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生日》在画面颜色的选用其实别具巧思,色调并非是冷色系,取而代之的是十分暖和的暖色调,有着温暖的阳光和明亮的室内灯光,但其实在这看似美满的颜色底下,能隐隐约约看到一股巨大的悲痛情绪,一个心灵受到严重掏空且被悲伤给吞噬的罹难者家属,而这也让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温暖色调显得格外讽刺。全程都是以悲痛为主,也让观众身处其境的感受到难者家属的心情。一部从头悲到尾的剧,给观众强性的余韵情绪。
在儿子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能给予他安慰,让作为母亲的她感到罪恶难赎。影片并没有一开始就提及事件,沉船事件一直处于暗线,父亲的归来,父女之间感情的重新积累,还有一直试图修复的夫妻关系,才是故事的主线。让人哀伤的是,无论是父女情,还是夫妻情,当正日每每想要用尽全力去修复时,就会触碰到最为敏感的部分,死去的儿子是他们一家人都无法轻松逾越的障碍。
影片没有描写灾难,却从灾难过后遗属的悲痛中,揭示了灾难的残酷。一家人因为亲人的遽然离去而陷入绝望,在绝望中顽强生存,并在亲人的生日中,再次感受到亲人就活在自己的心底,永远不会分离。影片以沉重的基调,充满悲情的镜头语言,以及偶然间的神灵闪现,完成了对灾难重创后心灵愈合的整个艰难过程。其中有自我的迷茫,有他人的帮助,有社会的援助,心灵慢慢的走出痛苦和绝望,悲伤和孤独,走进一片灿烂明媚的阳光之中,走在逝去亲人天使般的目光之中。而天使的任务,就是在冥冥之中,一直看着你,一直守护着你,希望你一切平安,一生幸福。
男人久违了3年未进家门,现在终于到家了。静静的,他来到亡子的房间,看见丝毫未动的遗物,流泪了。亡子的生日快到了,大家准备纪念一下。可回忆往事就好像揭开了依然在流血的伤疤一样,因为儿子的遇难,夫妻俩之间充满了隔阂和怨恨。电影没有大悲,但比大悲还要真实动人,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哀伤不是一条大河,而是静静的溪流,从心灵的裂缝中缓缓流出。
在沉郁,苍白的画面中,我们看见了各种被日常所埋没的哀伤。母亲给去世的儿子买新衣服,幻想着他依然在成长,依然充满喜怒哀乐。父亲默默地修理玄关的灯,穿上儿子的皮鞋找工作。生活还要继续,但正如死水一潭的河流不断沉陷在大地深处一样,停滞不前的人生也失去了原来的动力。一家人都沉沦在悲伤和痛苦之中,除了抗议和纪念外,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追思亲人。
父亲的经历也颇为坎坷,在异国监狱里呆了3年。父亲去机场想满足死去儿子去远方寻找他的愿望,体现了浓浓的父子情。其实影片中不仅提出一个如何告别的问题,还隐藏着一个家庭如何重新开始的问题。父亲夜里做梦也会梦到过去的幸福时光,母亲也经常在梦里遇见儿子的踪影。和儿子一起欢闹嬉戏,一个生命在大好时节就这样戛然而止,怎么不叫人悲痛欲绝?正如苏轼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影片也围绕着国家赔偿展开情节,收不收这笔钱成了矛盾的焦点。对于政府调查的不满,对于用钱息事宁人的不认同,都令他们无法安心收下这笔钱。
亡子的庆生会上音乐静静响起,从小有那么多的理想和梦想的儿子,在一幅幅的照片中,记忆的情感如大海般深沉而澎湃,这是影片中最感人的高潮。大家在生日会中还原了男孩守护的生命最后一刻。在儿子的诗篇中,守护化作隐形的天使,守护着父亲,母亲和妹妹,他最爱的人,最爱他的人。
玄关的灯偶然亮起的时候,那是儿子的灵魂悄悄到来的时候。在幸福和平静的屋檐下,在欢笑和泪水交织的生活中,作为天使的儿子悄悄地探访。当他看见一家人告别悲痛,重新开始,在爱和希望中继续前行的时候,他那天使的守护任务就算完成了。
影片没有描写灾难,却从灾难过后遗属的悲痛中,揭示了灾难的残酷。一家人因为亲人的遽然离去而陷入绝望,在绝望中顽强生存,并在亲人的生日中,再次感受到亲人就活在自己的心底,永远不会分离。影片以沉重的基调,充满悲情的镜头语言,以及偶然间的神灵闪现,完成了对灾难重创后心灵愈合的整个艰难过程。其中有自我的迷茫,有他人的帮助,有社会的援助,心灵慢慢的走出痛苦和绝望,悲伤和孤独,走进一片灿烂明媚的阳光之中,走在逝去亲人天使般的目光之中。而天使的任务,就是在冥冥之中,一直看着你,一直守护着你,希望你一切平安,一生幸福。
简介 李四要过60大寿了,不料却空盼了一天,于是独自进城寻亲。三个儿女为了生存各自奔忙,都没想起这天是父亲的生日,执拗的李四不愿提醒儿女,抱怨离开。李四偶然结识了破烂王父子老胡和胡来成。一场交通事故,老胡猝死。悲愤难抑的李四想看看儿女的反应,于是将身份证与老胡的骨灰盒一起放在儿女家门口,陪胡来成过起日子。儿女们全慌了。
可以感动到泪流的电影,在不知道男女主人公失去孩子的开头,电影淡淡地流露出忧伤气氛的情景很对,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悲催一开始就感染到了,这不是一部大开大合浓情气氛的电影,相对而言细碎的生活真实而真诚。
男、女主人公的有声无声表达,慢慢地观影的人也理出大部分的头绪,两个演员表演非常到位,特别是妈妈隐藏不了对儿子的思念悲伤迁怒于小女儿,虽然失控可是我们看到她没有疯狂,过后向女儿道了谦,这样的表达爱是有声的又是无声的,导演、演员发挥出很高的层面、小女孩的笑与缄默小演员表演特别自然。
结尾部分为逝者纪念生日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同班的男同学伙伴、最后被他托举出水面获救的女同学、家长、父母亲、遇难的家属……说出了男孩这一生的生平伟大而平凡,特别感动的是那些叙述方式而不是那些悲催的泪场,当然也有为男孩骄傲灿烂会心的笑。
这是一部韩国电影,拍出了真善美和遭遇不幸家庭的心声,同情与爱心是不分界限和国度的,影片没有以隆重悲怆的葬礼作为场景而是以逝者身后纪念生日会为主题,电影语言的方式不以正面走入观众的视觉、而是以亲情、家庭的背后用心灵温暖人心,在现实中也有遭遇不幸的家庭,这部电影对它们说:思念永不说再见!
这部很简单,哭就是了。没有什么曲折的部分,就是世越号遇难孩子的家属的生活,对自己的无法放过在时间继续向前走的日子里不断撕扯的日子。
世越号事件若不了解可以去查一下,在这里两句话介绍一下:2014年4月15日韩国世越号(“ SEWOL ”)客轮搭载含33名船员在内的476人出航, 乘客中 339 人是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和老师,此行目的是去济州岛进行毕业旅行的,同时船上据说运载了严重超载(有说法是超出限重2倍以上)的货物;第二天上午将近9点船只经过复杂水域时,在全罗南道珍岛郡近海发生侧翻,此后的约两小时内的一系列操作——包括船长喊话让乘客原地等待救援导致学生们“遵守纪律”和“信任专业人员”等待在船体内以致后来无法逃生、海警救了率先逃出的船员后停止对学生的救助、官方否决了民间组织救援的提议等——最终导致沉船后包含超过300名十几岁高中生的乘客葬身海底。
对孩子们和父母来说,15号是
16号之后就变成了
此事甚至被人称为韩国的泰坦尼克号事件。由于救援期间的一系列错误操作及事后官方的行为(谎报、拖延、封杀等)在韩国掀起轩然大波,民愤激昂,官方遭到来自民间的巨大抗议声,据说由时任总统朴槿惠指示向下施压封杀事实传播途径及抗议人士,包括近万名抗议的韩国演艺界人士,其中有金惠秀、宋康昊和朴赞郁等。
我看过韩国2014年出品的《潜水钟》、2018年的《那天,大海》,和日本NHK2017年出品的《世越号沉没 生存死亡的101分钟》。还有不少其他相关的影视资料我没看过。有兴趣以及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可以都找来看一看。
事件之后的走向其实很乱,而且必然地伴生出包含玄学在内的各种说法,加上官方本身态度如彼,这样的事件几乎就不存在能给出让民众满意答复的可能。
回到影片。大致应该是,主角家庭里的品学兼优的儿子秀浩是世越号遇难者之一,丈夫正日长年在越南工作,事发时因工作纠纷导致牢狱之灾受困越南未回到家人身边,独自一人带着小女儿生活的妻子顺楠被迎面拍来的噩耗击碎,精神方面也出现了些许问题。离家许久终于回来的丈夫,自然不可能像旅游回来一样钥匙一转就能进家门的。妻子一方面对父亲在家庭发生巨变之时居然无法给出支持充满了怨念,一方面要独自承受丧子之痛,再一方面还要麻木地生活在影片中官方不作为、民间持续悲愤疾呼的环境里,同时要承担经济压力和照顾女儿,这么多叠加在一个精神已经被砸得稀烂的女人身上,可想而知。妻子并不愿意原本固定的生活里(只有自己和女儿)出现变数,丈夫在此时出现是她又需要应对的一个因素,并且是充满怨念的因素,因此她回避丈夫。但毕竟丈夫当时的确身不由己,并且也是受害者家属,因此她也没有(也或许是无力)展示出凶狠的敌对状态。另一方面丈夫离家时女儿艺率还很小,几乎没有体验过父爱的她,从很小就活在哥哥死亡、母亲崩溃的状态下,她没有正常家庭小孩的幸福童年,有些人可能没有从这点考虑,她其实是这个家庭最容易被忽略的、而心理伤害一定是最持久的成员。面对突然出现的不断示好的父亲,小女孩对父母之爱的渴望有了盼头,自然在终日忙碌的母亲远不足够的关注之外迅速接纳了父亲,让父亲在母亲上班的时候来家里,一起做菜,父亲还帮忙修好了家里坏了很久的一些东西,包括一盏时常会莫名亮起的灯。
他们有一个让我非常感动的邻居大婶。说真的谁能攀上这么个邻居真是祖上烧高香烧来的。大婶家也有一对子女,儿子和秀浩从小就是好伙伴。大婶长年照顾着间歇性崩溃、丈夫在外的顺楠,甚至对顺楠用药的情况也一清二楚,同时由于顺楠出于经济压力工作时间很长,大婶也要兼顾照顾艺率,大婶自己的儿子也常领着艺率出去玩,算是廖以弥补艺率破碎的家庭。大婶儿子的卧房窗户正对着顺楠家的客厅,总能看见那盏忽然莫名亮起的灯,和听见女主人间歇性崩溃的嚎啕。大婶的女儿高中毕业,受周围气氛和对面撕心裂肺的嚎哭影响高考落榜两次,大婶也劝着没让女儿发作。
民间有组织世越号受害者家属小组活动,大部分家属都参加了,会给每个过世的孩子过生日,算是种互助小组的形式吧。有极个别不参与的,比如拿了ZF慰问金的,以及顺楠这种无法迈过自己这道坎的。既然丈夫正日回来了,组织者就找到正日,希望他们家庭也能参与,因为秀浩的生日就要到了。正日虽然觉得可以参加,但心怀愧疚的他只能试探着顺楠的口风,顺楠则很坚定地拒绝参加。
以上是故事的大概背景。
看到有些人不理解一些内容,我尝试着做一下解释。
关于慰问金,以上世越号事件背景我提到过当局的态度是希望蒙混过关的,因此慰问金就是当局以金钱稀释民愤的方式之一。当局在世越号事故发生后最初居然对家长们发出了“孩子们全部得以营救出”的消息,而总统朴女士更是在救援黄金时间段内失联达7小时之久。加上官方不救援、甚至阻碍民间自发救援的行为,这慰问金的意思在我的理解里就是买孩子的命的意思。影片中提到的接受了慰问金的一户人家是因为孩子母亲得了癌症,属于特殊情况。
有人提到顺楠对女儿的态度很差,可能本身不是父母。所以我认为年龄大一些的人感触会更深,尤其是有孩子的,甚至有二孩的。很多有二孩的家长其实都苦恼于无法平衡对两个孩子的感情投入,也就是“A有的B也应当有”,而当一个孩子死去,对另一个孩子的任何投入都属于“A有而B永远都不会有”的概念,也就是影片中顺楠对艺率不想吃鱼发飙说出的“哥哥连饭都吃不了了你还不吃鱼”的意思。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既然失去一个孩子了,应该要对另一个更好才对啊”,这自然是没错的,这里涉及到另一个问题。
顺楠对儿子有着巨大的愧疚。儿子在沉船发生时给她打过电话,而她当时手机不在身边没接到。孩子最后的期望是能听到妈妈的声音,给予勇气也好,给予力量也好,给予希望也好,给予指导也好,这些希望都随着世越号的沉没而溶解,而顺楠错过了这唯一一个在她看来也许是对儿子一辈子最重要的回应的时机。因此她被满心巨大的愧疚吞噬,终日活在与自己的撕扯中。这也是她一直拒绝参与互助活动的最重要原因。
而对于女儿艺率来说,她的童年过早地被家庭的痛苦浸透了,哥哥突然的离世,使她失去了一个超级宠爱她的人,她从以前那个会被哥哥一句逗笑就发脾气朝哥哥丢东西的孩子变成了时时处处需要小心翼翼免得挑动妈妈敏感的神经而爆发的孩子。而妈妈大部分在家的时间都无法抑制痛苦情绪的蔓延,这巨大的情感输出全部指向已经去世的哥哥,而从艺率的角度来说,这等于在要求她过早懂事的同时还剥夺了她被爱的权利,同时她也因而对水有着巨大的恐惧,别的孩子在海边开心地玩,她根本不敢往前半步——因为她连家里的浴缸都不敢进去,开放水域对她来说和地狱入口没区别。在影片最后追思会的部分,主持人有问艺率要不要说一些关于哥哥的话,艺率是拒绝的。在我看来,她是家庭中最无辜却最被忽视的受害者,她的拒绝里也许带有一些对“一起加入对秀浩的怀念”有着抗拒的因素。难道她每天在家里对着为哥哥痛哭流涕的妈妈还不够吗,她才小学低年级的样子而已,都没有多少人问过她的感受,就拼命让她怀念哥哥,还要在一群人面前发言,有点过了。
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事是不如你所愿的。对正日和顺楠来说,正日需要重新找工作,而他坐过牢的经历以及需要花在与妻子和自己和解上的大量时间精力让这难上加难;顺楠的精神已经支离破碎,只能做一些收入不高的工种,以加班来增加收入,无法正视自己未能回应儿子生前最后求助的同时仍旧需要尽可能照顾到女儿的生活;而他们俩在这种状态下,是完全没有一丁点自我的,包括:爱好、娱乐、社交、美食等等在内的一切在他们的日子里都化为乌有;但即使是这样,他们毫无办法,被一切“不得不”裹挟着、推搡着进入每个下一天,而这下一天里一切痛苦不会减轻,问题不会解决。从电影没拍到的角度来想,他们以及和他们一样的家庭,每天可能还会在各种地方看到或听到时任总统朴女士及其当局的面孔、声音,就像一群杀人犯每天和你一起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一样。
影片后期,顺楠终于和正日一起去参加了大家为他们逝去的儿子的生日追思会,而影片前半部分闪现的人们也终于现身,原来他们都和秀浩有着各种程度的关联,有人曾受到他的鼓励改变了性格,有人以他为榜样鞭策自己努力,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另一个妈妈打趣说“秀浩人很好但真没有眼见力啊,来我家吃饭一直吃不停的,把牛奶都喝光了,可我儿子都矮矮的。我一直朝他使眼色,可他就是看不懂啊”引来大家一阵笑。当然还有一个哭得不能自已的女生,原来她是秀浩生前救的最后一个人,一个浪头打来时秀浩把她推了上去,她回头时却没有看到秀浩——秀浩在生命的紧要关头帮了不少人,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大家很执着要帮秀浩过生日的原因。
顺楠被大家感动和感染终于稍微打开了一点心结,痛哭中说出了自己没有接到秀浩电话的愧疚之情;而正日也终于崩溃大哭,将积酿已久的内疚倾盆而出,说每晚都会见到儿子跟自己说,爸爸要回家,家里只有妈妈和妹妹了。
影片的最后,一家三口努力开始新的生活。
我写影评不太放图,因为比较啰嗦话太多。这部电影破个例。
世越号客轮以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头(毕业旅行)引出,短时间内(出发第二天早上)就行驶到深渊(300个高中生丧生),给几百个家庭以猝不及防的打击致其崩坏。像片中顺楠一样精神崩溃的不在少数,2015年的父亲节一位受害者家属自杀,2020年到来的4天前一位被大家认为已经振作起来重新开始生活的父亲在车内自杀,当然还有一些自杀未遂的例子,以及在世越号事件后被抑郁症失眠和各种莫名其妙病痛缠身的遇难者家属也很多。
无论是黑幕说还是操作原因,世越号事件至今仍没有结论。
節奏失當 共情失敗 最後生日會尤其不喜歡 對於沈船事件沒有(或者無法)有力批評也就算了 生日會那場戲完全就是漫長又胡亂的堆砌 目的只有催淚 但又催得很生硬 我全程只想問excuse me
三星半。就说这部怎么就拍得那么《密阳》呢,把全度妍和薛耿求的角色单拎出来,也都像是从李沧东某部电影里走出来的,结果导演还真就跟《密阳》有关系…新人导演拿到一王一后的配置,再加上这么个伤痕题材,显得手足无措也可以理解(生日会一场拍得太生硬了),而且这种往伤口上撒盐的拍法也很难被买账(纪录片或许还好点),拍得也有点半公益的意思,棘手的任务都交给演员了,不过表演是真稳,全度妍基本上就是演了个《密阳》里角色的十年进阶版,押一个青龙影后。
电影不提事件本身而全部着力于事件之后的创伤。只有四分之三的残缺家庭,应对创伤后遗症如何释怀,互助小组的哀悼到底是自欺欺人还是再揭伤疤尚且要打个问号。但是一路强行煽情到底,实在是太过犹不及了。
说实话,拍得一般……不少地方更多是种刻意的安排,那些悲号、飙泪由于安排的痕迹看起来苦难深重,其实不够苦,妻子对丈夫的怨恨就那么一点吗?一个“完美”的儿子活在了大家的回忆中,于是释然了?不够,真的不够
对背景并没有那么深的了解,但演员表演实在催泪,老薛的哭戏简直了!(加一星)看过太多人的不幸,也有太多感同身受……
几年过去了,父亲隐忍着的痛苦,母亲丢了魂似的悲痛,女儿经常受到母亲的苛责,既比同龄人成熟又十分可怜、无辜。事故后幸存的孩子不愿意面对遇难孩子的父母,过着与期望不同的人生,并没有因幸存而快乐,似乎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也许他们再也走不出来了吧,离开的人永远地带走了他们的快乐,特别是错过儿子最后人生的那位父亲。
最后老父亲爆发那段我真的哭死了,哭得头疼。但是我作为一个颜粉还是要说老薛真好看啊,最后在阳台那段我他妈一边流泪一边感叹这个男人真他娘的好看啊!!!
歲月號這樣一個話題卻只拍出了強行催淚而沒有真正的悲傷實在太可惜,整個催淚點也全都靠兩位演員的表演,全篇就看到導演說“素媛的爸爸+密陽的媽媽,給我哭!”
世越号的故事仅仅是看文字描述就让人悲痛得不行。比起纪录片的残酷,这部关注受害者家属心理的电影更多的是温暖吧只是,电影总是叫我们释怀,但经历过这样事的人又怎么轻易和解?他们的绝望不会减少,只会与现实妥协变成一句“过去了”电影题材是好的,但是好像没有达到期待的高度,一切处理都太平了,只有最后的生日会打动人,如果没有世越号背景的加成,就真的是特别平庸之作。但是好在没有廉价的煽情,演员的演技出色,特别夸夸薛景求的哭戏,从压抑到崩溃的情绪转变,太戳了!
凭什么要让普通人因为国家的错误承受如此的痛苦?如果连纪念都没有,我们还要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8.9/10 一部素材比成片更有分量的电影。以一场让人心痛的灾祸为底,再将镜头对准留下的人已是核级催泪弹。再配上优质演员的神级演技,想必没几位看客能忍住泪水。但去掉素材来看,几次的转场和部分细节都没能合格。而不合氛围的硬广和几处过度用力的场面也极其使人出戏。虽离佳作仅差一步距离,不过考虑到现实意义,还是值得推荐的。
灯暗了又亮,我走了又来,你会不会笑?入梦了又醒,我来了又走,你会不会哭?
温顺的爸爸第一次发火 是在妈妈冤枉他想要那笔救济金的时候 钱啊 人人都想要人人都需要 但是心里放不下孩子啊 不想就这样被国家一笔带过啊……车坏了不能换又怎样 到处求职碰壁了又怎样 债务缠身又怎样 跟儿子性命比起来 尊严还是远远重于那笔钱。最后生日会那段真的哭死了 只有死去的人才永远微笑 活着在追忆的才会痛苦万分 然而如果我是宥浩我会想 爸爸妈妈妹妹 都别哭了 好好继续生活才是最让人安息的。看那灯一闪一闪的 像不像星星在微笑呀?
你不能理解有人会永远沉浸在哀伤里?不能理解有人坚持折磨着每一个相关的人?不能理解有人还在一直死磕讨说法?“死者为大”从来不是可以麻木接受真相被掩盖的理由,却成了伪善者嘴里最恶毒的敷衍!生命被无辜浪费,除了悲伤,没有一件事是对得起还活着的“遇难者”!
眼泪根本止不住,哭到脱水。#HKFilmart Market Screening
“经历那种事还没事的话,那才叫不对劲儿吧。”没有一个世越号沉船的画面,却犹如亲身经历过一般,心痛不已,流泪不止。
失去色彩的妈妈,突然亮起的廊灯,不愿再走进大海的妹妹,皱皱的爸爸,边边角角都很到位了。
“我不会跟你道别,只是在下次说话之前暂停一下而已。”
倒是很喜欢导演在大部分时间营造的那种淡与平。薛景求和全度妍都有着超级一流状态的发挥,虽然女主的角色与《密阳》有些重合;警局那一场戏看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痛苦需要痛哭,可还是得活下去。
你有过给已经不在这个世上的人买衣服然后还挂在她衣柜里的经历吗?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