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一部83年的片子,上初中的时候跟同学们一起在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看过一次,记住了里面的“拜拜了您内”和“叶塞尼哑”。将近40年后再看了一遍,又看到这么多的评论,意识形态的,拍摄风格的,都非常精彩。作为60末,这篇影评(姑且称作影评吧)帮着大家还原一下那个时代的风貌。
1、 几位主要角色的口音
看了网上的介绍,于少康大爷刻意回避自己的东北口音,因为演的是北京的老裱糊匠。但还是漏了一处,跟老伴儿说“联社”的时候,说成“联社儿”了。北京人不在这样的名词后面加儿化音。很不容易了于大爷。我们老爷子就是东北人,进京几十年了,还是难免出来个东北口音。
陈佩斯大哥和袁苑大哥,外带洪剑涛,是最纯正的。
迟志强、张国民、宋晓英、刘岩,说的都是国语,不能苛求,很不错了。
尤为要提一下的是陈立中大妈。街道主任,是我们这帮孩子从小敬畏的角色。老太太一口浓重的河北深泽口音,跟《野火春风斗古城》里杨晓东妈妈那句“不介,娘脚桌露脸”一样,深入人心。干部未必是土著,如同陈大妈一样,跟着队伍南征北战,最后到了北京城,思想觉悟是无人可比的。
2、 配角的力量
首先一定要说陈强老爷子。老爷子在这边片子里可是用的配音。看过老爷子获奖影片《红色娘子军》(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瞧这一家子》以及日后的《二子开店》系列,都应该对老爷子浓重的邢台宁晋县口音不陌生了。“你们是要袜我滴祖坟呀!”而在这部片子里,老爷子的角色是“老豆腐孙”的传人,或许是王好为导演希望可以塑造其老北京手艺人的角色,因而用北京话的配音取代了老爷子的河北口音。
再说说江水先生。现在百度一下江水,几乎都是那位肌肉发达的《亮剑》孙德胜,新疆老哥。流量确实是硬道理。但江水老先生,把一个中学教师演绎得不仅是倍感亲切,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卢桂兰阿姨,演的女教师。卢阿姨是我初中同学的母亲,开家长会的时候见过一次,银幕上下都是那么的真切。
《渴望》里的王沪生,孙松先生,演的是王老师的儿子,从云南插队回来的。83年的他,还是个20岁的小孩。到了89年才有了收视率极高的《渴望》。再有,空政的胖洪(洪剑涛),那是北京土生土长的,18岁就演了剧中的“小机灵”。还有一大段跟李丁大爷的对话,挤兑李大爷讨好港怂买的北京酱菜。再看今日的洪剑涛,怎么也无法想象就是当年的那个小鲜肉。
袁苑大哥,方脸横肉,几乎成了标签。新华社皇亭子宿舍的原住民,戏里戏外完全两样的性格。蹬三轮的身姿,就是那个时代老大哥的真实写照。苏小明的《军港之夜》,无疑也成了那个时代标志性的背景音乐、
李连生,40后,跟李秀明演《甜蜜的事业》的时候,怎么着也是孩子的爹了。那时候的演员跟今天不一样,不管马克沃尔伯格,汤姆克鲁斯,恨不得90岁的伊斯特伍德大爷,都能跟实际年龄差出很多。70、80年代的中国,就别想了。要么就是厚厚的油彩,要么就是真心不嫩装嫩。看过他演的《神秘的大佛》,小和尚,有武戏。这部片子里演个假港怂,蛤蟆镜,喇叭裤,走私表,都到位了。“我们紫肆拉拉叟啦”,成为了那个时代一句挺装逼的词汇。
黎频,谁会注意这样的角色?于少康的老伴儿,责怪于大爷把给大臭(儿子)结婚的钱拿去办联社了。给孩子们送绿豆汤。殊不知这位大妈可是《龙须沟》里的主角儿。《龙须沟》是什么?是新中国戏剧界(至少是话剧界)的开山鼻祖!黎频在里面的角色是王大妈,是在家做针线活儿的都市贫民,是龙须沟众生相里鲜活的一位。经典台词是“闺女家家的进工厂,跟老爷们一起,成何体统?”。
最后必须说一下的是石头妈,张帆。什么是摩登,什么叫时尚?早在三四十年代的十里洋场,张帆大妈就已然是引领者了。跟周旋王丹凤是姐妹,建国后苦哈哈地在基层,每一轮的打击都没落下。还要怎么样?演一个历尽艰辛的老寡妇,够格!
3、 80年代初的北京
如今是京A,C,E,F,…Q了。电影里的车,多数是上海的760,仿奔驰的六缸车,沙发座,舒服至极。穿插了三蹦子(王老师去车站接孩子的出租车),作家叫的出租车,再有就是一个长镜头,老上海,日本的三菱面包,特写是一个牌照“31-XXXXX”。提醒大家,80年代北京的车牌是31后面5个数字,之后是“北京01”,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是京牌。北京01还有个典故,85000以上的车牌都是出租车。所以当港澳文化入侵的时候,北京最好的车牌88888和99999,都是出租车,一辆夏利,一辆波罗乃兹。
李丁大爷家的二锅头,是起盖的,不是现在的红星拧的。镜头里李大爷是拿牙咬的。应该也是65度的,现在基本是56度的了。茶叶是“八毛一两的”,看看如今的价钱吧。张国民抽的是天坛,四毛钱吧,用的是火柴。给燕燕买的罐头,用网兜装着,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网兜为何物了。作家9毛钱的邮票,长话楼打公用电话,都是历史了。打“拱猪”画眼镜,戴猪耳朵(也拿竹夹子代替,陈强老爷子的画面),没有了。
北京城里有一条被称为“夕照街”的胡同,住着几户普通的人家。他们中间有终日盼望能有个工作,挣了钱给守寡的母亲买件新褂子的待业青年石头;有一心想办个服务社,好让北京人吃上失传多年的京味老豆腐的退休工人郑万全;有等待着分到新房,买一张像样的写字台的模范教师王璞夫妇;有发明了新式爆破法的推土机手吴海波和女医生周燕燕;还有扑克迷老孙头;爱养鸽子的小二子;一心想到外国逛一圈的小娜姑娘和她那个绰号“万人嫌”的父亲——成天幻想给女儿找个华侨对象的李鹏飞。
经过种种努力,夕照街的人们终于实现了各自美好的愿望。石头有了工作,石头妈也盼到了丈夫的冤案得到平反;王璞夫妇如愿以偿合家团聚;郑万全的京味老豆腐终于问世;吴海波和周燕燕好事多磨,最后也喜结良缘;唯有那“万人嫌”处处想占便宜,反而自食其果,上了诈骗犯的当;单纯幼稚的小娜姑娘,在邻居们的帮助教育下,也从歧路上返回到温暖庭之中。 夕照街即将拆迁盖高楼,世代居住在此的居民们难舍难分。他们留恋昔日的大家庭生活,然而更向往美好的未来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当今社会的很多便利的基础设施都来源于时代发展进步。整个社会大踏步朝前迈进的时候,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会觉得很喜悦的。但是这种喜悦的时间久了以后,就会引发大众的普遍怀旧潮。新的事物不断地建立,就意味着很多旧的事物在不断的消失,有的事物消失了以后,大家还会留有一些回忆,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连回忆都早已经抹去。
曾经有一首歌叫《从前慢》,他充分的对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生活无限怀念。慢节奏的生活下,人们似乎会有很多期许,而这些期许大概率会在将来实现,因此,人们是满怀希望地活着的。但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会打破这个定律。我们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唾手可得,那么期待和希望这个词语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强大的,完备的个人体系已经可以做很多很多之前一个人完不成的事情,社会生产力进步发展的时候,互帮互助这个词语就渐渐的从年轻人的词典中被抹掉了。这是进步,同时也是缺失。我们不能单纯地评价某一个思想观念是对的,还是错的,只能是在无限怀念的基础上让我们现有的生活更加完备和扩充。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曾经我们回忆过的,在歌里唱过的那些美好生活。只不过现在的很多已经“缺失”了的词语,我们只能在老电影中找寻了。就比如说“邻里关系”。
《夕照街》是一部年代电影,本片主要讲的是住在夕照街上的一群人们,他们的日常生活众生相。这个老北京不起眼的胡同承载着当时的社会万象。生活有苦也有乐,有喜也有悲。有的人兢兢业业地活着,想要自己做出一番事业,也有的人成为了众矢之的,被各种人嫌弃。但更多的时候,这条街表现出来的是他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邻居”这个词语,现在已经被高楼大厦慢慢地抹去了他曾经的意味。现代人想到的邻居大都是住在一幢单元楼里可能一年都不会有几次谋面机会的对门或者同层。因为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冷漠,导致邻居这个词已经沦为一个简单的词语了。他可能承载的仅仅是位置上的关系,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但是在本片中,邻居这个词语,可以使这一条街上的人们彼此联系在一起。那个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而这个互相帮助,也是当时社会的整个基础。
街上住着老师,住着护士,住着热心肠的大爷,同时也住着很多青年男女,还有一小部分自私自利的人。正是这所有人,才使这条街充满了人情味。大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才有了可能。
当时的就业环境并不如今天这样自由,因此,找到一个好工作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工厂招工的名额有限,而需要就业的青年们却是一大片。这就导致了国营单位在普通人眼里的地位高高在上,因此去那样的单位就业成了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但这同时也预示着片中的一伙年轻人能自己做一些事情,是多么的不容易。
当时社会的经济刚处在复苏的边缘,因此,当时的人们对于自己能看到的很多外来的新鲜事情都异乎常人的崇拜。这也是那个假冒的香港人四处行骗的基础。他抓住了有些人对于外界新鲜事物的崇拜心理,以此来为自己牟利。
当时的邻里关系并不复杂,很多人还是很喜欢热闹的聚集在一起生活。一家有困难,所有人都来帮忙。教师的孩子们回来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住处,有人送来了床让随便用,有人自告奋勇过来给教师家的床做改进。而当教师突发脑溢血,所有人大半夜都赶了出来,在叫不到车的情况下,骑着三轮车送人去医院,这样的场景在如今几乎看不见。
而社区热心大爷退休之余也是想着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他整合了这些待业青年,重新发掘已经濒临失传的老手艺。让他们重新焕发新的光辉。而片中的那些待业青年们也并不如当今的年轻人一样满是颓废,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即使是身处于一个不是很好的时代,也没有人轻易地放弃自己。等到有了一丝丝的机会,就会用尽自己的气力往前冲。
曾经的社会很单纯,曾经的人群很放松,曾经的关系不复杂,曾经的邻里很热心。但是很遗憾,曾经的词语却渐渐地消失在了时代中。今天面对那些陌生的语句,大家只能去老电影中找寻。
北京大杂院里的生活群像,靠生活细节、人物关系来吸引观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婚恋观。人们理所当然地自觉承担公共责任而不求回报,是当时人情味的最好注脚。大时代的风云隐约可见,大量待业青年、港商洋人受人吹捧、'服务大联舍'担心政治打压、卖鸽子要被抓投机倒把…集体主义的权威不容置疑。电影也是陈佩斯'二子宇宙'的起源。话剧界扛把子李丁老师饰演万人嫌;迟志强饰演正派青年,片中骂人'贱货',1年后就被判了流氓罪。
刚被人种草,就在b站找到了片源,可惜画质太渣。跟《北京,你早》那些电影比,不能算很优秀,但是真实,是我小时候的北京,一种念想,胡同、街坊、鸽哨、老莫……
想起了刘心武的茅盾文学奖作品《钟鼓楼》,电影味道纯正,很喜欢。群戏非常好看。个人塑造的也传神,片子有一种含蓄之美,也充满了新时代的冲劲力量。当然也包括了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女导演对于生活可能天然充满了敏锐,塑造出的男一号迟志强十分大男子主义啊。陈佩斯这里演的叫二子,不知道是不是之后他电影中的名字皆来源于此。
近期看过最好的国产老电影,王好为作为老一辈导演,还是有比较细腻的风格与诚挚的情感。宋晓英阿姨太像潘虹了,气质满分。 陈佩斯与迟志强的角色和后面的人生轨迹,真是有如一场大戏。
资料馆2015.12.9.7pm 无业青年参加服务大联社,假香港人欺骗北京姑娘,两相映照出改革开放后文化上的彷徨,但当时还可以借重于“中国人”的话语和解放翻身的叙事,与胡同的集体组织、熟人社会应和出某种夕阳的温暖。持续且迅速把往日变为废墟的变革正在行进中。
八十年代老北京胡同的小人物群像,尤其是李丁老先生把坏老头演活了。导演努力在为变革的时代发声,稍显刻意但还算顺畅。夕照街,多好的名字啊,真想吃一碗老街的资本主义老豆腐~~
那并非我梦中最理想的居所,却是我醒时最想回到的时空
夕阳西下 照在夕照街上 街上有座四合院 四合院很大 大到能够装下老北京最正宗的鸽哨和豆汁,装下一段青梅竹马到而立之年的含蓄之爱,装下一张万人嫌弃的嘴脸 装下数十个待业青年从迷茫到奋进,装下邻里间数十年不变的情 朝阳升起 照在夕照街上 街上再无四合院 唯有废墟瓦砾中残留的点滴回忆仍在发光
曾几何时,人们的恋爱还有很高的精神性,拉手已经构成重大非礼,‘心理的痛苦解决了,身上的病算什么’,或者像对李小姐父亲攀“香港青年”高枝的愤怒,不过也间接折射了改开和香港资本北上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一种是生存伦理,一种是文化伦理,二者的冲突,在现代化中国的大潮中,往往人们主动选择了生存,于是,旧城区的改造,香港货的席卷,甚至身份本身也被折合为价值,“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这样的时刻也渐趋消失,街巷四合院民家传统的衰落,在短短一代人之间完成。
第三代导演作品。叙事手段上一般,但李丁陈强于绍康这些老演员都很鲜活,也能看出那个开放初期的时代的特色,主题不是批判,却能反映问题。
BJIFF2018@资料馆 买这张是想看看80年代的北京市井生活,还算满足预期,没想到是个轻喜剧形式的群像 一个巨变时代的白描(短评有人说是胡同版三丁目の夕阳) 另外可以看到即使不在王朔/冯小刚的剧本里,即使文革刚结束几年,那套文革词汇也已经迅速收缩到只有街道主任会说,成为几乎笑点式的存在了
为什么这么好的电影就七点多分阿…比十七岁的单车好一亿倍好吗!我不管政治宣传立场什么的,作为一个电影人应该宣传的也就是真善美!除此以外都是扯JB蛋!再一次强烈的鄙视王小帅!而且看着电影我不觉得nostalgia,我就觉得熟悉。我觉得documentary realism不能是nostalgia因为后者其实是种病态。
影片重描的人物很多 没一个绝对主角 几条线同时辅开 每条都显深刻 用主流影视话语去评价它显得分外单薄 更说是一类评书 一页散文 都只是当作生活故事去说 也不预设评断 让观者感受即是开始一段时代感颇强的画外音便告知了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所有高大尚一丝不及里面普通邻里的善良 和睦与对生活的热望
挺有那个时代风貌的,像写作文儿似的用典型事例塑造典型人物,但是做得不讨厌。陈佩斯、李丁和居委会大妈演得真自然。群戏丰富,能比较好的营造大环境。节奏比较混乱,事儿太杂只能硬生生堆砌缺乏过度。变革的时代各种问题许多不确定,算是用比较软的方式弱化冲突,以现在的眼光看其实问题要严峻得多。
北京话听得云里雾里😅结尾的时候脑子里回荡的全是《喜帖街》的调子:“裱起婚纱照那道墙/及一切美丽旧年华/明日同步拆下”,还好、难得,他们的故事会在别处再继续。
1983年,北京的天空很蓝,陈佩斯很嫩,空气里的三观也很正。要是没有严打就更好了。
人生百态,市井生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部一九八三年的国产电影秒杀二零二三年所有的国产电影。什么?还没到二零二三年——我未雨绸缪一下,不行么?
多年以后,我站在徘徊的十字路口,准会想起大杂院里一个又一个遥远的下午。
第四代导演群体,开始了电影语言的革新
邻里街坊之间的生活琐事。老街被强拆,独留一户钉子人家不吃亏老头。说了生活,也提了点上头的政策,但是面对被迫的变更,人们基本上是忍受的,又发挥自主精神重新开始,不得不说其实是有语境之外的一点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