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写影评,第一季不错,我才接着看第二季,这一季真的就是一陀屎,看的人憋屈一分差评,主角这三观就非常有问题,别人打过来不要还手?先挨几刀?如果你不是主角早就死了,咱不闹事,当遇事不怕事,打过来就拼了,差评差评,凑140个字差评差评,凑140个字差评差评,凑140个字差评差评,凑140个字
看完冰海第二季奴隶篇的评价一定会是两极分化的。好的评价会说他后期封神,将反战宣扬到极致;不好的评价会觉得前期剧情太过于冗长,相比于第一季更是少了很多打斗情节,而且托尔芬的模样也没有第一季那么帅气。但时间会证明两极一定会倾向前者,冰海第一季主要是在描述战争,即这部作品第一个反对因素,随即第二季的前半部分则是围绕艾纳尔和托尔芬的奴隶生活展开,其中有两大主要线路,一是两人要通过自己努力把自己赎回,从奴隶变成自由人,二是托尔芬深陷于之前战争和杀戮所带来的反思和痛苦,最后逐渐明确理想。
而在中间还有一段小高潮,即是托尔芬和艾纳尔帮阿尔捏斯和格鲁萨尔逃跑那一段,而在最后格鲁萨尔临终畅想未来的剧情则是抒发了格鲁萨尔这一在农场杀了五个人的战士对战争的悔恨,同样阿尔捏斯临死也有和格鲁萨尔相同的剧情,个人看来更像是与丈夫和孩子到达极乐,而在临终丈夫让阿尔捏斯向帮助过身为奴隶的她的人表达感谢,才得以回光返照。同时突出第二个反对因素——奴隶。
而故事也来到最后托尔芬与克努特和谈的片段,即封神之笔。克努特一开始知道使者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托尔兹之子托尔芬但认为没必要见面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他认为托尔芬还是跟四年前一样毫无成长,无法体会他的想法。而在见了面谈话之后发现了托尔芬的蜕变,结合自身在四年前遇到阿谢拉特之后从一个不争气的王子成长到一个弑父弑兄做事果断的君王,也理解了托尔芬四年来的成长,更因发现托尔芬有与自己相似的理念而感到不可思议。而托尔芬说的那句“逃跑”和克努特的撤兵则是两人理念和行为的统一。
而第二十三集后半集的一个主题升华则是照应了第一季第一集托尔兹从农田中醒来的剧情,也是反映托尔兹托尔芬父子的思想统一,也从侧面烘托出托尔芬终于成长为父亲一样的人物了。而最后一集二十四集更像是在讲述托尔芬回家后的日常,一种一切回归平静的感觉。
而反战和反奴隶这两点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思想,反战的终点是反奴隶,反奴隶的基础是反战。通俗一点讲,想要反奴隶一定要反战,而反战到最后会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崩坏。(当然这是我个人看完后的理解,如果有不同意那请多包涵)
最后说说MAPPA的制作问题,因为很多人都认为MAPPA做的托尔芬相比于第一季霸权社做的托尔芬会不够那么帅气。我不是在为MAPPA说话的意思(护甲),但我觉得第二季本身就是在讲托尔芬的奴隶故事,即便不那么帅气也不难影响观感。(最后疯狂叠甲,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见解,觉得不对的请多多包涵,谢谢)
注:由于第十七集太过震撼,感觉得插个坐标,方便二次观看。托尔芬多数时间承主人公之名,但无主人公之分,人物形象过于单薄。回忆一下第一季,开头的历史及故事背景交代,幼年早期的民族文化认同,在同村小孩之间角色扮演都是蛮刻板的,随后父亲艺术般的死奠定了第一季复仇的基调。
以救赎为主旋律的第二季,长达十六集的铺垫也非常充分(暂且先撇开事后诸葛的嫌疑),对于人物的成长,性格的转变,我挺喜欢这种冗长的处理的。本季最期待的就是托尔芬上线,意向不到的是在十七集哥达的谢幕将剧情推向高潮(个人向),凄美的余晖特写、失血过多对应的冷色调幻觉、柔和模糊的光线对应的温馨回忆、崎岖道路颠簸的现实等的交互演出(最后星际穿越既视感(墨菲,不要他走)O(∩_∩)O)、非线性的表现手法(征服、被征服、反抗)等等相得益彰,感受到很强的情感共振和个人认同。在ed(放在这一集最棒)制造几分钟的留恋时间里,余温中一闪而过的是这一集我有从托尔芬身上开始看到他父亲的影子(注:同蛇纠缠的时候阿谢拉德的幻觉独白),这倒推翻自己对于托尔芬妄下的断论,有名无分。
这种后知后觉或自我说服,再不妥点按最坏处理就算过度诠释。第一季对于他父亲、阿谢拉特、克努特、第二季对于埃纳尔、哥达等角色个性、思想、性格、行为、经历进行详尽描写和表现,对于主人公形象刻画却是简单的让人怀疑。我想会不会要通过这些角色的烘托才能促进托尔芬的完整。幼年的民族文化塑造了他的底色,然后父亲的死亡使得向阿谢拉特(朋友、敌人、亲人、导师)复仇成为了他唯一活着的意义,托尔芬心理不畸形矛盾才怪。随着第一季阿谢拉特戏剧性的死亡标志第一季复仇的结束,也标志托尔芬人生第一阶段的结束。 第二季自然是托尔芬寻找新的人生意义、行尸走肉期间受到的人性谴责,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看似主动救赎,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搁浅,是一种无意义无目标的过渡期。由于多年来太过于关注仇视这一情绪,没有其他的精神沉淀,很多后置的情感需要与很多不同的社会角色慢慢培育,这时候第二季的很多角色及经历都会成为托尔芬蜕变成形的养分,这么看并不存在什么喧宾夺主。 最后,含糊其辞、胡编乱造半天总算是把自己的困惑发散嫁接到其他地方去了,对十七集只剩下满满的喜欢了。
开头原创埃纳尔的往事篇,不知是幸村仅作授意留待动画组自行补充,还是像谏山那样会给出了详细的分镜、情节设计和建议:整个故事稍显敷衍,也可能是因重点本身不在于此,只为最简明交代一下背景。概括一下就是,原本埃纳尔已有一些磨练武技保护家人和家乡的想法,很快受制于有限的能力、消解于并非严苛坚定的训练环境和家人的轻松安乐的氛围之中。期间姐弟母子三人进行了一场只为给出角色信息的、在编剧角度显出僵硬直白缺少余韵的日常对话。在母亲“我们没有输”的宣言后,埃纳尔眼神望向远方,接着利落转场。接着,三人一路躲避,母亲中箭呼唤二人先走,埃纳尔试图背上母亲但无济于事,妹妹奋起反抗被海盗如玩闹一般的一刀殒命等一系列事件中,埃纳尔自始至终处于极度震惊、身不由己的旁观者视角,更体现出海盗对中世纪英格兰等相较之下的富饶安定地区农民生活之打击的暴力和毁灭性。用本人当年因看冰海第一季感兴趣而购入的《维京传奇》一书的引言来说,就是:“农人在田野中悠然劳作,耕牛甚至自觉把头伸入耕地的挽具之中……这时的人们都以为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 艾奈尔目睹战火纷飞家园破碎惨状以后无能狂怒,随之的这个跳动游离的粗线条、扭曲混沌的主视角镜头展现(令我联想到PrayerX的MV)也可圈可点。不同于第一季极为平实工整的镜头语言(少数由近景拉远景或是跟踪武器旋转的镜头,也都应该是薮田导演作为3D出身的的思路与惯性)或许是本季动画团队中有注重情绪表达的新一代创作者加入,对于文戏占大头的种田篇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中段直接用了一段奥丁箴言过场,不知道以后是这季的惯例了还是仅为特例,总之是不错的创意。如果真有这方面想法,有广大的萨迦可供使用,“口舌之勇者多,行动之勇者寡”这类朴实的名言也正好切合维京人的特性和作品主题。 而埃纳尔被海盗截获以后被卖为奴隶,曾试图逃跑终被抓回,奴隶主对众奴隶所训斥的话语:“好好听着!无论如何你们都无法回去了,也不会有人帮助你们逃跑。那是因为你们家乡千里,身无分文,还是奴隶。被好主人买下后,你们要拼命干活。”的这种在他看来天经地义的规训,正体现出奴隶制的残酷无情。之后雷夫来寻找托尔芬时,明确埃纳尔不是他要找寻的人后搭上艾纳尔的手臂轻声致歉的这一举动,与之前数名买家对奴隶随意摆弄、评头论足的行为不同,让埃纳尔久违感受到被当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类个体来看待的尊严和温暖,不禁感慨:“能被这样的人寻找,那人真是幸福。”殊不知接下来他就将结识这个“幸福”的人,各自饱含创伤和迷茫的两人将要开始互相疗伤,领悟生命的漫漫道路。 结尾随着艾纳尔的旁白:“总而言之,我和托尔芬就这样相遇了。”虽说是事后回忆一般,但如果按照原作的剧情发展过程来说仍然稍显亲昵了,两人尚有一段能够友善平等交流之前的磨合期。第一集其他不满意地方在于3d效果和开头吟诵“铭刻吧”一段时镜头切换的时间分配,诸如此类的细节之处仍有雕琢的空间。当然,考虑到制作工期和制作组的人力物力资源,也没什么值得强求的,以上仅作为个人的第一感受。
摘录23集最后托尔芬和王子止戈后的农场文戏:
刻吧,刻在你身上
刻在这片土地上
刻在大海上
刻在敌人身上,刻在战利品上
刻吧,刻吧
把你的温暖刻在我身上
刻吧
刻在你身上,刻在这片土地上
刻在大海上
刻在战利品身上,刻在敌人身上
刻吧,刻吧
把触感刻在我身上
把那场际遇刻在我身上
本来觉得这一季如此慢热,节奏也很慢,很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组内讨论也不会太激烈,结果发现一堆看了第一季的就喜欢看王道热血的,吃不了细糠,理解不了深层内核的人在群里的帖子,尽管好几个讨论帖已经说明了,解释了托尔芬和王子的塑造以及角色行为目的,但看起来还是有些人没懂。
只能说在文戏上原作和mappa制作组保留了原本的精神内核,也铺垫了很久。不怪制作组,只怪现在的观众的参差和快节奏的爽番看太多了。
截止到第二十集,种田篇基本已经拉下帷幕,而其中有很多人物我觉得都很值得深思。种田篇因为文戏劝退了部分人,但我相信看进去的人一路追下来一定会为人物的命运与时代浪潮下注定的悲剧感到动容。
第二季是托尔芬蜕变的一季,从战场到农场,他一度失去活着的意义,随即埃纳尔的到来让他开始感受生活的一切,从勤勤恳恳劳动到收获粮食,冰岛出身的他以前自然没体会到这份感知土地的幸福,之后结识农场的老主人,与阿奴娜、蛇等人相逢,还有着只要好好干就能赎身这一目标的激励,生活似乎正在向好的一面发展。
然后哥达来了,他的到来仿佛一记响钟,震碎了之前表面的虚幻景象。凯特尔对奴隶还算优厚,但奴隶终究是奴隶,这是阶级的差别。哥达的反抗直接激化了这一矛盾,使托尔芬等人的命运指向了不同的道路。
哥达仿佛那个时代无数人的缩影,本可以过着幸福的人生但有意的无意的卷入战争,最终流离失所,一步一步走向灭亡。托尔芬如此,埃纳尔也是,或许这也是他俩会帮助他的一个侧面原因。
个人觉得凯特尔的人物塑造最为有趣,“铁拳”终其一生实际只对毫无还手之力的阿奴娜挥出拳头,作为高高在上的既得利益者,他平常的软弱和悲悯仅仅是上位者的优越心理,而当他被不公平的对待、失去一切后,就像条疯狗,扑向一切敢于反抗他的人。阿奴娜虽然无力,但和他相比是那么勇敢,她想要从男人挑起的战争中保护她尚在腹中的孩子,她独自去拯救濒死的哥达……可惜命运不会眷顾悲剧。
第二季真的远比我预期的还要优秀,mappa的制作影响不大,剧本的优秀已经让这部动画成为毫无置疑的佳作。
连刷《冰海战记》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集,略有感触和共鸣
地砖上倒映的电棒滤去了过剩的强光反倒能够看清内部的结构,就好似雾中的太阳更容易看清她的轮廓。托尔芬在父亲的勇毅与博爱的光辉照耀下于向阿谢拉特复仇的强光中无法认清自己的道路(这两个人是其实是他最初的老师与长辈),反而是抛下短剑,远离仇恨与想念,在奴隶生涯和寻找心中的文莱之旅中认清了自己将要前进的方向,不要妄图直视刺眼的强光,那会刺痛你的神经而让你迷惑,跳出来选一面漫射滤光的地板,这能让你看清隐藏在强光背后的真实,也能让你看见自己跳动的心。 从托尔芬和克努特各自代表的两个阶层与不同人生经历地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强大既不能只有磨砺、指引与仇恨的鞭策、冲击,也不能只有悲天悯人、谨小慎微的博爱与妇人之仁,更需要的是及早的认清自己的道路与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清楚也许将要付出的代价,忍受常人难以想象地痛楚,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坚定信念与脚步,矢志不移。 人必有大凋零,乃有大发生。当你做好了可能牺牲一切代价的准备之时,就是你激流勇进,决冰破浪之始。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心之所向,身必笃行。路岐何惧,好男儿且仗剑前行! 我已经隐约看到故事的轮廓与走向了,漫画我不舍得看,我怕他变成第二个《进击的巨人》,有些东西你认同的就姑且就在想象里也挺好。
情节的起承转合超乎我想象的精彩,人物的塑造令我惊喜咋舌,农场二少爷从一言不合拔剑的无能混子,成长为坦率承认弱小、接受投降所带来的屈辱的一家之主,这种角色、剧情的亮点不胜枚举,但本作最杰出的地方还要属对战争的反思。
第一季父亲所言“真正的战士是不需要剑的”,终于在第二季有了最生动的诠释,暴力是可以克制暴力,作为反抗的手段,暴力可以守护已有的事物,但它是一种瘟疫、是糟粕般的习惯,是北海男儿血管里的荣耀,是虚荣心带上铁皮的假面,它让惨叫与火光滋生在金黄的麦田上,它让人们除了憎恨,只剩一具空壳。
只有真正在田地里耕耘过、劳作过、期待过,才会知道没有一片土地应该被掠夺,就会知道小麦苗被碾后歪斜的样子是多么刻骨铭心,就会知道裂开的指甲盖下,被虫蚁啃咬、叶茎划破、伤痕累累的双手捧着滴答而下的泪水,是多么令人心痛。暴力的战争带来财富,财富带来害怕失去的恐惧,再用财富消除恐惧,就需要更多的财富…当我们将剑锋对准他人脖子的刹那,地狱的大门已经彻底打开。
战争下的奴隶,又能有什么手段去反抗这一切?两把短刀已经丢在了帝王驾崩的血泊里,我捏住双拳,克制的使用它们是最后的底线。但我想找到这一切灾难开始的原因,我要瞄准悲剧最初的理由,让它不复存在。当前只能妥协,看着朋友用苍白的嘴唇吐露:“这里已经没有留恋的人了,他们都在那一头。”望着一排排为了清点损失而拼凑的战士遗体,像是给新君主另类的朝贡。即使连挨百拳,也无法阻止任何一艘战舰靠岸;即使没做任何恶,也只能目睹珍惜的一切在指间溜走;即使想创造一方乐土,也只是让脚下人骨堆出的阶梯越垒越高。我们只能逃跑,这不是逃避,而是在一旁守望着,守望在乱世的漩涡中卷出的牺牲者,给他们递上一块够得着的浮木。
无法阻止战争的不甘已经不再值得我们长吁短叹,踏上冰封的土地,重回过往,孩童时的提问萦绕在耳边:何为强大?在我6岁时父亲已经给出答案:成为真正的战士,不需要剑的战士,去面对真正的斗争,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敌人。
我会继续逃跑,将浮木建得尽可能大,大到能让每一个人相信:这个世上有比死亡更值得期待的事情。
第二季画风突变,已经记不清第一季的故事,只记得北欧海盗到处杀杀杀,看得非常过瘾,这一季突然换成了田园风光,每一集就是种种田,砍砍树,一个小故事小故事的逐渐铺开,竟然这么好看,因为画面太美了,故事也太美了,就是一口气就把7集全部看完了 ,更新太慢了,哈哈哈
MAPPA请不要像毁巨人一样毁掉海盗
🔥👍
这几年最强的冷门佳作之一,疫情前一年的冬天里,每星期守着看,不料在那之后,新的一年就是漫长疫情期的开始,又像命运轮回一样,这次是在一个冬天里,中国封控结束,而新的一年冰海开始(回归)了,简直让人在糙烂的生活中喘一口气,是啊,人活着,无非为一两口气。
冷门神作
尽管不喜欢冰海后半部分的故事走向,但不得不说设计本身还是很不错的。而MAPPA的制作也很出众。。。
冰天雪地的凄楚,战火纷乱的刺痛,金色温柔的救赎,真正的战士逐渐开始不再需要剑。-我不会说这是一月最佳,但这就是事实!!!!!!!!!!!!!!!给萌豚们一点维京的震撼
奴隸篇時總是很想看一些人渣被托爾芬復甦的肌肉記憶教訓一番砍到抖腿喊媽,那種大隱於市的爽文情節,雖然知道這部番並不是什麼爽番。
非常无聊,想开8倍速看。我想要的是宏大的世界观,跌宕起伏的剧情,而不是托尔芬种地的战后伤痕文学
老谢斩王的画面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刀落下的一刻,呼,群星流转,一切定格了,如何往前走,当你永久性失去目标,如何走下去[你想过以后,我死以后,要怎么生活吗,托尔芬 哈哈,你什么都没想过吧,目光短浅的家伙。是时候往前看了,别老是被绊在这种无聊透顶的狗屁地方。你是托尔兹之子,要勇敢的继续往前走,去看看托尔兹也未曾看过的更广阔的世界,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战斗。成为真正的战士吧]
垂死病中惊坐起,冰海二期奴隶季。刚刚看完新季第一集,深深感受到一个制作组有没用心将“做好”作品放在“赚钱”“效率”之上,作为观众会好直观感受到。忍不住脸上为“某体”同样是基于好原作改编,成品是一坨愤而火辣辣感到羞耻。
在失眠的晚上得救了,海盗战记太好看了啊啊
这热度也太低了
本质上是一部结合北欧维京残酷虐杀背景之下,用传统东方价值观讲诉的一个转变故事,从复仇到赎罪,从愤世嫉俗到理想主义,从青年到中年,尤其到了后面的开拓篇,好几处真的令人动容,即使是最泥泞最黑暗的时刻仍然闪现着最善良的光辉。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人心目中已经超越了巨人,尤其托尔芬这个角色是根据真实人物再加工的,充满了传奇色彩。
MAPPA顶尖作画自不必说,可这第一集的文戏太绝了,必须提一嘴!这集是第二季主体【奴隶篇】的铺垫部分,次角色角度叙事以及情绪积累和展开太厉害了!没有任何意外,这必然是一月最好的番之一!
第一集节奏很舒服。时间太长再去把第一季回顾下,那op太经典了
节奏变差了很多 主题变成了老掉牙的圣母
居然还能比第一季还好看???
挺佩服日本人的世界性视角,居然专门拍了一个讲北欧海盗的动画。当初随便点开一集,发现主角在开荒种田,居然看得有滋有味,就一直跟着看了。有空得回头把第一季补一下。
我好好的一个公主怎么变糙汉了😩(画风真是丑得突出 丑得有文学性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