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杀,破军,贪狼,紫微斗数,三星际会昭示天下易主。还好看片前草补了“杀破狼”的由来,这样电影扉页的字幕对我才有意义,什么“美好的世界被破坏”云云,恐怕对于从不知杀破狼为何物的人们,难以留下任何印象吧。谁没事看盘皮儿啊,电影本身就是语言的全部,为何不搞得深奥点像——“七煞为搅乱世界之贼;破军为纵横天下之将;贪狼为奸险诡诈之士”——这也只是网上能搜到的解读,翻翻周易压根没提这玩意儿,不会是漫画家杜撰的吧。
这让人想起“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以此连绵,求出无期”。一位比我更爱电影的大哥,就曾将杀破狼同“无间道”相提并论,他有可爱的五岁女儿,想必对杀破狼有超过我这光棍的共鸣。
我的共鸣仅仅停留在那个电话亭,在观众情感随同角色奔涌不能自已最脆弱的时刻,断无力量反抗之际,功过是非一刀断送。再印象深就是大海中浮沉的红球球,算是今年见过最不知所云的镜头,仅次于当年“人民公厕”人们排队跋涉(“帝企鹅日记”之后我终于佩服陈果);以及片尾任达华坐在沙滩上垂死等待,画面逐渐转暗,我几乎吐血喊狗屁结尾呀这是!导演算到观众的切齿痛恨,忽然又给了三双鞋,大浪淘沙。(笔者注:看过港版结局后我会增补这段文字,在此仅表达对内地剪切的愤慨,无他)
我对海边场景的敬意,绝对与北野武的小眼睛总在凝视大海有关。试着来曲解一下——大海代表尘世轮回,红球球代表理想和执著,抛出去代表人为设定目标,没人去捞代表多数对待美好的态度——可望不可及,什么是真的,岸上真实的拥有是真的,只有小孩会喊着要,大人一笑。人家说杀破狼是港片虚无主义代表作,是不是这意思?先有个美好目标,然后看着它自生自灭,直到自己被尘世吞没。
葛优背着儿子说,小鸡长大就变成鸭,鸭子长大变成鹅,鹅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活着”也算虚无主义经典吧?可朋友说老爸送她上小学时也这么念,一年一年,自行车变成了BlueBird。葛优扔着石头说,你能看这么远,我能看这么远,泰勒能看这么远,佛能看无限远,“大腕”可以玩世不恭至此。超出三界,四大皆空,无欲无求,往生极乐。可佛如果没有目标,谁来普度众生呢?看过杀破狼,记住杀破狼,我继续反我的虚无主义。
无间道当初连拍续集,因为赚钱大把,更兼地狱层叠十八重,十殿阎王,博大精深;杀破狼之外虽有漫天锦簇,星移斗转,无奈没能在内地公映,恐怕也只能惊世猛片一支独树,顺便帮某顶顶blog了。
我不爱看动作片,那年这片子太火,那天我又睡不着,实在没什么可看的。很不幸,我得小心脏受不了暴力啊。更不幸,我是半截儿看的。最不幸,这种暴力,一旦看我就要看大结局,要不是正义战胜邪恶啊,我的小心脏受不了。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坏人正法好人回家。我坦白,这是强迫症的表现。我希望这样的电影末了至少是平静的。这样我的波澜壮阔才能平静。最好是电影后面连着庆功会,我就平静了。要不老觉得黄头发吴京翘了。哦我的小心脏和暴力不打结。
后来我知道香港未剪版甄子丹死掉了。神奇的砸死了洪叔叔年轻水灵的老婆孩子。这是很多人讨论的大结局。真子弹先生的表情总是让人感觉压抑会吓到小孩子的威严感。所有片子都是。包括电视剧。单看五官他就真的很适合暴力。没有李连杰的慈祥和气,也没有成龙的市井傻气。自成一派阴狠有力。什么废话儿女情长都相对很少有,上来就拳头讲话。直线加速的水平相当漂亮。
引进版删减是必然的。中国人就喜欢大团圆,喜欢发条橙一样的正气凛然。那也就没得的争议了。新闻联播很多时候走秀也是必然。
吾师教育我说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所谓的悲剧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的悲剧。真正的悲剧是坏人生还好人死了。这在我们国家出现就是乱子。丧失发条教育意义了。
我们的悲剧,只是坏人死了好人哭了。
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这儿,只能看到甄子丹喝酒。
话说回到暴力。我不会欣赏这样的暴力。老大一片油污一样的阴影。当然是因为他在推崇这样解决矛盾的方式。我是小女孩我没有这个欣赏能力吧。我也不认同这是暴力美学。只能说打得漂亮。算暴力哲学吧。
电影的结构和节奏在动作电影里是很不错的,情节有点婆婆妈妈。不过也不能一直这么打吧。演员不累眼睛也累了。也好给动作电影加一个有故事的标签。
对于男人,对于世界,其实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暴力。有力的认可暴力,像我这样无力的小姑娘只能嘴硬说不喜欢暴力。要是能打,我也一定很暴力。人都会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无可厚非。
公平。能摆平就是公平。
是不是坏人死了就是正义。无论怎么死。是为了正义而死还是死了就是正义。
这又是一个庸人自扰的玩笑。
正义与真相相比,真相真的不重要。
诚然任何事物,都是有哲学的。对甄子丹,这就是他的世界。他的价值观。他糊口养家的把式。他能自己操纵自己的电影,真叫人羡慕。据百度他从小在国外受过良好的声乐与美学教育,良好的家庭背景,果然是从小暴力到大,差一点成街头大哥。有品质有品位,有拳有脑。很不同于其他粗糙的动作电影明星。虽然他看起来比他们都更冷血残酷。
生活处处是哲学。只要想让他是,什么都是哲学。
我看电影喜欢先看介绍,这是这个介绍给我的第一感觉只是一部一般的警匪片,只是想看它来混混时间,看到三十分钟的时候,甚至有看不下去的冲动。这是警察么,为了惩治王宝这么个黑道大哥,甚至想到了卑劣的做假证,对一个傻子下手,打的那么残忍,摔他的店,人家一傻子容易么,这么做,就算是小混混也不该,何况你还是个吃皇家饭的警察。对待杀死自己兄弟的那个混混,几个人围攻,甚至到了最后,还有眼睛都不眨的逼他跳楼,怎么看都是土匪的行径。
我有不想看的想法,但是中途放弃又不是我的作风,好吧,那就继续看。
慢慢的线路清晰了,吴京也出来了,或者说,是阿杰出来了,出场很简单,一身白衣,一把短刀。出手就是解决阿乐。阿乐是死的最惨的一个,一刀一刀,直到血流尽,甄子丹站在铁栏外无能为力。也许阿乐他们心里清楚,对付王宝这么个厉害角色,他们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就好像之前派出去的那位卧底警察一样,他们其实都怕王宝这么个心狠手辣的主,但是,作为警察,他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他绳之以法,只是到了最后,他们没有办法了,只好选择了这么一个说来卑鄙的方法,造假。他们知道这不对,华哥也说了,他们对不起警队。他们拿了王宝的钱,想用这笔钱来抚养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他们可以很平淡的在听到任达华说得了脑癌的时候说“那就是没事咯”事后却狠狠的砸碎茶杯,他们都是真兄弟,把兄弟看的比什么都重的铁汉子。而阿琛,也是那个重感情的男人,妻子女儿离开自己,或许自己不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但是,他的心里是珍惜他们的,只是没办法做到最好而已。女儿要在父亲节见他,他感动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明知道出去有可能有危险,他问华哥,我这个时候出去会不会有事,其实,问了不管答案是什么他都会去,因为他知道,如果这次不见,就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女儿了。华哥说,去,做父女也要看缘分的。华哥说,“他们拿刀你有枪,他们有枪,你有我,我们两把枪”。不管危险与否,阿琛都是会去的,不管危险与否,华哥都会陪他去的。在阿杰了结阿乐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了。阿杰出手之快,甚至让他们都来不及看清他的面孔,甚至让阿琛都来不及打开女儿送给自己的礼物。
甄子丹永远只能看到这帮即将成为自己手下的弟兄一个一个离去。最后他也愤怒了,顾不上法理,顾不上作为一个警察该有的纪律,干脆,交出枪支和警徽,这样,他就只是一个单纯为兄弟报仇的汉子,他已经被王宝的行为激怒了。
在那个王宝集中营的楼下,一身黑衣的甄子丹与一身白衣的阿杰,我都在想,是不是有点讽刺呢,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手,穿着代表纯洁的白色,一个为了兄弟为了正义的警察,着一袭黑衣。两个都是能打的角,看到甄子丹拿出短棍的时候,阿杰露出了嗜血的笑。真正的敌逢对手,也许冷兵器更能代表他们骨子里的那种气。阿杰最后也只是死在了自己的刀下,相信他会有很多的不甘,也许他也一直是那么一个自认为天下无敌的杀手,才会对王宝自信的说,“我去楼下等他”他也许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永远的下去了就上不来。
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王宝再冷酷,每次面对妻儿,都是那么的慈爱,甚至让甄子丹在有机会直接把他勒死的时候都松了手劲。
可以说,在他们与王宝斗智斗勇那么多年之后,他们早就已经做了鱼死网破的想法,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不算是警察了,只是一群为了兄弟,为了所谓的正义,替天行道的不称职的“警察”。
故事的结尾,任达华寿命也到了终了的时候,没有了那帮兄弟,谁来替他照顾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呢。那帮甚至都没有把照顾这个女孩的想法告诉他的兄弟,这个一直维护着这几个弟兄的上司。
甄子丹只是一个即将接任他的长官,一个还来不及融入他们这个团体的长官,却因为王宝这么个狠角迅速的体会到了他们的兄弟情谊。在他解决完王宝的时候,先是只给自己到了那杯酒,是的,他一直都是一个人,破军的命,带孤煞。杀破狼,真正的杀破狼
好久没看动作电影了,想起一部看电影,这次看杀破狼,让我从当初的6分,提升到了8分。
杀破狼,我主观上认为,是2000年以后,最好的格斗场面,够暴力,够血腥,拳拳到肉,可以说是华语电影,除了套路武术(李连杰代表)、喜剧武打(成龙代表)外,新出现的真实格斗(甄子丹吴京代表),是甄子丹,吴京独当一面的开篇之作。每一刀,每一拳,每一棍都真实可信,让人热血沸腾,看几遍都不腻。没有这个电影,没有后来的甄子丹,也没有后来拍出战狼的吴京。
这个电影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宿命论的诠释不如银河映像,有些许故意模仿,故意去强调因果。讲故事也不是特别完美,故事编的繁杂了,结果每个都不够讲透彻。煽情略显空洞不够有力量,剧情虽然紧凑,矛盾冲突多,但是不够真实,父亲节的设定很好,但是每个人都有感情戏没有重点,反而失去了父亲节这个设定的感情力量,绝症,失去父亲,女儿离开,兄弟死去,收留孤儿,小时候的故事,老来得子,太多了,每个人交代的都太多了,一天之内这么多巧合实在不可信,叶伟信导演的电影,大多都缺乏“留白”意识,重点模糊。唯独没有交代任何背景的,心黑手辣的吴京,给人更多的想像空间,让人记忆犹新。
该说优点了,那就是动作设计,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是甄子丹,估计洪家班肯定也有参与,我想,甄子丹应该是华语电影史上最后一个动作大师了吧,说实在的,吴京王宝强等等真的不够引领时代的分量,从李小龙,洪金宝,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之后,真的没有个性十足又有真功夫的动作明星了,现在作为男演员,出名的最好方式,应该是耍帅,抹粉,画眼线了吧,试问鹿晗,黄子韬会去流血流汗扮丑么?
刚刚说跑偏了,这个电影的动作设计,刨去传统武术套路,戏曲动作等等,风格偏欧美,属于格斗,可惜文戏不强,不能冲破国门走向世界。其中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吴京杀人的血腥,超越了华语电影一般的杀人套路,够血腥,够没人性,让我想起了《老无所依》的杀手。甄子丹和吴京对打的是高潮,甩棍对匕首,真的非常有创意,不知道如此常见的都市打手武器,为何只有这部电影能用在格斗中,而且尽显硬朗!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动作设计中,很多miss设计,投技,摔,限制,格挡,更显得动作真实,而且很有力量。
53岁的洪金宝,42岁的甄子丹,30岁的吴京,已经无法复制了,想想现在过了十几年,动作电影还是这几个人,六十多岁还在拼的成龙,只用咏春的甄子丹,人到中年的吴京,华语动作电影,功夫片,华语电影唯一能够在世界上能够撑起大旗的类型,就这样老去,消逝了。以后的华语电影,只能是模仿施瓦辛格摆造型了,没有真正会功夫,有童子功,灵动的动作了,请大家珍惜华语动作电影,再买几张成龙的票,希望硕果仅存的吴京再拍几部拳拳到肉的电影,而不是为了票房大肆爱国了。
如果要评价2000年以后华语动作片的巅峰,我觉得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不会有哪部电影能够超越《杀破狼》了,包括这个系列的续作。
《杀破狼》这部片大海看了无数遍,怎么也看不腻。虽然影片以打戏为主,实则文戏也很精彩,大部分故事都被压缩在一天之内,节奏很快、冲突不断,没有一分钟是多余的。
2005年,甄子丹与叶伟信、洪金宝等人感慨香港动作片的颓势,决定寻求突破,合作拍摄了这部《杀破狼》,并且请来刘德华题字支持。(海报上“杀破狼”三个字就是刘德华写的)
那时香港的动作片,一种是见招拆招的武打套路,一种是成龙式的功夫喜剧,观众已经产生审美疲劳。与此同时,托尼·贾为首的泰国功夫片以拳拳到肉的武打风格,迅速抢占了香港电影市场。
为了寻求突破,《杀破狼》率先在应用了综合格斗理念(包括散打、擒拿、跆拳道等),还独具匠心的设计了一些miss动作,增加了动作的真实性和实战型。
拍摄期间,甄子丹、洪金宝、吴京等演员全部挂彩。靠着这股狠劲,《杀破狼》开辟了香港动作片的一个全新领域,身为动作指导的甄子丹也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
需要补充的是,当时有很多谣言说这段巷战甄子丹刻意打压吴京,用甩棍打断了吴京的肋骨。其实看花絮得知他们用的是木制道具,只不过被涂上了银色的漆。
香港金像奖是所有具备一定知名度的电影奖项里,唯一有动作设计奖的,这和香港功夫片的历史分不开。其实我觉得也是影视行业对武行人员、特技演员应有的一种尊重。好莱坞也经常有特技演员抗议奥斯卡不为他们单独设立奖项,但是似乎一直没有成功,反对理由就见仁见智了。
拍《杀破狼》那一年,甄子丹42岁,吴京31岁。现在再想让他们拍出这种精彩的对打,恐怕是拍不出来了。(洪金宝当时已经50多岁,用了不少替身)
甄子丹后来拍了《叶问》系列,虽然可以“一个打十个”,但多是一群人把主角围在中间,然后一个一个送人头,其余的人就围在外面干比划。
在动作设计中,混战场面往往会出现群演围在外面无所事事的尴尬,所以一些经典的打戏都会把场景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演员越少越好。
作为一部动作片,《杀破狼》不仅贡献了精彩的打戏,也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角色。
例如甄子丹饰演的高级督察马军,最初大家只是觉得他很能打,一拳可以把嫌犯打成白痴。后来观众才知道他这个人粗中有细,一直对这件事自责不已,不仅每周都会陪那个被打成白痴的嫌犯打游戏,还会给他生活费。
还有吴京饰演的冷血杀手,他在片中总共就两句台词,第一次出场是在片头那场车祸杀人,连个正脸的镜头都没有,第二次出场就是虐杀张智尧饰演的阿乐,手段血腥残忍。
一般来说,成功的反派往往是带点神秘感的,观众不知道这个狠角色的来历,反而会对他留下深刻印象。
至于演技最为突出的,当属黄金绿叶廖启智饰演的华哥,他凭这个角色提名了金像奖的最佳男配。
在一场吃面的戏中,任达华饰演的督察忠哥说,自己被检查出了癌症。这时廖启智的面已经吃完,却还在用筷子夹盘中的残渣,给自己找事情做,来掩饰内心的波动。等到忠哥起身离开,他才突然爆发,把盘子砸碎。
演员表现悲痛有很多种方法,一种是大哭大喊、虚张声势,往往演的很卖力,但是没有投入情绪进去,观众也很容易出戏;另一种是像廖启智这样,用细节来渲染情绪,经过一个酝酿后突然爆发,让悲痛上升为悲愤,不仅吓了观众一跳,也体现了角色暴躁的性格。
在影片后半段,正邪双方的冲突集中在父亲节那天爆发,父亲节的特殊意义也丰满了各个角色。
洪金宝饰演的王宝是老来得子,这是他第一个父亲节,也是孩子的满月;夏韶声饰演的琛哥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女儿,却永远也无法知道女儿送了他什么礼物;廖启智饰演的华哥与父亲一直不和,在电话中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
琛哥与华哥都是突然被杀,留下了无尽遗憾,增强了影片的悲剧性。
《杀破狼》的剧本以阴暗、悲剧和宿命论为基调,镜头和配乐也在竭力营造主人公的孤立感。
最明显的例子出现在警局的一幕,忠哥和手下伪造证物,将黑道大佬王宝收监。然而王宝的势力滔天,不仅在狱中使用手机,还公然威胁让忠哥和手下走不出警局。
此时导演透过铁栏给了忠哥等人一个镜头,在这个镜头中,被关押的仿佛不是王宝,而是这五名警察。
影片的配乐由陈光荣工作室旗下的冯曦妤制作,曲风阴郁诡谲,尤其是巷战那一段的哼唱充满了宗教感。这段哼唱后来也用于续作中,成为高潮来临的标志性音乐。
《杀破狼》为续作留下的遗产太多了,除了冯曦妤的配乐,甩棍VS匕首的经典巷战,黑暗风格的结局也影响深远。
当马军与王宝的最终对决结束,诈死的王宝突然发难,将马军推下楼,却正好砸死自己的妻儿。这种因果报应、环环相扣的剧本设计,颇有银河映像的风格,这多半要归功于编剧之一的司徒锦源。
当然,这部影片也不是没有瑕疵。影片拍摄的时候,洪金宝已经上了年纪,甄子丹等主演也需要被合理保护,所以一些动作都是由替身完成的。不过这也在动作片的行业规则之内,毕竟像成家班那样不要命的太少了。
多年以后,叶伟信和郑保瑞分别以各自的风格拓展这个系列,想要打造一个“杀破狼宇宙”。不过这些续集的剧本还是少了点味道,打戏也用了更多的威亚、替身,难以超越最初的《杀破狼》了。
廖启智演技真是好
《导火线》之前,依旧是很弱的故事情节,依旧是相当火爆的武打。洪金宝的武指果然不是盖的。小巷子吴京和甄子丹对打那场戏,据说是没经过设计的吴京甄子丹现场临时发挥。真心是教科书一般的动作戏。7.8
一部动作片,既有精彩的打戏,又有感人的情戏,足矣~~其实情节真的不错~~
打斗很爽快,剧情带有此类剧中难得的宿命感
啊啊啊啊啊,吴京的打戏帅呆了!
真男人!
打斗精彩,故事疲软。高手从来都是不屑开枪的...
故事还是港剧的套路,多一星给吴京,眼神,气势和动作,超帅,可能反派更能体现演技吧,比甄子丹更出彩。
动作场面非常棒,剧情不怎么样。
什么叫B级片,什么叫好看的B级片,看《杀破狼》好了。
比 湄公河低我不服,感情线处理的有点糙,但武戏弥补了文戏的不足
吴京是亮点
吴京好帅,打戏很过瘾,挺好看的。
洪金宝酒瓶敲栏杆、吴京短刀出手、甄子丹亮出甩棍,绝对经典的打斗场景。最开始是表现任达华一帮警员办案太暴力,后来发现必须如此,因为坏人太凶残了……但无论正邪都是极度恋家而不可得。为了得到两个版本,结尾的节奏相当混乱。
巷子里吴京和甄子丹那场对决,足以彪炳功夫电影史
跟技术相比,剧情灰常灰常滴白痴
甄子丹的腿,吴京的刀;任达华的西服,洪金宝的腰。
看完2,特意来补1。 吴京那段连杀三人的戏真是让人发颤,反派诠释得极佳。电影BGM也超棒。
故事为打斗而生,但是场面甄京彩。对香港动作片的风格有所突破。
泛滥的慢镜头和煽情配乐,莫名其妙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动线,从第一幕就开始崩塌的电影,肯定是没救的。后两部《杀破狼》都比第一部要好很多,尽管你死我活、冤有仇债有主的宿命论结尾是从这里开始定调的。本以为杀马特京京和宇宙最强丹的打戏会有看头,结果镜头设计枯竭到正反打就完事儿了。至于那场交口称赞的球场杀人戏,在我看来也不够合理。P.S.洪金宝无疑是全香港最灵活的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