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看过,没想到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又或者当时没看完我也记不清了。现在回过头再看来比较,年轻的50分虽然龅牙但面相略带稚嫩之气显得纯粹干净些,因为看了美剧“权欲/Power”,才发现成熟的50分显露的更多是凶相和狰狞,也可能我没事吃饱了撑的瞎琢磨,这个哥们肯定是个故事很多的人。但为啥走了正途后,面相越来越凶残了呢?难不成正道也是险象环生?黑人说唱的死于非命有不少呢,什么东部西部间的恩怨啥的,具体也没太深入研究过,大家感兴趣可以网上找些资料来看看。
和另一个片子冲出康普顿相比,倒也没啥可比性吧,相似性就是穷人家的黑孩子学习不成,长大只能加入帮派去贩毒。两者都是爱好说唱,至于在说唱领域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不太懂,反正都是饶舌。我比较喜欢的是前者“Fuck Police”这首歌。后者50分的歌也不错,但没仔细看过歌词(最早听的说唱就是50分的,基本瞎听着玩)。但之后的另一位歌手2pac,他的歌我很喜欢,也认真的看过歌词。而埃米纳姆大家可能都知道,但相比较我还是更喜欢黑人的说唱。
由于冲出康普顿这部片子很多人都说是洗白片,相比50分的这部洗白成分多少不确定,片子的叙述手法非常普通更像是流水账般的回忆,虽然没有出彩的地方,50分的演技没法评价,因为演的就是他自己,感觉没有像其他观友抱怨的演技差的问题,另外我觉得50分本人的表情也可能受困于龅牙,笑起来和哭差不过,没表情也再正常不过。
毒品和枪支一直都和黑人直接捆绑在一起,也是美国社会的通病,枪支的泛滥导致的结果就是枪击事件的频发,校园枪击,公共场所的枪击屡见不鲜。2000年迈克尔摩尔拍的纪录片就描述过去任何一家超市都可以买到子弹,就像买糖豆一样容易。到很多地方买其他商品,商家有时候还把枪支作为礼品送上,匪夷所思吧。毒品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最近看了则新闻让我捧腹和吃惊,记者暗访了很多从事毒品交易的毒贩,大的边境走私小的街头零售,都在抱怨一个事实,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了,贩毒的人数明显要远远大于吸毒的人数,这样的结果就是利润大不如前了,天天提心吊胆的做还生怕被警察抓到,可是利润也仅仅够糊口维持生计而已,让人无限感叹和唏嘘。但毒品害人是铁的实事,所以市场的变化必然导致新的产品的出现,芬太尼作为合成毒品效力是传统毒品的几十倍,前几年美国著名歌手普林斯/王子猝死,后来官方给出的死因是吸食过量毒品芬太尼。以前看过一本书,欧洲人其实一直在致力于寻找和制作能产生致幻的药物,他们对于这种可以导致产生幻觉的物质非常感兴趣,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具体时间忘记了),上千年是有的吧。还看过一个关于大烟也就是罂粟的故事,这种植物好像是从中东地区传过来的,在唐宋时期,大家主要用作食物来吃的,比如放在粥里熬着吃。后来东南亚地区爪哇那里的人发明了用火烤加热然后吸食所产生的烟气,这种方法好像在清初就传入了中国,之后它的危害性在英国人的力促下显而易见,当然是后话。
写了这么多明显跑题了,片子很一般,应该就是给粉丝们看的吧,50分的成功是极少数的特例,不过他从小就没有间断过说唱的念头,也从始而终的付诸了行动,他确实是真心的喜欢也很认真的去做了,如果没成功,就和许多在街头死于非命的无名黑人一样,像LeSe一样被人遗忘在了垃圾箱中……
因爲喜歡50cents所以推薦。而已。
我倒是学着他存零钱了,只是靠零钱买奔驰这境界太高==
看过
故事的环境不错 最喜欢的就是美国破败的城市了
租的第一张碟
残酷的励志片 真是太酷了 说唱歌手往那儿一站就是故事啊
50分
man,that kid is fucked up shit so much````
我觉得不错
50 CENT 学习阿姆出这种自传式的电影
gangster rap 真实的令人感到可怕 不过我还是偏爱Eminem的8英里~
五毛錢;音樂;勵志,愛拼才會贏~~~
this man is amazing!
有点假正经
有多少是真实的?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只是有些人失败了,而有些人则成功了。
最后我意识到,其实我的一生都在寻找自己——
饿死胆大,撑死胆小,这句说得好
哟哟哟,哟哟哟
50cent~激动鸟