差

许鞍华真的是一个非常让人难懂的导演。。。。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拍出来啊。。。

16分钟前
  • 较差

影片的意义不错,就是有个令人恶心的斯琴高娃

18分钟前
  • leslieQ
  • 较差

阿姨,你怎么搞得啊,来例假就不要下水了嘛

22分钟前
  • 夏小昭
  • 推荐

音乐久石让。 阿姨来例假就不要下水了。

26分钟前
  • 露娜peace
  • 推荐

生活还是重重向我压来

3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許鞍華一如既往的小人物生活情節 不動聲色又流淌心田. 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 我看見斯琴高娃演繹的姨媽已經昰和開場截然不同的角色. 呆板的對苦澀單調生活的聽之任之 和那個在火車站風韻猶存的上海女人形象大相徑庭。嗯 生活有時候昰需要謀略的。

33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我想起了很多在年轻时犯错的孩子,再痛都能站起来,就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姨妈对周润发说:“我十八九岁你骗骗我,我还能挣回来,我都这把年纪了你来骗我,是在绝我的路啊!”

38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剧中一句“长恨此身非我有”,说的就是姨妈败退的人生进击之路啊。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姨妈一定要回东北,因为她的钱被骗完了,她的损友邻居死了,她的爱情童话破碎了,她彻底变成了上海的陌路人,整个上海都在把她往外推,像极了开头那一口不合时宜的英式英语。曾经一心向上的心气,和好强的自己被永久地留在了病床上。女儿“生而不养”的质问是谴责,但也未尝不是一个退路的暗示,她知道她该回去了,为了“偿还”,也为了认命。实际上,姨妈在上海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她一心追逐着花花世界里的七情六欲,追逐着美好的东西,活得有心气有欲望;回到东北后,生活被简化为生存,结局摆摊啃馒头就咸菜看着悲凉,但和浮华虚幻的上海梦相比,却也无比真实和锐利,绝非麻木。这个画面令人触动,我感受到了一种浮华最终跌落了的,真实的刺痛感,很有力量。

42分钟前
  • 追鱼
  • 还行

40岁之前活得像王彩玲,40岁之后活得像姨妈,文艺青年要么变得商业化,要么活得这么拧巴,最终甘于平庸。都不是好路,但着实没有别的道儿可选了。

4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絕對被低估,非常喜歡。故事寫得好,導演好,表演好。香港導演能把內地拍成這樣很不容易,說斯琴高娃演的不好的人真不知道在想甚麼。姨媽這個人物和姿態就是應該這樣。許鞍華是所有華語電影裡難得的一直在關心女性的導演,這本身就值得敬佩。

47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牵动观众的情绪。喜剧元素与要表现的思路不融洽,有时让人尴尬。片名明明是从侄子宽宽的视角看待叶如棠,片子的开头部分也是如此,但中间忽然换了导演自己的视角,不免突兀割裂。周润发的表现最亮眼,斯琴高娃太用力,喜剧节奏不够放松。如果没有后面的悲情压阵,整体会让人很失望

50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还行

能不能立法禁止赵薇模仿各地方言

5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知情下乡嫁给乡人,却觉得自己是上海人,《我的前夫》,结果在上海却是被社会淘汰的老人、外乡人。而飞飞面临的是父母去支援新疆,明明身在上海,却也说不好根在哪里。赵薇是姨妈的翻版,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后也是希冀男人能给带来新生活。姨妈一辈子没人爱,偷偷摸摸吃瓜,瓜子在嘴角挂了一路,那个假装与她恋爱的男人却没提醒她——他压根没正眼看过她的脸。与《立春》《松子》《昨天》一样,人在城市社会dislocation的故事,也因为dislocation和坚持,而在外人眼里显得有些可笑、不正常。后来姨妈治好了病,变作正常人,像王彩玲一样不再唱歌。“太平盛世,个人经历的最大兵荒马乱无非是幻灭。”可是他们都曾沐浴在巨大月光下,也有后人会(无论多么短暂)畅游在月光里。

54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6/10。姨妈精神追求超越物质,带有小市民的虚荣与善良,为了省水电费与侄子吵架却自己开空调睡,操着不合时的英式英语,有责任心制止商贩乱丢垃圾,文革的经历令她不舍得放弃梦想甘愿抛夫弃女。泳池水被大红泳衣染红、外甥“绑票”事件和约会怕邻居撞见爬楼梯,绚丽色彩与深蓝暗调等技巧处理荒诞桥段。

5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看到大大的月亮我就笑了。我挺喜欢这部,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58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完全没想到,这竟然是看过的最“上海”的电影,甩了那些打着上海旗号的不知道多少!能把这样的上海拍出来真是做梦也要笑醒了。斯琴高娃,你太棒了!【剧透】但是结尾是什么意思?是说上海被共和国强奸了么?本来就是知青回上海,户口恢复,正常情况下,死赖也赖在上海,凄凉了此一生,不可能再去东北这种创伤过的鬼地方的。

1小时前
  • 躲猫猫社社长
  • 还行

斯琴高娃的上海话,周润发的普通话,史可的武汉话,赵薇的东北话,谁说得更不地道一些呢……关键是,剧本不够好。

1小时前
  • 私享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