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了向定和骆义的定装照,被吸引了,才看了保镖。傲骄的向师兄一眼就发现这是一个情敌;所以处处为难骆朋友。可是那你为啥先低头再抬头一笑啊(那个笑真真有春暖花开的感觉!),不是应该下死眼瞪吗? 为啥在人家吃鸡的时候你又笑了,别以为远景就以为看客看不清楚! 为啥你赶人家走,人家不走,你又要笑不笑的? 再说骆朋友你,人家镖也发了,剑也出了,你不是应该恨恨的吗?为什么嘴角有向上的趋势,而不得不拼命向下拉?吃桂圆的时候为什么要向人家微微一笑,要笑也应该得意的笑吧,马上转头对着女主怎么不笑了?以上纯属个人感受,勿当真。
下面正式的,作为bg剧,有不少话应该让女主来说,可能更合理些,而不是让向师兄说。比如:投宿那段,一听下人禀告,向师兄着急的说快请,等人来了,又说果然是你。还有女主对男主的善意表达还是有点太含蓄了,没有《刺马》里的女主表达的清楚。所以看时感觉駱逸有点莫名,死的更是有点冤。
本片是狄姜所有的作品中最爱的一部,看了之后真的真的很难不爱上姜大卫。
他是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也是穷困潦倒却依然不喜欢接受别人帮助的。本片中姜大卫对骆逸这个人物的处理依旧可以封神,从他为自己设计的很多小细节就可见一斑:进入无敌庄饥肠辘辘正在啃鸡腿时女主敬酒,他连鸡腿都舍不得放下直接拿起酒杯。卖了马拿了四钱银子点了几个馒头,店小二端上来还没放手他便把馒头抢在手中吃起来。这几个细节实在太生动,如果是我也会忍不住像女主一样去帮助他。
他是穷困潦倒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何,从台词中可以知道半年之前他还有5两银子可以买一匹好马。脑补一下就是初涉江湖的一个少年高手,却不得赏识,半年前初入江湖的锐气似乎已被现实打击消亡殆尽。所以他是孤独的,每每与马儿说话极尽温柔,与人说话却冷冰冰的,从这一点上来讲,骆逸的内心太孤独了,太渴望朋友了,但除了与马为伴之外,他是缺乏与人沟通的技能的,也不懂得江湖的险恶与潜规则。
看到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到<<神雕侠侣>>中杨过与瘦黄马的故事,同样是穷困潦倒不得赏识,但杨过多的一分是桀骜,而骆逸多的一分仍是真诚。他从未与旁人说过假话,惜字如金却每句话都认真谨慎。不被理解便各自走开,绝不会有回头报复的想法。在赎回了心爱的马儿牵着马在路上时,他低低地对着马尔说:“居然有人知道,你是一匹好马。”从这句话中深深地感受到他火热的内心,与无处诉说的落寞。所以当一个云飘飘(识得好马也识得好人)出现的时候,骆逸便可直接把性命交出来。
张彻早期的作品中有很多少年初入江湖却不敌坏人尔虞我诈最终惨死的桥段,这份一直保持的真诚天真,与姜大卫的演绎相得益彰,这也是不管过多少年,姜大卫的电影对很多网友来说仍是独一无二的原因。那个时代的真诚、天真、不讲套路,与今天乌烟瘴气的娱乐圈对比起来简直清流到不能再清流。说到这里,骆逸这个人物简直是江湖中的稀缺品,虽然游侠儿、雷力各有不同,但骆逸的纯粹真的是世上唯一。因此他最后的为爱而死也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悲剧的极致之美。
张彻在处理本片的时候深受日本电影风格的影响,比如配乐,比如人物内心戏的处理。而我最喜欢的也是长达十多分钟的从塔上下来,用白衣服罩住伤口,再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过程。男人的骄傲,狄姜的互相理解(反倒女主的一发问,让我发现其实她根本不理解骆逸),想爬上马体体面面地死去,无奈却再一次跌落尘埃。看完之后我哭了十分钟,这戛然而止的结尾中无尽的苍凉之感,也正映衬出孤独侠客心中那从未解决的孤独,即使云飘飘也没有。想要在心上人眼前体面的死去,恰恰说明骆逸内心与这个世界仍然保持的友好距离。他从未入世,飘逸如尘烟,早知道这世上寻一知己很难,但他仍然愿为此付出性命。
许多年后,相信我依然会记得这部电影,以及骑着马沉默地走在路上的姜大卫。你我都如宇宙中的尘埃渺小又转瞬即逝,但只要记得多年前曾为这样内心真诚火热外表却冷傲孤绝的少年心动过,那么一切都不算白活。
朴拙大气,雄浑贲张,台词有古龙余韵,也是四平八稳,大巧若拙的一部戏。阿龙的小龙男白衣若仙,心高气傲;阿尊饰演的骆逸孤寒料峭,有种执拗的少年气,他不指望任何人对他好,一直一个人,出生一个人,死也是一个人,他为谁死,那是他的事,就算为了某个人,也和我们这些看客无关。 就是这么孤决。
张彻这次终于不那么BL了,剧情回归武侠传统,经得推敲,漏洞不多。和新独臂刀里被刻意忽视和灰扑扑的形象相比,李菁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狄龙白衣翩翩的大师兄形象真是漂亮飘逸,性格虽不讨喜但也没啥,难得看到狄姜片子中他一直对小姜怒目圆瞪。小姜同学一如既往我见犹怜,吃鸡腿时可爱极了,蝴蝶结囧
”我是过路的。我只是一个人。“太招牌了,华语电影武侠果然全在那个时代。
艹 分配这么二逼的角色给包子 老阿飞果然私宠某人啊
骆逸这个角色真有趣,奇奇怪怪地出现,又奇奇怪怪地离开(死去),真像唐人小说里那些无头无尾的游侠故事,反而平添了一份神秘感。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 两个别扭人~~
台词好。60年代的双生还有三角恋这种丰富的bg戏,虽然我是看不懂小姜ntr了谁哈,毕竟两位爷互看的眼神和看李青的眼神,跟剧本该有的走向不太一样。龙包子就是那种角色性格不讨巧但无论如何我都喜欢的,因为好看。死要面子,非得滚到远方再死去。向少侠,我跟你一样不喜欢别人帮忙,果然傲娇是会传染的
张彻就是偏心眼偏到咯吱窝。总是设置一个看似完美的狄龙,然后路人姜轻轻松松就完败他。人设十之八九这样,这还能叫一碗水端平?
啰啰嗦嗦的很不张彻啊...
1969年,身在香港的武侠片导演张彻,也开始尝试将“双雄故事结构”,引入到武侠片的拍摄之中,打造了电影《保镖》。随着这部《保镖》的出现,华语电影的“双雄片时代”,也就此拉开序幕。
7.8;請大家留意英文片名
目前为止最帅的姜大卫,独行侠,蒙人赏识便可单刀赴死,就是那蝴蝶结囧了些,好像暗黑版的hello kitty,最近才觉得李菁长得很像贾宝玉......
那个时候的编剧是好编剧,诚心拍的片子用的料也能看得出来。铿钱家族里陈奕迅心心念念的那种旧武打片独有的张力,非得慢镜头和演员犀利的眼神才能表现出来,现在都舍弃了,张力也没了。。。
向定拿着白布,还以为他要为洛义裹伤,没想到竟是把他的伤掩盖起来。好个要面子的侠士。云飘飘眼睁睁看着洛义挣扎到死,大声喊了声“洛朋友”,然后小声喊了“洛义”。真怀疑他们两口子在搞仙人跳骗傻子玩。
姜大卫一出场,就看他脑门上那黑蝴蝶结了,一下让我想起Rachel和Ross第一次带小baby出门的时候,给她头上戴的那粉蝴蝶结……
太受黑泽明影响,格调、场景、造型甚至配乐都太日式了。张彻拍片现场不指导动作,作为动作指导的刘家良等人大彰其能。张彻武侠电影的动作招式,慢镜头短促剪辑,过多地借用错位,没有花架子套路,却总是摆大姿势,显得华丽大气。此片文本太有古龙风格,非重大叙事,本质还是浪客游侠江湖故事,男主就这么突然的出现,也这么突然的死去,默默无闻地,遗世独立。7.6
女人第一次在张彻电影中有了点实质性作用,且两个男主之间再也不是基情大于爱情。我可以说这是张彻为数不多的言情路线作品么~
看张彻宠不宠爱一个演员,就看他在片中临死前滚多长时间,显然,姜大卫深受宠爱。
我觉得倒有些日本武士的影子,尤其是最后打斗戏的慢镜头处理。细节完美不是茄汁滚滚,太难得了。囧的蝴蝶结造型不是一般的囧,自然再囧也囧不过女主角的囧囧有神。
这部之中狄龙就光芒湮灭了,只有骆逸未出场时还觉得他那几剑亮眼。姜大卫的郁郁寡欢帅得一塌糊涂。也是难得自然而有雕琢之作,情感也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