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念做tiao2,是古语中禅的意思。
蜩之记,片名点题。讲的是理想化的武士形象其短暂生命的故事。蝉的生命终结是大自然的作为,而片中武士是以约定切腹的形式终结武士自己的生命,这与蝉不同。另外与蝉不同的是,蝉不知道自己生命短促,而武士早已知道切腹的时机。以蝉比人,我觉得其实是想说,这样的短暂一瞬的生命的美,恰恰是武士的自然,就好像武士和蝉一样,是大自然的创造。这样的比拟,已经将“武士”无限升华。这样就连镜中人,水中影也不是了,不可谓不偏激。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自己的文化到底是何种自豪与迷恋,自恋的意识形态甚至已经略带扭曲。虽是客观,却并不妨碍对于日本文化毒品迷幻药一般的审美体验。
片中对武士,勇义,约束,切腹等等这些精神为上,并在为信念后贯彻的留仪进行了审美上现代的诠释。力求克制,婉约,留白的表达方式,讨喜的色彩调和,以及主演游刃有余的表演。这是一个偏向于精神文化传承的一种抽象表达。主演反其道而行,将理想演绎的朴实生动可信,十分难得。
色调很赞,开头风雨中的冲突和冈田君林中练剑不错。可惜又是四季美景加忠君爱国啥的,让人误以为穿越回了50年代,改成三船史郎跟役所大叔有君臣基情还有点意思。奸臣被揍了一拳幡然醒悟这种剧情简直跟《武士的食谱》里吃了碗料理良心发现一样矫情。
专门找了字幕场看的,古语虽多但蕴含的意思与道理都与中国语异曲同工,因而看得还算轻松。小說的細枝末節很多沒表現,不過作為電影已經非常出色,古早電影的拍攝手法真應景。最後秋田回頭對著家人微笑,轉身上路的一幕,簡直可以說役所老師的演技爆表。
色调棒,场景美
画面太唯美了。日本的乡村生活让人向往,有节制,质感好,简单,艺术水准非常好的居家环境,室外风景就更别说的。陶渊明的日子在日本估计就会是这个状态。武士精神的内涵完美诠释,理解生与死,重信诺,为民请愿。
3.5星,沒有愛的卡司不給四星,不過還是值得一看。片子很慢,會耐心地用一季季自然的變化去表現時間的流轉,但不是拖沓,像20年前拍的老片一樣。戶田秋谷一家和檀野甚至是水上信吾,都是坦蕩磊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人,看完讓人覺得好安心,也忽然有了勇氣。
成都日本影展记,无感
属于江户时代的忠贞傲骨,固执而洒脱,生得坦荡死得其所。
“人只要活着,总能找到未灭的星火。”
黑之雨,蜩之记。时代风云仅作为一个注脚,武士生活的家计责任才是题义。
“每到夏天,我都能听到蝉鸣。特别是秋天临近时,那股意味着夏季即将结束的哀愁感一直都能从蝉鸣声中感受到。但即使如此,我每天的生活仍将继续,我必须过好这每一天的时光。所以,我把这本日记取名为《蜩之记》。”
青羽白衣,笑着赴死。主人公顺右卫门远去的身影消失在妻子女婿女儿儿子一家人的视野里,留下的是他温柔慈祥、忠勇坚定的笑容。
如此稀薄的故事,却拖了那么长时间,看得人直打呵欠。除了拚命地展示日本文化、说得有哲理的话之外,还真什么都没有了。另外,不停地借用西洋古典音乐,在表现日本古代武士的电影里抒情,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你为含冤而亡的挚友打抱不平 做自己应做之事 丝毫未令武士之名蒙羞 何错之有
社会和政治黑暗的背景下,犯一点小错误就会被问罪。如果牵涉到权利争夺,还可能致命。作为下属的武士们,忠于誓言和操守,即使是不正的罪责也要承担,而且还有勇敢、坚定的执行。
武士之美
四平八稳现在很难得,但是还是觉得 石榴坡的复仇 中顿悟和复仇的桥段最好,可能我比较喜欢大团圆结局
非常慢节奏,但很有味道, 景很美,只是剧情有些平淡,役所广司演得太好,那种气场和味道太棒,一对比冈田准一还是差了一点,其他配角也都不错,堀北古装很美,寺岛的气质真是太适合这种角色了。 [111]
这样山田洋次风的时代剧,多一部不多,少一部也不少。一众主要演员选角都不错,气质很好,不过冈田准一作为助演戏份似乎远超主演役所广司了啊
这么优秀的电影,豆瓣才531人评价,这真的是一个浮华的时代啊!户田秋谷,一个像蝉一样活着的真武士大丈夫!他的高山景行,折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上至王公,下至走卒。远近亲疏,皆受濡染。日本人靠武士精神活着,中国人靠阿Q精神活着……
蝉噪林静鸟鸣山幽,不疾不徐地迎来人生的秋天,死如秋叶精美,气定神闲安之若素走向承诺;和《黑之雨》一般干干净净、古朴静谧,色调契合整体气质(夜景拍得真是好);配乐太好听,配合四季流转的转场空镜,阅尽世间风景,死生契阔;冈田准一和堀北真希好适合古装,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